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此分類收錄各種國內外醫療新聞或政策,包含全球或台灣醫療領域的新突破或發展,新型研發藥物消息,醫學期刊新發布的研究,或是新種病毒或細菌,以及政府相關衛生單位的公告等。

基礎知識

新聞

112年國人十大死因公開!詳解台灣十大死因、癌症死亡率排名

衛生福利部6月17日公布最新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其中癌症連續42年蟬聯榜首;與111年相較,國人標準化死亡率下降3.2%,其原因究竟為何?《Hello醫師》本文為您解答: 為何112年死亡率下降? 國人十大死因排名 十大癌症死因排名 男、女性十大癌症死因排名 112年死亡人數減少的原因 衛福部指出,112年死亡人數較111年減少2,863人,死亡率下降1.4%,若以WHO西元2000年世界標準人口年齡結構計算標準化死亡率,死亡率則下降3.2%。 死亡率下降主要與新冠疫情趨緩有關,相較於110年,111年的死亡人數增加24,266人,其中有14,667人因COVID-19死亡;隨著疫情緩和,112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降至8,962人,相比於上一年減少5,705人,連帶降低整體死亡人數。 然而,就長期變化趨勢觀察,隨人口成長及高齡人口比重增加,死亡人數呈上升趨勢,近10年死亡人數及死亡率皆平均年升2.9%,標準化死亡率則平均年降0.1%。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結果 112年十大死因統計中,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前2名;COVID-19從111年的第3名,降低至第6名;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則分別上升1位至第3、4、5名,其餘排名不變。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死因別 死亡人數(人) 死亡人數年增率 1.癌症 53,126 2.3% 2.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23,424 -1.0% 3.肺炎 16,702 16.6% 4.腦血管疾病 12,371 -0.4% 5.糖尿病 11,625 -5.4% 6.COVID-19 8,962 -38.9% 7.高血壓性疾病 8,930 2.4% 8.事故傷害 7,063 1.6% 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6,164 -5.1% 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5,814 0.0% 112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結果 112年與111年比較,十大癌症死因的順位皆無改變,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4年排名前2名。(延伸閱讀:健檢發現肺結節?免驚!定時追蹤肺結節、持續11症狀快就醫防止肺癌!)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癌症別 死亡率(每十萬人口) 死亡人數(人) 所有癌症死因 227.6 53,126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44.3 10,348 2.肝和肝內膽管癌 33.1 7,724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29.1 6,791 4.女性乳癌 25.2 2,972 5.前列腺(攝護腺)癌 15.7 1,815 6.口腔癌 15.5 3,610 7.胰臟癌 12.3 2,879 8.胃癌 10.0 2,327 9.食道癌 8.8 2,064 10.卵巢癌 6.4 751 一般民眾所熟知的大腸癌,即是結腸直腸癌。 追溯過往近10年的癌症死因,前列腺癌、胰臟癌及卵巢癌的死亡率皆有成長趨勢;相較於101年,各自死亡人數與死亡率的上升幅度如下:   死亡人數上升幅度 死亡率上升幅度 前列腺癌 42.5% 44.3% 胰臟癌 57.4% 57.5% 卵巢癌 30.4% 28.7% 【延伸閱讀:罹患卵巢癌和基因有關?了解卵巢癌原因、風險與預防方法】 112年男、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 依112年癌症死因統計結果,男性每十萬人口的癌症死亡率為276.6,女性為179.8。 男、女性第一大癌症死因都是肺癌,男性第2和第3名的癌症死因是肝癌與結腸直腸癌,女性則為乳癌與結腸直腸癌。(延伸閱讀:女性預防乳癌:了解乳腺癌的原因與風險)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男性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56.4% 2.肝和肝內膽管癌 45.6%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33.6% 4.口腔癌 28.6% 5.食道癌 16.6% 5.前列腺(攝護腺)癌 15.7% 6.胰臟癌 13.4% 7.胃癌 12.4% 8.非何杰金式淋巴瘤 7.4% 9.膀胱癌 6.4%   女性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32.6% 2.女性乳癌 25.2%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24.7% 4.肝和肝內膽管癌 20.9% 5.胰臟癌 11.3% 6.胃癌 7.6% 7.卵巢癌 6.4% 8.子宮頸及部分未明示子宮癌 5.5% 9.非何杰金式淋巴瘤 5.1% 10.子宮體癌 4.5% 註:上表以每十萬人口計算 從年齡看112年癌症死亡人數 依年齡別來看,112年癌症死亡人數多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占總數的87%,其中以65~74歲死亡人數的增加幅度最多。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年齡別 死亡人數 較111年增減人數 0~24歲 147 2 25~34歲 264 8 35~44歲 1,317 - 131 45~54歲 5,022 - 79 55~64歲 11,105 377 65~74歲 15,423 869 75~84歲 12,028 130 85歲以上 7,820 - 135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看更多 新聞 相關文章

