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在這個類別之下包含了「 健康症狀 」、「 健康知識/常識 」、「 保險 」、「 新聞 」、「 健康檢查 」、「 手術 」等類別,你可以找到所有與健康相關的知識與資訊。

基礎知識

健康百科

2024冬至什麼時候?吃湯圓還吃什麼?冬至習俗與禁忌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吃湯圓由來?冬至吃什麼?冬至拜拜習俗?冬至有什麼禁忌?《Hello醫師》為您一次揭曉! 2024冬至什麼時候?日期是哪一天? 2024年冬至日期為12月21日星期六,與2025年同日;通常冬至每年都會落在國曆21日或22日之間。 冬至由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冬至節或賀冬。二十四節氣為古代用於指導農業的曆法,制定方式是藉由在地上插竹桿,觀察太陽升起至落下時,桿影移動的位置與長度變化,並搭配氣候時節而訂定。 依據古代桿影的觀測結果: 在夏天,太陽位置往往較高,桿影較短 在冬天,太陽位置則較低,桿影較長 所以古人即將正午竿影最短的那天訂為夏至,竿影最長的那一天訂為冬至。 冬至為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故亦稱「長至」或「短至」;在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增加,夜晚則開始縮短,所以古人也會說「冬至一陽生」,表示冬至到了,陽氣(日照)就日漸旺盛。 由此可知,冬至的訂定方式與按照月亮盈缺制定的陰曆(農曆)無關,但因為古人多仰賴二十四節氣來協助農耕,因此將二十四節氣也加入農曆之中;實際上,二十四節氣乃是藉由太陽運行位置來制定,與陽曆(國曆)較為接近。 冬至吃湯圓由來? 冬至吃湯圓有2種意涵: 以湯圓的形狀象徵迎接陽氣,冬去春來,二十四節氣重新開始 取其諧音,象徵團圓和圓美。冬至吃下湯圓,代表又長了一歲,湯圓口味鹹甜皆可,也不分大、小湯圓,但若用於祭祀神明,最好用甜湯圓,傳達「食甜嘴甜」之意。 (延伸閱讀:湯圓熱量排行》桂冠非最高!花生.芝麻.紅豆.鹹湯圓熱量表) 冬至習俗有哪些?吃湯圓還吃什麼? 貼湯圓:冬至在門上貼湯圓的習俗現今較為少見,但在古時,古人會在門上貼湯圓向門神與各方神明表達感謝與敬奉之意,同時希望能招財進寶,新的一年繼續受神明保佑。 吃餛飩、餃子:冬至過節的文化來自於中國,中國北方有許家庭冬至會吃餛飩或餃子。餃子因形似金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餛飩則有陰陽交替、天地交運的意涵,在冬至吃餛飩有助換運長智。 冬令進補食品:冬至為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過極轉衰,陽氣漸長,是補氣養身的重要時機,故從古至今,民眾多會在冬至吃各種溫補的藥膳食物。現代人多吃麻油雞、薑母鴨或羊肉爐等,但須注意不要「補過頭」,反對身體造成負擔。 冬至拜拜習俗與流程 冬至在古時為舉國祭拜的節日,盛大程度僅次於春節,因為冬至結束後,寒冬過去,陽氣漸長(日照時間增加),象徵迎接新的開始;另外,古代多為農耕社會,農民辛勤工作一年,最後步入嚴冬,便會趁此慰勞自己,休養進補與恢復生息,並準備過年的物品。 隨著時代演進,冬至祭拜的習俗就流傳至今,形式雖不到舉國慶祝的程度,但也有許多家庭會列為必拜節日之一。 在台灣,冬至祭拜的對象多以三界公(水仙大帝)、祖先或地基主為主,拜拜時間、流程及準備物品如下: 冬至拜拜時間 早上至中午為佳。 冬至拜拜用品 三界公(水仙大帝) 食物:湯圓三碗、鮮果、牲禮及茶水 金紙: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地基主 食物:湯圓、菜飯、雞腿等 金紙:刈金、小銀 祖先 食物:湯圓、菜飯等 金紙:刈金,小銀,大銀,金銀元寶等 拜拜避免用芭樂、番茄等多籽的水果,因為食用後會隨人體排泄而出,在傳統習俗上有不潔之意;另外,也避免用「釋迦」,因為外型如同釋迦牟尼的頭,對神明有不敬之意。 冬至拜拜流程 在供桌上擺妥供品後,點燃三炷香。 向神明稟告此日為冬至,請神明享用供品,並祈求神明保佑。 待香燒至剩1/3時,捧起金紙向神明拜三拜後,拿去燒化。   冬至3大禁忌 湯圓要吃雙數:以求成雙成對,生活幸福美滿。 不要晚歸,太陽下山就返家:避免在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招致厄運。 避免晚睡:以免影響自身陽氣,不利來年運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健康百科類別

