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健康

泌尿系統包括左右兩顆腎臟、左右兩條輸尿管、膀胱、內外兩道括約肌,以及尿道,主要功能為尿液的產生、運送、儲存與排泄,藉此將人體新陳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如果排尿量不足,便會將廢物累積在體內無法排出而產生各種疾病。因此維護好這個人體下水道系統是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的工作。

基礎知識

泌尿健康

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人每天都會排尿,次數雖因人而異,但平均一天排尿次數約八次左右,但不知你是否曾注意過自己尿液的顏色?其實尿液不只是排出身體多餘的水分而已,健康狀態也能從尿液顏色略知一二,這麼簡單且不花錢就可判斷身體狀況的方法,下次尿尿後沖水前,不妨仔細觀察一下! 尿液的生成與影響尿液顏色的因素 尿液就是身體多餘的液體,由水、鹽、尿素及尿酸組成,由腎臟從血液中排除毒素和不好的物質。尿液的顏色來源就是尿色素(Urochrome),也有另一種說法為尿膽素(Urobilin)。 尿液的顏色會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吃下的食物、服用藥物或是生病。一般而言,正常的尿液顏色應接近淺黃色,若是混濁或褐色,恐怕就有問題了。我們吃的食物多少會影響尿液顏色,食物中若含維生素B群,尿液會呈亮黃綠色;若吃了較多含 β-胡蘿蔔素(紅蘿蔔、地瓜),與維生素 C(柑橘類植物、番茄、草莓、綠花椰菜)的食物,則尿液會偏深黃或橘色。 另外,運動完若沒有好好補充水分的話,尿液顏色會變深。藥物方面,則是治療尿道感染相關疾病的藥物,例如尿道止痛藥非那若比汀(Phenazopyridine),吃了之後尿液顏色容易呈橘色。 【延伸閱讀:B群推薦品牌15款2024最新!B群怎麼吃、攝取量詳解】 尿液顏色和身體狀況的關聯 尿液的顏色其實多少透露出健康狀態,不同顏色可能代表著不同的身體狀況: 乾淨、透明:表示身體補充了大量水分,但請記得不要喝太多水,否則會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失衡。 淡黃色:代表身體補充了日足夠的水分。 深黃色:代表身體有些微缺乏水分,請記得補充水分以避免流失更多水分。(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琥珀或蜂蜜色:身體水分不足,需要喝水以避免脫水。 橘色:有些食物如紅蘿蔔,以及維生素 C 會讓尿液呈橘色,同時也代表身體有脫水現象,另外也可能表示肝或膽管有問題。 粉色或紅色:部分食物(黑莓、甜菜等)與藥物(如立汎黴素 Rifampin),都會讓尿液呈粉色或紅色;但須留意可能為血尿,其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腫瘤、腎結石、囊腫等。 藍色或綠色:部分藥物如希美替定(Cimetidine,一種組織胺拮抗劑)和異丙酚(Propofol)可能導致尿液呈藍、綠色。