新聞

口罩足才外銷!人口密度影響南亞疫情

國內疫情控制得宜的情況下,許多人開始關心口罩實名制是否有機會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表示,口罩實名制不變,不過一旦民生公務及戰備量充足後,政府對口罩的政策就會轉向定額徵用,再和廠商、生產線討論分配。口罩外銷的部分則由財政部負責,未來一定會更開放,但目前還沒定案。 另外,有民眾質疑為何疑似病例死亡要在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指揮中心絕對沒有要求24小時內火化,而是要求24小時內通報,並在當地醫院採檢,採檢結果送到相關機構。疑似病例的遺體則是由喪辦人員處理,或是在殯儀館冰存。 [covid_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截至目前國內共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至今已有444萬人確診,302,493人死亡。全球即時疫情可參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分享的即時數字。 日本將於下個月進行抗體檢測 日本厚生勞動大臣今(15)日宣布,下個月將對全國1萬人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這項測驗可以幫助日本政府掌握國內疫情擴散的程度,也可以鎖定疫情嚴重的區域,或是知道國內是否有一部分的人出現抗體,期望能夠發展出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新冠病毒的抗體檢測是用血液樣本測試,費時也比現在的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又稱多聚酶鏈式反應)檢測還要短。 人口密度高及大量移民勞工為疫情考驗 印度疫情也面臨嚴峻的考驗,特別是首都孟買,全印度82,103個確診案例和2,649例死亡案例中,有孟買就各佔20%和25%,孟買的醫院全都擠滿了病人,疲憊的警察仍要強制要求人民待在家中禁止外出,孟買的醫師則認為,疫情下最大的敵人,其實是高人口密度,因為即使待在家裡,許多印度家庭都是多人擠在同一個房間,完全沒辦法保持社交距離,只怕疫情會愈來愈嚴重。 而印度封鎖邊境和交通管制的政策,也導致許多廉價勞工必須徒步走回家,也可能因缺乏交通工具或金錢而四處滯留,許多移民勞工失業、流離失所,甚至經歷飢荒等問題。和世界其他國家比起來,封城是為了阻止疫情擴散,而像印度這樣擁擠、貧困的國家,更怕的是封城導致社會動亂。 可別以為只有印度面臨移工感染嚴重的問題,新加坡政府也正為此苦惱。根據CNN報導,目前新加坡26,098例確診人數中,有絕大部分都是南亞或東南亞國家來的移民勞工,而造成這些勞工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宿舍過於擁擠。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資料,約有20萬勞工分散在43間宿舍,也就是說,一間會擠到10~20人,這些人共用衛浴設備、並一同在公共空間進食,即使是睡覺的床鋪也相隔不到1公尺,完全無法落實社交距離,政府才趕緊重新安置、隔離這些勞工。 歐洲國家與俄羅斯解封程度拿捏不同 歐洲國家陸續解封鎖,或是有管制的開放娛樂活動、公共場所,例如德國重新開放800平方公尺以下的商店,體育活動也開放足球項目;法國旅遊禁令也解放。之前疫情較嚴重的西班牙則從11日起開放全國的教堂及清真寺,學校將於26日起逐步開放,但若要全面開放則要等到9月;義大利則是開放舉行葬禮,但不可超過15人,且以戶外舉辦為佳。 而在俄羅斯,普丁總統(Vladimir Putin)也宣布從12日開始解除封鎖,不過首都莫斯科要到月底(31日)才能解除封鎖。普丁也要求全國施工及營建業優先開工,不過型集會活動依然禁止,65歲以上老年人不准出門。然而有些學者擔心,俄羅斯根本還沒經歷疫情高峰,以現在死亡的2,305例中,約有180名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而俄羅斯衛生局也估計,全俄羅斯約有400間醫院面臨新冠肺炎擴散的風險,3月底時,許多醫護人員就表示他們缺少醫療器材和醫療防護措施,至今這些問題都還沒解決。


新聞

512國際護理師節!防疫旅遊研議中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出生,她一生為護理奉獻,因此全世界將這天定為「國際護理師節」,今年更是佛蘿倫絲·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 200 週年誕辰,WHO 便將2020年訂為「國際護理助產年」。今日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邀請了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到場,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也親自向蔡司長及全國護理師人員表達謝意,感謝他們不眠不休的貢獻。 此外,今日起「護台灣,助世界」的網站也升級!網站將會收集國人與世界各地的朋友,支持台灣參與 WHO 的宣言與心聲。而「Taiwan can Help」的口罩捐贈至今也有56萬人響應,相當於439萬多片口罩,陳部長及蔡司長也希望國人能多參與,讓全世界知道台灣可以幫助大家度過難關。 [covid_19]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全球至今已有419萬人確診,286,355人死亡。即時疫情可參考衛福部疾管署的數據,全球的可參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分享的即時數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截至目前國內共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72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全員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 中西醫合療治新冠肺炎 目前新冠肺炎的相關治療藥物及疫苗都還在研發當中,治療方式也都以支持性療法(Supportive care)為主,被問到中西合併治療會不會像瑞德西韋一樣,放進臨床主治指引中,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瑞德西韋並沒有放到臨床主治指引裡,只有進行臨床實驗,而治療方式上,因為新冠肺炎並沒有標準的治療方式,都是由主治醫師自行判斷病人適合什麼樣的治療,只要充分告知病人及病人家屬即可。台灣有些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治療,但因為目前沒有足夠科學依據佐證療法是否有效,所以專家小組即使認同,還是決定不放在治療指引當中。 連30天無本土案例,社區安全民眾可放心 今日記者會場上,指揮中心受訪的桌上多了透明隔板,長官們坐下的同時拿掉口罩,陳部長表示,連續30天無本土案例,證明我們現在的社區夠安全,但是個人防護不能少,「希望大家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以及社交距離。在室內如果座位之間有隔板,口罩拿下來也是可以的。」 指揮中心也表示,交通部正在研議「防疫旅遊」,若是民眾對於國內旅遊仍有疑慮,可以等到防疫旅遊規畫方針推出後再參考,不過陳部長也強調,從來沒有限制國內的旅遊活動,只是希望大家做好個人衛生工作,也許民眾對防疫或是疫情控制的信心不足,但請相信,台灣的社區是安全的。 此外,指揮中心補充,在防疫成果良好的情況下,6、7月有望開放藝文活動,不過會以國家展演館的表演為優先,售票也僅開放一半的位置,以便維持社交距離。而未來中職也有望增加至2,000人入場,且可能允許場內飲食。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中職目前的提議是將提供盒裝套餐以及酒精棉片,且內外野都有人數考量,會等社區防疫組看過再決定。而民眾也關心「繞境」到底能不能舉辦,副指揮官認為,目前希望以小規模繞境為主,也比較好掌握出席信眾的來歷,避免疫調困難。


