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ubot Icon

肺癌風險評估

肺癌知多少

肺癌

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自1999年起,肺癌已成為台灣眾多癌症的頭號殺手,連續43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的第1名!光去年(111年)就已帶走1萬多條人命,其中肺腺癌佔7成。雖然多數人認為抽菸是導致肺癌的主因,但在數千位肺腺癌病患中,就有超過半數的男性、9成女性為不抽菸的患者。 其實抽菸早已不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Hello醫師》帶你認識肺癌在台灣的現況外,究竟造成肺癌的原因為何,為什麼不抽煙也會得肺癌?預防肺癌又該怎麼做?一起來了解! 不抽菸≠肺癌主要原因:5大元兇要小心 根據台灣癌症協會之研究調查指出,包含吸菸為致病因素之外,導致肺癌的其他原因共有下列幾項: 菸害(二手菸、三手菸) 油煙:烹調油煙中含有不少危害物質如懸浮微粒、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多環胺、硝基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等 空汙:如室內外的細懸浮微粒(5)可深入肺泡,引發呼吸道疾病與肺癌的風險 居家空氣汙染:祭拜燃香與金紙產生的煙、蚊香、薰香、石棉裝潢、具輻射性的氡氣 職業空氣汙染:長期暴露於化學物質當中如有機溶液、棉塵等。 5大因素中,其中又以空汙影響最深、危害最大。台灣各縣市肺癌人數以北、中、南部最多,特別是台北、新北、嘉義、彰化、高雄等空汙較嚴重的城市,而東部及外島最少,足見空汙對肺部健康的影響。(你也想知道:肺癌症狀與 9 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對於多數空污城市嚴重的居住者而言,日常外出或居家即應培養如穿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等預防措施,以因應環境污染對肺部的侵襲。 肺癌確診者:女性佔多數、9成以上未抽菸 根據衛福部最新發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罹患肺癌的患者中有近4成8為女性,但其中9成女性患者都不抽菸,包括名人陳文茜、台北市前市長夫人陳珮琪也在其列。由於早期肺癌幾乎毫無症狀而成為無聲的殺手。 肺癌分類:近9成為非小細胞癌 肺癌依據其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的不同,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2類: 1.小細胞癌 常發生於粗支氣管,生長、轉移及惡化速度較快。 2.非小細胞癌 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有高達近9成的肺癌為非小細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為NSCLC)。 肺腺癌:台灣最常見的肺癌種類,常發生於肺部周圍。 鱗狀細胞癌:多長於肺部中央,生長速度較慢。 大細胞癌:常長於肺臟表面、生長及擴散速度快,易轉移至淋巴結和其他器官。 以下為國內4種肺癌的佔比、腫瘤倍增時間(意即腫瘤增大1倍所需時間),以及與抽菸的關聯: 小細胞癌:約7%,腫瘤倍增時間30天,吸菸病患佔9成。 肺腺癌:超過70%以上,腫瘤倍增時間180天,女性佔7成,且多數未吸菸。 鱗狀細胞癌:約14%,腫瘤倍增時間90天,吸菸病患佔9成。 大細胞癌:約1%,腫瘤倍增時間120天。 已知不抽菸的女性肺癌患者比男性多,抽菸所致的肺癌(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如今僅佔肺癌總數不到3成。 抽菸所致的肺癌比肺腺癌危險? 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增長速度快,惡化速度也比較快,看似比較危險,但事實上,肺癌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當病患察覺不適時通常已為末期,存活率僅4%,存活時間不餘1年,因此無論種類為何,肺癌都十分危險。 預防肺癌2大重點:遠離汙染源、定期篩檢 為預防肺癌發生,可歸納為以下2大重點,除了應盡可能減少接觸致癌因子,並建議可安排定期肺部檢查,及早預防肺癌發生: 預防肺癌重點1:4大致癌因子out 1.避免菸害(包含二手菸、三手菸) 抽菸會導致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相對於未抽菸者,抽菸者罹患肺腺癌的治療效果較差。即使不抽菸,二手菸因燃燒不完全,其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是一手菸的20倍,也會殘留於環境表面之中,形成三手菸,對幼兒肺部發展造成影響。長期吸入二手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34倍。 2.減少接觸油煙 不少家庭主婦煮菜時習慣大火快炒,但油溫過高、冒煙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避免如煎、炸或大火快炒之高油量烹調方式,並使用抽油煙機。煮菜時若能戴上口罩防禦效果更佳。 3.減少居家空氣污染 祭拜用的香、檀香及蚊香在製作時皆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滑石粉、化學膠粘劑,長期吸入易對肺部造成傷害並致癌,建議祭拜時以手代香、減少使用其它香材,若需用香,請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順暢。 4.避免吸入空汙 空汙散佈於空氣之中,看似難以預防,但其實只需避免在霧霾或空氣品質較差的日子出門,並減少開窗通風(仍需在夜晚通風,疏通室內空氣汙染)、使用空氣清淨機等便能減少暴露於空汙之中。若需長時間待於室外,建議在空氣品質較差時配戴專業防塵口罩,一般口罩對空汙的防護力有限。 預防肺癌重點2:2大肺部篩檢 肺部檢查有二,一為胸部X光,二為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前者為肺部自費健康檢查或體檢的基礎項目,可偵測大小超過1公分的肺癌病灶,後者為肺部進階檢查,可偵測小至0.1公分的肺癌病灶。 胸部X光的價格便宜、檢查快速,但照射時易有死角,只能照到較大的肺癌病灶,較難在早期發現肺癌;反觀,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的價格雖高,只有一定規模的醫院才有設置,但偵測的精密度卻很高,照射範圍也無死角,可在極早期發現癌細胞,預先接受肺癌治療,避免診斷延遲,錯失治療時機。 建議成年者滿40歲後可接受1次LDCT篩檢,以3年為單位定期檢查,確認肺部有無異常變化。若有肺癌家族史,則可提前至30歲檢查,提早做好預防工作。但LDCT篩檢若需歷經長期追蹤的頻率,仍有曝露於輻射下的風險,應先行與醫師針對自身病況諮詢後斟酌進行。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肺癌的原因與症狀

肺癌

無早期肺癌症狀?多症狀呈現是關鍵

通常肺癌(Lung cancer)在早期都無症狀,有出現症狀的肺癌患者,較有可能是因其他身體問題引起,甚至有的人會被誤診為一般肺炎、感冒,或過敏。本文將介紹肺癌症狀前兆,請民眾多加注意。美國肺臟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也提醒,若病患察覺有任何不妥,可以在看診時表達所見與想法,幫助醫師做出正確的醫療判斷,進而提高肺癌治療的成功率,畢竟只有你最了解你的身體狀況。 肺癌初期為什麼無症狀 肺癌初期之所以沒有症狀,是因為肺的神經末端少,人之所以會感覺疼痛等不適症狀,是因為神經線所觸發的身體反應,所以肺腫瘤可以在不引起任何疼痛或不適下成長。對此,美國肺癌基金會(Lung Cancer Foundation of America)指出,很多肺癌早期診斷都是於非肺癌的檢測及篩檢時,偶然被發現的。(同場加映: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可能呈現的肺癌症狀 以下列出患者可能會呈現的肺癌症狀,其症狀或會因人而異,請留意,當只有其中所述的一個症狀,大可不用太擔心,但若呈現多項以下症狀,且持續一段時間,請務必諮詢醫師並進一步檢查。 常見肺癌症狀: 咳嗽、沙啞持續三週以上,或逐漸惡化,或長期的咳嗽出現變化。(延伸閱讀: 肺癌的症狀與9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咳血(即使是少量也要注意),或鐵鏽色的痰。 持續胸痛或肩痛,在咳嗽、大笑,或深呼吸時更痛。 沒有原因的喘鳴或呼吸困難。 肺感染頻繁或復發,包括像肺炎、肺氣腫,或支氣管炎。 疲勞或無力。 當癌細胞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則可能會造成以下肺癌症狀: 骨痛或骨折,像是在背部或髖部。 血栓。 沒食慾。 體重無故減輕。 肺癌轉移到腦,造成神經系統變化,症狀包括像頭痛、暈眩、癲癇、手腳無力或麻痺、平衡障礙。 肺癌轉移到肝,造成黃疸。 淋巴結腫脹,像是在頸部或鎖骨以上的部位。 可能引發的肺癌症候群 另要留意,有的肺癌可引發其他的症候群,包括以下三種病症。但這些症狀多半並不是肺癌症狀,而很有可能是因其他身體問題所致,所以若有任何問題請向專業醫師諮詢,以備及早診斷和治療。 當肺癌位在肺的上半部位,或稱潘科斯特腫瘤(Pancoast tumor),其可影響有些連結於眼睛和部分臉部的神經,進而引致霍納氏症候群(Horner’s syndrome)。值得留意的是,潘科斯特腫瘤較可能為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且有時會造成嚴重肩痛。 2. 上腔靜脈症候群 上腔靜脈為一個大血管,負責將頭部和手部的血液傳送到心臟,其會經入右肺的上半部位和胸部的淋巴結,而當肺腫瘤生長在此部位,將造成血液的擠壓,這就是上腔靜脈症候群(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其症狀包括臉部、頸部、手臂、上半胸部的腫脹,胸部可能也會有瘀血狀況,若影響腦部,則會有頭痛、暈眩,以及意識變化的症狀。 3. 伴腫瘤症候群 有的肺癌會分泌荷爾蒙類物質,使其侵入患者的血液,於遠端組織和器官引發健康問題,但實際上,癌細胞還未轉移至該部位,此病症叫做伴腫瘤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此為一種綜合症,可發生在任何肺癌類型,但最常見於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有時候,它可能會以早期肺癌症狀呈現,造成誤診。 【點我前往肺癌專區】