此外,藍色尿液也可能來自一種罕見疾病叫藍尿布綜合症(Blue diaper syndrome),病因是腸子無法完全消化可食用的營養素色胺酸;綠色的尿液則可能是感染了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這是造成尿道感染的一種細菌。 深褐色:有些食物如蘆薈、大黃等,會讓尿液顏色呈深褐色,因劇烈運動而受傷,或是肝、腎有問題,也可能讓尿液呈現此色。 乳白色:可能是體內含有過多鈣和磷酸鹽,也可能是尿道感染的徵兆。 混濁:尿液混濁可能是因輕微脫水或因為尿液裡有膿所致,尿液帶膿的原因包括陰道感染、膀胱炎、輸尿管壁因腎結石而受損、淋病(Gonorrhea)、感染披衣菌(Chlamydia)等症狀。(延伸閱讀:陰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過度清潔) 讓混濁尿液恢復正常5方法 尿液會變混濁的原因,和尿道感染、膀胱炎等症狀相關,想要改變,可在家裡嘗試以下五種方法: 多喝水:如果尿道感染了,水是非常好的天然療法,水能把體內的毒素,和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給帶走,緩解症狀。 藍莓汁:每天早上喝一杯藍莓汁,直到症狀好轉。藍莓含有抗氧化物質,以及能抑制、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之混合元素。 芹菜:準備 4~5 根芹菜莖、半條大黃瓜、約 2.5~3 公分的生薑片,把所有材料洗淨、切碎,加水榨成汁,每天喝。芹菜含維生素 A、維生素 E 和鐵質,也有抗菌物質能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 生薑:準備一茶匙乾生薑、半茶匙蜂蜜、一杯熱水,把薑浸泡在熱水中幾分鐘,將雜質過濾掉,加入蜂蜜,一天喝1~2杯。生薑能抗發炎,緩解膀胱發炎的情形,且含有強大的抗菌物質,能有助減輕感染症狀。 小蘇打:準備一茶匙的小蘇打和一杯水,將小蘇打加入水裡,快速攪拌一下,每天喝一杯。小蘇打天然且是鹼性,能中和尿液裡的酸性,緩解發炎反應。 尿液味道能聞出疾病徵兆 剛排出的尿液通常沒有味道,但若尿液存放一段時間後,細菌會將尿素分解而產生臭味,但除此之外,飲食也可能會改變尿液的氣味,例如吃完蘆筍後尿液可能會帶有硫磺味;有些藥物則可能因藥丸外層的化學物質,而改變尿液味道。 若尿液很臭,表示身體可能有狀況如尿道感染、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膀胱炎、新陳代謝問題、肝方面疾病等,尿液若聞起來像氨(Ammonia,俗稱阿摩尼亞),可能是脫水,要趕緊補充水分。若聞起來甜甜的,可能是尿道感染;若出現惡臭,可能是性傳染病所引起的。 如果常跑廁所,且尿液聞起來有水果味,可能也和第二型糖尿病有關。另外,孕婦體內的荷爾蒙也會改變尿液味道,而且孕婦有較高風險發生尿道感染,導致尿味濃重。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探索更多泌尿健康類別