保險

看更多 健康百科 相關文章

健康樂活

慢性疼痛好焦慮~6招掌控疼痛找回生活

通常有慢性疼痛(Chronic pain)的人,自我管理會變得較為困難,這是因為疼痛會妨礙每日的例行活動,並且影響情緒的起伏,可能感到疲勞、壓力、憂鬱與焦慮,甚至減弱自信心。然而,不過這並不代表患有慢性疼痛,就要遠離普通生活和以往的社交圈。本篇文章將提供您在承受慢性疼痛的同時,做好自我管理的6個小撇步,讓您找回自信,重新掌握生活主導權。 1. 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識 想要更深入了解疾病的相關資訊,您可以多做些功課,如:從書籍、醫療媒體(Hello醫師),或是諮詢醫師。請您先知道應該要服用什麼藥物,正在從事的活動、飲食與藥物等,是否需要做調整。另外,為了要完全照顧自己,您必須清楚自己需要哪些預防照護措施。 2. 按時服藥 確實服用醫生開立的處方藥物,是有效控制您疼痛的重要步驟。另外,也請您多了解正在服用的藥物它的效用、副作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項。 3. 紀錄疼痛狀況 請您準備一本日誌或筆記本,隨時將疼痛情況做記錄。記錄時,請將疼痛程度、造成疼痛的原因、以及疼痛的部位寫下來。 4. 病友互助相互打氣 若加入病友團體,有機會認識其他病友、醫療專業人士,透過之間的經驗分享,能了解更多資訊。 5. 正確選擇好飲食 平時飲食要均衡,才能讓您保持健康、理想的體重。若想要降低疼痛的程度,您必須做到下列幾點: 請多選擇:低醣食物、新鮮水果、含有Omega-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的食物,例如:鮭魚等魚類。 請避免攝取:咖啡因、酵母與麩質(Gluten)食物、茄科植物(Solanaceae plant,包括:蕃茄、馬鈴薯以及茄子)、添加物(如:味精)。 6. 規律運動 儘可能運用每星期有空的時間,投入有氧運動,強化體能、鍛練身體柔軟度。不過請您不要運動過度,要選擇適合增進、改善您身體狀況的最佳運動方式。


健康樂活

狂打哈欠!小心是睡眠藥物和心理問題

打哈欠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大腦為了增加供氧量而產生的一種行為,我們常在感到疲累的時候打哈欠,甚至連看到別人打哈欠,都會引起我們不自主地仿效。但是當哈欠連連,停不下來的時候,可能表示你的身體狀況出問題了。以下將介紹5種打哈欠所隱含的身體症狀。 3種常見問題造成哈欠打不停 睡眠問題:睡覺沒睡好,哈欠停不了。打哈欠最直覺的聯想便是睡眠,如果您有長期失眠的症狀,請務必尋求醫師的幫助,長期失眠不管是對心理或生理的影響,都是相當嚴重的。此外,有些症狀,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也會影響睡眠品質,但是患者自己卻不太容易注意到,也可能是白天哈欠連連的原因。 藥物影響:許多藥物的副作用會讓你嗜睡,如果您被藥物嚴重影響在白天的精神狀態,也許可以跟醫師討論斟酌改變藥物的劑量,或是尋求其他替代方案。 心理問題:焦慮和憂鬱都可能會導致頻繁打哈欠,在壓力升高時,人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Cortisol,可體松,也稱皮質醇),可體松會提高血壓和血糖,降低人體的壓力,這也同時代表了焦慮、可體松與打哈欠的彼此影響。另外,有些人可能服用抗憂鬱藥物,其藥物副作用也可能影響精神狀況,讓人犯睏打哈欠。 2種少見問題造成哈欠打不停 心臟問題:哈欠打不停也可能是因為迷走神經(Vagus nerve)受到刺激,迷走神經是人體分布最廣的腦神經,包括呼吸系統、心臟和消化系統都是它所經過的地方。若心臟有出血、血液輸出量過低等狀況,可能會發生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Vasovagal syncope),其徵兆即包含了頻繁地打哈欠,爾後引發患者昏倒的狀況。 多發性硬化症(MS) :哈欠頻繁可能出自於多發性硬化症,其症狀常使患者感到異常疲累,造成不停打哈欠的狀況。此外,研究表示,透過辨識前述所提可體松的異常升高,對於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現可能有所幫助。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與治療。


