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健康

泌尿系統包括左右兩顆腎臟、左右兩條輸尿管、膀胱、內外兩道括約肌,以及尿道,主要功能為尿液的產生、運送、儲存與排泄,藉此將人體新陳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如果排尿量不足,便會將廢物累積在體內無法排出而產生各種疾病。因此維護好這個人體下水道系統是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的工作。

基礎知識

泌尿健康

小孩尿道下裂怎麼辦?尿道下裂原因、症狀、分類及治療解析

根據統計,每300位男嬰中,就有1位患有尿道下裂。尿道下裂因為不影響幼兒生長發育,多數症狀輕微,加上嬰兒時期小孩多包著尿布,所以父母不易發現;直到小孩自行排尿,父母才會發現幼童排尿異常、尿柱如同花灑。 尿道下裂若未及早治療,會對小孩造成嚴重心理傷害,成年後更可能性功能不全或無法性交。《Hello醫師》將為你說明尿道下裂是什麼,為何會導致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症狀、分類及治療。 尿道下裂是什麼?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指尿道因為發育不全,尿道開口不在陰莖龜頭頂端,而在龜頭的其他處、陰莖腹側、陰囊或會陰處。除尿道開口不正常外,尿道下裂經常合併陰莖嚴重彎曲、包皮異常、前置性陰囊及陰囊兩裂等畸型。 為什麼尿道會下裂?尿道下裂的原因解說 尿道下裂的原因為母親懷孕時嬰兒尿道發育不全,但明確致病因素尚未查明,醫界推測可能與基因、胚胎時期的內分泌、雄激素,或產婦接觸雌激素(動情素)或抗雄激素物質等多重因素有關。 尿道下裂的兒童也經常合併不孕、隱睪症、陰囊水腫、腹股溝疝氣及睪丸癌等問題,並患有睪丸發育異常症候群(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因此尿道下裂的幼童若出現其他泌尿生殖系統問題時,需接受全面檢查,評估及診斷其泌尿系統。 尿道下裂的症狀 尿道下裂程度依其嚴重度差異懸殊,輕微者可能成年後仍不自知,因為患者本身並無解尿或性生活的困難,但嚴重者常合併兩側隱睪症,使陰囊外型如同陰唇,且其陰莖嚴重發育不良,外型短小,整個生殖器如同女性性器,並需透過檢查染色體,才能辨別嬰兒性別。 一般而言,尿道下裂患者由於尿道開口不正常,小便通常會呈花灑狀,排尿時容易弄髒褲子與鞋子,嚴重者則無法立尿、陰莖明顯彎曲、生殖器外型異常,成年後則可能會有勃起及性交困難。(延伸閱讀:有勃起功能障礙?用諮商藥物等方治療) 尿道下裂的分類 依解剖構造,尿道下裂可分為以下3大類: 前段型:尿道開口在龜頭及冠狀溝處,約占所有尿道下裂的50%。 中段型:尿道開口在陰莖上,約30%的尿道下裂屬於此型。 後段型:尿道開口在陰莖陰囊交接處、陰囊或會陰部,有20%尿道下裂者為此型。 尿道下裂類型、尿道缺陷長短與合併畸型的多寡,皆與手術複雜度及手術成功率息息相關。相較於前段型及中段型,後段型尿道下裂的尿道缺陷較長,需矯治的畸型部分較多,因此手術難度較高,失敗率也較高。 治療尿道下裂要盡早!6個月到1歲最剛好 尿道下裂必須接受手術治療才能改善,以免其隨患者年齡增長而惡化,或合併其他生殖及泌尿問題,可能對患者身心靈皆造成負面影響。 醫師通常會建議尿道下裂的小孩,於6個月大至1歲時接受手術治療,其原因如下: 小孩身體發育成熟,可負荷麻醉風險。 小孩約在1~2歲學習大、小便,最好在此之前具備可正常排尿的陰莖構造。 愈早接受手術,心理創傷愈少、復原狀況也較佳。 此年紀的小孩較易控制與管理,後續照護較為容易。 陰莖約在2歲時開始有勃起現象,容易使手術的尿道縫合處發生問題。 尿道下裂依其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手術方式,若病況輕微,尿道開口在正常開口附近,醫師便可能會透過擴大尿道開口的方式治療;若尿道開口在陰莖中段,便需先進行陰莖矯治,再進行尿道成形術,將尿道出口前移至陰莖頭部;若尿道開口在後段(陰囊及會陰處)則可能需接受數次手術,才可完成尿道重建與修補,並透過陰囊成形術,修復陰囊外觀與機能。 尿道下裂手術依嚴重度、手術複雜程度,成功率不一,因此建議慎選有相關手術背景且成功經驗豐富之醫師。 包皮別亂割!尿道下裂手術需要它 由於小孩的包皮為進行尿道下裂手術時,重建尿道的重要醫材,因此父母平時應注意及檢查小孩的性器及泌尿狀況,並於割包皮手術前請醫師進行詳細檢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探索更多泌尿健康類別

腎臟病

看更多 泌尿健康 相關文章

尿失禁與其他泌尿問題

1天超過8次就算頻尿!頻尿定義、原因、症狀、治療與飲食

你也許聽過有人笑說經常跑廁所尿尿的人是「膀胱無力」,但事實上,導致「頻尿」的原因可不只膀胱無力而已。喝太多水、吃到或喝到利尿的食物,甚至有些泌尿道疾病或膀胱疾病都會導致頻尿,一起來認識頻尿的定義、常見原因、治療方式以及飲食控制吧! 頻尿的定義 根據國際尿控協會(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的資料,頻尿指的是24小時內排尿8次以上;若夜間睡眠期間需上廁所超過1次,則屬夜尿(Nocturia )症狀。然而,若於白天飲用較多咖啡或茶水,也可能導致排尿次數超過8次,因此只要非長期性或未對生活產生影響,通常毋須接受治療。 頻尿合併以下症狀請盡快就醫 若除頻尿外,身體沒有其他不適,則可持續觀察症狀是否會隨生活習慣調整而改善,但有時頻尿僅是泌尿系統相關疾病的表現形式之一,患者還可能出現如下症狀: 血尿 尿液顏色偏紅或偏棕色 排尿疼痛 腰痛、下腹部痛 排尿困難或是尿不乾淨 急尿 發高燒 此時應立即前往醫院接受專業檢查,找出導致排尿異常與其他合併症狀的原因,及早進行治療。 5大常見頻尿原因 可能造成頻尿原因如下: 感染、疾病或是膀胱受傷 外力因素導致排尿次數增加 組織的肌肉、神經變化影響膀胱功能 特定癌症治療副作用(延伸閱讀:膀胱癌) 藥物或飲料增加排尿量 懷孕 其他可能引發頻尿的疾病與危險因子 除了頻尿,病患也可能經歷其他症狀,如尿尿時疼痛、急尿、排尿困難、無法控制膀胱、尿液顏色異常等症狀。會引起頻尿的疾病或身體狀況包含: 膀胱脫垂(Cystocele) 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膀胱結石(Bladder stones)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 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延伸閱讀:認識膀胱炎:原因、症狀、治療、檢查、預防) 腎臟感染,急性腎盂腎炎(Acute Pyelonephritis, APN) 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或稱攝護腺炎)(同場加映:攝護腺健康評估量表:了解症狀嚴重程度與保養方式) 放射治療(Radiation therapy)影響到骨盆和下腹部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陰道炎(Vaginitis) 精神問題:個性容易緊張焦慮或壓力大時, 可能會使自律神經失調,進而造成頻尿,但如果休息或睡著症狀便會消失,這類病人以小孩及職業婦女最常見。 神經問題:腦中風、阿茲海默症(或老人癡呆症)、脊髓損傷或是末梢神經炎等疾病,都有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礙。 頻尿的檢查方法 出現頻尿症狀而去就醫後,醫師會要求病患做檢查,以便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頻尿,以便應用正確的治療。這些檢查可能為: 尿液檢查 超音波 視情況需求可能會進行下列檢查: 尿液細胞學檢查 電腦斷層攝影(CT) 膀胱鏡 細菌感染引發的頻尿症狀需透過抗生素治療。 頻尿的治療方法 治療頻尿可以分為藥物、導尿訓練及心理建設等的基本原則,但一定要針對引起的原因治療,例如: […]


