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健康

呼吸道健康小至咳嗽或普通感冒,一直到 2003 年的 SARS 或 2020 年的武漢肺炎,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與呼吸道健康相關的症狀與疾病介紹,以及各種健康資訊。

基礎知識

呼吸道健康

綠痰、黃痰代表什麼?7種痰的顏色解析!原因、疾病一次看

感冒、呼吸道不適或過敏時,常會咳出黃痰或綠痰。痰是呼吸道自然分泌的黏液,其顏色和狀態的變化,會透露身體的健康訊號。《Hello醫師》帶您了解痰的形成原因,解析不同顏色可能代表的疾病,告訴您:「痰需要咳出來嗎?」、「出現什麼顏色的痰最好就醫?」等問題。 為什麼會有痰?痰形成2大原因 不少人以為痰就是體內的黏液,但其實黏液的定義範圍比痰更廣。黏液是由身體多個系統分泌的物質,分布於呼吸、消化與生殖系統,能潤濕並保護黏膜。 當呼吸道吸入異物或病原體時,身體黏液會將其包覆,並透過纖毛運動往上排出,最終形成痰液。 兩者主要差異如下: 痰:特指呼吸道分泌物,存在於氣管、咽喉或肺部,並藉由咳嗽排出。 黏液:廣泛分布於體內範圍,不僅存在於呼吸系統,也涵蓋消化與生殖系統。 痰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能潤濕呼吸道,並阻擋細菌、病毒或其他異物進入體內,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痰分泌增加的原因,主要可分為2大類: 病原體感染與發炎:當病毒或細菌侵入呼吸道時,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反應,導致黏膜發炎並增加分泌,試圖藉由咳嗽將發炎產物與病原體一同排出;常見於肺炎、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等急性疾病。 吸入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如黴菌、粉塵或吸菸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引發發炎或過敏反應,使黏液分泌增加並產生較多痰;常見於鼻竇炎或慢性支氣管疾病。 痰的顏色代表什麼意思?綠痰、黃痰的差異? 即使在健康狀態下,人體也會自然分泌痰;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痰的顏色或濃稠度改變,則可能表示身體出現異常。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特約主治醫師江啟輝在個人網站中指出,病患就醫時,最好仔細描述咳嗽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並告知痰的顏色與狀態,有助醫師診斷病情、查明病因。 不同顏色的痰,往往反映不同的健康狀況,以下整理出常見的痰色與可能疾病: 透明的痰 原因:屬於正常狀態下的黏液分泌。 可能疾病:通常代表正常狀態,不一定與疾病有關;但若伴隨咳嗽、胸悶或其他異常症狀,仍應留意。 白痰 原因:痰呈濃稠或乳白色時,通常與感染有關;若為大量泡沫狀白痰時亦需注意。 可能疾病:感冒、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黃痰 原因:病毒或細菌入侵肺泡後引發發炎反應,痰有時可能帶有異味。 可能疾病:鼻竇炎、肺炎、病毒性感冒。 綠痰 原因:通常表示發炎時間較長,與病毒、細菌感染或慢性發炎有關。 可能疾病:鼻竇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綠膿桿菌感染;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 灰痰、黑痰 原因:多與外在環境或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粉塵、煤煙,或吸菸造成焦油沉積;少數與黴菌感染(如曲黴菌)相關。 可能疾病:吸菸所致的呼吸道炎症、職業性塵肺、真菌或黴菌感染。 深褐色痰、咖啡色痰 原因:痰液因混合氧化的舊血液而呈現棕褐色,這些血液可能來自近期呼吸道或肺部的小出血。另外,長期吸菸者也可能因焦油或化學顆粒沉積而造成色素累積,使痰液顏色變深。 可能疾病:肺結核、細菌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症,或吸菸者因焦油沉積而出現深褐色痰。 紅痰或帶血絲 原因:痰中出現紅色或血絲,多因呼吸道出血所致;可能是腫瘤壓迫支氣管或劇烈咳嗽導致小血管破裂,也可能因支氣管擴張,導致血管長期擴張脆弱,容易出血。 可能疾病:鼻腔血管破裂、支氣管擴張症、肺癌等。 (延伸閱讀:咳痰有血?肺膿瘍8大警訊注意!肺膿瘍原因、治療一次看) 痰的顏色只能作為是否有發炎或出血的參考,無法單獨判斷病情輕重。若顏色異常,並合併發燒、持續咳嗽、呼吸困難或胸痛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痰一定要咳出來嗎?可以吞進去嗎? 全民健康基金會指出,胃酸能分解大部分病毒與細菌,因此將痰吞下去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然而,若喉嚨因卡痰而不適時,仍建議將痰吐出,以免長時間堆積在呼吸道,導致呼吸不順或增加感染風險。同時,應留意痰的顏色與濃稠度,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有助於診斷病情。 什麼顏色的痰需要就醫? 若痰中帶有血絲或血塊,或長時間顏色異常,並伴隨痰量增加或卡痰頻率上升,應盡早就醫。尤其當異常痰液合併以下症狀時,更需要前往耳鼻喉科或家醫科檢查: 咳嗽不斷 持續發燒超過3天 呼吸急促或困難 胸痛 若醫師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檢查(如胸部X光或肺部檢查),可能會轉診至胸腔內科進行更詳細的評估。 肺癌的痰有不同顏色?是什麼顏色? 若肺癌的腫瘤位於支氣管內,可能阻礙氣體進出,並使支氣管壁受到刺激,進而引發咳嗽與痰液產生。 在初期,症狀多為乾咳或少量白痰。隨病程惡化,腫瘤壓迫肺部與支氣管,除咳嗽外,還可能出現帶有血絲或血塊的痰。 新冠肺炎的痰是什麼顏色? 新冠肺炎初期多表現為乾咳、無痰。若後續伴隨細菌入侵肺泡並引發發炎反應,可能會出現黃色濃痰。

