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健康

泌尿系統包括左右兩顆腎臟、左右兩條輸尿管、膀胱、內外兩道括約肌,以及尿道,主要功能為尿液的產生、運送、儲存與排泄,藉此將人體新陳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如果排尿量不足,便會將廢物累積在體內無法排出而產生各種疾病。因此維護好這個人體下水道系統是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的工作。

基礎知識

泌尿健康

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人每天都會排尿,次數雖因人而異,但平均一天排尿次數約八次左右,但不知你是否曾注意過自己尿液的顏色?其實尿液不只是排出身體多餘的水分而已,健康狀態也能從尿液顏色略知一二,這麼簡單且不花錢就可判斷身體狀況的方法,下次尿尿後沖水前,不妨仔細觀察一下! 尿液的生成與影響尿液顏色的因素 尿液就是身體多餘的液體,由水、鹽、尿素及尿酸組成,由腎臟從血液中排除毒素和不好的物質。尿液的顏色來源就是尿色素(Urochrome),也有另一種說法為尿膽素(Urobilin)。 尿液的顏色會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吃下的食物、服用藥物或是生病。一般而言,正常的尿液顏色應接近淺黃色,若是混濁或褐色,恐怕就有問題了。我們吃的食物多少會影響尿液顏色,食物中若含維生素B群,尿液會呈亮黃綠色;若吃了較多含 β-胡蘿蔔素(紅蘿蔔、地瓜),與維生素 C(柑橘類植物、番茄、草莓、綠花椰菜)的食物,則尿液會偏深黃或橘色。 另外,運動完若沒有好好補充水分的話,尿液顏色會變深。藥物方面,則是治療尿道感染相關疾病的藥物,例如尿道止痛藥非那若比汀(Phenazopyridine),吃了之後尿液顏色容易呈橘色。 【延伸閱讀:B群推薦品牌15款2024最新!B群怎麼吃、攝取量詳解】 尿液顏色和身體狀況的關聯 尿液的顏色其實多少透露出健康狀態,不同顏色可能代表著不同的身體狀況: 乾淨、透明:表示身體補充了大量水分,但請記得不要喝太多水,否則會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失衡。 淡黃色:代表身體補充了日足夠的水分。 深黃色:代表身體有些微缺乏水分,請記得補充水分以避免流失更多水分。(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琥珀或蜂蜜色:身體水分不足,需要喝水以避免脫水。 橘色:有些食物如紅蘿蔔,以及維生素 C 會讓尿液呈橘色,同時也代表身體有脫水現象,另外也可能表示肝或膽管有問題。 粉色或紅色:部分食物(黑莓、甜菜等)與藥物(如立汎黴素 Rifampin),都會讓尿液呈粉色或紅色;但須留意可能為血尿,其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腫瘤、腎結石、囊腫等。 藍色或綠色:部分藥物如希美替定(Cimetidine,一種組織胺拮抗劑)和異丙酚(Propofol)可能導致尿液呈藍、綠色。此外,藍色尿液也可能來自一種罕見疾病叫藍尿布綜合症(Blue diaper syndrome),病因是腸子無法完全消化可食用的營養素色胺酸;綠色的尿液則可能是感染了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這是造成尿道感染的一種細菌。 深褐色:有些食物如蘆薈、大黃等,會讓尿液顏色呈深褐色,因劇烈運動而受傷,或是肝、腎有問題,也可能讓尿液呈現此色。 乳白色:可能是體內含有過多鈣和磷酸鹽,也可能是尿道感染的徵兆。 混濁:尿液混濁可能是因輕微脫水或因為尿液裡有膿所致,尿液帶膿的原因包括陰道感染、膀胱炎、輸尿管壁因腎結石而受損、淋病(Gonorrhea)、感染披衣菌(Chlamydia)等症狀。(延伸閱讀:陰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過度清潔) 讓混濁尿液恢復正常5方法 尿液會變混濁的原因,和尿道感染、膀胱炎等症狀相關,想要改變,可在家裡嘗試以下五種方法: 多喝水:如果尿道感染了,水是非常好的天然療法,水能把體內的毒素,和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給帶走,緩解症狀。 藍莓汁:每天早上喝一杯藍莓汁,直到症狀好轉。藍莓含有抗氧化物質,以及能抑制、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之混合元素。 芹菜:準備 4~5 根芹菜莖、半條大黃瓜、約 2.5~3 公分的生薑片,把所有材料洗淨、切碎,加水榨成汁,每天喝。芹菜含維生素 A、維生素 E 和鐵質,也有抗菌物質能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 生薑:準備一茶匙乾生薑、半茶匙蜂蜜、一杯熱水,把薑浸泡在熱水中幾分鐘,將雜質過濾掉,加入蜂蜜,一天喝1~2杯。生薑能抗發炎,緩解膀胱發炎的情形,且含有強大的抗菌物質,能有助減輕感染症狀。 小蘇打:準備一茶匙的小蘇打和一杯水,將小蘇打加入水裡,快速攪拌一下,每天喝一杯。小蘇打天然且是鹼性,能中和尿液裡的酸性,緩解發炎反應。 尿液味道能聞出疾病徵兆 剛排出的尿液通常沒有味道,但若尿液存放一段時間後,細菌會將尿素分解而產生臭味,但除此之外,飲食也可能會改變尿液的氣味,例如吃完蘆筍後尿液可能會帶有硫磺味;有些藥物則可能因藥丸外層的化學物質,而改變尿液味道。 若尿液很臭,表示身體可能有狀況如尿道感染、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膀胱炎、新陳代謝問題、肝方面疾病等,尿液若聞起來像氨(Ammonia,俗稱阿摩尼亞),可能是脫水,要趕緊補充水分。若聞起來甜甜的,可能是尿道感染;若出現惡臭,可能是性傳染病所引起的。 如果常跑廁所,且尿液聞起來有水果味,可能也和第二型糖尿病有關。另外,孕婦體內的荷爾蒙也會改變尿液味道,而且孕婦有較高風險發生尿道感染,導致尿味濃重。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探索更多泌尿健康類別