新聞

次氯酸水可飲用?防疫是場持久戰

近日次氯酸抗菌液遭投訴廣告不實並開罰66萬元,而今(11)日記者會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也再次強調,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規定,次氯酸水是環境清潔用品,請避免使用在人體,當然也不能飲用。民眾若是要清潔手部,應以肥皂洗手為主,不方便洗手時則使用75%酒精,才是正確的防疫方法。 [covid_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但新增1例確診死亡案例(案197),為境外移入的40多歲男性,本身無慢性病史。3月19日發病,3月21日就醫,3月24日確診。3月28日因呼吸喘,轉至加護病房隔離,使用葉克膜治療,但因多重器官衰竭加上敗血性休克,不幸病逝。截至目前台灣一共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68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全員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 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案197是台灣最後使用葉克膜的2例病患之一。一般來說,新冠病毒(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的患者,若是呼吸道症狀嚴重,都會先以呼吸器治療為主,但是當呼吸器沒辦法改善,就會轉以葉克膜輔助治療。張教授認為,或許是病毒特性造成病人病情惡化快速,加上體內細胞激素風暴,造成肺炎變嚴重,所以院方才會使用葉克膜治療。使用葉克膜治療後,病患的肺部一直沒辦法恢復,因此決定延長葉克膜治療時間。然而,葉克膜治療時間長還是會有風險,病患已經使用葉克膜長達1個月,雖然中間呼吸道疾病症狀以及血氧狀態稍有改善,但長時間使用葉克膜會破壞紅血球、血小板,也會造成感染,最終病患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指揮中心也補充,病患的死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和年紀並無直接關係;而案197的太太先前也確診新冠肺炎,但已解除隔離並出院,推測2人感染是同一型病毒,是因為治療方式不同才有不一樣的結果。 樂活防疫餐廳 防疫新生活的規範下,最新進度到了餐飲業的規範。若室內人數為250人以下、一桌最多坐8人、社交距離1.5公尺,則可以籌辦中型婚宴,日後再視開放情況決定要不要再放寬。指揮中心也希望日後餐廳可以實名制,以配合疫調;或是標示「樂活防疫餐廳」,提供民眾更安心的選擇。不過實名制要如何在填寫資料的同時,又不會妨礙個人隱私,中央還在研議方法。 入境者將分送南北2檢疫所 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提醒,目前兩岸貨運依然維持5航點,分別是北京首都、上海浦東、上海虹橋、成都雙流及廈門高崎,暫不考慮加開其他航點。而副指揮官也提醒,5、6月份會有很多本土的漁船、海運船隻陸續返國,船員人數約2~3千人,目前已經要求漁業署,務必規畫船隻船員回台防疫策略,落實「一人一室、居家隔離檢疫」的原則,或是安排鄰近的檢疫旅館,讓船員入住。另外,上星期開始開放武漢台人可以自行返國,指揮中心表示,桃園機場入境的民眾將會送往北部的集中檢疫所;從小港入境的民眾則送往南部的集中檢疫所。雖然有聲音表示希望入境者都集中到一地檢疫14天,但陳部長認為沒有強制的必要性,郵輪、包機才有要求集中檢疫。部長也特別強調,國人的個人健康及衛生習慣一定要保持,心態可以輕鬆,但中國和韓國,一鬆懈就又有案例,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 防疫是一場持久戰 張上淳教授表示,防疫是持久戰,特別是愈了解病毒後,愈是有這樣的感受。雖然這次的新冠病毒和SARS、MERS類似,但因為輕症、無症狀患者多,會持續流傳,且症狀又不一樣,也一直有新變化,所以預期將會是場持久戰。即使預估之後會演變成類似季節流感防治的模式,但還是要倚靠疫苗,等疫苗問世才行。疫苗的研發上,台灣已經積極與國際合作,也進行很多會談,只希望民眾耐心等待。被問到是否提供國際醫療,陳時中部長表示,目前還是要遵守安全原則,病人在台有過就醫紀錄才有可能收治,「事實上,開放、關閉都很難,這是人道上痛苦的選擇跟公共利益的權衡。」部長認為,防疫期間面臨很多情況,未來也還會繼續面對,所以管理上絕對是動態管理。會根據社會變化隨時調整,但不一定能等到配套措施都做好才實行,「知道會造成社會大眾不便,但疫情變化太快了,我們只能盡全力選擇相對來說對的方向實行管理。」


新聞

防疫聊天機器人上線!中職開放千人入場

今(8)日記者會上,指揮中心宣布,近日疾管署與臉書合作推出「1922防疫達人——COVID-19 Messenger聊天機器人」,將提供24小時的線上服務,民眾可以透過應用程式Messenger詢問國內外疫情資訊、如何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假消息澄清查證、口罩購買資訊,也能直接撥打1922防疫專線。 [covid_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目前台灣確診一共440例,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5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無後送就醫者,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384萬人感染新冠肺炎,並造成269,598人死亡。即時疫情可參考衛福部疾管署的數據,全球的可參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分享的即時數字。 台灣新冠患者復陽機率不到1% 新冠肺炎採檢陰復陽的情況頻傳,中國最新數據統計,康復病人約有15%的機率復陽。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對此數據表示,各國測量、採檢的標準不同所以無法比較。我國因為是三採陰,相較其他國家更嚴格,目前國內只有4例復陽的個案,所以復陽的機率不到1%,請民眾不用擔心。而昨日新增的案440,不計在4例復陽的情況中,這是因為國外皆為二採陰出院制,但台灣的許多負壓隔離病房中,二採陰後還是有很多時陰時陽的病患,因此案440也還在時陰時陽的不穩定階段,不能算是「復陽」。 全民配合防疫新生活 由於今晚開打的中職將開放千人入場,為了配合防疫,場內禁止飲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也強調,中職開打可以說是防疫新生活的試金石,希望全民都能配合防疫新生活,所以建議業者配合執行以下4點條件: 保持社交距離,室外5公尺、室內1公尺,座位採梅花座或是增設隔板區隔。 落實個人衛生防護,如戴口罩;店家增設體溫測量,入口及場所內提供洗手用品或設備。 建立實名制,確實執行人流管制及環境消毒、清洗。 消防安全檢查及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合格。 如若符合以上4條件,就不受室內100人、室外500人的限制。另外,昨(7)日網路流傳一張標題為「全國明天舞廳酒店都可以復業,唯獨高雄要再等等。」的新聞截圖,指揮中心澄清從未發布此資訊,會將散布不實消息者依法移送警方偵辦,請民眾切勿轉傳。


