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皮膚疾病

橘皮組織 、 蕁麻疹 、蜂窩性組織炎、雞眼、 毛囊炎 等,這些皆為常見的皮膚病症,往往因為疏於照顧或清潔所致。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關於其他皮膚疾病的相關資訊。

基礎知識

其他皮膚疾病

維他命選得眼花撩亂?營養師:「首選天然來源無添加保健品 提升吸收率」

經歷疫情衝擊,國人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愈趨明顯,根據經濟部統計,國內保健食品產值已超過226億元,連續5年上升,保健食品廠商更高達1542家;眾多保健產品不僅讓人看了眼花撩亂,選購時更可能陷入迷思。營養師Zoe在接受《Hello醫師》採訪時表示,民眾需考量自身需求,打破劑量愈高愈好的迷思,更重要的是「應首選天然來源保健產品,對人體較無負擔,營養價值和吸收利用率也較高」。 保健品原料兩大來源:天然、合成 市售營養保健品以原料做區別,可分為天然及化學兩大原料來源;其中,天然來源的保健品是經過天然食物萃取、濃縮或乾燥後製作而成,除了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保留食物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如植化素、抗氧化物以及膳食纖維等,相較於化學來源的人工合成保健品,具備更豐富的營養價值。目前市售保健食品中,VITABOX®便主張「天然」理念,使用天然的植萃原料,提供更接近食物原型的營養素,因而擁有更佳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 專注天然原料 保健品補充更有感 VITABOX®營養師Zoe說,化學合成的保健品在製成錠劑過程中常會使用賦形劑,也可能為了提升民眾口感,添加人工色素及香料,另外,也可能添加防腐劑,以延長保存期限。營養師Zoe說:「因保健品常需要長期補充至少三個月, 若能選擇天然來源的保健品,較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小心!避免落入保健品「劑量愈高愈有效」迷思 保健品迷思1:劑量愈高愈有效 多數民眾常誤認「保健品劑量愈高愈好」,坊間也有營養品的單顆營養素含量可能就超過國人每日建議攝取量數倍;對此,營養師Zoe分享其經驗表示,民眾最常見的迷思就是「高劑量等於有效」。 營養師Zoe說明,劑量超標的保健產品,可能多以化學合成方式製作,以市面常見的高劑量維生素B群為例,許多劑量動輒超過每日參考值的3倍甚至30倍以上。這些大多是人工合成化學保健品,由於吸收利用率不佳,只好提高劑量,以增加吸收總量;相較之下,天然來源的B群保健品有較佳的吸收利用率,可將劑量控制在合理範圍,不必超過建議攝取量,同樣可被人體有效利用。 保健品迷思2:僅聚焦單一營養素 選購營養品時,除了要注意劑量之外,還須注意多種營養素搭配後的加乘效果,營養師Zoe以鈣質為例:「在補充鈣時,還需要維他命D、K與鎂的幫助,讓鈣質更容易被身體內被吸收利用,才能達到1+1大於2的效果」。因此,劑量愈高不見得愈好,適時、適量補充與正確的營養素搭配,才是關鍵。 天然原料保健品  選擇4大指標 市售保健產品眾多,民眾該如何選擇?營養師Zoe指出:「可從保健品的劑型、營養標示、成分、專利原料來源與檢驗報告等4大指標來判斷」。  1.保健品劑型:建議選擇粉末、植物性透明膠囊  民眾選購時,除了應考量營養素劑量是否過量,還可從保健產品的型態來判斷;市售保健產品常見型態有粉末、膠囊與錠劑三種;通常錠劑或口含片製作過程會添加賦形劑或黏著劑,這兩者多為化學合成的添加物,建議民眾可選擇粉末或植物性透明膠囊型態的保健品,因植物性膠囊不僅來源比動物性明膠單純,透明無色也代表無添加人工色素。 2.營養標示及成分來源:原料簡單並且少添加物 選購時,透過產品的營養標示可以得知有效成分含量,但若在成分表發現過多非相關的原料,或者有看不懂的化學成分,可能有較高機率會添加化學物質。在一般保健品製作過程中,有時為了避免營養素原有的特殊味道,會額外添加香料香精;為了讓營養品維持穩定、延長保存期限與避免變質等原因,可能會額外添加防腐劑和賦形劑。營養師Zoe說:「VITABOX® 重視保健品的天然純淨,堅持不添加人工香料、調味劑,更以天然玄米萃取的『米糠濃縮物』,作為純天然的抗結塊成分,不使用化學合成物,同樣可兼顧產品的品質與穩定度」。 3.專利原料來源:認明原料經專利認證 除了產品包裝上的標示之外,民眾可進一步上該產品官網查詢原料來源。營養師Zoe提醒,當保健品公開愈多原料資訊,消費者可更清楚了解產品中的每一個成分,例如:是否使用經專利認證的原料,讓民眾更好地挑選到真正的天然來源的保健品;如果只有部分原料公開有專利認證,保健品還是有可能含有化學合成物。 4.檢驗報告:多重檢驗替食品安全把關 在眾多產品中,若通過國際認可單位的檢驗報告,即代表有第三方認證把關。VITABOX®的18項產品經過國際性A.A.無添加協會(Anti Additive Clean Label Organization)驗證,從製程工序到規範食品添加物的用量,確保產品更貼近天然,也兼顧衛生、環境及永續,不僅如此,保健食品也會送至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方單位如SGS(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驗證,透過重重把關,讓消費者安心。 營養師專業諮詢 營養補充不盲從  台灣市場上的保健食品競爭激烈,但有吃不等於補充得當,營養師Zoe分享,有些民眾會有一窩蜂的跟風現象,例如市場上很受歡迎的魚油產品,雖然含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Omega-3,但若是服用抗凝血劑、心臟手術患者或懷孕後期的族群,就不適合食用。 營養師Zoe說:「使用保健食品前,必須先考量自身健康狀況與藥物使用情形,購買前最好先諮詢營養師、藥師或醫師等專家,才能客製化適合自己的保健品」。目前市面眾多保健產品品牌中,VITABOX®擁有專家組成的保健諮詢團隊,提供實體門市及線上一對一諮詢服務,協助民眾透過即時諮詢,了解自己需求及限制,確保能選購最適合自己的保健產品。 選購保健食品參考依據 選購保健食品時,可依食品藥物管理署訂定的「包裝維生素礦物質類之錠狀膠囊狀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檢視產品包裝標示各項維生素與礦物質含量、每日攝取參考值等;另外,也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訂定之「國人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以避免攝取過量,造成不良後遺症。 (圖片授權:VITABOX®)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看更多 其他皮膚疾病 相關文章

