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血管問題

在此分類你可以看到包括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周邊動脈疾病、高血脂在內,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的疾病、症狀或危險因子的介紹。

基礎知識

其他心血管問題

突然低血壓很危險!低血壓原因多要小心

談到血壓,您可能會以為低血壓比起高血壓較安全,而且少有心臟病(Heart disease)發生的機會,但是持續的低血壓或血壓突然下降,嚴重可能會有致命危險,請務必注意!究竟該如何判斷自己有無低血壓?又是什麼原因會造成血壓過低?就讓《Hello醫師》來為你解惑! 低血壓標準為何? 血壓通常在夜間最低,在早上起床後漸升至中午前最高。若收縮壓為12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80毫米汞柱或稍低,都還算正常。收縮壓指的是血壓數值的最高數字,心臟收縮打出血液時,動脈內的壓力;舒張壓是指血壓數值的最低數字,心臟舒張充滿血液時,動脈的壓力。 若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只要其中一項符合,就可稱為低血壓,會讓人感覺暈眩無力。有些人常在低血壓範圍內,卻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故不需要治療。但若嚴重的話,會使流到大腦和器官的血液不足,將導致休克和死亡。 為什麼會有低血壓?常見的3種情況你一定要知道 低血壓的情形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情況都不盡相同,常見的有以下3種狀況: 1. 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發生在坐下或躺下後再起立時感到暈眩,好發在女性和年長者身上。變換姿勢時,通常心率會跟著升高、血管也會收縮以補充流至大腦的血液,但是姿勢性低血壓者的心率與血管,不如一般人的反應,血液無法及時供給大腦,造成短時間眼前黑、暈眩的症狀。(推薦閱讀:姿勢性低血壓:症狀、造成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2. 餐後低血壓 吃完飯後,大多血液會進入消化系統而使血壓降低,可能會頭暈甚至摔倒,好發在年長者身上。吃得多,血壓下降也較明顯,特別是吃高碳水化合物時,但高脂肪食物則無太大差異。透過減少血壓藥的劑量、餐前喝水,或吃低碳水化合物,皆有助減少不適症狀。(延伸閱讀:好壞碳水化合物這樣分~吃出健康沒煩惱) 3. 神經反射性暈厥 長時間站立或情緒波動而導致血壓忽然下降而暈厥,好發在兒童和年輕人身上。由於控制心血管系統的神經功能異常,血管擴張導致低血壓,常見的症狀包括流汗、臉色蒼白和噁心等。 若您時而感覺頭暈、視野模糊、噁心、疲勞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或感到寒冷、面色蒼白、呼吸快又淺、脈搏微弱等,請務必盡快求診,因為背後可能有更嚴重的問題。(同場加映:懶得吃早餐? 小心變胖虛弱腦袋空) 可能使血壓過低的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3種較常見的低血壓原因,下列也有可能會造成低血壓: 懷孕:由於體內循環系統在懷孕期間迅速擴大,血壓可能會下降,但這是正常的,生產後血壓通常會恢復到孕前狀態。 心臟問題:包括心跳過慢、心臟瓣膜問題、心臟病發作和心臟衰竭等。 內分泌問題:甲狀腺疾病、腎上腺功能不全、低血糖以及某些糖尿病等,皆可能引發低血壓。 脫水:身體缺水會感到虛弱、頭暈和疲勞。嚴重可能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現象,若過度使用利尿劑和劇烈運動,都可能導致身體脫水。 大量出血:如重傷或內出血等,會減少體內血液量,使血壓嚴重下降。當身體血液遭細菌入侵時,也可能導致血壓嚴重下降、器官與組織衰竭,發生敗血性休克。(推薦閱讀:細菌感染恐致命!敗血症的原因、症狀、治療、預防) 嚴重的過敏:攝取或觸碰到某些食物、藥物或昆蟲毒液等,皆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蕁麻疹、瘙癢、喉嚨腫脹和血壓下降等症狀。 缺乏營養: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會使體內紅血球不足,因貧血而導致低血壓。 正在服用藥物:帕金森氏症的藥物、抗憂鬱藥物、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和心臟藥物等,都可能導致血壓過低。(關於更多低血壓資訊請參考: 低血壓:症狀、造成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提醒您,若有血壓方面疑慮,請定期量血壓並到醫院檢查有無貧血。在勞動或運動時觀察自己是否容易比他人喘,若感覺有異請到心臟科檢查,若無異狀,可適度運動增進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

看更多 其他心血管問題 相關文章

其他心血管問題

法布瑞氏症是什麼?會對壽命造成影響?原因、症狀、治療解析

阿德從小就病痛不斷,只要感冒、天冷變化,手指、腳趾就會像被鐵槌敲般劇痛,皮膚也長滿奇怪的紅疹,卻找無病因。 直到某日阿德突然昏厥摔車,送醫經院方安排深入檢查後發現,阿德罹患的是罕病「法布瑞氏症」。手腳疼痛、皮膚問題,乃至於心律不整所致的昏厥皆因此病。 究竟法布瑞氏症是什麼?為何會手指長紅疹、腳趾劇痛,甚至影響心臟健康?《Hello醫師》一探法布瑞氏症對健康的影響,並介紹法布瑞氏症的症狀與治療。 法布瑞氏症是什麼? 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為罕見疾病,屬於「溶小體儲積症」的一種。溶小體的作用形容細胞的垃圾場,可藉由多種酵素將蛋白質、黏多醣、醣脂質等物質消化,並分解成小分子,提供細胞回收再利用。(你也想知道:吃得油膩膩?小心血管「油」過頭!出現高血脂症,小心併發中風和心肌梗塞) 法布瑞氏症被視為一種基因缺陷,當病患體內缺乏名為α-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 α-GAL)的溶小體酵素,導致細胞脂質無法代謝,將使相關醣神經鞘脂質及球三糖神經酰胺(Globotriaosylceramide,簡稱GL3)及逐漸堆積在全身的細胞,引發各處器官病變。 法布瑞氏症典型3大症狀:併發症多、不容易診斷 因基因缺陷,導致GL3主要堆積在腎絲球、腎上管的上皮細胞、心肌細胞與瓣膜纖維細胞,造成腎臟、心血管、腦血管及神經病變。由於法布瑞氏症的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直至成年甚至30、40歲才經由併發症發現罹患法布瑞氏症。 法布瑞氏症的3大典型症狀如下: 肢體末端疼痛:為最明顯的症狀,且天氣變化、有情緒壓力時疼痛感會更加劇烈。疼痛感包括抽痛、灼熱感和刺麻感,嚴重時患者可能無法站立或睡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皮膚紅疹:皮膚出現暗紅色疹子,主要分布於下腹部與大腿間,頸部、四肢末梢與胸部。 角膜斑點:眼睛角膜出現輻射狀或螺旋狀的混濁斑點,有時水晶體也會出現混濁的情況。 法布瑞氏症恐引發中風、腎衰竭 法布瑞氏症的危險之處在於若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過度累積的GL3會使身體各處的重要器官如心臟、腎臟及腦血管等發生病變,嚴重者更可能面臨洗腎,甚至猝死的情況。 法布瑞氏症的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女性的發病時間通常較晚,症狀也較輕微,因為法布瑞氏症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常見病變器官與併發症如下: 腎臟病變:腎絲球過濾下降出現蛋白尿,後期則演變為腎衰竭。 心臟病變:通常出現於成人後,症狀嚴重程度不一,可能出現左心室肥大、二尖瓣閉鎖不全、心悸、心律不整,後期則常有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問題。 腦血管病變:導致缺血性中風、腦血管梗塞、頭暈或頭痛等。(延伸閱讀:頭暈、視力模糊竟中風?頸動脈狹窄7大前兆:表情不對稱、四肢麻快就醫) 法布瑞氏症會影響壽命嗎? 根據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的資料,若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男性「法布瑞氏症」患者壽命平均減少約20年,女性則減少約15年。 法布瑞氏症4大治療藥物:早期治療有望重返正常生活 法布瑞氏症的治療分為2部分,一部分針對症狀治療,一部分則透過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藉由注射α-半乳糖苷酶藥物,改善GL3過度累積的問題。 若早期接受治療,病情可獲得妥善控制並重新正常生活,但若治療時機太晚,已出現心肌肥大或器官衰竭,治療難度便會大幅提高。 針對法布瑞氏症常見的症狀,可區分為4大類治療藥物與方法: 肢體疼痛:使用苯妥英(Phenytoin)、癲通長效膜衣錠(Carbamazepine)預防及緩解慢性疼痛。 皮膚病變:藉由雷射治療身上所出現的暗紅色疹子。 心血管、腦血管病變:使用抗凝血藥物改善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中風,嚴重者則可能需接受冠狀動脈手術。 腎病變:前期會先以藥物緩解腎臟病變速度,若腎衰竭已入末期,則需透過洗腎延緩病情。 新生兒建議接受基因及酵素檢測 由於法布瑞氏症屬於基因疾病,因此若家族中有任何成員患有法布瑞氏症,建議安排新生兒接受基因及酵素檢測。 母親可在產前透過基因診斷、懷孕期間的羊膜穿刺來發現法布瑞氏症,產後則可藉由新生兒手、腳之血液測定嬰兒的α-GAL酵素活性。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吃得油膩膩?小心血管「油」過頭!出現高血脂症,小心併發中風和心肌梗塞