肺癌

認識肺癌—了解肺癌種類、症狀、風險與治療

不論男女,肺癌都是常見的癌症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已連續43年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第1名。 肺癌和其他癌症一樣,當身體細胞不受控制地增長,那就是癌症的開始了,而肺癌即是指肺部細胞組織最初產生異變和癌化的結果,通常發生的部位在呼吸道,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認識肺癌的症狀與風險。 肺功能與構造 人的肺就好像兩個海綿狀器官,左右兩邊的肺各可區劃成不同區塊,稱作肺葉,右肺有3個肺葉,左肺有2個肺葉,左肺肺葉會比較少是因為心臟占了部分的空間。當我們呼吸時,空氣會從鼻子或嘴巴進入氣管才到達肺部。 肺部的氣管會分支成較小的支氣管和小支氣管,最後將空氣傳送到更小的肺泡和血液中。同時,肺泡也是氧氣傳輸和二氧化碳移除的地方。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指出,肺癌癌細胞一般會從支氣管、小支氣管,或肺泡開始成長,其他肺部構造還包括下列2種: 胸膜:以薄層裹住整個肺部,達到保護及幫助呼吸時肺膨脹收縮的動作。 橫隔膜:位於肺部下方,為一個穹面薄層肌肉組織,在呼吸時,橫隔膜會上下移動,幫助空氣的「呼」和「吸」。此外,它也使胸部和腹部得以區開來。 肺癌分類 1.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簡稱 NSCLC) 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可再分為以下3種: 肺腺癌(Adenocarcinoma):非吸菸者所罹患的肺癌多為此類,常見於無吸煙史的女性。 鱗狀細胞癌 (Squamous-cell Carcinoma):這種類型的腫瘤病灶多始於中央支氣管附近。 大細胞癌(Large-cell lung carcinoma):此類癌細胞生長速度快、擴散能力強,使其非常難難以治療。 2. 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 SCLC) 小細胞肺癌腫瘤通常出現在較大的支氣管上,其形成原因與抽菸關係極為密切,此類癌症所佔比例較少,但後續展望並不樂觀,因發現時,癌細胞通常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延伸閱讀: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肺癌症狀與警訊 多數患者並不會有任何肺癌症狀和警訊,且每個人可能也會有不同的身體症狀,有的是肺部症狀,有的是癌細胞轉移到其他部位的症狀,有的則只是不適的症狀。若你有下列的症狀時,請立即諮詢醫師: 胸痛或不適 臉部或頸部靜脈腫脹 不停咳嗽,或咳嗽逐漸惡化、咳血 吞嚥困難 呼吸困難 (推薦閱讀:5 種呼吸法 助肺癌患者調氣息 減焦慮) 嘶啞 喘鳴 血痰 食慾不振 體重無故減輕 疲勞 什麼時候該求助醫師? 其他可能肺癌症狀和狀況還有像反覆的肺炎發作,以及肺部中間的淋巴結腫脹。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提的症狀也可能為其他疾病所致,若剛好有這些症狀,請立即向專業醫師諮詢,以了解症狀背後的原因。(延伸閱讀:無早期肺癌症狀 多症狀呈現是關鍵) 肺癌風險、原因與預防 肺癌原因目前仍不明,任何人都可能罹患肺癌,但醫學界已經知道特定的風險因子會提高其罹癌率,對此,隸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MedlinePlus列出以下要注意的肺癌風險: 抽菸和二手煙 家族史 空氣汙染(推薦閱讀: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長期暴露於輻射 HIV感染 雖然我們無法預防所有的癌症病例發生,但遠離以上風險,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仍能有效降低罹患風險的機率。(同場加映: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肺癌診斷與治療 肺癌診斷 病患先需要接受肺癌診斷,以利醫師判斷合適的肺癌治療。此外,透過肺癌分期的檢測,醫師可以更了解癌細胞擴散的程度,肺癌診斷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個人和家族疾病史諮詢 身體檢查 診斷成像,像是胸部X光,或胸部電腦斷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 CT)掃描 實驗檢測,像是血液檢測和痰檢測 肺生檢 (延伸閱讀:肺癌很致命!X光等5種方法幫助診斷) 肺癌治療 以目前的癌症治療技術來看,多數肺癌病例是無法治癒的,但根據肺癌分類、其擴散程度、患者健康狀態等等因素,會有以下不同的肺癌治療選擇: 手術 化療 放射線治療 標靶治療(同場加映: 精準打擊癌細胞!標靶治療的原理與6種治療方式)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提醒,肺癌治療的選擇多樣恐讓人憂慮或不知所措,所以請務必找專業醫師諮詢,了解其他治療方法的好處與副作用,患者也可以找多位醫師來診斷,不同醫療領域的醫師一起治療肺癌也並不少見,也就是所謂的「第二鑑定醫師」。以下列出5類不同專科的醫師,以及其擅長的醫療領域: 外科醫師:進行手術 […]

戒菸

二手菸別放任!肺癌心臟病恐致命

二手菸會衍生肺癌及心臟病等疾病,更奪走許多吸菸者的健康生活,因此,別隨意輕忽二手菸的殺傷力,或許不少家長都沒注意到,家裡環境時常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下,很多孩子即使在家,也不自覺吸入二手菸。由於小孩的肺臟仍在發育,相對地,小孩吸收二手菸的危害更顯嚴重。 什麼是二手菸? 二手菸源於香菸、雪茄或菸斗等菸草燃燒,產生至少 250 種可能致病的化學物質,由於吸菸者將煙霧呼出於周遭環境,導致附近的人容易吸入有毒煙霧。 二手菸對小孩的危險性? 若幼兒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中,可能導致以下健康問題: 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呼吸道感染,例如肺炎(Pneumonia)、支氣管炎(Bronchitis) 嚴重且頻繁的氣喘發作 耳部感染 慢性咳嗽 蛀牙 因此,由以上症狀得知,懷孕婦女應特別遠離二手菸,看到吸菸者,也應提醒勿在孕婦周遭吸菸。並且,若小孩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下,也恐和成人一樣,罹患肺臟發育不良、肺癌、心臟病和眼疾等疾病,實不可不留心。(延伸閱讀:長期抽菸、過度飲酒要小心!心血管疾病10大危險因子一次看) 如何避免二手菸? 避免二手菸危害的最好方法便是遠離吸菸者,若家庭成員中有人吸菸,請嘗試勸他們戒菸,或至少要求他別在有人空間抽菸。同時,身為父母,請讓小孩與吸菸者保持距離,避免暴露於有二手菸的環境。 若本人有吸菸的習慣,請戒菸吧!戒菸有助於自己和小孩的健康,戒菸或許一開始很困難但並非不可能,建議尋求一般醫院的戒菸門診協助,或者諮詢公益組織成立的戒菸課程,盡可能讓住處變成無菸環境,讓家人們有更好的健康生活。