腎臟病

看更多 泌尿健康 相關文章

腎臟病

腎功能檢查: 目的、步驟,及檢測前後須知

腎功能檢查的定義 腎功能檢查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檢測,都是用於評估受測者的腎絲球過濾率,讓人了解腎臟過濾血液代謝物的能力。以下是腎功能檢查包含的檢測項目: 驗尿(尿液常規檢查):檢驗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質和血液,並計算肌酸酐(肌肉組織的分解產物)清除率。(延伸閱讀:腎功能異常怎麼辦?了解肌酸酐對腎臟的影響) 血清肌酸酐檢查:腎臟通常可以藉由尿液,將肌酸酐完全排出體內,但如果腎臟出問題,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就會上升。 血液尿素氮檢查:尿素氮是蛋白質分解後的代謝物,在體內能當作能源使用,經腎臟過濾後,也為隨著尿液排出體內。而當腎功能變差時,血液中的尿素氮數值就會升高。 以上這些檢查可以讓醫師取得您的腎絲球濾過率預估值,衡量腎臟過濾血液代謝廢棄物的能力。這個預估值可以顯示腎功能的好、壞,濾過率愈大,腎功能愈強。除了上述的檢查結果,決定這個數值的因素還包括年齡、性別、種族、身高、體重,以及正在服用的藥物等。 (推薦閱讀: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為什麼要進行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檢查對糖尿病(Diabetes)、高血壓(Hypertension)和心臟病(Heart disease)患者很重要。有下列情況時,醫師會要求您做腎功能檢查: 醫師懷疑您的腎臟功能不好 您目前患有腎臟病,且在持續追蹤、治療中。 醫師想要了解您血液中的鉀,或其他礦物質的濃度。 醫師懷疑您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可能對腎臟有影響。 腎功能檢查前須知 腎功能檢查不會導致任何危險,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做腎功能檢查前不需要特別事先準備,不過服用高劑量的阿斯匹靈(Aspirin),或某些特定的抗生素,會導致血液尿素氮的數值升高。所以如果您有固定服用某些藥物,或是營養補充品的習慣,請於檢查前告知醫師。如有需要,醫師可能會要求您在檢查前幾天,先暫時先停用某些藥物。 腎功能檢查的流程 腎功能檢查一般需要收集24小時的尿液樣本,也需要做抽血檢查。 收集24小時的尿液樣本:這是為了進行肌酸酐廓清試驗,好讓醫師知道您的身體1天中,可以從尿液排出多少肌酸酐。收集24小時尿液樣本的當天,您可以跟平常一樣,在起床後將尿液排解乾淨,之後24小時,再將您的尿液收集至醫師提供的容器中。每次收集完尿液,請將容器封好、標示清楚,並儲存於冰箱中。 血液樣本:血液尿素氮、血清肌酸酐都必須在醫院或檢驗室抽取。 腎功能檢查後的注意事項 腎功能檢查完成後不需要任何特殊照護,除非醫師特別指示,不然可以立即恢復一般生活作息。 腎功能檢查的結果 肌酸酐濃度:根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女性肌酸酐濃度如果超過1.2毫克/分升(mg/dL),男性的肌酸酐濃度如果超過1.4毫克/分升(mg/dL),就代表腎臟功能可能有問題。 血液尿素氮濃度:若超過7~20毫克/分升(mg/dL),則可能有健康問題。 腎絲球濾過率:若低於60毫升/分鐘/1.73平方公尺(mL/min/1.73 m2),則極可能是腎臟出問題的警訊。 顯示腎臟病:若檢查結果顯示早期腎臟疾病,醫師會開始為您進行治療。(延伸閱讀:慢性腎臟病難治癒!3種輔助治療方法避免惡化) 顯示高血壓:若檢查結果顯示高血壓,醫師會為您開立藥物處方,並給予生活、飲食的調整建議。 顯示糖尿病:若檢查結果顯示糖尿病,醫師可能會建議您去內分泌科就診,以治療代謝疾病。同時,醫師也會協助您控制血糖。 其他:如果有其他原因導致您的腎功能檢查結果異常,如:腎結石、過度服用止痛藥,醫師會針對這些情況,採取其他適當的方法處理。若腎臟功能檢查結果異常,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您可能需要固定回診,讓醫師追蹤您的健康狀況。 不同的實驗室和醫院,對正常值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腎臟病

