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是種先天性缺陷,每300位男嬰中,即有1位患有尿道下裂,但因不影響幼兒生長發育,且多數症狀輕微,加上嬰兒時期小孩多包著尿布,因此父母不易發現。
確認登出嗎?
尿道下裂是種先天性缺陷,每300位男嬰中,即有1位患有尿道下裂,但因不影響幼兒生長發育,且多數症狀輕微,加上嬰兒時期小孩多包著尿布,因此父母不易發現。
直到小孩脫離尿布、開始自行排尿,父母才較易發現幼童排尿異常、尿柱如同花灑的症狀,若未及早治療,會對小孩造成嚴重心理傷害,成年後更可能性功能不全或無法性交。
以下《Hello醫師》將為你說明尿道下裂是什麼,為何會導致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症狀、分類及治療。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指尿道因為發育不全,尿道開口不在陰莖龜頭頂端,而在龜頭的其他處、陰莖腹側、陰囊或會陰處。除尿道開口不正常外,尿道下裂經常合併陰莖嚴重彎曲、包皮異常、前置性陰囊及陰囊兩裂等畸型。
尿道下裂的原因為母親懷孕時嬰兒尿道發育不全,但明確致病因素尚未查明,醫界推測可能與基因、胚胎時期的內分泌、雄激素,或產婦接觸雌激素(動情素)或抗雄激素物質等多重因素有關。
尿道下裂的兒童也經常合併不孕、隱睪症、陰囊水腫、腹股溝疝氣及睪丸癌等問題,並患有睪丸發育異常症候群(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因此尿道下裂的幼童若出現其他泌尿生殖系統問題時,需接受全面檢查,評估及診斷其泌尿系統。
尿道下裂程度依其嚴重度差異懸殊,輕微者可能成年後仍不自知,因為患者本身並無解尿或性生活的困難,但嚴重者常合併兩側隱睪症,使陰囊外型如同陰唇,且其陰莖嚴重發育不良,外型短小,整個生殖器如同女性性器,並需透過檢查染色體,才能辨別嬰兒性別。
一般而言,尿道下裂患者由於尿道開口不正常,小便通常會呈花灑狀,排尿時容易弄髒褲子與鞋子,嚴重者則無法立尿、陰莖明顯彎曲、生殖器外型異常,成年後則可能會有勃起及性交困難。(延伸閱讀:有勃起功能障礙?用諮商藥物等方治療)
依解剖構造,尿道下裂可分為以下3大類:
尿道下裂類型、尿道缺陷長短與合併畸型的多寡,皆與手術複雜度及手術成功率息息相關。相較於前段型及中段型,後段型尿道下裂的尿道缺陷較長,需矯治的畸型部分較多,因此手術難度較高,失敗率也較高。
尿道下裂必須接受手術治療才能改善,以免其隨患者年齡增長而惡化,或合併其他生殖及泌尿問題,可能對患者身心靈皆造成負面影響。
醫師通常會建議尿道下裂的小孩,於6個月大至1歲時接受手術治療,其原因如下:
尿道下裂依其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手術方式,若病況輕微,尿道開口在正常開口附近,醫師便可能會透過擴大尿道開口的方式治療;若尿道開口在陰莖中段,便需先進行陰莖矯治,再進行尿道成形術,將尿道出口前移至陰莖頭部;若尿道開口在後段(陰囊及會陰處)則可能需接受數次手術,才可完成尿道重建與修補,並透過陰囊成形術,修復陰囊外觀與機能。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小兒尿道下裂(台大醫訊)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511/child_2.html Accessed June 23, 2022
尿道下裂(書田診所)http://www.shutien.org.tw/library_detail.aspx?healthid=359 Accessed June 23, 2022
尿道下裂(書田診所)http://www.shutien.org.tw/dr_doc_detail.aspx?bookid=491 Accessed June 23, 2022
尿道下裂(馬偕醫院)https://www.mmh.org.tw/know_health_view.php?docid=522 Accessed June 23, 2022
尿道下裂的診斷與治療(台灣泌尿科醫學會)http://www.tua.org.tw/tua/images/upload/book/012_hypospadias.pdf Accessed June 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