其他皮膚疾病

皮膚長疹紅又癢別亂抓!了解玫瑰糠疹原因、症狀、治療

每逢春秋之際,早晚溫差變化大往往導致不少人感冒,甚至還會引起一種名為「玫瑰糠疹」的症狀。 患者的皮膚不僅會突然長出紅色斑塊,數量還會隨時間逐漸增加,部分人還會感到搔癢難耐,忍不住抓到破皮。 究竟玫瑰糠疹還會出現哪些症狀?是否有治療的必要性?快跟著《Hello醫師》一起認識玫瑰糠疹的發生原因,了解正確處理方式,別把皮膚抓破留下疤痕! 什麽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最早是由法國醫師吉伯特(Gibert)於1860年提出,意指粉紅色的脫屑症狀,好發年齡區間為10~35歲,並易於春秋2季出現。 玫瑰糠疹通常為急性發作,患者全身的皮膚會浮現粉紅色斑塊,並帶有些許搔癢感,是1種常見的發炎性皮疹。(推薦閱讀:夏天曬太陽皮膚發癢、起紅疹?小心紫外線引發光過敏!6大症狀你中了嗎) 玫瑰糠疹原因不明 推測與人類皰疹病毒有關 玫瑰糠疹成因目前尚未釐清,但已確定與細菌感染、過敏、內臟疾病無關。 美國皮膚病協會(AAD)則表示玫瑰糠疹可能與人類皰疹病毒第6(HHV-6)或第7型(HHV-7)有關,不過此研究仍有待醫界進一步確認。 玫瑰糠疹常見症狀有哪些? 玫瑰糠疹發作初期,病患會於胸部、腹部或背部長出1塊直徑約2~3公分的橢圓形粉紅色斑塊,而斑塊邊緣還會有輕微脫屑,所以也常被誤診為乾癬。 僅有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疲倦、頭痛、喉嚨痛、食慾不振、噁心或發燒等類感冒症狀,持續1~2天。 另外,這些玫瑰糠疹也可能會讓人感受到輕微的搔癢感,尤其是在氣候炎熱時,身體大量排汗會讓搔癢感變得更加強烈。 隨後1~2週內,玫瑰糠疹可能會慢慢擴散至軀幹、頸部及四肢(臉部較少),幾乎遍及全身上下,數量可達數十個至數百個。 直至玫瑰糠疹急性發作6~8週後,皮膚的斑塊就會逐漸消退,但少數患者病程可能長達數月之久。 玫瑰糠疹不用治療也會好?何時需就醫? 玫瑰糠疹屬於自限性疾病,意即毋須特別治療,也能自行痊癒,但因起疹的症狀也可能是其他皮膚疾病所致,如乾癬、汗斑、濕疹、脂漏性皮膚炎,甚至是梅毒。 建議民眾若皮膚有任何異狀或症狀持續3~4週無好轉時,勿自行至藥局購買藥膏塗抹,應先至皮膚科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玫瑰糠疹如何診斷? 由於玫瑰糠疹的病灶外觀相當容易辨認,所以醫師可能會先藉由觀察皮疹外觀,來確認是否為玫瑰糠疹,並可能搭配血液檢查、皮膚切片檢查等方式,進一步區分患者的皮膚症狀,以利擬定後續療程。 2方法治療玫瑰糠疹 痊癒後無明顯後遺症 儘管玫瑰糠疹可自行痊癒,但若出現因嚴重搔癢而明顯干擾日常生活時,可採用以下2種方式治療: 藥物治療:玫瑰糠疹病況輕微者若伴隨搔癢症狀,而影響日常作息,醫師可能會開立內含皮質類固醇、抗組織胺等口服及外用藥膏,替病患止癢,並加快皮疹癒合的時間。 紫外線治療:少數症狀嚴重的病患,若藉由藥物治療仍無明顯好轉,醫師可能會利用具有特殊波長的紫外線照射皮膚,以調節患者的免疫反應,緩解其不適症狀。 玫瑰糠疹無法事前預防,建議患者應及早至皮膚科就診,並避免洗熱水澡或從事劇烈運動等會使體溫升高的活動,才可避免搔癢症狀加劇。 此外,玫瑰糠疹的紅斑消退後極少留下痕跡,只要患者避免過度搔癢而反覆抓傷皮膚,留疤的機率並不高。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聞腋青年好困擾、8成遺傳自父母!改善狐臭看這科、4大療法治療狐臭

夏天到了總想要穿輕薄的衣服清涼一下,但是當腋下散發出濃濃的臭味時常讓人退避三舍。狐臭是不少人的惡夢,不管多頻繁地透過洗澡、換穿衣物就是無法掩蓋臭味,雖然沒有生理危害,但也為患者帶來社交上莫大的困擾。 究竟是造成狐臭的原因有哪些?何種人容易有狐臭?有狐臭困擾又該看哪科?該如何才能有效治療與改善?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擺脫狐臭的煩惱。 狐臭原因? 狐臭又稱「腋下臭汗症」(apocrine bromhidrosis),皮膚有2種汗腺,分別為大汗腺以及小汗腺。大汗腺又稱為頂漿腺,分布在腋下、外生殖器、外耳道、乳房腺體,大家常常聽到的狐臭是由大汗腺所引起。因此當狐臭症狀發生時,通常會建議應求診皮膚專科的醫師做進一步治療。(推薦閱讀:體味重恐是疾病警訊?汗臭味來自細菌分解) 由於頂漿腺功能旺盛,其分泌的液體被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二氧化硫以及氨,這時就會產生1種特殊、刺鼻的味道。另外,頂漿腺也分布在耳朵周圍,所以有狐臭的人通常耳垢也較為濕潤。 小汗腺又稱為外分泌汗腺,在比較淺的真皮層,遍布於全身,受到體溫調節而排汗,分泌的汗液主要是以水和鹽分為主。然而,小汗腺若分泌完汗液後沒有及時清潔,被細菌分解也會有異味產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汗臭味。若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液,會有「多汗症」的問題,而多汗症經常與狐臭合併發生。 至於為什麼會有狐臭,大部分都是與遺傳有關,若父母2者都有狐臭,子女有狐臭的機率高達80%。 狐臭的人通常有哪些特徵? 除了遺傳會造成狐臭,這裡也整理了狐臭的人大多會有的特徵或是習慣: 人種:黑人有狐臭的比例高於亞洲人。 男女:男女比數差不多,但女性會稍微多一點。 年齡:青春期之後會很明顯,但中年之後會逐漸消失。 生活習慣:腋毛多、飲食偏辛辣、重口味的人較容易有狐臭。 狐臭怎麼改善? 若只有輕微的狐臭味,可以按照下列生活習慣來改善異味: 保持腋下乾燥,流完汗就馬上擦乾。 穿著排汗衣物且要常常更換。 使用止汗劑、清香劑改善異味。 改善飲食習慣。 有狐臭怎麼辦?看哪科?狐臭4大治療方法一次看 雖然症狀輕微的人可以利用生活習慣改善臭味,但有些人的狐臭已經嚴重到干擾到生活與社交,此時就需至皮膚科,進行特殊治療及手術來改善狐臭的問題: 肉毒桿菌素:療程快速簡單,但需要重複施打,效果維持6~8個月左右。 頂漿腺刮除手術:切除腋下的頂漿腺,傷口約4~5公分,術後較難照顧且汗腺沒有切除乾淨的話,味道依然會存在。(你也想知道:止汗手術風險大?手術前必知注意事項) 微創旋轉刀刮除手術:手術前會將腋毛清潔與清除,可以縮小傷口與術後恢復時間,適合狐臭很嚴重的患者。 非侵入式的微波止汗治療:透過熱能破壞兩側腋下汗腺來達到去除異味的效果,若患者的狐臭有合併多汗症,可以考慮此治療手術。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皮膚長紅痣?「櫻桃血管瘤」上身小心肝異常、7成以上好發年長者!