腎臟病

看更多 泌尿健康 相關文章

腎臟病

台灣洗腎人口多!認識腎臟功能與洗腎原因

腎臟是十分重要的器官,它的工作量龐大,但卻也是種沉默的器官,當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多半要靠健康檢查才會察覺異樣。 台灣的洗腎人口一直位居世界高位,除了腎臟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3個常見疾病也是造成洗腎的原因之一。《Hello醫師》將帶你認識腎臟功能、什麼樣的病人需要洗腎,以及想避免洗腎需要注意的事項。 腎臟的構造 腎臟位於後腰部的肋骨緣下面,正常來說,每個人都有2顆腎臟,左高右低。 腎臟的功能 腎臟是血液淨化器官,主要有4大功能,分別是: 清除廢物、排泄藥物 調整水分、體液,調整血壓 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度的平衡 製造和分泌荷爾蒙 當體內血液流經腎臟時,腎元(腎臟的基本組成單位)會過濾身體的廢物、水分以及電解質,成為尿液。另外,腎臟還會製造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活化維他命D3以維持血中鈣磷平衡,並生成腎素及血管張力素來調整血壓。(同場加映:少一顆腎臟會怎樣?腎臟功能介紹、單腎的原因和影響) 我們常聽到的腎功能,指的是腎臟的儲備能力,即便腎功能只剩下50%都還能運作,且多半無明顯症狀;而腎功能降到20%以下時,健康就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若降到10~15%以下時,必須洗腎或換腎。 預防洗腎先避免三高 2018年《台灣腎病年報》分析台灣進行透析治療患者1年前的共病情形,指的是病患在接受透析治療之外,本身已經存在而且會影響到腎臟的疾病,共病情形的前5名分別是: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消化性潰瘍和癌症。 在這當中,前3名都是慢性病,也因此,除了注意及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之外,控制體重、避免腰部肥胖、戒菸、少飲酒及定期健康檢查,都是防止三高的方法。 腎臟替代療法:洗腎、腎臟移植 進入末期腎衰竭,出現尿毒症狀的人,也就是出現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心衰竭、肺水腫,血中肌酸酐大於8.0~10.0mg/dl時,就需要進行腎臟替代療法。 腎臟替代療法包含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血液透析就是熟知的「洗腎」可將尿毒素、水分排出體外,以減輕尿毒症狀,並穩定生命徵象;腹膜透析一般則稱作「洗肚子」,是種利用腹膜作為過濾、排除體內水分及廢物的方式。 台灣洗腎普遍的6大原因 雖然不是所有腎臟疾病病患和三高疾病患者都會進入透析治療,但台灣的洗腎人口依然在國際間名列前茅,以下6種造成台灣洗腎人口多的原因: 老年人口以及慢性病人口增加:年老、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是可能造成腎臟病的原因。 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病人存活率提高: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隨存活時間及罹病時間延長,併發腎病變的人數增加,相對地,透析人口就會增加。 不當用藥:有些藥物可能本身具有腎毒性,直接造成腎臟傷害;另1個原因是慢性病患可能吃了宣稱有療效的藥品、藥草或製劑,沒有依照正規管道治療而引發腎病變。 全民健保實施:健保全額給付透析醫療,病患不需部分負擔費用,也因此透析人口會高。 透析醫療品質佳:台灣的透析醫療比許多國家好,透析病患也可以活得更久,人口數就相對多。 腎臟移植率低:國情與法令的限制,加上又有健保給付,國人以透析治療為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定義、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慢性腎臟病的定義與分期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又稱為慢性腎衰竭(Chronic kidney failure),指腎臟功能逐漸喪失,腎臟的功能是過濾體內的水分和多餘液體,形成尿液,當慢性腎臟病發展到後期時,體內體液、電解質和代謝廢棄物含量都會達到危險的程度。 根據腎臟護理學會衛教簡介,慢性腎臟疾病的定義為: 腎臟受損: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90,腎臟功能正常。 第二期:GFR = 60~89,腎臟輕度受損。 第三期:GFR = 30~59,腎臟功能中度受損。 第四期:GFR = 15~29,腎臟功能嚴重受損。 第五期:GFR < 15,腎臟無法正常運作,出現尿毒症狀,可能需要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俗稱洗腎)。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慢性腎臟病的常見症狀: 噁心、嘔吐 食慾不振 疲倦無力 睡眠問題 尿量改變(可能變多或變少) 血尿 尿中泡沫增加(蛋白尿) 精神敏銳度降低 肌肉抽搐、抽筋 足部和踝部腫脹 持續瘙癢 體液積在心臟層襯而胸痛 體液積在肺臟而呼吸短促 難以控制的高血壓 腰痛 慢性腎臟病的早期徵兆、症狀通常並無特異性,除非腎功能已明顯受損才會出現症狀。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若有疑問,建議諮詢醫師做出更精確的診斷。(推薦閱讀:尿出泡泡、水腫恐患腎臟病!3分鐘自我檢測,揪出腎臟病7大前兆) 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和疾病 慢性腎臟病是由於疾病或健康狀況數月或數年長期傷害腎臟功能所導致。引起慢性腎臟病的疾病或健康狀況有: 糖尿病(Diabetes) 高血壓 腎絲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 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 多囊性腎病變(Polycystic kidney […]