新聞

世界手部衛生日!正確洗手7步驟

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09年起,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Save Lives: Clean Your Hands)活動,同時將5月5日訂為「世界手部衛生日」,每年以不同的活動主題呼籲全球響應手部衛生,強化手部衛生概念,並強調手部衛生能減少疾病感染,也因此,今(5)日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教導民眾正確的洗手步驟,並提供以下7字訣幫助記憶: 內:手掌心內部搓揉 外:雙手手心搓揉手背 夾:十指的夾縫相互搓揉 弓:手心與手指相互搓揉 大:搓揉雙手大拇指與虎口部位 立:手指立起,用掌心搓揉指尖 完 (腕):手腕部位也不能忘記 疫情相關活動陸續推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也在記者會上宣傳行政院與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簡稱AIT)合辦的「台美防疫松」,這項活動將邀請全球科技高手參加。競賽主題分為管理防疫相關資源、邁向疫後過渡措施、保護社會弱勢族群、預測工具支援決策、支援前線防疫人員與善用資料風險溝通等6主題,報名時間從今日至12日截止。 此外,因應本次疫情,衛生福利部新增「急難紓困實施方案」補助對象,並於明(6)日起擴大申請,符合下圖條件資格的民眾,可向各地區公所申請。 [covid_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台灣目前確診一共438例,分別為34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3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指揮中心進一步指出,昨日晚間自印度搭乘專機之129人已於今日清晨抵台,其中9名有症狀者經採檢後,已與其他人一起送往集中檢疫所隔離,目前採檢都為陰性。有關4月20日第三班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231名湖北返台的民眾,截至目前1人就醫治療中、1人陪同就醫,其餘均已監測期滿解除隔離,並於今日返家自主健康管理。第4班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229人則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預計明日解除隔離。 勿將康復病人標籤化 昨(4)日晚間新增1名磐石艦隊軍人,採檢結果呈現「弱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軍人也出現時陰時陽的情況,但因為連續兩天檢測都是弱陽性,所以即使病毒量較少、傳染力低,還是決定以陽性處理。而除了該個案之外,社會大眾也擔心,會不會有其他「弱陽性」的軍人沒有被採檢出來,或其他已康復的病患,是否會出現陰轉陽、身體殘留病毒的疑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根據韓國的數字資料顯示,約有100多位病患雖採陰性後又復陽,但是並無傳染力。顯然病毒的特性就是會讓採檢結果在陰性與陽性之間轉換,但實際上對患者周遭的人無任何威脅;而且確診後期病毒量減少、傳染力也降低,染疫者其實是相對安全的。雖然之前的確出現過陰轉陽、二度感染的案例,但台灣一直是以高標準的三採陰來決定患者是否可被放行出院,所以請民眾不要過度恐慌。陳時中部長也強調,病人出院前都會被再三提醒必須遵守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原則;即使不會再有傳染疑慮,但指揮中心仍會要求痊癒者若出現症狀還是要通報,所以請民眾不要將病人標籤化,責罵對疫情控制並沒有幫助。 逐步放寬體育和經貿活動 日前在記者會上,指揮中心於推動的「防疫新生活」中,宣布會逐步開放體育、文化藝術活動的管制。雖然中華職棒沒有停辦,但也有嚴格的入場人數控管,從原本的150人已增至250人,但因為國內疫情趨向穩定,許多球場的容納人數也多,目前中職正在爭取是否可以開放至1,000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指揮中心只是提供建議及評估,希望球場內的民眾依然可以維持社交距離,以及落實個人衛生例如洗手、戴口罩等等,只要這些防疫要素都可以維持且確實做好,那麼放寬人數就沒有問題。而近日世界各國陸續宣布6月底要解封鎖,陳部長表示台灣的封鎖程度本就不高,但目前還是以重要經貿活動、國內產業內需為優先寬鬆對象,其他暫不考慮開放。


