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營養

嬰幼兒在發展時期,營養補充超級重要,因為這是寶寶未來頭好壯壯的關鍵。本類別不只要為你介紹各式營養素,也想告訴你有關食材、奶粉的相關資訊。

基礎知識

寶寶營養

不會計算新生兒奶量?醫師教你用嬰兒體重算奶量,親餵母乳要這樣算

母乳或配方奶是新生兒的主要食物,攝取足夠奶量不僅幫助嬰兒攝取充足營養,也是健康成長的關鍵。然而,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判斷合適的奶量十分困難,究竟嬰兒哭鬧是因奶量不足還是其他原因?為何嬰兒不願將配方奶喝完,總是吐奶呢?《Hello醫師》邀請林怡樺醫師教你計算嬰兒奶量,並分享親餵母乳的奶量計算方法。 嬰兒奶量計算方法 一般來說,家長可以用寶寶每公斤體重乘以150±30c.c.,算出每天的總奶量;若寶寶體重5公斤,每日總奶量約莫是750c.c.,若以每天6餐來看,每餐的餵奶量就會落在約125c.c.左右。 然而每個寶寶的食量及習性皆不相同,即便是一樣體重的寶寶,奶量也不會剛好相同。常有媽媽們已經餵到預估奶量,但寶寶們的小嘴還想吃更多。也有新手媽媽們嘗試餵到設定奶量,但寶寶就是不領情,每次都吐奶,讓母親崩潰。 其實,奶量計算公式僅供參考,實際上還是得靠經驗法則。照顧寶寶一段時間後,母親就會漸漸知道寶寶何時餓了、何時吃飽了。基本上,若寶寶吃飽了,即便把奶瓶湊到他嘴邊,寶寶也不會想要吸吮或乾脆把頭撇開。建議可隨著你對寶寶的熟悉度增加,漸進調整奶量。 怎麼計算親餵母乳的奶量? 親餵母乳無法像瓶餵般有確切刻度,有些媽媽甚至特地先將母乳擠到奶瓶後再餵食寶寶,耗費許多精力與時間。 由於新生兒的熱量和水分全來自於母乳或配方奶,若想知道寶寶有沒有喝足,張博堯診所的林怡樺醫師建議可由寶寶的尿量與體重增加狀況來檢視;比如寶寶出生當天至少就要有1包尿濕的尿布,第2天至少2包,依此類推至第6天後,每天都有約6~8片的濕尿布時,嬰兒奶量就屬正常,此方法也可用於判斷瓶餵寶寶的奶量是否充足。 而在體重增加方面,由於嬰兒出生後因胎便、尿液與攝取營養減少,體重會在數天內降低,不過通常在出生1週後,體重就會開始回升,2週內便會恢復至出生時的體重。一般而言,頭3個月每月體重增加500公克以上皆屬正常。(延伸閱讀:哺乳媽媽如何斷奶?抓準斷奶時機、循序漸進並注意鐵質補充) 新手媽媽心情好有助泌乳順暢 照顧寶寶不僅需要足夠的愛,也需付出時間細心觀察,沒有人一開始就能熟練上手,因此新手父母不必感到過度擔心及焦慮。 其實,只要寶寶的活動力好、睡眠充足、沒有疾病或不適,新手爸媽便不必過於緊張。保持心情愉悅有助於親餵母乳的媽媽們泌乳順暢,讓寶寶和媽媽都能享受專屬的親情時光。(延伸閱讀:新手媽媽不慌!了解奶水不足原因、避免餵奶問題) 新手父母若想更瞭解寶寶的生長狀況,可參考衛福部兒童健康手冊中提供之生長曲線;只要寶寶的體重成長沒有停滯或大幅降低,皆為正常發展,不必因寶寶奶量攝取較少或過多而感到壓力。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看更多 寶寶營養 相關文章

寶寶營養

餵母乳還是配方奶?母奶營養成分解析、配方奶挑選重點公開

要餵母乳還是配方奶?為什麼母乳對寶寶最好? 配方奶有辦法滿足寶寶的需求嗎?這些都是嬰兒餵奶的常見問題,尤其嬰幼兒出生後的頭幾個月是發展快速的階段,要讓寶寶長得頭好壯壯,各種營養素可不能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建議,出生後6個月內的嬰兒,應盡量哺餵母乳,最長建議持續餵到2歲,因為母乳富含嬰兒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例如:母乳蛋白、母乳寡糖、母乳益菌(如羅伊氏益菌)、乳糖、維生素、礦物質及生物活性因子等。究竟它們的作用為何?餵母乳有哪些好處?若無法親餵,家長們該如何挑選合適的配方奶?《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母乳的營養成分,及挑選配方奶時須注意的3大重點。 母乳營養好處多!3大重點成分解析 母乳蛋白:指母乳所含之蛋白質,通常分成「乳清蛋白」、「酪蛋白」等兩類,兩者佔比約6:4,前者不但營養,而且較易被寶寶尚未成熟的腸胃消化與吸收,且佔比較高,所以喝母乳的寶寶相對容易有飢餓感,糞便也常呈水狀;而且可以營造健康的腸道環境和最適的酸鹼值,有助於腸道好菌的發展,可以為寶寶稚嫩的腸道形成厚實的保護膜。 母乳寡糖 HMO(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由多種短鏈複合碳水化合物所組成,是母乳中含量前三名的固體營養成分,其中是以2'-岩藻糖基乳糖(2'-FL HMO,2'-Fucosyllactose)含量最多,除了可提供腸道好菌生長所需的營養,增強寶寶免疫力之外;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母乳寡糖還可作為病菌的誘餌,能黏附病毒和細菌,將其排出體外,並提供大量的唾液酸,促進寶寶腦部及認知發展。 母乳益菌:母乳本身就含有多種母乳益菌,有助調節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及腸胃道疾病,並促進腸道發育;其中有些特殊的母乳益菌更可以直接分泌殺菌素,第一時間消滅要入侵寶寶體內的病菌。羅伊氏益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是其中一種乳酸菌,對腸胃道環境的耐受性佳,不易被胃酸或膽鹼破壞,存活率高,且對腸黏膜的黏著性佳,可在腸道內停留較長時間;當羅伊氏益菌進入寶寶腸道後,會形成生物膜並分泌羅伊氏素,消滅有害病菌與抑制腸道壞菌滋生,幫助調節腸道環境,讓更多的益菌生存,進一步改善腸道健康,減少腹瀉、腸絞痛等腸胃問題,讓寶寶不致因此經常哭鬧,父母也可安心休息。 整體而言,母乳益菌在健康的腸道環境下發展有賴於母乳蛋白幫助好菌定植;而母乳寡糖HMO則是提供養分。 餵母乳5大好處 親餵母乳除能提供寶寶更完整的營養成分,幫助嬰兒提升免疫力之外,也有以下5大好處: 加深與母親的情感連結:哺乳時,母親與和寶寶的親密接觸,能強化母嬰間的情感連結。 減少產後出血:寶寶含吸乳房,有助於刺激催產素,加速子宮收縮與恢復,減少產後出血。 加速恢復體態:孕期間儲備的脂肪為乳汁製造的原料,因此餵母乳能加速體態恢復。 減少母親罹癌風險:親餵母乳能減少母親罹患卵巢癌及停經前乳癌的風險。  有助寶寶銜接副食品:母乳會隨著母親所吃的食物而改變味道,有助於嬰兒提早習慣其他食物的味道。 配方奶挑選重點一次看 母乳雖然是寶寶營養來源的最佳選擇,可減少嬰兒的急慢性疾病,但因生活型態的改變或不同考量,有些家長選擇使用配方奶,以兼顧省時、方便的好處;由於母親餵哺母乳的心情和狀態,也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所以若母乳真的分泌不足,或因媽媽的身心和工作生活狀況而必須選擇配方奶時,配方奶粉也是一種餵食方式。 在挑選配方奶粉時,建議可依寶寶需求,挑選合適營養成分的產品,讓母乳的營養銜接不中斷,例如: 母乳蛋白:含有母乳蛋白的配方奶,具備好營養、好消化、高吸收的特點,可幫助強化寶寶抵抗外在病菌的能力。 母乳寡糖 HMO:多項研究指出,母乳寡糖有助降低寶寶生病、腹瀉的風險,並能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寶寶的營養吸收。 母乳益菌:添加益生菌的配方奶,有助給予寶寶特定營養,以羅伊氏益菌(即寶乖亞益生菌產品的主要菌株)為例,有助於抑制腸道壞菌滋生,改善腸道環境,減少寶寶腸絞痛發生。在挑選含有益生菌的配方奶產品時,選擇具有專利益生菌的產品,專利代表菌種經過研究與檢驗,也表示該益生菌非來路或功效不明確的其他菌種。 因此,若因故無法餵母乳時,建議可挑選含有3大重點營養成分的配方奶,即母乳蛋白、母乳寡糖HMO,以及母乳益菌如羅伊氏益菌;其中,母乳蛋白營造健康的腸道環境,母乳寡糖HMO提供腸道益菌生長所需的營養,母乳益菌則可在良好且營養豐富的腸道環境下生長,培養健康的細菌叢生態。3大營養成分相互搭配發揮作用,幫助寶寶補充重點營養。 若父母選擇母乳與配方奶粉有所疑慮,可上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網站,了解更多嬰兒餵食相關資訊,包含哺餵母乳的正確知識與技巧,以及沖調嬰兒奶粉等資訊,供父母親參考。另外,也可撥打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870870,由專人提供純母乳與非純母乳哺育產婦有關嬰兒正確餵食方面之指導、諮詢及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寶寶營養