尿路結石

雲霄飛車可震掉腎結石?研究這樣說

當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並沈積在腎臟,就會形成體積小且質地堅硬的腎結石,不只會對腎造成影響,還可能影響尿道,包含輸尿管、膀胱等部位,若置之不理過久,還可能會引發劇烈疼痛及尿道感染。醫師會依據結石不同的大小,給予不同的建議與療程。醫界目前除了藥物治療,還在找尋其他治療的方法,最近甚至有研究人員大膽地提出搭雲霄飛車可能有治療的作用!究竟這只是荒謬的無稽之談,還是真的可能變成造福腎結石患者們的潛在療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研究靈感的來源 這個研究刊登於《美國骨科學會期刊》(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其靈感是來自一些未經證實的傳聞,因為陌生男士聲稱搭雲霄飛車後解決了他的腎結石問題,好奇心被激發的專業人士於是決定進行實驗,以確認此事是否屬實。 模擬腎結石的腎臟坐雲霄飛車 研究團隊模擬腎結石患者的腎,3D列印出一個實驗用的腎臟,然後在模型中填入尿液,並分別在腎臟裡上、中、下的通道中放入真正的結石。實驗在迪士尼樂園的「巨雷山」(Big Thunder Mountain)雲霄飛車進行,實驗人員將放入結石的腎臟模型固定於雲霄飛車的座椅上後,啟動遊樂設施共測試20次。 研究結果:腎結石真的可能流出 測試結束後,研究人員分析腎結石在腎臟中的流向。出乎意料的是,位於上端通道的腎結石每次坐完雲霄飛車後幾乎都有鬆動,位於中下段通道的結石則較不為所動。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更有趣的事,位於雲霄飛車後排的腎結石有將近2/3都有流出來,而固定於前排的僅1/6流出。 因此研究推斷,患者不僅能夠享受坐雲霄飛車的樂趣,還能在不進行任何干預的情況下排出腎結石,避免結石愈來愈大。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當搭乘雲霄飛車成為另類的腎結石療法後,我們就會看到醫師叫患者去迪士尼樂園玩雲霄飛車。


其他泌尿問題

6成女性有機會感染尿道炎!7大高風險因素及8大預防之道

根據統計,女性一生中有50~60%機率會感染尿道炎(Urethritis)或膀胱炎(Cystitis)等泌尿道疾病,感染率是男生的8倍。 炎夏是尿道炎好發季節,因排汗多及水分攝取不足,導致排尿次數減少,容易引發尿道炎等泌尿道感染;其中,女生因生理構造因素,更容易感染;但除了天氣因素外,最重要的感染來源是細菌感染,《Hello醫師》為您介紹最容易引發尿道炎的7大高風險因素及8大預防感染尿道炎之道。 尿道炎7大高風險因素 尿液在體內本來無菌,但因為尿道口是開放的通道,難免會有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由此進入泌尿道。常見的細菌感染包括來自肛門的大腸桿菌,因為擦拭而被接觸尿道,進而感染、引發尿道炎;若細菌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就會變成膀胱炎,與尿道炎都是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較嚴重時,細菌還可能往上感染到腎臟,導致急性腎盂腎炎,甚至經由血液循環系統危及全身。 除了細菌感染,以下整理您應該注意的7大日常高風險因素: 性行為後未排尿:性行為也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為了避免性行為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最好的方法是在性交後30分鐘內解尿,可降低泌尿道感染發生風險。 便祕和腹瀉:便祕會更難將膀胱內尿液排空,尿液和細菌一直留在體內,便會增加細菌繁殖風險,進而引發感染;此外,腹瀉會造成糞便呈軟液狀,也會增加接觸到泌尿道的機會,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 糖尿病:當體內血糖升高時,多餘的糖會被過濾到尿液中,形成有利細菌繁殖的環境;不過,一般人若吃太多糖,並不會增加泌尿道感染機率。 憋尿:若長時間憋尿,會增加尿液中細菌停留在體內的時間,造成感染。 缺水:多喝水可以為健康帶來很多好處,其中之一就是避免泌尿道感染,水喝愈多、尿就愈多,有助將細菌排出體外。 避孕方式:當調整避孕方式時,荷爾蒙的改變,可能導致陰道內常態細菌數量也產生變化,這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的發生,使用子宮帽(Diaphragms)或殺精劑(Spermicides)都可能增加罹患泌尿道感染的機率。 不常替換生理用品:更換衛生棉或衛生棉條的次數過低,會使細菌在這些用品上滋生,導致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機率。內褲也是泌尿道感染的來源之一,內褲材質或丁字褲都可能是細菌滋生或傳染的因素,因此穿棉質內褲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可以避免潮濕,所引起的細菌生長。 如何預防尿道炎 約80%的泌尿道感染源是大腸桿菌,女生由於尿道口距離肛門很近,尿道只有三公分長,而男生的尿道有 18~20 公分,所以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根據統計,24歲以下的女性,每3人就有1人曾因泌尿道感染並接受抗生素治療,因此提醒女性朋友,除了多喝水、不要憋尿外,還需特別注意以下狀況: 洗澡盡量淋浴,避免或減少泡澡的頻率。 吃高纖維食物,改善便祕問題。 由前往後清潔:女性如廁後,要由前往後清潔,以免將肛門附近的細菌帶到尿道口。 性愛前後都要清潔:性愛過程很容易把陰道和肛門間的細菌,帶進尿道甚至膀胱裡。性愛時也可能造成會陰部充血和局部腫脹,因此較容易受感染。因此,事前事後的清潔以及排尿都相當重要,可避免細菌入侵。 孕婦要定期產檢:孕婦由於荷爾蒙變化,會造成泌尿道系統較脆弱,而容易泌尿道感染,有些孕婦雖然已感染但不一定有症狀,因此容易忽視它。據統計,尿道炎患者有30%會演變成急性腎盂腎炎,因此定期的產檢及尿液細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發現症狀也較容易治癒。 平常可飲用蔓越莓果汁,因蔓越莓中所含的特殊有機酸成份可使尿液維持酸性,同時抑制細菌沾附在泌尿系統。 檢查子宮避孕套是否合用,或使用其他避孕方式。如果你必須連續使用子宮避孕套,則儘量在非需要避孕時拿下來。 避免穿過緊的衣服或束褲,它們可能會使組織不適,產生悶熱和增加細菌繁殖的機會。因此應多穿棉質的內褲,比較不會引起不適,而且比尼龍材質通風。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腎臟病

