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健康

呼吸道健康小至咳嗽或普通感冒,一直到 2003 年的 SARS 或 2020 年的武漢肺炎,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與呼吸道健康相關的症狀與疾病介紹,以及各種健康資訊。

基礎知識

呼吸道健康

綠痰、黃痰代表什麼?7種痰的顏色解析!原因、疾病一次看

感冒、呼吸道不適或過敏時,常會咳出黃痰或綠痰。痰是呼吸道自然分泌的黏液,其顏色和狀態的變化,會透露身體的健康訊號。《Hello醫師》帶您了解痰的形成原因,解析不同顏色可能代表的疾病,告訴您:「痰需要咳出來嗎?」、「出現什麼顏色的痰最好就醫?」等問題。 為什麼會有痰?痰形成2大原因 不少人以為痰就是體內的黏液,但其實黏液的定義範圍比痰更廣。黏液是由身體多個系統分泌的物質,分布於呼吸、消化與生殖系統,能潤濕並保護黏膜。 當呼吸道吸入異物或病原體時,身體黏液會將其包覆,並透過纖毛運動往上排出,最終形成痰液。 兩者主要差異如下: 痰:特指呼吸道分泌物,存在於氣管、咽喉或肺部,並藉由咳嗽排出。 黏液:廣泛分布於體內範圍,不僅存在於呼吸系統,也涵蓋消化與生殖系統。 痰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能潤濕呼吸道,並阻擋細菌、病毒或其他異物進入體內,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痰分泌增加的原因,主要可分為2大類: 病原體感染與發炎:當病毒或細菌侵入呼吸道時,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反應,導致黏膜發炎並增加分泌,試圖藉由咳嗽將發炎產物與病原體一同排出;常見於肺炎、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等急性疾病。 吸入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如黴菌、粉塵或吸菸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引發發炎或過敏反應,使黏液分泌增加並產生較多痰;常見於鼻竇炎或慢性支氣管疾病。 痰的顏色代表什麼意思?綠痰、黃痰的差異? 即使在健康狀態下,人體也會自然分泌痰;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痰的顏色或濃稠度改變,則可能表示身體出現異常。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特約主治醫師江啟輝在個人網站中指出,病患就醫時,最好仔細描述咳嗽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並告知痰的顏色與狀態,有助醫師診斷病情、查明病因。 不同顏色的痰,往往反映不同的健康狀況,以下整理出常見的痰色與可能疾病: 透明的痰 原因:屬於正常狀態下的黏液分泌。 可能疾病:通常代表正常狀態,不一定與疾病有關;但若伴隨咳嗽、胸悶或其他異常症狀,仍應留意。 白痰 原因:痰呈濃稠或乳白色時,通常與感染有關;若為大量泡沫狀白痰時亦需注意。 可能疾病:感冒、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黃痰 原因:病毒或細菌入侵肺泡後引發發炎反應,痰有時可能帶有異味。 可能疾病:鼻竇炎、肺炎、病毒性感冒。 綠痰 原因:通常表示發炎時間較長,與病毒、細菌感染或慢性發炎有關。 可能疾病:鼻竇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綠膿桿菌感染;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 灰痰、黑痰 原因:多與外在環境或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粉塵、煤煙,或吸菸造成焦油沉積;少數與黴菌感染(如曲黴菌)相關。 可能疾病:吸菸所致的呼吸道炎症、職業性塵肺、真菌或黴菌感染。 深褐色痰、咖啡色痰 原因:痰液因混合氧化的舊血液而呈現棕褐色,這些血液可能來自近期呼吸道或肺部的小出血。另外,長期吸菸者也可能因焦油或化學顆粒沉積而造成色素累積,使痰液顏色變深。 可能疾病:肺結核、細菌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症,或吸菸者因焦油沉積而出現深褐色痰。 紅痰或帶血絲 原因:痰中出現紅色或血絲,多因呼吸道出血所致;可能是腫瘤壓迫支氣管或劇烈咳嗽導致小血管破裂,也可能因支氣管擴張,導致血管長期擴張脆弱,容易出血。 可能疾病:鼻腔血管破裂、支氣管擴張症、肺癌等。 (延伸閱讀:咳痰有血?肺膿瘍8大警訊注意!肺膿瘍原因、治療一次看) 痰的顏色只能作為是否有發炎或出血的參考,無法單獨判斷病情輕重。若顏色異常,並合併發燒、持續咳嗽、呼吸困難或胸痛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痰一定要咳出來嗎?可以吞進去嗎? 全民健康基金會指出,胃酸能分解大部分病毒與細菌,因此將痰吞下去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然而,若喉嚨因卡痰而不適時,仍建議將痰吐出,以免長時間堆積在呼吸道,導致呼吸不順或增加感染風險。同時,應留意痰的顏色與濃稠度,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有助於診斷病情。 什麼顏色的痰需要就醫? 若痰中帶有血絲或血塊,或長時間顏色異常,並伴隨痰量增加或卡痰頻率上升,應盡早就醫。尤其當異常痰液合併以下症狀時,更需要前往耳鼻喉科或家醫科檢查: 咳嗽不斷 持續發燒超過3天 呼吸急促或困難 胸痛 若醫師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檢查(如胸部X光或肺部檢查),可能會轉診至胸腔內科進行更詳細的評估。 肺癌的痰有不同顏色?是什麼顏色? 若肺癌的腫瘤位於支氣管內,可能阻礙氣體進出,並使支氣管壁受到刺激,進而引發咳嗽與痰液產生。 在初期,症狀多為乾咳或少量白痰。隨病程惡化,腫瘤壓迫肺部與支氣管,除咳嗽外,還可能出現帶有血絲或血塊的痰。 新冠肺炎的痰是什麼顏色? 新冠肺炎初期多表現為乾咳、無痰。若後續伴隨細菌入侵肺泡並引發發炎反應,可能會出現黃色濃痰。

