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了解失智症5大種類、原因及症狀分期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連珮妤 · 更新日期:2023/04/21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了解失智症5大種類、原因及症狀分期

    隨著年紀增長,腦細胞老化使得年長者開始變得健忘,例如經常忘記帶東西出門、忘了關瓦斯、記不起朋友的名字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罹患失智症。

    然而,失智症其實與正常老化現象並不相同,不僅會讓人完全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還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判斷力、語言能力退化等問題。

    以下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失智症的常見症狀、種類,並依照失智症的病程分期,分別說明不同失智症患者可能會發生的症狀。

    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Dementia,俗稱老人癡呆症),是由腦神經疾病、身體系統性疾病、藥物或使用成癮物質,所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的疾病。罹病者會面臨思考能力、判斷力、記憶力、空間感、理智等全面性的心智能力喪失。

    失智症通常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但有極少數患者會在30~50歲左右得到失智症,亦稱「年輕型失智症」

    失智症10大常見症狀

    以下為失智症的常見症狀,家中長輩如有出現這些症狀,請盡快就醫,請醫師做進一步的治療:

  • 記憶力喪失且影響到生活(推薦閱讀:健忘或阿茲海默症?改善記憶的5方法
  • 無法妥善處理原本熟悉的事務
  • 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能力下降 
  • 易對時間及地點感到混淆
  • 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
  • 對於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感到困難
  •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 判斷力變差
  • 對工作或從事社交活動不感興趣
  • 情緒和個性發生明顯改變
  • 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嗎?認識失智症5大種類及原因

    不少人會認為阿茲海默症相當於失智症,其實它僅為其失智症的其中1種,其它還包括血管性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及其它因素所致的失智症。以下將為您詳細說明失智症5大種類的成因與症狀:

    1.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在1907年,由一位德國精神病專家愛羅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發表了「老年癡呆症」的病例,後來便以其名來命名此疾病。

    當β型澱粉樣蛋白(β-amyloid peptide)在腦內過度沉積,會使腦神經中的免疫細胞「微小膠細胞」(Microglia)及傳訊調節細胞「星狀細胞 」(Astrocyte)活化,造成發炎反應,最終引起腦神經細胞壞死,引發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常見症狀為記憶力衰退、出現幻覺、判斷力下降,到了病程後期,患者還可能出現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等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2. 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失智症源於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導致腦細胞損傷。

    一般而言,曾發生中風的病患約有5%會罹患血管性失智症,一旦罹病,患者的認知功能可能會突然惡化,並伴隨動作緩慢、步態不穩、情緒起伏大或罹患憂鬱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3. 路易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

    當大腦中的α-突觸核蛋白的蛋白質異常沉積時,就可能導致認知功能退化,而罹患路易體失智症。

    路易體失智症好發於70歲以上老年人,為第2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常見症狀除認知功能障礙外,之後還可能出現帕金森氏症的症狀,包括手抖、走路不穩及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等,甚至也會有較明顯的視、聽幻覺、情緒不穩或妄想等精神症狀。

    罹患路易體失智症可能會出現身體僵硬、手抖等症狀

    4. 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isorders, FTD)

    當腦內的額葉、顳葉漸漸萎縮,就會使腦神經退化,引發額顳葉失智症,而在所有額顳葉失智症患者當中,約4成有失智症家族史,其中10%為顯性遺傳;其盛行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與路易體失智症,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屬於進展緩慢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

    此外,不同於阿茲海默症以記憶缺損為主要症狀,額顳葉失智症則是以情緒、行為異常(如該安靜的場合卻一直講話)、執行功能缺損或語言障礙為主要症狀,往往不容易與精神疾病做出區別。

    5. 其它因素所致的失智症

    有些失智症是由特定原因造成,經過治療可能有機會恢復,而這類型失智症的病因主要可分成以下4種:

    • 新陳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等。
    • 營養失調:如缺乏維他命B12葉酸等營養素。
    • 顱內病灶:如腦部腫瘤、常壓性水腦症、腦部創傷等。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梅毒愛滋病等。
    • 中毒:如長期濫用藥物、酗酒、重金屬中毒等。

    情緒起伏大、性格改變皆為失智症常見症狀

    失智症症狀分期:輕度知能障礙、失智初期、中期、晚期

    失智症依病程可劃分為輕度知能障礙、失智初期、中期及晚期,而每位患者退化的時間都不太相同,有時症狀會有所改善,有時卻又會突然加重。

    由輕度知能障礙發展到晚期,平均病程約8~10年,但每個人退化的時間不一定,可能短至2年,長則可持續20年之久。(延伸閱讀:睡多不一定好?多於9小時反更易失智,快跟著4方法預防失智症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當中,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口佔18.01%,而失智症初期到晚期的人口則佔7.64%。以下分別說明失智症病程各自的發展:

    1.輕度知能障礙

    為正常老化到失智症的過渡階段,而每年約有10%~15%輕度知能障礙會發展為失智症。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健忘的症狀,並對較為複雜工作感到困擾,但從事簡易的日常事務則並無影響。

    2.失智症初期(輕度)

    由於症狀相當輕微,患者的外表與行為與一般人並無差異,所以經常遭到忽略,而延誤就診。

    在失智症初期,患者通常無法記得近期發生的事情,而反覆詢問身邊親友,但對於過去年輕時的回憶卻記得格外清楚;此外,病患的判斷力及工作能力可能會逐漸減弱,也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事物,如不會存、提款等。

    3.失智症中期(中度)

    到了中期,患者的判斷力及生活能力會逐漸下降,且在處理日常事務會變得更加困難,常見症狀包括無法區分季節、認不出熟識的親友、失眠、情緒異常波動、性格改變,甚至連自行煮飯、洗衣服、個人清潔衛生處理等基本生活能力都可能產生問題。

    4.失智症晚期(重度)

    此階段的病患記憶力幾乎完全喪失,記不得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日夜顛倒、無法與家屬進行簡單日常溝通、分不清楚家中環境格局,甚至忘記自己是誰,且缺乏判斷力與理解力。

    另外,失智症晚期患者也可能因長期缺乏運動,導致四肢肌力退化、需長期臥床,並完全依賴家屬的照顧。(延伸閱讀:「肌少症」上身、心臟病就敲門!強肌護心卡緊動起來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連珮妤 · 更新日期:2023/04/21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