加工食品和飲料磷含量高!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少吃

磷(Phosphorus)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對於身體的機能與健康影響很大,也是體內僅次於鈣質、含量第2多的礦物質,雖然能幫助過濾體內廢物,還能修復身體組織和細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一旦攝取過多的磷,尤其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以下介紹磷的重要性、含磷高的食物,及過多或過少的磷會造成的風險。 磷對人體運作的重要 磷能維持腎臟、骨骼、肌肉、血管等各個細胞的正常運作,包括: 製造能量讓肌肉能正常運作。 建造堅固的骨頭和牙齒。(延伸閱讀:趁早開始重訓:強健骨頭防骨質疏鬆) 幫助過濾腎臟中的廢物。(推薦閱讀: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管理人體儲存與利用能量的機制。 生成、維持和修復身體的組織與細胞。 產生去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等基因的構成要件。 協助肌肉收縮。 維持規律的心跳。(延伸閱讀:規律運動癌不來!癌友康復靠運動、癌友運動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促進神經傳導。 減緩運動後的肌肉痠痛。 平衡和利用所攝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維生素B、維生素D、碘、鎂、鋅。 磷過多或過少可能出現的症狀 磷酸鹽(Phosphates)是磷的一種形式,通常存在於烘焙原料、加工食品中,它也是作為磷的營養補充錠的成分形式。當血液中的磷酸鹽過高時,稱為高血磷症(Hyperphosphatemia),而太少時,則被稱為低血磷症(Hypophosphatemia)。 高血磷症的某些症狀,也和低血磷症的症狀類似,例如關節痛、肌肉痛和肌肉無力等等。磷含量高的人,還會出現眼睛發癢和發紅,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嚴重便祕、噁心、嘔吐和拉肚子。而當磷含量不足,鈣和維生素D含量也降低時,骨質會變脆弱,並導致關節和肌肉疼痛。 每日磷建議量依年齡不同 每天該攝取多少的磷,取決於年齡;和9~18歲的小孩相比,成人需要的磷就比較少,但和8歲以下的小孩相比,就需要更多。以下為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以研究維生素與營養素聞名的萊納斯·鮑林學院(Linus Pauling Institute),針對各年齡層所建議的每日磷攝取量: 19歲以上成人:700毫克 9~18歲小孩:1250毫克 4~8歲小孩:500毫克 1~3歲小孩:460毫克 7~12個月寶寶:275毫克 0~6個月寶寶:100毫克 腎功能也會影響磷的攝取 除了參考上述的建議攝取量之外,每個人最多可以攝取多少的磷,也取決於腎功能的狀況。有腎臟問題的人,例如罹患糖尿病(Diabetes)或酒精中毒(Alcoholism)患者,體內的磷特別容易過量,而如果有服用制酸劑(Antacids)等藥物時,則有可能會導致體內的磷過少。 腎不好會影響體內的磷平衡,是因為腎臟能幫助去除血液中過多的磷,以維持血液的正常。但如果腎臟功能失常,體內的磷就會過高,並會使體內的鈣也變得過多。當體內的鈣過多,就很可能危害心臟、血管、眼睛和肺部,並使腎臟病患者需要透過洗腎(或稱透析),才能清除體內多餘的磷。 如果有早期腎臟疾病,或正在接受洗腎的患者,可能需要限制磷的攝取量含量。但是,幾乎每種食物都含磷,所以只能盡可能避免磷含量高的食物。(延伸閱讀:腎臟病安心喝豆漿:注意量並攝取優良蛋白質) 食物中的磷含量 大多數的人透過一般飲食,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磷,很少人需要透過營養補充錠來額外補充,否則攝取過多或過少的磷,都可能會產生併發症,例如心臟病(Heart disease)、關節疼痛或疲勞等。 磷含量高的食物 碳酸飲料。 蛋。 啤酒和紅酒。(推薦閱讀:昨晚喝茫起床宿醉!破解酒迷思與醒酒方法) 堅果。 速食和零食,例如漢堡、洋芋片等。 加工起司,例如起司片或起司抹醬。 加工肉品,例如火腿、雞塊、熱狗等。(延伸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各式各樣的調味飲料、瓶裝茶、能量飲或運動飲料,或是含多種粉末混合的飲料。 乳製品,例如牛奶、優格、冰淇淋。 大豆製品,例如豆漿、豆腐。 一般商店販賣,可保存較久的包裝麵包或鬆餅等物。 巧克力或焦糖,包括巧克力飲料和糖果。 基本上,當飲食中含有足夠的鈣和蛋白質時,很可能就已經攝取充足的磷了,因為許多鈣含量高的食物,它們的磷含量也很高。(同場加映: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有哪些?9種優質蛋白食物任你選) 磷含量較低的食物 用新鮮食材做成的手工餐點。 少量的布利乳酪(Brie cheese)和瑞士起司(Swiss cheese)。 普通或低脂奶油起司(Cream cheese)和酸奶油(Sour cream)。 現做的麵包和鬆餅等西點。 瘦牛肉,以及放牧或放山的動物肉。 咖啡豆沖出的現煮咖啡,或現泡的茶。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攝護腺健康

