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癌症

其他癌症包括 小腸癌 、 壺腹癌 、 食道癌 等未被單獨分類的 癌症 ,這些癌症可能有些較為罕見,但是不容輕忽,因為罹患的機率低不代表死亡率也低。本分類將介紹其他癌症的相關資訊。

基礎知識

其他癌症

鼻咽癌6大症狀公開,3前兆自我檢查!鼻咽癌原因、治療

鼻咽癌在中國東南沿海各省及台灣為高罹病區,在西方世界非常罕見,其發生率約白種人的20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每年皆有超過千人罹患鼻咽癌,好發年齡為50歲,其中男性發生率又是女性的兩倍。 究竟鼻咽癌症狀有哪些?致病原因為何?該如何治療?《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鼻咽癌6大症狀 臨床上為了方便診斷及掌握病情,將鼻咽癌的症狀分為以下6類: 1.頸部腫塊 頸部淋巴病變是最早且最常出現的臨床症狀,因為鼻咽部有豐富的淋巴管,癌細胞很容易經由淋巴管轉移至頸部淋巴結或身體其他地方。 約30~40%病患以頸部淋巴病變為初發症狀,而有70~80%病患確診鼻咽癌時,已出現頸部腫塊。 2.鼻涕或痰有血絲 鼻咽富含血管且容易出血,當鼻咽形成腫瘤時,腫瘤表面會逐漸潰爛、出血,導致鼻涕或痰(尤其是從鼻部倒吸的痰)會夾帶血絲。 3.類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鼻部症狀 鼻咽腫瘤會堵塞鼻腔,產生分泌物,導致患者出現鼻塞、膿鼻涕、鼻涕倒流及嗅覺異常等症狀,且鼻腔可能因為腫瘤潰爛而飄散臭味。 4.耳悶、耳鳴 耳部症狀主要因耳咽管功能受損而致。耳咽管具有平衡中耳腔壓力的功能;舉例來說,搭飛機時,耳朵容易因為內外耳壓力不平衡而出現悶塞感,此時只要吞口水、打哈欠,就能打開耳咽管,進而平衡中耳腔的壓力。因此,當鼻咽癌腫瘤侵犯耳咽管,影響其功能時,患者會產生耳悶、耳鳴、中耳積液及聽力障礙等症狀。 5.頭痛 鼻咽部位於頭顱中央,與鼻竇、顱腔相隔,當鼻咽癌腫瘤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顱腔時,會造成頭痛現象,此種頭痛通常是單側性。 6.腦神經症狀 鼻咽部於頭顱中央,周圍佈滿血管與神經,鼻咽癌的癌細胞可能會經由周圍神經侵犯大腦,引起腦神經的相關症狀,例如顏面出現麻木感、複視、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等。 鼻咽癌自我檢查3前兆 若能早期發現,鼻咽癌治癒率高達90%以上,以下為鼻咽癌早期的3大症狀,若有類似徵兆,請盡快就醫檢查。 頸部腫塊:長在耳垂下方,上頸部的兩側;腫塊本身不痛不癢,且持續2~3週都不會消腫。 鼻涕或痰有血絲:鼻涕或痰中有暗紅色的血絲或血塊。 耳悶、耳鳴:在沒有感冒或鼻竇炎的情況下,出現耳悶、耳鳴、重聽或耳內有流水聲,尤其是單耳時。 鼻咽為圖中的紫色處,位於鼻腔後方,咽喉上方 鼻咽癌原因 鼻咽癌致病原因仍不明,但較常被提及的為種族基因及遺傳因素外,以下因素也可能提高鼻咽癌的發生率: 遺傳及家族病史:一等親內若有人罹患鼻咽癌,自身的罹癌率為常人的20倍。 常吃醃製或發酵食品 帶有EB病毒: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也稱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的抗體指數都很高,因此醫界認為鼻咽癌和EB病毒存在某種相關性。 抽菸、喝酒及嚼檳榔 長期在空氣汙染的密閉環境下工作 鼻咽癌的檢查 鼻咽癌主要的檢查工具有3種: 鼻後鏡及鼻咽內視鏡:鼻後鏡檢查是利用壓舌板壓住受檢者舌部,再將一個小鏡子放置於口咽部深處,利用燈光與頭鏡來檢視鼻咽部;鼻咽內視鏡則是直接進入鼻孔,經過鼻腔檢視鼻咽部。 EB病毒抗體檢測:多數鼻咽癌病患都有EB病毒抗體,因此可作為輔助的診斷工具。 鼻咽病理切片:為最主要的診斷方式,直接透過檢驗切下來的病理組織,判斷患者是否罹癌。 其他檢查方法還包括X光、電腦斷層檢查及磁振掃描等影像檢查,這些檢查主要是幫助醫師判斷腫瘤大小、位置及擴散情況。 鼻咽癌的治療 鼻咽癌屬於放射敏感的腫瘤,所以放療的治療效果顯著,針對鼻咽癌早期病患,醫師多以放療為主;若病患進入第二或第三期,則會合併放療與化療,避免腫瘤擴散;若病患進入第四期,有遠端轉移的情況(癌細胞擴散至骨骼、肺部或肝臟),就會以化學治療為主,其他治療為輔的方式來控制病情。 由於鼻咽靠近腦部,不易執行手術,加上鼻咽癌易發生轉移,所以手術通常僅用於診斷,或治療放射線治療的後遺症、併發症,或輔助處理鼻咽癌復發等狀況。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看更多 其他癌症 相關文章