新聞

防疫行動慢半拍?日本新冠措施大解析

說到日本,許多人往往聯想到街道乾淨、市容整齊和大眾運輸規劃良好的已開發國家,但是在處理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上,從2月時的鑽石公主號事件,到現在4月下旬(2020年),日本政府的防疫動作似乎緩慢又消極,令人擔心到底是否能避免本土疫情失控,本文將為您解析,日本到目前為止面對疫情的態度與防疫措施。 初次大爆發於鑽石公主號遊輪 在今年(2020)2月初,搭載各國遊客的大型遊輪鑽石公主號,爆出乘客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之後遊輪於2月4日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為了避免病毒擴散,日本政府要求船上的乘客都必須留在個人艙房隔離14天,遊輪的密閉環境給了病毒擴散絕佳的機會,統計資料顯示,船上3700多人裡超過700人確診新冠病毒。 日本對船上人員的緩慢篩檢速度,引起不少人詬病,有人質疑為何不動用全國的篩檢能量,讓所有乘客盡快下船,避免健康者遭受傳染。 針對船上的檢疫情形,日本厚生勞動省副大臣橋本岳曾在推特發布過船內照片,照片中劃分出兩條通道區分「乾淨」和「不乾淨」的區域,但隨後就被人指出兩條通道最後都通向同個房間,根本毫無意義。 日本傳染病學專家岩田健太郎(Kentaro Iwata)也指出,船上的隔離措施相當混亂,除了感染區域與安全區域沒有確實分開外,船上人員也沒有全部穿著防護裝備就在兩區域間通行,甚至戴著防護手套使用手機或吃東西。 另外,在日方讓確診陰性的公主號乘客下船後,自行乘坐大眾運輸回家的方式,也讓不少人擔心病毒可能在公共場合擴散開來,畢竟篩檢的準確率並非百分之百。 就醫標準嚴苛且社會風氣隱忍病痛 在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福利部加上勞動部)所公布的就醫指南中寫到,發燒37.5度以上或持續4天者,建議就醫尋求醫療協助。不過許多人不太認同,認為發燒需要忍到4天才符合就醫標準太過苛刻,可能會延長感染者在外傳播病毒的風險,而且也會降低民眾自行就醫檢測的意願。 受到日本的社會風氣和工作文化影響,不少日本民眾有即便生病也要上班的習慣,尤其愈是基層工作者愈嚴重,有網友在日本知名論壇「5ch」發文表示,自己已經發燒好幾天卻不敢請假,並透漏自己每天搭乘電車通勤。在日本可能還有許多跟該網友一樣,發現自己身體有異狀,卻不敢或不願請假就醫的人,不僅造成疫調困難,更可能加速病毒傳播。 緊急事態宣言發布慢且不是封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直到4月7日才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實施範圍包含東京、大阪和神奈川等7個疫情嚴重地區,不過這個緊急事態宣言跟「封城」並不相同,其主要賦予政府有權在疫情擴大時,徵用土地或建築物作為醫療設施,或者對不願配合醫療物資分發或配給的企業罰款等。 但緊急事態宣言並沒有辦法限縮一般人民的自由,政府只能「強烈建議」民眾盡量不要旅行、去酒吧、舞廳等擁擠的娛樂場所,但不聽勸的人也不會有相關罰則。相比西方國家的封城措施,日本的緊急事態宣言並不能禁止店家營業,也無法禁止人民外出。 隨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日本政府在4月16日宣布,將擴大緊急事態宣言的範圍至全境47個都道府縣,直到5月6日。截至4月21日,日本已經有11,135人確診,263人死亡,究竟緊急事態宣言能否達到應有的防疫功效,仍需時間證明。 中央地方不同調 疫情恐難止息 相比中央政府的遲緩,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Naomichi Suzuki) 早在2月就積極展開防疫措施,率先下令全北海道的公立中小學停課,並強烈要求民眾待在家中。隨後安倍晉三才跟進宣布,全國高中小學應在3月2日起停課直到4月的春假,雖然大多數學校都決定配合,但在配套措施沒有到位的情況下,部分學校直到9日才開始停課,而且仍有學校拒絕停課。 北海道的積極篩檢讓其一度成為日本境內最多新冠病毒確診的地區,但仔細與積極的疫情調查與追蹤,成功讓北海道的確診增加數顯著減少,不過就在疫情威脅看似要解除之時,北海道在4月中旬的確診人數再次升高,而且這些案例幾乎都是本國人且沒有近期出國史。捲土重來的第二波疫情攻勢,也讓中央政府所宣布的緊急事態宣言,再次將北海道囊括其中。 從北海道的例子來看,疫情再次擴散的原因可能來自疫調與篩檢的量能過小,與鄰近的韓國相比,日本的總篩檢人數少了約40萬人,雖然兩國都已經出現許多本土感染症狀,但日本仍不擴大篩檢的作法,使得其確診數目前已超越韓國。 疫調不確實加上沒有限制的國內旅遊或通勤,將再度點燃北海道的疫情。尤其日本的黃金週即將到來,若日本再不加大防疫力度,確診人數一旦失控成長,不僅可能造成醫療體系全面崩潰,對延期舉辦奧運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恐怕是雪上加霜。