健康樂活

慢性疼痛別擾!5撇步改善睡眠品質

罹患慢性疼痛的病人,日常生活常受到影響,到了晚上是否曾因為疼痛而睡得不安穩呢?然而,如果沒有良好的睡眠,很可能會加劇疼痛,所以別認為這是小問題,就輕言忽視。以下提供5個小撇步,幫助病人改善睡眠品質。 1. 挑選舒適枕頭助眠 如果罹患慢性疼痛,合適的枕頭能幫助減輕身體的壓迫感: 頭部與脖子避免懸空,必須枕在枕頭上。 可以在脖子下方放顆枕頭,如果覺得有需要,也可以在背部多放顆枕頭,幫助調整睡眠姿勢。 如果習慣側邊臥睡的姿勢,可以使用較厚重的枕頭。 2. 營造舒眠環境 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就從自己的臥室做起吧。舉例來說,人在較涼爽、昏暗、安靜的環境更容易入睡,因此多留意室內溫度、光線,以及雜音干擾,或許可以加裝窗簾和隔音牆,讓自己身心靈有充分的休憩空間。 3. 運動有助於放鬆 透過規律運動,能促進身體健康、舒緩疼痛,以及紓解壓力。睡前,不妨做一下舒緩的伸展運動或者瑜伽,對疼痛的自然療癒過程,有很大幫助。 4. 寫下煩心事解壓 許多人都曾感覺,當躺下來準備就寢時,腦海就開始閃過一波波煩惱的事情,令人倍感壓力,也因此不容易入睡。或許,您可以試著在就寢前,把一堆煩心事都寫在紙上裡,然後丟掉這張紙,並提醒自己,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已經遠離了,沒有什麼問題,是天亮以後不能解決的。 5. 睡意滿滿再就寢 如果您還不太想睡,不需要逼自己盡快入睡,如此只會產生反效果,讓自己多了壓力。或許睡前可以從事輕鬆的活動,例如:悠閒讀本書,或聆聽輕音樂,對於睡眠品質都很有幫助。若躺在床上30分鐘仍無法入眠,那麼建議先離開床舖,等到有睡意再回床上睡覺。


健康樂活

甲殼素助減肥防蛀牙?研究結果這樣說

幾丁聚醣(Chitosan)俗稱甲殼素,是一種從甲殼類動物(如蝦蟹等)的殼中,所取出的一種物質,因為普遍認為甲殼素能改善健康,而被廣泛製作成保健食品,且該類產品被宣稱能阻斷身體吸收脂肪,不怕變胖,是許多人減肥時的依賴品。但甲殼素是否真的益健康且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以下用科學研究結果來為大家解惑。 迷思1:甲殼素能減肥? 雖然曾有研究人員回顧過去15項關於甲殼素減肥效果的臨床試驗,服用甲殼素的受試者們,和服用安慰劑(不含甲殼素)的受試者相比,似乎減去更多體重,而且膽固醇值和血壓的表現都改善了。然而,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這些實驗的設定品質不夠好,且其他高品質實驗的結果,也指出甲殼素對體重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 此外,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報導指出,甲殼素可能對減肥沒效,該研究作者表示,綜觀一些評論和眾多數據分析,發現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沒有任何特定的膳食補充品有絕對的減肥功效,包括甲殼素與知名的飲品瑪黛茶(Yerba mate)等。 迷思2:甲殼素幫助牙齒健康? 早期的研究指出,使用含甲殼素的漱口水2週,有助於預防牙菌斑的形成,並減少牙周病的機率,但實際上,並沒有可信的數據證明這些產品可預防蛀牙。其實,無論口腔清潔產品是否含甲殼素,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刷牙習慣,並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才能有效防蛀牙,維持牙齒健康。 迷思3:甲殼素能治克隆氏症? 曾有研究指出,同時服用甲殼素與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也就是維生素C),可能有助於改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症狀,這是一種腸道發炎的疾病,但目前還缺乏更多研究結果來證明其真實性。 甲殼素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甲殼素可能會導致胃部出現輕度不適、便祕或脹氣,而懷孕和哺乳的女性,最好避免服用甲殼素,或先諮詢專業醫師,避免擅自服用。此外,對海鮮過敏的人也須注意,因為甲殼素是取自蝦、蟹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可能會因此產生過敏反應。