腎臟病

素食腎臟病患者怎麼吃?蛋白質攝取量需注意

一般來說,腎臟疾病的病患飲食上要注意攝取足夠熱量、適度攝取蛋白質、以低鈉、低磷、低鉀作為飲食原則,並做好水分控制;但如果是長期吃素的腎臟病人,甚至是需要洗腎的素食病人,飲食注意事項可能會有些不同,因為素食者會比一般人再少攝取一些營養素。 吃素的腎臟病人究竟該怎麼吃、吃什麼,才能補齊必備的營養素?本文帶你一起來了解。 素食腎臟病患該如何攝取營養? 素食者容易缺乏特定的營養素,但還是有替代食品可以彌補不足。不過要注意的是,素食的鉀、磷含量較高,因此若是葷食者的話,有些食物其實有更好的替代選擇,而素食者則須特別小心食用量,以及磷結合劑的使用,建議諮詢醫師與營養師以確保營養素的攝取足夠。以下列舉5項素食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維生素B12:深色蔬菜如菠菜、芥菜、橄欖菜、胡蘿蔔雖然都是維生素的來源,但並沒有富含維生素B12,因此建議吃素的腎臟病患可以搭配黃豆,或是淋上素蠔油,都含有維生素B12。 鐵:缺乏鐵會造成缺鐵性貧血,使人食慾減退、疲乏無力,嚴重者還會影響到智力和認知能力等,而素食腎臟病患者可以從豆製品、綠色蔬菜、五穀雜糧等食物攝取鐵質,但是含鐵的食物必須有維生素C協助,才能轉變成造血所需要的鐵,因此建議可以適量飲用蔬果汁,或是用餐時吃水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茶和咖啡會阻礙鐵質的吸收,建議避免飲用或最好在飯後1小時再飲用。 脂肪:缺乏脂肪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素食者的脂肪來源可用植物性脂肪代替動物性脂肪,比如亞麻籽油、豆油,或是胡桃、豆製品等食物,也都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脂肪,而且不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脂肪肝和腫瘤等疾病的發生。 維生素D和鈣:除了依照醫師指示補充維生素D及鈣片外,吃素的腎臟病患可以適量食用乳製品和深綠色根菜類補充鈣。不過有些深綠色蔬菜內的鈣不易被人體吸收,例如菠菜;可以選擇吃豆漿、黃豆、花椰菜、鈣強化果汁、穀物、紅蘿蔔、芝麻、豆類、海藻、髮菜、紫菜、海苔、海帶芽等食物補充鈣質,並記得少吃過甜的食物,以免過多的糖分影響鈣質吸收;平常多曬太陽增加維生素適度運D與適度運動也能增加骨質量。(延伸閱讀:2024鈣片推薦15款!解析鈣片何時吃、不能跟什麼一起吃) 硒:對素食的腎臟病患而言,最好的硒來源是堅果類,建議病患食用無鹽且多種類混合的堅果;但堅果類食品的磷、鉀含量較高,腎臟病患須搭配磷結合劑,而有尿毒症的病患則必須依照醫師的指示調整食用量。(同場加映:洗腎病患易貧血!飲食多鐵少鉀磷) 素食腎臟病患熱量攝取 除正餐外,不足的熱量可以補充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物,例如: 精緻醣:如白糖、冰糖、蜂蜜、果糖、薑糖,也可以選擇紅糖,紅糖富含鐵質,可以用來代替白糖。 葡萄糖聚合物:如粉飴、糖飴。 植物性油脂:如黃豆油、花生油。 低氮澱粉:如澄粉、藕粉、冬粉、西谷米、涼粉、粉皮、粉圓、玉米粉、太白粉等。 特殊營養品:如低蛋白配方奶、低磷鉀配方奶。 素食腎臟病病患也需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攝取不足會使體力下降,減弱對病毒的抵抗力,還容易造成精神緊張;不過蛋白質的攝取量會因為洗腎前後而有所不同。洗腎前病患需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以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開始洗腎後,容易流失胺基酸及蛋白質,需要攝取更多的蛋白質,以幫助修補身體組織,特別是優質蛋白質,比例須佔蛋白質總量的1/2到2/3。 素食腎臟病患的蛋白質來源多是豆製品,豆製品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而且不含飽和脂肪。比如豆腐、豆漿、豆包、豆乾等大豆製品,或是雞蛋也是蛋白質很好的來源。每天的飯食應含有5~6種的高生物價蛋白食物,有效補充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同場加映:素食者補蛋白質!4種必吃的肉替代品) 注意低鈉、低磷、低鉀飲食 鈉、磷、鉀離子都需要由腎臟排出,過多的鈉會增加水分滯留,導致水腫,也增加腎臟負擔;過多的磷會導致皮膚搔癢和骨骼病變;過多的鉀則會造成心律不整。 低鈉:忌食任何醃製及加工、罐頭製品。 低磷:乳製品磷普遍偏高,但各家配方差異性高,建議查看食品營養標示,或請教營養師適當的攝取量。 低鉀:鉀離子普遍存於各種食物中,建議蔬菜經熱水燙過後,將湯汁去除再油拌或油炒,可以減少鉀的攝入量。 素食食物大部分含有高磷、高鉀,所以素食腎臟病患攝取時,最好配合服用磷結合劑,避免體內的磷離子和鉀離子過高。食物選擇方面,葡萄乾及紅棗雖鐵質含量豐富;但因含鉀量高,較不適合尿毒病患食用。(同場加映:慢性腎臟病飲食關鍵:低磷鉀鈉低蛋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泌尿道感染