肺癌

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10大癌症死亡排行,肺癌持續位居癌症致死率之首;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亦指出,全世界光是 2018 年就超過 200 萬人被診斷出肺癌(Lung cancer),其死亡人數同樣高居癌症之首。事實上,要明確判斷罹患肺癌的原因並不容易,但專家們已發現許多罹患肺癌的風險因素,以下是最常見造成肺癌的3大原因。 1. 香菸 吸菸(包含香菸、雪茄或菸斗)是罹患肺癌的主要原因,近八九成的肺癌病例是由吸菸所引起,由於菸草和二手菸含有 7000 多種化學物質,很多都是致癌物,如果長期吸入香菸中的化學物質,恐會引起肺部組織的變化,最初,身體能自主修復損傷,但隨著吸菸頻率愈高、時間愈長,修復能力趨弱,罹患肺癌的機會就愈大。 二手菸 即使沒有吸菸習慣,但若經常處於室內、工作場所、餐聽或酒吧等經常煙霧瀰漫的環境,就有極高的罹癌風險,根據美國肺癌聯盟的數據顯示,吸入二手菸會增加 20%~30% 的罹癌機率,所以除了自己不抽菸,也記得避開以上場所;另外容易殘留在衣物或環境的「三手菸」,也應該避免接觸。 2. 空氣汙染 抽菸雖是肺癌主因,但並非唯一導致肺癌的因素,如果吸入其他有害致癌物質,也會傷害肺部細胞,而平常呼吸的空氣中,就可能存在無色無味的致癌物質,讓人難以察覺,不知不覺地傷害人體,久而久之,導致細胞不正常增生,最終可能形成癌症,我們除了應注意最常見的空氣污染或廚房煮菜的油煙等因素外,下面列舉工作場所中,可能有害的化學物質: 氡氣 氡氣是一種無臭、無色、無味的氣體,存在於天然岩石或土壤中的鈾(Uranium)衰變而成,這些氣體能滲入建築的地基或生活與工作空間,也由於無色無味的特性,一般人可能不知情就吸入體內,此外,吸菸的人比不吸菸的人更容易受到氡氣影響。 石棉 石棉是一種工業建材,用於建築隔熱和阻燃,當該物質受到干擾時,細小纖維會散播於空氣中,並被人體吸入,如果長期接觸石棉,罹患肺癌的風險恐加劇。 其他致癌物質 (1) 砷(Arseni,砒霜) (2) 鈹(Beryllium) (3) 鎘(Cadmium) (4) 氯乙烯(Vinyl Chloride) (5) 鎳化合物(Nickel Compounds) (6) 鉻化合物(Chromium Compounds) (7) 燃煤製品 (8) 芥子毒氣(Mustard gas) (9) 氯甲基醚(Chloromethyl Ethers) (10) 柴油廢氣 3. 遺傳、肺病史或其他因素 基因因素: 有研究表示,即使無吸菸習慣,若三等親內曾有人罹患肺癌,則罹癌率也會高於一般人,然而,目前還不能確定是基因導致肺癌,或是增加發病性(Susceptibility)。 年齡因素: 根據美國肺癌聯盟(Lung Cancer Alliance)表示,肺癌患者的年齡平均落在 70 歲左右,只有約 10% 患者是 50 歲以下,年齡愈長,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的時間則愈長,自然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飲食因素: 均衡飲食能為身體提供健康所需的維生素與礦物質,若補充蔬果營養不足,等同身體也缺乏強力的保護傘,因此,罹患肺癌的風險可能升高。 放射性治療因素: 透過胸部放射性療法治療其他癌症的情況,會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如果還加上抽菸,風險恐更甚。 曾罹患肺部疾病者: 若曾罹患肺部疾病,例如肺結核(Tuberculosis)、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或正在治療中的患者,必須謹慎小心,疾病有可能惡化成癌症,也可能造成肺部發炎和結疤;若曾有肺部相關的慢性疾病史,同樣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 平時如何預防肺癌? 吸菸是肺癌的頭號風險因素,除了戒菸之外,記得避開以上風險因素,並且定時健康檢查,就能大大降低罹患肺癌的機會。 1. 戒菸 如同上述所說,吸菸是肺癌的頭號兇手,因此戒菸絕對是無可耽誤之急,雖然說吸菸多年後再戒菸,肺需要很長時間不斷自癒,才能恢復到接近當年不抽菸的肺,然而,罹患肺癌的風險仍可以顯著降低。 2. 空氣汙染(PM2.5)、石棉與氡氣 過去提到空氣汙染,多數人可能只注意到汽車、工廠排放的廢氣,但近年大家常聽到的 PM2.5(細懸浮微粒),可說是無處不在,因為除了戶外的空氣汙染,室內也容易有空氣污染(油煙、燒烤、香菸等),所以民眾都需要多加注意。據癌症基金會報導,這些空氣汙染的物質可能以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方式存在,懸浮微粒是其中一項,又以 PM2.5 為最主要的人體傷害源。(推薦閱讀:致命的PM2.5與懸浮微粒:4招預防戶外空氣汙染) 另外,平時的工作環境有機會接觸石棉的話,請盡量避開,若長期在老舊建築物裡生活或工作,懷疑環境可能存在石棉或氡氣,可以尋求相關鑑定單位的協助,關於更多健康或建築物處理的資訊,請參考環保署成立的石綿危害專區。 3. 飲食 營養對保持健康很重要,多攝取富含水果、蔬菜、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能為身體提供正常運作所需的營養,並能治癒受損的細胞,因此建議一天吃 5~9 份蔬果,包含豆類或穀物,也記得遠離高脂肪食物,避免過度飲酒。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肺癌

肺癌症狀與 9 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肺癌(Lung cancer)是個無聲又致命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調查,2012 年世界各國因肺癌死亡的人數最多,總計約有 159 萬人。這數字如此之高,是因為肺癌初期的幾乎無症狀可言,甚至會被誤診為一般的肺炎、感冒或過敏等等。更有四成的肺癌患者是在病情持續惡化之後才被確診,而其中的三分之一被發現的時候已是肺癌第三期(推薦閱讀: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本文將細論肺癌的前兆,讓讀者能更加為自己的健康把關。請民眾多加注意,美國肺臟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也提醒,若察覺有任何不妥,可以在看診時堅持表達立場,好幫助醫師做出正確的醫療判斷,進而提高肺癌治療的成功率,畢竟只有你最了解你的身體狀況。           為什麼肺癌早期無症狀 肺癌症狀初期之所以不存在,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感覺到的疼痛和不適,是我們體內神經所觸發的身體反應,但我們的肺部裡卻少有這些末端神經,所以得以悄悄地增生,這也是為何肺癌症狀初期十分「無感」。美國肺癌基金會(Lung Cancer Foundation of America)指出,很多肺癌早期診斷都是於非關肺癌檢測及篩檢時偶然被發現的。(同場加映: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九個不可忽視的肺癌前兆 以下列出肺癌患者可能會呈現的肺癌前兆,不過症狀可能會因人而異。但若呈現多個所述症狀,且持續一段時間,務必諮詢醫師了解狀況。 認識肺癌—了解肺癌的分類、症狀、風險與治療 1. 久咳不癒 每個人都會咳嗽,可能是感冒或被食物嗆到等原因。但是如果服藥後還是一直咳嗽,或是咳嗽、嘶啞持續三週以上,那你一定要再去看醫生、照肺部 X 光片。 2. 注意咳嗽的類型 慢性咳嗽通常是其他疾病的病症,如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GERD)、氣喘(Asthma)或花粉熱(Hay fever)。然而,若咳嗽的型態改變,例如從乾咳變成會咳出黏液、咳出血液(即使是少量的血也要注意),或是痰的顏色變成鐵鏽色等等,就必須去醫院報到了。(同場加映:酷酷嗽現警訊!7 種咳嗽沒那麼簡單) 3. 沒事也會呼吸急促 如果你經常呼吸急促,這也很有可能是肺癌的症狀。因為腫瘤擋住了呼吸道,或是肺部周圍的液體變多,擠壓到肺部,以至於呼吸不順暢。偶爾喘不過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也因此常常忽略這一點。但若你在爬樓梯、搬雜物或以往做起來很輕鬆的正常活動後,會感到無法呼吸,請務必向醫師尋求協助。 4. 胸痛、肩痛、背痛 雖然在肺部中央生長的腫瘤不會引起疼痛,但發生在肺的邊緣或胸壁的特定肺癌,則有可能引發不適。肺癌可能會導致胸部、肩膀或背部疼痛。當肺癌引起胸痛時,有可能是淋巴結腫大或癌細胞轉移至胸壁、胸膜或肋骨所致。所以當你咳嗽、大笑,或深呼吸時有更加惡化的胸痛、肩痛、背痛,真的應該認真考慮到胸腔科掛個號了。 5. 能聽見自己的喘息聲 當肺收縮、阻塞或發炎時,會發出如同口哨聲的喘鳴音(Wheezing),這可能是許多不同身體狀況的症狀,如過敏(Allergy)和氣喘。若呼吸時持續有喘鳴音,請立即就醫,弄清來龍去脈,總比自己胡亂猜想來得好。 6. 聲音改變 你的聲音若在感冒後或長時間未使用後,如睡醒後變得沙啞。或是聽到自己的聲音改變,或有人指出你的聲音有變,例如變得低沉,或是刺耳,請找醫師檢查。服藥兩週後,沙啞的症狀若沒有好轉,最好再找醫師檢查,因為肺癌腫瘤可能會影響聲帶,進而改變聲音。 7. 體重無故下降 體重快速下降,從來都不是個好現象。肺癌患者常在短時間內,體重迅速下滑,因為癌細胞正在消耗所有的能量和營養。當你沒有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時,千萬不要忽視體重的變化,這可是我們健康狀況變化的線索。 8. 感到骨頭疼痛 晚期肺癌可能會轉移到骨髓,而引起骨頭痛。大多數骨癌(Bone cancer)患者都是老年人,而肺癌引起的骨痛,通常集中在背部、肩部、手臂或頸部。當我們休息時或是在夜裡,肺癌引起的疼痛往往會加重。痛感從來都是需要注意的警訊,要儘快檢查。 9. 如影隨形的頭痛 肺癌引起的疼痛中,屬頭痛最危險,因為這表示癌症可能已經從肺部,轉移到腦部,腫瘤壓迫到穿過胸部的神經,引起頭痛。應立即就醫。 還有其他與肺癌相關的徵兆,諸如: 極度疲勞 當癌細胞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還可能會造成以下肺癌症狀: 沒食慾 血栓 骨痛或骨折,像是在背部或髖部 肺癌轉移到腦,造成神經系統變化,症狀包括像頭痛、暈眩、癲癇、手腳無力或麻痺、平衡障礙 肺癌轉移到肝,造成黃疸 淋巴結腫脹,像是在頸部或鎖骨以上的部位 如果你有肺癌家族病史或是有抽菸的習慣,那你可能需要按時篩顯,早期診斷可以使肺癌的存活率大幅提高。 推薦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可能引發的肺癌症候群 有的肺癌可引發其他的症候群,包括以下三種病症。再次提醒,多數這些症狀並不是肺癌症狀,而很有可能是因其他身體問題所致,有任何問題請向專業醫師諮詢,以備及早診斷和治療。 霍納氏症候群 當肺癌位在肺的上半部位,或稱潘科斯特腫瘤(Pancoast tumor),可能會影響到連結於眼睛和部分臉部肌肉的神經,進而引致霍納氏症候群(Horner` syndrome)。值得留意的是,潘科斯特腫瘤較可能為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且可能會造成嚴重肩痛。 上腔靜脈症候群 上腔靜脈為一個大血管,負責將頭部和手部的血液傳送到心臟,會進入右肺的上半部和胸部的淋巴結。當肺腫瘤生長在此部位,將造成血液的擠壓,這就是上腔靜脈症候群(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其症狀包括臉部、頸部、手臂、上半胸部的腫脹,胸部可能也會有瘀血的狀況,若影響腦部,則會有頭痛、暈眩,以及意識變化等症狀。 伴腫瘤症候群 有的肺癌細胞會分泌荷爾蒙類的物質,使其侵入患者的血液,影響遠端的組織與器官,但癌細胞尚未轉移至該部位。此病症叫做伴腫瘤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可能發生於各種不同的肺癌上,但最常見於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伴腫瘤症候群也可能會以早期肺癌症狀呈現,讓醫師誤判實際狀況。 癌症疫苗:幫助免疫系統分辨並消滅癌細胞 若是癌症能早期診斷,則可以手術治療,雖然手術治療很關鍵,但也會造成患者的身體疼痛與負擔,術後可能產生虛弱和呼吸短促等症狀。因為肺癌而死亡的患者比其他癌症患者高出許多,因此,為健康把關的第一步便是戒菸、此外,別忘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開致癌物,並定期健康檢查。 【點我前往肺癌專區】