健康樂活

4安全觀念防溺水!鬼月玩水不禁忌

鬼月來到,很多人都因為民俗禁忌而不敢玩水。但跟害怕孩子跌倒受傷,而不讓他學走路的道理一樣,畏懼海洋溪流、禁止下水,只是癱瘓大眾,而不是一個有效預防溺水悲劇的方法。積極學習安全的戲水知識,提升自己應付危險的能力,才不會扼殺大家接觸大自然,和從事水上運動的機會。以下4個安全要點,不管幾月玩水都適用,希望能帶大家邁出安全玩水的第一步,讓包圍台灣的海洋,和遍布島嶼的溪流,不再是可怕的奪命場域。 1. 慌張最致命應放鬆漂浮 當發現自己被捲入強流之中時,先不要驚慌。很多人發現自己不小心離岸邊愈來愈遠,在水裡踩不到底時,一緊張,就立刻開始狂亂掙扎,但這麼做只會快速消耗體力。這時應放鬆仰漂或踩水,讓口鼻保持在水面之上即可繼續呼吸。根據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認識離岸流」教學影片指出,如果遇到的是離岸流,逆流而行與其對抗只是徒勞,可以沿著與海岸平行的方向游出海流,先把自己帶到較平靜的水域,再游回岸邊。 2. 出門玩水浮具泳伴不能少 遇到體力喪失,或被浪潮帶走等危險時,若備有救生圈、魚雷浮標、救生衣等浮具,身邊至少還有個漂浮物可依附。尤其是當身邊有不會或不太會游泳的人,當他們在水中瘋狂掙扎時,千萬不可親身靠近救援,應將浮具遞給他們,否則一被緊張的人攀附,就算自己很會游泳,也有可能被壓下水起不來。下水前也別忘了將自己的玩水計畫告知岸上親友或泳伴,行蹤有人監看,萬一意外發生才比較方便救援。 3. 積極提升水性與泳技以自保 有很多人覺得自己會游泳,但一踩不到底,或到無邊無際的開放水域,就立刻驚慌失措。不能輕鬆踩水、無法不休息游一段距離,也等於泳技不足,建議尋求專業訓練,以避免發生危險。學游泳永遠不嫌晚,不要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才學很丟臉。勇於承認自己泳技不足,並懂得求助、改善,才是避免玩水遇難的明智之舉。就算水性已經不錯,也可以進階參加救生員訓練,學習自救和危機處理的基本概念。 4. 認識天候海象避免危險因素 了解水域,懂得辨識環境中的危險因素,挑選安全的地方戲水,就可以降低溺水的風險。例如選擇在有救生員駐點的地方玩水,或不在颱風警報發布時靠近水域,都是基本的安全常識。提高警覺,隨時注意氣象預報,懂得辨認潮汐、風浪、洋流,以及可能造成漩渦、海浪的岩石區域,也是很重要的安全知識,有助於讓人避開高風險的下水時間、地點。去陌生之地時若有地陪帶領,會更安全。 除了擁有以上的玩水安全觀念,也別忘了尋求專業訓練,實際學會游泳、自救等相關技能!