現代人飲食西化,聚餐、工作壓力大時少不了大魚大肉,或也來點雞排、珍奶等高油糖的「療癒食物」來慰勞自己,但長久下來不僅體重上升,更容易不小心就罹患「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引發高血脂症的原因眾多,如今飲食已是誘發的主因之一,究竟該怎麼吃才不會有高血脂?當有高血脂後,是否連帶有其他併發症?而血脂又該怎麼看才算標準?讓《Hello醫師》一一來說明! 高血脂症是什麼? 所謂的高血脂,指的是其實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過高,除了提高罹患會導致心臟疾病的風險外,也會引起中風、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衰竭等併發症。 而血脂則是指血液中的脂肪,當血液中流通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濃度超過正常值時,稱作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的診斷標準是依據以下3類: 高膽固醇血症:血液中的膽固醇高於正常值200mg/dl。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血液的三酸甘油酯數值高於200mg/dl。 混合型高血脂症: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數值皆高於200mg/dl。 造成高血脂症8大原因 高血脂症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等2種。先天性指家族有高血脂病史、基因不擅代謝血脂者等先天因素,而後天因素則可能有以下疾病的併發或造成原因: 糖尿病 高血壓 肥胖 久坐、缺乏運動 抽菸 飲酒過量 飲食習慣不佳(如食用過多含有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之食物 高齡 高血脂症併發症!中風、心肌梗塞跟著來, 當血中脂肪濃度過高時,脂肪會堆積在血管內壁上,形成脂肪斑塊,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隨著脂肪斑塊愈積愈多,血管內徑就會愈來愈狹窄,因而引發各類心血管疾病。若此情形發生於頸動脈,便會造成頸動脈狹窄;發生在腎動脈,則會造成腎動脈狹窄。 同時,血管中的脂肪斑塊也可能剝落,吸引血小板附著於內皮損傷處,形成血栓(Blood clot)而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後果。 高血脂症與心血管系統疾病息息相關,也會影響人體的代謝系統,多數患者通常會伴隨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共病。 以下為高血脂症常見的8大併發症: 動脈粥狀硬化 心絞痛 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心臟病 腦中風 急性胰臟炎 心臟衰竭 四肢末梢壞死 血脂正常值怎麼看? 總膽固醇:理想數值為 200mg/dL為危險值。 上列為一般總膽固醇、低密度與高密度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的理想值與危險值。民眾可藉此比對血檢報告,判斷自己的血脂濃度,但需注意的是糖尿病、高血壓、長期抽菸或年齡稍高者(男>45歲;女>55歲或已停經)。 因較容易出現併發症,故其標準值通常較一般低。若有疑慮,建議可詢問專業醫師依照自身情況的標準值以進行後續治療。 飲食把握5原則,遠離高血脂症 少吃高膽固醇或加工食品:內臟類、蟹黃、蝦卵、魚卵、熱狗、香腸、蛋糕(延伸閱讀:降低膽固醇這樣吃就對了!) 煮菜用好油: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 控制油脂攝取量:少吃油炸食物,改用清蒸、涼拌、清炒為主。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蔬菜、水果、全穀類等原型食物。(延伸閱讀:素食菜單前5名!成功降低膽固醇)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戒除菸酒,規律運動促進新陳代謝、維持理想體重。 若控制飲食後仍無法降低高血脂,醫師多會建議接受藥物治療,使用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史塔汀類藥物、菸鹼酸等藥物幫助降低高血脂,避免血脂濃度持續升高,引發其他併發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頭暈、眼睛模糊竟中風?頸動脈狹窄7大前兆、改善方法一次看