肺癌的分期與治療

肺癌

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統計,2018 年有 176 萬人死於肺癌(Lung Cancer),佔據癌症致死人數首位,高於第二名的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兩倍多,持續居高不下的數據,提醒民眾應該留意身體異狀。肺癌初期的症狀,多為咳嗽和呼吸短促,接著可能是胸痛,然後可能出現更多的肺癌前兆,以下將更深入介紹肺癌的潛在症狀、肺癌的分類與分期等內容,供讀者參考。 肺癌的分類 肺癌主要有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與小細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rcinoma),以及幾個依分化程度、型態特徵來區分的肺癌類型;按照肺癌癌細胞於顯微鏡下的成形,肺癌分類有兩種,兩者的癌細胞成長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另要注意,其他腫瘤也可能導致肺癌,包括像肺類癌腫瘤、腺樣囊狀癌、淋巴瘤、肉瘤,或良性肺瘤及轉移癌等等。(同場加映: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1. 小細胞肺癌 也叫燕麥細胞癌(Oat cell cancer),有 10~15% 的肺癌為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 SCLC),比起非小細胞肺癌,這類肺癌的成長和擴散速度較快,約有七成的 SCLC 患者去診斷時,才發現其癌細胞已經擴散了。由於小細胞癌的成長速度很快,其對化療和放射線治療的反應也很有效,但仍是有復發的可能。 小細胞肺癌腫瘤通常出現在較大的支氣管上,其形成原因與抽菸關係極為密切,此類癌症所佔比例較少,但後續展望並不樂觀,有六成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這通常是因為發現時,癌細胞通常已轉移至其他器官。 2. 非小細胞肺癌 屬較常見的肺癌分類,罹患率約有 80~85%,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 NSCLC)主要還可細分為以下幾種,但它們的治療和預後方法相似。 肺腺癌:一般發現於肺的外部,且可在癌細胞擴散前發現。非吸菸者所罹患的肺癌多為此類,通常長在肺部邊緣,其中一類細支氣管肺泡腺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常見於無吸煙史的女性。 鱗狀細胞癌:這種類型的腫瘤病灶多始於中央支氣管附近,腫瘤中心常因細胞壞死(Necrosis)而形成空腔。 大細胞癌:也稱為未分化癌,可發現於任何肺部位此類癌細胞生長速度快、擴散能力強,使其非常難難以治療。其中,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和小細胞癌很類似,乃一種成長快速的癌症。 肺癌的分期 肺癌使用「TNM」分期系統為標準,分別代表了「腫瘤」(Tumor)、「局部淋巴結」( Regional Lymph Nodes),以及「遠處轉移」(Distant Metastasis),其表示的數字愈高,意味腫瘤愈大。(同場加映:癌症分類與分期) 更常見的分類則是以期數表示。 第 0 期(Stage 0):癌症細胞仍位於最原始的位置。(推薦閱讀:原位癌是什麼?剖析癌症進化史) 第 1 期(Stage I):癌細胞持續生長,但尚未擴散至附近組織。 第 2、3 期(Stage II, III):癌細胞在原發部位繼續生長外,同時已擴散、影響周圍組織。 第 4 期(Stage IV):這一時期意味著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器官或部位,有時被稱為「晚期」或末期。 肺癌轉移 轉移性癌症(Metastatic Cancer)是指,癌症從發病部位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 肺癌致死率為何這麼高。而且治療困難的原因之一在於,早期癌症形成後就有機會轉移,而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腎上腺(Adrenal Gland)、肝臟、腦部與骨頭,另外,肺部則是其他癌症的常見轉移部位。 肺癌潛在症狀有哪些? 對吸菸者來說,咳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肺癌徵兆,若咳嗽持續不止或有咳血現象,則是病情加重的跡象,另外,喘息,呼吸短促和胸痛,也是常被忽略的肺癌潛在症狀。除上述之外,其他可能症狀還有: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身體虛弱、疲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顏面神經麻痺、眼瞼下垂、骨痛等,其中一些跡象屬於早期症狀,若是有上述情形,請務必尋求醫師協助。(肺癌的症狀與9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肺癌病因與風險 最容易得到癌症的方式,就是抽菸,即便是二手菸,也會增加罹癌風險。除去家族病史,其他增加罹患肺癌風險的因素有: 高度空氣汙染 飲用水含砷(Arsenic) 氡氣(Radon gas) 石棉(Asbestos) 接觸致癌化學品,如鈾(Uranium)、燃煤製品、汽油或柴油廢氣。 戒菸避免空污防肺癌 肺癌雖致命,但只要避開潛在風險因素,就能有效降低罹癌機率,其中,最簡單方法就是戒菸,另外,保持良好飲食、運動和其他健康習慣之外,了解肺癌和其他癌症的資訊,定期健康檢查也是預防的關鍵。(同場加映: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肺癌