健康症狀

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的定義慢性疼痛(Chronic pain),是指造成身體組織持續損傷的疼痛,它會延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常見的慢性疼痛有: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偏頭痛(Migraines)、肌腱炎(Tendinitis)、腕隧道症候群(Carpel tunnel syndrome)。慢性疼痛與急性疼痛(Acute pain)不同,急性疼痛的時間較短,而且主要是告訴我們身體有受傷的警訊。 慢性疼痛是指任何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的疼痛。當患有慢性疼痛時,您的神經系統會從身體接收到固定的疼痛訊號,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於好幾年之久。疼痛有時會影響人的日常生活習性,造成失眠(Insomnia)或睡眠品質不佳、易怒、憂鬱、情緒變化、焦慮、疲勞,同時對每天要進行的例行活動失去興趣。由於心理與生理是相連結的,因此治療慢性疼痛包含處理身體、心理2個層面的疼痛情況。 如何衡量慢性疼痛的程度? 根據疼痛情況區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建議的疼痛階梯(Pain ladder),將疼痛分為:輕微、中度、嚴重3種程度。 輕微疼痛:有時需要藥物的幫助,但輕微疼痛也可以不需要服用藥物就不再疼痛。如果想加快療癒速度,您可以考慮服用緩解輕微疼痛的藥物。 中度疼痛:中度疼痛的程度比輕微疼痛強烈一些,它的影響,有可能導致日常活動無法正常進行。中度疼痛往往讓人無法忍受,因此需要服用藥效較強的藥物,才能改善疼痛的情況。然而中度疼痛療癒後,如果一段時間沒有再復發,疼痛的情況可能不會再發生。 嚴重疼痛:疼痛的程度會妨礙每天所有的生活作息。患有嚴重疼痛的人,由於疼痛程度嚴重,可能得長時間臥床或坐在椅子上休息。一般而言,嚴重疼痛不會自行消失,治療時間是連續不斷的好幾天,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慢性疼痛的原因很多因素會造成慢性疼痛,疼痛往往會隨著年齡一起增加。當人漸漸年老時,體內細胞也會慢慢開始崩解、損壞;而骨骼與關節,通常是最先發生損壞的部位。神經細胞(Nerve cell)也一樣會崩解損壞而導致慢性疼痛。某些慢性疼痛可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所引起,如:姿勢不良、經常從事出力或搬重物的工作、體重過重,或是曾經受傷,都會導致疼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以及纖維肌痛(Fibromyalgia)等疾病,也可能是患有慢性疼痛的原因。長期疼痛也可能是由癌症、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胃潰瘍、膽囊疾病引起。儘管一開始是因為受傷或生病產生疼痛,不過很多個案的慢性疼痛形成原因,卻是比較複雜的,因為即使身體方面的疼痛已經治癒,心理層面後續可能不間斷地受到影響,會又再產生疼痛。這使得要找出有效治療疼痛的方法,顯得困難重重。 慢性疼痛的風險因素哪些人和哪些因素屬於慢性疼痛的高風險群? 年長者由於退化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eases)的關係,容易患有慢性疼痛。 基因可能讓某些人對疼痛更為敏感,如:偏頭痛的成因與基因有關。 非裔美國人與西班牙裔美國人,罹患慢性疼痛的風險較高。 肥胖的人因為健康狀況較差,因此較容易患有慢性疼痛。 兒童時期曾經受傷或有外傷的人,也容易患有慢性疼痛。 某些心理疾病如:憂鬱或焦慮,會影響大腦對疼痛的認知。 腦部構造異常的人,因為有過多的痛覺感受器,會降低對疼痛的忍受程度。 因為工作間接造成的傷害,或是某些特定類型工作,如:從事出力或搬重物的工作,會提高您罹患慢性疼痛的風險。 慢性疼痛的形成與慢性壓力(Chronic stress)、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有關係的。 抽菸會增加身體產生疼痛的風險;抽菸也會讓身體對疼痛管理的治療反應變差。 慢性疼痛的徵兆與症狀慢性疼痛的定義是,任何持續超過12個星期以上的疼痛,並且有可能是出現下列的情形: 輕微或嚴重的疼痛。 刺痛、灼燒感疼痛、持續性疼痛,或有如被電流貫穿身體一部分或全身造成的疼痛。 造成身體不舒服、緊繃、僵硬的疼痛。 慢性疼痛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疼痛會妨礙您的日常生活,限制您的行動,讓活動力、體力、精力降低。根據估計,約有4千2百萬的美國成年人,因為疼痛或身體感到不舒服,導致他們每星期有好幾天的晚上都睡得不安穩。如果沒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很容易造成其他心理的問題,如:憂鬱或失眠。 慢性疼痛的診斷、治療將會增加您的財務負擔。以2010年為例,美國因為疼痛相關的健康照護全年總費用約在$5千6百億美元~$6千3百50億美元之間;這些費用包括照護疼痛的費用,因為疼痛無法上班、工作而請假,無法領到薪水,以及間接造成的產能損失等。雖然現有的治療可以降低癌症引起的疼痛,但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在死亡前的住院期間,仍然受到疼痛所苦。調查結果顯示,50%~75%的癌症病患,死亡前擁有中度到嚴重程度的疼痛。 慢性疼痛的併發症如果慢性疼痛對您造成下述的任何併發症,請諮詢您的醫師請求專業醫療協助。您的醫師可以幫助您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案,做好疼痛管理,以避免其他併發症產生: 焦慮。 憂鬱。 逃避會造成疼痛的任何事物、活動。 歸因於疼痛造成的外傷。 長期依賴緩解疼痛的藥物。 不容易找到工作。 因為無法工作,或無法支付醫療費用而形成壓力來源。 缺乏睡眠。 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有限。 因為壓力引起的健康問題,如:頭痛、胃食道逆流與消化不良、腹瀉、血壓升高。 別人不理會或不相信您有慢性疼痛。 由於疼痛劇烈或可能會導致過於疼痛,因此必須婉拒參與家庭活動。 在別人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因為疼痛無法協助他人。 失去每日正常生活作息,覺得生活毫無目標。 對生活感到迷失,沒有明確的人生方向。 慢性疼痛的診斷與治療如何診斷患有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通常是來自內臟的疼痛。來自內臟的疼痛,比身體外部的疼痛,更難加以精確指出來。另一方面,因為每個人對疼痛可以忍受的程度不同,要診斷患有慢性疼痛顯得非常個人化、主觀。醫師診斷時是根據患者對疼痛的描述,疼痛的程度,與疼痛發生時間點、位置,等資訊進行判斷。 詳細描述疼痛情況,有助於您的醫師診斷疼痛並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治療慢性疼痛需要有專業的醫療保健人員協助,治療過程中,請您經常確實與相關人員充分溝通,讓治療達到最好的結果。您甚至可以諮詢您的醫師,在疼痛的情況下,是否適合上班、逛街購物、運動,如何好好睡一覺。 有時唯一能判斷治療是否有效的衡量標準是,經過治療後,患者能做些治療前無法做到的某些事情、工作。這部分是醫師需要清楚了解、知道的,才能對病患要進行的治療做適當決定。您的醫師會對您進行身體檢查、抽血檢驗、照X光。診斷疼痛原因需要做的檢驗可能包括下列的項目: 電腦斷層造影檢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或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sed axial tomography scan,CAT scan)。 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 椎間盤攝影術(Discography)。 脊髓造影(Myelogram)。 肌電圖(Electromyogram, EMG)。 骨骼掃描(Bone scans)。 超音波影像(Ultrasound imaging)。 慢性疼痛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如何治療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的治療,是要降低疼痛程度,並改善、提升身體功能,讓患者能重新開始從事每天的活動。有些認真投入慢性疼痛自我管理計畫的患者,在提升、改善疼痛的能力上,確實有顯著的進步。 下列的各項治療,是有效管理慢性疼痛最常見的方法: 緩解疼痛的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對乙酼胺基酚(Paracetamol),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以及抗痙攣劑(Anticonvulsants),等各種藥物。 電流刺激法(Electrical stimulation)、神經傳導阻滯(Nerve blocks)手術。 精神療法(Psychotherapy)、放鬆治療(Relaxation therapies)、生物性反饋(Biofeedback)、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輔助性醫療或另類醫療(Alternative medicine),如:太極拳(Tai chi)、針灸、靜坐冥想、按摩,以及其他類似的治療。 該如何做好慢性疼痛的自我管理? 即使您無法完全治癒慢性疼痛,您仍然可以有效控制疼痛。請您牢記,正向思考可以減緩您的疼痛程度。 維持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讓您自己達成理想的體重,擁有健康的身體。 戒菸。 透過靜坐冥想,或其他釋放壓力方法,妥善處理好您的壓力。 當您感到憂鬱或焦慮時,請尋求專業協助,幫助您解決問題。 在工作場合,請做好安全防範以降低您受傷的風險。 想要完全免除慢性疼痛,通常可能無法徹底做到。不過患者的目標,可以先簡單的從比過去可以從事更多日常活動做起,漸漸增加更多可以做得到的項目。