探索更多呼吸道健康類別

看更多 呼吸道健康 相關文章

其他呼吸道疾病

呼吸困難常喘氣!家人罹患COPD怎麼辦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長期性的呼吸道疾病,病人的呼吸道因發炎而腫脹阻塞,使得氣體無法順暢地進出呼吸道。該病患者往往會出現咳嗽有痰,氣喘(Stroke)、氣悶等症狀,而且免疫力低落,比平時更容易受到病魔侵害。若親友罹患此疾,通常需要您陪伴就醫,因此,應該學習一些照護技巧,並避免風險。另一方面,症狀反覆發作會惡化疾病,或許您應該了解一些預防撇步,才可有效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發作。 什麼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會致命,它會提高罹患其他嚴重肺部疾病的風險。若病人的家屬是高危險群,就應該定期安排​​肺部檢查。以下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見的風險因素: 抽菸習慣,或之前有菸癮者。 經常接觸二手菸或受汙染的空氣,或工作中經常接觸化學物質或落塵。 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家族史。 缺乏α1-抗胰蛋白酶(alpha-1 antitrypsin ,AAT,又稱甲型抗胰蛋白酵素)α1-抗胰蛋白酶(AAT)是由肝臟製造,為體內重要的蛋白酶抑制素(Protease inhibitor),可與許多蛋白酶結合抑制其活性,防止蛋白酶的過度作用。 持續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 慢性阻塞性肺病突然發作前會出現一些徵兆,若提早察覺,可以提早防範或送醫,以下是一些發作警訊: 喘氣,比平常更喘。 咳得比平常厲害。 呼吸淺且短促。 呼吸道裡黏液增加,痰變多了。 痰色呈黃綠色,棕色或出現血絲。 發燒。 意識不清或嗜睡。 腳或腳踝腫大。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預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以保持肺部健康的方法: 降低吸菸風險:抽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首要原因,只要戒菸,就能降低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減緩疾病對肺部的傷害。另外,戒菸對患有蛋白質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人尤其重要。患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人可藉由注射補充α-1抗胰蛋白酶,來降低該病的風險。 二手菸很有關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10%與吸菸有關的死亡是由二手菸造成的,二手菸同樣對肺臟有嚴重殺傷力。因此,若看到親朋好友抽菸,除了遠離煙霧之外,別忘記提醒他們戒菸。 避免空氣汙染:燒東西的煙霧、化學物質和灰塵等,都會增加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刺激發病的風險。 工作傷害別來:從事特定工作的人,例如:礦工、化工行業,會經常暴露於高汙染環境裡。煤礦粉塵、化學煙霧、混凝土粉塵、穀物粉塵和棉絮或加重疾病。您應該鼓勵家人向雇主爭取改善工作環境的方法,例如,提供口罩,和定期檢測工作環境等。 了解您的家族病史:遺傳因素可能會提高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機率,如果您有家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你也都應該接受檢查。 記得接種疫苗:接受疫苗注射,可以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作機率。 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了經常洗手、睡眠充足和補充足夠的水分,均能有效保護身體。此外,若身體有異狀,別拖延就醫時間。