尿道發炎、膀胱炎症狀?認識泌尿道感染的原因、種類及治療

人體的泌尿系統,由上到下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簡稱 UTI)分為下泌尿道感染的膀胱炎(Cystitis)、尿道炎(Urethritis),以及上泌尿道感染的急性腎盂腎炎(Acute pyelonephritis)。 當泌尿系統的器官受到細菌的侵犯,多為大腸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身體會出現一些症狀,這就是泌尿道感染,最常見的是膀胱炎和尿道炎,但若細菌附著於泌尿道黏膜中,一直無法被排除,細菌可能會上行導致腎臟感染。一起來認識泌尿道感染,了解泌尿道感染的嚴重性吧!(同場加映:尿尿好痛!為何會有尿道炎?如何預防?) 泌尿道感染:膀胱炎、尿道發炎的常見症狀 如果你有泌尿道感染,你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常常覺得尿急。 尿尿的時候有灼熱感。 很常去尿尿,但是尿不多。 尿尿混濁。 血尿、尿液可能是紅色、粉色,或是棕色。 尿液散發惡臭。 骨盆會痛,尤其女性特別容易發生。 泌尿道感染的種類 泌尿道感染主要分成三種: 膀胱炎(延伸閱讀:頻尿又急尿卻診斷不出來—謎樣的間質性膀胱炎) 尿道炎 急性腎盂腎炎(推薦閱讀:細菌「逆流而上」腎臟發炎!腎盂腎炎原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方式) 泌尿道感染的高風險族群 一般來說,女性因為生理構造的關係,尿道較短、且靠近直腸,因此細菌較容易入侵泌尿道,造成泌尿道感染。(同場加映:女性泌尿道感染原因多!憋尿、性行為等風險要小心) 其他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包含: 少喝水、常憋尿的人。 先天性構造異常。 以前有過泌尿道感染史的人 從事性行為,特別是和新的對象發生關係時。 更年期。 使用殺精劑。 孕婦。 老年人或孩童。 其他泌尿健康問題,如攝護腺肥大。 衛生習慣不佳,或是還在學習如何上廁所的小孩。 泌尿道感染的檢查 醫師除了靠症狀診斷,也可能要求做其他檢查: 尿液分析 尿液細菌培養 血液細菌培養 血液血清 腎臟超音波 電腦斷層 泌尿道感染的治療 泌尿道感染多以抗生素治療為主,依據程度輕重而不同。 輕微的泌尿道感染:以開抗生素給病人為主。 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少量抗生素,但服用時間較長。 調整生活作息,或是養成幫助健康的習慣。 在更年期女性患者可加上荷爾蒙補充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反覆性泌尿道感染,除了抗生素治療,可以併用如蔓越莓萃取物或是甘露醣等輔助,以降低復發率。 嚴重的泌尿道感染:靜脈注射抗生素並以點滴輸液補充水分。 泌尿道感染的手術 泌尿道感染為內科治療優先,但若有先天尿路異常、攝護腺肥大或結石導致尿路阻塞引發言中感染,此時外科手術治療將感染源頭根治就是選項之一,如: 腎切除術 腎盂截石術 輸尿管碎石手術 軟式輸尿管碎石手術 膀胱碎石(取石)手術 攝護腺切除手術 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發炎? 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方式如下: 多喝水 少憋尿 多淋浴、少泡澡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正常且規律的生活作息 補充維生素 C 女性擦拭陰部由前往後 性行為前後做好清潔 泌尿道感染發炎吃什麼? 除了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之外,我們也可以藉由補充營養預防泌尿道感染。以下介紹三種幫助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營養品。 蔓越莓內含的苯甲酸(Benzoic acid)經人體代謝後,會以馬尿酸(Hippuric acid)的形式排出,馬尿酸是一種抑菌的物質,可以酸化尿液。但蔓越莓內僅含少量的苯甲酸,喝很多也只能稍微降低尿液的 […]


泌尿道感染

尿道炎麥擱來!蔓越莓等 6 種飲食預防尿道炎拒復發

尿道炎(Urethritis)、膀胱炎(Cystitis)是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根據統計,女生一生中有 50~60% 的機率,會感染這些泌尿道疾病,機率是男生的 8 倍。而尿道炎及膀胱炎的高復發率,更是患者的惡夢,因為即便已經吃完抗生素痊癒了,未來仍很容易復發,以下就介紹六個保養泌尿道的飲食選擇,幫助你擺脫泌尿道感染。 1. 多喝水排出細菌 身體缺水時更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常喝水能增加排尿,幫助身體將細菌沖出體外,防止泌尿道感染。 2018 年的一篇研究顯示,每天至少喝 1,500 c.c.水的女生,降低了泌尿道感染以及復發的機率,你可遵循以下公式:體重(公斤) / 30,計算自己一天該喝多少水,例如 60 公斤重的人,一天就需約兩公升的喝水量,不過要避免喝含糖飲料,以白開水為主。(推薦閱讀:簡單養出水水美肌~1天要喝8杯水) 2. 蔓越莓含原花青素 蔓越莓中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 PACs),能防止致病性的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附著於尿道,進而降低感染機率。可以喝無糖的蔓越莓汁,或是補充蔓越莓濃縮錠。雖然針對蔓越莓的實際功效仍有些爭議,但攝取蔓越莓對身體無害,且可能降低泌尿道感染機率,因此仍值得一試。 3. 藍莓防止細菌附著 和蔓越莓的作用相同,能防止細菌附著於尿道,藍莓可放入沙拉一起享用,做成果昔或優格,也是不錯的選擇。(同場加映:自製優格7大好處~益菌多助消化減肥) 4. 維生素C防止細菌滋生 「維生素C 可以讓尿液更呈酸性,進而防止細菌滋生。」哈佛醫學院教授蘇珊娜沙拉蒙醫師(Dr. Suzanne Salamon)表示,建議一日的維生素C攝取量為 500~1,000 毫克,蔬果是攝取維生素C的最好方式,柑橘類、葡萄柚、紅椒或奇異果等蔬果,都富含了維生素C。(推薦閱讀:維生素C治感冒?破除迷思了解原因) 5. 益生菌預防泌尿道感染 益生菌為有益身體的微生物,能幫助腸道菌叢平衡,對免疫以及消化功能的功效是肯定的,也有研究顯示,一些益生菌,例如:乳酸菌(Lactobacillus) ,能幫助女性預防泌尿道感染。有些研究還發現,益生菌能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另外,比起單用抗生素預防泌尿道感染,同時服用益生菌似乎更有效果。(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6. 熊果葉茶降低感染機率 實驗指出,熊果葉茶加上蒲公英的根與葉,能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復發機率。 民眾請特別注意,以上推薦飲食並非治療方法,如已經出現泌尿道感染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且遵從醫師指示,務必完成抗生素療程,通常至少服用 2~3 天,有時會長達 7~10 天,才能將細菌根除,否則容易復發。(延伸閱讀:尿尿好痛!為什麼會有尿道炎?)