其他癌症

口腔癌5大原因曝:不碰檳榔菸酒也會中?6方法預防口腔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7千多人確診口腔癌,其中有3千多人死亡。導致口腔癌的主因為檳榔,陽光基金會資料指出,高達88%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也讓「檳榔」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口腔癌(Oral Cancer )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關係,然而,為何有人不吃檳榔也得口腔癌?《Hello醫師》整理口腔癌5大原因,守護你我口腔健康。 口腔癌5大原因公開 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發生率位居台灣第5名。即使一人不吃檳榔,若有錯誤的飲食習慣,也有極高風險導致口腔癌上身! 口腔癌原因1:吃檳榔 在台灣,吃檳榔者相較於不吃檳榔的口腔癌罹病率高出28倍。檳榔本身所含的檳榔素(Arecoline)與檳榔鹼(Arecaidine),會在口腔中進行硝化作用,成為誘發腫瘤的致癌物。 另外,有些檳榔中還會夾入荖花,其含有大量黃樟素(Safrole)等致癌成分,可能導致口腔表皮細胞層萎縮變薄,誘導發炎反應與細胞修復性增生,因此長期嚼檳榔將提高口腔癌的罹患風險。 口腔癌原因2:飲酒過度 由於酒精容易對口腔黏膜細胞產生慢性刺激,進而引發細胞病變與口腔癌發生;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口腔癌研究團隊張書銘副研究員表示,飲酒所產生的乙醛為一級致癌物,其中已知22%罹患頭頸癌的患者都有喝酒的習慣外,張書銘副研究員指出,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ADH)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為醋酸。(推薦閱讀:喝酒臉紅原來是缺少這個!3方法改善亞洲紅臉症) 若ALDH2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除了讓人飲酒後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外,也因無法有效代謝乙醛,而導致乙醛易在體內累積,大大提高罹癌的風險。 另外,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所提及之研究顯示,75~80%口腔癌患者皆有飲酒習慣,而長期酗酒者更可能因營養失衡,導致免疫力下降,造成罹癌風險進一步上升。(延伸閱讀:愛喝酒還是真酒鬼?9 點判斷是否酒精上癮) ALDH2基因變異導致乙醛代謝功能缺乏,增強飲酒對於頭頸癌風險的影響。(圖片來源:衛福部) 口腔癌原因3:吃太燙 一般而言,口腔和食道內壁正常耐受溫度為40~60度,一旦受到50~60度以上溫度刺激,就容易發生食道燙傷,因而造成黏膜炎症並對細胞核酸代謝產生影響。除此之外,未將熱食吹涼便直接食用,除了會因過燙而損害食道上皮,若長期反覆刺激,就可能促使口腔發生癌變的風險,引發口腔癌及食道癌。 口腔癌原因4:營養不均衡 如果長期營養不良,可能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衡,缺少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等營養素,導致口腔黏膜增厚,引發口腔癌。(推薦閱讀:預防癌症11招!快速自我檢測癌症徵兆) 口腔癌原因5:抽菸 雖然抽菸並非飲食習慣,但因香菸含高達93種致癌物質,包括焦油、亞硝酸和甲醛等,都被認定是引發口腔癌的第一級致癌物質,因此抽菸也是引發口腔癌的關鍵危險因子。 此外,抽煙時產生的煙霧溫度非常高,而且還會產生微量放射性輻射,刺激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導致黏膜角質層逐漸增厚,還可能誘發黏膜白斑,若未及時治療,很可能發展為口腔癌。(推薦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口腔癌如何預防:定期檢查、做好口腔保健 早期口腔癌治癒率高達8成以上,若口腔內長期出現紅斑、白斑或潰瘍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但若有嚼檳榔、抽菸和大量飲酒等不良習慣,最好每半年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檢查。 衛生福利部補助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可接受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預防口腔癌6大生活習慣 而除定期檢查外,遵守以下生活習慣與飲食建議,也有助預防口腔癌的發生: 減少攝取菸、酒、檳榔等長期對口腔黏膜有刺激性的物質。 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若有假牙不合或牙齒不正的情形,應盡早請牙醫矯正,以免牙齒或假牙不斷摩擦周圍口腔組織產生破皮、潰瘍,提高癌變風險。 正常飲食、多攝取維他命及其他營養素,避免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利用戴帽子、塗抹防曬乳等方式,避免長期直接曝露於強烈的陽光下,以免過量紫外線誘發細胞癌變。 不吃過燙的食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Hello醫師》提醒您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其他癌症