呼吸道健康

酷酷嗽現警訊!7種咳嗽沒那麼簡單

咳嗽(Cough)是人體受外界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反應,十分常見,也可能為身體出現異狀的徵兆。然而,大多數人普遍低估了咳嗽,以及其潛在的風險,這篇文章會介紹7種常見的咳嗽,以及注意須知。 什麼是咳嗽? 我們會咳嗽,可能是因為有外來的小顆粒、細菌、刺激物、液體或黏液等卡在我們的喉嚨、呼吸道中。然而,若咳得很嚴重、久咳不止,則有可能是身染比較嚴重的疾病。而咳嗽會出現以下的身體反應: 吸氣 喉嚨和肺部壓力增大,聲道關閉。 吐出大量的氣(聲道會隨之打開),發出咳嗽的聲音。 咳嗽的原因有哪些? 流感、感冒所致 吸入刺激物 腹部肌肉過度緊繃 百日咳(Whooping cough):這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很多病人會出現嚴重的乾咳,大力吸入空氣後會發出「呼」的聲音。 慢性咳嗽的徵兆 另外,慢性咳嗽(Chronic cough)可能會有以下徵兆: 流鼻水、鼻塞 鼻涕倒流 一直清喉嚨 喉嚨痛 聲音沙啞 喘氣、呼吸急促 胃灼熱、嘴巴有酸味 在少數病例中,病人會咳出血來。 常見的 7 種咳嗽 以下為 7 種常見的咳嗽,請多參考注意: 濕性咳嗽:這種咳嗽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支氣管炎(Bronchitis),病人的氣道會腫脹、產生黏液,通常跟病毒感染有關,症狀可能包括發燒、發冷、呼吸急促,而咳出的痰可能是綠色、黃色或帶有血。 乾咳:若常在晚上咳嗽不停,而且都沒有痰,恐為氣喘(Asthma)的徵兆。大多數人的症狀為胸部緊繃、喘氣、呼吸急促。 咳血:這種咳嗽的原因是肺部和肺部氣道出血所致,咳出血來可能為身染重疾的徵兆,像是肺癌(Lung cancer)。 感冒的咳嗽:這種咳嗽,通常伴隨鼻塞、身體痠痛、喉嚨痛等症狀。 長期吸菸者的咳嗽狀況:恐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徵兆。這種疾病會讓病患的氣道阻塞,而導致難以呼吸。其他的症狀包括:肺部緊繃、喘氣、呼吸急促等。 咳嗽有酸味:咳嗽超過 2 個月,而且還帶有酸味,則可能為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徵兆。