泌尿健康

驗尿:原因、流程、前後須知、尿液檢查結果

驗尿的定義 尿液檢查(Urinalysis)一般稱為驗尿,屬於檢驗醫學的一種,是在實驗室對尿液樣本進行檢測。身體機能失調,或罹患疾病,都會影響循環器官如肺、腎、泌尿道、膀胱和皮膚,並反應在排泄功能,如排尿及排汗。任一或多個器官、功能異常,都有可能影響到尿液的顏色、濃度、濁度、味道、成分等,因此驗尿可以幫助醫師診斷你的健康狀況。 許多檢測都會採集尿液樣本,不過健康檢查的驗尿項目、藥物篩檢或驗孕的檢查項目並不相同。例如驗孕時主要測量的是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濃度,而藥物篩檢時只會針對特定藥物,或藥物的代謝物做測試。 為什麼要驗尿? 醫師通常會因為下面幾種原因要求驗尿: 驗尿可能是全身健康檢查的一部分,醫師也可能會在產檢、手術前等狀況,用以篩查糖尿病,或腎臟、肝臟方面的疾病。 如果出現腹痛、背痛、頻尿、排尿困難或疼痛、血尿或其他泌尿相關問題,醫師可能會要求驗尿,以診斷病情。 如果曾罹患腎臟病或泌尿相關疾病,醫師可能會要求定期驗尿,以監測病情發展和治療效果。(同場加映:糖尿病測尿酮控制病情!尿酮體過高請就醫) 驗尿前須知 1. 有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人,尿液採樣過程可能會不舒服。 2. 採樣前、後要洗手。 3. 採樣時請仔細按照說明操作,避免污染尿液樣本。 4. 驗尿前可以比平時多喝 1~2 杯水,身體才能產出足夠的尿液作為樣本。但要注意,飲水過量可能會導致檢驗結果失准。 5. 通常驗尿前不用特別改變飲食習慣,且如果醫師沒有限制飲食,測試當天除了水也可以喝一點果汁或牛奶等液體。 6. 驗尿前要讓醫師知道您正在服用的藥物或營養補充品,及近幾天內服用的的任何東西,因為有些成分可能會影響驗尿結果,這些成分包括: 維他命C補充品 甲硝唑(Metronidazole,) 核黃素(Riboflavin,又稱維生素B2) 蒽醌類瀉藥(Anthraquinone laxatives) 美索巴莫(Methocarbamol) 硝基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驗尿的流程 尿液收集完畢請記得洗手 驗尿有可能在醫師診療室、醫院或專業檢驗所進行。 您會拿到一個收集杯或小罐子,讓您帶到廁所收集自己的尿液。 為了防止樣本受陰莖上或陰道的細菌污染,排尿前應使用消毒紙巾清潔尿道或外陰周圍。 集尿時,先排掉部分尿液(前段尿),取中段尿排放在收集杯中,降低樣本遭尿道口細菌汙染的風險。 排尿時避免觸摸到收集杯的內緣及杯口,以免使手中細菌感染尿液樣品。 將裝好尿液樣本的收集杯或小罐子蓋上,並放置於指定位置。 某些特殊情況下,醫師可能會要求使用導尿管,直接採取膀胱裡的尿液作為樣本。插入導尿管的過程可能不適,如果患者排斥使用導尿管,可詢問醫師有無可能使用其他方法。 尿液分析的方法 分析方法可能包含下列一種或數種,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或檢驗師: 1. 顯微鏡檢查 醫師或檢驗師會將尿液滴在載玻片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下面幾點: 是否有細菌或酵母菌感染 是否有異常紅血球或白血球,若有則可能是感染腎臟病、膀胱癌或血液疾病的跡象。 是否有礦物質結晶沈積,若有則可能是腎結石。(推薦閱讀:認識尿路結石:膀胱、尿道、輸尿管、腎結石) 是否有上皮細胞,若有則可能是癌症跡象。 2. 試紙測試 醫師或檢驗師會將試劑插入尿液樣品中,並根據顏色變化判讀尿液中的存在的異常物質,例如: 蛋白質(延伸閱讀:尿出泡泡我生病了嗎?尿蛋白、蛋白尿的症狀成因一次Get) 沉澱物或沉積物 膽紅素(紅血球血紅素的主要代謝產物) 血液,有則代表身體有內出血的現象。 pH值或酸度變化,pH值高可能是泌尿道或腎臟方面的問題。 尿糖,有則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 結晶顆粒,表示可能有脫水情形,需補充水分。 3. 目測檢查 醫師可能會以肉眼觀察,或嗅聞的方式觀察尿液樣本的異常表徵,例如: 出現異味 尿液混濁,則代表身體遭受感染。 尿液呈紅色或褐色,可能表示尿液中有血(血尿)。 (建議閱讀:尿尿完看一下!10 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驗尿結果 1. 若驗尿結果異常,且曾患有腎臟、泌尿或其他相關疾病,醫師可能會要求進行進一步檢查,或進行其他尿液分析。 2. 若驗尿結果異常,但無特殊症狀,且全身體檢報告看不出異常現象,醫師可能不會要求更多檢查,需持續觀察,並請患者自己多注意身體健康。 若驗出蛋白尿,不一定代表健康有威脅。因為尿液中通常都含有微量蛋白,是正常現象,只是偶爾會發生蛋白量飆升的現象,不是任何嚴重疾病的徵兆,可能的原因包含天氣過冷或體溫過熱、發高燒、生理和心理壓力、情緒問題,或劇烈運動。(推薦閱讀:尿出泡泡我生病了嗎?尿蛋白、蛋白尿的症狀成因一次Get) 但若尿蛋白指數異常高,則可能是因為身有疾病,使腎臟產生問題,醫師可能會追蹤檢查,確認異常原因好對症下藥,例如: 糖尿病 心臟病 高血壓 狼瘡(Lupus) 白血病(血癌,Leukemia) […]