肺癌的診斷與治療:斷層掃描或生檢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資料,多數肺癌(Lung cancer)都是因患者身體出現明顯的症狀後才被發現的。本文將剖析肺癌治療與診斷的各種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肺癌診斷是在實驗室裡做的細胞樣本研究,而只要給予透徹的分析,就可知道其肺癌類型及癌細胞特性,這可幫助醫師做預後治療的判斷。 肺癌診斷 倘若患者身體呈現可能為肺癌的症狀,醫師可進行不同的檢測,以確認有無癌細胞,或其他疾病情形。請留意,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可透過低劑量的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 CT)掃描作肺癌診斷,而一般來說,肺癌篩檢通常會針對 55 歲者以上的重度抽菸者,或過去 15 年已戒菸的人。 以下列出肺癌診斷的主要方法,於診斷後,再判斷其癌症分期和擴散之程度。不過,檢測方法的合適性可能會因人而異,需與專業醫師討論。 (同場加映: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首先,醫師會為患者做身體檢查,以找出或會呈現的肺癌症狀和警訊,包括其他健康問題,此外,藉由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可進一步了解症狀及可能的風險因子。 成像檢測 此檢測以 X 光、磁力、聲波、放射性物質呈現患者體內的狀況,可於肺癌診斷前或後進行,方法如下。 胸部 X 光 電腦斷層掃描(又稱 CT 掃描)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MRI) 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 PET) 骨骼掃描 痰液細胞病理檢驗 若患者有咳嗽症狀且產生痰,採樣研究或能觀察其有無癌細胞。此檢測較適用於診斷位在氣管的肺癌,像是鱗狀細胞肺癌。基於這樣,若醫師判斷患者可能有肺癌,即使其痰中無呈現癌細胞,也需要透過其他檢查方式進一步觀察。(你也想知道:陳文茜不抽菸也得肺癌?遠離肺癌2大必知、40歲以上這檢查做起來) 胸腔穿刺術 當患者有肋膜積水的狀況,醫師可藉由胸腔穿刺術移除部分積水,生檢查看其是否為因為癌細胞擴散至肋膜所致,或是有其他疾病因素。而如果證實是惡性肋膜積水,且患者呈呼吸困難症狀,透過此穿刺術移除肋膜積水,或能讓患者呼吸較順暢。 生檢 指異常細胞採樣,方法包括以下七種: 支氣管鏡術:藉由輕導管放入嘴巴,一直延伸到喉嚨和肺部,以檢查主要氣道有無腫瘤或阻塞狀況。 縱膈腔鏡:在頸部做切口,並從胸骨後採淋巴結樣本。 胸腔鏡檢查:在患者胸部和背部做小切口,然後以一根細管子檢查內部組織。 穿刺生檢:有別於支氣管鏡切片檢查,皮膚的 CT 掃描指引肺部穿刺檢查採取細胞樣本,取得的檢體比較充分。 細針抽吸細胞:以細針從肺部或淋巴結中取出組織或液體樣本。 開胸手術:做長切口打開胸腔,並取出淋巴結和其他組織進行生檢。 支氣管鏡超音波:使用超音波技術,引導支氣管鏡由定位和拍攝腫瘤,並採樣研究。 肺癌治療 按照肺癌類型與分期,以及患者的健康狀況與意願,醫師或會進行不同的肺癌治療,以下逐一舉出。特定病例的患者也有可能會選擇不接受治療,通常是治療肺癌副作用大過治療肺癌本身的好處時,醫師或會建議給予緩和療護,目的僅為治療肺癌症狀。 當癌細胞僅僅在肺部,醫師會進行手術移除該肺癌腫瘤及部分健康細胞組織,此外,胸部淋巴結也可能會被採樣做生檢。肺癌治療的手術可依切除部份分成: 肺楔狀切除:移除肺部小區塊,其連同腫瘤和部分健康細胞組織一併移除。 肺節切除:移除大部分的肺部,但不指整個肺葉。 肺葉切除:移除整個肺葉。 肺部分切除:移除一整個肺。 化療 此治療藉由藥物殺死癌細胞,其可使用一個或多個化療藥物進行治療,方法為口服或靜脈注射。通常藥物的混合使用會有幾個治療階段,或數週,或數個月,好讓患者有足夠的康復時間。化療可單獨進行,也可搭配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的方式進行。另外,針對肺癌末期患者,其也可作舒緩疼痛和症狀使用。 (同場加映:肺癌末期的肺部積水與治療方法) 放射線治療 藉由高能量光束殺死癌細胞,能源包括像 X 光和質子,在治療過程,患者會先呈躺姿,然後會有放射線儀器繞著其移動,使能量精確的導入特定的身體部位。同樣的,放射線治療可搭配手術或化療使用,也可作舒緩疼痛和症狀使用。 另有一種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簡稱 SBRT),屬強烈的放射線治療。這是從各個角度導入很多輻射能量,適用於不能接受手術的小細胞肺癌患者,以及當肺癌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的患者。 標靶治療 藉由阻隔癌細胞中的特定異變,進而將導致癌細胞死亡,多使用在肺癌末期或肺癌復發的狀況。請注意,有的標靶治療只適用於有某些基因突變的人,因此,患者的癌細胞或需要先經過實驗研究,才能判斷此類藥物有無治療效果。 免疫治療 如果患者本身不具特殊基因表現(無基因突變),等於沒有標靶藥物可以用。免疫治療的目的為增強或是調整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藉此來打敗癌細胞。通常此治療會用於肺癌局部末期及已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的癌症。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肺癌

女性肺癌人數激增!8種療法一次看

在美國,肺癌(Lung cancer)已取代乳癌(Breast cancer)成為女性死亡原因的第一名,每年有117,920名男性及106,470名女性被確診罹患肺癌,如今肺癌已不再是男性專屬的疾病,罹患肺癌的年輕女性患者甚至比男性還多。女性肺癌機率的激增,可能與空汙和油煙等有關,以下帶您認識肺癌以及所有的治療方式。 肺癌常見症狀 常見的肺癌症狀包含:持續性的咳嗽、因鱗狀上皮細胞肺癌(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蔓延至呼吸道導致的咳血。疲倦、逐漸發作的呼吸困難,或因肺癌細胞擴散至骨骼造成的胸部和背部疼痛等,都可能是肺癌的徵兆。 肺癌的風險因子 導致女性罹患肺癌的風險因子可能是吸菸、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另外,更年期前摘除卵巢的女性也較易罹患肺癌。 肺癌治療方式 女性的癌症治療通常採用合併療法,治療方式有以下幾種: 局部治療(Local treatments):直接移除病灶,治療方法包含手術及放射線治療。 全身性治療(Systemic treatments):用於清除已擴散到全身的癌細胞,治療方法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 手術(Surgery ):對於肺癌早期(第1期至第3A期)的患者來說,手術移除腫瘤可延長壽命。 放射線治療(Radiation therapy):放射線治療(通常為體外放射線治療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一般會排在手術後,以清除殘餘的癌細胞。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女性對於部分治療肺癌的藥物反應較男性良好。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ies):例如得舒緩(Tarceva®,學名為Erlotinib)對女性患者的療效也比男性佳。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免疫療法是一種最新的癌症治療方式。 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s):臨床試驗不僅可以促進肺癌治療的研究,也能提供對現有療法皆沒有反應效果的患者,一個延長生命的機會。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以上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肺癌

肺癌末期的治療方法與存活率

當肺癌(Lung cancer)開始轉移或擴散,亦指到了肺癌末期的階段,而若當癌細胞侵入肋膜,則會造成肋膜積水。由於肺部結構很大,加上肺癌症狀並不明顯,因此有的患者在初診就已經是肺癌末期,或於治療後又復發,本文將探討肺癌末期的基本觀念,包含肺癌末期治療與症狀控制的可行方法。 肺癌轉移與肺癌局部末期 所謂的肺癌局部末期,其實就是說明肺癌細胞已擴散,但仍在肺部周圍的細胞組織,包括像胸壁或肋膜。至於肺癌轉移,乃指肺癌已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所以也叫做轉移癌或二次癌症。 根據英國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UK)的資料,並不是每個肺癌都會轉移,但若發生肺癌轉移,常見的轉移部位有以下幾個。 鄰近的淋巴結 其他肺部部位或另一個肺 腦部 骨頭 肝 腎上腺 肺癌末期存活率 論肺癌末期存活率,想必很多患者都很想知道,特指肺癌的後續變化,以及治療方可採取的策略。不過,因為每個人的肺癌病況不同,建議還是請教醫師,他們才是最了解關於患者狀況與肺癌的專家。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依據癌細胞轉移擴散的距離做分類,計算從肺癌出現轉移,到肺癌第四期時出現遠端轉移的五年存活率約為: 非小細胞癌 鄰近轉移:35% 遠端轉移:6% 小細胞癌 鄰近轉移:16% 遠端轉移:3% 當被診斷肺癌末期時,可能會感到驚嚇又沮喪、焦慮和不知所措,這都是正常的情緒表現。但也請別太過悲傷或焦慮,其實很多人在進一步了解自身肺癌病況後,反而會覺得更容易調適。大家在諮詢醫師時,可了解以下四個層面: 肺癌診斷目的 肺癌病況預估發展 肺癌治療的選擇 肺癌治療如何幫助 肺癌末期治療方法 通常肺癌到了末期都無法被治癒,肺癌末期治療僅只能幫助改善症狀,減緩癌細胞擴散的速度,藉此控制肺癌,並提升生活品質。患者或會接受同為肺癌早期的治療,有的則作緩和療護,以下舉出三個肺癌末期治療。 標靶治療 一般用作肺癌復發或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以下簡稱 NSCLC)末期的治療,標靶治療的功能多為抑制癌細胞的成長,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則仍處臨床試驗階段,根據澳洲維多利亞癌症協會(Cancer Council Victoria)的資料,此治療目前有以下兩種常見的肺癌相關基因突變因子。 EGFR 突變(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中文為上皮生長因子受體) ALK 突變(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中文為間變性淋巴瘤激酶) 但過不久,癌細胞可能會對該標靶治療藥物產生抗藥性,因此醫師會給予另一類靶治療藥物,這也被稱作二線用藥。相較於化療藥物,標靶治療副作用並不多,但仍要注意,包括像噁心、腹瀉、嘔吐、痤瘡類皮疹等其他皮膚變化。 免疫治療 藉由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症,免疫治療或對 NSCLC 有治療效果,好比說,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和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可解除肺癌細胞於免疫細胞上所設的「限制」,進而使免疫系統能全力攻擊肺癌。 請注意,免疫治療藥物和化療不一樣,其副作用會因影響之器官有別,但可能會有像呼吸急促和腹瀉的症狀。 (同場加映:癌症免疫治療與其副作用) 緩和治療 為緩和療護的一環,目的為控制癌症症狀和提升生活品質,不是治療癌症,其可於肺癌末期的任何階段使用。若於初診發現已為肺癌末期,或治療後肺癌復發,醫師或會討論緩和治療的需要性,以舒緩肺癌症狀,像是疼痛或呼吸急促,同時減緩肺癌擴散速度,治療面向可包括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等。 如果有肋膜積水的狀況,醫師可能會給予胸腔穿刺術,以排掉肺部的積水。 【點我前往肺癌專區】