許多人認為中風難以預防,「只要遇到了,就是遇到了」,但其實只要事先注意某些徵兆,就能及早治療、避免中風。頸動脈狹窄為最常見的中風主因之一;依據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顯示,每年3~4萬缺血性腦中風病者中,有10~20%為頸動脈狹窄所致。 頸動脈狹窄的常見症狀包括頭暈、視力模糊,由於與一般貧血、身體過累的症狀相似,因此多數人經常忽略並錯失治療良機。究竟造成頸動脈狹窄的原因為何?該如何避免頸動脈狹窄發生?《Hello醫師》將說明頸動脈狹窄與中風的關聯外,頸動脈狹窄有哪7大前兆、症狀為何、又該如何治療,讓你一次認識遠離中風威脅。 頸動脈:心臟供血至腦部的主幹道之一 人體器官皆需要血液提供氧氣和養分維持運作,若無血液流動,器官便會缺氧壞死,大腦亦同。大腦的血液來源分別為頸動脈和椎動脈,若這2條動脈出現如狹窄或堵塞的問題,腦部便會面臨缺血危機,在數分鐘內壞死,並導致缺血性中風。(同場加映:主動脈瓣狹窄無徵兆?了解症狀和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動脈硬化 頸動脈狹窄(Long-segment carotid stenosis)多數是因「動脈粥狀硬化」所致。血管內部有層內膜,隨著年齡增長、油脂累積內膜會逐漸增厚,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而動脈粥狀硬化也是造成眾多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諸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皆為動脈粥狀硬化所致,不可不慎。 頸動脈狹窄的另一個常見原因為血栓剝落。血液中有主要負責凝血的血塊,當血液因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抽菸或肥胖等因素而使血塊變得濃稠時,血栓便容易堆積在血管中,導致動脈狹窄與中風危機發生。 其他造成頸動脈狹窄的原因也包括動脈內膜剝離、動脈炎及心因性栓塞。(延伸閱讀:主動脈剝離症狀、原因完整看) 頭暈、眼睛模糊!頸動脈狹窄的7大前兆與症狀 頸動脈狹窄可分為症狀性與無症狀性,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是指發生頸動脈狹窄時沒有任何不適,需藉由血管檢查才能得知;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則指半年內曾出現以下症狀: 頭暈 頸部痠痛僵硬 視力模糊、眼前一片黑(暫時性黑矇) 注意力不集中、暫時失憶 說話含糊不清、無法說話 表情不對稱 單側手、腳發麻無力(你也想知道:揮別中風、心肌梗塞:定期健檢顧血管、保養心血管3大方法) 上述症狀通常會在1日內恢復正常,嚴重時則會導致暫時性的腦部缺血或是腦中風,造成半身不遂、失明。 頸動脈狹窄的8大危險因子 頸動脈狹窄與動脈粥狀硬化具高度相關性,因此除年紀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外,以下8大危險因子也會導致頸動脈狹窄的機率大幅提升。 抽菸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肥胖 缺乏運動 飲食習慣不良 曾有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相關疾病 頸動脈狹窄的3大檢查方式 若半年內曾出現頭暈、眼前一片黑的症狀,同時又是前述的高危險族群,建議應立即就醫看診,以免延誤治療、甚至造成中風發作。醫師將視病況安排以下檢查: 頸部超音波:屬於最方便的非侵犯性診斷工具,能檢視頸部的血管狹窄程度與血流變化,缺點是較不易偵測腦內血管的狹窄狀況。 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造影:侵犯性低,能檢查出多數頸動脈狹窄的情況。若合併頸部超音波一起執行,可比傳統血管攝影檢查的精確度。 傳統血管攝影:侵犯性高,會留下傷口,且有感染與極低機率的中風風險,但精確性超高,為臨床上目前最主要的診斷標準。(你也想知道:破解心臟病5大迷思!瘦子不會得心臟病?) 如何改善頸部血管阻塞?頸動脈狹窄3大治療方法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有3種,醫師會依據症狀的嚴重程度來判定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主要藥物為抗血栓藥物,然而抗血栓藥物無法溶解頸動脈中的硬化斑塊,因此單靠口服藥物治療,2年內的中風率仍有20~25%。 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傳統介入性的治療方式,對於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0%的患者,該手術可降低2年內同側腦部的中風率17%;若狹窄程度介於50~69%,則可降低5年內的中風率6.5%,缺點是患者恐會在手術過程中風,因此醫師會審慎評估患者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置入頸動脈支架:近年新型的微創治療,藉由在頸動脈狹窄處放入血管支架的導管,擴張狹窄導管,讓血液暢通。因創傷較小,手術時間短,適合年紀較大、身體較虛弱的患者。 一分鐘認識頸動脈狹窄! ➡︎ 每年3~4萬缺血性腦中風病者中,近20%患者為頸動脈狹窄所致。 ➡︎頸動脈和椎動脈為2大供應大腦血液之來源,當動脈過油變狹窄或堵塞,腦部將因缺血而壞死。 ➡︎頸動脈狹窄症狀如頸部僵硬、視力模糊、單側手腳麻、表情不對稱等。 ➡︎不良習慣如抽菸、缺乏運動、飲食習慣不佳、過度肥胖將提高頸動脈狹窄發生。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初期靜脈曲張怎麼辦?靜脈曲張症狀、治療、8大改善方法

現代人因久坐、久站而經常感到腿部腫脹、無力或抽痛,甚至冒出青筋,外型如同藍色蜘蛛網。 靜脈曲張不僅影響外觀,長期惡化不治亦會嚴重影響生活、帶來不適,甚至演變為反覆發作的潰瘍。究竟靜脈曲張的原因為何、有何症狀、該看哪科治療?《Hello醫師》帶您瞭解8大預防方式及3大療法,幫您遠離靜脈曲張困擾。 靜脈曲張是什麼?認識靜脈瘤 靜脈曲張(Varicose veins)又稱靜脈瘤,當靜脈受到壓迫或是瓣膜沒有關緊,血液就會倒流使得內壓增加,讓管壁擴張變成囊狀;大部份出現在腿部,若出現在肛門四周,則稱為痔瘡。 為何腿部容易出現靜脈曲?正常情況下,腿部的靜脈會將血液從下肢帶回心臟,血管中的瓣膜則負責預防血液逆流。當瓣膜無法正常作用時,便會導致血液淤積在腿部,無法回流到心臟,使腿部靜脈血管變粗、擴大,形成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部分為體質、遺傳所致,但下列因素也會導致靜脈曲張: 腿靜脈血栓 腿部受傷 懷孕 體重增加 常穿高跟鞋者 長期站立或久坐的工作 靜脈曲張初期症狀不明顯,3大症狀一次看 靜脈曲張初期的症狀較不明顯,但長期持續未改善的話將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小腿、腳踝腫脹、沉重、痠痛:通常在一天快結束時感覺特別強烈,下肢如小腿、腳踝產生沈重與腫脹感。 出現藍色、腫大的靜脈:最初會浮現如同蜘蛛網狀的靜脈及細小紅色血管,隨後靜脈會開始腫脹、變大且呈現藍色,從腿部冒出如蜈蚣樣的紋路。 靜脈性潰瘍:為嚴重靜脈曲張,通常發生於腳踝,可能伴隨著疼痛感或有液體滲出。 靜脈曲張分七期 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指出,靜脈曲張可以分成7期: 第0期:沒有靜脈疾病的問題 第1期:開始出現微血管絲或蜘蛛網血管 第2期:靜脈曲張(站立時,血管直徑大於3mm) 第3期:腳踝出現水腫 第4期:有皮膚變化,包括鬱血性皮膚炎、色素沉澱、皮膚發炎、發紅、萎縮、硬化。 第5期:靜脈浮出並出現潰瘍,且會反覆發作。 第6期:出現開放性開放的靜脈傷口。 靜脈曲張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症狀,雖然症狀輕微時,不會對生活帶來太大影響,但若不即時改善,恐使症狀日漸惡化,嚴重時更可能出現下列併發症: 慢性傷口癒合速度變慢(嚴重時有蜂窩性組織炎) 腫大的靜脈突然破裂出血 鬱血性皮膚炎 靜脈炎、深層靜脈栓塞、肺動脈栓塞 靜脈曲張看哪科? 靜脈曲張的病患可以選擇心臟血管外科來檢查,雖然每間醫院的分科不同,但大致上都分成心臟內科、血管外科,或是心臟血管外科。心臟內科負責心臟周邊問題,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血管外科則是檢查動脈阻塞、靜脈栓塞、靜脈曲張或是周邊血管疾病。(推薦閱讀:翹二郎腿使血壓高?翹腳對健康的影響)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8大改善建議 基隆醫院護理科及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提供預防靜脈曲張及保健方式,提供以下建議: 避免兩腳交叉、久站:坐姿時應自然平放雙膝勿交叉,以減少壓迫膝膕靜脈,並避免長時間站立以防靜脈壓升高。 避免久坐:長時間靜坐不動,下肢血液的回流,仍須克服地心引力,因此偶爾抬腿,啟動肌肉幫浦,幫助靜脈將血液送回心臟,仍是預防靜脈曲張的不二法門。 正確飲食:建議可多攝取高蛋白、高維生素C食物,以利傷口癒合。 勿長時間配戴彈性繃帶:部分患者因工作或外型美觀需求,習慣長時間穿著緊身與高丹織襪,建議每日至少應在臨睡前取下。因有傷口而配戴繃帶者,則應卸除後清潔患肢,以優碘擦拭患部,並觀察有無紅、腫、熱、痛等現象。 體重控制:體重過重時,易造成下肢與側肢因重力而使靜脈再度曲張。 休息或睡眠時抬高小腿:睡眠或休息時,將抬腿高於心臟約30度(約一個枕頭高度),有助於將靜脈血液送回心臟,減緩靜曲張症狀 。 強化腿部足部肌肉:可多從事如騎單車、跳舞、游泳及多散步等運動,強化腿部及足部的肌肉,預防或改善現有的靜脈曲張症狀。 腿部按摩:可搭配乳液或緊實霜,由足部、腳踝、小腿、膝關節周圍及大腿穴位依序由下而上進行按摩,每次約30分鐘,有助減緩酸痛及促進血管周圍淋巴腺活絡;但特別要注意的是,不可沿著曲張靜脈按摩,不僅沒有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血栓異位的風險。 3大靜脈曲張治療方法 台大醫院解釋,目前治療靜脈曲張的患者仍多以手術為主,並輔助藥物或機能彈性襪來改善,尤以下列3種方式最為常見: 特殊襪子、繃帶: 「壓力襪」也被稱作「彈性襪」,可緊貼腳踝和腿部患部。 「壓縮繃帶」為纏繞於腿上的繃帶層。 「壓縮泵」為一種每隔幾分鐘便會自動擠壓腿部的裝置。特殊輔料會覆蓋放在開放性瘡上以幫助傷口癒合。 藥物治療:依據患者症狀使用不同類型的藥物治療。例如無法使用壓力襪或繃帶的患者,可考慮藥物輔助靜脈通暢。若有皮膚感染者,則可透過抗生素處理。至於皮膚搔癢的患者,則建議施用處方霜或軟膏。 手術治療:如果其他治療難以發揮治療作用,醫師通常建議手術去除或消融受損的静脈,使患部不再堆積血液。近年微創手術已可達到免住院、免全身麻醉、僅有微細傷口之成效。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指甲、腳趾發紫不可忽視!發紺成因、症狀、種類原來有這些