腎臟病

腎衰竭

腎衰竭的定義 腎衰竭又稱為末期腎臟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是慢性腎臟病的最後階段,病人的腎臟功能,已經無法維持日常生活所需,比起正常的腎臟,您的腎臟功能可能只剩下10%以下,這意味您的腎臟已經無法有效運作,或是幾乎已經不能運作。 腎臟病通常會慢慢變得愈來愈嚴重,在您診斷患有腎臟病的10~20年之後,慢性腎臟病才會進入末期階段。如果您患有腎衰竭,可能的併發症有:高血壓、貧血(Anemia)、骨骼衰弱、嚴重營養不良、神經受損。 此外,腎衰竭也會提高您罹患心臟病、血管疾病的風險。請您注意,這些疾病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會發生。 腎衰竭有多常見? 腎衰竭十分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作,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腎衰竭的症狀 腎衰竭常見的症狀有: 無法排尿 尿液量太多或過少 疲勞 體重莫名減輕 沒有食慾 噁心、嘔吐 皮膚乾燥、搔癢 皮膚顏色改變 肌肉痙攣 沒有飢餓感 腳、踝部腫脹 呼吸困難 入睡困難 呼吸時感到有異味 很容易就瘀青、鼻出血、糞便中有血 感到異常口渴 以上是例舉造成腎衰竭的常見原因,請諮詢您的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您患有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同時有上面列舉的任何徵兆或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與醫師仔細討論您的身體狀況,才能找出最適合您的醫療方法。 腎衰竭的原因 腎衰竭是由於身體其他的疾病問題,慢慢的造成您腎臟永久性受損,如:糖尿病是最常見導致末期腎臟病的第一名,高血壓則名列第二名。 當腎臟受損時,它的功能就會降低、減少。如果腎臟持續的受到損害,且慢慢加重,腎臟的功能就會愈來愈差,最後變成慢性腎臟病,而腎衰竭便是慢性腎臟病的最後階段;這也是腎衰竭被稱為末期腎臟病的原因。 腎衰竭的風險因素 腎衰竭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如: 糖尿病 高血壓 遺傳性疾病(Genetic disease),如:多囊性腎臟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亞伯氏症候群(Alport syndrome,遺傳性腎炎) 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 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 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如:狼瘡(Lupus)、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IgA nephropathy) 腎衰竭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患有腎衰竭? 要診斷是否患有末期腎臟病,您的醫師會為您做身體檢查、血液與尿液檢查,以了解您的腎臟功能。 腎臟功能的檢查項目可能包括下列各項: 進行尿液常規檢查(Urinalysis):檢查尿液中蛋白質、血液的含量,以了解您的腎臟是否能有效處理身體代謝的廢棄物。 檢查血清肌酸酐(Serum creatinine)濃度:肌酸酐是血液中的代謝物,經腎臟由尿液排出體外,以了解肌酸肝是否有在血液中堆積的現象。 檢查血液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濃度:蛋白質代謝廢物會以尿素氮型式回到血液中,經由腎臟過濾後和小便一起排出體外;當腎功能變差時,數值會升高。 腎絲球過濾率預估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主要用來衡量腎臟過濾血液裡代謝廢棄物的能力;腎絲球過濾率愈大,表示腎功能愈強。 腎衰竭如何治療? 末期腎臟病是無法完全治癒的;不過前期治療腎衰竭有2種方法:透析(Dialysis,一般稱為洗腎)和腎臟移植。 洗腎:透析治療可分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與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兩種方式。 血液透析是利用體外循環的方式,讓血液流經管狀的人工腎臟,進行血液淨化後再流回體內,能有效清除廢物、水分,讓乾淨的血液回流到體內。血液透析患者,每週需到血液透析中心進行3次透析治療,每次治療歷時約3~4小時左右。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覆蓋在腹腔內壁及臟器上的薄膜),代替腎臟排除身體產生的代謝物、水分。患者需藉由外科手術,將腹膜透析導管,經由腹壁植入腹腔後,再進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使用新鮮的透析液,會滯留在腹腔內約4~6小時,進行代謝廢物排除,再次換液後完成。由於患者每天可以自行操作4~5次換液程序,過程約需半小時,因此上班、在家或出差旅行,等任何日常活動都可以進行,不受干擾。 腎臟移植手術是將捐贈者健康的腎臟,移植到患者身體的下腹部,一般都不須將患者原來功能衰退的腎臟移除。 其他治療方法,是根據您的症狀進行,可能有下列情形: 為了提高身體降解功能,服用額外的鈣、維生素D;請注意,在您服用這些增補劑之前,都要先諮詢您的醫師。 為了預防血液中磷(Phosphorous)的濃度過高,服用磷結合劑(Phosphate binders)藥物。 […]


泌尿健康

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人每天都會排尿,次數雖因人而異,但平均一天排尿次數約八次左右,但不知你是否曾注意過自己尿液的顏色?其實尿液不只是排出身體多餘的水分而已,健康狀態也能從尿液顏色略知一二,這麼簡單且不花錢就可判斷身體狀況的方法,下次尿尿後沖水前,不妨仔細觀察一下! 尿液的生成與影響尿液顏色的因素 尿液就是身體多餘的液體,由水、鹽、尿素及尿酸組成,由腎臟從血液中排除毒素和不好的物質。尿液的顏色來源就是尿色素(Urochrome),也有另一種說法為尿膽素(Urobilin)。 尿液的顏色會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吃下的食物、服用藥物或是生病。一般而言,正常的尿液顏色應接近淺黃色,若是混濁或褐色,恐怕就有問題了。我們吃的食物多少會影響尿液顏色,食物中若含維生素B群,尿液會呈亮黃綠色;若吃了較多含 β-胡蘿蔔素(紅蘿蔔、地瓜),與維生素 C(柑橘類植物、番茄、草莓、綠花椰菜)的食物,則尿液會偏深黃或橘色。 另外,運動完若沒有好好補充水分的話,尿液顏色會變深。藥物方面,則是治療尿道感染相關疾病的藥物,例如尿道止痛藥非那若比汀(Phenazopyridine),吃了之後尿液顏色容易呈橘色。 尿液顏色和身體狀況的關聯 尿液的顏色其實多少透露出健康狀態,不同顏色可能代表著不同的身體狀況: 乾淨、透明:表示身體補充了大量水分,但請記得不要喝太多水,否則會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失衡。 淡黃色:代表身體補充了日足夠的水分。 深黃色:代表身體有些微缺乏水分,請記得補充水分以避免流失更多水分。(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琥珀或蜂蜜色:身體水分不足,需要喝水以避免脫水。 橘色:有些食物如紅蘿蔔,以及維生素 C 會讓尿液呈橘色,同時也代表身體有脫水現象,另外也可能表示肝或膽管有問題。 粉色或紅色:部分食物(黑莓、甜菜等)與藥物(如立汎黴素 Rifampin),都會讓尿液呈粉色或紅色;但須留意可能為血尿,其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腫瘤、腎結石、囊腫等。 藍色或綠色:部分藥物如希美替定(Cimetidine,一種組織胺拮抗劑)和異丙酚(Propofol)可能導致尿液呈藍、綠色。此外,藍色尿液也可能來自一種罕見疾病叫藍尿布綜合症(Blue diaper syndrome),病因是腸子無法完全消化可食用的營養素色胺酸;綠色的尿液則可能是感染了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這是造成尿道感染的一種細菌。 深褐色:有些食物如蘆薈、大黃等,會讓尿液顏色呈深褐色,因劇烈運動而受傷,或是肝、腎有問題,也可能讓尿液呈現此色。 乳白色:可能是體內含有過多鈣和磷酸鹽,也可能是尿道感染的徵兆。 混濁:尿液混濁可能是因輕微脫水或因為尿液裡有膿所致,尿液帶膿的原因包括陰道感染、膀胱炎、輸尿管壁因腎結石而受損、淋病(Gonorrhea)、感染披衣菌(Chlamydia)等症狀。(延伸閱讀:陰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過度清潔) 讓混濁尿液恢復正常5方法 尿液會變混濁的原因,和尿道感染、膀胱炎等症狀相關,想要改變,可在家裡嘗試以下五種方法: 多喝水:如果尿道感染了,水是非常好的天然療法,水能把體內的毒素,和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給帶走,緩解症狀。 藍莓汁:每天早上喝一杯藍莓汁,直到症狀好轉。藍莓含有抗氧化物質,以及能抑制、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之混合元素。 芹菜:準備 4~5 根芹菜莖、半條大黃瓜、約 2.5~3 公分的生薑片,把所有材料洗淨、切碎,加水榨成汁,每天喝。芹菜含維生素 A、維生素 E 和鐵質,也有抗菌物質能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 生薑:準備一茶匙乾生薑、半茶匙蜂蜜、一杯熱水,把薑浸泡在熱水中幾分鐘,將雜質過濾掉,加入蜂蜜,一天喝1~2杯。生薑能抗發炎,緩解膀胱發炎的情形,且含有強大的抗菌物質,能有助減輕感染症狀。 小蘇打:準備一茶匙的小蘇打和一杯水,將小蘇打加入水裡,快速攪拌一下,每天喝一杯。小蘇打天然且是鹼性,能中和尿液裡的酸性,緩解發炎反應。 尿液味道能聞出疾病徵兆 剛排出的尿液通常沒有味道,但若尿液存放一段時間後,細菌會將尿素分解而產生臭味,但除此之外,飲食也可能會改變尿液的氣味,例如吃完蘆筍後尿液可能會帶有硫磺味;有些藥物則可能因藥丸外層的化學物質,而改變尿液味道。 若尿液很臭,表示身體可能有狀況如尿道感染、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膀胱炎、新陳代謝問題、肝方面疾病等,尿液若聞起來像氨(Ammonia,俗稱阿摩尼亞),可能是脫水,要趕緊補充水分。若聞起來甜甜的,可能是尿道感染;若出現惡臭,可能是性傳染病所引起的。 如果常跑廁所,且尿液聞起來有水果味,可能也和第二型糖尿病有關。另外,孕婦體內的荷爾蒙也會改變尿液味道,而且孕婦有較高風險發生尿道感染,導致尿味濃重。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泌尿道感染

