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洗腎病患來說,平常飲食要忌口,又要固定洗腎、洗肚子,加上本身的疾病,病患可能因此沒有胃口;若食慾不振還要強迫進食,絕對是件痛苦的事情,因此,有些醫師或營養師會建議,改吃營養品或打營養針;《Hello醫師》為您介紹洗腎病患的營養品及營養針挑選建議。(同場加映:台灣洗腎人口多!認識腎臟與洗腎原因)
洗腎容易造成病患營養流失
洗腎(Kidney dialysis)病患與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體重愈重,死亡率反而下降,加上腎臟疾病患者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 CVD)、貧血(Anemia)、鈣磷不平衡、腎性骨病變(Renal Osteodystrophy)、神經病變(Neuropathy)等,患者就更常出現瘦弱體型、營養不良的樣子。(同場加映:洗腎病患NG食物: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
根據研究,約有40∼70%慢性腎臟病患者有營養不良,約37~48%的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有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簡稱 PEM);若患者長期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脂肪與肌肉組織耗損,這也是為何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率及住院比例增加的原因。(同場加映:腎臟病安心喝豆漿:注意量並攝取優良蛋白質)
洗腎可以吃什麼補品?營養品、營養針怎麼選?
以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 CKD)患者來說,60歲以下每天卡路里攝取量為每公斤 35大卡,60歲以上則是每公斤30到 35大卡;營養師會參考病患體位指標、飲食攝取型態、生化檢驗數值、活動量與生活型態等資料,評估營養不良的狀況,並給予適當的飲食修正與建議。
末期腎臟疾病與透析治療的患者如果出現食慾不佳或體重流失,就會建議補充腎臟病醫療營養品,但假使病患無法經口攝取營養素,就會考慮採用腸道營養(管灌飲食),或是靜脈營養補充。(延伸閱讀:洗腎病患飲食怎麼吃:低磷、低鈉、低鉀飲食是關鍵)
病患如果食慾不佳,可以選用市面上販售的口服洗腎專用營養品,這些產品具有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等3大營養素,所以一般主食吃不下,或是食量不足的患者可以適度補充;完全不願意進食的病患,則建議採用同樣含有3大營養素的針劑營養品,效果和口服營養品一樣的效果;只要護理人員將其中的薄膜壓開,搖晃混合後就可以在透析過程中施打;但要注意的是,因針劑營養品滲透壓很大,只能在洗腎的透析廔管,或雙槍導管中經由較大口徑的靜脈滴注。
透析中的靜脈營養注射,一次約能提供800到1,200大卡的熱量,因此只能當作營養補充。好處是不需要腸道餵食管或是靜脈營養血管通路,而且透析中可以減少水分過多的風險,也不需要額外的時間或處置;壞處是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質無法滿足長期需求、也不能幫助改善病患的飲食問題,還可能有代謝和電解質異常的副作用,而且營養注射的健保給付複雜又費時。
由於洗腎患者的體質特殊,建議還是以加強總熱量的攝取進食為第一優先,真的吃不下飯,只能靠點滴注射補充營養品時,當以含有3種主要營養素為優先,靜脈營養補給品則可以當作輔助口服營養品使用。
洗腎病患營養追蹤
一般臨床上常用的營養評估工具如下:
- 體位指標(體重、BMI、體重流失)
- 皮脂厚度、上臂圍(Mid-arm Circumference,簡稱MAC)
- 上臂肌肉圍(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簡稱MAMC)
- 生化指標(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運鐵蛋白及白血球等)
- 飲食評估及主觀整體評估營養(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簡稱SGA)
(同場加映:尿素氮高需要洗腎?認識各項腎功能測量數值)
對於慢性腎臟病人,建議每1到3個月定期評估實際及理想體重、測量及評估血清白蛋白,每3到4個月定期接受飲食評估,若有熱量、蛋白質或營養素攝取不足,應增加評估監測頻率,而 SGA 評分建議可作為評估營養狀態指標方法之一,但不是診斷蛋白質能量耗損症候群唯一方法。(同場加映:洗腎怎麼洗?了解透析治療的準備及流程)
洗腎患者的肌肉群可能會因為透析治療、蛋白質異化上升和同化下降、慢性發炎、厭食導致營養攝取減少,或是體液容積過多等原因流失。為了早點診斷出蛋白質熱量耗損(Protein-energy wasting,以下簡稱PEW),醫學會列出四組營養參考的面向如下:
- 抽血血液檢測
- 身體質量變化
- 身體肌肉組織下降
- 飲食紀錄顯示食量減低
若同時有三組,每組至少各有一項符合,那就是營養不良。病人想要改善 PEW,可以嘗試矯正酸中毒、提供足夠的透析、耐力性運動訓練、提供足夠的營養攝取,以及補充合成代謝激素來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