什麼是攝護腺按摩?5大潛在功效抗不舉

按摩攝護腺(Prostate, 又稱前列腺),是為了排空攝護腺液,來舒緩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不過這種治療方式並不常見。若醫師評估需要進行攝護腺按摩時,醫師會帶著手套,從肛門進入直腸,並開始按摩或加壓在攝護腺上,患者或許會感到有點不適,但通常不需要太久。以下為你簡單介紹攝護腺,以及攝護腺按摩的5大潛在功效。 什麼是攝護腺 攝護腺是一個神秘的腺體,位於膀胱和直腸的中間,主要功能為分泌攝護腺液,並幫助男性射精。當男性射精時,攝護腺會收縮,分泌的攝護腺液會和精子一起排出。而惡名昭彰的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也是好發於年長男性的癌症。另外,攝護腺還有另外一個稱號「男人的G點」,可透過攝護腺的刺激達到高潮。(推薦閱讀:愛愛按摩5步驟!紓壓增情趣就按這些穴道) 攝護腺按摩的5大功效 多數專家都對攝護腺按摩的功效持保留意見,不過有些醫師仍表示,可能有下列幾項潛在功效。 有助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雖然目前相關研究有限,但不只一位醫師表示,攝護腺按摩可能對勃起功能障礙有幫助,在美國洛杉磯的約書亞岡薩雷斯醫師(Joshua R. Gonzalez, MD)表示:「潛在功效跟有效的攝護腺按摩有關,能增進攝護腺的血流量,而因為勃起跟血流量很有關係,任何增加血流量的方式,理論上都有效果。」(延伸閱讀:有勃起功能障礙?用諮商藥物等方治療) 能幫助排尿順暢:正常人的排尿應該順暢無阻,但是如果有攝護腺發炎或腫大的狀況,就有可能會阻礙排尿,甚至尿不太出來。醫師表示:「攝護腺按摩能減緩發炎,同時也可以使排尿變得順暢。」另外,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也能幫助改善排尿。 減緩射精疼痛的現象:少數人會有射精疼痛的現象,原因可能是尿道、副睪(Epididymis)、攝護腺、儲精囊(Seminal vesicles)感染或發炎,泌尿科醫師傑西米爾斯(Jesse N. Mills, MD)說:「按摩能減緩攝護腺發炎,進而讓改善射精疼痛情形。」 對攝護腺炎(Prostatitis)可能有幫助:攝護腺炎會由細菌感染形成,也有可能是無菌性的慢性發炎,症狀包括排尿痛、射精痛、排尿不順、會陰不適(陰囊到肛門的中間)。雖然攝護腺炎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抗生素,但有些醫師使用攝護腺按摩後,確實得到好的效果,只是目前仍然沒有研究證實療效。(延伸閱讀:早期無症狀難以發現!攝護腺癌的症狀與警訊有哪些?) 改善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又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年紀漸長的中年男性,常有的困擾。症狀和攝護腺癌類似,包括排尿痛、殘尿感、頻尿等。攝護腺腫大的治療通常需靠藥物治療,不過一項小型研究發現,透過規律的攝護腺按摩、配合藥物治療,患者皆有顯著的改善。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攝護腺健康