細菌「逆流而上」腎臟發炎!腎盂腎炎原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方式

腎臟內側有一囊狀空腔,稱為腎盂,其位於輸尿管的上方,負責收集腎臟形成的尿液,再將尿液運輸至輸尿管、進入膀胱。當細菌經由血液流通擴散,或是從膀胱沿著輸尿管往上,感染到腎盂時,就會引發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腎盂腎炎屬於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中上泌尿道感染,以下為你詳細介紹腎盂腎炎的成因、症狀與診斷治療,也提供一些預防感染的撇步。 腎盂腎炎的定義與成因 腎盂腎炎的臨床定義為腎臟因細菌感染產生的急性發炎,細菌侵犯的範圍是腎盂及腎臟實質,感染後會導致患部腫大,通常只發生在單側腎臟,但也會有兩側腎臟都感染的情況。 入侵泌尿道系統的細菌多為格蘭氏陰性細菌的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其次是枯草桿菌(Proteus)、凝血陰性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或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一般而言,「逆行性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細菌會經由尿道往上感染泌尿系統;其他如「血行性感染」這類因細菌經血液進入腎臟而發生的感染狀況則較為少見。 腎盂腎炎種類與症狀 腎盂腎炎可分成急性腎盂腎炎(Acute Pyelonephritis, APN)、慢性腎盂腎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 CP),以及較少見、但也最為致命的氣腫性腎盂腎炎(Emphysematous pyeionephritis),3種的症狀也稍有不同。 急性腎盂腎炎 尿液混濁或有異味(延伸閱讀: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尿液帶有血絲 腰痛 畏寒 發燒4~5天 噁心、嘔吐 厭食、全身虛弱 可能會合併解尿灼熱、頻尿等泌尿道感染症狀(不一定會出現) 慢性腎盂腎炎 慢性腎盂腎炎大多是小孩因先天性異常引起小便逆流導致慢性發炎感染,成人較少發生,好發於糖尿病、反覆感染或治療不完全者。大多數患者在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 孩童時期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高血壓(Hypertension) 貧血(Anemia) 尿毒症(Uremia) 氣腫性腎盂腎炎 氣腫性腎盂腎炎是一種罕見的產氣性腎臟感染疾病,也是急性壞死性腎臟發炎,大多發生在免疫力較差的患者,如糖尿病或人類免疫不全患者等。主要症狀包含發燒、嘔吐和腰痛,嚴重時會休克。(延伸閱讀:女性容易泌尿道感染!做這些才能遠離尿道炎) 腎盂腎炎的高風險族群 急性腎盂腎炎 急性腎盂腎炎的高風險族群,包含不良衛生習慣的人、先天性構造異常、尿路結石、性行為、懷孕婦女、長期留置導尿管的病人和免疫力低的人等。(延伸閱讀:女性泌尿道感染原因多!憋尿、性行為等風險要小心) 慢性腎盂腎炎 以成人來說,單純的急性腎盂腎炎很少變成慢性腎盂腎炎,但如果有糖尿病、結石、尿路出口阻塞,或擅自服用止痛藥而未接受專業治療的人,產生了腎臟病變,就較容易造成慢性腎盂腎炎。 孩童慢性腎盂腎炎患者,大部分是因尿液由膀胱逆流至腎臟,或是腎臟發育不全等情形,卻未立即接受治療或治療不完全而罹病。 氣腫性腎盂腎炎 若是已經患有急性腎盂腎炎的人,經過連續治療仍無好轉,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是氣腫性腎盂腎炎。雖然氣腫性腎盂腎炎較為少見,但有90%以上是發生在糖尿病患身上,因為糖尿病的病人體內組織中血糖較高,是細菌偏好的環境,當細菌讓糖份發酵,會產生二氧化碳、氮氣等氣體,氣體在腎臟實質持續累積,就會導致氣腫性腎盂腎炎。 腎盂腎炎診斷檢查 除了依據症狀診斷,醫師為了進一步確認是3種腎盂腎炎的哪一種類型,可能採取的檢查包含: 血液檢查:檢查白血球及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通常發炎或感染時數據會升高;檢查肌酸酐或尿素氮,看腎臟功能。(推薦閱讀:腎功能指數怎麼看?腎功能指數異常,是腎功能不好的警訊) 尿液檢查:檢查尿液中有無白血球、紅血球和細菌。 血液及尿液培養:檢查有無特定的微生物存在,並決定抗生素使用種類和天數。 腎臟超音波檢查 X光檢查:腹部X光可以看到萎縮的腎臟或不規則的腎臟外觀。 靜脈注射腎盂(IVP)攝影檢查:檢查腎盂、輸尿管、一直到膀胱中的尿路是否有阻塞或是疑似腫瘤的病灶以及尿路是否有其他先天性異常。 排尿中膀胱尿道攝影術(VCUG)檢查:檢查是否有尿液逆流的現象。 腎盂腎炎治療 急性腎盂腎炎 抗生素治療:一般需持續接受抗生素治療1~2週。 補充水分:如果患者無特殊疾病須限制水分攝取,則每天應維持2,000~3,000毫升以上。 寒顫、發燒時,會需要保暖或使用冰枕冰敷,必要時醫師可能會開退燒藥。 慢性腎盂腎炎 長期服用低劑量抗生素。 外科手術:若患者有結石或輸尿管逆流等症狀,可能須透過手術治療。 氣腫性腎盂腎炎 使用廣效型抗生素。 若為糖尿病患者,需先控制血糖。 病人如有尿路阻塞,需先優先治療。 如果病患併發敗血症(Sepsis),必須補充水分和施打抗生素。 多數患者仍需接受外科清創及引流,必要時須進行腎臟切除手術。 預防腎盂腎炎 泌尿系統各部位緊緊相連,彼此的照護方式也大致相同,日常生活中記得多喝水、少憋尿、均衡飲食,並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從事性行為除了做好防護措施,性行為前後也需仔細清潔;女性上完廁所後,擦拭方向由尿道往後擦,以免肛門細菌被帶到尿道或陰道口等。其他更詳情的保養預防方式,請參考:泌尿道感染怎麼辦?UTI 的治療與照顧。 【推薦閱讀】 泌尿健康 泌尿道感染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尿路結石