肺癌

肺癌替代療法~針炙 冥想緩解不適

替代療法(Alternative therapy,也稱另類醫療)與輔助療法,可用來舒緩肺癌(Lung cancer)引起的症狀,或療程後的副作用,並非單一的治療手段。替代療法旨在於幫助患者在接受正規療法後,不那麼難受。 與其他許多療法一樣,支持性的研究很少,並且對於療效的意見紛雜。然而,許多人也成功地使用這些替代療法,控制許多疾病與症狀。在您嘗試任何替代療法前,請先與醫師確認,此療法不會對您造成任何傷害。以下便一一介紹這些替代療法: 1. 針灸 針灸是一種中醫療法,方法為以細針刺激身體特定穴位,治療目的在於恢復身體功能的自然運轉。針灸對紓緩化學療法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十分有效,也能成功幫助患者控制術後的疼痛。 2. 按摩 您可以透過按摩來緩解疼痛,並使身體放鬆。按摩治療師會用手或腳,在由疼痛或緊張形成的肌肉「氣結」上施加壓力按摩,有部分按摩治療師會專門治療癌症患者。 3. 瑜伽 瑜伽是一系列的身體姿勢,結合呼吸與伸展動作,為冥想的一種形式,它可以使癌症患者放鬆,並增進睡眠品質。 4. 冥想 冥想是摒除外界干擾、心情沉靜後,由內心深處反射出來的狀態。冥想可以幫助減輕治療肺癌帶來的壓力與緊張。 5. 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使用精油,來刺激大腦中影響情緒的區塊。研究顯示,精油可以減少壓力、憂鬱、疼痛與噁心不適,來提升情緒與心理健康。薰衣草精油能使人感到平靜;乳香(Frankincense)精油適合冥想;茉莉精油能使人情緒高昂;薄荷精油能緩解噁心感;迷迭香精油能減輕疼痛與幫助消化。在荷荷巴油中混和幾滴精油後,在手腕、頸部或耳後按摩,也可以在您愛用的洗面乳中,加入一滴精油,或泡澡時滴入4~5滴精油。 6. 催眠 治療師利用催眠療法,引導患者放鬆,進入出神恍惚(Trance-like)的狀態。催眠已被證明可減緩癌症帶來的焦慮、噁心與疼痛感。

肺癌

肺癌很致命!X光等5種方法幫助診斷

若發覺身體有異,認為自己可能有肺癌(Lung Cancer)前兆或症狀,請與醫師預約看診,由他們評估求診者的過去病史與風險因素,並安排體檢,詳加確認。由於肺癌的部分檢查為侵入性檢查,在醫學界中,對肺癌進行一般性篩檢是否有益,這部分爭論不斷;部分醫師認為因為肺癌在惡化前通常不會有明顯病徵,所以,這等於施加一道風險於受檢者身上;另一部分醫師則認為,這是早期診斷肺癌的關鍵所在,也能盡早開始治療,因此,只有在可能患有肺癌時,醫師才會建議進行檢測。 肺癌的診斷方法 1. 身體檢查 首先,醫師會檢查生理體徵、聆聽呼吸音,並檢查肝臟或淋巴結是否腫脹,若懷疑罹患肺癌,醫師便會安排求診者更進一步檢查,以下有許多方法可以診斷肺癌。 2. 電腦斷層掃描(CT) 電腦斷層掃描是一種特殊的X光,當它繞著身體旋轉時會拍攝身體的內部照片。會提供所有可能腫瘤的大小、形狀和位置的完整圖片。 3. 支氣管鏡檢查 經口腔或鼻腔放入支氣管鏡(一種前端裝設微型攝影機的軟管),以檢查支氣管與肺部,可以直接抽吸切片細胞來檢查。 4. 痰液細胞診斷 痰是一種從肺部咳出的濃稠液體,受檢者的痰液檢體採樣後,會送往實驗室,以顯微鏡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5. 肺部病理切片 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腫塊或腫瘤,但不能確定它們是良性還是惡性,醫師會根據初步的發現,可能要求對肺部組織切片檢查,以查看是否有癌細胞,而該切片組織將交由病理學家檢查。其中,以下有幾種方式,可以取得肺部切片。 胸腔穿刺術:以長針刺入體內,採集肺部組織層之間的胸腔積液檢體。 細針抽吸細胞診斷:以細針從肺部或淋巴結中取出組織或液體樣本。 胸腔鏡檢查:在患者胸部和背部做出小切口,以一根細管子檢查組織。 縱膈腔鏡檢查:醫師在胸骨做出小切口後,插入內視鏡同時,取組織樣本,並摘除一些淋巴結。 開胸手術:做出長切口打開胸腔,取出淋巴結和其他組織進行檢查。 支氣管鏡超音波檢查:此項技術使用超音波,引導支氣管鏡由氣管定位和拍攝腫瘤,若有腫瘤,將從相關區域採集樣本進行檢查。   檢查肺癌擴散程度的3種方法 有時候,醫師為了確定癌細胞轉移至身體何處,可能還需要其他檢查,輔助病症的判斷,主要有以下3種。 1. 磁振照影 (MRI) 磁振照影是一種使用磁場及射頻脈衝進行的特殊成像檢查,當醫師懷疑肺癌已經擴散到大腦或脊髓時,常運用此法進行檢查。 2. 正子電腦斷層造影 (PET) 正子電腦斷層造影會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葡萄糖注射入人體,而特殊相機會將具高葡萄糖代謝表現的癌細胞拍攝下來,構成人體立體彩色影像。 3. 骨骼掃描 經由靜脈注射親骨性放射性同位素製劑,放射性物質會堆積在異常骨骼中,此法只有醫師在懷疑癌細胞轉移至骨頭時,才會進行該檢查。