當寒流來臨,許多人手腳常因血液循環不佳而異常冰冷,甚至發生變色,雖然多添加保暖衣物和鞋襪大多能改善發冷的症狀。 然而,當指甲、腳趾或嘴唇等部位發紫,甚至透過衣物保暖也無法恢復正常時,就有可能出現發紺。有關發紺的成因、種類及症狀,《Hello醫師》將帶您一同了解。 什麼是發紺? 發紺(Cyanosis),又稱為紫紺,是一種缺氧的表現。當人出現發紺現象時,動脈血中的(缺氧血紅蛋白)含量會增高,通常含量會達3~5 g/dL,這時血氧量就會下降,可能低於85%,患者則會出現皮膚、黏膜、指甲發紫等症狀。 發紺=缺氧?血紅蛋白血氧濃度數值數量是關鍵 發紺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動脈血(含氧血)中,參雜了靜脈血(缺氧血),使原有動脈血的氧氣濃度降低,血液變得較為黑紫,而使流經之處的皮膚或指甲呈現紫黑色。因此,發紺是一種人體缺氧的症狀。 然而,並非每位缺氧者都會發紺,如貧血者因血紅素(血紅蛋白)偏低的緣故,較難出現發紺症狀。(延伸閱讀:臉發白、頭發暈、走路會喘?免驚啦!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症狀) 3大發紺類型 發紺可以區分為以下3種類型: 中樞性發紺 中樞性發紺(Central cyanosis)是動脈中氧合濃度不足所導致,一般新生兒剛出生時的5~10分鐘內會有中樞性發紺的現象,這是正常的表現。一般10分鐘後就會回升至正常值,若持續有發紺現象,需要詳細評估是否有心臟、肺部、呼吸道、神經肌肉系統、血液、代謝相關的問題。 中樞性發紺好發於先天性心臟病(如法洛氏四重症)病童,因其心臟結構缺陷,易使靜脈血與動脈血混合為血氧不足的血液循環全身,進而產生發紺現象,即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 周邊性發紺 周邊性發紺(Peripheral cyanosis)患者通常動脈血氧濃度正常,但周邊血液循環受限,導致末梢組織沒有得到足夠的血流供應,發生周邊性發紺的可能原因包括: 雷諾氏症(Raynaud’s syndrome):當患者面對寒冷或出現情緒壓力過大時,手指與腳趾就可能對此產生血管收縮的現象,使血液無法供應末梢時,皮膚會因缺血而發紺,變成白色及紫色,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組織壞疽,最後還可能需要截肢。 嚴重低血壓 體溫過低 周邊血管阻塞或損傷(延伸閱讀:腳痛、腳麻、腳發冷?小心「腳中風」!周邊動脈阻塞成因與症狀) 心臟衰竭 淋巴循環異常 深層靜脈血栓 低血容積性休克   手足發紺 手足發紺(Aacrocyanosis)常見於健康新生兒或嬰兒,患者僅有手指、腳趾等罹心臟較遠的的肢體末梢處,出現發紫、發黑的狀況,但嘴唇和舌頭仍然保持紅潤,屬於一種良性狀況,不需太擔心。 通常是因環境因素,如氣候寒冷、氣溫變化過快(例如常溫環境走入冷氣房),導致周邊血管短暫舒縮調節失常,造成手指、腳趾發紫,經適當保暖後發紺就會消失。 如何判斷自己有發紺症狀?何時須就醫 當你發現自己的嘴唇、嘴巴、手掌、指甲或腳底有異常變色、發紫的現象,無法透過衣物保暖的方式恢復正常顏色,甚至出現以下症狀,須立即就醫檢查: 疲倦 胸痛 頭痛、頭暈 呼吸困難 發燒 意識不清 咳出黑色黏液 衣服穿暖、適時紓壓有助預防發紺 保持環境溫暖:天冷時須特別注意維持家中及室內環境的溫暖,外出時也應穿著足夠保暖衣物,避免因溫度過低血管收縮而出現手足發紺現象。 避免過大的心理壓力:許多患者常因心理壓力過大,而引起發紺,因此平時應多從事喜愛的休閒活動或運動,幫助排解心理壓力,以降低發紺風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大蒜通血路的效果這麼好,還可預防血栓?盤點7大最強清血管食物!