腎臟切片檢查

什麼是腎臟切片檢查? 腎臟切片檢查(Kidney Biopsy,又稱為Renal biopsy)為侵入性檢查,但不需開刀。醫師會用超音波導引穿刺針,取得約1.5~2.0公分的腎臟組織,再進行光學、電子顯微鏡及免疫螢光等檢查,以找出腎臟問題的實際病因,並評估腎臟損壞的程度。 為什麼要進行腎臟切片檢查? 醫師會因下列原因考慮為病患進行腎臟切片檢查: 病因未明的腎臟問題,或必需切片檢查才能診斷之狀況。(延伸閱讀:腎功能異常怎麼辦?了解肌酸酐對腎臟的影響) 對腎臟移植後的腎臟進行追蹤、監控。 為了清楚知道患者目前的腎臟病況,以擬定最佳治療方法。(推薦閱讀:認識腎臟病|腎臟功能與位置、腎病原因、分期與治療) 確定患者腎臟病目前改善或惡化的情形、是否還有其他疾病,或目前採取的治療效果如何。 因腎臟相關問題而導致血尿、蛋白尿,或當血液中有過多廢棄物質。(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不是每個人一有上述情況就要進行腎臟切片檢查,醫師會根據你的症狀、檢查結果與整體健康狀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腎臟切片檢查。 腎臟切片檢查前須知 若有服用處方藥、成藥、中藥等補給品,請事先告知醫師,並由醫師決定是否需於檢查前停藥,或改變劑量。可能會影響檢查的藥物包括任何會影響血液凝結的藥物,和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和布洛芬(Ibuprofen)。 進行腎臟切片檢查前,如果已經懷孕,或認為自己可能懷孕,請告知醫師。醫師可能會要你在檢查前做血液、尿液檢查,以確認沒有感染。 在腎臟切片檢查前八小時,請勿進食或飲水。 若醫師在腎臟切片檢查前,有開立鎮靜劑給你在家裡服用,為了安全起見,服用後請不要自行開車前往醫院。 腎臟切片檢查的流程 醫師會請患者以腹部貼著病床的俯臥姿勢進行皮膚穿刺,過程保持清醒。如果是腎臟移植患者,醫師會改請患者以仰躺的姿勢進行。開始穿刺後,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小時,流程如下: 先以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定位,以確認穿刺部位。 醫師會在皮膚上畫上記號,並進行消毒和局部麻醉。如果局部麻醉無法消除疼痛,醫師可能會用點滴給予止痛藥。(推薦閱讀:止痛藥等五種藥物別亂吃!吃多小心傷腎不自知) 醫師接著會在皮膚上劃出一個小小的切口,循著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的定位,使用穿刺針接觸腎臟。 醫師在進行腎臟切片時,會請患者深呼吸,並閉氣幾秒。穿刺針有彈簧,因此可能會讓人感到壓力,或聽到啪、喀擦聲。 為了取得足夠的腎臟切片組織,醫師可能需要進行不只一次的穿刺,一般都會從相同切口進行。 穿刺切片完成後,醫師會請患者以砂袋加壓切口處 6~8 小時,以預防傷口出血。 你的腎臟切片組織會被送到檢驗室,由病理科的醫師分析,確認腎臟組織是否有不正常的沉澱、結疤等異常症狀。 有些人不適合從皮膚進行穿刺,例如過去有出血問題、血液凝結異常,或是只有一個腎臟的人。這種情況下,醫師會選擇用腹腔鏡進行切片檢查。腹腔鏡也是一種安全的外科手術,醫師會在皮膚上劃出小小的切口,接著將含有光纖、鏡片的腹腔鏡放入體內,再用高解析度的影像系統,將腎臟的影像傳至螢幕觀察,並進行腎臟組織切片。 腎臟切片檢查後的注意事項 腎臟切片檢查為侵入性檢查,對腎臟或其他相鄰器官也有造成受損的風險。雖然大多數的人在腎臟切片檢查完的當天就可出院,但有些人可能需要留在醫院觀察12~24小時。以下是完成腎臟切片檢查後會發生的事: 1. 腎臟切片檢查完成後,你可能會需要留在醫院幾小時,以確認血壓、脈搏、呼吸正常,並進行尿液分析、血球計數檢查,以觀察是否有異常出血或併發症。 2. 醫院會在做完腎臟切片檢查後,提供腎臟復原情況的書面報告。 3. 如果你的穿刺部位連續數小時都在疼痛,可以請醫師開立止痛藥。 4. 為了避免傷口出血,檢查完成後請勿提重物,或從事激烈運動。 5. 雖然很少人在接受腎臟切片檢查後出現感染,但如果發生,後果可能很嚴重。因此腎臟切片檢查後請保持警覺,注意感染症狀的產生,如果有下列情形請立即就醫: 無法排尿 打寒顫,或發燒 皮膚腎臟切片的穿刺點有愈來愈痛的趨勢 皮膚腎臟切片的穿刺點有發紅、腫脹、流血或流出液體。 感到暈眩或虛弱 在完成腎臟切片檢查後,超過 24 小時,尿液仍呈淡紅色,或是有血塊。 腎臟切片檢查的結果 病理科醫師會在大約一星期,完成所有檢驗後,將書面檢驗報告交給主治醫師。以下是可能的結果: 正常:如果腎臟組織沒有沉澱或其他異常狀況,代表你的腎臟是正常、健康的。 異常:如果腎臟組織在檢驗過程中出現變化,代表你的腎臟可能有問題,可能的原因如下: 腎臟感染 結締組織疾病 身體在排斥移植的腎臟 腎臟癌(Kidney cancer) 泌尿道感染的併發症 各種可能對腎臟功能造成負面影響疾病 流向腎臟的血液受到限制,或是血流量很微弱 如果有需要,醫師可能會要求你做其他的檢查,並綜合所有檢查資訊,以找出最佳的治療方法。不同的實驗室和醫院,對正常值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攝護腺健康

攝護腺鈣化:攝護腺結石和鈣化有關係嗎?