選對配方奶不怕生病!3大營養成分增強寶寶免疫力,打造健康好體質

新手爸媽最擔心寶寶生病,一方面看著孩子因為不舒服而哭鬧、沒有食慾,心裡不捨;另一方面,也害怕寶寶病情加重、長期影響身體健康。 寶寶由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因外在環境變化而感冒生病,例如送至托嬰中心、幼幼班過團體生活,或是季節轉變、室內外溫差大等;因此,盡早為寶寶打造健康好體質,便能增強抵抗力,避免病毒入侵。 《Hello醫師》為您詳細介紹3種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的營養成分,協助您挑選合適的配方奶粉,替孩子建構完善的免疫力,打擊細菌和病毒,讓寶貝健康發育、快樂成長。 寶寶如何增強免疫力? 營養是幼兒免疫力及成長發育的基礎,若營養充足且均衡,孩子自然不易生病、成長發育順利;反之,若營養失衡或不足,寶寶不僅容易生病、康復速度慢,成長發育也相對落後。 因此,在嬰幼兒時期,就需藉由補充均衡且足量的營養成分,以建立穩固的免疫系統及發育基礎。經臨床實證,又以下列3種成分,對於打造寶寶健康體質至關重要: DHA 長鏈+短鏈益菌生 (Prebiotics) β-葡聚糖(β-Glucan) 提升寶寶免疫力3大營養重點 重點1:補充足量優質DHA DHA(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尤其在腦部以及視網膜含量最高,對於寶寶的大腦發育與視力發展極具重要!不只如此,DHA對於建構免疫系統亦有極大影響;研究發現,孕婦若額外補充DHA,嬰兒出生後,感冒的機率會降低,流鼻水、發燒及咳嗽等感冒症狀的持續時間也會縮短;簡言之,寶寶比較不容易生病,生病也好得比較快。 另一項研究:將一群3歲以下的嬰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給予添加DHA的配方奶粉,另一組則給予不含DHA的配方奶粉,結果發現有額外補充DHA的寶寶,發生呼吸道疾病的機率較低。 因此,寶寶在出生後至幼兒階段,建議應持續補充DHA,有助於加速免疫系統成熟,減少感冒及過敏的風險,同時幫助寶寶在認知、動作、情感、語言等各項學習上有良好的發展。 重點2:同時攝取長鏈+短鏈益菌生(PDX+GOS) 益菌生(Prebiotics)是益生菌的營養來源,能幫助腸道內既有的益生菌生長和繁殖,建構健康的菌叢生態,進而抑制細菌、病毒的入侵,提升抵抗力;因此,欲強化寶寶免疫力,單單補充益生菌是不夠的,關鍵是要攝取足夠的益菌生才能幫助好菌持續生長且發揮功效! 益菌生可分為短鏈及長鏈等2種,前者分解速度較快,主要作用於小腸;後者分解較慢,可通過小腸,在腸道遠端發酵利用,同時補充短鏈及長鏈益菌生,才能讓作用擴展至全腸道,更有效的提升免疫力及腸胃健康,達到下列功效: 提升腸道吸收力,促進成長發育 維持排便順暢,讓嬰兒大便較軟 預防及改善腹瀉 驅逐腸道壞菌,提升寶寶免疫力 調節免疫功能,減少過敏問題 重點3:免疫強化β-葡聚糖(β-Glucan) β-葡聚糖,也稱為β-聚葡萄糖,是一種多醣體,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一種,在自然界中,主要存於穀類及真菌類食物之中,例如:香菇、靈芝、燕麥及酵母等。 諸多研究指出,補充β-葡聚糖有助於刺激腸道免疫細胞活化,進而提升自體免疫力,可幫助減少感冒、流感及罹患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機率。一項研究將175位、4至7歲兒童分為兩組,一組給予含有β-葡聚糖+維生素C的營養液,一組則只給予維生素C;研究持續長達一年,最後發現有長期有多補充β-葡聚糖的兒童,除了感冒機率較低外,也較少出現流感和下呼吸道感染。 黃金免疫組合:DHA + 長短鏈益菌生 + β-葡聚糖 上述3種營養成分都有助於提升寶寶免疫力,但同時攝取才能建造更全面的防護力。 2014年由美國兒科學會期刊發表一項研究,針對DHA、長鏈(PDX)及短鏈(GOS)益菌生,以及β-葡聚糖等營養成分進行實驗,證實長期補充含有3種營養成分的配方奶之幼兒,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次數較少,感染時間也較短,並且較不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換言之,幼兒的抵抗力變得比較好,即使生病,身體的免疫系統也能在短時間戰勝病毒,也較少因為生病而缺席上課。 而當寶寶的免疫力好,產生過敏的機會也相對降低:在2016年在營養期刊也發表一項整合型研究,該研究安排兩組1至4歲兒童,一組提供添加DHA、長鏈(PDX)及短鏈(GOS)益菌生,以及β-葡聚糖的配方奶,一天飲用3次,持續28週,另一組則給予一般的配方奶;研究結束發現,長期攝取3大免疫營養成分的小孩,無論是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或是哮喘、濕疹、蕁麻疹等的發生率皆顯著較低。 選對3大免疫力營養素,為打造寶寶健康好體質 根據研究統計,呼吸道感染及腹瀉是5歲以下兒童患病及死亡的主因,而且眾多兒童疾病中,有11%為營養失衡或不足所致,顯見提升免疫力和腸胃健康,以及維持營養均衡、攝取關鍵營養素之重要性。 無論是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幼兒都可能有營養失衡或不足的現象。台灣兒童普遍挑偏食,家庭也都以外食居多,若不特別注意,小孩很容易就攝取過多糖分、脂肪,並且缺乏DHA、益菌生、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素。 透過選擇含有DHA、長鏈(PDX)及短鏈(GOS)益菌生、β-葡聚糖的配方奶,除了可幫助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外,並能有效提升幼兒的免疫力、降低過敏,幫助發育及學習表現,讓小孩擁有好體質,頭好壯壯健康長大。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寶寶營養

