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黃少祺曾表示自己健康檢查報告寫著輕度攝護腺鈣化,因而獲得相關產品的代言。而攝護腺鈣化與攝護腺結石有關嗎?是否會有其他的後遺症出現?就讓《Hello醫師》帶著你一起了解。
攝護腺鈣化定義
攝護腺又稱前列腺,而攝護腺鈣化(Prostatic calcification)是男性常見的疾病,大約75%的中年男性,都有攝護腺鈣化的問題。「鈣化」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一部位,通常是因為身體有受傷、感染或發炎等情況,才會出現鈣化的問題。(延伸閱讀:認識攝護腺:前列腺的功能、症狀與檢查方式)
攝護腺鈣化原因
攝護腺鈣化並形成結石的原因,到目前為止仍然不確定,有些專家指出結石的成因是來自於攝護腺的分泌物。
另外,也有人認為結石是尿液的成分導致,而不是攝護腺分泌物所造成,這是因為尿液流經攝護腺、尿道時,尿液受阻擋而導致逆流,在流入攝護腺導管時,因無法立即退回而滯留過久,尿液的成分沉澱而形成結石。攝護腺鈣化結石的成因,仍有些爭議存在。
攝護腺結石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攝護腺結石對身體有沒有什麼影響。但其實大部分攝護腺結石在臨床上並沒有特別意義,也沒有特別症狀,就算有,也是表現出非特異性的下泌尿道症狀。
攝護腺結石指的就是在攝護腺組織,或腺泡中有結石堆積,普遍存在於40歲以上的男性。攝護腺結石可大可小,成分可能是磷酸鈣、少量碳酸鈣、草酸鈣、蛋白質、膽固醇、檸檬酸等。
攝護腺結石的成因有2種:
- 第1種是尿液在經過攝護腺尿道時,因為尿流受阻而產生逆流,進而流入攝護腺的分泌管內,因為一時無法隨即退回而滯留過久,尿中成分就有可能沉澱形成結石。
- 第2種是因為攝護腺分泌管因尿道感染、攝護腺增生,而受到阻塞,導致攝護腺液無法依管路排淨,久置沉澱而囤積成細小石粒。
即使如此,通常醫師不會單只治療攝護腺結石,只有合併其他感染或其他症狀才需治療,一般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同場加映:攝護腺健康評估量表:了解症狀嚴重程度與保養方式)
攝護腺鈣化的症狀
攝護腺鈣化本身不會有什麼症狀,通常是在做過超音波或X光檢查才會發現。不過,攝護腺鈣化常常伴隨攝護腺炎發生,患有攝護腺鈣化的男性,一般都會出現攝護腺炎的症狀。
其中以慢性攝護腺炎和攝護腺鈣化較相關。常見的症狀如排尿不順暢、頻尿、急尿、尿後滴尿,尿道不舒服有異物感,且下腹、會陰部、陰莖或陰囊脹痛、射精疼痛、性功能障礙及精液檢驗值異常等。因此,如果在健康檢查發現有攝護腺鈣化的問題,應至泌尿科和醫師討論,是否要進一步檢查有無攝護腺炎的問題。(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攝護腺鈣化診斷
- 超音波
- 電腦斷層掃描
攝護腺鈣化治療
攝護腺鈣化的結石點,是細菌與其他病原體的隱避所,無法用藥物、微震波將它們完全消除。但如果這些結石的面積不大,或數量不多,對身體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若攝護腺鈣化同時合併攝護腺炎就需要接受治療,一般都採用下列方法:
抗生素
抗生素是目前最普遍、大眾化治療攝護腺鈣化的方法,在治療急性攝護腺炎方面,抗生素有很好的成效;然而,抗生素對於治療慢性攝護腺炎的效果,並沒有如預期般顯著。細菌與其他微生物的抗藥性,是抗生素無法克服的障礙。
因此,有些慢性攝護腺炎的患者服用藥物的期間,可以感覺到症狀有所改善,不過一旦停止服用藥物,症狀就又再復發。
物理治療
有些物理治療的方法,能促進攝護腺血液循環。物理治療的確有助於改善、舒緩發炎的現象,雖然無法殺死病原體,但卻也成為另類的輔助療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