新聞

水泡為新症狀?直航轉機禁令將延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原本4月29日到期的「限縮兩岸航空客運直航航線」及4月30日到期的「全面禁止旅客來台轉機」2項政策,要繼續延長執行,何時解禁仍需視疫情狀況才能決定。 [covid_19] 皮膚水泡是新症狀?張上淳:有個案出現類似情況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病毒的新症狀備受關注,近期許多皮膚科醫師發現,患者身上有紅腫或是水泡。對此,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包括皮膚的一些表現,在這些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病人身上,可以注意到一些比較有一點特色的狀況」。因為這些確診的病人是關在負壓隔離病房裡,如果患者自己沒有主動描述,那麼他們腳上小小的水泡,或是有點紅的水泡,就比較不容易被其他人注意到。但有了相關醫學報告之後,醫療人員將更關注此症狀。張教授進一步解釋:「在我跟主治醫師的通話當中,曾經有聽過他們的報吿說,曾有一小段時間出現水泡,可是我沒注意到是在腳上還是在哪裡,所以換句話說,也許我們的個案也可能有這樣的狀況。」 關於眼睛出現結膜炎的症狀,張教授表示,目前的個案並沒有出現此狀況,而新加坡的眼科有相關研究但也沒有發現出現這樣情形的案例。台灣目前並沒有對個案特別做病毒檢測或培養,也沒有看到結膜炎等相關症狀。 美國近日宣布將唾液檢測技術導入應用,預計可以大幅增加檢測效率。對於這樣的檢測方式,張教授解釋,在香港的報告中發現,用唾液的檢體做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全名為聚合酶連鎖反應),同樣也可以得到陽性結果,台大醫院也用過類似方式、一種稱作「漱口水」的方法來檢測。這種方法是利用漱口的方式採集樣本,受檢測者將口水漱到喉嚨後面的部位,再吐到無菌的搜集罐中,之後送去檢測可以得到陽性結果。這種檢測方式也曾經運用在SARS當中,但至於檢測的敏感度,是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驗得出病毒,張教授表示還需要一些驗證。 新增1例確診為敦睦艦隊軍人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19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癢、咳嗽等症狀,21日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目前共計427例確診(今日新增案427),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29例敦睦遠訓支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25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0日及21日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460名湖北返台民眾,新增1人有症狀後送就醫,截至目前共4人後送就醫、1人陪同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做健康監測。 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29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1,237人,其中509人為居家隔離對象,728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指揮中心將持續針對個案公共場所活動足跡調查並公布上網(網址:https://bit.ly/2xyUgs3),再次提醒民眾若曾於相關時段及地點活動,應自主健康管理14天,外出時請佩戴口罩,若有不適,請撥打免付費傳染病諮詢專線1922,就醫時主動告知活動暴露史。 無強制規定外出或進入商場須戴口罩 因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艦爆發群聚感染,引發全台社區感染的隱憂,因此澎湖縣近日宣佈,民眾外出需要戴上口罩,違者將予以開罰,而賣場家樂福近日也要求消費者入內請先戴上口罩。對此,是否將進一步明定規範,要求強制各地民眾戴上口罩,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回應,目前沒有特別理由加強集會或是戴口罩的規範,「但還是希望大家維持社交距離。」陳部長表示,當出現沒有辦法維持距離,或是空氣差、自己有慢性病、需要進出醫院與病人接觸等情況時,希望民眾可以自主配戴口罩,現在並沒有強制的規定。


新聞

歐美5國封城防疫!有限自由還能遛狗

自今(2020)年1月23日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的爆發地,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封城開始,疫情至今已持續2個多月,病毒感染的重災區也從亞洲轉移至歐美地區。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即時疫情數據,截至4月10日,確診數約170萬人,前5名的國家由高到低為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和德國,佔了全世界總確診人數的62%。 為了抑制病毒擴散,這些國家也開始進行軟性封城,但跟武漢封城不同,歐美國家較注重個人自由,仍讓民眾可以出門採買、看診或運動等,本文將整理這5個國家狀況,讓讀者們有更多了解。 [covid_19] 1. 美國:42州封城 公立學校關閉至9月 美國加州於3月19日宣布封城,是美國最先進行封城措施的地區,到目前為止,已有其他42州跟進,不過每個地方政府的作法不同。 以加州為例,封城並不代表居民完全不能離開住處,事實上,加油站、藥局、雜貨店、市場、銀行、洗衣店、便利商店及提供外帶服務的餐廳,仍舊正常營業。當地政府表示,除了採買民生用品、尋求醫療服務或授權進行的必要活動外,當地居民均應待在家中,以避免新冠病毒擴散。在學校方面,加州州長葛文∙紐森(Gavin Newsom)表示,所有公立學校會保持關閉,直到9月新學期開始,期間則採用遠距教學維持課程進度。 另一嚴重疫區紐約州,則於3月22日實施封城,考量到全美疫情增長仍未趨緩,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omo)在日前宣布延長封城至4月29日,紐約跟加州類似,只禁止非必要的商業活動,人民一樣可以去超市、藥局或雜貨店,甚至還能出門遛狗或散步,只要跟旁人保持約183公分(6英尺)即可。 2. 西班牙:封城仍可外出剪頭髮遛狗 相較於美國,西班牙的疫情爆發較早,總理佩德羅∙桑傑士(Pedro Sánchez) 於3月14日,實施為期15天的全國性封城,並二度延長至4月25日,除了工作、採買食物、醫療需求或其他緊急狀況外,所有居民皆應待在家中,全國學校、非必要性的商店或娛樂場所,也應關閉,如電影院、酒吧、餐館等。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民眾仍然可以去剪頭髮或遛狗,這也使得許多沒養寵物的人想辦法借狗,讓自己能出門透透氣,甚至您可能也已經在新聞上看到,有人不惜將自己裝扮成狗的模樣,用爬的也要離開家門,當然這種行為也使得政府不得不一再呼籲居民遵守封城規定,以免病毒一再擴散,壓垮早已瀕臨崩潰的醫療系統。 3. 義大利:禁止戶外運動與某些工廠停工 在美國疫情大爆發後,義大利終於退居到確診人數的第3名,但是死亡人數仍高居5國之最,其原因推測跟人民對防疫觀念不足,以及老年人口較多有關。 義大利最初於3月8日封鎖重症疫區倫巴底,以及在其周圍的14個省份,但緊接著在2天後,就將封城區域擴大至全國。 與其他歐洲國家相似,義大利的封城措施比起武漢仍屬寬鬆,允許居民出門採買甚至慢跑,社交距離至少得保持1公尺,不過在3月20日之後,政府採取更嚴格的規定,包括禁止任何戶外運動及跑步,以及不得在假日或周末前往前往別墅或其他居住地。由於單日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在22日,義大利政府進一步停止了一切非必要的企業和工廠停工,或者改以遠距上班。 雖然封城初期引發居民反彈,甚至引發監獄暴動,但的確有效抑制病毒的傳播速度,單日確診及死亡人數皆逐漸下降,目前義大利的封城已延長至4月13日。 4. 法國:禁百人集會與餐廳 咖啡館等 在3月12日時,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就宣布所有學校將於16日關閉,在接下來幾天內,他也禁止了超過百人的集會,以及禁止餐廳、咖啡館、電影院和舞廳等場所。並在3月15日宣布,從17日中午開始將封城15天,除了工作、採買和醫療需求之外,所有法國居民皆應避免出門。 眼見15天的封城期限在即,法國境內的疫情已趨峰頂,但政府仍不敢懈怠,於27日將封城時間延長至4月15日之後,且近日表示封城期限將繼續延長,同時也會參考義大利的抗疫措施,以擬訂下一步行動。 5. 德國:軟性封城加大量篩檢 降死亡率 身為5國中死亡人數最低的德國,一直到3月22日才採取全國軟性封城措施,在那之前,最先頒出禁令的是德國的巴伐利亞邦,地方政府在3月17日時禁止所有體育和休閒設施,餐廳的內用時間只到下午3點,社交距離則為1.5公尺,除了藥局、超市和銀行等維持生活必須商店外,其他商店必須關閉,不過散步或慢跑等行為仍被允許。 雖然封城期限將於4月19日到期,國內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也較鄰近國家低,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仍表示,因為疫情仍在持續,現在要談結束管制措施有點為時過早。 既然德國的封城措施並沒有特別不同於其他國家,是什麼原因造就其死亡率低呢?有說法指出德國的大範圍篩檢,相較於義大利或英國只篩檢有症狀的患者,大量篩檢讓政府能及早掌握疫情流向,以阻斷傳染途徑,因此許多輕症或無症狀患者雖然讓確診人口暴增,但是死亡率卻很低。 另外,德國也是歐洲國家中,醫療保健較為健全、資源更充足的國家,因此他們的重症患者痊癒機率也較高。