換奶粉哭鬧怎麼辦?換奶粉重點、注意事項,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在母奶銜接配方奶,或單純替換配方奶的過程中,不少嬰兒會因換奶粉哭鬧或情緒煩躁,甚至厭奶或拉肚子。究竟為什麼寶寶換奶粉會哭鬧?怎麼換奶才能減少寶寶不適症狀?《Hello醫師》教你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 為什麼嬰兒換奶粉會哭鬧? 嬰兒換奶粉多是以下4種原因: 母乳銜接配方奶 無法完全親餵母乳 需要讓嬰兒逐漸適應其他食物 減少嬰兒出現腸胃不適,例如拉肚子、脹氣或過敏等情形 但在換奶過程中,若嬰兒對新奶粉感到不適,例如消化不良、容易脹氣或拉肚子或口味不合等,就容易哭鬧和煩躁,甚至影響睡眠。(延伸閱讀:換奶粉怎麼換?挑選配方奶及換奶的注意事項) 嬰兒不像幼童或成人,可自不同食物攝取營養或已有成熟的消化系統緩解特定食物所帶來的不適。在嬰兒滿6個月且開始嘗試副食品前,母乳和奶粉是唯一的食物,因此換奶粉會對嬰兒帶來極大影響。 多數換奶粉哭鬧的狀況,也可能是因為不適應牛奶蛋白,或無法承受大量乳糖刺激,有些家長會先嘗試換成水解蛋白或低乳糖奶粉,但嬰兒哭鬧狀況仍不見改善。以下有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減輕家長的煩惱。(延伸閱讀:寶寶牛奶過敏怎麼挑奶粉?牛奶、豆製配方奶型態一次看) 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方法1:除非有不適症狀,否則避免換奶 若嬰兒對目前的配方奶適應良好,且沒有任何不良症狀,建議可持續餵食相同配方奶,避免因親友推薦或長輩意見就隨意更換。家長最好在一開始就做足功課,選定好最合適的配方奶,避免中途更換。有時即使嬰兒沒有不適,也會單純因習慣或口味變化而哭鬧。 方法2:循序漸進換奶粉 新生兒的腸胃與口味都較成人敏感,循序漸進換奶粉可減少不良反應。建議可逐匙更換奶粉,例如:A奶粉需用4匙沖泡,要換成B奶粉時可階段性酌量添加。 初期:3匙A奶粉+1匙B奶粉 中期:2匙A奶粉+2匙B奶粉 後期:1匙A奶粉+3匙B奶粉 換奶粉的速度需依照嬰兒接受度,若嬰兒反應良好,最快可逐餐更換,但若嬰兒對舊奶粉有不適症狀,例如過敏起疹子等,則換奶粉的速度就可加快,甚至直接換成新奶粉。 方法3:注意餵奶方式 脹氣雖然是寶寶的常見症狀,但有時也是喝奶方式所致,例如: 躺著喝奶讓嬰兒溢奶或吐奶 奶瓶瓶口未讓寶寶含妥,吸入太多空氣 奶瓶嘴的洞口過大讓嬰兒一下喝太多 請選用瓶口大小適中的奶瓶,在餵奶時確保姿勢正確,讓嬰兒身體保持45度傾斜,並注意瓶口是否完全含妥。(延伸閱讀:麥擱吐啊~寶寶吐奶拍嗝有效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 方法4:維持奶瓶乾淨衛生 換奶粉拉肚子或便祕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配方奶本來就比母乳容易便祕,父母不用太過緊張。建議可先觀察幾餐,確認有無改善寶寶腹瀉或便祕狀況。 但有時嬰兒拉肚子未必是換奶粉造成,可能是衛生問題。在泡奶粉前,家長請務必確保奶瓶充分洗淨及消毒、沖泡的水質乾淨無毒,並徹底清洗或消毒雙手。 方法5: 仔細觀察嬰兒反應 當寶寶不願喝奶或一喝就哭,可能是因為想要媽媽抱、肚子還不餓或想睡覺,如何判斷嬰兒的生理與心理需求,需要父母仔細觀察和經驗的累積。 建議家長記下每次餵奶的時間,確保嬰兒不會餓過頭或餵食過多,若嬰兒不餓會用手推開奶瓶或將頭轉開。在嬰兒哭鬧時先觀察是否因太熱流汗、太冷發抖等身體狀況,並非因為換奶粉。(推薦閱讀:寶寶哭不停怎麼辦?判斷嬰兒哭鬧原因及6招安撫入睡) 方法6:換奶粉前先諮詢醫師 建議父母換奶粉前可先諮詢醫師,讓醫師了解寶寶狀況後判斷有無換奶必要。此外,醫師也可診斷寶寶哭鬧的狀況是否因腸絞痛、感冒或其他疾病所致。 需特別注意的是,若寶寶換奶後出現嚴重不適,例如過敏、血便或嚴重腹瀉等,請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而影響嬰兒健康。(推薦閱讀:便便照比一比:從寶寶大便顏色型態看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寶寶營養