不良的生活習慣或食用過多的精緻食物,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個人健康,導致動脈血管壁因脂肪斑塊沈積而失去彈性、變硬,甚至引發血管阻塞與心血管疾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因此多多食用清血管食物來保養血管,就是最簡便有效的預防之道。《Hello醫師》與你分享7種清血管食物,助你通血路及保養血管,遠離心血管疾病。 大蒜通血路的效果這麼好,還可預防血栓?盤點7大最強清血管食物! 7大最強清血管食物 清血管食物1. 魚油 魚油被譽為「血管的清道夫」,所含的Omega-3在維持人體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從腦部、眼睛,或神經系統的細胞都需要Omega-3維持正常運作。《白血球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2019年曾發表文章指出,多攝取深海魚種的人,因其中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能夠降低三酸甘油脂、保護心臟並維持血管的健康的DHA及EPA 2種營養成分,較不易產生肥胖或心血管等問題。 大蒜通血路的效果這麼好,還可預防血栓?盤點7大最強清血管食物! 清血管食物2. 橄欖油 橄欖油含有高達85%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穩定性不僅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更好,美國心臟協會研究亦指出,高含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有效清除體內的壞膽固醇,若每日攝取半匙橄欖油,可降低至少15%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推薦閱讀: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衛福部也表示,使用不飽和類油脂的時候,應避免用於油炸或其他高溫烹調法;由於高溫會破壞營養素,並產生自由基和致癌物,非但無法保養血管,反而增加身體的負擔。 清血管食物3. 堅果 堅果內含豐富的天然油脂,不僅有助於提升好膽固醇,保養血管,其中的膳食纖維亦可增加飽足感及促進排便。然而,食用堅果時應注意是否有發霉情形,避免吃進黃麴毒素而有中毒或致癌的可能;另外,挑選無調味堅果也可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和鹽分,保養血管更加事半功倍!(推薦閱讀:抗發炎護血管!運動族群堅果就吃這3種) 清血管食物4. 莓果類 莓果類是抗氧化物及花青素的重要來源,適度攝取像是草莓、蔓越莓、覆盆子、藍莓等莓果,除了有助於維持正常的細胞活性、血管暢通與彈性外,還可降低低密度膽固醇與氧化自由基結合,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大蒜通血路的效果這麼好,還可預防血栓?盤點7大最強清血管食物! 清血管食物5. 番茄 番茄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茄紅素與抗氧化物,可幫助體內鈉離子的排泄,也是最強的通血路食物,能維持血管彈性,避免血管硬化、堵塞。同時具降低血壓之效果,也可預防低密度脂蛋白(LDL)之氧化,有利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清血管食物6. 大蒜 大蒜富含硫胺基酸、蒜素、礦物質如鍺、鈣、銅、鐵、鉀、鎂、硒、鋅,以及維生素A、B1、C等成分,有助於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血壓。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現,大蒜所含的蒜素具有防止腫瘤增生的效果,可抑制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與代謝,影響身體解毒系統的酵素作用,幫助修補細胞和增強免疫力,以抵抗癌症的侵犯。 大蒜通血路的效果這麼好,還可預防血栓?盤點7大最強清血管食物! 清血管食物7. 酪梨 酪梨富含維他命A、C、E及B群,以及礦物質、鉀、鐵、鎂等,其中更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約占53%及多元不飽和脂肪約占18%,可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並可預防發生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等疾病;其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加體內飽足感、抑制食慾,以及延緩血糖上升速度。 從以上盤點出的7大清血管食物可發現,魚油、橄欖油、堅果與酪梨等食物皆帶有天然的優質油分,可讓血管保持暢通而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只要能適度自飲食中加入健康的油脂,定期為血管清潔,就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劇烈胸痛要小心!解析主動脈剝離原因、先兆及症狀,掌握4招有效預防

近年主動脈剝離有年輕化的趨勢,如知名藝人小鬼與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皆因主動脈剝離而離世,因此年輕人也應多留意自己與身邊親友的心血管健康狀況,以免主動脈剝離找上門。 究竟主動脈剝離是什麼?除了胸痛,還有哪些症狀?《Hello醫師》將為你解釋主動脈剝離的原因與治療方法,幫助你判斷主動脈剝離前兆,把握關鍵就醫時機。 為什麼會主動脈剝離?主動脈構造及功能說明 了解什麼是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之前,得先從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說起。血液循環系統從心臟出發,收縮後將帶氧的血液行經位於胸腔的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再穿過腹腔後,分成2個支流到下肢後,就能完成血液的運輸。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動脈血管,其結構有內、中、外層構成的「三層結締組織」。在正常狀態下,主動脈內壁應保持平滑且富有彈性,才能承受血液流動撞擊的壓力。然而,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危險因子會讓血管壁發炎,導致血管壁失去彈性而硬化,即成為所謂的「動脈粥狀硬化」,一旦斑塊破裂便很可能引發主動脈剝離或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臟病症狀。(延伸閱讀:心肌梗塞男女有別!非典型症狀含胃痛、冒冷汗、疲勞) 主動脈剝離的原因 主動脈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維持生理機能,而主動脈剝離意即動脈內層破裂,血流會跑到中層以及外層,將主動脈撕裂成「假腔」和「真腔」2個腔室。 假腔會壓迫到真腔,讓血液無法供應至全身,造成缺血的現象,再加上假腔外圍沒有完整的結締組織,容易破裂並大出血導致休克、腦部缺血、下肢壞死。當主動脈剝離出現時,必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每拖延1小時,死亡率便增加1%。(延伸閱讀:頭暈易疲倦恐為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前兆!職棒球星林岳平換「膜」繼續活跳跳) 劇烈胸痛是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 主動脈剝離的先兆與症狀:出現劇烈胸痛要注意! 主動脈剝離來得急促兇猛又危險,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劇烈、有如刀割般且無法緩解的胸痛,有時疼痛感會從前胸轉移至上背、頸部、肩部。而除了胸痛外,主動脈剝離患者還可能出現下列症狀: 高血壓:有60%的病人會合併高血壓症狀。 心包膜填塞:體液聚集在心包內讓心臟無法跳動。 中風、心肌梗塞、休克:因血管剝離導致血管阻塞,導致器官缺乏血液供應而逐步喪失正常機能。(延伸閱讀:奪命僅數分鐘!預防心因性猝死這樣做) 除了上述症狀,也會出現全身性合併狀況,如臉色蒼白、呼吸困難、頭暈、聲音沙啞。 主動脈剝離的8大致病因子 過去主動脈剝離多被認為好發於老年人身上,不過隨著現代人工作與飲食習慣的轉變,主動脈剝離年輕化已成趨勢。以下是主動脈剝離的8大致病因子: 高血壓 高血脂 高血糖 長期抽菸或喝酒(延伸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生活壓力大 缺乏運動 飲食長期不均衡 先天性馬凡氏症候群(延伸閱讀:先天性心臟病症狀有哪些?先天心臟缺陷可能造成缺氧發紺) 主動脈剝離分A、B兩種,治療要先釐清 主動脈剝離患者需要做急救處置,治療可以分為內科藥物以及外科手術治療,但主動脈剝離仍有分2種類型,應先釐清再擬定治療方針: A型主動脈剝離 A型主動脈剝離為發生於升主動脈與由升主動脈延伸之剝離現象。根據臨床統計,約50~60%的主動脈剝離患者為A型剝離。 由於A型主動脈剝離所形成的假腔容易滲出大量血液,引發「心包膜填塞」使心臟停止跳動,屬於主動脈剝離中較危險的類型,應立即安排患者以外科手術搶救。醫師則依據病況來阻斷主動脈剝離的缺口,以便進行人工血管置換或修補主動脈瓣。(延伸閱讀:主動脈瓣狹窄無徵兆?了解症狀和治療) B型主動脈剝離 若主動脈剝離患者的升主動脈未有剝離現象,即屬B型主動脈剝離。B型主動脈剝離好發於長者,在無併發症的狀況下,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目的在於控制患者血壓並減緩疼痛,同時搭配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並定期追蹤主動脈的健康狀況。 然而,若B型主動脈剝離患者因產生假腔破裂導致血胸,或因壓迫降主動脈阻礙血流,而損害腸胃、肝臟、腦部或腎臟機能。便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利用套膜支架封住主動脈的裂口,讓血液不再流入裂縫。 規律運動有助預防動脈硬化與高血壓,降低主動脈剝離風險。 4方法預防主動脈剝離 要預防主動脈剝離其實不難,養成以下4大日常習慣,將讓你有效遠離主動脈剝離的威脅: 定期測量並保持血壓穩定:高血壓是主動脈剝離的主要原因,平時應養成以定期血壓計自行在家量測血壓的習慣,掌握血壓變化,以便於發現血壓異常時,能盡早就診檢查,降低罹患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健康飲食少油鹽:建議自己下廚,選擇高纖、少油、少糖的飲食方式,有助於保持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於健康水平。若必須外食,則應盡量避免口味過重、添加物過多或油炸的料理。 養成運動習慣:建議每日運動30分鐘,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有助控制體重,促進新陳代謝並增加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的濃度,有益心血管健康。 遠離菸酒:香菸中的尼古丁不僅會刺激交感神經,使血壓升高,也會促使膽固醇沉積於動脈內壁,導致動脈硬化;飲酒過量則會導致血壓升高與三酸甘油脂上升,因此強烈建議飲酒應適量並即刻戒菸,保護心血管與親友的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下肢腫脹小心深層靜脈栓塞!靜脈血栓症狀、原因及治療一次搞懂