手術

整型手術的選擇與注意事項

人們會藉由整型手術來改善外觀並增加自信。有些微整型手術步驟簡單,較不具有侵入性。有些整型手術則相對複雜並存在著影響健康的風險。因此,在決定動手術之前,應該仔細研究並諮詢醫師。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對手術後的期待,醫師會推薦適合的美容項目和配套方案,來進行手術或非手術的美容方式。 整形手術的選擇與建議 非手術的美容 由於老化、膚色不均、青春痘、輕度矖傷造成的皮膚損傷,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含有維生素C的護膚產品。 為了去除老化皮膚,改善暗沈膚色,磨皮和果酸換膚是最佳選擇,可以讓皮膚重生,柔嫩細緻,回復年輕狀態。 為了去除皺紋,注射膠原蛋白和玻尿酸是常用方式,可使皮膚變平滑、年輕。除此之外,也可利用注入填充物的方式。 雷射除毛常被利用來移除不想要的體毛,效果持久良好且較少疼痛。 獨立的整型手術 藉由眼皮手術、絞正下巴線條,頸部拉提,或前額拉提等美容手術可以減少歲月的痕跡,使人看來年輕。 整型手術如抽脂、豐胸、減胸、縮腹可以改善外觀。 小傷口微創整型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cosmetic surgery) 除了傳統的開放性手術,還有具比較少侵入性的小傷口微創手術。這類手術利用特殊設計的醫療器材配合顯微內視鏡,幫助醫師在無需對患者造成巨大傷口的情形下施行手術,可降低疼痛,減少患者及家屬的恐懼感,縮短復原期。因此,患者可以節省許多醫療支出。 經由微創手術的幫助,許多在過去需要醫師付出大量精力及長復原期的手術,如今可以非常簡單安全快速。大多數情況下,患者可以在術後兩星期內回歸正常生活。 作美容手術應該選擇聲譽及信用良好的醫療院所和醫師。此外,術後照護,飲食和運動計劃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手術