我們的皮膚上總是有大小不一的斑點,有時還可看到紅色的痣,尤其年紀愈大長愈多。紅色的痣是血管瘤的一種,由於有個「瘤」字,總是讓人擔心是否會惡化。血管瘤通常只有小小一點,因此也被稱做是「櫻桃血管瘤」,並經常好發於老年人。其實櫻桃血管瘤惡化的機率很低,但當血管瘤集中在特定部分時,仍有可能是肝異常的前兆,不可不慎!就讓《Hello醫師》解開什麼是櫻桃血管瘤,當有血管瘤時是否需要治療! 紅色的痣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多 櫻桃血管瘤(cherry angioma)是真皮層內的微血管增生所形成的,櫻桃血管瘤大部分都很小,大約落在1~5mm左右,血管瘤裡面有許多增生的血管,表皮較薄,顏色呈現櫻桃顏色般鮮紅的突起物,有點類似丘疹。櫻桃血管瘤通常長在老年人身上,有研究指出,75歲以上的長者有75%有血管瘤,因此也可以被稱為「老年性血管瘤」。(延伸閱讀:寶寶有血管瘤怎麼辦) 這些紅色的痣會隨著年紀變大而增多,屬於正常現象,且紅色小痣不會痛也不會癢,更不會長大,若看到家中長輩身上有紅色小點時,不需太過擔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看到血管瘤不明原因出血或是變成發散狀時,一定要及早就診接受治療。 為什麼會有櫻桃血管瘤? 好發於哪些部位? 櫻桃血管瘤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醫界推測可能和遺傳、體質有關,也有些女性懷孕時會長出這些紅色小點。櫻桃血管瘤大部分都長在手臂、大腿、軀幹,不過也有人長在手掌、腳掌、黏膜組織上,而這類情況較少見。 血管瘤破掉怎麼辦? 櫻桃血管瘤對健康並沒有危害,但要是不小心弄破了該怎麼辦?由於櫻桃血管瘤是由許多微血管組成,當血管瘤破掉時,流出的血量會比一般傷口還要多。首先要先止血,之後再抹上抗生素藥膏即可。如果發現血流不止或是傷口反覆流血,一定要立即就醫。 怎麼治療櫻桃血管瘤? 一般來說,櫻桃血管瘤對身體沒有危害,也不需特別治療,若你覺得影響到美觀,可以考慮使用二氧化碳雷射治療。二氧化碳雷為氣體雷射,利用人體細胞的水分吸收雷射能量,讓細胞崩裂,進而破壞皮膚表層的病變。治療後需保持傷口乾燥,並按照醫師處方抹上消炎藥膏,觀察7~14天即可。(延伸閱讀:除痣別自己來!請找醫師避免感染!) 皮膚長出紅色小點也要注意恐有肝異常 長出櫻桃血管瘤不需擔心,不過若這些紅色的痣都聚集在胸前,且外型有點類似小蜘蛛時,或許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聚集在胸前紅色的痣是「蜘蛛痣」,也是肝病的訊號,通常發現時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雖然蜘蛛痣是肝硬化的徵兆,不過也有身體健康的人長出蜘蛛痣,有些服用避孕藥,或是懷孕的婦女身上都能冒出蜘蛛痣,過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消失。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脂肪太多變成瘤?認識「脂肪瘤」:別怕脂肪瘤、變惡性腫瘤機率低

有些人到了40歲後會發現手、腳開始長出突起的顆粒物,按下去不會痛,有時還會稍微移動,一長就是10幾年,對身體似乎沒什麼影響,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脂肪瘤」。脂肪瘤是很常見的皮膚病灶之一,但脂肪瘤是因為太胖、脂肪太多才發生嗎?如果會痛怎麼辦?又是否會變形成為惡性腫瘤呢?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認識脂肪瘤究竟是什麼。 脂肪瘤是什麼? 脂肪瘤的成因有哪些? 脂肪瘤(Lipoma)是皮膚常見的良性腫瘤,是脂肪組織所增生的腫瘤,意思是只要有脂肪的地方都有可能會長脂肪瘤。(延伸閱讀:良性脂肪瘤) 脂肪瘤多長在皮下,有一層薄博的纖維膜包被,裡面有很多纖維束,這些纖維束會錯綜排列,並且形成很多間隔,通常都長在頸部、手腳、額頭、軀幹這些部位。不過有些脂肪瘤會含有較多的結締組織或是血管,形成較複雜的脂肪瘤,例如長在腎臟上的良性血管肌肉脂肪瘤就是其中之一。 脂肪瘤的臨床表現可能為單顆或多顆,若是在身體多處部位都有長出脂肪瘤,就稱為多發性脂肪瘤。長脂肪瘤的部位通常不會覺得疼痛,大小通常在直徑5公分以內,邊界清晰,用手稍微推一下的話可以移動。除非脂肪瘤太大影響到美觀或是有疼痛感才需要動手術切除,否則一般的脂肪瘤都是良性腫瘤,很少有惡化的可能。 至於脂肪瘤的成因仍沒有定論,目前推定是體質問題以及家族遺傳,有些人一次會長很多顆,切除後有高機率會復發,但大部分的脂肪瘤都是良性腫瘤,沒有壓迫到神經或是感覺疼痛其實不需要馬上切除。 哪些人容易長脂肪瘤? 一般來說,很難預測哪些人會長脂肪瘤,不過目前醫學界整理出下列3個原因可能與脂肪瘤有關: 40~60歲的中年人:有些小孩或年輕人身上也會長脂肪瘤,但大多發生於中年人身上,且不會因性別有所影響,不論男女皆有機會長脂肪瘤。 特殊疾病:多發性缺陷瘤症候群(Cowden syndrome)、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合併有表皮樣囊腫(Gardner’s syndrome,又稱嘉得氏症)都有高機率會長出脂肪瘤。 家族遺傳:若有脂肪瘤的家族史,後代有脂肪瘤的機率也較高。 有些人聽到脂肪瘤,以為是因為高血脂或肥胖所造成的,其實胖與脂肪瘤並無關聯性,不論胖瘦都有可能會長脂肪瘤。 脂肪瘤常見於頸部、軀幹、四肢。 脂肪瘤要看哪一科? 看到「瘤」總是先想到腫瘤,第一個反應是要看血液腫瘤科,然而,一般外科、皮膚科也都可以與醫師進行脂肪瘤診斷與諮詢。 脂肪瘤VS脂肪肉瘤 有些人擔心脂肪瘤會變成惡性腫瘤,不過脂肪瘤變成惡性的機率極低,但若發現脂肪瘤生長速度變快,且發生在深層部位時又常常感到疼痛時,那麼就要小心可能是脂肪肉瘤(liposarcoma)。脂肪肉瘤雖然是惡性的,發生率極低,也不需太過擔心,不過也呼籲民眾,脂肪瘤若有任何變化都別太大意。(同場加映:「疣」不得你!病毒疣冷凍治療有解!疣的症狀、治療一次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長濕疹原因有哪些?症狀不只發癢、紅腫,教你4妙招改善濕疹