上班族經常因公務忙碌而久坐,但長時間坐著不動的話,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嚴重的話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有案例顯示,長期久坐或服用避孕藥物,導致下肢逐漸腫脹、凹陷性水腫甚至皮膚潰爛的狀況,可能是深層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簡稱DVT)。 究竟深層靜脈血栓是什麼,對身體又有哪些影響和危害?就讓現任吳慶南內科診所所長(曾為台大醫院、和平醫院內科主任,並為少數具心臟內科專業的醫師)為讀者進一步說明深層靜脈血栓的原因、預防和治療方式。 深層靜脈栓塞是什麼? 吳慶南醫師表示,當體內的一條或多條深層靜脈,形成血凝塊或血栓時,就會造成深層靜脈栓塞。這種症狀可能發生在手臂、腿部或其他部位;而多數人則好發於腿部,導致下肢疼痛或腫脹,或也可能不會產生任何症狀。(延伸閱讀:什麼是女僕膝?膝蓋滑囊腫脹發炎所致) 然而,吳慶南醫師指出:「需特別注意的是,深層靜脈栓塞並不只影響腿部,靜脈中的血液凝塊可能會破碎,並順著血液流動進入肺部,進而阻塞肺部血流造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情況嚴重者即可能危及生命。」深層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統稱為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亦是血栓發生時最常討論到的病症之一。 下肢靜脈栓塞症狀 部分深層靜脈血栓患者並不會有任何不適,有些則可能會出現下列症狀: 單腿腫脹,較少雙腿一起腫脹 通常從小腿開始,感覺像抽筋或呈痠痛的疼痛感 腿部皮膚變色或轉為紅色 腿部有熱熱的感覺 深層靜脈血栓患者的腿部可能出現痠脹與熱痛感。 下肢靜脈栓塞何時該就診? 當發現自己出現以上疑似深層靜脈栓塞的症狀,千萬不要輕忽,應盡早前往醫院檢查。尤其當因肺栓塞而出現嚴重不適時,則務必需立即就醫。而肺栓塞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突然呼吸急促 深呼吸或咳嗽時,感覺胸痛或更不舒服 感覺頭痛、頭暈或昏厥 脈搏加快 咳血 深層靜脈血栓的原因和高危險群 根據 Virchow triad(Virchow氏三合症),導致深層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可分為以下3大機制: 血管受傷 血液滯流 血液高凝狀態 吳慶南醫師指出,依據2020年最新之「歐洲心臟學會ESC指引」,罹患深層靜脈血栓的風險等級可再分級為以下3種: 1. 高度風險 下肢骨折 心臟衰竭或心房顫動而住院(頭3個月內)(推薦閱讀:心房顫動合併中風風險評估) 髖或膝關節置換手術 重大創傷 心肌梗塞(頭3個月內) 曾患深層靜脈血栓者 脊椎受傷 2. 中度風險 化療 鬱血性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 口服避孕藥 荷爾蒙替代療法 感染:特別是肺炎、泌尿道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 發炎性腸道疾病 癌症(好發於轉移性癌症) 血栓形成體質(Thrombophilia):如遺傳性血栓體質 3. 低度風險 臥床:達3天以上 久坐:如飛機經濟艙症候群、坐車或辦公 糖尿病、高血壓 年紀大 肥胖 懷孕 靜脈曲張(延伸閱讀:靜脈曲張手術) 深層靜脈栓塞的併發症 肺栓塞:在有症狀的靜脈血栓栓塞(VTE)中肺栓塞占1/3。一旦患有肺栓塞,死亡率非常高,比急性冠心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死亡率還高。 栓塞後症候群(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指深層靜脈血栓(DVT)後因長期合併症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症狀。包括患側腿有痛、癢、腫、沉重感、靜脈曲張,皮膚有褐或紅變色,甚至潰瘍。 如何知道自己有深層靜脈血栓? 醫師可以藉由問診與理學檢查,觀察患部有無腫脹、變色或壓痛的狀況。此外,醫師還可能會使用以下方式做進一步的診斷: 超音波:超音波可以穿透組織,反射回來後經過機器運算呈現出影像,以判斷栓塞位置。但因新形成的血栓較軟,在超音波下不易被察覺。所以深層靜脈血栓的診斷特別必須使用壓迫超音波(Compression ultrasound)法。在正常情況下,靜脈經輕壓會扁掉,但如果有血栓存在則靜脈將不會被壓扁。 […]