鼻竇內視鏡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準備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基本概念鼻竇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inus surgery)或稱鼻竇手術(Sinus surgery),是一種用來治療或預防鼻竇炎(Sinusitis)復發的療法。鼻竇炎一般都不會太嚴重,但症狀十分煩人;鼻竇炎是鼻竇的內膜發炎,症狀包括疼痛、鼻塞、流膿、嗅覺變差、鼻子後側和喉嚨有黏液的感覺等。 為什麼需要進行鼻竇內視鏡手術? 若藥物無法治療或改善慢性鼻竇炎,就會需要做鼻竇內視鏡手術。大多需要動刀的慢性鼻竇,最適合的手術就是鼻竇內視鏡手術。本手術並不像傳統鼻竇手術,術後並不會留下太多肉眼可見的傷痕,而且花費也比較低,因為住院天數比較短,恢復得更快。然而,術後的照顧還是很重要。 除了鼻竇內視鏡手術外,鼻竇炎還有其他的療法: 使用抗生素可改善發炎。 若您的鼻竇炎是過敏所引起,可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或是服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來預防鼻竇炎。 若長期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可縮小息肉(Polyps)。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風險因素就跟其他手術一樣,鼻竇內視鏡手術也有潛在的風險;手術前,請務必了解手術風險與併發症。若有疑慮,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了解更多資訊。 少部分患者會出現輕微併發症,像是瘢痕組織(Scar tissue)附著在鄰近的組織上、眼周瘀血腫脹。而有低於 1% 的機會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像是嚴重出血、眼周受傷、腦傷等。不過,鼻竇內視鏡手術絕大多數的併發症都可治療與預防。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過程與準備手術前,請禁食禁水 8 小時,並告知醫師您最近的用藥、過敏或任何身體狀況。手術當天,請準備好所有書面資料、並與麻醉師會談,而且只服用醫師與麻醉師所同意的藥物。 手術的過程為何? 鼻竇內視鏡手術是透過您的鼻孔動刀,並不會在臉上留下傷疤,也不會改變鼻子的形狀。外科醫師會使用有彈性的內視鏡,來檢查您的鼻道,並使用一些醫療道具來清除息肉,疏通鼻竇到鼻子的通道。 手術通常會全身麻醉,但也可能局部麻醉,手術時間通常為 1~2 小時。若有疑慮,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了解更多資訊。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術後恢復 手術結束當天就可出院返家,不過,若您的鼻內有無法溶解的填塞物,隔天早上會需要取出。 請至少 1 週不要擤鼻子,鼻塞的狀況可能會延續數週。 外科醫師會給您鼻噴劑或滴鼻劑,也可能為您安排抗生素療程,以避免感染的風險。 規律運動能幫助您盡速回歸日常生活。但運動前,請先諮詢醫師的意見。


手術

拉皮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拉皮手術的基本概念拉皮手術(Facelift),醫學上稱為皺紋除去術(Rhytidectomy),是一種外科美容手術能拉提您的臉和頸部的軟組織變得更緊實,讓臉變得看起來更年輕。 為什麼要進行拉皮手術? 隨著年齡的增長,地心引力會使我們臉的皮膚和軟組織下垂。若您鼻子或嘴巴周圍有很深的皺紋、臉頰開始下垂,或有雙下巴,拉皮手術能改善您的情況。若您對動刀有疑慮,換膚(Resurfacing)或注射肉毒桿菌也可以撫平細微皺紋。深層皺紋則可以用植入填充物的方式撫平,或者自體脂肪移植,注射至臉上,使其更豐滿圓潤。 拉皮手術的風險因素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感到一點點疼痛或不適,但手術成果可維持10年左右。為了達到最棒的成果,有時可能還會需要進行額外的手術,包括:頸部拉皮(Neck lift)、雙眼皮手術 (Blepharoplasty, eyelid surgery)、 抽脂手術(Liposuction)、自體脂肪注射(Autologous fat injection)、頰脂墊去除(Removal of buccal fat pad)、前額拉皮(Forehead lift)、抬眉手術(Brow lift)、化學或雷射換膚(Chemical or laser peel)、植入顴骨或下巴填充物(Malar, Submalar or Chin implants)。 雖然拉皮手術的風險不高和併發症也不常發生,但動手術前先了解其風險和併發症非常重要,且只要審慎遵循醫師指示,做內視鏡、禁食和停止服用特定藥物,您就能降低產生併發症的風險。若您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獲更多資訊。下列為潛在的併發症: 出血(Bleeding)、血腫(Hematoma)、瘀血(Bruising)。 感染(Infection)。 暫時性的神經功能失調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包括肌肉功能和感知喪失。 傷疤增厚、變寬。 傷口周圍毛髮脫落。 兩側不平整。 皮膚壞死 (Skin necrosis)。 拉皮手術的術前準備及過程您必須告知醫師您最近的用藥狀況、是否過敏、和身體狀況。術前也該讓醫師理解您的狀況,方便麻醉醫師規劃麻醉劑量。手術前會有明確的指示告知您,包括術前幾小時是否能進食。一般狀況為術前六小時開始禁食,但術前幾小時還是可以喝液體,例如:咖啡。 拉皮手術的過程 手術時會進行全身麻醉,通常手術時間為2小時,若您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獲更多資訊。 以下為不同種類的拉皮手術及過程: 筋膜拉皮手術 (SMAS facelift) :外科醫師會在耳朵周遭髮際線的位置動刀,會深入至深層較硬的組織(筋膜層),將筋膜提拉使其緊緻。醫師接著會由內往外,耳朵方向提拉筋膜層,使其緊緻並除去多餘的皮膚。 小切口拉皮手術(MACS facelift) :為避免在皮下動刀,外科醫師會使用懸吊法緊緻筋膜層。此手術較不需要動刀,但成效維持較短。 其他拉皮手術:其他手術包括:中臉拉皮手術(mid-facelift)、複合式拉皮手術(Composite facelift)和其他深層拉皮手術。 拉皮手術的術後恢復 手術後當天或隔天就能返家。 依據個人工作類型,兩週後應該能返回工作崗位。 術後兩週不應該進行性行為或彎腰。 規律運動應該有助您盡快能正常活動。開始運動前請先詢問醫療團隊或醫師的專業意見。 拉皮手術的成果能夠長期維持。雖然年齡還是會不斷增長,但比起沒動過拉皮手術的人,您會看起來更年輕。


