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定義

憂鬱症(Depression)是一種嚴重的情緒疾患,會把歡樂的感覺從孩子的人生抽走。小孩情緒不佳或感到傷心很正常,像是寵物過世或搬到新城市之後後,小孩就可能出現這種情緒。不過要是這樣的情緒持續數週或數年,就可能就是憂鬱症的徵兆。以前專家曾認為只有成人才會得到憂鬱症,不過現在我們知道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可罹患,並且需要靠治療才能改善。

有2%的兒童和8%的青少年有嚴重憂鬱症,不過可以藉由減低風險因素來控制,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症狀

憂鬱症的症狀會依年齡層而有所不同,可能顯現的症狀如下。

較小的兒童可能有的症狀:

青春期前的兒童及青少年可能有的症狀:

  • 暴躁易怒
  • 社交退縮
  • 社交孤立
  • 感到無助
  • 社交互動減少
  • 對於拒絕極度敏感
  • 失去活力
  • 對先前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
  • 睡眠失調(睡眠時間減少或增加)
  • 胃口變小或增加)或飲食習慣改變
  • 活力降低
  • 學業表現下降
  • 與師長發生衝突
  • 使用酒精藥物
  • 出現自殺的想法

不同年紀的年輕人還有可能會出現找不出原因的生理症狀,包括頭痛胃痛,這些也都可能是憂鬱症的徵兆。在憂鬱症最嚴重的情況,患者可能會有扭曲現實,例如產生幻覺或是妄想的現象。大多數意圖自殺或想過要自殺的孩子都為憂鬱症所苦,因此及時注意憂鬱症的症狀很重要。可能有些症狀未在此列出,若對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若有上述任何症狀或有任何問題都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最好和醫師討論什麼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原因

腦部特定區域的活動,以及腦中影響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都與青少年和兒童憂鬱症有關。會導致這些問題的因素包括:

  • 壓力事件:例如轉學、經歷父母離婚失去親近的家庭成員或朋友。
  • 某些藥物:例如使用類固醇(Steroids)或鴉片類(Narcotics)止痛藥物。
  • 家族史:有些孩子的憂鬱症似乎是遺傳的。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風險因素

壓力大、經歷創傷家庭失和、濫用物質或遺傳,都是青少年和兒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因素。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

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替代任何醫療方案,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 醫師可能會詢問一些關於孩子過去健康狀況的問題,並會要求您和孩子填寫診所的症狀表單。醫師也可能會問孩子幾個問題以更加了解他們的思維行為和感覺。
  • 醫師可能會安排健康檢查,因為有些疾病會引起看起來像憂鬱症的症狀,因此可能要接受檢驗來排除生理問題,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Hypothyroidism)或是貧血(Anemia)。
  • 有憂鬱症的孩子常常同時患有其他問題,例如焦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或飲食障礙。醫師會詢問有關上述症狀的問題,以幫助正確診斷與治療。

如何治療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 教育:通常治療憂鬱症的第一步是教育孩子和家人了解憂鬱症,以讓大家不因此自責、埋怨。
  • 諮商:諮商能讓孩子感覺好一點,而諮商的類型依孩子的情況而定。對較小的小朋友來說,可能最好用遊戲治療(Play therapy);大一點的孩子和青少年則可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來改善,幫助孩子改變讓自己不開心的負面思考方式。
  • 藥物:若孩子非常憂鬱,藥物可能是選擇之一。藥物治療和諮商同時進行通常效果最好,但嚴重憂鬱症的孩子可能會需要在醫院裡接受治療。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有助於處理青少年及兒童憂鬱症:

  • 鼓勵孩子規律運動、和能夠支持他們的朋友交流、吃健康的食物並擁有充足睡眠。
  • 盯著孩子服用所有處方藥物,並參與所有追蹤回診。
  • 多與孩子交談並傾聽孩子,以詢問他們的感受並表達愛與支持。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更加了解最適合的解決方式。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Teens – Topic Overview https://www.webmd.com/depression/tc/depression-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topic-overview#3 Accessed November 01, 2017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Teens http://www.aacap.org/aacap/families_and_youth/facts_for_families/FFF-Guide/The-Depressed-Child-004.aspx Accessed November 01, 2017

現行版本

2021/01/25

文: Karin Kao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周士閔 更新


相關文章

嬰兒第22週:寶寶5個月的照顧須知、注意便祕和假咳嗽

15月齡寶寶:展現獨立性 培養愛讀書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Karin Kao · 更新日期:2021/01/25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