口腔癌10大前兆!自我檢查方法「白斑長在這」惡性腫瘤機率最高

台灣口腔癌(Oral cancer)發生率於過去40年來持續上升,目前已高居世界第一,即便許多口腔癌患者在治療後倖存,依然會有吞嚥困難、說話口齒不清等嚴重影響,因此平時若有嚼食檳榔、抽菸習慣的高風險族群,可利用早晨起床刷牙之際,檢查口腔內部是否有白斑、黏膜異常等狀況。 然而,仍有不少人會誤以為以上口腔症狀,是由年紀大或罹患牙周病所引起,而輕忽其嚴重性,事實上,這些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口腔癌的前兆。今天《Hello醫師》將介紹口腔癌變的10大前兆,以及正確該如何做好口腔自我檢查,以利於癌症早期及時就醫,提高治癒機會。 口腔癌前兆會痛嗎?10大「口腔癌前兆」一次看 口腔癌是發生於口腔內部惡性腫瘤的總稱,但多數情況下屬於鱗狀細胞癌,可能出現在口腔的各種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頰黏膜、齒齦、顎部、上顎竇及顎骨等處。 口腔癌初期的疼痛症狀並不明顯,許多患者無論進食或說話皆與健康者無異,直到腫瘤擴大發展為口腔癌晚期才來求診,卻已錯失早期診斷及治療的良機。 口腔癌通常好發於45歲以上,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且以男性居多。以下列出口腔癌最為常見的10種前兆,如您發現口腔內符合下列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 口腔癌前兆1. 白斑 口腔內白斑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最常見於頰黏膜,牙齦黏膜和下唇等處;倘若白斑出現在舌頭兩側和下唇,則最容易滯留且發育不良或發展為惡性腫瘤。 據研究發現,白斑導致惡性病變的發生率約在3.6%~17.5%之間,還有多達19.9%的白斑病變可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非典型增生現象,需接受專業檢查已確認是否為口腔癌表現。(延伸閱讀:舌頭生白斑和黑毛?秒懂7種口腔疾病) 口腔癌前兆2. 紅斑 紅斑、白斑與疣狀增生並列台灣3大最主要的口腔癌前兆,口腔黏膜上呈現的紅色斑塊常見於口底、舌側、大臼齒後墊和軟腭上。 當紅斑突然變大、出血或形成長久不癒的潰瘍,造成口腔組織退變時,轉變為口腔癌的機率就會因而提高。(延伸閱讀:嘴巴破:嘴破的症狀、原因、治療、改善方式) 口腔癌前兆3.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口腔黏膜下組織層會呈現疤痕慢性增加的現象,病患可能會開始對刺激性食物出現敏感或疼痛,甚至出現黏膜泛白、觸感變硬的症狀。 在台灣,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原因主要為長期嚼食檳榔、吃刺激性食物或缺乏維生素B群,而據台大醫院的衛教文章顯示,高達9成以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患者,皆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由於大量膠原蛋白會因此沉積在黏膜下層,使血管狹窄及表皮變薄,黏膜保護力因此隨之減少,而致癌物也容易通過表皮障壁,使組織產生惡性變化。 口腔癌前兆4. 疣狀上皮增生 疣狀上皮增生同樣也是因嚼食檳榔的慢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病變,表皮會因而向外增生,呈現如疣狀或花椰菜狀的外觀,依角化程度不同,增生組織會呈現白色或紅色。疣狀上皮增生經常出現於口角、口腔底、口腔內兩頰等處。 口腔癌前兆5. 口腔潰瘍 許多人認為口腔潰瘍是因為火氣大所致,其實若非糖尿病患,一般人口腔潰瘍超過2週以上未癒合,應盡快至醫院做活體組織切片檢查,以防口腔癌找上你。 口腔癌前兆6. 碰觸後容易出血的腫塊 口腔內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並且在觸摸之後發生出血的現象,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口腔癌前兆。 口腔癌前兆7. 口腔黏膜顏色出現改變 如果口腔黏膜的顏色變白、紅、褐或黑色,而且無法抹去,或口腔內壁原本就有的痣面積突然變大,表面增高、觸感粗糙,還出現潰瘍及色澤上的改變,就可能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 口腔癌前兆8. 張口困難、角度受限 習慣嚼食檳榔的人可能會因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導致嘴巴開合受到限制,患者可能因此影響進食意願與效率,若發現此種症狀,應及早至醫院檢查是否罹患口腔癌。 口腔癌前兆9. 舌頭運動異常與知覺改變 舌頭的活動性會受到限制,知覺也可能發生變化,導致病患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甚至使舌頭半側失去知覺。 口腔癌前兆10. 顎骨局部腫大與牙齒搖動 顎骨可能會產生局部性腫大,造成臉部左右不對稱,有時還可能合併牙齒搖動等症狀,而前述症狀容易與牙周病混淆,須請牙科醫師針對此部分進行診斷。 以上10種口腔癌可能出現的癌前病變並非一定會造成口腔癌,但若長期置之不理,未來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將顯著提高。 政府補助!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國民健康署有效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風險。(推薦閱讀:癌症診斷的目的與方法:5種常見癌症診斷方式) 口腔癌自我檢查 若想要及早發現口腔是否出現口腔癌前病變,可以趁著刷牙時,仔細檢查以下4個部位: 嘴唇:用手指把下唇拉下,檢查顏色與組織,上唇也同樣翻開檢查。 兩頰內側:用手指扳開內側,檢查是否有紅、白或深色斑點。以手指摸牙齒與臉頰間的部位,檢查是否有硬塊,是否平滑。 舌頭:將頭往後仰、嘴巴張大、檢查顏色有無異樣,或有無硬塊,再把舌頭由嘴巴左端移到右端,檢查其靈活程度,同時檢查舌頭兩側。(延伸閱讀:舌頭異常疼痛?搞懂口腔疾病找真相) 口腔底:以一隻手指觸摸口腔底部,檢查有無異常的硬塊。 除了自我檢查外,更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檢查的習慣。如有上述可疑症狀,或發現有超過2星期以上仍未癒合的口腔病變,就應立即就醫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癌症

