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蚊蟲叮咬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R. Su · 更新日期:2022/04/21

蚊蟲叮咬

蚊蟲叮咬的定義

蚊蟲叮咬是指被昆蟲螫咬穿刺的傷口或割傷,當被昆蟲螫咬時會釋出一種唾液造成疼痛或立即的皮膚反應。火蟻咬傷,蜜蜂、黃蜂、胡蜂螫傷通常很痛,蚊子、跳蚤、蟎蟲叮咬造成的癢則大過於疼痛,昆蟲和蜘蛛咬傷的毒液致死案例比蛇咬傷還多。

並非所有蚊蟲叮咬的症狀和處置方式都相同,所需的急救治療和醫療照護視叮咬的蚊蟲而定,有些昆蟲種類造成的危害較大,而有些個案則是因為過敏反應而造成嚴重的風險。

蚊蟲叮咬非常常見,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蚊蟲叮咬的症狀

症狀取決於被叮咬的類型,可能出現的症狀有:

有些人對蚊蟲叮要會出現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反應,稱為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過敏性休克發生突然,若無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突發性死亡。

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是全身性的且發生突然,症狀包含:

  • 胸痛
  • 臉或嘴部腫脹
  • 吞嚥困難
  • 呼吸困難
  • 昏倒或頭昏眼花
  • 腹部疼痛或嘔吐
  • 出疹或潮紅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若您出現以下症狀,請聯繫您的醫師:

  • 呼吸困難
  • 嘴唇眼皮或咽喉腫脹
  • 頭昏目眩或意識不清
  • 心跳加速
  • 麻疹
  • 噁心、抽筋或嘔吐
  • 兒童被蠍子螫傷

蚊蟲叮咬的原因

常見的蚊蟲螫傷如下:

  • 大黃蜂
  • 蜜蜂
  • 胡蜂
  • 火蟻
  • 黃蜂

常見咬傷吸血的昆蟲:

  • 床蝨
  • 跳蚤
  • 蒼蠅(例如:黑蠅、沙蠅、鹿蠅、馬蠅)
  • 蚊子
  • 蜘蛛
  • 壁蝨

蚊蟲叮咬的風險因素

當您在戶外工作或從事露營、健行等戶外活動時,就可能遭到蚊蟲叮咬,尤其是當您的皮膚大量暴露在外時,如手臂或腿,被蚊蟲叮咬的機率大增,蚊蟲叮咬的風險因素包含:

  • 穿著黑衣服
  • 在戶外用餐
  • 接近蜂窩或昆蟲巢穴
  • 擦香水
  • 穿寬鬆的衣服
  • 參與戶外活動
  • 在戶外工作

蚊蟲叮咬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蚊蟲叮咬的診斷會從理學檢查與回顧病史開始,一般蚊蟲叮咬不需要進行檢驗,檢驗只用於當蚊蟲咬傷的傷口疑似感染病菌時才需要,在排除一些類似的疾病,例如帶狀皰疹(Shingles或水痘(Chicken pox)後,醫師才會提供您蚊蟲叮咬的相關治療。

  • 昆蟲毒液過敏測試:蚊蟲叮咬最可能安排的是昆蟲毒液過敏測試,醫師會刮患處的皮膚取樣少量毒液並檢查皮膚腫脹的大小,以判斷個別昆蟲毒液的過敏反應。
  • 萊姆病檢驗(Lyme disease test):當在萊姆病疫區遭壁蝨叮咬,在壁蝨從皮膚上被移除後,通常必須進行萊姆病的致病源-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的檢驗。

一般蚊蟲叮咬只是造成些微困擾,但不會導致長期且嚴重的健康問題,但萬一叮咬的蚊蟲帶有其他感染病菌則需要進一步的治療,或者在叮咬後出現的過敏反應則會出現嚴重與致命的症狀,需要急救。

蚊蟲叮咬如何治療

蚊蟲叮咬很常見,大部分症狀也很輕微,只有當叮咬的昆蟲有毒、帶原病菌或當人體出現過敏反應時,情況才會變得緊急。當這類的急症發生時,只要有精確的診斷及適當的治療就能挽救性命並避免組織永久性的傷害。

大部分的蚊蟲叮咬的不適都是小範圍、局部性的,也很容易處置,事實上,一般的蚊蟲叮咬只需要居家照護就能緩解症狀。

若您對蚊蟲叮咬過敏,減敏治療(Desensitisation)也是可能的選項,昆蟲毒液的免疫療法能預防對蚊蟲叮咬敏感的人發生系統性的過敏反應。

蚊蟲叮咬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照護可以協助您克服蚊蟲叮咬:

  • 水泡:別戳破因蚊蟲叮咬出現的水泡,這可能導致感染,水泡破掉會疼痛或在皮下時會產生壓痛,如果可以,請使用黏性繃帶保護起水泡的部位。
  • 一般性蕁麻疹(Generalized urticaria):若您發現蚊蟲叮咬處出現會癢的腫塊或傷口,醫師可能會開給您口服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e)及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例如普賴鬆(Prednisone)來治療患處,如果症狀惡化,請就醫治療。
  • 大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 :大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可使用短效的口服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或鎮痛藥(Analgesics),若局部腫脹嚴重,醫師可能會給您口服類固醇(Steroids)。
  • 小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小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則視叮咬的部位使用冰敷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乙醯胺酚(Paracetamol)或布洛芬(Ibuprofen),麻醉劑(Anaesthetic)、類固醇藥膏( steroid cream)或抗組織胺藥錠(Antihistamine tablets)也能幫助舒緩疼痛。請勿在傷口隨意使用藥膏,並遵從藥品包裝指示用藥,雖然患處可能很癢,也請避免抓傷口,因為您可能會抓傷皮膚,導致細菌入侵感染。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R. Su · 更新日期:2022/04/21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