氣喘

住家環境引發氣喘!7方法有效消除

誘發氣喘的因子不只存在於外部環境,我們的住家也深藏了很多,例如黴菌、塵蟎、寵物皮屑等過敏原,都是致病元凶。因此,如何消弭以上的過敏原,就成了減少氣喘風險的重要關鍵。 事實上,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研究指出,透過居家環境的改善,減少暴露於過敏原或刺激物中,便能提升氣喘病人的生活品質,對成人和兒童病人都是。此報告也顯示出,改善住家環境後,發生氣喘症狀的天數減少、小孩缺課的天數減少,每年因氣喘掛急診的次數,同樣也減少了。因此自行居家照顧,對於改善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及生產力,有實質的效果。 為了妥善治療氣喘,必須了解住家環境的狀況,最常見的居家氣喘誘發因子,包括塵螨、寵物、蟑螂、齧齒類和黴菌等過敏原,以及刺激物如香菸、室內空氣汙染因子等。透過幾個策略,可以減少家裡這些氣喘誘發因子,例如改善居家狀況、調整抽菸和沒有封好食物等不良習慣。此外,提供以下7種方法,可有效控制氣喘誘發因子: 1. 塵蟎 可選擇過敏原無法滲透,或是抗塵螨的枕頭及床罩,並用超過60度C以上的熱水,清洗床單,若無法取得熱水,那麼使用冷水、清潔劑及漂白水,也能達到幾乎一樣的功效。移除舊地毯,並用除濕機或中央空調,把家中的濕度降到60%以下。此外,請避免躺在有軟墊的家具上,或是在上面睡覺。也請減少小朋友床上的填充玩偶數量,並且每週清洗玩偶。 如果可以的話,試著讓家裡以外的人,每週吸塵清理住家1~2次。其他人在外來的打掃人員清理房間時和清理完後,短時間內不要靠近。如果是自己吸塵打掃,請使用防塵口罩(一般店裡購買即可),以及附有HEPA濾網或雙層集塵袋的吸塵器。 2. 黴菌 可以透過將黴菌從硬質、沒有孔洞的表面移除,來保護對黴菌敏感的人;丟棄發霉的材質(例如地毯、天花板磚);以及找出潮濕導致黴菌生長的來源,包括修復漏水的水龍頭、水管以及其他水源。 3. 蟑螂 移除食物和水源、把桌面和地板收拾乾淨、垃圾桶封好、小心存放食物、用誘餌根除蟑螂、封住家裡的裂縫和小洞,來防止蟑螂接近。注意不要讓食物或垃圾暴露在外,使用有毒的餌、硼酸(Boric acid),以及捕捉蟑螂的陷阱,比用化學殺蟲劑好,因為當氣喘患者吸進殺蟲劑時,可能會受到刺激。 如果使用噴霧,家中應該要能徹底通風,而且氣喘患者在氣味消失前,不應該回家。此外,使用上述這些方法時要特別小心,如此家裡的幼兒才不會接觸到蟑螂藥和有毒物品。 4. 寵物 不要讓寵物待在家裡,是對敏感的病人在減少寵物皮屑上,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做不到,那麼替代方案就是不要讓寵物靠近臥室,這樣可減少空氣中近5倍的寵物皮屑過敏原程度。病人的臥室門應保持關閉,並移除附有軟墊的家具和地毯,或讓寵物離這些東西愈遠愈好,高效率的空氣清淨機,也可以減少空氣中的皮屑。 5. 家鼠和溝鼠 結合多種害蟲管理技術,能幫助減少來自家鼠和溝鼠的過敏原。這些技術包括把鼠洞填起來、吸塵、清潔、使用低毒性的殺蟲劑、放置陷阱,以及小心存放食物。 6. 室內汙染物 如果可以的話,不要使用燃燒柴火的爐子、煤油暖爐、壁爐、不通風的瓦斯爐或其他暖爐。試著遠離濃重的氣味和噴霧,例如香水、爽身粉、髮型噴霧、油漆、新地毯,或密集板、塑合板等建材。可以的話,請選擇無味無香的個人清潔和護理用品。 7. 抽菸 患有氣喘或有家裡有過敏兒的抽菸者,應該透過心理諮商和其他心理支持系統,來停止抽菸。若父母不願戒菸,根據研究,完全禁止在家裡抽菸,也能減少香菸暴露量,量雖然不多,但仍值得做。 家中很多誘發因子,都會使氣喘症狀惡化,有效的居家照護,需要多方且全面的處理。應透過上述7種方法,立定目標消除或減少所有可能的過敏原,建議同時採取多種方法,如果只採取單一種,則效果會很有限。


