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計畫

準備好要當父母了嗎?本類別將包含各種計畫懷孕的主題:助孕撇步、不孕、備孕分享、懷孕相關。

基礎知識

懷孕計畫

不孕求子7次失敗?不孕症原因、檢查、治療及補助方案詳解

台灣出生率全球最低,「少子化」趨勢更被視為「國安危機」;許多深受不孕困擾所苦的夫婦,為了順利求子,飽受身心煎熬;一名備孕多年的陳姓女子,歷經 7次求子失敗,原已身心俱疲想放棄,最後在生殖中心協助下,轉介免疫科,才發現是「免疫不孕症」;究竟不孕症原因為何?哪種情況需要進行檢查?目前補助方案有哪些?《Hello醫師》為您詳細說明。 胚胎師迅速將胚胎冷凍管移入液態氮中,藉由超高速降溫(每分鐘下降-23000°C),使胚胎達到玻璃化狀態。宜蘊醫療提供 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數據,2023年國內全年新生13萬5571人,較2022年再減少3415人;2023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5.82,較2022年千分之5.96更低,再創內政部有統計以來最低新生兒人數紀錄。 若從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即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來看,依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公布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統計,台灣總合生育率僅1.11,排名全球倒數第一。 不孕症原因為何?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女性初婚年齡從1980年的23.4歲,延後至2009年的28.4歲;生育第一胎年齡則從23.5歲延至29.3歲;再依內政部出生登記統計資料來看,30~34歲產婦比率達37.8%居首位,35~39歲也佔達12.6%,40歲以上有1.8%。可見晚婚、遲育趨勢愈來愈明顯,但不孕問題也隨之衍生。 造成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可分成女性、男性、夫妻雙方及不明原因來區分;一般而言,女性、男性及夫妻雙方的因素各佔三分之一。 不孕症原因1:女性因素 排卵功能異常及荷爾蒙失調 卵巢功能不全 子宮內膜異位症 輸卵管阻塞或感染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不孕症原因2:男性因素 精液異常 睪丸製造精子障礙 精子運輸系統異常 性功能障礙 不孕症原因3: 混合因素,男女雙方都有一些問題。 不孕症原因4: 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錯過適孕年齡等。 不孕症原因5: 醫學上尚無法處理的不明原因:當不孕夫妻在接受一定範圍的檢查評估後,仍然找不到特定病因,即可歸類為不明原因的不孕。 除了上述不明原因之外,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指出,從免疫觀點來看,若爸媽有一方具有自體免疫疾病,就應注意是否有「免疫不孕」的可能。所謂「免疫不孕」,是指媽媽的免疫系統對於自身組織、配偶的生殖細胞或是受精卵產生異常免疫反應,甚至對胚胎產生排斥反應,因此導致不孕的狀況。 免疫不孕個案:人工求子7次均失敗 年約40歲的陳小姐,在歷經2次人工授精失敗,4次試管嬰兒植入正常胚胎後也著床失敗,原本身心飽受煎熬,幾乎想要放棄;後來,在生殖中心診斷下,發現陳小姐平時容易緊張焦慮,加上便秘嚴重,須透過藥物才能順利排便;在生殖機構安排下,先由中醫師協助調理身體,取卵數果然倍增,共取得18顆卵子,其中有5顆培養成優質胚胎;不過,在透過自然週期方式植入後,仍宣告失敗。 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廖娸鈞醫師說,在第二次為陳小姐植入胚胎後,特別轉介免疫科持續追蹤,果然發現陳小姐在植入胚胎後,血栓指數上升,確定是免疫系統導致的不孕;所幸,歷經7次失敗後,陳小姐在醫師「對症診斷」後,終於著床成功並順利懷孕,將在8月份待產。 不孕症檢查何時該做?何時該求診? 許多夫妻婚後積極備孕,卻遲未有好消息,心中難免會有許多疑惑,有些甚至會引發成夫妻相處甚至雙方家族問題。根據統計,若有規律的性生活,84%夫妻會在一年內懷孕,其他夫妻中的一半會在第二年懷孕。國健署提醒,當夫妻已開始備孕多時,若有以下情況,便可考慮及早就醫,以確認原因: 夫妻沒有任何避孕措施 維持每周2至3次的規律性生活 經1年以上仍未懷孕(若女性已達36歲,可提前6個月開始評估) 不孕症治療方式 人工生殖治療個案不孕原因,從先天、後天或外在環境等,都可能影響,因此,治療方式必須先透過確認個案的環境,以確保能找出真正原因,及早進行治療;以下為常見的治療方法建議: 生活療法 避免工作及情緒壓力 維持體重,如BMI值在18.5至24 避免菸酒 攝取高蛋白食物與維他命 避免身處高溫環境 適齡生育,建議35歲之前 偵測排卵時間 藥物治療 女性排卵異常 男性勃起障礙  手術治療 男性:改善精索靜脈曲張且精蟲品質不佳者 女性:子宮、卵巢及輸卵管結構異常者  人工生殖 人工授精:利用女性自然排卵時,將篩選過的精蟲,注射入女性子宮 試管嬰兒:透過藥物注射控制排卵,取出卵子後,再進行體外受精,形成胚胎後,再植入母親子宮 何種不孕症須進行試管嬰兒? 35歲以上或卵巢庫存量(AMH)低 雙側輸卵管阻塞 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 有反覆流產史 人工授精多次失敗 男性精蟲異常/數目過少 夫妻有染色體基因疾病 不明原因不孕 衛福部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 為了鼓勵生子,提高生育率,衛生福利部自2021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後,截至2023年12月止,已有87,045件申請補助資格通過,其中67,174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受補助案件中,已有13,486對夫妻順利產下15,106名嬰兒。 若經確認經醫師進行不孕症之治療,且評估有試管嬰兒需求,應及早就醫,最好在35歲以前進行療程,「愈早愈好」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會隨之下降,受精後的胚胎也容易發生「染色體數目異常」,導致胚胎無法順利著床發育。 以下說明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之詳細內容: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適用資格 不孕夫妻至少一方具中華國民國籍 不孕夫妻的妻子年齡未滿45歲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額度: 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每次補助上限15萬元 非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 首次申請補助:每次補助上限10萬元 再次申請補助:每次補助上限6萬元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次數: 妻年齡未滿40歲:每胎補助最多6次 妻年滿40至44歲:每胎補助最多3次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胚胎植入數目: 妻35歲以下:最多植入1個胚胎 妻滿36歲、未滿45歲:最多植入2個胚胎 非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不同療程範圍之補助 首次申請 取卵形成胚胎植入:10萬 僅取卵,因特定因素未進入胚胎植入療程:7萬 […]