濕疹多無致命危險,但卻相當難以根治,每當症狀發作時,總讓人發癢難耐、十分惱人。而且濕疹種類繁多,更讓許多患者摸不清頭緒,甚至可能因反覆發作而放棄治療。 《Hello醫師》將會介紹濕疹的主要原因以及濕疹最常引發的症狀,幫助您判斷並積極接受治療,以盡早改善濕疹症狀,以及到底要用什麼方式、才能有效預防甚至是改善濕疹。 8種常見的濕疹類型 濕疹(Eczema)是「引發皮膚紅腫、發炎的皮膚病」總稱,它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依照不同的症狀,大概能分成以下8種類型: 手部濕疹:手部濕疹的症狀多樣,最常見的就是在手掌上長水泡、破裂容易流膿的「汗皰疹」以及由於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而導致手掌龜裂脫皮、紅腫疼痛的「富貴手」。 錢幣狀濕疹:又稱錢幣狀濕疹性皮炎,患部會生出如硬幣狀的圓形紅斑,甚至起疹子、水泡、流膿,通常因對特定細菌或其他物質(如金屬)過敏,或因蚊蟲叮咬搔抓而引發此症。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好發於兒童,患者手肘、膝窩、腕部等關節處以及胸口會出現乾癢、紅腫症狀,若是搔抓則會導致破皮、滲出液、結痂等慢性濕疹性病狀,大部份病童會在10~12歲前慢慢痊癒,只有少數人會持續至長大成年。 接觸性皮膚炎:可能因皮膚接觸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而引發,紅腫和發癢是此類皮膚炎的典型症狀,若患者不停搔抓或持續與過敏原和刺激物接觸,也可能形成水泡、引發脫皮、起疹等症狀。(延伸閱讀:什麼狀況該刺破水泡?6步驟安全搞定) 神經性皮膚炎:又稱慢性單純苔癬,好發於過敏性體質或因心理壓力而引發,但不具傳染力。病患會因搔癢而不斷反覆搔抓,導致患部出現如皮革或鱗片般的腫塊,可能呈紅色或是比膚色更深的顏色。 鬱滯性皮膚炎:因為腿部靜脈血栓以及外傷導致靜脈功能不全所引起,會使得小腿下方出現紅腫、濕疹,嚴重的話會導致鬱滯性潰瘍或是靜脈潰瘍。 汗皰疹:多發生於患者手指、腳趾的側邊,急性期會出現散佈型的小水泡,使患者奇癢難耐,不慎抓破會流液,並增加細菌感染風險;而若是反覆發作,則容易轉為慢性,水泡也可能變得比較不明顯,轉為出現乾燥、發紅、脫皮、疼痛等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患者的患部會出現明顯發紅與脫屑現象,好發於頭皮、鼻側、眉毛、胸部與頸部等區域,引發原因可能與皮屑芽孢菌(Malassezia,或稱馬拉色菌)感染有關。(延伸閱讀:不勝其癢!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與改善) 濕疹常見症狀:紅腫、發癢、水泡、起疹 儘管濕疹種類看似眼花撩亂,但多數濕疹患者皆會出現類似症狀,例如患部起丘疹、紅腫發癢、起水泡,不慎抓破還會流出組織液,而皮膚若是長期處於濕疹的狀態,皮脂膜會因受損,而導致皮膚保水性下降,變得乾燥並出現皮膚增厚、脫皮等症狀。 依照濕疹發作時間長短以及症狀,又能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 急性濕疹:發病迅速,出現紅斑、丘疹、膿液、糜爛、結痂等各型症狀依序出現,常因劇烈搔癢而搔抓破皮,使病況加重。 亞急性濕疹:在急性濕疹症狀減輕後,患部皮膚型態會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若是抓破仍會導致皮膚靡爛流出組織液。 慢性濕疹: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後所致,患處皮膚乾燥增厚,外觀色素暗沉出現暗紅色等膚色。 引起濕疹的3種原因:免疫、環境、遺傳 目前醫學界對於濕疹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大致可歸納出了3個與濕疹高度相關的原因: 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濕疹容易因外界的過敏原引起,如病毒感染、塵蟎、花粉、黴菌、羊毛等等傳統被認為會引起過敏的因子。天氣變化大,也容易刺激患者的皮膚。部分研究指出,食物也有可能是過敏原。如:牛奶、小麥、貝類、魚類。此外,化學藥劑等含刺激性物質的日常用品或清潔劑也可能引發濕疹。(推薦閱讀:為什麼有過敏反應?認識過敏原因和過敏Say ByeBye) 遺傳:若是家族有花粉過敏、氣喘、濕疹的病史,那麼小孩將會有更高的可能性罹患濕疹。 免疫失衡:工作壓力、飲食習慣或是心理狀態,都有可能引發免疫功能失調,容易造成皮膚發炎,進而導致濕疹。 濕疹治療方式 一般而言,濕疹患者通常會先接受外用藥物治療,以緩解發炎症狀,以下是常見能有效治療濕疹的藥物: 滋潤劑:滋潤皮膚,使其有充足水分,降低搔癢以及不適感。 類固醇:分外用及內服,是治療最有效的藥物之一,但對於患者有許多副作用,如:皮膚萎縮、變薄、皮膚色素改變、長毛、影響荷爾蒙分泌等,切勿自行塗抹,須與醫師討論,方能有效控制病情。(延伸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非類固醇藥劑:其他能治療濕疹的藥物,且不會造成類固醇藥劑的副作用,如:抗生素、局部塗抹免疫調節劑藥膏等。 組織胺:組織胺可對患部止癢,令患者不因搔抓而造成傷口二度傷害,但僅能短暫控制病情,並無法根治。 另外,針對反覆發作的濕疹,醫生也會視情況為患者進行「光照療法」,透過紫外線光照控制並減緩病情,能夠有效降低服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4招改善濕疹 對於濕疹患者而言,除透過醫生開立的藥膏或是口服藥改善情形,平時皮膚保健也相當重要,因此《Hello醫師》提供以下4點改善建議,幫助你盡早擺脫濕疹的不適: 控制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咖啡因、辛辣、高油食物等等,並多攝取蔬果,穩定免疫系統,減緩濕疹症狀。 擦去汗水:汗水會引發濕疹惡化,若是天氣較熱皮膚容易出汗,不妨隨身攜帶面紙,以保持患部不會因此受到刺激。 以乳液保養:由於濕疹會導致皮膚的角質細胞失水,使得肌膚增厚、乾糙、起屑。為避免此情形,建議洗澡後或是睡前在皮膚塗抹乳液,能夠幫助角質細胞回復健康,並改善濕疹。若乾癢情形十分明顯,或是患部經常得碰水,則應不定時塗抹乳液,以防止患部過於乾燥而脫屑。(延伸閱讀:勤洗手皮膚太乾燥?7招治療皮膚乾裂) 避開過敏原:避免皮膚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物質,如香水、化妝品、清潔劑等,也能改善膚況、降低罹患濕疹可能。另外也建議民眾可使用溫和或天然的沐浴乳、洗潔精等,以減少皮膚所受的刺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夏天皮膚癢又過敏?9個夏季皮膚解決之道