揭開母乳寶寶免疫力好的秘密!HMO 母乳寡醣的功效與作用

母乳提供給寶寶的營養和免疫保護是無庸置疑的,不管是WHO世界衛生組織或是各國政府,都鼓勵媽媽應該多餵母乳,並建議持續哺餵母乳到兩歲以上。統計數據甚至發現:配方奶寶寶在初生的13周內,因為缺乏母乳免疫保護力的延續,所以呼吸道感染之風險, 約莫是母乳寶寶的1.5倍[1]。 然而母乳免疫力的奧秘過去一直是個謎團,除了1960 年代就發現關鍵免疫因子核苷酸,在超過 20 年的母乳科學研究中,近期終於找出母乳免疫力的另一關鍵因子-HMO母乳寡醣。 為什麼喝母乳的寶寶免疫力好? 根據衛福部指出,嬰兒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前,母乳中的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免疫力,保護嬰兒避免感染[2];另外,根據長期研究顯示,喝母奶寶寶比起喝配方奶寶寶,罹患疾病風險較低。[3] 而母乳當中除了這些天然抗體,近期研究更證實了母乳中的關鍵營養成分 - HMO母乳寡醣,能有效促進、強化嬰兒免疫力發展並降低呼吸道和一般感染的風險。 什麼是HMO母乳寡醣? HMO 母乳寡醣是母乳中的第三大營養成分,含量僅次於乳糖和脂肪[4];母乳中存在七大類生物活性物質,對寶寶成長發育有多種保護作用,包括:抗微生物因子、荷爾蒙、抗發炎因子、消化酶、運輸蛋白、生長激素、其他物質等(如核苷酸等),而HMO母乳寡醣(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同時屬於抗微生物因子和抗發炎因子[5],可以抵抗病菌、減少感染,幫助嬰兒免疫系統的發育與成熟。 HMO的作用機制與免疫功效 HMO 母乳寡醣可透過以下三種機制,幫助寶寶抵禦病菌入侵、增加腸道好菌、更可以進入血液作用,達到調節與強化寶寶的免疫功能的效果。 病菌遠離腸道、減少感染:研究指出,腸道內的HMO母乳寡醣可與病原菌結合,將壞菌打包帶走排出體外,減少因壞菌沾附腸道造成的胃腸道、呼吸道疾病機率,也減少寶寶感冒和腸胃不適的狀況;甚至還能降低濕疹發生率。 幫助好菌繁殖、改善腸絞痛症狀:HMO能作為益菌生(Prebiotics,或稱益生元),也就是腸道好菌的食物,促進腸道益生菌(Probiotics)的繁殖,提升腸道免疫力;根據研究,HMO 也能減少寶寶腸絞痛相關症狀(包括:躁動、脹氣、哭鬧), 改善效果在使用HMO的28天皆可見。[6] 進入血液循環、調節免疫:除了益菌生的功能,HMO 母乳寡醣還能穿過腸道,直接進入血液與白血球結合,調節全身免疫反應,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研究顯示:2'-FL HMO配方有效提升免疫力 而學者進一步研究 HMO 母乳寡醣,發現其中含量最多的 2'-FL HMO ,是目前證實最具功能性的 HMO。 過去研究指出,配方奶寶寶在出生 13 週內,罹患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嬰兒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是母乳寶寶的1.5倍,於是研究人員以添加 2'-FL HMO 的配方奶與一般配方奶進行比較,並發現了以下結果。 以2'-FL HMO配方哺育的嬰兒,臨床實證可減少66%呼吸道感染風險。 以2'-FL HMO配方哺育的嬰兒,即使已感染呼吸道病毒,發炎指數也遠遠低於一般配方奶寶寶,和母乳寶寶有相似的免疫反應。[6] 除了呼吸道的感染,研究也發現研究也發現能降低52%一般感染的發生率。[7] 由於一般配方奶常用的牛奶成份中,幾乎不存在HMO母乳寡醣 [8],因此以上研究證實了HMO能有效降低感染並提升免疫力。   HMO+核苷酸 母乳中的關鍵雙重保護成分 提到母乳中的免疫成分,除了最新發現的 HMO 母乳寡醣,不得不提到另一個關鍵成分-核苷酸(Nucleotide),科學家在 1960 年代就發現,母乳中的核苷酸成分對寶寶腸胃和免疫力的發展非常有益,因此早早就在奶粉中添加核苷酸。 核苷酸是組成 DNA 與 RNA 的重要原料,也會參與能量代謝和生理調節等重要功能,而快速發育中的嬰兒,更需要核苷酸來維持營養需求,尤其是免疫細胞和腸道組織細胞分裂繁殖速度快,需要大量的核苷酸以促進腸道及免疫機能發展;研究也證實核苷酸能夠幫助寶寶抵抗病原菌,是促進寶寶胃腸道、免疫系統發展的重要關鍵。 然而母乳的奧秘不僅如此,研究進一步發現,若配方奶加入和母乳等量濃度的72 mg/L核苷酸,可以有效減少寶寶拉肚子(腹瀉)次數與發生風險[9],也有更好的免疫保護效果。 不方便餵母乳、寶寶免疫力怎麼辦? 以上種種研究,證實了母乳中的 HMO 與核苷酸成分可以支持寶寶營養與免疫力,因此母乳無疑是給寶寶最好的選擇。 不過無法全母乳哺育媽媽也不用擔心,可以優先選擇含有HMO母乳寡醣及核苷酸關鍵營養成分的配方奶互補,以延續母乳的雙重免疫力保護力。 過去選擇配方奶時不免擔心配方奶無法達到母乳程度的免疫力支持,不過隨科學研究發展,我們可以發現配方奶已大幅拉近與母乳之間的距離,父母也可以更安心選擇。



寶寶營養

3種寶寶副食品食譜、嬰兒副食品順序及注意事項全公開

在《寶寶副食品停看聽!你做對了嗎?4~6月就能開吃》中,我們已了解為何寶寶該吃副食品和過敏相關知識。相信有不少家長已迫不及待想了解副食品的作法和地雷,又有哪些食譜可以讓寶寶胃口大開? 《Hello醫師》為新手爸媽們整理出自製嬰兒副食品的建議與陷阱地雷,透過容易上手的副食品食譜,讓家長們安心餵、寶寶們也能從副食品攝取營養開心吃。 嬰兒副食品順序:4個月大,泥狀食物優先 從寶寶4個月大開始,家長就可以讓寶寶慢慢開始接觸副食品。由於初期攝取量不大,此時主要還是以「嚐味道」為主、份量建議可先拿捏而非一口氣卯起來做一堆。最安全的方式不妨將食物打成泥後,分出一到兩茶匙先讓寶寶淺嚐即可,視接受度與喜好再進一步安排份量;加上若一次餵食太多可能也會導致寶寶脹氣,因此不需勉強或貪快。 基本上,各種蔬菜或水果泥如蘋果、香蕉、地瓜等,都是可嘗試打泥的首選。水果建議選擇較軟且完熟的類型如香蕉、蘋果、木瓜等;削去外皮後去籽、切塊,再以湯匙壓製成泥即完成。 如果是需要蒸煮的食物,例如馬鈴薯、地瓜 等蔬菜類的話,建議蒸煮得軟爛些,較容易壓成泥。青菜像是空心菜、小白菜、青江菜等,則可考慮切到細碎或弄成泥狀再給寶寶吃。如果想讓寶寶嘗試肉食的話,建議可先從雞胸肉、魚肉等風味相對清爽的白肉嘗試起,同樣以打泥的方式來提供寶寶優質蛋白質。 至於常見市售的嬰兒米精、麥精等副食品,雖然也方便寶寶吞嚥,但畢竟屬於加工食品,仍建議家長先以天然食物為主餵食。 嬰兒副食品:十倍粥是什麼? 每個寶寶一開始的副食品都應該由十倍粥開始,在寶寶牙齒尚未發育完全、只能食用糊狀或泥狀物時,粥品很適合做為寶寶副食品的優先選擇。而所謂的「十倍粥」即是將白米和水以1:10的比例熬煮而成的粥,因濃稠度正適合寶寶、不用咀嚼易吞嚥,製作也很簡單,因此經常成為新手爸媽第一次製作寶寶副食品的首選。如果以白米30cc來說,就再加入300cc的水以電鍋蒸煮,煮熟後再用果汁機打成米糊,避免裡面殘留小顆粒,放涼後即可給寶寶食用。 當寶寶吃習慣十倍粥之後,家長便能逐漸提高副食品的濃稠度,白米和水的比例可以縮小變成七倍粥或五倍粥,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家小朋友的狀況調整。 另外,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藍浩尹也提醒家長記得讓寶寶適量喝水,隨著副食品的占比增多、奶量減少,喝水量就需同步增加,以免出現便祕的狀況。 寶寶副食品順序:8~9個月逐漸嘗試固體食物 每個寶寶的發展狀況不一樣,通常寶寶在4~6個月大時,一開始只吃幾湯匙副食品便作罷,不過等寶寶習慣後,量就要慢慢增加,以利未來與固體食物的銜接。而當寶寶成長至8~9個月大後,就能開始將食物漸漸從泥狀進化到小型易咀嚼的固體。 原則上,此時只要食物的質地能藉舌頭施力頂碎,寶寶大概就可以接受;像是切成小丁的紅蘿蔔、地瓜、蛋、魚肉等都很適合。另外藍醫師也建議爸媽們,不妨將自己平常吃的餐點減少調味後,直接搗碎給寶寶吃,不僅方便、省時也兼具營養。 等到寶寶長牙之後,對於副食品的需求與接受度就會更廣,家長就能逐步增加食物種類,但建議還是應避開整顆的花生或堅果類,以免發生意外噎到的危險。 寶寶副食品地雷停看聽 1.易過敏的食物 以往認為將易過敏的食物延後給寶寶食用,可以減少寶寶日後產生過敏的機率,但目前已發現其並無達到想像中的效果,因此其實不需要特別害怕給寶寶吃這些食物,不過建議第一次接觸最好在家中嘗試,也方便家長在孩子不舒服的時候諮詢醫師。 常見的過敏食物包括:奇異果、芒果、海鮮、花生、蛋白等。(有關過敏食物的建議,可點此了解更多) 2.寶寶喝果汁可以嗎? 一般不建議寶寶喝果汁,因為果汁缺少了水果纖維,但卻增加了糖分,如果只是要給小朋友嚐嚐味道,可以加水稀釋,但不要以果汁作為寶寶主要的副食品。(推薦閱讀:嬰兒第26週:注意寶寶營養需求 防蛀牙別喝果汁) 3.自製副食品保存須知 現製現吃最佳,以免營養流失;若冷藏存放應以保鮮盒儲存,確認密封完整避免變質。 冷藏副食品盡量在24小時內食用完畢;冷凍則不建議儲放超過一星期。 蛋類、豆腐與海鮮都容易酸腐,建議當天新鮮現做、勿冷藏或冷凍保存。 任何副食品應放涼再儲放於加蓋之保鮮盒或真空保鮮夾鏈袋,再放進冰箱,以免食物變質。 製成冰磚狀的副食品應於1週內吃完,一旦取出退冰就要吃完,勿反覆進冰箱。 嬰兒副食品可彈性調整 照顧寶寶時,多數家長缺乏的並非知識而是時間,尤其如今雙薪家庭居多,工作家庭兩頭燒之外,幫寶寶製作專屬副食品所耗費的心力,也讓不少責任感強烈的爸媽們心力交瘁。 其實在副食品的製作只要記住幾大原則:食物軟嫩、方便吞嚥,並避免油炸、調味過多與零食,其實副食品準備起來比想像中簡單。而忙碌的爸媽們也可考慮將自己平常吃的餐點減少調味後,直接搗碎給寶寶吃,也是方便且兼具營養的折衷作法之一。 寶寶副食品食譜 以下是3種十分常見且受歡迎的寶寶副食品作法。 1.地瓜米糊 準備材料:熟地瓜100公克、熟白米100公克、開水200毫升 作法:食材放入攪拌杯中,使用手持攪拌機,按下開關,若無攪拌機,已可使用攪拌棒手動攪打。如果寶寶已經吃膩地瓜,也可以換成南瓜、紅蘿蔔、芋頭等其他食材。(參考自Viola料理師) 2.什錦茶碗蒸 食材:豬肉末10公克、 雞蛋1粒、 胡蘿蔔10公克 作法: 將豬肉末剁碎,胡蘿蔔切成小丁,先煮軟備用。 將雞蛋打散,加水拌勻,並將前面準備的食材倒入容器內,放入電鍋內蒸熟即完成。 3.魚肉蔬菜粥 材料:洋蔥20公克、 胡蘿蔔30公克、 稀飯½碗、 番茄30公克、 白魚肉30公克 作法: 將胡蘿蔔切絲,番茄去皮除籽,洋蔥切絲,煮熟後取出切碎。 把魚洗淨,仔細去皮及魚刺,放入滾水燙熟後取出剁碎。 將上述兩項食材與稀飯一起混合即可。