「肝膽相照」膽管癌致死率更高!症狀、治療與預防建議

成語有云「肝膽相照」,意指肝與膽是彼此相連、關係密切的器官;一般民眾對於肝癌的預防與重視日漸提升,但對於致死率更高的膽管癌(Cholangiocarcinoma),卻不甚了解;究竟少見的膽管癌有何症狀?為何致死率比肝癌更高?《Hello醫師》帶您了解膽管癌會有什麼症狀?哪些人屬於膽管癌的高風險群,以及該如何降低自己罹患膽管癌的機率。 膽管與肝臟的關係為何? 肝臟除了有肝細胞,裡面還布滿像水管一樣的通道,稱為膽管;肝細胞製造的膽汁,有乳化脂肪、幫助人體吸收的功用;膽管的功用,就是輸送膽汁到膽囊儲存,接著,膽汁再排到十二指腸消化食物。 膽管位於肝臟以及十二指腸之間,若膽管上皮細胞長出惡性腫瘤,即發生所謂的「膽管癌」,也是除了肝癌之外,第二常見的肝膽惡性腫瘤。 膽管癌可分為哪幾種? 依照腫瘤發生位置不同,膽管癌分成以下3種: 肝門部(肝外)膽管癌:肝外膽管癌的患者較多,不過因肝外膽管癌的腫瘤長在左右肝管上,很難經由影像檢查出來,許多患者往往直到膽管阻塞引發黃疸症狀時,才會被診斷出膽管癌。 肝內膽管癌:這類的膽管癌患者較少,不過相較肝外膽管癌,這類型的腫瘤長在肝臟裡面,較易經影像檢查發現,不過也經常被誤診斷為肝癌。 遠端膽管癌:是肝外膽管癌的一種,腫瘤位於遠端區域,是總膽管穿過胰腺並進入小腸的地方。 膽管癌患者為何出現黃疸? 由於膽管癌通常初期症狀並不顯著,加上膽管左右兩側都有,就算其中一邊的膽管嚴重阻塞,另一邊還是可以照常運作,病患常難以察覺;建議當出現下列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萬一罹患少見的膽管癌,仍有機會提高治療成功率: 右上腹側疼痛 噁心 茶褐色尿液 體重莫名減輕 食慾不振 除上述症狀外,若出現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可能會因膽管阻塞,出現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等症狀,也因而比較容易被診斷出來。 罹患膽管癌的高風險因子為何? 目前膽管癌確切成因未明,大部分膽管癌病患並無明顯的危險因子,但以下造成膽管慢性發炎的疾病或慢性膽汁鬱積,可能比一般人容易罹患膽管癌,務必要小心: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簡稱PSC) 膽道寄生蟲感染(如東南亞國家常見的寄生蟲「中華肝吸蟲」) 纖維多囊腫肝疾病 膽管結石(包括肝內膽管、總膽管及膽囊結石) 先天膽道異常 發炎性腸炎(IBD)  慢性B/C肝炎及肝硬化 膽管癌治療方式為何? 確診膽管癌後通常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治療: 外科手術:為最直接的治療方式,並依腫瘤生長處而提高手術困難度。像是許多膽管腫瘤經常長在血管與神經豐富的肝門或總膽管一帶,導致切除病灶時難度更高;若腫瘤長在肝臟裡,即使較易切除,但由於症狀不明顯,手術時往往已是膽管癌末期,手術的預後也較其他病症略差。 光動力刀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患者透過口服、靜脈注射、或局部塗抹的光敏劑,因具有局部滯留於腫瘤組織內的特性,當醫師將藥物送到腫瘤處後,再利用特定波長之光照將藥物活化,進而消滅癌細胞。雖然預後與存活率較高,但缺點是費用相當昂貴。 膽管癌預後存活率為何? 雖然可以透過手術治療膽管癌,但治療成效通常不如預期,腫瘤長在肝臟裡面的膽管癌5年後的存活率約25~33%;腫瘤長在膽管附近的膽管癌,5年後存活率更低,僅10~15%。正因預後成效不佳,也因此如能積極預防、發現病徵以及早治療,或許將有截然不同的治療成績。 定期檢查+預防 4招遠離膽管癌 既然膽管癌病徵不大明顯,預防膽管癌就應從改變生活型態與定期檢查做起。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 避開高熱量與高油脂食物 控制體重 避免抽菸與過度飲酒(延伸閱讀:別再抽啦!6個戒菸方法拯救肝癌患者) 規律運動 在膽管癌篩檢的部分,除了衛福部目前提供40~65歲成人每3年1次健康檢查外,未補助對象也建議每1~3年自費接受健康檢查,尤其是肝炎患者,更應透過腹部超音波確認膽管是否有惡性腫瘤存在。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癌症