探索更多懷孕計畫類別

助孕撇步

看更多 懷孕計畫 相關文章

不孕

墮胎會不孕?您必須知道的墮胎真相

懷孕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墮胎後是否還可以懷孕?多次墮胎會不會影響生育能力?本文將一一回答這些問題。 墮胎的定義 墮胎是指以人工方式中止、破壞,並取出懷孕期間母體內新生命的行為,又稱人工流產。婦女選擇墮胎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經濟因素、健康因素或胎兒缺陷等。 墮胎會不孕嗎? 墮胎與不孕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墮胎手術過程中的失誤,以及頻繁墮胎,都會增加不孕的風險。雖然墮胎有些道德爭議,但只要到正規醫院進行人工流產,一兩次的墮胎並不會造成不孕或後遺症。 墮胎後遺症 不論是墮胎還是流產,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影響如下: 懷孕初期陰道流血 早產兒 體重不足 胎盤滯留 嚴重感染 子宮破損 墮胎對身體的影響 墮胎過兩次以上的女性,會增加術後感染的風險,多數感染可透過藥物治療,一些較嚴重的感染如骨盆腔發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會影響到生殖器官,若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導致不孕。今日的醫療技術先進,通常不會損傷到子宮,有很小的機率可能會傷害到子宮頸,日後懷孕將容易流產。 墮胎對心理的影響 墮胎後的女性,可能會經歷墮胎後症候群,常見的症狀包括內疚、焦慮、憂鬱和避免性行為,間接造成生育能力下降。墮胎前後應尋求伴侶和家人的幫助,墮胎後短期內不應再度懷孕,應讓身體和子宮好好休息。墮胎造成的身心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若有任何需求或是關於未來懷孕的問題,請洽詢醫師或心理諮商師,幫助您健康地面對下一次懷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助孕撇步

30女性想懷孕?這4招提高懷孕機率、讓你「好孕」連連!