前列腺疾病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經尿道的前列腺切除術是指,對前列腺進行手術以減輕因為前列腺肥大,在尿道產生的嚴重症狀,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對於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導致的尿道併發症,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之一。為了判斷這項手術是否適合,醫師會評估併發症的嚴重性,其他疾病以及前列腺的大小和形狀。 為什麼需要進行前列腺疾病手術?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也可以用來治療或預防因排尿阻礙產生的併發症,如: 尿道感染復發 膀胱或腎臟損傷 尿失禁 膀胱結石 血尿 前列腺疾病手術的風險因素 醫師很少會以藥物作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長期治療方式。大部分的案例中,此項手術緩解症狀長達7~15年。手術後必須1年回診1次,讓醫師檢查直腸以及前列腺,是否有罹患前列腺癌。術前了解風險以及併發症非常重要,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前列腺疾病手術的術前準備 手術前,醫師會進行膀胱鏡檢查,觀察患者尿道和膀胱的形狀。此項檢查可讓醫師知道前列腺大小以及尿道的狀況,之後醫師會進行其他檢查如血液檢查或更專業的檢查,評估前列腺大小和排尿狀況。此外,請您告知醫師最近的用藥情況、過敏或任何身體狀況,並依照指示,在手術前停止飲食。 手術的過程為何? 前列腺肥大手術需要進行全身或是脊髓麻醉。手術過程通常不到1小時。醫師會在尿道中放入內視鏡,以利切除前列腺組織,並減少對尿道的壓力。通常術後的3~4天即可返家,且術後前幾次排尿會感到疼痛。約4~6週後能否正常工作取決於恢復速度。規律運動可以幫助病患盡快回復正常生活,在開始運動前,請徵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和詳細建議。 前列腺疾病手術的術後恢復 可能的併發症如下: 大量出血:有些人在手術中會大量出血,若病患有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則出血的風險會大幅增高。 低血鈉症:這種情形通常發生於身體在手術時吸收太多清洗手術部位的液體,若不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個罕見的併發症稱為經尿路切除症候群。 暫時性排尿困難:術後幾天可能出現有排尿困難的問題,因此,患者可能需要在陰莖插導尿管,讓尿液從膀胱排出,直至能重新自行排尿。 泌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一種任何前列腺手術後,都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如果將導尿管插在陰莖時間較長,感染的機會較高,需要服用抗生素來避免感染,有些手術甚至可能會導致尿道反覆的感染。 尿失禁:此症狀較少見,但是膀胱失去控制能力,是此項手術的長期潛在併發症。 無射精高潮: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會後造成逆行射精,這表示精液在高潮時,會逆向射回膀胱而非從陰莖正常排出。逆行射精通常不會影響性方面的愉悅享受,但會影響孕育下一代的能力,75%的病人進行此項手術後會有此長期副作用。 勃起功能障礙:雖然罕見,但前列腺手術可能會造成無法勃起。 遵守醫師術前指示,如禁食或暫時停止服用特定藥物,可降低併發症的風險,若有任何併發症相關問題,請徵詢醫師建議。(同場加映:成人陰莖再長大?實驗與運動結果揭露)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攝護腺健康