暑假即將到來,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出遊和玩水,不過台灣夏天屬於溼熱的天氣型態,也為不少人帶來了惱人的皮膚問題,輕則皮膚癢或是長粉刺和痘痘,重則可能造成皮膚過敏、搔癢紅腫,這次《Hello醫師》為大家整理了9個夏日常見的皮膚問題,幫大家一起解決肌膚困擾,出遊也能放心地近距離拍照。 1. 粉刺與痘痘 當汗水和皮膚分泌的油脂混和後,就容易堆積在毛孔導致毛孔阻塞,但如果你的皮膚容易長痘痘的話,這樣的氣候環境特別容易造成痘痘大爆發,所以若要避免夏天粉刺痘痘孳生,建議參考以下3撇步: 吸乾汗水、別用擦的,因為摩擦會刺激皮膚,進而導致痘痘趁虛而入。 接觸過汗水的衣物、帽子或毛巾等用品,務必清洗過才能再次穿戴。 盡量選擇不致粉刺的(Non-comedogenic)的保養品或化妝品。(同場加映:臉泛油光長痘痘!油性肌夏日保養5招) 2. 濕疹 濕疹(Eczema)是很常見的皮膚病症狀,會導致皮膚紅腫、龜裂、粗糙或搔癢,有時甚至會出現水泡,而雖然名為濕疹,但其實濕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濕疹,可能會讓其惡化,所以在夏天要特別注意以下3點:(同場加映:皮膚炎 濕疹 乾癬~差別在哪一次弄懂) 保持涼爽減少流汗:排汗會導致皮膚乾燥,而汗水的鹽分更會刺激皮膚,因此應讓皮膚隨時保持涼爽、減少流汗機會。 選擇寬鬆通風的衣物:避免穿著尼龍、羊毛等粗糙又無彈性的衣物,容易導致皮膚敏感,一般而言,棉質的衣物是最好的選擇。 避免各種刺激:盡量避開日曬、氯、海水或其他可能刺激皮膚的因子,流汗後也要擦乾,戲水後可以盡快用清水沖洗掉汗水等刺激物,隨後塗抹乳液緩和受刺激的肌膚,不過也要特別注意防曬乳、防蚊液或保養品等成分,因為有些化學成分可能會使濕疹的狀況更嚴重,因此購買前最好先試用看看。 3. 毛囊炎 毛囊(Foclliculitis)是毛髮生長出來的地方,當毛囊受到感染就成了毛囊炎,受感染的毛囊外觀像是粉刺,但更容易發癢且觸感較軟。(同場加映:關於毛囊炎的大小事!5 招有效預防) 因此,為降低夏天罹患毛囊炎的機率,請注意以下3點: 運動後應盡快沖洗身體,並替換衣著(特別是緊身的運動褲),避免汗水接觸皮膚過久。 如果不確定溫泉池或Spa水療池等公共設施的水質(例如:酸鹼值、是否經氯妥善處理),請避免入池,又因為泡溫泉後,較可能罹患毛囊炎,而又可以將此稱為溫泉性毛囊炎(Hot Tub Folliculitis)。 穿著輕便、寬鬆的衣物,並維持通風避免皮膚和毛孔,因潮濕悶熱阻塞。 4. 汗疹 俗稱痱子的汗疹(Heat rash),好發於小孩身上,由於汗腺被阻塞,造成無法排汗,導致症狀如小水泡狀,或是較深沉的紅色腫塊。有些汗疹初期並無感覺,有些則可能出現刺麻感和極度搔癢,而汗疹通常會自行痊癒,減輕症狀的方式只要保持皮膚通風涼爽、避免過度流汗即可,嚴重則找皮膚科醫師診治。(同場加映:手腳狂冒小水泡!汗皰疹治療預防靠這8招) 5. 曬傷 預防勝於治療,如果無法避免日曬,應盡量穿著長袖衣褲防曬,佩戴帽子或墨鏡,防曬乳更記得每2小時視情況補擦。防曬乳建議選擇防水、防曬係數SPF>30+,及標有「Broad Spectrum」的,表示能對抗 UVA及UVB等多重防護效果。不過,SPF過高的產品,可能較不透氣,相對容易導致粉刺和痘痘。(延伸閱讀:防曬乳多久時間補一次? SPF愈高愈有效?公開防曬乳的安全守則與迷思) 6. 光過敏 有光敏感(Sun allergy)的人,在日照之後有可能會出現蕁麻疹或水泡等症狀,而這可能是因為下列2個原因: 服用藥物:諮詢醫師找出可能造成光敏感的藥物成分,有些止痛藥和抗生素較容易導致患者有光敏感的症狀。 注意防曬:有光敏感體質(通常會家族遺傳)的患者,防曬是免不了的,除了挑選防護規格高的防曬乳,找遮蔽物、避免日照還是最佳的預防方式。 7. 皮膚乾癢 皮膚乾癢雖然在冬季較常出現,不過濕熱的夏天,其實也常見皮膚乾癢的問題,原因包括經常進出泳池、長時間日曬或吹冷氣,避免夏季也皮膚乾癢,可參考以下6點: 進出泳池或玩水之後,盡快用清水和沐浴乳沖洗身體。 使用相對溫和中性的肥皂或沐浴乳,抗菌或有香味的清潔劑,可能會讓皮膚更乾。 洗澡水不應過熱,溫度適中就好。 使用無添加香精的保濕產品,盡量在洗澡後5分鐘內擦完才能鎖住水分。 隨身攜帶保濕用品,在洗手後或皮膚感覺乾燥的時候適時保濕。(推薦閱讀:手總是乾燥粗糙?護手霜這樣擦才保濕) 冷氣房太乾時,可再間掛1條濕毛巾,或使用加濕器來保持房間內一定濕度。 8. 肝斑 簡單來說,肝斑(Melasma)是種黑斑,雖稱為肝斑,但與肝臟功能並無關,形成肝斑的確切原因還未知,但其會受女性荷爾蒙或日曬影響,使肝斑更加嚴重,因此防曬是最好的治療及預防方式。 9. 外耳炎 外耳炎又可稱作游泳耳(Swimmer’s ear),由於耳朵進水時,水進入的區域大多為外耳道,如果水質不乾淨、或是過度清潔等,就可能導致外耳道發炎,因此為預防或治療外耳炎時,應保持耳道乾爽為佳。 另外,建議若想避免外耳炎,可以考慮佩戴耳塞,且避免使用棉花棒清耳朵,因為棉花棒可能會將耳垢和髒汙更推進耳道內,並造成刺激。(同場加映:游泳戴隱形眼鏡~小心水中蟲蟲危機)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勤洗手皮膚竟乾裂又搔癢?皮膚乾燥要注意,掌握7招找回水嫩肌膚