探索更多呼吸道健康類別

看更多 呼吸道健康 相關文章

其他呼吸道疾病

住地下室有4風險!除濕防過敏保健康

隨著物價日益上漲,生活在都市更加不簡單,有的人為了要節省開銷,因此選擇地下室作為住家或工作的空間,但若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生活,即使目前身體並無出現什麼問題,但其生理機能或許已經開始發出健康警報了。以下舉出地下室居住的4個健康風險,以及您可以做的應對方法。 1. 地下室是黴菌的溫床 很多人都知道,像地下室這種潮濕的環境是滋生黴菌的好地方,除了我們熟知的黑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外,它們也可以以各種顏色的形態出現,最常附在牆上及地毯下方,且它的生長速度之快,只要符合其濕度和溫度,基本上都可見其蹤影。 黴菌之所以會危害健康,是因為它會釋放細微的孢子到空氣中,而人吸了就會造成呼吸道的刺激,症狀包括咳嗽和痰、頻頻打噴嚏、眼鼻喉的搔癢感、皮膚乾燥,嚴重則會引致頭痛、胸悶、呼吸困難、氣喘(Asthma),以及其他過敏性反應。 2. 地下室塵蟎害蟲爬爬走 別再因為要省電而不開冷氣,潮濕的環境可謂是塵蟎的最愛,它們在溫暖的氣溫下很活躍,因此建議住家要保持50%以下的潮濕度,特別在炎熱的夏天更要注意。這些小傢伙會帶來鼻子和眼睛的搔癢、打噴嚏。 如果住家地板或牆壁是木製,要小心有害細菌的侵入,它們喜歡待在潮濕的有機物上,但只要保持住家的清潔,以及良好的地板隔絕方法,這些蟲子就不會找上門了。此外,潮濕的環境也有可能引來蟑螂、蜘蛛、螞蟻、老鼠,有任何問題請找驅蟲專家了解。 3. 地下室恐吸入VOC化學成分 室內汙染也是因素之一,尤其在空氣不流通的地下室更是危險,許多家用器具都會釋放一種叫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簡稱VOC)的化學成分,像是菸蒂、油漆、清潔劑、空氣凈化器、車庫汽機車的排煙,以及其他發熱裝置的燃燒氣體。若長期吸這種化學物質,恐引發過敏和搔癢,甚至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另外,地下室的排水處記得要時常沖水,因為下水道系統若呈乾涸,下水道氣體就可以輕易地沿著排汙口侵入室內,影響住戶的健康。 4. 地下室放射性氣體風險高 由於地下室比一般樓層更靠近地底,加上密室的不透風,因此住戶有更高的地下氣體吸取風險。隨著地底中鈾(Uranium)的分解,產生了像氡氣(Radon)的放射性氣體,這種氣體無色無味,人不易察覺,輕微對身體並無大礙,但若大量地吸入體內,它可能會帶來致命性的危險。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資料顯示,氡氣尤其對抽菸的人有害,是僅次於菸草(Tobacco)的致癌原因。要有效防止氡氣的侵入,可以先測量它的濃密度,但由於其安全性可能因地區而異,有任何疑問或狀況請找氡氣專家了解。 除濕清潔鋪地用瓷磚 為提升地下室住家的空氣品質,除濕是首要任務,建議購入一台除濕機,可挑有恆溼器功能的,幫助您智慧管理潮濕的程度。溫馨提醒,濕度介於35~45%對身體最舒服,過高會引來黴菌,過低是病毒的溫床。 此外,地板避免用地毯式的鋪地,這會鎖住水分,而且還會將它傳送到空氣和混凝土中,使黴菌滋生,喜歡地毯的人,可改用局部的地毯,這樣清洗也較方便。最安全的方法還是用瓷磚鋪地,包含陶(Ceramic)、瓷(Porcelain),或板岩(Slate)。 有的人會把沒在用的東西放入地下室,作為倉庫或辦公室使用,但如果不常打掃,這都會堆積灰塵,成為巨大的過敏源大本營,若加上像油漆這種化學材料,住戶的健康將會大受影響。事實上,地下室也可以住得很健康,只要裝置空調和除濕機,並且定期清潔,健康風險就有保障了。