藝人黃少祺曾表示自己健康檢查報告寫著輕度攝護腺鈣化,因而獲得相關產品的代言。而攝護腺鈣化與攝護腺結石有關嗎?是否會有其他的後遺症出現?就讓《Hello醫師》帶著你一起了解。 攝護腺鈣化定義 攝護腺又稱前列腺,而攝護腺鈣化(Prostatic calcification)是男性常見的疾病,大約75%的中年男性,都有攝護腺鈣化的問題。「鈣化」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一部位,通常是因為身體有受傷、感染或發炎等情況,才會出現鈣化的問題。(延伸閱讀:認識攝護腺:前列腺的功能、症狀與檢查方式) 攝護腺鈣化原因 攝護腺鈣化並形成結石的原因,到目前為止仍然不確定,有些專家指出結石的成因是來自於攝護腺的分泌物。 另外,也有人認為結石是尿液的成分導致,而不是攝護腺分泌物所造成,這是因為尿液流經攝護腺、尿道時,尿液受阻擋而導致逆流,在流入攝護腺導管時,因無法立即退回而滯留過久,尿液的成分沉澱而形成結石。攝護腺鈣化結石的成因,仍有些爭議存在。 攝護腺結石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攝護腺結石對身體有沒有什麼影響。但其實大部分攝護腺結石在臨床上並沒有特別意義,也沒有特別症狀,就算有,也是表現出非特異性的下泌尿道症狀。 攝護腺結石指的就是在攝護腺組織,或腺泡中有結石堆積,普遍存在於40歲以上的男性。攝護腺結石可大可小,成分可能是磷酸鈣、少量碳酸鈣、草酸鈣、蛋白質、膽固醇、檸檬酸等。 攝護腺結石的成因有2種: 第1種是尿液在經過攝護腺尿道時,因為尿流受阻而產生逆流,進而流入攝護腺的分泌管內,因為一時無法隨即退回而滯留過久,尿中成分就有可能沉澱形成結石。 第2種是因為攝護腺分泌管因尿道感染、攝護腺增生,而受到阻塞,導致攝護腺液無法依管路排淨,久置沉澱而囤積成細小石粒。 即使如此,通常醫師不會單只治療攝護腺結石,只有合併其他感染或其他症狀才需治療,一般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同場加映:攝護腺健康評估量表:了解症狀嚴重程度與保養方式) 攝護腺鈣化的症狀 攝護腺鈣化本身不會有什麼症狀,通常是在做過超音波或X光檢查才會發現。不過,攝護腺鈣化常常伴隨攝護腺炎發生,患有攝護腺鈣化的男性,一般都會出現攝護腺炎的症狀。 其中以慢性攝護腺炎和攝護腺鈣化較相關。常見的症狀如排尿不順暢、頻尿、急尿、尿後滴尿,尿道不舒服有異物感,且下腹、會陰部、陰莖或陰囊脹痛、射精疼痛、性功能障礙及精液檢驗值異常等。因此,如果在健康檢查發現有攝護腺鈣化的問題,應至泌尿科和醫師討論,是否要進一步檢查有無攝護腺炎的問題。(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攝護腺鈣化診斷 超音波 電腦斷層掃描 攝護腺鈣化治療 攝護腺鈣化的結石點,是細菌與其他病原體的隱避所,無法用藥物、微震波將它們完全消除。但如果這些結石的面積不大,或數量不多,對身體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若攝護腺鈣化同時合併攝護腺炎就需要接受治療,一般都採用下列方法: 抗生素 抗生素是目前最普遍、大眾化治療攝護腺鈣化的方法,在治療急性攝護腺炎方面,抗生素有很好的成效;然而,抗生素對於治療慢性攝護腺炎的效果,並沒有如預期般顯著。細菌與其他微生物的抗藥性,是抗生素無法克服的障礙。 因此,有些慢性攝護腺炎的患者服用藥物的期間,可以感覺到症狀有所改善,不過一旦停止服用藥物,症狀就又再復發。 物理治療 有些物理治療的方法,能促進攝護腺血液循環。物理治療的確有助於改善、舒緩發炎的現象,雖然無法殺死病原體,但卻也成為另類的輔助療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腎臟病