對於許多女性而言,相較於20幾歲,30歲後因工作、經濟漸趨穩定,多數也已和另一半建立起穩固的感情基礎,是最適合懷孕的年紀。然而,因工作壓力、個人生活作息不定,不少女性30歲之後懷孕機率即大幅下降,尤其是35歲之後,懷孕機率更降至65%~75%。 當你已決心跨出準備懷孕的那一步,《Hello醫師》也為你整理出下列請做到以下這4件事,提高懷孕機會。 做好做滿這4招、「好孕」不用碰運氣 衛福部公布,內政部108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如今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已上升至32.12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30.94%,是10年前的2倍。衛福部進一步表示,由於女性生殖的高峰期約在21~30歲之間,35歲後和男性一樣,生殖力即明顯呈現逐年衰退的現象。 因此若夫妻或女性想積極準備懷孕,以下4大要點將有助於提高懷孕機率: 1. 調整生活型態 生活模式對於受孕機率有很大的影響,若經常抽菸、飲酒或攝取過量咖啡因,將使生育率大幅降低。另外,當母體之體重過重或過輕,亦將影響荷爾蒙作用,並增加懷孕併發症的風險。因此,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相當重要,若女性過度減重或放縱口慾,都將不利於懷孕。 2. 生育能力自我測試 建議欲懷孕女行不妨先自行進行基礎體溫量測、以及子宮頸液體和陰道酸鹼值之測試,同時,應和另一半同步安排「做人時間表」,依據女性之排卵時間行房,在採取人工受孕的決定前與另一半以自然受孕的方式嘗試,亦能增進伴侶間的感情。 3. 攝取助孕飲食 當準備懷孕前,女性應調整體質至生理最佳狀態以利胚胎著床,因此也建議可同步攝取以下能提升生育力的飲食。 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 植物性蛋白質:如大豆、豆漿 高纖碳水化合物 鐵、維生素B 低升糖指數飲食:如燕麥、馬鈴薯、全麥麵包 高脂肪乳製品:如冰淇淋、全脂牛奶、起司 多種維生素、產前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E和草藥補充品 (你也想知道:綠茶會助孕還是會阻礙懷孕) 4. 尋求專家協助生育 當嘗試超過6個月頻繁的無避孕性行為,卻仍沒有懷孕時,建議可考慮尋求生育專家協助。部分女性因疑似罹患多囊性卵巢綜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性病,或伴侶有生育能力問題而無法順利懷孕時,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找出原因以免盲目嘗試未果,或讓伴侶之間因期望懷孕的壓力,反而對生育產生抗拒的負面心理。(推薦閱讀:做愛姿勢影響懷孕率~這2體位最助孕) 由於心理健康以及是否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進行性行為,都將影響胚胎著床的機率與生育力。對此除了上述之4大方式可多管齊下嘗試之外,也建議伴侶可安排彼此喜歡、可一起參與的活動,例如烹飪、聽音樂、做瑜伽、運動、露營等項目,透過和伴侶頻繁互動的情境,一同邁向積極「做人」的目標,自然「好孕」連連。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懷孕相關話題

哺乳時想懷孕~充分休息減少奶量

哺乳期的到來通常會伴隨著停經,也就是沒有月經或是月經不規則的情形。因此,哺乳時想懷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哺乳期提高受孕機率的祕訣 等您的寶寶較大了,就可以開始用固體食物取代母奶。當您的身體發現不需要繼續哺乳了,催乳素的分泌就會減少,生育率也會提升。哺乳期間應減輕壓力,以減少壓力對於您排卵週期的不良影響。 盡量間隔6小時以上,再進行下一次哺乳,讓母體獲得充分休息。 試著說服自己,身體並沒有在哺乳,需哺乳時,偶爾以嬰兒奶粉替代。 多吃好食物可增加生育能力。營養的食物可以升高體內的胰島素水平,並刺激卵巢類固醇的分泌,提高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增加會刺激肥大細胞,讓更多的胰島素回到正常狀態,達成體內系統的平衡。這個過程能快速減緩泌乳的過程,並提升排卵功能。 您的身體準備好懷孕了嗎? 產前維生素提供懷孕的母體營養,讓其能夠哺乳、身體機能保持正常。您的身體需要葉酸(Folic acid,每日800毫微克或每日0.8微克),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的問題。 補水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工作。尚在哺乳期間的懷孕女性,需要補充至少2~3公升的水分以泌乳,3~4公升的水分以提供有益胎兒的生長環境。 哺乳期間的懷孕女性,應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如健康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量以及輕鬆愉快的心情,確保孕期過程的舒適。 每年的乳房檢查和子宮頸抹片檢查,讓您能夠定期更新自己的健康狀況,懷孕前請確定自己並無乳癌(Breast cancer)之風險。 天然草本植物如黃荊條(Vitex)、天門冬(Shatavari)、奶薊種子(Milk thistle seed)、覆盆子葉(Red raspberry leaf)和乳白燕麥(Milky oats,燕麥頂端擠出的乳白汁液),對於備孕有許多功效。不過在嘗試前,請記得與醫師討論,在哺乳期使用該草藥是否安全,某些草藥可能會增加或減少泌乳量。 懷孕期間哺乳是否安全? 許多女性擔心懷孕期間哺乳,會導致輕微的子宮收縮。事實上,在一般情況下,宮縮不是個問題,因為它不會導致早產。原因是導致宮縮的催產素(哺乳期間分泌的荷爾蒙)分泌量非常少,完全不足以導致早產,對於胎兒無害,也幾乎不會提高流產的機率。此外,少量的荷爾蒙進入母奶,也不會對嬰兒的健康造成任何危害。雖然懷孕期間哺乳是安全的,但注意以下情況,可能導致泌乳量減少: 高危險妊娠或有早產風險者 懷有雙胞胎之孕婦 被建議懷孕期間不應做愛者 有陰道流血或子宮疼痛者 若您有這些症狀,請洽詢醫師以了解對您和寶寶最好的選項。