健康症狀

惡性高熱症

惡性高熱症的定義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 是因為手術的麻醉藥物所引起的嚴重反應,若沒有及時治療,有可能會致命。 惡性高熱有多常見呢? 使用吸入性麻醉劑的人中,每5,000~50,000人就有一位有惡性高熱。但因為某些有這種症狀的人可能永遠都沒有暴露在會引發症狀的藥物中,因此惡性高熱的比例可能其實更高。 惡性高熱的症狀惡性高熱的症狀包括體溫過高、嚴重痙攣、心跳過快等等。在某些病例中,造成這種疾病的基因是會遺傳的;但由於症狀是由某些藥物而引起,因此這種現象稱為藥物基因體學異常(Pharmacogenetic disorder)。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測出你是否有相關的基因突變。 若您的父母、兄弟姊妹或小孩之中有一人患有惡性高熱症,那麼您有高達50%的機率也患有此症。若是其他親戚患有,您則有25%的機率會患此症。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作;患有此症的兒童在手術中也更容易受到影響。 惡性高熱不一定在您第一次動手術時就會出現,但是未來動手術都還是有一定的風險。若您可能出現惡性高熱,還有其他安全的藥物可以替代使用。在極少數的病例中,有患者在激烈運動後也出現了相關症狀。 什麼時候該去看醫師呢? 若您有上述症狀,請盡快尋求醫療協助,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與醫師仔細討論您的身體狀況,才能找出最適合您的醫療方法。 惡性高熱的原因惡性高熱是遺傳性疾病;只要父母有其中一人患有此病,小孩就會遺傳到。 惡性高熱的風險因素雖然患有此病的患者多半沒有其他嚴重的疾病,但是某些遺傳性肌肉疾病與惡性高熱有關,像是多微孔肌病(Multiminicore myopathy)、肌中央軸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 惡性高熱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惡性高熱? 通常是在病患動手術時使用麻醉劑後才發現有此病。 病患可能會有惡性高熱的家族遺傳歷史,或是家族在麻醉時有不明死亡原因。 患者可能有心律不整、心跳過快的狀況。 檢測惡性高熱症的方式有: 血液凝固檢驗:凝血酶原時間(Prothombin time, PT) 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Partial thrombloplastin time, PTT) 血液化學檢測:像是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ine phosphokinase, CPK),在疾病發作、破壞肌肉時,會異常增加。 基因檢測:查看跟此病有關的基因是否有缺陷。 肌肉活體組織切片檢測(Muscle biopsy) 尿液肌蛋白檢測(Urine myoglobin) 如何治療惡性高熱? 若你有家族遺傳歷史,或是有親戚對麻醉有問題,在動手術前請務必告訴醫師或麻醉師。如此一來,醫師才能夠提早準備並迅速應對突發狀況。 單挫林(Dantrolene)這種藥物可用來治療惡性高熱;冰塊、冷毯和電風扇也可幫助降低體溫。 惡性高熱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惡性高熱: 若家族有遺傳歷史,請務必在動手術前告訴醫師。 請避免使用興奮劑藥物,像是古柯鹼(Cocaine)、安非他命(Amphetamine/speed)、搖頭丸(Ecstasy);這些藥物可能會引發類似惡性高熱的反應。 若家族中有肌肉疾病(Myopathy)、肌肉萎縮(Muscular dystrophy)、惡性高熱的病史,最好去做遺傳諮詢。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