其他心血管問題

腳麻、發冷別輕忽!周邊動脈阻塞疾病7大危險因子、成因與預防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除了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容易引發猝死的冠狀動脈心臟病之外,另一個無形殺手則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因初期常無症狀或只是腳麻、冷或間接性跛行,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有研究顯示,周邊動脈阻塞病患即使沒有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致死率也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近似;《Hello醫師》帶您了解,究竟何謂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其症狀、危險因子及預防方式為何? 什麼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主要表現,與冠狀動脈疾病及腦血管疾病一樣,更是造成50歲以上患者死亡及行動不便的主因;隨著年齡增加,其盛行率也隨之增高。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衛教資訊指出,台灣盛行率高達15.6~32%。 所謂周邊動脈疾病,指的是發生於冠狀動脈、腦部動脈與主動脈弓以外動脈的血液循環問題。一般而言,周邊動脈疾病引起的組織缺血多好發於下肢,常見的症狀為缺血性疼痛,尤其是小腿肚附近;最常抱怨的症狀包括:下肢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和休息疼痛(restpain)、痙攣或冰冷。。 由於飲食西化,偏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選擇不僅讓營養失衡,加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 使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發生率快速攀升。(延伸閱讀:高血壓心臟病:血壓標準、診斷、治療、預防) 動脈阻塞成因為何? 一般而言,周邊動脈阻塞的原因多來自於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也就是脂肪班塊在血管中堆積,使血管變得狹窄或甚至堵塞的症狀,它不僅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也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因。 在少數情況下,患者也可能因為血管發炎、四肢受傷、韌帶或肌肉結構異常,甚至暴露於輻射而導致。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症狀 許多周邊動脈的輕症患者鮮少出現任何症狀,而有症狀患者則常會出現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的狀況;由於周邊動脈阻塞經常發生在下肢,患者在走路或運動時,可能會因為下肢動脈阻塞而出現疼痛,但這種暫時性的症狀通常會在患者休息幾分鐘後,即獲得改善,不過如果周邊動脈阻塞症狀加劇,患者甚至連在休息、睡覺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的情形。 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還包含: 腿麻、虛弱無力 腳趾、腳掌、腿部有持續不斷的痠痛 腿部皮膚顏色改變 單側腿(腳)變得冰冷 勃起功能障礙 腿部或腳掌感受不到脈搏 腿部皮膚看起來有光澤 腳趾甲生長緩慢 腿(腳)毛脫落或生長緩慢 周邊動脈阻塞患者可能有腳痛、腳麻或發冷的症狀。 周邊動脈疾病的分級 臨床上,可以下列4種分級區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表現: 無症狀患者:患者基本無症狀,經檢查可能發現有四肢容易發冷、周邊動脈脈搏漸弱或出現雜音。 間歇性跛行 輕度跛行:步行200步後,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 中度~重度跛行:步行不到200步,即有間歇性跛行。 休息疼痛:休息或者睡覺的時候,也能感覺疼痛。 潰瘍或壞疽 周邊動脈阻塞患者何時應求醫? 當你感覺腿(腳)有麻痺、疼痛的感覺,便可考慮就醫。除非你剛剛翹著二郎腿或盤腿過久,否則請勿當作是上了年紀自然會有的腿部退化現象,而延遲治療時機。另外,即便沒有症狀出現,以下患者也應該就醫檢查: 65歲以上 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或吸菸者 高風險族群(肥胖、高血壓等等)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7大危險因子 基本上,引發周邊動脈堵塞的危險因子與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原因同質性十分相似: 高膽固醇 高血壓 家族史(周邊動脈阻塞、中風、心臟病) 抽菸 糖尿病(Diabetes) 年紀大(超過50歲者風險較高) 同半胱胺酸過高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4大高風險併發症 嚴重肢體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因動脈阻塞情形變嚴重,轉變成慢性的肢體缺血狀況,患者可能因肢體受傷或感染的原因出現壞疽,嚴重甚至需要截肢保命。 急性肢體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因血栓、栓塞或是外傷導致血管完全堵塞的急性症狀,通常發生在下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需要立即接受治療。在臨床表現上,有6個P可以代表:疼痛(Pain)、麻木(Paralysis)、感覺異常(Parethesia)、脈搏消失(Pulselessness)、皮膚蒼白(Pallor)及肢體冰冷(Perishing with cold) 中風或心肌梗塞:有周邊動脈阻塞的人,可能在冠狀動脈、頸動脈也有脂肪班塊堆積的狀況,一旦破裂便可能引發中風或是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的急性症狀。 嚴重感染:若腳上有久未癒合的瘡或潰瘍,可能會發生進一步感染,使細菌傳播到患者的肌肉、骨頭或血液當中。(延伸閱讀: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如何診斷? 通常醫師會請病人自述症狀後,再透過理學檢查,了解患者患部有無脈搏減弱、血流雜音、血壓降低、不正常的皮膚顏色、皮膚冰冷等症狀。其他進一步的檢查方法還包含: 踝肱指數(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 ABI or ABPI):也稱為上下肢血壓比,是檢查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常用方法。醫師會量測患者踝部與手臂的血壓,如果踝部血壓較低,代表患者可能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推薦閱讀: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操作流程、注意事項、血壓標準) 都卜勒超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又稱為彩色超音波,可以將動脈阻塞處以影像呈現。 血管攝影:其實就是常聽到的心導管,但它也能用於檢查心臟以外的部位。通常將導管從患者的股動脈處放入,移動至要檢查的部位並注射顯影劑,搭配X光觀看血管有無堵塞的狀況。 抽血檢查:檢測患者的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指數是否過高。(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治療方法 改善患者不適以及阻止動脈粥狀硬化惡化是治療的2大重點。根據患者的周邊動脈堵塞嚴重情況,醫師會考慮以運動訓練、藥物或手術進行治療。 運動訓練 症狀較為輕微的患者,醫師可能會建議透過運動訓練的方式,改善動脈血液流動以及間歇性跛行的狀況。這個運動計畫可能會在醫院執行或自行訓練,請跟醫師討論。 […]


