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因,也是臺灣慢性疾病的頭號殺手,每年有超過5萬人死於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恐怖之處在於發病前無明顯徵兆,直到某日突然中風、心肌梗塞,卻為時已晚矣!
《Hello醫師》從健康檢查、生活型態、日常照護等3大建議說明,如何正確保養心血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注意事項,有效預防心臟病發生。
1.定期健康檢查:40歲後要注意、及早發現三高問題
三高是現代人的普遍現象,依據衛福部2017~2020年統計,國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盛行率分別是26%、11%、26%。顯見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會嚴重影響心臟健康,並提高心臟病的發病風險。
三高對心血管帶來的風險之高讓人難以忽視,其分別帶來的併發症如下:
- 高血壓:血壓過高可能會使血管受損、變窄、堵塞,或心臟負荷過大,導致心臟衰竭、中風或心肌梗塞。患有高血壓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5倍。
- 高血糖:血糖過高會引起身體各處的血管阻塞,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使患者失明、腎臟衰竭及肢體壞死;若發生於心臟,則會造成心肌梗塞、心臟衰竭。
- 高血脂:高血脂經常合併高血壓、高血糖,並也會引起動脈粥狀硬化,造成上述心臟疾病。血脂過高者患有心臟病的機率為正常人的3倍。(推薦閱讀: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竟是心臟無力!心臟衰竭7大前兆愛注意)
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可謂為心血管疾病的前期警訊,且經常同時出現,因此透過定期健檢最能有效監測自身的三高數值。若已有三高者,則應定期回診追蹤才能控制狀況。
建議40歲以上的高風險族群可藉由健保給付之免費健康檢查,每3年追蹤1次血糖、血脂及血壓的指數,65歲長者則可每年追蹤1次,以達到預防、控制與追蹤之功效。
2. 少菸酒、多運動、飲食清淡
多數心臟病及三高患者常有抽菸、喝酒、少動或高糖、高鈉及多油的飲食習慣。要保護心血管並避免心臟病的發生,最好的保養之道便是改變生活型態,其中又以下列3點為首要:
- 少抽菸、少喝酒:抽菸不只影響血液循環功能、導致血管病變,也會引起肺癌、口腔癌等癌症;攝取過多的酒精則可能損害心肌細胞,造成心臟衰竭。喜好菸酒者,建議應戒菸或減菸,並減少酒精攝取量。
- 多運動:運動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臟病的機率,對於維持體態、促進新陳代謝及減輕壓力也有所幫助。建議每週運動3~5次,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鐘,運動強度則能以「感覺有點喘,能講話但不能唱歌」為標準。(你也想知道:小心心臟病3大地雷!高油脂食物、甜食不忌口?久坐不動族、長者成高風險群)
- 飲食清淡均衡:三高或心血管疾病者,飲食需盡可能少糖、少鹽、少油,並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但切勿因忌口而導致營養失衡。日常的飲食內容可多以全穀類主食、魚類及蔬果作為重點,並少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之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