腎結石:種類、症狀、原因、檢查、治療

腎結石(Kidney stones)屬於尿路結石的一種。腎結石是指腎臟的代謝物,在尿液裡形成堅硬的結晶沉積物並在腎臟中累積,隨時間越長越大;腎結石一般小於2公分,但也可能大至5公分以上,由於形狀就像鹿的角,因此也稱為鹿角結石(Staghorn stone)。 腎結石的種類 如果平時水分攝取不足,尿液容易過於濃稠,常見含有尿酸、草酸鹽及草酸鈣等成分,這類物質在身體裡堆積,就可能形成結石。腎結石的種類包含: 草酸鈣結石(Calcium Stones):約占75%,呈黑色及灰色白色的密集。 磷酸性結石(Struvite Stones):約占10~20%,其形狀通常不規則,主要是因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結石。 尿酸結石(Uric Acid Stones):約有5%為純粹尿酸性結石,是因為體內尿酸太高所造成的,外表為透明橘黃色的結晶。 其他結石:如胱氨酸結石(Cystine Stones)。 腎結石的症狀 腎結石症狀早期不明顯 早期的腎結石不會感到明顯症狀,因為結石還很小,通過輸尿管時不會引起疼痛,然而,隨著結石愈來愈大,便可能阻礙尿液流動,嚴重時使患者痛苦不堪,甚至出現血尿。 當然,結石的大小跟疼痛程度不一定有關,不管結石大顆或小顆,位於腎臟內或沿著輸尿管移動,皆可能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不適與疼痛,尤其小顆腎結石容易滾落至輸尿管內,除了會造成尿路阻塞引發腎絞痛外,也易導致血尿或因細菌感染而引發腎盂腎炎。 腎結石疼痛症狀 腎結石痛起來要人命,而它的症狀跟結石的位移有關,許多患者可能感覺到以下幾種疼痛,其感覺可能是陣發性,出現幾分鐘便消失不見,但幾分鐘後又再度出現;在某些情況下,疼痛強度改變,持續時間也變得更長,結石在不同位置時,疼痛強度也會不同。以下是3種腎結石的疼痛症狀: 背部或下腹部單側或雙側劇烈疼痛。 疼痛向下蔓延至腹股溝。 疼痛突然出現,隨著時間愈來愈痛。 除了上述幾種疼痛外,可能還有其他症狀: 排尿困難,尿量少,甚至出現疼痛感 尿液混濁且有異味(延伸閱讀: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頻尿 血尿 噁心、嘔吐 發燒或發冷 腎結石原因與高風險 以下是腎結石的高風險族群: 家族或個人病史:若家族裡有人罹患腎結石,其他家族成員有腎結石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此外,曾經有過結石的病人,身體出現新結石的機率也很高。 攝取水份不足:若每日飲水量不足,腎結石的風險提升。建議每日要攝取2~3公升的水,如果生活在酷熱的環境,或者工作時常汗流浹背,記得時常補充水份。 注意飲食:若只攝取特定飲食,其中富含高鈉、高糖、高蛋白、草酸鹽及動物性蛋白等食物,容易提高腎結石的機率。 肥胖:有研究顯示,肥胖者,體重增加、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數值提高、腰圍增加,與腎結石緊緊相關。 其他疾病:其他身體疾病,例如:胱氨酸尿症(Cystinuria)、腎小管酸血症(Renal Tubular Acidosis)、副甲狀腺亢進(Hyperparathyroidism),或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等,都可能增加腎結石的機率。 腎結石檢查 若懷疑有腎結石的狀況,醫師可能會透過以下3種方式確認是否有結石存在、位置與大小: 尿液檢查:檢查病人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細菌感染、早期腎臟病,或可能存在有結石、泌尿系統腫瘤等疾病。 腎臟超音波檢查:對於腎臟的大小、形狀,是否有水泡或腫瘤,及腎皮層好壞,是否有慢性腎炎或腎水腫的跡象,有相當好的診斷效果。(同場加映:腎功能檢查) X光攝影:腹部X光可以看到有鈣質成分的結石,可以評估結石在泌尿系統的位置,也能順便檢查骨頭以及對一些腹內臟器做初步評估。 腎結石的治療 腎結石的治療方式得先視結石的大小而定,如果是結石顆粒較小,可以採用一般療法;如果結石顆粒較大,則可能要動手術。適用於小結石的一般療法包含: 多喝水:建議1天最少喝2,000~3,000毫升的水,充足的飲水量不僅有助預防腎結石形成,甚至部分體積微小(小於0.5公分)的結石也有機會在提高飲水量後自行排出。 止痛:小顆的結石可以自體排出,但是排出的過程還是有點痛,醫師可能會給予止痛藥,幫助病人舒緩疼痛。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或普拿疼(Acetaminophen)。 醫師可能會開一些α受體阻斷劑,幫助放鬆病患的肌肉,藥物如坦索羅辛(Tamsulosin)。 腎結石的手術 大顆的腎結石需要執行外科治療,常見腎結石治療包含以下5種: 1.體外震波碎石術 這是目前多數患者使用的治療方式,無侵入性、沒有傷口、也較不會疼痛,所以在門診執行即可;結石過小或過大不適合進行此手術,一般來說,成功率約有8成,而將碎石排出的過程可能會有疼痛、血尿、嘔吐等症狀(如輸尿管結石排出的症狀)。 2.達文西機械手臂 達文西機械手臂是醫師透過操控器械手臂來執行腹腔鏡手術,除了靈活度比人類手腕更高,還可排除人手會顫動的因素,並提供10倍放大及3D立體視覺效果,讓醫師能在1~2公分大小的切口中進行手術,可更精準地控制手術進行。 3.經皮腎造廔取石術 適用較大的腎結石,如鹿角石。需要以內視鏡由腰背側鑽入腎臟,將石頭擊碎取出,效率高,但缺點是腎臟手術易流血,手術風險較高。對於鹿角狀的巨大腎結石治療效果良好。 4.軟式輸尿管鏡手術 使用2~3mm的軟式內視鏡,經由輸尿管上升進入腎臟內,以高能量雷射將結石粉塵化或是擊碎後用取石網夾出。優點為在小結石清除率高於體外震波,且不需經歷石頭自然排出的疼痛,然而較大的結石無法一次清除,經皮腎造廔取石在大型結石仍是目前主流治療。 5.傳統剖腎取石手術 將腎臟對半剖開後取出結石,再將腎臟縫合,手術傷口大且恢復慢,目前已鮮少執行。 先進醫療衍生的「治療處置及手術」項目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除了原本需要動「手術」的傳統治療,已有不少新技術的「治療處置」可選擇,除了達到相同效果,傷口甚至更小、恢復期間更短,故逐漸成為現在醫療趨勢;像是20年前的腎結石,通常需透過開刀取出結石,但現在絕大多數的患者,透過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即可,此療法正是屬於「治療處置」。 以下介紹先進醫療所衍生的「治療處置及手術」常見項目: 達文西機械手臂:達文西機械手臂廣泛用於泌尿外科、婦科及一般外科等多項手術,平均費用約20~40萬元。 海扶刀(聚焦超音波):常見於治療帕金森氏症、腦部疾病、肝癌、腎臟腫瘤、骨肉瘤、胰臟癌等癌症,平均費用約8.5萬元。 常見門診手術:門診手術即不需住院的手術,包含上面提到的尿路結石體外震波碎石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及虹膜雷射術(青光眼)等。 您的醫療險有包含新型手術嗎? 為了確保能獲得良好的治療,同時避免所繳的保單跟不上醫療技術,可適時檢視目前投保的醫療保單,是否有涵蓋新式技術或治療處置項目,並規劃實支實付與住院保障,以支應健保以外的新型治療之花費。【點此了解更多】 預防腎結石飲食原則 要想預防腎結石,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時的飲食多注意,幾點原則如下: 多喝水,如果不是特殊疾病有飲水的限制,每天建議喝2,000~3,000毫升。天氣炎熱流汗較多時,或是發燒、腹瀉、運動後更要多喝水。 避免憋尿(推薦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盡量少喝飲料,日常生活中的濃茶、咖啡、可樂皆含有草酸,若常喝飲料又不喝水就容易形成結石。另外,草酸高的食物,例如巧克力、核果、深綠色蔬菜、豆腐也不宜過量。 少吃過鹹食物。 勿吃過多肉類和豆類食物。 可以適當補充鈣質高的食物,以利鈣質與草酸在腸道結合避免過多草酸被吸收,但過量反而容易產生結石。 更多預防腎結石的飲食建議請參考:【腎結石飲食禁忌與建議|預防結石、避免復發要吃什麼?】 【推薦閱讀】 泌尿健康 尿路結石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尿路結石