其他心血管問題

蹲下站起來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的定義、原因、治療

陳媽媽只要蹲下站起來就會頭暈,有時還會視力模糊,至醫院檢查後,醫師說這是「姿勢性低血壓」。究竟什麼是姿勢性低血壓?姿勢性低血壓應如何治療與改善?《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什麼是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r Postural hypotension)又稱直立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姿態性低血壓。指因姿勢改變而引起的低血壓症狀,例如:蹲下站起來突然、坐著站起來頭暈。 一般低血壓的判定為收縮壓 20,舒張壓下降>10。 姿勢性低血壓的原因 多數的情況下,人體改變姿勢時,位於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的感壓反射接受器會發出訊號至自律神經,增加血管阻力或加速心臟跳動,以便將血壓控制在平均值內。但當這個控制血壓的機制受到影響時,便可能會出現低血壓的狀況。 另外一個主要成因,則是來自人體的血液量減少或循環受到影響,也可能會引發低血壓。本文將隨後列出會造成這兩項狀況的危險因子。(推薦閱讀:認識血壓:血壓標準、高血壓的症狀、原因和治療) 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 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症狀如下: 蹲下站起來頭暈 頭痛 視力模糊 虛弱 昏厥 神智不清 噁心 久坐站起來容易發生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何時該就醫? 如果只是「偶爾」感到頭昏眼花、頭暈目眩,有可能只是輕微脫水、低血糖、待在過熱的環境,或是久坐後起身等因素所引起,通常不是什麼太嚴重的健康問題,但如果你經常起身後常常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那麼就有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徵兆。若症狀嚴重到失去意識,即使只有數秒鐘的時間,情況也可能相當危急,請務必盡快就醫。 你可以將姿勢性低血壓發作的情況記錄下來,例如症狀持續多久、當下你正在做什麼等等,以便就醫時和醫師討論。(推薦閱讀:心電圖或心導管?侵入與非侵入性心臟檢查一覽) 姿勢性低血壓的7大危險因子 引發姿勢性低血壓的可能因素很多,其中特別常見的是循環血液量不足,這可能由身體脫水、失血或貧血,而引發姿勢性低血壓。(推薦閱讀:突然低血壓很危險!低血壓原因多要小心) 當人體內攜帶氧氣的紅血球減少時,就有可能出現暈眩、頭昏眼花等症狀。其他的危險因子如下: 年紀65歲以上:感壓反射接受器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弱,而且年長者的心臟跳動變慢,供血的速度也會相對減緩。 藥物影響:包括高血壓藥物、心臟病藥物,例如利尿劑、乙型阻斷劑(β-blockers)。另外,帕金森氏症藥物、抗憂鬱藥物、抗精神病藥物、肌肉鬆弛劑,勃起功能障礙藥物、麻醉劑等等,也會提高姿勢性低血壓之風險。 特定疾病患者:包括心臟疾病,例如心臟瓣膜疾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神經系統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造成神經病變之疾病,例如糖尿病。 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待在高溫環境會造成大量流汗,可能造成脫水,以至於引起姿勢性低血壓。 久臥於床:因病而久未離床的人身體十分虛弱,容易在起身時出現姿勢性低血壓。 懷孕:由於懷孕時體重會上升、血館彈性與回流狀況變差,所以有可能造成血壓下降,不過通常產後血壓就會回復到生產前的狀態。 酒精:酒精可以暫時抑制交感神經,讓血管擴張,因此可能提高姿勢性低血壓之風險。 診斷姿勢性低血壓的5種檢查 醫師首先會先檢視患者的病史,若有需要的話,會進一步安排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因素或疾病造成低血壓症狀。舉例來說,如果是因為服用特定藥物而導致血壓下降,醫師可能會調整用藥劑量,或者建議換藥。以下為可能採行的檢查方式: 傾斜床測試(Tilt table test):檢測患者在姿勢改變的過程中,血壓數值的變化。在這項測試中,患者需要先在檢查床上平躺數分鐘,之後醫護人員便會慢慢將床面立起。 血液檢查:檢視患者是否血糖或紅血球數量過低 (兩者皆為低血壓之徵象)。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簡稱ECG或EKG) :觀測心電訊號,以確認是否有心律不整、供氧或供血不足等問題。(推薦閱讀:心電圖怎麼看?波型判讀及檢查流程介紹) 心臟超音波檢查 (Echocardiogram):透過超音波觀測心臟瓣膜之活動,以確認是否有潛在疾病。 壓力測試(Stress test):患者可透過跑步機,測量血壓在運動下的狀況,若有需要,也可以透過特定藥物加速心率,達到相同的效果,以便觀測。 如何治療姿勢性低血壓? 要治療姿勢性低血壓,首要目標就是恢復正常血壓,包括增加血液量、減少積聚在下肢的血液,並且促進血液循環至全身。通常治療不會著重於症狀本身,而是將重點放在解決低血壓的潛在原因,例如脫水、心臟功能異常等等。 如果只是輕微的姿勢性低血壓,最簡單的治療方式就是站起來後若感到頭暈,馬上坐下或躺下休息,通常症狀就會馬上好轉。至於藥物引起的低血壓,通常醫師會建議改變藥物劑量,或者停止用藥。以下列出姿勢性低血壓的治療方式: 非藥物治療 醫師可能會建議你調整生活習慣,包括攝取充足水分、少喝或禁止喝酒、避免待在過熱的環境、睡覺時墊高枕頭、坐著時盡量不要雙腳交叉、起身時放慢速度等等。 如果你沒有高血壓,醫師可能會建議你增加鹽分攝取量。若你餐後血糖下降,則醫師可能會建議你採取低醣的少量飲食穿彈性襪、束腹等裝束可能有助於減少血液聚積在腿部,進而改善姿勢性低血壓。 藥物治療 特定藥物也有助於改善姿勢性低血壓,例如: 礦物皮質類固醇:例如Fludrocortisone,增加血液中的鈉和體液滯留,以提升血壓。 擬交感神經藥品:例如Midodrine,抑制血管擴張來提高血壓。 擬副交感神經興奮藥物:例如Pyridostigmine,可改善感壓反射(血壓反射),提升自律神經調節血壓的能力。 屈昔多巴:如果低血壓是因為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 或自律神經障礙所引起,醫師會開立此藥。 紅血球生成素:增加紅血球質量和血量、 改善血液黏稠度。 若患者的症狀無法透過生活習慣調整或上述藥物來改善,則可能會需要以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去氨加壓素(Desmopressin)、體抑素(Somatostatin)等其他藥物治療。 穿著彈性襪有助改善姿勢性低血壓。 改善姿勢性低血壓的8種方法 下列8種方法有助於改善姿勢性低血壓: 飲食部分 增加鹽攝取量:請注意,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採行這個方法。鹽分攝取過多可能適得其反,導致血壓過度上升,引發其他健康問題。若欲增加鹽分攝取量,請務必先和醫師討論,並且斟酌食用份量。 少量飲食:若你餐後血糖下降,則醫師可能會建議你採取低醣的少量飲食。 補充維生素:貧血、缺乏維生素B12 都有可能使姿勢性低血壓更嚴重,所以低血壓患者也可以適當補充鐵質與維生素,或許有助於改善症狀。 攝取充足水分:體內水分充足可以預防低血壓。若你需要久站,或者從事任何可能引發低血壓之活動,建議你在事前先補充足夠的水分。 避免飲酒:酒精可能加劇姿勢性低血壓之症狀,所以請減少或戒除飲酒。 生活習慣 保持運動習慣:有氧與重訓兼顧有助於改善姿勢性低血壓,但請避免在極度炎熱、潮濕的天氣或環境中運動。 洗澡水溫不過熱:較高的水溫會讓血管擴張,提高低血壓的發生機會。 避免彎腰動作:如果你欲撿拾地上的物品,請以屈膝蹲下代替彎腰,以減少低血壓之風險。 穿著彈性襪:彈性襪可能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姿勢性低血壓。 你可以在白天時穿著,不過記得睡前或躺下時須脫下。 (延伸閱讀:下肢腫脹小心深層靜脈血栓!靜脈血栓症狀與診斷一次搞懂) 緩慢起身:從躺姿轉成坐姿時,試著放慢起身的速度,就能減少姿勢性低血壓所引起的暈眩感。此外,建議你起床時先別急著起身,可以先坐在床邊1分鐘平復血壓。 墊高枕頭:睡覺時稍微提高枕頭的高度,有助於對抗地心引力。 […]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