寶寶營養

寶寶副食品停看聽!你做對了嗎?4~6月就能開吃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他們心中的小小菜單恐怕也想嘗試除了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選項。但牙齒還沒長齊,又還不能吃固體食物,那麼爸媽們就得費心準備寶寶副食品來變化囉! 此時很多爸媽心中可能也冒出一堆疑問:哪些食物適合製成副食品?寶寶不習慣怎麼辦?何種食物可能會造成過敏、發生時又該如何因應?! 《Hello醫師》就來和爸媽們談談,關於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讓爸媽們免除擔憂、把副食品備好備滿,看寶寶們吃得滿足又開心。 寶寶何時能開始吃副食品? 一般建議在寶寶4~6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接觸副食品。此時寶寶通常已開始表現出對食物的興趣,看到爸媽吃東西時,也可能會想伸手抓握、學大人嚐味道,此時父母就能為寶寶接觸副食品的開始做準備! 為何讓寶寶吃副食品? 雖然母乳仍是寶寶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採純母乳餵養的飲食習慣,對於乳汁分泌不足或忙於工作的媽媽們身心負擔之大,也是為寶寶解鎖副食品、讓母親們喘息而有餘力照顧寶寶們的考量因素之一。加上多數母乳較容易缺少鐵質和鈣質,這些營養素亦可透過副食品來補充。 此外,及早接觸副食品也有助於家長探索寶寶喜歡的口味,並發現寶寶可能對哪些食物過敏,幫助寶寶未來嘗試固體食物時能更順利。而透過咀嚼、吞嚥副食品的動作,也能增進寶寶對舌頭與口腔的控制,提高日後學習說話和發音的靈活度與正確性。 餵食副食品這些該注意 副食品是寶寶第一次接觸到非母乳或配方乳的飲食,他們可能會疑惑、排斥或欣然接受,爸媽們在餵食的時候也可能會遇到的狀況,以下列出幾點說明。 少量餵食勿勉強 副食品就像是新大陸般讓寶寶們充滿好奇,有些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很高、來者不拒,但也有寶寶看來意見超多,對爸媽用心準備的副食品說什麼就是不賞臉。 第一次餵食寶寶副食品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有些疑惑,對於全然陌生的口味,寶寶可能不知所措,因此含在嘴巴許久才吞下,或是吃到滿臉都是,甚至是直接吐掉不領情。 此時爸媽們也先別著急,建議每次準備的副食品只有一種,每次1~2茶匙,持續餵食3~5天後再更換。以這樣的頻率觀察寶寶反應的同時,寶寶也在學習咀嚼、吞嚥並認識不同食物的味道中漸漸累積經驗值,而非全然只是因對食物的好惡而有不同反應。 餵食對新手爸媽來說也是全新的體驗;但是當一下子給的食物量太多,也可能造成寶寶吃不下而反感,或寶寶可能剛好對某種食物過敏,反而讓無意間誘發的過敏症狀更嚴重,恐怕讓寶寶因此對餵食產生連結感而拒絕。因此若寶寶對副食品產生抗拒反應,不如等待寶寶心情好些再嘗試,不需要勉強寶寶。(延伸閱讀:寶寶牛奶過敏怎麼挑奶粉?牛奶、豆製配方奶型態一次看) 寶寶食物過敏就不給他吃嗎? 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後,過敏的機率可能也明顯增加,許多家長看到寶寶因過敏反應而出現紅疹、斑點時,就可能因而趕緊放棄疑似過敏原的食物,甚至延後寶寶再次接觸副食品的時間。 其實4~6個月大的寶寶正適合接觸各種食物,也是讓腸胃「認識」進而「接受」這些食物的關鍵期,其實因人體的腸胃道具有耐受性,即便寶寶第一次因食用某食物而出現過敏症狀,但不代表之後就應完全避免(堅果類為例外)。 對於萬分謹慎的爸媽們來說,只要寶寶健康有一點風吹草動就讓他們神經緊繃,建議可依循「少量」、「多樣」的原則,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副食品,不僅可以讓寶寶攝取不同類型的營養素,即使當過敏發生時,也因餵食份量少,過敏症狀也不會太過嚴重。 寶寶食物過敏的處理原則是「抓大放小」,若寶寶因吃了某食物而讓臉上長了小紅點,家長可讓寶寶休息1~2天再次嘗試;但若是寶寶進食後出現全身性的蕁麻疹,則建議在2週內不要再次餵食該樣食物,假如之後再次嘗試仍出現蕁麻疹症狀,就可將其列入黑名單。 待寶寶2~3歲時,家長可考慮餵食黑名單內的食物,觀察寶寶的反應,或許寶寶這時已不再出現過敏症狀。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藍浩尹醫師 首選流質食物以免噎著 由於寶寶的吞嚥和咀嚼機能都尚未成熟,若不慎有固體殘塊過大,可能寶寶就會不小心噎到;因此當爸媽製作副食品時,應確保將固體食物打成泥,等寶寶熟悉了食用副食品的經驗後,進食速度和食用份量都會增加。 此時就可嘗試不用將食物打得太稀,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寶寶慢慢接觸半固體或固體食物;但此時仍建議應先切成小塊,並選擇軟質、可輕易用舌頭壓扁的食物為佳,避免像花生、堅果等質地堅硬的食物,以免咀嚼力還未發展成熟的寶寶因無法處理反而不小心噎著。 懂選寶寶湯匙輕鬆餵食好安心 適合寶寶使用的第一個餐具就是湯匙,懂選愛買的爸媽們只要依循以下3大重點,就能輕鬆餵食好安心: 防滑設計:具防滑設計的湯匙不但讓寶寶想自己嘗試時可鍛鍊手部肌肉,防滑匙也讓寶寶學習使用的過程中更順利。 大小適中:為避免因寶寶嘴巴較小而被湯匙硬撐,通常應選擇盛裝容量較小且不分左右手設計的,方便寶寶放進嘴巴進食。 安全材質:寶寶的口腔柔軟又脆弱,因此餐具多數以塑膠(PP)或矽膠材質製作,不但柔軟度佳,較不會刮傷寶寶牙齦之外,就算寶寶愛啃湯匙、甚至因興奮而亂扔也不必擔心。(延伸閱讀: 新手媽媽看過來!寶寶的必敗清單看這裡(下)) 哪些食物不適合當副食品 基本上只要是食材天然、以原型食物製作的都可以讓寶寶嘗試看看。不過當製作副食品時,成人習慣以各種調味料烹調的煮食習慣應因應寶寶調整,盡量保留食物原本的風味,即使調味偏淡也可。且食物種類之多,當寶寶出現吃膩、厭食的跡象時,也只需換一種食物測試就好,不需讓寶寶太早認識過度添加的「大人味」。 此外,諸如零食、加工食品、醃製物等食物,也應能免則免。不過以下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家長: 大部分寶寶吃副食品時,即便過敏也不會導致太嚴重的問題,不過家長們千萬不可以給一歲前的寶寶吃蜂蜜;由於蜂蜜含有肉毒桿菌芽孢,對於消化系統尚未發展完全、腸胃也還無法將這種細菌消滅的寶寶,可能會引發寶寶呼吸困難、肌肉無力,甚至是致死的可怕風險。 水果也是寶寶很好的副食品來源,但千萬不要把水果榨汁給寶寶喝,因為水果汁糖分過高,容易導致寶寶蛀牙,若不及時導正恐怕會影響往後發育、消化與口腔等器官運作。(推薦閱讀:嬰兒第26週:注意寶寶營養需求 防蛀牙別喝果汁) 至於不放心坊間現成副食品成份的爸媽們,想必希望自製副食品方便把關,我們也將在下篇為爸媽們介紹副食品的製作建議、食譜與注意事項。