子宮內膜癌4大分期:罹患子宮內膜癌非末日!早期治療存活率9成

熟齡婦女是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的高風險群,當自己或身邊的親友不幸罹患子宮內膜癌時先別消沈,其實只要在子宮內膜癌尚未擴散或轉移前,治癒率高達九成;《Hello醫師》為您說明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分期及治療。 子宮內膜癌如何診斷? 陰道異常出血是子宮內膜癌最易察覺的症狀;由於多數患者正處更年期前後,常有異常或是不規則出血的情形,很多女性會誤以為是更年期導致而輕忽。 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醫師提醒,若已停經後(停經指的是無月經超過1年以上)出現陰道出血情況,就應盡快諮詢醫師。醫師通常會先利用例如腹部或陰道超音波,判斷子宮是否有紊亂、不均勻的回音區,以及確認子宮內膜厚度。一般而言,停經後女性子宮內膜厚度不應大於0.5公分。 劉奕吟醫師指出,若有增厚且合併出血現象,應進一步抽樣檢查內膜是否為子宮內膜癌,但須注意仍有約4%患者經超音波診斷未有內膜增厚之情形。(點此了解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徵兆) 當懷疑為子宮內膜癌時,醫師會採取侵入式檢查來確定癌細胞的發展情形。主要診斷方式如下: 1.子宮內膜搔刮術 醫師將自陰道放入醫療用刮勺後,刮取少許子宮內膜組織供病理分析,以便判斷患者的子宮內膜是否有癌細胞存在與發展階段。 2.子宮鏡 子宮鏡其實就是內視鏡的應用之一,經由陰道將內視鏡放入子宮之中,除能採集子宮內膜組織,醫師還能藉內視鏡親眼確認病變位置及範圍,以改善子宮內膜搔刮術因無法目視、恐將遺漏病變組織的風險。(推薦閱讀:5大常見癌症診斷方式!一次看懂癌症診斷有哪些) 另外,若醫師懷疑子宮內膜癌細胞已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子宮附近的器官,或較遠的肺部、肝臟,則可能會加上胸部X光、核磁共振檢查(MRI)提高診斷的準確度。 子宮內膜癌4大分期 病患的癌期因接受診斷與治療的時間不同,而有輕重之別與病變差異。子宮內膜癌主要分為4期,多數第一期患者在治療後幾乎都能完全治癒,但隨著病程的發展,各期患者的存活機率則向下遞減。 子宮內膜癌第一期 癌細胞只存在子宮內。 IA期:僅存在子宮內膜,或已侵入子宮肌肉層但範圍不到一半。 IB期:子宮肌肉層受癌細胞侵襲達一半以上。 子宮內膜癌第二期 癌細胞蔓延至子宮頸間質組織,但未擴散到子宮以外。 子宮內膜癌第三期 癌細胞已擴散至子宮體外。 IIIA期:侵襲子宮漿膜層或子宮附屬器官。 IIIB期:已轉移至陰道及子宮旁組織。 IIIC期:已轉移至骨盆腔或主動脈旁淋巴結。 IIIC1期:已轉移至骨盆腔淋巴結。 IIIC2期:出現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或合併骨盆腔淋巴結轉移。(你也想知道:發生率排名第5!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前兆) 子宮內膜癌第四期 癌細胞已侵襲膀胱或腸子的黏膜層,或發生遠處轉移。 IVA期:蔓延至膀胱、腸子黏膜層。 IVB期:已發生遠端轉移,包括腹腔、肝臟、肺臟、骨頭及腹股溝淋巴結。   子宮內膜癌治療方式:手術切除子宮為主 子宮內膜癌目前多以分期手術處理為優先,切除範圍包含輸卵管、卵巢和子宮、骨盆腔及主動脈淋巴結,清除後才能藉由病理組織得知最終準確的癌症分期。劉奕吟醫師表示:「第IA期病患通常藉由完整的子宮切除手術,就能治癒子宮內膜癌,不需後續的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不過若子宮內膜癌已發展至IB期以後,則需於術後合併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將體內肉眼不可見的癌細胞清除。」(你也想知道:5大超級食物預防子宮頸癌!吃好吃滿+抹片、遠離子宮頸癌!) 其他輔助治療方式並有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2種。針對體況不適合進行手術或是局部癌症復發的病患,可使用放射線療法。若癌細胞已遠處轉移或是擴散至淋巴結,則需藉化療廣泛性消滅癌細胞,才能降低未來再次復發的風險。常見的化療藥物種類包含鉑金類藥物(Cisplatin、Carboplatin)、紫杉醇(Paclitaxel)或小紅莓類藥物(Doxorubicin)。 子宮內膜癌的預後如何? 預先了解治療後的結果如何是許多癌症病友或親人最為關心的重點之一。劉奕吟醫師表示:「一般而言,70~80%的子宮內膜癌被診斷出來時,僅侷限在子宮,患者的預後通常較佳,因此,更年期前後之婦女若有異常陰道出血的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其他癌症