無論是一般社交場合的握手,或是和伴侶有親密接觸時,碰到乾裂或甚至是脫皮掉屑的皮膚,可能都會不禁讓人倒胃口吧!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Hello醫師》以下將介紹皮膚乾燥的原因、症狀以及對付乾燥肌的保養撇步。 造成皮膚乾燥的3大原因 1. 環境和遺傳因素都可能導致皮膚乾燥 皮膚乾燥多半是受到環境因素,或遺傳性皮膚病影響,或者也可能受2者同時影響。而其中的環境因素,包含了以下4種情況: 氣候:溫帶國家的冬天,因為氣溫及濕度都很低,所以肌膚的保濕能力會顯得不足,讓皮膚呈現偏乾的狀態。而如果是在沙漠地區的話,無論氣溫高低,都是非常乾燥的。 開暖氣機:使用暖氣功能的機器,如中央空調、暖氣機或壁爐時,或甚至用柴燒爐,都會使空氣中的濕度降低,進而可能導致皮膚變乾。 洗熱水澡:洗熱水澡雖然有助紓壓和放鬆,但卻不利於肌膚保濕,因為熱水會帶走皮膚上的油脂和水分,造成皮膚乾燥和龜裂。 清潔劑成分:大部分的沐浴乳、洗髮精、清潔劑和肥皂都含有去油效果,過度清潔或是使用去油效果太強的清潔劑時,可能就會造成皮膚乾燥。 2. 皮膚炎也會使皮膚變乾燥 知道造成自己皮膚乾裂的原因,可以更輕鬆地改善膚況和預防再次發生,除了環境因素,某些皮膚問題,例如皮膚炎 (Dermatitis)也會使皮膚變乾,例如: 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 刺激性接觸皮膚炎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過敏性接觸皮膚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延伸閱讀:為什麼有過敏反應?認識過敏原因和過敏Say ByeBye) 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 Eczema) 3. 其他造成皮膚乾燥的原因 如牛皮癬(Psoriasis)、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也都可能使皮膚變乾,但並非所有的患者都會出現皮膚乾裂的症狀,只是機率比較高而已,而這也與其他風險因素,如年齡或職業這2者有關: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就會容易出現皮膚乾裂的症狀。平均來說,40歲以上的成人,超過50%的人都有皮膚乾裂的問題。 職業:有些職業屬性,如護理人員和髮型師,因為工作需要而經常碰水,增加皮膚乾燥的機會。而泳池的救生員或游泳選手,也會因為頻繁接觸氯化水(Chlorinated water)也容易發生皮膚乾裂。 皮膚乾燥的6大症狀 皮膚乾燥(Xerosis,又稱乾燥症)通常會造成一些不適,症狀包含: 皮膚緊繃,尤其是淋浴或游泳後。 皮膚看起來或摸起來粗糙。 皮膚搔癢。 輕至重度的掉屑、龜裂或脫皮。(延伸閱讀:手部持續發癢脫皮?小心富貴手找上門) 皮膚灰白暗沉。 發紅或發炎。(推薦閱讀:容易臉紅的皮膚炎~這樣改善酒糟鼻) 皮膚乾燥的併發症 與其他疾病相同,如果沒有及時做出適當的處置或治療,而後出現的併發症可能讓皮膚狀況更糟糕。當皮膚上已經出現的細紋,則可能會演變成更深的裂痕,並導致出血。因為皮膚是保護身體不受有害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如果皮膚上有乾裂出血的裂縫,遭到細菌感染時,就容易變為如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等續發性細菌感染(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s)的狀況,這時如果又沒有接受妥當處理和治療,可能會惡化並造成危及性命的疾病,例如敗血症(Sepsis)。 哪時候該看醫師? 若您發現皮膚出現了以下這些問題,最好盡快請專業醫師診治: 已經多加照顧和保養,但皮膚狀況卻仍未改善。 皮膚開始嚴重泛紅,或出疹子的範圍擴大。 皮膚乾燥搔癢的程度,已經影響睡眠。 因為抓皮膚,而導致皮膚潰瘍或感染。 大面積的龜裂或脫皮。 肌膚乾裂是可以治癒的,醫師通常會開一些藥膏、乳霜或乳液,大家也別過度擔心,但還是不要輕忽肌膚帶來的不適,以及可能造成的併發症,應好好照護皮膚的健康唷! 7招預防和治療乾燥肌膚 塗抹乳液或使用其他保濕產品。 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且洗澡時間盡量不要超過25分鐘。 使用具有保濕功能的沐浴乳或肥皂。 冬天增添衣物、加強保暖。 洗東西時戴上手套。 多喝水。 儘量避免抓乾燥的皮膚。 寶寶也要護膚!照顧5要點 不只大人要保養皮膚,寶寶也需要喔!因為他們的肌膚細緻又敏感,必須好好照顧,以下是寶寶肌膚保養的5大要點: 常換尿布:寶寶如果長時間穿著髒尿布,會引起尿布疹,所以要經常替寶寶換尿布,預防皮膚發炎。每次換尿布時,請幫寶寶擦上嬰兒乳霜,並順便留意他們的便便和尿液的狀況。 適量的保濕產品:皮膚健康的寶寶,並不需要太常使用保濕產品,但是當外出,或是必須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時,就需幫寶寶擦保濕產品,可選擇無香精、無色素的保濕產品,以免刺激寶寶的皮膚。 幫寶寶擦口水:寶寶的口水可能會刺激皮膚,尤其是當唾液反覆在皮膚上濕了又乾、乾了又濕,對皮膚更不好,因為這些水分在揮發的過程中,會帶走表皮的水分,使得皮膚更乾燥,因此建議隨時幫寶寶擦拭流下來的口水。 穿著舒適的衣物:替寶寶挑選衣物材質時,記得選擇能讓肌膚保持透氣的。有些衣服的材質,如羊毛等,可能會刺激寶寶的皮膚,而柔軟又透氣的棉質,才最適合寶寶。 注意洗澡水和沐浴乳:寶寶每天要洗5~10分鐘的澡,洗澡時要注意室內溫度,溫度太高的話,容易使皮膚流失水分。另外,避免使用一般的肥皂來幫寶寶洗澡,因為那些肥皂所含的化學物質,可能會使寶寶細嫩的皮膚乾燥龜裂,建議選擇成分溫和的清潔產品,如無皂鹼的嬰兒沐浴乳。(同場加映:寶寶皮膚柔嫩脆弱 肥皂清水保養就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人人都會有!6招預防並改善橘皮組織