氣喘

職業型氣喘是什麼?必知原因與治療

在職場中,您可能會因工作環境之故,而讓自己暴露在例如氣體、油煙或灰塵之類的過敏原中,這些過敏原也被稱為可能的氣喘誘發因子。您曾經想過工作和氣喘間的關聯嗎?以下將進一步解說職業型氣喘(Occupational asthma,又稱work-related asthma,與工作相關的氣喘)以及相關資訊。 定義與症狀 職業型氣喘是一種肺部缺陷,由存在於職場中的氣體、油煙、灰塵或其他物質,所導致或引發的氣喘症狀,因為呼吸道狹窄以及呼吸道肌肉壁痙攣而發生。其氣喘症狀和其他的氣喘相似,包含喘鳴、呼吸短促、咳嗽以及胸悶。也可能出現鼻塞、眼睛受到刺激、流淚及流鼻水。 此類的氣喘可能會依您接觸到的過敏性物質、暴露在過敏原中多久的時間、產生什麼過敏反應以及其他原因,而產生不同的症狀。症狀一般在暴露於該物質之後,很快就會產生,在您離開工作場合之後,症狀可能就會消失,等到您返回工作崗位後,可能又會復發。若您接觸該物質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會有慢性或終身的氣喘症狀。若您未從事劇烈運動,卻有呼吸短促現象或是症狀惡化,應立即就醫。 造成的原因與併發症 氣喘是因肺部腫脹所引起的,當氣喘發作時,呼吸道腫起而通道變窄,接著氣流就會被限制。若呼吸道很敏感,吸進去的物質就會誘發氣喘症狀,有些工作場合的物質會導致氣喘,包含如下: 化學物質:例如塑膠、地毯、泡沫、橡膠、黏著劑、染劑、酸酐(Anhydrides,又稱失水酸)、人造樹脂、絕緣材料。 金屬:例如硫酸鎳(Nickle sulfate)、鉑(Platinum)和鉻(Chromium)。 植物成分:例如穀物、咖啡豆、麵粉、麥片、棉花、亞麻、木瓜蛋白酶(Papain)。 動物性物質:例如頭髮、寵物皮屑、毛皮以及排泄物。 環境性物質:例如煙霧、氯氣(Chlorine gas)和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清潔劑:有些清潔用品裡面潻加的酵素。 若您長期暴露於任何上述的物質中,症狀可能會惡化,並發展成永久性的氣喘症狀以及肺病。 危險因子 若您已患有氣喘或過敏、有氣喘家族病史或吸菸,都會增加罹患職業型氣喘的風險。某些特定職業也會增加罹患職業型氣喘的風險,包括烘焙師、製藥師、實驗室工作人員、清潔劑製造人員、伐木工人、農夫、冶金師以及磨坊工人。 診斷與治療 職業型氣喘的診斷,和其他類型的診斷相似,醫師會詢問您的疾病史,並做健康檢查,接著用X光、肺功能檢查、尖峰呼氣流速計和一氧化氮測驗,來測試肺功能,並用皮膚過敏測試和刺激測試,來確定特殊的肺刺激物。 治療職業型氣喘最好的方式,是避免暴露在會引發氣喘症狀的物質中。您可考慮換工作,或調到不同的單位,以避免接觸到這些物質,或是使用設備來保護呼吸道。 氣喘藥物可以協助您應付氣喘症狀,常見的藥物包括如下: 氣喘控制藥物:每天服用以控制氣喘症狀,例如吸入型皮質類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口服白三烯素修飾劑(Oral leukotriene modifiers),吸入型長效乙型受體素(Inhaled long-acting beta agonists)、結合多種吸入器(Combination inhalers)以及茶鹼藥片(Theophylline pills)。 快速緩解氣喘藥物:在氣喘發作時短時間提供緩解,例如吸入型短效乙型受體素(Inhaled short-acting beta agonists)、溴化伊普托品(Ipratropium)、口服及靜脈注射皮質類固醇(Oral and intravenous corticosteroids)。 若過敏原引發氣喘或使氣喘惡化,可能會需要過敏誘發型氣喘的治療方式。或許會建議使用過敏藥物和過敏針劑。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及治療。


氣喘

關於氣喘…8個必請教醫師的問題

有氣喘疑慮或症狀時,相信您心裡會有很多疑問,以下是8個可請教醫師的氣喘相關問題,供您就醫時參考。 1. 晚上咳嗽或呼吸短促就是氣喘嗎? 支氣管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會伴隨下列4種症狀:咳嗽、呼吸困難、喘鳴(Wheezing)以及胸悶。這些症狀在夜晚或清晨時會加劇,同時會有呼吸道阻塞的現象。若您有夜晚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狀況,表示可能患有氣喘,不過仍需要醫師來確診。 2. 什麼狀況該就醫治療? 當您本身或發現別人有下列症狀時,代表應立即送急診以避免發生不幸: 每分鐘呼吸速率>25次 每分鐘脈搏>115下 發紺(Cyanosis)、出汗 寂靜肺(Silent lungs) 無法有效率地呼吸 嚴重呼吸困難 3. 氣喘患者該運動嗎? 運動有益健康,包括有氣喘的人也不例外。適合氣喘者的運動包括:散步、騎單車、游泳、氣功等。只要不是過度操練、跑步或武術之類的運動都可,請注意,不要在寒冷或乾燥的天氣狀況下運動。若對運動類型有任何疑問,做之前請先諮詢醫師的意見,確保您的身體狀況適合從事該運動。 4. 氣喘會遺傳嗎? 氣喘有基因的遺傳因子,因此若病人有氣喘,他的小孩患氣喘的風險是30~50%,如果父母雙方都有氣喘,生下的孩子有氣喘的機率是50~70%。相反地,如果雙親中沒人有氣喘,孩子患氣喘的機率是10~15%。 5. 為什麼小孩的氣喘很難診斷? 對小孩來說,要他們分辨是支氣管氣喘,還是病毒性或細菌性的疾病相當困難,因為和病毒感染及細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一樣,支氣管氣喘也是呼吸道感染,唯一的差別是,氣喘屬於慢性疾病。 6. 有氣喘的人也能正常成長發展嗎? 只要配合適當的治療,以及避免觸發氣喘的因子,身體的疾病都能在症狀緩和後,甚至完全逆轉病情。 7. 懷孕時可以使用藥物治療氣喘嗎? 為了確保孕婦的健康及胎兒的發展,懷孕期間控制好氣喘是必要的,氣喘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不大,因此仍能使用。但請注意,使用任何藥物前,都必須先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相關資訊。 8. 如何處理氣喘發作? 若您出現任何的氣喘症狀,請立刻停止運動或任何您正在從事的活動,好好休息,並使用醫師指示的氣喘藥物。氣喘病人可以運動,但不可過度運動,而且一旦發現呼吸困難,就應立刻停止。 為了避免運動期間氣喘發作,應選擇適合的運動,攝取足夠水分以避免脫水,且在運動前5分鐘,就應該補充水分。


