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是導致兒童嚴重肺炎、腦膜炎和菌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的報告顯示,全球大約每39秒就有1位兒童死於肺炎(Pneumonia)。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7年約有8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佔5歲所有死亡數的15%。台灣疾病管制署2024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雖然通報的兒童重症病例數較流行病高峰國家低,但仍有數十例重症個案,且肺炎鏈球菌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導致治療不易。
什麼是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常寄生於健康人的上呼吸道,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源之一。除感染肺炎鏈球菌除了可能導致肺炎外,還會引發中耳炎、急性鼻竇炎、腦膜炎、菌血症、腹膜炎、心包炎等症狀。
肺炎鏈球菌的主要感染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目前沒有發現其他動物宿主或昆蟲媒介;許多健康帶原者也不會出現症狀,因此建議及早施打疫苗預防。
肺炎鏈球菌高風險族群
-
兩歲以下幼兒(特別是出生後至24個月內,體內抗體濃度較低)
-
免疫功能較差的兒童(如早產兒、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統異常者)
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有哪些症狀?
-
肺炎:呼吸困難、胸痛、發燒、咳嗽、畏寒。
-
中耳炎:耳朵痛、發燒、聽力下降。
-
急性鼻竇炎:流鼻水、鼻涕不順、喉嚨痛、口臭、噁心、疲勞。
-
腦膜炎: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腹瀉、脖子僵硬、畏光、嗜睡、囪門腫脹,嚴重時可能失去意識或癲癇。
-
菌血症:高燒、全身不適、呼吸系統感染。
肺炎鏈球菌感染初期症狀常不明顯,家長需多加留意。
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
1.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為避免感染併發肺炎重症,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
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
-
台灣兒童常規公費疫苗為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接種時程2、4、12-15個月各1劑(共三劑)。如屬高風險兒童,醫師可依狀況調整劑次。
-
自費疫苗:15價(PCV15)和20價(PCV20)結合型疫苗已在部分醫療院所開放自費接種,適合希望涵蓋更多肺炎鏈球菌血清型、提高保護力的家庭考慮。
-
-
多醣體疫苗(PPV23):僅適用於2歲以上且具特殊高風險狀態兒童,並非健康幼兒常規接種疫苗。
2. 日常生活防護
-
母乳哺育:建議哺餵母乳至6個月大。
-
勤洗手、環境衛生:保持手部與環境清潔,減少空氣污染暴露,避免吸入二手菸或汽車廢氣。
-
生病時在家休息:如孩子出現不適,避免前往托嬰、幼兒園,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能有效預防重症感染,降低使用抗生素治療的需求,也能進一步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產生。為了守護孩子的健康,請家長務必遵從醫師建議,按時帶孩子完成所有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為孩子的未來多加一層堅實防護。
[embed-health-tool-vaccination-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