攝護腺肥大5原因!前兆7症狀要注意!治療2大方法一次看

攝護腺肥大的定義 上廁所時總是上半天,覺得尿不乾淨或是尿不出來嗎?如果你是正步入中老年的男性,那很可能是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攝護腺屬於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包圍著尿道,負責製造精液裡含蛋白質的液體,是決定男性生育力不可或缺的器官,正常形狀和大小就像胡桃一樣。 良性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簡稱BPH)是男性的專屬常見疾病。因為攝護腺可稱前列腺,所以也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腫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等說法。(延伸閱讀:認識攝護腺:前列腺的功能、症狀與檢查方式) 攝護腺肥大在醫學上的定義為:組織學上的細胞增生、腺體的腫大,造成臨床上尿道阻塞的症狀,也就是下泌尿道症候群(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 LUTS)。當攝護腺腫大時,尿道會因此受到擠壓、變窄,造成膀胱壁變厚。時間久了,膀胱壁變得較為衰弱,無法將尿液從膀胱完全排出,甚至造成急性尿滯留,造成尿不出來的現象。 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隨著組織增生造成攝護腺肥大,同時也會進一步引起排尿障礙。以下列出攝護腺肥大常見的症狀,但有些症狀因人而異,如果你對任何症狀感到疑慮,請諮詢醫師。 攝護腺肥大前兆:尿不乾淨、尿不出來 頻尿 排尿慢 尿流細小 急迫性尿失禁 有餘尿感 膀胱發炎 夜尿次數增多 攝護腺肥大晚期症狀 膀胱發炎、血尿、尿滯留、因為尿滯留造成的腎功能障礙,甚至引發尿毒症。 男性也可以檢查自我檢查,觀察是否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建議參考 Hello 醫師整理的攝護腺肥大自我評量表。 攝護腺肥大5種原因 年齡:低於 40 歲的男性,鮮少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接近 60 歲的男性,有大約 1/3 的人有中度到嚴重攝護腺肥大的症狀;而 80 歲左右的男性,大約 50% 以上有中度到嚴重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家族病史:血緣關係近的親戚患有攝護腺肥大,自己罹患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就會提高。 種族背景:白人與黑人的男性,患有攝護腺肥大的風險較高。黑人男性可能比白人男性在更年輕時,就會出現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不良的生活方式或習慣:抽煙、喝酒及肥胖。 其他內科疾病:肝硬化、高血壓 儘管攝護腺肥大的原因到目前仍然無法確知,不過一般認為是不平衡的荷爾蒙與細胞生長的變化,導致攝護腺肥大。此外,當症狀較為嚴重時,就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推薦閱讀:攝護腺鈣化:攝護腺結石和鈣化有關係嗎?) 攝護腺肥大的併發症 攝護腺肥大嚴重時,也可能會引起其他併發症: 尿滯留(Urinary retention)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簡稱UTIs) 膀胱結石(Bladder stones)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如何診斷攝護腺肥大? 為了診斷是否患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醫師會檢查症狀、過去的健康情形,並對進行身體檢查,醫師也可能做進一步的檢查: 肛門指診:醫師將手指伸入患者直腸內,檢查直腸前方的前列腺大小。 尿液檢查:分析患者的尿液,以確定是否有無感染。 抽血檢驗:檢驗血液確定腎臟是否有任何問題。 神經學檢查:檢驗腦部與神經系統是否正常,以摒除排尿問題是因腦、神經造成。 膀胱鏡檢查:醫師利用膀胱鏡(軟式或硬式),從尿道進入膀胱,以觀察患者的尿道、膀胱。 活體組織切片:醫師會取出患者的攝護腺組織切片,以檢查是否含有可能是攝護腺癌的癌細胞存在。 尿路動力學檢查:此為一系列針對尿道、膀胱儲尿、排尿是否順暢進行的檢查。 經直腸超音波檢查:這項超音波檢查,運用一種感測器裝置,從器官反射安全、無痛的聲波,以描繪出器官的結構。超音波可以檢測出攝護腺是否有任何異常。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抽血檢驗: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種物質,如果血液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數值較高,這是前列腺肥大的明顯指標。 攝護腺肥大治療 1.藥物治療 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方法包括: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和手術。採用哪一種治療方法,取決在攝護腺的大小、患者年齡、整體健康狀況,以及患者目前感到的不舒服程度。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包括: α-阻斷劑(Alpha blockers):這類藥物能舒緩攝護腺、膀胱的平滑肌(Smooth muscle),常見的藥物有:提勒松辛(Terazosin)、德夏沙辛(Doxazosin)、唐素羅辛(Tamsulosin)、亞氟索辛(Alfuzosin),和錫勒多辛(Silodosin)。 […]


腎臟病

換腎要等多久、風險高嗎?腎臟移植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一次看

什麼是腎臟移植? 腎臟移植是將捐贈者的健康腎臟,移植到受贈者的身上;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一般都有嚴重腎衰竭(Kidney failure)的狀況,由於腎臟主要功能是將血液裡代謝的廢棄物排出體外,若腎臟無法正常代謝運作,血液中的廢棄物會漸漸堆積,導致身體出現其他的併發症。 以下為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常見原因: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高血壓 腎絲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負責腎臟過濾過功能的腎小球(Glomeruli)發炎 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腎小管(Tubules)、腎臟附近的組織發炎 多囊性腎臟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尿道阻塞過久,導致的原因有:攝護腺肥大、腎結石、某些癌症 膀胱輸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尿液會經由膀胱逆流回到輸尿管或腎臟 腎臟重複發生感染,又稱為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 進行腎臟移植能有效幫助患者延長生命,並且活得更健康。 為什麼需要進行腎臟移植手術? 醫師會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並考慮進行腎臟移植: 身體健康狀況可以進行手術 接受腎臟移植的好處大於手術的風險 已經試過其他的治療方法,但都沒有成功 患者充分了解併發症造成的風險 將固定服用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ant)的藥物,並定期回醫院看醫師,追蹤、檢查身體狀況 這5種人不適合接受腎臟移植 為降低腎臟移植手術風險,符合以下情況的患者並不適合進行腎臟移植手術: 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必須先治療以免移植手術導致感染擴大) 患有嚴重心臟病 肝衰竭(Liver failure) 患有的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不同部位 患有愛滋病的患者,且正處於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末期、最嚴重的階段 在找到合適腎臟、接受移植手術前,必須在等待腎臟移植的名單上排隊。捐贈者的腎臟也必須與受贈者配對良好,兩者的血型、組織配皆須相符,才能降低術後身體對移植腎臟的排斥。 腎臟移植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腎臟移植是一項重大的手術,含有許多不同層面的潛在風險。由於手術後仍存在後續可能衍生的問題,因此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必須定期回醫院接受例行追蹤、檢查。儘管現代的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日新月異,過去數十年來,因為腎臟移植而導致的併發症已經大幅減少,但腎臟移植手術仍有一定風險,可能出現的術後併發症如下: 短期併發症: 感染 血管阻塞 輸尿管阻塞、滲漏 腎臟無法正常運作 腎臟出現急性排斥現象 小便有灼燒感或解不乾淨,頻尿現象 神經系統暫時性受損 癌症或感染轉移到身體不同部位 長期併發發症: 腎衰竭 輸尿管阻塞 供給腎臟血液的動脈萎縮 腎臟移植的術前準備 進行腎臟移植前,腎臟科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的病史、身體狀況,由醫師安排抽血檢驗、X光檢查,以評估是否合適做腎臟移植手術。下列為腎臟移植手術前,必須做的檢驗項目: 進行組織配對、血液檢查,以確定身體不會對移植的腎臟排斥。 檢查血液、皮膚,確定是否有無感染。 檢查心臟,如: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 EKG)、心臟超音波檢查(Echocardiogram)、心導管術(Cardiac catheterization) 檢查是否罹患癌症 由於很多醫院都提供腎臟移植手術服務,患者可以根據每年完成的手術次數、患者成功存活率等數據,選擇信賴的醫師,另外建議民眾可先向醫院詢問,醫護支援人員能提供的護理、協助工作,以及住家與醫院間交通往返事宜。 腎臟移植配對時間久 等待期應保持健康習慣 經過腎臟科醫師完整評估且符合腎臟移植資格後,患者就可以登錄到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等候名單中,不過有幾項因素會影響您在器官捐贈移植等候名單上的順序,如:患有的腎臟病類型、嚴重程度,以及移植手術成功機率等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最新統計,仍有近7,500人正排隊等待腎臟移植,而109年的腎臟捐贈數僅245例,因此排隊等待時間可說相當漫長。 在等候腎臟配對期間,請遵循以下注意事項: 請勿抽菸 用餐時,請確實遵守移植醫療團隊提供之飲食建議 請勿飲用含酒精飲料 請將體重控制好在建議的範圍內,並依照醫師指示規律運動 […]