發現皮膚不平整、隆起,像橘子皮一樣嗎?橘皮組織(Cellulite)通常好發於大腿、臀部和腹部的皮膚,根據統計,約80~90%的女性會因不同程度的橘皮所苦,而橘皮組織雖然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不過如果情況嚴重,外觀的改變可能會相當明顯,並為患者留下負面影響。 橘皮組織是什麼?人人都可能有! 任何體型和體重的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現橘皮組織,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指出,身體產生橘皮的機制仍不清楚,但是一般認為橘皮與連接皮膚以及肌肉和脂肪的纖維束(Fibrous cords,一種結締組織)很有關聯。 橘皮組織的形成,是當皮膚底下的脂肪囤積,擠壓到真皮,導致皮膚隆起所產生的現象。脂肪擠壓到結締組織時,也會拉扯皮膚,造成凹陷,進而形成外觀凹凸不平的橘皮組織。 橘皮組織的數量以及其明顯程度,會受到生活型態、基因、體脂率、皮膚天生的厚度和年紀等影響,舉例來說,年紀上升時,橘皮會更明顯,因為皮膚也會開始變薄,且失去彈性。 女性容易得橘皮的原因 較不公平的是,雖然人人都有可能有橘皮,但女性出現橘皮組織的機率高達8~9成,但男性卻僅有1成,而且女性的橘皮組織在外觀上較男性明顯,3原因如下: 結構分布不同:上述提到的結締纖維組織,也是造成女性容易得到橘皮的主因之一,因為這種纖維在男性體內通常會呈45度交叉排列,纖維分布較密,使多餘脂肪不容易突出,而在女性身上則呈垂直排列,纖維分布較鬆散,導致脂肪容易擠壓突出,並形成橘皮。再加上女性因為需要生產,在骨盆等部位的脂肪量原本就較多,更容易導致橘皮的產生。 荷爾蒙:荷爾蒙也是影響橘皮的因素之一,不過目前科學無法確定男性荷爾蒙是否有抑制橘皮的效果,或是女性的雌激素會促進橘皮生成。雖然荷爾蒙對橘皮的作用仍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脂肪細胞對雌激素和睪固酮(男性荷爾蒙)的反應確實不同,所以有可能使女性更容易形成橘皮組織。 體重與體脂肪:過多的脂肪堆積是形成橘皮的一大因素,不過,一旦形成橘皮,減重雖然可以改善橘皮的外觀,但並無法根除橘皮,因為雖然脂肪雖然減少了,但受擠壓、拉扯的組織並不會因此復原,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的皮膚科助理教授安東尼羅錫(Anthony Rossi)表示:「光是減肥不一定能擺脫凹凸不平的橘皮,解決這些受牽扯的組織才是重點。」 橘皮的預防勝於治療 根據106年台灣衛生福利部最新修訂的《化粧品得宣稱詞句例示及不適當宣稱詞句例示》中指出,若提到「預防脂肪細胞堆積、減少橘皮組織」等字句,即涉及宣稱療效及誇大,有可能因此受罰。可見橘皮組織確實難以根除,並非一般化妝品就做得到,民眾除了在選購前應該多加注意,更要有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 而市面上常見標榜消除橘皮的按摩霜,能夠暫時讓皮膚看起來平整,不過多餘的脂肪依然存在於皮膚底下,並無實際減少橘皮的效果,羅錫醫師也表示,按摩霜和其他常見的改善橘皮方式相同,大多都有保濕、保護老化皮膚的功能,雖有預防或短暫改善的效果,但真正消除橘皮的效果其實相當有限。 只要維持健康的體重,橘皮並不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因此一般不需要治療。然而,若嚴重影響外觀,改善橘皮的手術或治療也有許多選擇,包括冷凍溶脂(Cryolipolysis)、音波治療(Acoustic wave therapy)、其他侵入性手術等,但效果通常是暫時性的,可能持續數月至數年就漸漸失去效果。 各種治療橘皮的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和副作用,再加上需要自費,價格並不便宜,所以民眾應事先充分理解手術內容,並諮詢專業意見為佳。 6招自我改善橘皮外觀 在橘皮形成後,僅能盡量改善其外觀,並無法徹底根除橘皮,雖然有些手術聲稱能去除橘皮,但目前並沒有任何實驗證明其功效,因此預防橘皮產生還是改善橘皮的主要目標,以下提供6種自我預防橘皮產生和惡化的方式: 塗抹藥膏:研究證實塗抹含0.3%視黃醇(或視網膜醇,Retinol)的藥膏,能夠改善橘皮的外觀,因為視黃醇能增加皮膚厚度,改善凹陷的狀況。建議1日塗抹1~2次,不過需要使用長達6個月以上,才會有明顯效果。 增肌減脂:如果體重過重或體脂肪過高,那麼減重減脂或是增加肌肉,都能夠幫助改善橘皮的外觀。 多活動避免久坐:運動不僅讓肌肉緊實,也能有助橘皮的改善,同時,也能幫助身體的淋巴和循環。試著在生活翁加入一些運動習慣,例如:瑜伽、皮拉提斯、游泳、騎腳踏車、舞蹈、快走、甚至是爬樓梯都是不錯的選擇。 無毒健康飲食:少攝取酒精、咖啡因等刺激物,避免精緻澱粉和碳水化合物、飽和脂肪、也盡量避免服用安眠藥或利尿劑等藥物,建議多攝取蔬果、五穀類、纖維,並補足水分和維生素。 抗橘皮乳霜: 許多乳霜或局部治療方式都宣稱能加強皮膚的結構,進而減少橘皮塌陷的狀況,雖然外觀上可能有改善,不過效果較不直接且短暫,如果想嘗試的話,建議挑選含有咖啡因、視黃醇、果酸(Alpha hydroxy acids)或氨基非林(或稱胺茶鹼,Aminophylline)的藥膏。 乾刷排毒法:雖然尚未有實驗證實效果,但自古以來,都認為乾刷有刺激血液和淋巴循環、去除老化角質、刺激細胞生長等功能,進一步幫助身體排毒並刺激神經系統。建議在洗澡前進行乾刷,利用天然的絲瓜絡、或是一般的體刷,輕柔地順著同方向輕刷皮膚表層,一般認為對橘皮也很有幫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皮膚疾病