寶寶營養

HMO奶粉寶寶不怕脹氣拉肚子!研究證實:HMO母乳寡醣能打造腸道免疫力

現代許多育兒方式講求自然,提供寶寶自由探索的環境,刺激他們的感官與肌肉發展。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寶寶不只愛用手摸索,還得嚐嚐味道才行,這也使得媽媽擔心隱藏周遭的細菌可能就這樣被吃下肚了!因此,透過母乳中的重要營養成分HMO母乳寡醣及核苷酸培養寶寶腸道的免疫力,才能讓寶寶不因好奇而受到健康威脅。 腸道健康很重要,75%配方奶寶寶曾有腸胃不適問題 新生兒的腸胃功能仍在發展當中,因此相當敏感且脆弱。根據全球調查,高達66%的嬰幼兒哺餵配方奶後,曾出現腹脹、腸絞痛(Colic)、腹瀉、便祕、溢吐奶等腸胃不適症狀,並導致哭鬧、焦躁。在台灣的新生兒則高達 75%,造成新手爸爸媽媽健康照護上的莫大壓力。[1] ▲ 根據全球調查,約有66%的嬰幼兒在哺餵配方奶後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其中台灣寶寶更高達75% 從出生到六個月的年齡,大約兩個嬰兒中有一個嬰兒有至少一項功能性腸胃疾病(FGIDs)或相關的症狀[2];以嬰兒腸絞痛來說,寶寶在滿四個月大之前其實相當常見,每四個寶寶可能就有一個會發生腸絞痛,導致寶寶常常哭得淅瀝嘩啦,卻怎麼也無法安撫他。[3] HMO母乳寡醣—母乳關鍵免疫因子,提升腸道免疫生力軍 由前述研究可以發現,寶寶的健康成長與腸胃健康有密切相關,不過可能造成寶寶鬧肚子的情況很多,像是腸胃過敏就很常見。有些喝配方奶的寶寶,會發生牛奶蛋白過敏,甚至有些寶寶有原發性的乳糖不耐現象,這些都可以藉由水解蛋白或低乳糖的配方改善。 除了過敏及不耐受的問題之外,我們還得注意寶寶腸道的「細菌保衛戰」。相信讀者們都知道,人體的腸道菌叢是維持消化系統正常的關鍵,寶寶也是一樣,不過跟成人比起來,寶寶的腸道機能尚未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壞菌影響,導致寶寶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狀。 近期研究也發現母乳中的關鍵免疫因子——HMO母乳寡醣,證實能幫助維持腸道健康,研究顯示HMO母乳寡醣能調節身體免疫功能,降低寶寶發生拉肚子等腸道不適的機率。 HMO母乳寡醣 為何如此重要? 過去的配方奶研發雖都是以母乳已知的既有營養成分為基礎,但因母乳的成分非常複雜,多年來科學家們仍持續不斷地在研究探討,其中HMO母乳寡醣的結構及作用到了近年才被揭開,並將HMO母乳寡醣應用於配方奶粉中,讓HMO奶粉延續母乳的珍貴營養。 以好發於嬰兒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為例,過去配方奶沒有添加HMO母乳寡醣 ,所以配方奶寶寶初生13週感染RSV的比例,約為母乳寶寶的1.5倍;即使感染了RSV,HMO奶粉寶寶因為有HMO母乳寡醣的幫助,其免疫反應也與母乳寶寶非常近似,不至於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4][4-1] 另外,加入HMO母乳寡醣的HMO奶粉,相較一般無添加的配方奶粉,發現可以有效減少寶寶66%呼吸道感染比例 & 52%一般感染。[5] 雖然母乳仍然有需多奧秘尚待科學研究去發掘,但許多研究已經證實,由於母乳中HMO母乳寡醣具免疫作用,比起一般配方奶並無添加HMO母乳寡醣的防護力更加全面,也成為母乳寶寶免疫力優於配方奶寶寶的關鍵因素之一。 HMO母乳寡醣的作用 HMO母乳寡醣是母乳當中的第三大營養成分,在寶寶的免疫力發展過程佔有重要地位。HMO母乳寡醣有三個主要免疫作用: 1. 母乳寡醣作用一:打包腸道壞菌、減少感染 HMO母乳寡醣可使病原菌與其結合,避免讓壞菌附著於腸道,降低寶寶各種感染,研究顯示,相較一般配方奶,以2′-FL HMO[註1] 哺餵的寶寶,呼吸道感染和一般感染的比例都有顯著下降。 ▲ HMO母乳寡醣可使病原菌與其結合,避免讓壞菌附著於腸道,降低寶寶各種感染 2. 母乳寡醣作用二:增加腸道好菌、改善腸絞痛 HMO母乳寡醣作為益菌生(好菌的食物),能增加腸道好菌。研究顯示,HMO能夠提高腸道內的雙歧桿菌(比菲德氏菌)的數量,這也是人體腸道內很重要的益生菌之一。根據研究,HMO也能減少寶寶腸絞痛相關症狀(包括:躁動、脹氣、哭鬧),效果持續至28天都可見。[5] ▲ HMO 母乳寡醣作為益菌生(好菌的食物),能增加腸道好菌,維持腸道健康   3. 母乳寡醣作用三:進入血液、調節免疫功能 HMO母乳寡醣還能夠穿過腸道壁進入血液,與免疫細胞結合,達到全身免疫調節的效果,更提升寶寶腸道免疫力。 ▲ HMO母乳寡醣還能夠穿過腸道壁進入血液,與免疫細胞結合,達到全身免疫調節的效果 除了HMO母乳寡醣,母乳中另一個關鍵免疫因子——核苷酸 提到母乳中的免疫成分,就得提到核苷酸(Nucleotide),科學家在1960年代就發現,母乳中的核苷酸成分對寶寶腸胃健康和免疫力的發展非常有益,因此早早就在奶粉中添加核苷酸營養成分。 核苷酸是組成DNA與RNA的重要原料,而快速發育中的嬰兒需要核苷酸來維持營養需求,尤其是免疫細胞和腸道組織細胞分裂繁殖速度快,需要不斷補充核苷酸以促進腸道和免疫機能發展;研究也證實核苷酸能夠幫助寶寶抵抗病原菌,是促進寶寶胃腸道健康、免疫系統發展的重要關鍵營養成分之一。 然而母乳的奧秘不僅如此,研究進一步發現,若配方奶加入和母乳等量濃度的72 mg/L核苷酸,可以有效減少寶寶拉肚子(腹瀉)次數與發生風險,也有更好的免疫保護效果。(延伸閱讀:核苷酸是什麼?奶粉添加核苷酸的好處與功效) ▲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除了HMO奶粉,添加核苷酸成分的配方奶粉,也可降低寶寶腹瀉機率[6] 接近母乳、含母乳寡醣的HMO奶粉,有助培養腸道免疫力 在新生兒滿六個月前,以純母乳哺餵是顧好寶寶腸道與免疫力的最佳選擇。不過並不是每位媽媽都能滿足這個條件,面臨斷奶、或無法哺餵母乳的媽媽,便需透過含母乳保護因子的奶粉,如含HMO母乳寡醣及核苷酸的奶粉,來延續及培養寶寶的健康保護力。 