新聞

染新冠肺炎名人多~日星志村健不幸過世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都在努力對抗疫情,其中,也包含許多陸續傳出染病的名人,從皇室、政界、娛樂界到體育界,有些是因為家人或同事確診,而正在居家隔離。其中,日本著名藝人志村健,已於3月29日深夜不敵病魔過世,享壽70歲。其他確診的全球各界名人,以下將逐一介紹,包括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夫婦、英國查爾斯王子(Charles Prince)與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Boris Johnson)、摩納哥親王亞伯特二世(Prince Albert II)等。 [covid_19] 志村健(志村けん,Ken Shimura) 2月20日才剛過70歲生日的志村健,本名志村康德,被尊為日本的喜劇之王,因「志村大爆笑」等搞笑節目,而有「怪叔叔」的暱稱。志村健在日本演藝圈的人緣很好,終身未婚的他,其實一直渴望結婚也想有孩子,曾有過好幾段戀愛,可惜都未能如願。 據日媒報導,本身有肝臟慢性病的志村健,今年(2020)1月時才因胃部瘜肉而住院動手術。3月19日出現發燒和呼吸困難等症狀,20日被診斷為「嚴重肺炎」,直到23日才確診是新冠肺炎,隔天就因病情加劇,轉院至駐有傳染病專家的醫院,並仰賴體外維生系統,簡稱葉克膜(ECMO)的設備(人工心肺的概念),來幫助他維持呼吸,沒想到還不到一星期就過世了,令人不勝唏噓。 志村健來過台灣多次,在台的知名度很高,也曾和藝人金城武合拍宣傳台灣旅遊的廣告,他過世的消息傳出後,不少粉絲與名人,紛紛在社群網站上悼念這位一代喜劇大師謝幕了,感謝他曾經帶給大家的歡樂 。 湯姆漢克斯夫婦 63歲的湯姆漢克斯,與和他同齡且也是演員的妻子麗塔·威爾森(Rita Wilson),於3月11日在社群媒體Instagram上,宣布他們的新冠病毒檢驗結果為陽性反應。夫妻倆當時都在澳洲的城市黃金海岸,漢克斯正在當地拍攝美國已故歌手貓王(Elvis Presley)的電影。 確診後兩人即留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之後出院繼續在澳洲居家隔離,漢克斯也不時在社群平台上,跟粉絲分享他恢復的狀況,呼籲大家做好自我隔離,避免傳染。3月28日漢克斯在社群平台Twitter上貼文,表示和老婆已回到美國加州的家了,仍會持續社交隔離(Social distancing),他非常感謝照顧他們的澳洲醫療團隊,還有那些祝福他的粉絲們。 查爾斯王子與首相強生 來自英國皇室的消息,證實現年71歲的查爾斯王子前幾天已確診染新冠肺炎,對新冠病毒的檢驗結果為陽性。在皇室的聲明中,提到查爾斯王子一直只有輕度症狀,身體仍然健康,並且像往常一樣,過去幾天一直在家工作。 查爾斯的妻子卡蜜拉(Camilla)也接受新冠病毒的檢驗,結果為陰性,但目前兩人都仍在蘇格蘭進行自我隔離。 沒想到在王子確診後沒兩天,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也確認染了新冠肺炎。至於已高齡93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這段時間與兒子查爾斯和首相都有過互動,但尚未知她是否做了新冠肺炎的篩檢,可確定的是,她已取消今年6月94歲生日的傳統閱兵典禮了。 亞伯特二世親王 以富豪、賭場、跑車著名,與法國相鄰的歐洲小國摩納哥,人口不到4萬人,其62歲的親王亞伯特二世,日前也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使他成了全球第一位染此疾的國家元首。亞伯特二世的身體狀況很穩定,目前仍繼續在自己的住所辦公,並照常與內閣和政府成員保持聯絡,同時呼籲摩納哥人民要嚴格遵守禁令,減少與他人接觸以避免病毒的傳播。 加拿大總理夫人蘇菲·杜魯道(Sophie Gregoire Trudeau) 44歲的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的妻子蘇菲·杜魯道,在結束短暫的英國之旅後,對新冠病毒的檢驗呈陽性反應,3月12日確診後,兩人皆進行自我隔離,目前杜魯道並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傳出。 伊卓瑞斯·艾巴(Idris Elba) 因演出好萊塢電影《雷神索爾》(Thor)裡彩虹橋的守門人而成名的英國演員艾巴,現年47歲,他在3月26日上傳影片說自己被診斷出罹患新冠肺炎,他的模特兒妻子薩布麗娜·艾巴(Sabrina Dhowre Elba)之後也傳出確診,但兩人都表示沒有出現症狀,而選擇接受檢測的原因,是因為他曾與確診患者接觸。艾巴也持續對自己的健康保持警覺,他呼籲大家要記得保持個人衛生,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並勤洗手。 普拉西多·多明哥(Plácido Domingo) 著名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西班牙男高音多明哥,日前在臉書(Facebook)上自曝,基於道德義務,他接受了新冠病毒的檢測,結果為陽性反應。「只要有醫學上的必要,我和家人就會進行自我隔離。」他表示自己和身邊的人,身體都健康,但因為曾有發燒和咳嗽等症狀,才因此決定接受檢查,目前已住院治療中。 10幾位美國職籃球星 因有球員染疫,目前賽季已暫停的美國職業籃球賽NBA,已有3位球星確認感染了新冠肺炎。首位確診的NBA球星是猶他爵士隊(Utah Jazz)的魯迪·戈貝爾(Rudy Gobert),27歲的他,確診前曾在一次記者會後,故意去摸桌子和所有的麥克風,藉此嘲諷新冠病毒,影片曝光後引來網友猛烈攻擊,他也出面道歉,沒想到後來真的染疫。 戈貝爾的隊友唐納文·米歇爾(Donovan Mitchell)、布魯克林籃網(Brooklyn Nets)的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也都相繼染病,目前已有14位來自不同球隊的球星確診了。其中23歲的米歇爾,坦言自己沒有症狀,他覺得這病毒最恐怖的是,因為染病後可能外表看起來還好,所以永遠不知道您接觸過的人裡面,誰是已經生病的了。 歐嘉·柯瑞蘭蔻(Olga Kurylenko) 曾飾演「007龐德女郎」的烏克蘭女星歐嘉·柯瑞蘭蔻,於3月15日在Instagram上透露自己被診斷罹患新冠肺炎,已經在家待了一週的她,表示自己的主要症狀包含發燒和疲倦,也呼籲大家要做好預防措施,好好照顧自己。 克里斯多佛·希夫哲(Kristofer Hivju) 演出美國知名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挪威演員克里斯多佛·希夫朱,3月16日在Instagram上表示自己對新冠病毒的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目前他和家人正在進行隔離。41歲的他,表示自己與家人的身體還算健康,只有輕度的感冒症狀。 安迪·寇恩(Andy Cohen) 知名的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安迪寇恩,於3月20日在Instagram上宣布自己罹患了新冠肺炎,在某次日後的採訪中,51歲的他提到自我隔離時最難過的事,就是必須與他1歲的兒子本(Ben)分開,而他也提到了自己出現身體疼痛,及失去食慾和嗅覺等症狀。