毒藤

毒藤的基本概念常春藤,又稱做毒藤(Poison Ivy),是一種會引發嚴重皮膚刺激,導致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的植物。這種過敏反應是因為植物葉子、枝幹或根中一種稱為漆酚(Urushiol)的樹脂引起,若焚燒這種植物,其產生的煙霧可能也會影響肺部。 接觸到樹木毒素的人或關節炎(Arthritis)病患的皮膚會對毒藤有過敏風險,不過可以透過降低風險因素來控制,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毒藤的症狀若對毒藤過敏,主要症狀可能會起疹子和水泡,這樣的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天或數週,其他症狀包含發癢和輕微疼痛。 此外,若吸入因燃燒藤蔓而產生的有毒煙霧也可能會呼吸困難(Shortness of breath)。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當紅疹散布到眼睛、嘴巴或生殖器 皮膚紅腫 長痘子 體溫超過攝氏 38 度 毒藤的致病因素接觸到本植物的任何一個部分或是藤蔓(樹脂)的油都可能導致過敏,若間接碰到黏有樹脂的物品,如黏在衣服、毛皮或配件上的樹脂,毒性則會持續很久並導致起疹。 毒藤的高風險族群及危險因子諸多職業容易接觸到毒藤,如: 農夫 森林護管員(Ranger) 園丁 消防員 建築工人 電纜或電話線施工人員 另外在露營、釣魚或旅遊時若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也會有較高風險接觸到毒藤。沒有上述風險因素不代表沒有接觸到毒藤的風險,更多資訊應諮詢專科醫師。 毒藤的診斷與治療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建議諮詢醫師獲得更進一步資訊。 如何診斷毒藤? 一般不需要就醫或就診來診斷毒藤,因為紅疹會隨時間消失,不過某些情況下醫師會透過觀察和皮膚測試來看是否有皮膚炎的狀況。 如何治療毒藤? 最好的方法就是避開有毒藤蔓,學會分辨這種植物並且盡量避免接觸。在進行戶外活動或園藝工作的時候戴手套可避免接觸到毒藤。 一般來說,2~3週之內疹子就會消失,不過若疹子繼續擴散,醫師會開立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 來治療。若疹子或水泡導致感染,醫師會開立抗生素。此外美膚可樂洗劑(Calamine lotion)或燕麥皂等止癢乳液能減緩因紅疹起泡引發的燒灼感。在極端的病例中,若紅疹散布到臉部或生殖器官,可能會需要依靠注射或類固醇藥物來減緩症狀。(延伸閱讀: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很危險?擦了會變黑?教你類固醇用法,破解6大迷思) 毒藤的日常照護與居家療法下列日常照護與居家療法有助於您處理毒藤: 每天使用處方類固醇藥物,需要時可能會使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口服藥,並在不再發癢時停藥。 在乾燥清潔的皮膚上塗抹類固醇軟膏或乳液,且劑量應循醫師指示。 使用止癢液,不過應避免在使用類固醇乳液或軟膏一小時內使用,因為類固醇會需要時間溶解。 若治療後發燒、嘔吐、下痢或紅疹惡化,或出現新的紅疹時應通知醫師。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便更了解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其他皮膚疾病

除痣別自己來!請找醫師避免感染留疤 醫師除痣4大方法報您知

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痣,有些人因為偏信命理,擔心有些痣可能影響運勢,或單純覺得影響外觀,便動念想要除痣;就醫學角度來看,不論原因為何,都不建議您自行嘗試除痣,應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執行。《Hello醫師》以下介紹自行除痣可能會引發的風險,以及4種常見的除痣方法。 不該自己除痣的原因 專業有價,但總有人想DIY自己來,不過,若是除痣,就不建議DIY。(推薦閱讀:痣變大、痣多或長毛會變皮膚癌?認識痣的形成與原因) 自己除痣可能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使用器具沒有消毒或消毒不完全,容易引發傷口感染;再者,自己除痣的方法例如抹蘋果醋、敷搗碎的大蒜、塗碘酒或用刀具刮,也不一定能完全除痣;以下2種自己除痣風險,更不可不防: 除痣風險1:除痣膏可能導致疤痕 坊間常見有些標榜免手術、免雷射的神奇藥膏,號稱只要塗抹在痣上,就能夠輕易除痣;這類產品除了效果有待確認,更令人擔憂的是其中可能含有腐蝕性化學藥劑,萬一不慎,可能產生明顯疤痕,可謂得不償失。 若遇見有人擺攤,號稱可便宜點痣,可能大多用的是此方法,雖然便宜,但可能產生的風險更大,建議讀者還是應該選擇專業皮膚科或醫美診所諮詢才保險又安全。(推薦閱讀:痘疤好困擾~皮膚科手術藥物助消除) 除痣風險2:黑色素瘤 另外1個自行除痣可能產生的風險,便是除到黑色素瘤(Melanoma),因自己未能警覺,反而導致癌細胞擴散;若是透過專業醫師診斷除痣,萬一發現黑色素瘤,就可以透過切片檢查,確定想除掉的痣是否為黑色素瘤,避免不必要捱細胞擴散風險。(推薦閱讀:曬傷恐增皮膚癌風險!黑痣變化要小心) 常見4種除痣方法 當您決定透過醫師診斷及除痣時,可能會用以下4種方式: 雷射:雷射除痣是相當常見的除痣方式,速度快,也不會造成太大傷口,但缺點是萬一痣所在位置在皮膚深處,去除成效不佳,通常需要2次以上才能完全去除。 電燒:電燒的原理其實跟雷射相似,但是由於電燒容易造成周邊組織熱傷害,產生疤痕的機率也較大,因此大多數仍會以雷射作為優先選擇。 剃刀刮除:在局部麻醉之後,醫師會使用剃刀狀的器具,水平沿著痣的表面,將痣刮除,產生的傷口不大,也不需要縫補。 手術切除:通常用在皮膚深處的痣或黑色素瘤;醫師會用手術刀將表面的痣,連同底下的組織一起挖出。開始切除手術前,醫師會先打局部麻醉針劑,手術所需時間約30分鐘,術後1週即可拆線;拆線後會留下1條細線狀的小疤,但比大顆且凸出的痣美觀,之後細線狀小疤痕也會慢慢消失,不必過度擔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