發生率排名第5!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前兆

談及女性常見癌症,乳癌與子宮頸癌肯定榜上有名,子宮內膜癌的成因與不正常的子宮內膜增生有關,究竟子宮內膜癌原因為何?前兆症狀有哪些?哪些人是高危險群?《Hello醫師》為您一次說明! 子宮內膜癌的原因 女性的子宮壁由裡到外可分為3層,分別為子宮內膜層、平滑肌肉層與漿膜層,而子宮內膜癌便是源自子宮內膜病變所生成的惡性腫瘤。當癌症持續發展,子宮周遭的器官可能也會癌化,最終癌細胞可能會藉血液擴散到其它身體部位,如肝臟、肺部、骨骼等,也就是所謂的遠端轉移。(延伸閱讀:癌症分期、種類怎麼看?如何照顧癌症病人?癌症權威名醫來解答) 根據多數研究顯示,子宮內膜若長期受雌激素(Estrogen,又稱動情素)刺激與黃體素不足,將提高子宮內膜增生的風險,也就是子宮內膜的細胞過量生長,導致子宮內膜增厚或出血的狀況。 子宮內膜增生可進一步分為:單純性增生、複雜性增生與非典型增生3種,而通常僅有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有較高機率發展為惡性腫瘤,其它則多能透過黃體素輔助治療得以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子宮內膜癌也是子宮體癌症中最常見的類型。 子宮內膜癌前兆、症狀? 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醫師指出,子宮內膜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陰道不正常出血:約75~90%患者有此症狀,例如月經週期不規則、月經出血量大且持續超過1週,停經後出血或更年期前後有異常出血情況。(延伸閱讀:非經期出血要看醫生?「排卵期出血」有這些症狀) 排尿困難或有不適感 性行為時疼痛(延伸閱讀:愛愛結束後要愛自己!性交後常見女性問題) 下腹疼痛 陰道分泌物異常:有血絲或異味 子宮內膜癌的高風險群 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熟齡女性,若已停經卻仍發現陰道有不正常出血,應有所警覺並盡早就診確認。而除了更年期女性須多加注意外,符合以下描述者也有較高罹病風險: 長期或過度補充雌激素:長期補充過多雌激素會讓子宮內膜增厚,但缺乏黃體素的保護時,可能提高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患有卵巢相關疾病:多囊性卵巢患者因排卵時間不穩或長期不排卵,讓卵巢無法分泌黃體素,保護受到雌激素刺激的子宮內膜,讓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增加。 服用乳癌治療藥物:部分治療乳癌的口服藥物可能有引發子宮內膜癌的疑慮,例如泰莫西芬(Tamoxifen),因此在使用藥物期間也須定期回診,確認患者子宮內膜的健康狀況。 肥胖:由於脂肪細胞會促進雌激素分泌,因此肥胖者有較高機率受高濃度雌激素刺激,引發子宮內膜增生。體重愈重,罹癌機率愈高。 糖尿病、高血壓:研究顯示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高。劉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抗性、長期慢性發炎及卵巢分泌的激素較高為可能罹癌之原因。 未曾生育的女性:懷孕時會分泌黃體素保護子宮內膜,而未曾生育的女性缺少黃體素讓子宮內膜休息,因此得到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比懷孕過的女性高。 子宮內膜增生如何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劉奕吟醫師建議民眾可以採取以下建議: 改變飲食,減少環境荷爾蒙的暴露:遠離油炸、燒烤、高糖分食物;少吃紅肉、加工肉製品,以及魚卵、蝦卵、蟹黃等富含動物性荷爾蒙的食品。 規律運動及減重:避免過多體脂累積在身導致肥胖,增加罹癌風險。 遠離塑化劑:減少購買塑膠瓶裝飲料,避免塑膠容器盛裝或加熱的食物或飲料,減少塑化劑釋出風險。 使用避孕藥:若月經不規則,慢性無排卵如多囊性卵巢的患者,可考慮諮詢醫師後,使用避孕藥減緩子宮內膜增生。 產後哺乳:研究顯示哺乳超過3個月,可以降低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因為哺乳時體內雌激素維持在較低水平。正處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不妨考慮延長母乳哺餵時間,不僅有助降低罹癌風險,也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ovulation]


其他癌症

這個月,你「自摸」了嗎?談睪丸癌自我檢測

回憶筆者約莫10年前在儀隊當兵,身邊弟兄們都是超過184的身高,加上每日操練出來的結實身材,要交到女友不是難事。 就在情人節過後的那個收假晚上,一名20來歲的弟兄跑來我身邊,跟我一起擦鞋一邊低聲地問我。「醫官,我女友說我的蛋蛋摸起來跟別人的不一樣……會是甚麼情況阿?」 我心想,你女友這不就不小心透漏她經驗豐富這件事了? 「你之前都沒注意到嗎?」我回道,沒把心中的想法講出來。 「誰會沒事自己去摸蛋蛋啊?!」弟兄回答。 「那是怎樣的不一樣?」我追問。 「他說就硬硬的而且表面沒有很平滑,但是也都不會痛。」 慘了!無痛性不規則睪丸硬塊,典型睪丸癌表現。我立馬放下手邊的鞋子請他一同去廁所,我摸了睪丸之後臉色一沉,弟兄緊張地問道:「這是性病嗎?」 我回答:「是癌病變的可能性很高,我帶你去找連長請假明天轉三總檢查。」 後來手術切除後證實是睪丸癌,真的要謝謝他女友的豐富經驗神之手救了他一命。 睪丸癌發生率 睪丸癌(Testicular cancer)好發在15~35歲的男性,大多只發生於單側,約占男性癌症的1~2%,雖然只佔了少數的部分,但卻都是人生尚在起步階段的青壯年,不可不小心,比如足球新星Dylan Tombides就在年僅20歲時因睪丸癌延遲診斷而過世,尤其筆者看了抗癌鬥士的文章後,更是心有戚戚焉。 雖然睪丸癌盛行於青壯年,年長的男性若出現了睪丸硬塊,也是有睪丸癌的可能性,但更需要考慮淋巴癌的鑑別診斷。(延伸閱讀:隨著年齡老化~陰莖會有哪些改變?) 隱睪症增加睪丸癌風險 隱睪症(Cryptorchidism)的患者發生睪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15倍。然而,隱睪症患者只佔了整體的10%左右,另外因為外傷或是感染導致睪丸萎縮也是危險因子之一。(延伸閱讀:腹股溝疝氣手術:認識不同疝氣類型與手術方式) 睪丸癌症狀 在睪丸癌早期幾乎不會有症狀,就像剛剛提到的例子,其典型的表徵是表面不規則的無痛性睪丸硬塊。 早期癌症通常都是毫無警訊的,需要靠抽血或是定期健康檢查及早診斷,好在睪丸是一個體外就能摸到的器官,不用昂貴的儀器即能自我檢查。(推薦閱讀:預防癌症11招!快速自我檢測癌症徵兆) 睪丸癌自我檢查 預防勝於治療,不過在認識該怎麼自行檢查睪丸之前,先來看看正常的睪丸長怎樣吧! 一般正常成年人的睪丸大小,大約會比OK手勢圈起來的範圍再小一些,而睪丸質地則比去殼的水煮蛋再有彈性一點,大概是1個水煮蛋以上,鐵蛋未滿的概念。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有女友(老婆)可以幫忙檢查,但我們有最忠實的雙手,自己的睪丸就靠自己救。建議在溫水淋浴後陰囊鬆弛的狀況下,進行以下步驟: 1. 將睪丸持在手中 2. 用大拇指與食指以轉動的方式檢查表面 3. 輕壓可感覺有彈性的睪丸質地 4. 在背部可摸到不規則且柔軟的副睪丸 若你發現睪丸有硬塊、不正常腫脹或疼痛,請儘速至泌尿科就診。 睪丸癌如何診斷與治療? 理學檢查為主 除了自我檢查之外,如果你懷疑自己有睪丸癌而求診,理學檢查(也就是醫生的手)會是最優先也是最重要的檢查方式,通常會輔以超音波佐證,若懷疑是睪丸癌,就會抽血檢驗癌指數(AFP 及 B-HCG)。 然而,在少數的病例中,癌指數並不會異常,所以最主要還是有經驗醫師的理學檢查。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若醫師高度懷疑是睪丸癌,便會進行根除性患側睪丸切除,由腹股溝完整摘除睪丸,再配合術後病理分類、癌指數高低,以及電腦斷層檢查是否有淋巴轉移,以制定後續治療。 睪丸癌若早期發現,通常僅需切除單側睪丸,且五年存活率高達95%左右,如果對側睪丸功能正常,一般不會影響生育。 不過一但出現淋巴轉移,或是術後癌指數仍過高,則必須考慮進一步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甚至後續需要進行後腹腔淋巴結廓清手術(Lymph node dissection),五年存活率也會降至約五到八成,及早發現並就醫是睪丸癌最重要的救命步驟。(推薦閱讀:癌症治療簡介: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免疫療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癌症