一般感冒

傷風感冒

傷風感冒的定義 若病毒侵襲鼻腔及喉嚨(上呼吸道),那麼這個症狀則被稱為傷風感冒(Common cold),有許多種病毒都可能引起傷風感冒,雖然傷風感冒症狀會使人體非常不舒服,但大都對身體無害。 傷風感冒有多常見 傷風感冒非常常見,6歲以下的兒童罹患機率較高,即便如此,健康的成人1年內可能出現2~3次傷風感冒。只要多加留意,就能降低風險。若需要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傷風感冒的症狀 傷風感冒的症狀包含: 流鼻水、鼻塞 喉嚨痛 咳嗽 打噴嚏 腫脹 身體輕微疼痛或頭痛 低燒 身體不適 傷風感冒的鼻涕可能變得更濃稠,呈現黃色或綠色。不過,這不代表一定就是細菌感染。上述並未列出所有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聯繫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成人: 發燒超過攝氏38.5度 發燒持續5天以上 反覆發燒 呼吸不順 喘氣 嚴重喉嚨痛、頭痛或鼻竇炎 兒童: 新生兒連續12週以上高燒超過攝氏38度 任何年齡的孩子的發燒或持續發燒超過2天 症狀無改善或惡化 嚴重症狀,如頭痛、咳嗽 喘氣 耳朵痛 極度難搞(情緒不穩) 不尋常的嗜睡 食慾低下 若上述症狀有任何疫問,請與醫師討論。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不太一樣,請諮詢醫師,已獲得最妥善的照顧。 傷風感冒的原因 多種類型的病毒都會導致傷風感冒,不過,多數都由鼻病毒(Rhinovirus)引起。傷風感冒具傳染性,病毒會透過嘴巴、眼睛或鼻子進入體內,也可能以飛沫的方式傳染,如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散布出去。病毒也能夠透過近身接觸或接觸遭汙染的東西傳播,若碰到汙染物或處於病毒環境,接著又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如此一來就可能得到傷風感冒。 傷風感冒的風險因素 下列是傷風感冒的風險因素: 年紀:不到6歲的兒童患病機率提高,尤其是在托兒中心的孩子。 較弱的免疫系統:慢性疾病或其他狀況導致免疫系統較弱者風險較高。 季節: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秋冬季較容易感冒;但不是只有秋冬才會感冒,一年之中的任何時間都可能感冒。 吸菸:若有吸菸習慣,感冒機率提高。 暴露在人群中:若常在人多的地方,更高的機率暴露在傷風感冒病毒中。 傷風感冒的診斷及治療 下列資訊無法取代正規醫療,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傷風感冒 大多數的傷風感冒可以透過症狀來確診。若您的醫師懷疑細菌感染或罹患其他疾病,可能會要求您進行其它檢驗來確認。 如何治療傷風感冒 目前還沒出現能有效對抗病毒的藥物來治療傷風感冒,因此醫師會使用下列緩解症狀的其他替代方法: 止痛藥 很多人會選擇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其他輕度止痛藥來治療發燒、喉嚨痛及頭痛。不過,使用乙醯胺酚的時間愈短愈好。若是醫師開立了阿斯匹靈(Aspirin),但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水痘或流感症狀尚未康復時,請勿給兒童及青少年服用,因為阿斯匹靈可能導致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這是一種罕見但可能致命的病症。 可考慮使用專為嬰兒或兒童設計的非處方止痛藥來緩解症狀,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 去充血鼻噴劑 成人可使用去充血滴劑或鼻噴劑,最多使用5天,長時間使用會出現反彈現象。