呼吸道健康

在家肺功能檢測:目的、流程、步驟、檢測結果

在家檢測肺功能的基本認知在家檢測肺功能是什麼? 在家做肺功能檢測時,會用到尖峰呼氣流量計(Peak Flow Meter)或居家版肺功能量計(Home Spirometer),來評估日常是否有呼吸問題;尖峰呼氣流量計能測量尖峰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居家版肺功能量計則能測量用力呼氣1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FEV1)。 若患有肺部疾病,例如:氣喘(Asthma),醫師可能會檢測病患的尖峰吸氣流速(Peak Inspiratory Flow,PIF)或尖峰呼氣流速,來測量病患能吸入和吐出的空氣量,這都是完整肺功能檢測的一部分檢查。 為什麼需要在家檢測肺功能? 在家測量尖峰呼氣流速或用力呼氣1秒量,有助於以下狀況: 若患有慢性肺疾病,例如:氣喘,做這2種檢測,能幫助了解肺功能的狀況。 檢測結果能幫助醫師診斷病情,決定治療方法,同時監控氣喘的治療效果。 若工作環境常暴露於易損害肺部的物質中,這2項檢測能幫助了解肺功能狀況。 若做過肺臟移植,這2項檢測可監測排斥反應的初期徵兆。 在家肺功能檢測前須知尖峰呼氣流速的數值早上最低,下午最高,若 1 天只測量 1 次,請在一早起床,服用支氣管擴張劑藥物(Bronchodilator Medicine)前測量。另外,間歇性或輕度持續性氣喘的患者,可能不需要每天檢測尖峰呼氣流速,但若出現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檢查尖峰呼氣流速,可能有助於控制氣喘。 在家肺功能檢測的流程與步驟事前準備有哪些? 要做尖峰呼氣流量檢測,首先需要準備尖峰呼氣流量計,接著請遵循尖峰呼氣流量計指南,並參考以下檢測流程,也可在使用前請醫師示範使用方法,若對於尖峰呼氣流量計或測量結果的疑慮,請諮詢醫師。 另外,檢測尖峰呼氣流速前的 3 小時,請勿吃不易消化的飯菜,請挺起上身坐好或是站立,並保持同樣姿勢檢測,幫助呼吸氣流順暢,尖峰呼氣流量計的檢測需要受測者愈用力吸吐氣愈好,為了讓檢測結果更精確,每次檢測都需要盡力完成。 檢測步驟有哪些? 開始檢測尖峰呼氣流速前,應清除口中食物,例如:口香糖,並請遵循以下幾點流程: 將尖峰呼氣流量計上的指針歸零。 將吹口裝到尖峰呼氣流量計上。 站直或坐挺,讓自己能夠深呼吸。不管是站還坐,每次測量請都維持同一姿勢。 深呼吸,將尖峰呼氣流量計吹口放入口中,雙唇緊緊包住吹口。請勿將舌頭伸入吹口中。 盡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氣,不需要吹超過 1 秒。 查看儀器上的數值。 在第 2 次呼氣前,請將指針歸零。 總計做3次檢測,每次呼氣都要記錄下檢測數值。若檢測過程中不小心咳嗽或弄錯,請重新測量。 最後完成3次檢測後,請在紀錄本上,記下最高的數值。 檢測後須知 請諮詢醫師,或是詳閱尖峰呼氣流量計附帶的資料,以了解正常值,其正常值會按呼吸問題而有所不同。若認為檢測結果有異狀,請尋求醫師幫助。 在家肺功能檢測的檢驗結果結合尖峰呼氣流速和用力呼氣1秒量的檢測數據,醫師可根據這些結果,監控疾病的進展,或是掌控慢性肺部疾病,例如氣喘的療效,以幫助後續病情的治療。而不同的實驗室和醫院,所定義的正常值可能不同,若對檢測結果有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氣喘