小腸癌

小腸癌的定義 小腸癌(Small intestine cancer)並不常見,它是因小腸組織中的細胞生長異常,所形成的腫塊或腫瘤。小腸介於胃和大腸之間,它的主要工作是分解來自胃部的食物、脂肪,並吸收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及其他物質,患者的小腸可能會因被腫瘤細胞佔據而阻塞。小腸癌可分成五種類型: 腺癌(Adenocarcinoma):約佔小腸癌病例的 30~40%,病變開始於小腸壁,初期就是一小塊不像癌細胞的息肉,但會隨著時間演變成癌症(Cancer)。 生長在小腸軟組織的癌細胞。 類癌腫瘤(Carcinoid tumors):這類生長緩慢的腫瘤通常發生於小腸遠端,也可能會侵犯盲腸或直腸。類癌腫瘤為惡性腫瘤,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之一,會釋放過量的激素,其中最常見的為血清素。血清素就像體內的化學信使,會影響人體的各種功能,包括排便功能,也與精神疾病有關聯。 胃腸道基質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這是一種很罕見的小腸癌,半數以上的基質腫瘤開始於胃部,但並非所有的GIST都是惡性的。 腸淋巴瘤(Intestinal lymphomas):淋巴腫瘤是始於淋巴結的癌症,患者通常伴有免疫疾病(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這代表患者身體的自然防禦機制不靈光,無法按照原有的方式對抗感染和疾病。 小腸癌有多常見? 小腸癌屬於罕見疾病,請與醫師討論以獲取更多訊息。   小腸癌的症狀 小腸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接近胃中間位置出現疼痛或抽筋的情況 體重莫名減輕 腹部出現腫塊 便血 有些症狀可能没有列在上面, 如果對症狀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就醫? 如果出現上述任何症狀,或對您的健康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因人而異,症狀及治療方式也有個别差異,最好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小腸癌的原因 小腸癌發生的原因至今不明。 小腸癌的危險因子 小腸癌可能的危險因子有許多,例如: 年齡:患者的平均年齡為 60 歲。 性別:男性的患病風險略高。 遺傳:有些天生的疾病或基因缺陷會增加罹患小腸癌的機率。 環境:生活環境或工作場所附近存有大量化學物質,如苯氧乙酸(Phenoxyacetic acid)。 罹患有其他腸道疾病:例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大腸直腸癌(Colon cancer),或乳糜瀉(Celiac disease) 淋巴水腫(Lymphedema):連接淋巴結的淋巴管受損,使淋巴因回流變慢或受阻而淤積過多的淋巴液,並產生腫脹。 吸煙和飲酒。 高脂飲食。 小腸癌的診斷及治療 這裡所提供的訊息不能取代任何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完整深入的資訊。 如何診斷小腸癌? 全面健康檢查:包括詢問患者的病史及所遇到的健康問題。 利用影像檢查:例如 X 光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或核磁共振(MRI),以查看是否有腫瘤及癌細胞擴散的情況。 內視鏡檢查:可對食道、胃及小腸近端進行目視檢查。過程中使用的內視鏡是一條細軟管狀的儀器,末端夾有照明燈和攝像機,患者會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檢查。 抽血檢查:利用化學方法檢驗您體內某些特定物質的含量。 肝功能檢查:檢驗肝臟所釋放的物質及其血中濃度。 糞便潛血檢驗:檢測糞便中潛藏的含血量。 淋巴結活體組織切片(Lymph node biopsy):取出一小塊淋巴結切片,以檢查是否有癌細胞存在的現象。 剖腹手術:醫師會進行開腹大手術,切開患者的腹腔尋找小腸腫瘤或癌細胞的跡象。 小腸癌的治療方法 醫師會在經過多方考量後,決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其取決因素包含腫瘤細胞的類型及擴散範圍等等。外科手術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可移除腫瘤或受癌細胞侵犯的部分小腸。針對無法移除的腫瘤,醫師則會執行繞道手術,人工作出一條可以讓食物通行的過道。 但即使腫瘤已在手術中移除,醫師仍可能建議您接續進行放射線治療,利用高功率 X 光線消滅殘存的癌細胞。醫師也可能會讓您配合接受化療,將化學藥劑請患者透過口服或 IV 管靜脈注射的方式,殺死體內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 另外還有一些尚在測試中的醫療方法,如果有興趣參與臨床試驗,請與您的醫師聯繫。