膀胱疾病

認識膀胱:位置、構造、功能、保養照顧

膀胱是我們這一輩子每天都要使用多次的器官,但它的健康似乎很少被拿來公開討論。怎麼樣才能保持膀胱的健康呢?什麼因素會造成膀胱疾病?從認識膀胱的運作方式開始,讓我們一起來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器官吧! 膀胱位置與構造 膀胱位於下腹部,和腎臟、輸尿管、尿道一樣,都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腹腔裡面的器官會向下壓,前方則有恥骨聯合限制膀胱往前膨出。膀胱本身是一個中空的肌肉器官,有不同的形狀;它脹起來時是球狀,但在尿液排空後,會因為扁縮就變得不是那麼的圓了。 膀胱功能 當尿液經由輸尿管,從左右兩顆腎臟輸送到膀胱時,膀胱會脹起,且膀胱肌肉壁會變薄,並且會由骨盆底肌群及尿道括約肌防止尿液漏出。排尿的時候,膀胱頸和尿道括約肌都會協調性地放鬆,之後膀胱的肌肉會收縮,使尿液流出,排至體外。(延伸閱讀:響屁就不會臭嗎?6種放屁類型和原因) 正常的排尿可以將尿液在一次的排尿動作中完全排空。如果膀胱無力收縮,或是尿道任何一個部位發生阻塞,便會使排尿困難,或導致尿液無法排空。女性尿道平均長四公分,男性的尿道則因有陰莖段尿道延伸,所以較長,約20公分。 膀胱的收縮或是放鬆,以及尿道的協調性良好與否,與神經支配有相當密切的關連。任何神經性或肌肉性的因素,都會使膀胱過動,也可能造成頻尿、急尿,甚至尿失禁的症狀。(推薦閱讀:老人尿失禁… 5個原因與類型這樣改) 膀胱容量及每日正常排尿量 膀胱容量約400~500毫升,成人每天製造的尿量約1,500毫升,每次解尿約300毫升,一天解尿約5至6次。每人每天的排尿量以及次數並不相同,沒有確切的正常值,正常人的尿量都會依特定因素改變,包括: 利尿劑等藥物(延伸閱讀:腎臟病藥物知多少?(二)慢性腎臟病五期用藥介紹) 喝下的液體量,包括來自食物的水分。 排出的水分量,包括排汗量、運動呼吸吐出的水氣。 膀胱無力和年紀有關嗎? 膀胱的功能作用跟眾多身體機能一樣,會隨年紀增加而發生變化。簡單來說,膀胱組織會因年老而逐漸失去彈性,不像年輕時可以儲存那麼多尿液,因此需要上廁所的頻率就會提高。 膀胱炎、膀胱痛的可能原因 可能造成膀胱異常的原因包含: 基因缺陷 懷孕、生產 受傷,例如性侵造成的傷口 膀胱脫垂(Cystocele) 子宮脫垂(Uterine prolapse) 更年期 攝護腺問題(推薦閱讀:攝護腺癌:發展緩慢、早期症狀不明顯) 細菌感染 尿路阻塞(延伸閱讀:認識尿路結石:膀胱、尿道、輸尿管、腎結石) 便祕 長期咳嗽(同場加映:呼吸困難快檢查!COPD嚴重程度不一樣) 糖尿病 過重、肥胖(推薦閱讀加映: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5點照顧膀胱健康 要預防膀胱疾病,可以從日常生活的保養和習慣養成做起,以下提供平日保持膀胱健康的5個注意事項: 不安全的性交可能會造成膀胱炎。(推薦閱讀:拔出來就不會懷孕?12 個性知識正解) 喝足夠的水,每天至少 1,500~2,000 毫升。 避免便祕,保持飲食的健康及正常。(推薦閱讀:便祕的原因與預防:5因素4方法緩便秘) 吸菸患者為膀胱癌之高風險族群,因此戒菸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如果不想在半夜或開會中等不方便的時間上廁所,或者有尿失禁的問題,可以調整喝水時間及喝水的量。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