遠離肺癌這樣做

肺癌

年輕人不會得肺癌?肺癌手術後不會復發?破解肺癌5大常見迷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中,肺癌高居第一位,而台灣108年共有9,701人死於肺癌,佔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數近2成,意指全台每5位癌症死亡患者中,即有1人死於肺癌,堪稱台灣「新國病」。 難道年輕人就不會得肺癌?當肺癌手術治療後就不會復發?《Hello醫師》彙整出肺癌最常見的5大迷思,為你一一破除。 肺癌5大迷思 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媒體人陳文茜及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太太陳珮琪在內,都曾患肺癌最常見的種類「肺腺癌」。 然而,不少人都會認為只有抽菸會引發肺癌,且初期症狀通常也較不明顯,因此患者相當容易輕忽病況,而延遲就醫時間,直到肺癌末期症狀加劇,才發現自己已罹患肺癌。而讓許多人輕忽病情的原因也多因下列5大迷思所造成: ❌迷思1:只有抽菸才會得肺癌? 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提醒,民眾不論是否有抽菸習慣,都必須做好對肺癌的防治,而不抽菸可說是維持肺部健康相當重要的關鍵。(推薦閱讀:二手菸別放任!肺癌心臟病恐致命) 然而,長期抽菸確實是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但並非是唯一成因。除了抽菸、二手煙之外,身處空氣汙染環境、暴露於重金屬物質(如鎘、鉻、砷等)環境當中、有肺部相關病史或肺癌家族病史,甚至是烹煮時未使用抽油煙機,長時間吸入油煙,皆會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 ❌迷思2:年輕人不會得肺癌? 肺癌近年來已有趨向年輕化的傾向,根據奇美醫學中心每年約200例的個案當中,以50~70歲患者最為常見,但40歲以下也佔約7%,最年輕的個案甚至只有26歲。 想避免肺癌發生,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任馮瑤表示,30歲前戒菸,即可降低約9成罹患肺癌的風險;此外,平時也應避免室內空氣汙染,並改變烹調方式,採低油烹調為宜,保持廚房良好通風;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尤其是空汙嚴重時,更應避免至戶外從事激烈運動。 同時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任馮瑤也建議,民眾可於45歲開始在健康檢查項目中加入肺癌篩檢。若有肺癌家族史者,更須提高警覺,可依照家族發生肺癌的平均年齡再提早10年,為自己安排肺癌篩檢,以利於早診斷與治療,防止肺癌惡化。 ❌迷思3:罹患肺癌多男性,不抽菸、不下廚就不會得? 台灣肺癌發生率近30年男性患者增加2.8倍,女性患者更大幅攀升4倍之多,其中罹患肺癌的男性有2成沒有抽菸習慣,女性更有高達90%從不抽菸。 然而即便不抽菸,也不下廚,並不代表就不會罹患肺癌,如長期暴露於二手菸或空氣汙染的環境下,甚至身處於充斥著有機化合物的情境(如燃燒煤、燒香),都可能提高罹患肺癌的機率。 據中研院於2020年曾發表的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肺癌病患當中,74%從未吸菸年輕女性(小於60歲)和所有無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突變的女性患者的APOBEC突變特徵程度較高,顯示APOBEC的突變特徵可能為女性早期肺癌的驅動因素。 此外,研究也發現,暴露於致癌物(如二手菸、三手菸、油煙、金屬化合物等),亦可能引起基因突變,其中又以大於70歲年長女性中突變程度較高。因此,民眾應減少生活中致癌物的暴露率,才可有效預防肺癌。(延伸閱讀:女性肺癌人數激增!8種療法一次看) ❌迷思4:肺癌篩檢做胸腔X光攝影就夠了? 透過胸部X光攝影可觀看肺部是否有明顯異常,如肺炎、肺結核、肺癌、肺氣腫或氣胸等各種肺部病變。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醫師指出,由於肺癌早期不易察覺,僅靠胸部X光檢查是無法察覺小於1公分的微小病灶,還可能會因病灶生長位置在心臟後方、橫膈部位、或與肋骨陰影重疊處,而造成偵測盲點。 建議長期抽菸、有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等高危險族群,可定期就醫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檢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結節,並依照結節的大小和檢查影像的型態,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提供醫師參考。 4大肺癌高風險族群:定期篩檢救一命 以下4大肺癌高風險族群可考慮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以利及早發現肺部結節,並定期檢查,有效控制病況: 年齡介於50~80歲,且抽菸史每年超過30包的民眾(含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者)。 具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 有肺部病史者(如肺結核、慢性肺阻塞性肺病)。 暴露於氡氣環境或特定職場環境工作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油化學工業、石綿接觸者或長期暴露在有粉塵、油煙、棉絮、化學物質、放射環境下等)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篩檢。 ❌迷思5:肺癌手術治療完就不會復發? 目前臨床上醫師會考量肺癌患者癌細胞的類型、疾病分期及病患身體狀況等因素,而分別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合併療法。 多數人都會認為透過肺葉切除術、楔形和肺小節切除術或全肺切除手術,將肺癌患者體內的腫瘤切除後,便能有效治癒,且不會再次復發。事實上,不論是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還是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後,僅能降低復發的可能性,但並不代表不會復發。 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末期及小細胞肺癌,通常發現時癌細胞大多都以擴散至縱膈腔淋巴結或側肺,或者已轉移至遠處器官,如氣管、心臟等器官,所以即使經手術治療,並搭配化療或放射治療也無法完全有效根治肺癌。 以小細胞肺癌為例,約60~70%患者就醫診斷時,皆已轉移至其他器官,無法透過手術切除體內病灶,也因其容易復發,所以能活超過5年的病患幾乎少之又少,僅不到5%。(同場加映:肺癌的診斷與治療:斷層掃描或生檢) 提醒民眾若您為肺癌高風險族群,請定期安排肺癌篩檢,以早期發現病灶、儘早治療,以防腫瘤惡化或轉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肺癌

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自1999年起,肺癌已成為台灣眾多癌症的頭號殺手,連續43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的第1名!光去年(111年)就已帶走1萬多條人命,其中肺腺癌佔7成。雖然多數人認為抽菸是導致肺癌的主因,但在數千位肺腺癌病患中,就有超過半數的男性、9成女性為不抽菸的患者。 其實抽菸早已不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Hello醫師》帶你認識肺癌在台灣的現況外,究竟造成肺癌的原因為何,為什麼不抽煙也會得肺癌?預防肺癌又該怎麼做?一起來了解! 不抽菸≠肺癌主要原因:5大元兇要小心 根據台灣癌症協會之研究調查指出,包含吸菸為致病因素之外,導致肺癌的其他原因共有下列幾項: 菸害(二手菸、三手菸) 油煙:烹調油煙中含有不少危害物質如懸浮微粒、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多環胺、硝基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等 空汙:如室內外的細懸浮微粒(5)可深入肺泡,引發呼吸道疾病與肺癌的風險 居家空氣汙染:祭拜燃香與金紙產生的煙、蚊香、薰香、石棉裝潢、具輻射性的氡氣 職業空氣汙染:長期暴露於化學物質當中如有機溶液、棉塵等。 5大因素中,其中又以空汙影響最深、危害最大。台灣各縣市肺癌人數以北、中、南部最多,特別是台北、新北、嘉義、彰化、高雄等空汙較嚴重的城市,而東部及外島最少,足見空汙對肺部健康的影響。(你也想知道:肺癌症狀與 9 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對於多數空污城市嚴重的居住者而言,日常外出或居家即應培養如穿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等預防措施,以因應環境污染對肺部的侵襲。 肺癌確診者:女性佔多數、9成以上未抽菸 根據衛福部最新發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罹患肺癌的患者中有近4成8為女性,但其中9成女性患者都不抽菸,包括名人陳文茜、台北市前市長夫人陳珮琪也在其列。由於早期肺癌幾乎毫無症狀而成為無聲的殺手。 肺癌分類:近9成為非小細胞癌 肺癌依據其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的不同,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2類: 1.小細胞癌 常發生於粗支氣管,生長、轉移及惡化速度較快。 2.非小細胞癌 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有高達近9成的肺癌為非小細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為NSCLC)。 肺腺癌:台灣最常見的肺癌種類,常發生於肺部周圍。 鱗狀細胞癌:多長於肺部中央,生長速度較慢。 大細胞癌:常長於肺臟表面、生長及擴散速度快,易轉移至淋巴結和其他器官。 以下為國內4種肺癌的佔比、腫瘤倍增時間(意即腫瘤增大1倍所需時間),以及與抽菸的關聯: 小細胞癌:約7%,腫瘤倍增時間30天,吸菸病患佔9成。 肺腺癌:超過70%以上,腫瘤倍增時間180天,女性佔7成,且多數未吸菸。 鱗狀細胞癌:約14%,腫瘤倍增時間90天,吸菸病患佔9成。 大細胞癌:約1%,腫瘤倍增時間120天。 已知不抽菸的女性肺癌患者比男性多,抽菸所致的肺癌(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如今僅佔肺癌總數不到3成。 抽菸所致的肺癌比肺腺癌危險? 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增長速度快,惡化速度也比較快,看似比較危險,但事實上,肺癌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當病患察覺不適時通常已為末期,存活率僅4%,存活時間不餘1年,因此無論種類為何,肺癌都十分危險。 預防肺癌2大重點:遠離汙染源、定期篩檢 為預防肺癌發生,可歸納為以下2大重點,除了應盡可能減少接觸致癌因子,並建議可安排定期肺部檢查,及早預防肺癌發生: 預防肺癌重點1:4大致癌因子out 1.避免菸害(包含二手菸、三手菸) 抽菸會導致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相對於未抽菸者,抽菸者罹患肺腺癌的治療效果較差。即使不抽菸,二手菸因燃燒不完全,其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是一手菸的20倍,也會殘留於環境表面之中,形成三手菸,對幼兒肺部發展造成影響。長期吸入二手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34倍。 2.減少接觸油煙 不少家庭主婦煮菜時習慣大火快炒,但油溫過高、冒煙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避免如煎、炸或大火快炒之高油量烹調方式,並使用抽油煙機。煮菜時若能戴上口罩防禦效果更佳。 3.減少居家空氣污染 祭拜用的香、檀香及蚊香在製作時皆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滑石粉、化學膠粘劑,長期吸入易對肺部造成傷害並致癌,建議祭拜時以手代香、減少使用其它香材,若需用香,請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順暢。 4.避免吸入空汙 空汙散佈於空氣之中,看似難以預防,但其實只需避免在霧霾或空氣品質較差的日子出門,並減少開窗通風(仍需在夜晚通風,疏通室內空氣汙染)、使用空氣清淨機等便能減少暴露於空汙之中。若需長時間待於室外,建議在空氣品質較差時配戴專業防塵口罩,一般口罩對空汙的防護力有限。 預防肺癌重點2:2大肺部篩檢 肺部檢查有二,一為胸部X光,二為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前者為肺部自費健康檢查或體檢的基礎項目,可偵測大小超過1公分的肺癌病灶,後者為肺部進階檢查,可偵測小至0.1公分的肺癌病灶。 胸部X光的價格便宜、檢查快速,但照射時易有死角,只能照到較大的肺癌病灶,較難在早期發現肺癌;反觀,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的價格雖高,只有一定規模的醫院才有設置,但偵測的精密度卻很高,照射範圍也無死角,可在極早期發現癌細胞,預先接受肺癌治療,避免診斷延遲,錯失治療時機。 建議成年者滿40歲後可接受1次LDCT篩檢,以3年為單位定期檢查,確認肺部有無異常變化。若有肺癌家族史,則可提前至30歲檢查,提早做好預防工作。但LDCT篩檢若需歷經長期追蹤的頻率,仍有曝露於輻射下的風險,應先行與醫師針對自身病況諮詢後斟酌進行。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肺癌