急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的定義 急性腎衰竭(Acute kidney failure,又稱為Acute kidney injury或Acute renal failure),是指腎臟突然失去最主要的過濾功能,導致血液中有過多的鹽、水分、廢棄物堆積。急性腎衰竭會造成體內電解質(Electrolyte)、酸鹼失去平衡,使得經由腎臟排泄的代謝物無法順利排除;病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由於急性腎衰竭可能致命,因此需要特別的醫療照護;急性腎衰竭因為發生得很快速,不過通常都能夠復原,尤其是身體健康的人,復原機會很大。 急性腎衰竭有多常見? 住院的病人很容易患有急性腎衰竭,有時候幾個小時內,患者的腎功能突然惡化,便會形成急性腎衰竭;不過,也可能幾天或幾個星期後才會發作,因此需要隨時監護的重症病人,是最有可能發生急性腎衰竭的高風險群。如果你有其他任何問題,請諮詢你的醫師,以取得進一步資訊。(延伸閱讀:腎功能指數怎麼看?腎功能指數異常,是腎功能不好的警訊) 急性腎衰竭的症狀 急性腎衰竭常見的症狀有以下17種,不過有些症狀可能沒有列出來,如果你對任何症狀有疑慮,請諮詢你的醫師: 血便。 呼吸時感到有異味。 動作遲緩。 全身性的腫脹與水腫。 疲勞。 肋骨與髖關節之間,感到疼痛。 手部顫抖。 容易瘀青。 心理狀態或情緒改變,特別是年長者更常有此情況。 食慾不振。 感覺變差,尤其是足部與腳部。 傷口流血的時間變長了。 癲癇(Epilepsy)發作。 噁心。 嘔吐。 高血壓(Hypertension)。 口中有金屬味。 什麼時候該去看醫師? 若你有上述症狀,請盡快尋求醫療協助,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與醫師仔細討論你的身體狀況,才能找出最適合你的醫療方法。 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有很多原因會導致急性腎衰竭,下列是最常見的原因: 急性腎小管壞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 嚴重或突然脫水(Dehydration) 因為毒物或某些藥物,導致腎臟中毒受傷(同場加映:腎臟病藥物知多少?(二)慢性腎臟病五期用藥介紹) 自體免疫的腎臟病,如:急性腎症候群(Acute nephritic syndrome)、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 尿道阻塞 當流入腎臟的血流減少時,會導致腎臟功能受到傷害。下列是會造成流入腎臟的血流減少的情況: 低血壓(Hypotension) 燒傷 脫水 出血(Hemorrhage) 損傷 敗血性休克(Septic shock) 嚴重疾病 手術 某些疾病會造成腎臟的血管凝結,這種情形也會導致急性腎衰竭,這些疾病包括: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thrombotic purpura, ITTP)。 惡性高血壓(Malignant hypertension)。 輸血反應。 […]


腎臟病

單純性腎囊腫:原因不明、無明顯症狀、治療介紹

腎囊腫會長在腎臟表面或腎臟中,為充滿液體的圓形袋狀的水泡狀,可能出現一顆或多顆囊腫。單純性腎囊腫(Simple kidney cysts)和多囊性腎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是常見的兩種腎囊腫類型;單純性腎囊腫通常無害且沒有症狀,不會轉換成惡性腫瘤、導致併發症或腎損傷,而多囊性腎病則可能會讓腎臟產生許多囊腫,對腎臟有害,且隨著囊腫成長而影響腎功能。 單純性腎囊腫的原因不明 導致單純性腎囊腫的原因不明,但通常和年紀增長有關。一個腎臟裡大約有一百萬個腎元(Nephron),其中所包含的腎小管(Renal tubule)能蒐集尿液,有些學者認為如果一條腎小管堵住、腫起且充滿液體時,便會產生腎囊腫;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腎小管的部分區域,出現很多充滿液體的小泡(又稱憩室)時,便會長出囊腫。一般來說,單純性腎囊腫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人可能等到健康檢查時才發現,就性別而言,男生有單純性腎囊腫的機率比女生高;年長者的機率也比年輕人高。(推薦閱讀:慢性腎臟病:定義、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單純性腎囊腫無明顯症狀 單純性腎囊腫通常沒有症狀,不過如果囊腫長大或感染,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況: 尿液帶血 尿液顏色變深 囊腫體積增加壓迫到其他器官時,恐會造成背部、側邊或上腹部疼痛 發熱或發冷 排尿狀況比正常頻繁(延伸閱讀:尿急、頻尿怎麼辦?膀胱過動症自我檢測好簡單) 妨礙腎功能運作,不過這種狀況比較少見 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方法 如果因腎囊腫而出現症狀或一些併發症,可能就需要治療。患者可能會歷經下列步驟程序: 醫師用長針刺過皮膚,戳進囊腫,其過程中需要超音波來監測。 醫師抽除囊腫的液體,並用含酒精的溶液重新填滿空泡,而該組織會變硬。 為了避免囊腫復發,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麻醉外科手術做切除。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腎臟病