選擇與母乳營養成分愈接近的配方奶粉,如添加HMO母乳寡醣、核苷酸成分的奶粉,不僅滿足寶寶的必須營養,也能讓他們的腸胃更容易適應。含有HMO母乳寡醣的配方奶粉能幫助寶寶維持腸道機能、培養腸道免疫力,降低寶寶發生腹瀉、脹氣、腸絞痛等腸道症狀的機率。 而HMO奶粉帶給寶寶的免疫力也降低了寶寶感染風險,如前述的嬰兒呼吸道感染及一般感染,HMO奶粉比起一般奶粉的感染比例下降一半以上,即使感染呼吸道病毒,HMO奶粉寶寶的免疫反應也不至於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顯示HMO奶粉中的保護力成分,能帶給HMO奶粉寶寶與母乳寶寶相近的免疫體質。 寶寶的腸道免疫機能顧得好,不但可以降低寶寶感染生病的機率,也可以減少寶寶因腸道不適而哭鬧不止,新手爸爸媽媽也不至於手忙腳亂、天天擔心害怕。無論是來自媽媽的珍貴母乳或是HMO奶粉,雙重母乳免疫因子:HMO母乳寡醣及核苷酸,都能讓寶寶吃得營養健康,開心探索、有效防護,爸爸媽媽也能輕鬆育兒,陪伴寶寶快樂成長。 註 1: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簡稱 2’FL)是 HMO 母乳寡醣中占比最大的一種,,根據維基百科內容:「2′-岩藻糖基乳糖是由L-岩藻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單元組成的寡糖。它是人乳中天然存在的最普遍的人乳低聚醣,佔所有HMO的約30%。其特性是能夠預防感染症。」經衛福部同意可添加於嬰兒配方食品或奶粉等。


寶寶營養

純母乳哺餵不滿五成!選擇配方奶關鍵:銜接母乳雙重免疫力

大家都知道母乳最好,一般建議寶寶滿六個月大前最好能以純母乳哺餵,但在繁忙的現代社會,職場媽媽想好好把母奶餵好餵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衛福部截至民國 107 年的統計顯示,在寶寶兩個月大之前,純母乳哺育的人數佔 62.5%,其實並不差,但如果寶寶年齡拉到六個月大,純母乳哺餵率則只剩 46.2%,可以想見要堅持純母乳哺育確實不容易,如果想替寶寶延續母乳的保護力,這時候配方奶就是關鍵了![1] 選擇配方奶的營養重點 媽媽當然想把最好的給寶寶,即便沒辦法做到全母乳哺育,在選擇配方奶的時候,還是想為寶寶挑選最接近母乳的配方,但是市面上諸多訴求“貼近母乳”的配方不免讓人眼花撩亂,該怎麼選擇呢? 專業的兒科醫生建議:一般配方奶的主要營養素,不論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熱量,大多是平衡而充足的,但母乳給寶寶的免疫保護力,才是真正關鍵! 近來科學研究逐漸揭開母乳免疫力的奧秘,其中母乳中的重要成分: HMO 母乳寡醣,就是一大突破! 也解釋了為什麼母乳寶寶通常免疫力都比較好。 HMO是銜接母乳的關鍵營養 讀者們可能很陌生,什麼是 HMO 呢?HMOs(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中文翻譯為「母乳寡醣」或母乳低聚醣 ,是一組結構複雜且多樣化的聚醣,大量存在於母乳中,為母乳中的第三大成分,研究指出,每公升的成熟奶中大約有5~15 克 HMO s,而它也是目前研究發現與免疫最相關的營養素。[2] HMO 的三道保護作用 寶寶的免疫力與腸道健康有密切相關,打從胎兒從媽媽體出生的那一刻起,腸道就會開始進駐各種細菌,進而產生菌叢,幫助寶寶維持健康人體機能,而 HMO 更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三道保護。[3][4] 1. 由於新生兒腸道尚未發展完全,一旦病原菌進入人體並黏附在腸道表面,就容易發生腸胃消化問題與各式各樣可能的感染等,而 HMO 母乳寡醣因為其表面型態與腸道上皮細胞相像,因此可以誘使病原菌與 HMO 母乳寡醣的特殊構造結合並將病原菌打包帶走,抑制了嬰兒胃腸道中潛在病原體的粘附和入侵,減少感染的風險。 2. 人體有 70% 免疫細胞都在腸道,HMO 母乳寡醣可以促進腸道重要益生菌之一—雙歧桿菌(比菲德氏菌)的生長,幫助建立好的菌叢生態,壞菌少了,好菌多了,寶寶的消化道自然強健,更提升對應的先天免疫力發展。。 3. 此外,HMO 母乳寡醣經人體吸收後,會進入血液循環,與免疫細胞結合,達到全身免疫調節的效果,更提升寶寶腸道免疫力。 母乳中的另一項免疫關鍵:核苷酸 說到 HMO 母乳寡醣,就不能不提到核苷酸(Nucleotides),它是組成核酸(Nucleic acids)基本材料,我們常提到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就是由核苷酸組成的。核苷酸會參與生理調節和能量代謝等重要功能,是人體重要的元素。 由於不少食物中都含有核苷酸,因此一般成人在攝取上不會有太大困難,但新生兒還無法自行攝取一般食物,僅靠自身合成的核苷酸不足以滿足快速成長的需求,因此母乳扮演了提供豐富核苷酸的角色。 核苷酸對寶寶的好處 核苷酸有助腸道益菌生長,提升寶寶腸胃道的抵抗力,降低配方奶寶寶拉肚子的機率與拉肚子症狀的持續時間,研究還指出,母乳中核苷酸濃度大約為 72mg/L,這樣的濃度比例對寶寶的免疫功能可達到強化效果,研究中發現,以含有母乳等量濃度 72mg/L 核苷酸配方奶哺育的寶寶,在施打 B 型流感 疫苗後,其體內的抗體濃度提升了 46%,並且降低拉肚子的機率達 63%。[5][6] 腸道健康是寶寶免疫力的基石 拜科技進步所賜,科學家對母乳的研究,拉進了配方奶與母乳的差距。藉由核苷酸加上 HMO 母乳寡醣,配方奶補強了以往容易被人詬病缺乏免疫因子的問題,幫助建立與強化寶寶免疫力。 尤其對於職場媽媽來說,寶寶經常肚子痛或不願喝奶,肯定很消磨媽媽的心神,因此打造寶寶免疫力就該從腸道健康開始做起。寶寶的免疫力建構起來後,感冒、不舒服的次數少了,胃口或是睡眠也都會變好,媽媽們照顧起來也更輕鬆,不再像根蠟燭,工作、家庭兩頭燒。