其他癌症

壺腹癌罹癌原因不明!只能切除治療

聽過壺腹(Vater of Ampulla)嗎?它位在人體十二指腸中的前端,同時也是肝將膽汁(Bile)傳送給小腸的部位,而在腸胃癌的種類中,壺腹癌(Ampullary carcinoma)算是很罕見的疾病,發生的機率少於 1%,且至今致癌的具體原因仍有待研究。對此,以下將告訴你關於壺腹癌的發生症狀和治療,呼籲民眾還是要提高警惕,並定期做腸胃檢測,降低罹癌風險。 壺腹癌成因不明 明顯症狀為黃疸 首先,壺腹癌和壺腹周圍癌(Periampullary cancer)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而且前者的癌細胞存活率會比後者來得高,這些惡性腫瘤待在身體的時間愈久,它會感染靠近的器官,嚴重則造成惡性腫瘤轉移。雖然疾病原因不明,但存有幾個高風險因素,像是腸胃系統長息肉(Polyp)、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年長者。 壺腹癌病人最明顯的表徵就是黃疸(Jaundice),這是因為壺腹的腫瘤已堵住膽管(Bile duct),導致膽汁(Bile)只能往血管流,皮膚也就變黃了。其他可觀察症狀包含有:搔癢、背部疼痛、胰腺炎(Pancreatitis)、胃腸出血、嘔吐、腹瀉、體重減輕。 切除手術是唯一治療方法 由於壺腹癌和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很類似,所以在治療前,醫師可能會先做一系列的檢測,包括切片(Biopsy),來了解病人體內的癌細胞狀況和階段。若確定是壺腹癌,下一步才會考慮採取移除腫瘤的手術,較常用的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 procedure,屬大手術),目的是要移除被感染部位,多數情況下,也會一併去處旁邊的細胞組織,像是胰臟的前端、胃的下半部、十二指腸(Duodenum)、膽囊(Gallbladder),以及淋巴結(Lymph node)。 另外,治療方法會按照病人的情況,有的人也許需要先做化療(Chemotherapy)或放射治療(Radiation therapy),所以,診斷時務必跟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其他癌症

食道癌症狀:吞嚥困難注意!食道癌原因、自我檢查方法一次看

食道癌(Esophagus cancer)在全球癌症死因中,排名第6,由於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又被稱為無聲癌,通常患者直到出現吞嚥困難、不停咳嗽清痰等症狀,而去檢查時,才發現為時已晚。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與藝人安迪,都是因食道癌而病逝。預防勝於治療,一起來了解食道癌的原因與症狀,才能避免並預防這個隱形殺手找上門。 食道癌症狀:自我檢查方法 食道癌可能發生在食道的任何部位,通常男性罹患的機率高於女性。 食道癌初期因食物尚能通過,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食道癌末期,食道腫瘤持續變大造成管腔狹小阻塞,而出現吞嚥困難症狀是吞嚥困難,或吞東西時感覺食物黏在食道上、食物緩慢通過的感覺、沒有刻意減肥但體重卻下降、胸痛或有灼熱感、消化不良或胃感到灼熱,咳嗽、聲音沙啞;較嚴重的食道癌則會有沙啞、打嗝、肺炎與高鈣血症等症狀。 若您長期有以上的症狀或有胃酸逆流,請立刻找專業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食道癌原因 一般認為,食道受到慢性刺激,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包括肥胖、患有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遲緩不能症而無法正常吞嚥,或是出現膽汁逆流等。 另外像習慣抽菸喝酒、喝熱飲等,都是刺激食道的因素。 食道癌自我檢查方式 通常診斷食道癌,是透過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以及食道蠕動壓力檢查食道有無癌細胞,或經常受到刺激的區塊。在台灣,請大家記得接受國健署的計畫,到了一定的年齡,要定期做健康檢查,並留意自身及親友的健康,才能在病情惡化以前,及早治療。 食道癌類型:鱗狀細胞癌、食道腺癌 1.鱗狀細胞癌 常發生在食道的上段和中段,致病的主要原因為飲食習慣、抽菸喝酒與熱飲等。 2.食道腺癌 常發生於食道和胃交界處的腺體細胞上,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 食道癌併發症 食道癌產生的併發症會使食道阻塞,食物和液體就難以通過食道,食道癌晚期則會感覺疼痛,甚至可能有出血現象。 食道癌除非晚期堵塞,否則就臨床症狀而言,不容易在早期發現,因此針對喜好飲酒或有肝病在身、已經有先前食道傷害的族群,建議定期檢查,提高警覺。 我們可以透過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戒菸:您可以尋求專業醫師與配合藥物,來幫助戒菸。 適量飲酒:各種年齡的女性以及65歲以上的男性,建議飲酒量每天最多1杯,65歲以下的男性每天最多僅可2杯。 此外,多吃蔬菜水果與保持標準範圍的體重,也是降低罹患風險的要素。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食道癌可以活多久? 根據統計食道癌初期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高達70%,第二期治療五年後存活率就降到40%左右,第三期食道癌五年後存活率則僅20%上下,食道癌末期治療五年後存活率不到10%。 ※若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