過敏和氣喘牽緊緊~了解症狀與治療法

氣喘是什麼?和過敏有什麼關係? 氣喘主要由下列兩種原因導致: 氣管收縮(或進入肺部的呼吸管)阻礙氣流進入肺裡。 因為氣管內膜腫起,分泌黏液,導致氣管阻塞。 過敏反應是導致上述這兩個原因的關鍵之一,這些原因使病人呼吸困難、胸腔疼痛、慢性咳嗽、喘鳴。大約有20~25%有鼻腔過敏的人, 同時患有氣喘(Asthma)。相對的,有20~80% 的氣喘患者,同時受過敏性鼻炎所苦,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然而過敏並非氣喘的唯一原因,另外一個導致氣喘的原因,則是空氣汙染。 過敏症狀和氣喘 過敏和氣喘皆可導致呼吸症狀,例如咳嗽或呼吸道阻塞,然而有些症狀是單一疾病獨有的。過敏會導致以下症狀: 流眼淚和眼睛發癢 打噴嚏和流鼻水 喉嚨搔癢起疹且產生蕁麻疹(Urticaria) 氣喘一般不會導致上述的症狀,但有氣喘的人,常有下列的經驗: 胸悶 喘鳴 夜間或清晨呼吸困難地咳嗽 過敏還會有其他症狀嗎? 過敏反應會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並導致該部位產生症狀,例如以下: 發癢起疹 蕁麻疹 消化不良 皮膚發紅 過敏反應可能同時發生在身體一至多處,另一方面,同一個人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因時間而改變。例如一個新生的嬰兒可能有過敏性濕疹,他們成長時,濕疹會更難以照顧,年紀較大的人,則可能會有頸部疼痛、乾咳和腹痛。 過敏和氣喘的治療方式 如我們所知,所有的症狀都是由身體曝露在過敏原中所導致,這些過敏原會刺激身體,釋出導致生病症狀的化學物質。因此,最合理的治療方式是,減少與異物接觸的機會,可能的話,檢視並改變環境,例如,若對犬貓過敏,則離他們遠一點。若對灰塵過敏,則經常打掃房子,並使用空氣清淨器。若無法避免過敏反應,應使用藥物預防過敏反應並減緩症狀。 對於過敏性鼻炎,可使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或解鼻充血劑(Decongestant)藥物,使用其中一種或兩種都可,依有無鼻塞而定。 對於第一代抗組織胺產品如鹽酸二苯胺明(Iphenhydramine,或稱苯拉君,Benadryl),病人可能會有嗜睡、工作困難,或無法駕駛等副作用。 二代抗組織胺,例如柔他錠(Loratadine,或稱克敏能,Claritin)、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又稱艾來錠劑,Allegra)不會導致嗜睡。此外,醫師可能會在鼻腔噴劑中,加入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然而抗組織胺和解鼻充血劑的作用,是減緩症狀而非治癒疾病。治本的方式,可能需要免疫治療(或過敏針劑)。 諮詢醫師,按照步驟限制暴露在過敏原中的機會,即使是同時患有氣喘和過敏的人,依然可以有效控制這兩種症狀。