寶寶營養

換奶粉怎麼換?挑選配方奶及換奶的注意事項

相信家裡有小朋友的都知道,寶寶的健康成長總是爸爸媽媽最掛念的事,尤其在歷經三年多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後,除了重視免疫力、保護好自己,也該保護好家中的小寶貝。對於寶寶來說,母乳絕對是成長與免疫力的最好的來源,不過如果沒辦法持續餵母乳,那麼想銜接母乳營養,在配方奶的挑選就要多用點心了! 此外,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也很常遇到需要換奶的時候,這時候除了挑選合適奶粉外,奶粉要怎麼換才不會讓寶寶排斥、更快適應呢?以下將提供關於配方奶挑選及換奶粉的建議與方法。 關於挑選配方奶 在選擇母乳替代品時,最常見、也能顧及寶寶營養需求的選擇就是配方奶,現今市面上的配方奶都經過嚴格審核,民眾大可放心挑選,但可選購的產品琳瑯滿目,有些寶寶喝了不喜歡、有些餵完發現寶寶更常哭鬧,到底奶粉該怎麼挑,想換奶粉卻不知道怎麼換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推薦閱讀:維生素 D 比母乳多!配方奶的8大好處) 純母乳哺育難以達成 大家都知道母乳好處多多,但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母乳哺育數據顯示,六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不到五成,也就是說有超過一半的寶寶的營養來自於配方奶粉。顯然,對於辛苦的在職媽媽們,要持續親餵母乳真的不容易,不過媽媽們也不必感到挫折,因為配方奶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成份上與母乳也愈趨相近,能讓配方奶寶寶擁有像母乳寶寶的免疫力及各種好處,一樣可以幫助寶寶頭好壯壯地成長。 配方奶的進化 母乳除了可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之外,其中所含的天然抗體更是幫助寶寶建構免疫力、鞏固腸道健康的關鍵,這也是很多配方奶缺乏的部分。 腸道與免疫力的發展 為什麼寶寶的免疫力跟腸胃有關係呢?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機能仍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刺激而產生不適,進而影響到寶寶喝奶的意願。此外,如果寶寶的腸道菌相不佳,好菌偏少,壞菌過多,也會對腸胃蠕動和消化吸收造成影響,甚至還可能因腸道壞菌而發生感染。(推薦閱讀:寶寶適合吃酪梨!排毒護心提升免疫力) 銜接母乳新成分 – HMO 母乳寡糖 不過無法餵母乳的媽咪也不必擔心,現在的配方奶配方愈來愈進步,像是近期發現母乳中的第三大成分- HMO 母乳寡糖,除了是母乳寶寶免疫力好的關鍵,也可以添加至配方奶粉當中,對於不知道如何挑選配方奶的家長,這些銜接母乳的成分都是很重要的挑選要點。 經研究證實,HMO 本身可以跟腸道壞菌結合,避免病原菌黏附於腸道;也有研究發現,喝 HMO 配方奶的寶寶,發生腸絞痛相關症狀的機率出現較低,寶寶較少哭鬧的情形。相信我們可以仍期待配方奶能持續的進步,讓非母乳寶寶也能夠營養不失分,健康成長。 為什麼需要「換奶」? 家長在餵奶時,肯定會遇到換奶的煩惱。換奶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讓寶寶逐漸適應,另一個則是為了改善寶寶的腸胃不適。不過,在了解換奶的方法之前,先來看一下配方奶主要有哪些種類吧! 配方奶的類別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配方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製程: 牛奶蛋白:絕大多數的配方奶都是以牛奶作為基底原料,進一步改良成與母乳相近的成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不過如果寶寶有牛奶蛋白過敏,可能就不適合這種配方奶 大豆蛋白:這種配方奶不含動物蛋白也不含乳糖。使用大豆配方奶來取代牛奶蛋白為基底的配方奶,適應症有:半乳糖血症患者、乳糖酶缺乏症病患,或是素食偏好族群。 水解蛋白:透過水解作用將牛奶蛋白水解成小分子,又分為部份水解及完全水解蛋白。如果寶寶對牛奶和大豆蛋白都有過敏的狀況,那麼可以考慮選擇水解蛋白奶粉。(推薦閱讀:核苷酸是什麼?奶粉添加核苷酸的好處與功效) 寶寶換奶該怎麼換? 可能有一些因素使得父母想幫寶寶換奶,像是在 4~6 個月大時的生理性厭奶期、寶寶便祕、拉肚子或是父母想要更換成長階段奶粉。當爸爸媽媽覺得原來的奶粉不適合寶寶,想要換奶,換奶的方式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可先交由醫師判斷,根據寶寶情況決定,最好不要自行換奶。挑選新的配方奶時,可以選擇與母乳成分較相近的奶粉。 為了避免寶寶腸胃不適,有些媽媽可能採取一半母奶一半配方奶,寶寶就較能接受,也有些寶寶腸胃適應力良好,直接換過去一點問題沒有,因此怎樣的換奶方式適合你家寶貝,需要依賴自己的觀察和嘗試。 其他換奶方式 另外也有些人建議以一匙一匙增加新的配方奶,讓寶寶適應,例如: 第一天:舊奶粉三匙、新奶粉一匙 第二天:舊奶粉兩匙、新奶粉兩匙 如果順利的話,第四天可以換奶完成。爸爸媽媽可以從換奶後奶量是否增加或減少、換奶後有無一些身體症狀以及生長曲線圖是否上升或下降來判別寶寶是否適應新奶。如果寶寶出現腹瀉、過敏現象或是生長不好等,記得帶寶寶去給醫師檢查唷!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