止痛藥等5種藥物別亂吃!吃多小心傷腎不自知

你也是喜歡自己買藥亂吃的人嗎?使用藥物前,若沒有妥善且遵照醫師指示,或隨意使用未經許可的藥物,都可能傷害腎臟的排毒功能或過濾功能,嚴重程度不一。而在所有藥品中,有5種類型最容易傷腎,一起看看是哪些吧! 1. 止痛藥傷腎 擅自濫用大量非處方藥很容易導致腎臟受損,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使用前請遵照藥品包裝指示服用,如無醫師指示,建議避免頻繁使用這些藥物。(推薦閱讀:忘記吃藥該補吃?視每日服藥次數而定) 如果已出現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不建議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以及高劑量的阿斯匹靈;而一般健康的民眾,為了避免出現腎臟受損的情形,建議遵守三個用藥原則: 務必按照處方籤或包裝上指示使用。 盡量服用最低劑量。 使用藥物期間愈短愈好,避免長期服用。 2. 抗生素 未正確地服用抗生素(Antibiotics)可能會有傷腎的疑慮,腎病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劑量,也應該比正常人少,務必依據醫師的處方和指示用藥。倘若在服藥後出現紅疹、搔癢,或嚴重腹瀉及不適時,應暫時停藥並立刻就醫。 然而,經醫師指示須服用抗生素時,請按時吃藥並確實將所有的抗生素服用完,如果服用時間太短會造成細菌殺不死的後遺症,必要時也須回診進行覆檢,以確定細菌已被徹底根除。 3. 含磷大腸鏡瀉藥恐致腎病變 合理服用一般成藥或非處方瀉藥對多數人是安全的,然而,有些清理腸道的處方藥物,例如大腸鏡檢查時使用的口服磷酸鈉瀉劑(Sodium phosphate),就可能會對造成腎臟傷害,導致急性磷酸鹽腎病變,其症狀包括:嗜睡、尿量減少、膝腿足腫脹。 根據台灣內科醫學會的研究指出,腎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人,發生急性磷酸鹽腎病變的發生率約為 1~4%,而急性磷酸鹽腎病變沒有明顯症狀或徵兆,預防急性腎病變發生除了減少這類藥物的劑量外,避免用於高風險族群是主要方式,包括高齡、慢性腎臟病患、使用ACEI或ARB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等。 4. 顯影劑 一些影像檢查(Imaging Test)需要使用一種稱為顯影(造影)劑(Contrast Dye)的染劑,能增加檢驗的正確性,但同時也可能導致某些腎臟問題,包括MRI和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s)等,不是每種影像測驗都要使用染劑,但是有腎病的人必須小心這些染劑可能對腎臟帶來的傷害。(延伸閱讀:什麼情況需要洗腎?5個慢性腎臟病常見 Q&A) 5. 非法藥物 大多數毒品例如搖頭丸(Ecstasy)、海洛因(Heroin)、古柯鹼 (Cocaine),都被認為與高血壓(Hypertension)、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中風(Stroke),甚至與死亡高度相關。此外,古柯鹼、海洛因和安非他命(Amphetamines)都可能導致腎臟嚴重受損。 建議與提醒 恪遵醫師和醫療團隊的指示用藥。 不使用陌生人給的藥丸或其他物質,甚至朋友給的也不能接受。 一旦服用藥物或其他物質後立刻感到不適,請馬上聯絡醫師。 若必須做影像檢驗,請進一步詢問醫師是否對腎臟有任何風險或損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