氣喘

氣喘不煩惱!學好飲食5招保健康

一般人知道,有些食物會引發氣喘(Asthma)發作;反之,有些食物則可能改善症狀,這也是為什麼擁有好的飲食習慣很重要,因此,如果依循下列步驟,維持良好飲食習慣,對於控制氣喘很有幫助。 1. 肥胖攸關氣喘風險 肥胖時常有許多併發症,容易提高許多疾病的風險,而氣喘就是其中一例;肥胖和飲食控制的關聯性是十分緊密的,因此,如何計畫性的控制飲食就顯得關鍵,不妨諮詢減重門診、營養師,來制定減重計畫,他們會依據個人健康狀況,來設計專屬飲食,透過專家協助,瘦身的執行效果也會比單打獨鬥來得有效率,也更安全。 2. 攝取營養素助抗炎 蔬菜和水果富含優質的維生素C(Vitamin C)、維生素E(Vitamin E)以及β-胡蘿蔔素(β-Carotene)等抗氧化劑(Antioxidants),可以減輕肺部發炎反應。另外,蔬菜和水果也有豐富纖維,有助於抗發炎,因此,平時可以多吃柑橘類水果(例如:柳橙、葡萄柚、萊姆、檸檬、橘子)、莓果類(例如:草莓、覆盆莓、藍莓、黑莓);綠葉蔬菜(例如:羽衣甘藍、菠菜、花椰菜)、橘色蔬菜(例如:胡蘿蔔、紅椒)。 除了攝取蔬果類之外,也應該食用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的食物, 同樣具有抗發炎的好處,在鮭魚、鮪魚和胡桃等食物裡,可以找到該營養素的蹤跡。 3. 避開食物誘發因子 若您有氣喘,可能會對某一類食物過敏,不慎食用有誘發氣喘發作的風險,幸好這樣的情況不常見,但仍須小心避開,常見的誘發氣喘的食物包括:牛奶、雞蛋、貝類、花生、發酵品、小麥、芝麻。 4. 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往往添加許多化學物質,容易影響較敏感的氣喘病人: 亞硫酸鹽(Sulfites): 會使用如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以及偏亞硫酸氫鈉(Sodium metabisulfite)等亞硫酸鹽類來維持食物色澤以及讓食物可以保存得更久。亞硫酸鹽一般存在於葡萄酒、果乾、啤酒以及罐頭食品中。 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簡稱MSG,又稱麩胺酸-鈉):味精能用來提味,讓食物變得好吃,外頭常吃到的食物,包括肉汁、杯湯以及醬油可能都含有味精,因此,如果有空在家煮菜,少放味精,儘量用天然食材或香料,來增加食物的美味,不僅吃得好,也用得健康。 色素:許多食品為了增添色澤,會添加色素,例如黃色、紅色或綠色等顏色到食品裡,同樣需要多注意,少吃一點。 水楊酸鹽類(Salicylates):很多食物原本就含有水楊酸鹽類,例如醬油、即溶咖啡、啤酒等。 另外,氣喘患者應確定那些食物是誘發因子,這樣就可以避開吃到這些食物,建議能透過測試,包括血液測試或皮膚測試,來確認是否對某些東西過敏。 5. 購買前注意食品標籤 食品標籤能提供消費者關於食物的詳細資訊,包含從食物成分、營養素,到化學添加物都需要標示清楚,消費者若對標籤上列的任何成分過敏,就能輕鬆過濾掉該產品。 合適的飲食能幫您控制氣喘,並減少氣喘發作的風險,試著多吃蔬果,避免含化學添加物或可能誘發氣喘的食品,讓身體不再為吃下肚的東西煩惱擔憂。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及治療。


氣喘

氣喘養寵物~7個撇步疼愛牠保護自己

在家裡豢養貓狗等小寵物,是許多動物愛好者最嚮往的事情,然而,養了寵物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或家人患有氣喘(Asthma),這該怎麼辦?建議不妨參考以下的7個小撇步,幫助氣喘病人或親友們面對寵物這個問題。 1. 屋裡勤打掃 平時要保持屋裡環境清潔,可以多使用附有高效率粒子空氣濾網(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或有中央吸塵系統的吸塵器,能有助於將空氣微粒汙染物,例如:塵蟎(Dust Mites)、黴菌孢子(Mold Spores)、花粉(Pollen),以及寵物皮屑(Pet Dander)排至屋外。此外,若在臥室使用附有HEPA濾網的吸塵器,記得勤換濾網,減少空氣中的動物皮屑,並且要定期更換床單,若家裡是硬質地板,例如磚頭、木頭,請用水擦洗地板。 2. 多洗手 多使用肥皂洗手,特別是觸摸過寵物之後,能去除黏在手裡的寵物皮屑、灰塵以及其他過敏原,維持好的衛生習慣,也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另外,接觸寵物時,或許會需要使用口罩來掩蓋口鼻,預先使用鼻噴劑(Nasal Spray)也能幫助狀況。 3. 寵物理毛交給別人 寵物們需要常常洗澡及刷毛,可以詢問獸醫要如何妥善進行這項工作,理想情況下是讓其他非氣喘病人來幫忙清洗寵物並理毛,又或者帶寵物到寵物美容,讓專業的員工幫寵物梳整乾淨。另外,其他寵物用品,例如玩具、籠子記得要打掃,就算不是氣喘病人,但保持好寵物用品的乾淨,才能保護家人和寵物們的健康。 4. 寵物有單獨的空間 由於寵物會到處製造皮屑,而皮屑容易沾黏上四周各處,因此,建議讓寵物有單獨的空間,讓臥室成為無寵物空間,將有助於大幅減少過敏原,但如果寵物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室外,也要確定外面的小窩是否安全、乾淨、溫暖。 5. 讓寵物遠離地毯及軟墊家具 地毯和有軟墊的家具,例如:沙發,很容易吸附寵物的皮屑,平時可能需要使用吸塵器來清理,或使用特殊的防過敏原防護罩。 6. 諮詢醫療專家 關於如何與寵物們生活在一起,不妨諮詢醫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若在接觸寵物後出現氣喘症狀,甚至有可能會氣喘發作,應在症狀出現時,盡快聯絡醫師,而醫師會幫忙確認寵物過敏原(Pet Allergens)的情況,以及該如何減少暴露其中。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專家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與專家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