吃蔬果抗肺癌~5維生素增強抵抗力

維生素(Vitamin)對人體健康十分關鍵,尤其當罹患肺癌(Lung Cancer)時,補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就更重要了,所以分享以下5種抗肺癌的維生素,供讀者們參考。 1. 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一種,可以保護肺部,抵禦致癌毒素的侵害,只要多吃紅、橘、綠色蔬菜,就能攝取到天然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例如番茄、胡蘿蔔、番薯、波菜、羽衣甘藍與其他綠葉蔬菜。 2. 維生素B6 維生素B6主要存在於胡蘿蔔、蘋果、香蕉、綠葉蔬菜、番薯及動物內臟中,適度攝取,同樣能為肺部增強保護傘,對抗外來物質的侵害,促進肺部健康,並有效對抗肺癌。 3. 維生素C 許多研究顯示,抗氧化劑(Antioxidant)能減緩或預防癌症,因此建議多攝取柑橘、甜椒、綠葉蔬菜、莓果、番茄與南瓜等蔬果,其維生素C中富含抗氧化劑,能抵抗肺癌、增進人體免疫力。 4. 維生素D (Vitamin D) 維生素D證實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和轉移,而骨化三醇(Calcitriol)是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能調節細胞生長,也能限制腫瘤的血液供給量,與減少癌症轉移現象。平時可以從蛋黃或魚肉中獲得維生素D,魚肉中以鮪魚尤佳,也可以依醫師或藥師建議,選擇補充品,或是多曬曬太陽。 5. 維生素E 維生素E具備優異的抗氧化能力,能降低臭氧與肺部汙染物帶來的傷害,因此,在飲食上多攝取雞蛋、小麥胚芽、肝臟、未精煉的植物油與深綠色蔬菜,其中皆含豐富維生素E,有益身體健康。

肺癌

5 種呼吸法 助肺癌患者調氣息 減焦慮

肺癌(Lung Cancer)患者每天都可能面對呼吸方面的問題,一下子呼吸急促,一下子喘息不止,這些困擾恐致生活的不順遂,因此,以下列出幾種呼吸法,若配合醫師和運動教練的指導,透過規律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大腦放鬆,還可以改善肺功能,供讀者參考,在練習呼吸法前,建議穿上舒適寬鬆的衣物,沉澱心情,並創造一個完全放鬆的情境。 1. 等長呼吸法 瑜伽會運用等長呼吁法(Equal Breathing 或稱 Sama Vritti Pranayama)等呼吸法,來幫助氣息平衡,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其注重吸氣與吐氣的比例相等,如此能訓練呼吸的專注與控制,做起來並不複雜,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練習,能幫助緩和神經系統、提升注意力,並有效減壓,幫助睡眠。 做法:首先,穿著好舒適衣物後,坐姿可以呈蓮花盤腿狀,記得腰桿要挺直,呼吸時,若鼻子吸氣數到四,鼻子呼氣同樣也要數到四,這就是所謂等長呼吸。 2. 腹式呼吸法 罹患癌症時,除了呼吸短促外,患者也會感到壓力或焦慮,腹式呼吸法(Abdominal Breathing Technique)這項呼吸法的目的是降低心率和血壓,幫助患者保持平靜。 做法:一手放置胸前,一手擺在腹部,背部可以輕靠椅背,接著開始深呼吸;腹式呼吸法著重的是深層呼吸,呼吸時,慢慢地吸,感受許多氣體順暢進入體內,吐氣時同樣不急躁,慢慢地吐,將體內氣體排出,以達到較好的氣體交換效果。 3. 漸進式放鬆法 漸進式放鬆法(Progressive Relaxation)的目的是讓全身利用呼吸放鬆,在過程中需要屏住呼吸,閉氣時請勿讓自己感到不適或頭暈。 做法: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建議可以坐著,輕閉雙眼,專注在放鬆每個肌肉群,每部位持續 2~3 秒,從脚和脚趾開始,然後向上移動到膝蓋、大腿、腰臀、胸部、手臂、手、肩頸、下巴和眼睛,過程中要保持深層且平緩的呼吸。 4. 意象導引 一般人平時礙於生活壓力,即使下班後也不得清閒,一下子想到工作任務,一下子想到房租沒繳,種種情緒讓人忘了好好「呼吸」,身體緊繃、焦慮、頭痛等身心理問題接踵而來,因此,意象導引(Guided Visualization)這項方法是幫助人在呼吸的同時,思考具正面能量的事情,放下負面情緒,減輕焦慮感與壓力。 做法:開始呼吸前,想定一項目標或者渴望的夢想,接著輕閉雙眼,慢慢吸氣,注意肩頸肌肉要放鬆,別硬僵直身體,此時,引導腦袋浮現美好、幸福的情景,而正面的能量會緩和緊繃情緒,配合深層呼吸,達到放鬆的效果。 5. 鼻孔交替呼吸法 鼻孔交替呼吸法(Alternate Nostril Breathing 或稱 Nadi Shodhana Pranayama)如字面所述,輪流用不同側鼻孔呼吸,其效果能促進氣息的順暢,使心情平靜、幫助精神集中,並平衡神經系統,然而,如果感冒鼻塞時,則避免使用。 做法:開始前,將右手大拇指與食指分別放在右側與左側鼻孔上,接著用食指壓住左鼻孔,用右側鼻孔深深吸氣,再用拇指壓住右鼻孔,鬆開食指將氣體呼出,後續一直循環這部分動作,同樣能幫助呼吸順暢,達到舒緩身體的功效。

肺癌

罹患肺癌後總是悶悶不樂?4招扭轉悲觀想法,挺過抗癌生活!

由於病痛的折磨和治療的艱辛,肺癌病患心情總是較為沮喪或負面,也因如此,身旁的親友經常會向癌友說要正面、積極、努力,但有時相同的話聽久了,就會感到厭倦,甚至因無法改變心情而自責,產生放棄的念頭。 事實上,身為肺癌癌友的您不必對於無力感、疲憊感或其他負面的情緒感到內疚,抗癌的過程本就艱苦孤獨,會產生負面想法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不應壓抑自己。可適時發洩心中的沮喪與不滿,但也不要身陷負面情緒之中,以免對抗癌過程產生負面影響。 以下《Hello醫師》教您4個改變心情的具體方法,幫助您克服抗癌低潮。 1. 選擇正面、積極的環境 多與開心、積極、樂觀的親友來往,或加入病友支持小組,當身邊被正向積極的人圍繞,人不自主地便會被其他人的正面心情感染;反之,若身邊盡是負面、緊張或消極的人,就會容易感到負面、悲觀。 除了處在正面的環境之中,肺癌癌友們平時也可聆聽令人振奮的音樂,或觀看鼓舞人心的書籍和電影,以建立度過抗癌生活所需的積極動力。 2. 改變思考模式 您必須深刻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尋找方法來改變觀點,有時候幽默感很有幫助,您可以用自嘲的方式,公開訴說心裡的挫折與擔憂,如化學療法會讓人掉髮,您可能會為失去頭髮感到傷心;又或者,改變看待事情的方法,想想不用理髮可以省下很多錢,掉髮會影響情緒,但頭髮永遠都會再長回來。 3. 對自己說出正面、肯定的話 唸誦或自言自語,聽起來可能有點好笑,但當您對自己說出肯定的話,您會感到放鬆、壓力減輕,例如:我會打敗癌症、我是堅強的人。唸誦是一種冥想,可以讓您專注在語言與呼吸的方式上,藉此改善症狀。 4. 專注在快樂的事物上 想想看,在診斷出肺癌之前,您都喜歡做些什麼?對什麼有熱情?得了肺癌不代表就必須遠離會讓您開心的活動,例如上繪畫課或森巴舞課,可以邀朋友一起去,讓它變成定期的活動,幫助轉移負面消極想法,並加強正面積極想法,而且多活動身體也能讓人感到更開朗。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