新聞

614 世界捐血日!捐血好處和注意事項看這裡

6 月 14 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世界捐血日」(World Blood Donor Day),旨在鼓勵捐血助人,並感謝熱心捐血的人,捐血可幫助有生命危險的病人延續生命,並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根據 WHO 的資料顯示,捐血普及率有逐年上漲的趨勢,自 2008~2018 年,自願捐血者的捐血次數增加了 1,070 萬次,在全世界的 79 個國家中,90% 以上的血液供應,都來自自願捐血者。捐血不只能救人,也有益自己的健康,以下介紹捐血好處與重要性,看完後不妨從今天起一同響應捐血吧! 捐血的重要性與如何應用 捐贈的血液,多半用在延續病人生命的緊急狀況,如生產時大量出血的產婦、嚴重營養不良或貧血的人、患有血液和骨髓疾病者,或災難事故傷者等,而有些血液可能會製成血液產品,供醫療研究。各區域和國家都需要有品質安全和足量的血液,才能確保人民有一定的安全醫療品質。 捐血對自己的好處 捐血一袋不僅能救人一命,根據美國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的說法,捐一次血可挽救多達三個生命,且捐血除了能救人之外,對自己也有下列好處: 降低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風險:研究發現,捐血能降低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LDL),並降低血壓,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免費健康檢查:為了確保捐血的品質和捐血者的健康,捐血中心都會替捐血者做基本的健康檢查,包含血壓、體溫、血紅素(Hemoglobin),有無 B 肝、C 肝,或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或稱愛滋病毒)等。 捐血條件與限制 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的資料,捐血者應符合以下條件: 17 歲~65 歲,男生滿 50 公斤、女生滿 45 公斤。 無 B 型肝炎、C 型肝炎者。 一年內沒有危險性行為者(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性交易、一夜情、多位性伴侶等)。 最近一週內未服用任何藥物(含阿斯匹靈),最近兩週內未打針。 血壓的舒張壓 50~95 毫米汞柱(mmHg),收縮壓 90~160 毫米汞柱。(推薦閱讀:在家量血壓) 捐血注意事項 捐血前一晚應有充足之睡眠,且捐血前請勿吃油膩的食物。 捐血前 72 小時內未拔牙、八小時內沒喝酒。 女性若逢生理期、懷孕,或產後(含流產)六個月內,請暫時不要捐血。 上次捐血量若為 250 毫升,需間隔兩個月才能再捐;若捐 500 毫升,則需間隔三個月。 若近期曾出國者,也需注意該國家是否被列為傳染病疫區,若為疫區則無法捐血,建議民眾在捐血前可先至台北捐血中心網站查詢,直接輸入地區與國家就能查,免得白跑一趟。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