腎結石飲食禁忌與建議|預防結石、避免復發要吃什麼?

腎結石是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沈積在腎臟裡,並可能會移動到輸尿管,發作時毫無預期,造成的疼痛常會讓人難以忍受;而腎結石和飲食有很大關聯,主因很可能是平時喝水不足,再加上過度攝取一些腎結石禁忌的飲食,導致罹患腎結石的風險大增,本文將提供一般健康大眾和腎結石患者飲食建議,教你預防或避免腎結石的復發。 腎結石飲食原則 腎結石容易復發,所以預防和避免復發絕對勝於治療!而預防腎結石生成的最好方式是多喝水,飲食方面醫師可能會根據不同的結石類型提供不同建議,如果罹患最常見的草酸鈣結石,就應避免富含草酸鹽的食物,並增加含鈣食物的攝取;尿酸結石為另一常見的腎結石種類,患者應避免攝取高普林食物(如:紅肉、內臟、啤酒等酒精飲料等)、減少糖類、紅肉的攝取、增加全穀類、蔬果的攝取,以下統整美國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提出的幾個飲食原則和建議。(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多喝水、適量補充鈣質防結石 每日喝水量 2000~3000 c.c. 以上 :水分攝取包括了白開水、咖啡或檸檬汁,而檸檬汁因含檸檬酸,甚至有助於抑制結石生成,不過葡萄柚汁和汽水應該要避免飲用;每日 2000~3000 c.c. 的水分攝取,稀釋尿液並確保每日尿量在 2.5 公升以上的健康標準。 鈣質的攝取:鈣質能在腸道中和草酸結合並排出,降低草酸的吸收,如果攝取足夠的鈣質(成人的每日建議量:1000毫克),能降低草酸鈣結石的風險;相對地,飲食中鈣質補充不足,會有利草酸被腸道吸收,造成體內草酸濃度提高,促使結石形成。(延伸閱讀:想補鈣別亂吃!主攻這4類食物就對了) 腎結石4大NG禁忌飲食 腎結石患者應特別注意並限制以下幾種食物的攝取。 1. 高鈉食物傷腎 過量的鈉會增加尿液中的鈣沉積,誘發腎結石的形成,而鹽的主要成分是鈉(Sodium),如果飲食鹽分太多,也意味著攝取太多的鈉。另外,日常生活中,白吐司、罐頭食品、速食、即食品、肉類、調味料等都有鈉的蹤跡,因此,建議民眾多注意營養標示上的鈉含量,並可以與營養師討論如何適度攝取鹽分,不僅避免結石,也減輕腎功能負擔、降低尿蛋白過高的風險。(延伸閱讀:低蛋白飲食還不夠!腎臟病飲食還得注意磷鉀鈉) 以下是進行低鈉飲食的小提醒: 外出用餐,以清淡為主,可以請店家少鹽烹調。 多在家料理,以天然香料、食材的提味取代鹽分添加。 多攝取新鮮食物,少攝取加工食品,例如:罐頭、泡麵、香腸等。 多注意食品上的營養標示,食物添加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小蘇打、膨鬆劑(發粉)、磷酸氫二鈉(Disodium Phosphate)、麩胺酸鈉鹽(Monosodium Glutamate)、味精(MSG)、海藻酸鈉(Sodium Alginate)、硝酸鹽(Sodium Nitrate)或亞硝酸鹽(Sodium Nitrite)應盡量避免選用,以減少鈉的攝取量。 購買前應詳閱營養標示,避免高鈉含量食品,以降低腎結石風險。 2. 高草酸鹽食物易導致結石 草酸鹽如果和體內鈣質結合草酸鈣沉積,也就是最常見的腎結石種類。草酸鹽(Oxalate)會阻止身體吸收鈣質,因此導致尿液中的鈣含量會升高,如果加上水分攝取不足,就容易造成腎結石,下列是富含草酸的食物,應特別留意: 巧克力 甜菜 菠菜 韭菜 芹菜 大黃 地瓜 堅果,如核桃、腰果、杏仁 草莓、葡萄 濃茶、啤酒 *補充鈣質應避免富草酸鹽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補充鈣質時,也應該避免食用以上富含草酸食物;根據食藥署指出,攝取過多草酸食物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如:鈣、鎂、鉀等),所以如果想充分攝取鈣質,應避免同時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才能使吃進去的鈣充分利用,不致使鈣質缺乏。 3. 避開高動物性蛋白飲食 體內過多的尿酸與過少的檸檬酸鹽(Citrate)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攝取過多的動物蛋白質會增加尿液中鈣質、尿酸鹽和草酸的排泄,並減少檸檬酸鹽的排泄,對結石患者有不利的影響。建議與營養師討論,如何適度攝取動物性蛋白,如肉類、蛋、奶及乳製品等,來補充身體營養的同時,也能避免過量攝取。 4. 避免補充過量維生素C 青少年及成人每日建議維生素C攝取量約為100毫克。每日超過1000毫克的維他命C攝取,可能會在體內生成更多的草酸,提高尿路結石的風險。然而,要從正常飲食中攝取過量維他命C相當困難,但如果長期額外補充口服維他命C就應小心攝取過量和導致結石的風險。 腎結石常見迷思: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 「菠菜和豆腐共食導致腎結石」是很常見的迷思,根據衛福部的闢謠說明,菠菜的草酸與豆腐分解出的草酸及鈣質,會在腸道結合成草酸鈣,形成的草酸鈣不會被腸道吸收,反而會形成糞石後隨著糞便排出,所以也不會跑到腎臟,因此,菠菜豆腐一起吃反而能避免結石問題。 衛福部更建議,在攝取含有草酸的食物,反而要同時攝取鈣質,才能提高草酸和鈣離子在腸道結合的機會以減少草酸的吸收,進而降低草酸鈣結石的風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