其他懷孕相關話題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懷孕必知

懷孕會增加您心臟和循環系統的壓力,但許多有心臟病的女性仍可生出健康的嬰兒。經過謹慎計畫和孕程管理,大多數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女性,仍可成功懷孕生產。如果您有心臟病,懷孕期間需要特別護理。 我需要先諮詢醫師嗎? 您應該先和自己的心臟科醫師、婦產科醫師及相關醫療院所諮詢。每位孕婦因先天性心臟病患的孕程,及所需安排的檢查都不相同,醫療團隊會依情況為您量身打造。主動告知身體異狀及您的配合都是非常重要的。 藥物的作用?我能繼續服藥嗎? 需要改變處方嗎? 懷孕期間服用的藥物會對胎兒產生影響,通常,持續服藥對你的好處多過壞處。醫師專家及藥劑師,會替你開安全性最高、劑量最合適的處方,您必須按照醫囑確實服藥,切忌私自停藥或自行更動劑量。 我的心臟會發生甚麼變化呢? 您的心臟必須更加努力工作,因為它必須多輸送40%的血液到其他器官。血管會脹大以增加血流,血壓因此逐漸降低。為了避免生產時血崩,身體的自然機制作用,會讓血液變得更容易凝結,血液凝固的能力增強,以減低生產時大出血的機率。平常人的心臟會自動調適以適應這些改變,但對先天性心臟病患而言,心臟承受的壓力,就像是持續在跑步機上不停地跑了9個月一樣。  生產時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在孕期最後階段及在生產時,您必須接受醫師專家特別的照護。當子官開始收縮,大量血流會從子宮猛然湧向體內其他地方,心臟負荷加劇,心跳血壓皆會隨著疼痛和焦慮上升,產婦在生產時也有失血的可能。 我可以選擇自然產嗎? 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患都可以順利自然生產,這也是醫療建議的最佳生產方式,剖腹產只適用有特殊需要的生產過程。 風險有多大? 風險大小依您的心臟狀況而定。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括心律不整、心跳急速及心臟衰竭等。 每項併發症都應小心處理及治療,以確保母嬰平安。 我的孩子會面臨什麼危險? 流產、先天缺陷、早產、 胎兒體重過輕及死產,都有可能發生。因此,照顧好母體,才是對孩子最佳的照護。 怎樣做才能降低風險 ? 好好照顧自己: 定期檢查 遵照醫囑服藥 盡量休息 控制體重 維持身心平靜,避免焦慮 遠離菸、酒、毒品 只要有良好的管理照護,大多數女性先天性心臟病患都可以成功懷孕生產。在準備懷孕之前,請先和您的成人先天心臟病科及產科醫師諮詢和討論。如果您有任何相關症狀或徵兆,請聯繫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尤其是:(1) 呼吸困難;(2) 勞累或休息時呼吸短促;(3) 心悸,心率加快或脈搏不規則;(4) 胸痛;(5) 咳嗽或夜間咳嗽。 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可能會建議您在專門服務高危險妊娠的醫療中心分娩。在分娩期間,可能會使用專門的設備來監控您,因為您的心率和節律,可能需要在整個分娩期間被監測。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