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之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避免病毒入侵體內,除了戴口罩防止病毒進入呼吸道之外,洗手則能避免在觸碰臉頰時,將病毒帶入眼睛、鼻孔或嘴巴的黏膜。
但您能想像約200年前,人們其實都不洗手的嗎?本文將帶您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洗手在歷史上的發展,一個正確衛生觀念的建立可是經過重重考驗呢!
[covid_19]
洗手的重要性
人類仰賴雙手進行各式活動,因此手部很容易殘留各種細菌,若我們沒有經常洗手,手上的細菌可能會經由揉眼、搓鼻子或吃東西等動作入侵人體,引發各種疾病,像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這種經常存在於皮膚表層的細菌,就能經由洗手減少其入侵人體的機會。
根據美國衛生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勤洗手可以讓免疫系統較弱者的腹瀉發生率降低23~40%,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生率16~20%,足見勤洗手是維持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門。
在疫情尚未結束的現在,面對沒有疫苗的新冠病毒,勤洗手更是百利而無一害,記得運用洗手7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以徹底清潔雙手。
19世紀的產褥熱因勤洗手而降低機率
19世紀的時候,雖已經可見現代醫學的雛型,但普遍衛生觀念仍在建構中,不只一般老百姓,連醫師都沒有發現洗手可以有效避免細菌感染,降低罹病機率。雖然我們都已經知道,手上所沾附的細菌可能引發各種疾病,不過在那個年代,對於細菌的知識仍未普及,而最早讓人認知到洗手可能有所幫助的事件,來自於產褥熱(Puerperal fever)的高發生率。
當時一位匈牙利醫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對產褥熱的高發生率產生好奇並進行相關研究,結果發現產婦到醫院給男醫師接生的產褥熱發生率,比起給女性助產士接生高出了5倍。在尋找產褥熱的發生原因過程中,塞麥爾維斯曾懷疑產婦分娩姿勢可能引發產褥熱,甚至猜想產婦死亡時,進入病房搖鈴的牧師,可能讓其他產婦感到緊張和害怕而造成產褥熱,不過很快他就發現這些都不是真的原因。
就在塞麥爾維斯陷入瓶頸的時候,他偶然發現一位醫師的死亡原因跟產褥熱相似,因此推斷產褥熱並非只發生在產婦身上。實際上,產褥熱就是一種細菌進入產道、引發感染的症狀,而該位醫師的死因,則是因為解剖屍體時,不慎刺到手指,引發感染的緣故。
這2件事看似沒有關聯,但關鍵在於助產士並不需要解剖屍體,因此塞麥爾維斯懷疑醫師解剖屍體後,雙手沾附的「屍體顆粒」是引發產褥熱的罪魁禍首。為了證明這件事情的正確性,他要求同事們都要使用氯(Chlorine)清洗雙手,而果真如其所想,該診所的產褥熱案例大幅下降。
洗手觀念推展曾面臨困難
發現洗手的奇效之後,塞麥爾維斯開始呼籲洗手的重要性,但是不僅成效不佳,甚至還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其原因可能得歸咎於他的過度自信,將醫師未清潔的雙手視作主要,甚至唯一的感染途徑,使得很多醫師無法接受他這種想法,更不認為自己有可能是造成產褥熱的原因。
此外,前面提及在由醫師接生的案例下,造成產褥熱是助產士接生的5倍,不過這並不代表不讓醫師接生就能避免產褥熱,仍有其他產後細菌的感染途徑。
很遺憾地,即便塞麥爾維斯成功地讓產婦死亡率降低,醫界仍不願接受他的「洗手理論」,而原本使用氯清洗雙手的策略也隨之停止。諷刺的是,塞麥爾維斯最終死於細菌感染引發的敗血症,也正是他所希望避免產褥熱的症狀之一。
手部清潔的重要性逐漸獲得認同
所幸,在塞麥爾維斯死後2年,喬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成為洗手理論下一位推廣者,他不僅重視手部清潔,也認為手術器具的消毒有其必要性,他的行為大幅降低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Sepsis)的機率。
即便手部清潔推廣仍有阻力,但到1870年代時,許多醫師都已經認同並接受洗手的重要性。隨著浴室逐漸變成每個家庭的標準配備,以及各種公共衛生設施的設立,包括洗手在內,普羅大眾的衛生觀念才逐漸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