6歲以下的兒童使用時不應該和去沖洗滴劑或任何鼻噴劑一起使用。 咳嗽糖漿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強烈建議不要給4歲以下的兒童服用非處方止咳藥和感冒藥。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這些藥品對兒童有益且安全。 若給年紀較大的孩子服用咳嗽或感冒藥,請按藥品標示的說明服用。不要一次給孩子2種同成分的藥品,如抗組織胺、去充血劑或止痛藥。同一成分的藥物服用過多可能導致意外用藥過量。服用任何藥物前,請先諮詢醫師。 傷風感冒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或居家療法能幫助改善傷風感冒: 常洗手:避免病毒散播。 健康飲食:確保飲食含有多種營養素,如深綠色、紅色及黃色蔬果。確保含有瘦肉蛋白質、好的脂肪及複合式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好讓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態。 戒菸:香菸會降低身體抵抗感冒的能力。 戒酒:酗酒者容易因感冒引起併發症。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其他呼吸道疾病

避免「隱形殺手」一氧化碳中毒!5方法教你速速遠離

天氣轉涼,有些人可能會習慣緊閉家中門窗,避免讓冷風進到屋內,但若稍有不慎,很容易會導致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中毒;本文將帶您了解一氧化碳是如何產生、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治療來避免受到傷害。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與症狀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後產生的氣體,例如:瓦斯、油、煤炭或木材,都可能在燃燒過程產生一氧化碳,雖然它無色無味,卻有著致命危險。它會搶走並佔有人體內的血紅素(Haemoglobin),使得血紅素無法輸送氧氣,導致人體細胞組織面臨缺氧危機。 一氧化碳難以被人體察覺,通常在吸入一定的量後,人體才會出現緊張型頭痛(Tension headache),以及其他症狀包含:暈眩、反胃、四肢無力和呼吸困難等;隨著吸入的一氧化碳愈多,可能進而造成視線模糊或喪失平衡感,最後導致昏迷;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的一氧化碳環境,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腦部和心臟受損,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選擇燒炭輕生的人,就算被救回來,也可能會產生智能或是運動障礙的後遺症。 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方式 輕度的一氧化碳中毒,身體會自行緩解,但是無論如何,當您發現自己有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形,請立即就醫。以下為嚴重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採取的2種治療方式: 純氧治療:將患者戴上氧氣罩,直接供給純氧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況,如果患者無法順利自行呼吸,醫師則會提供呼吸器輔助。 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高壓氧一樣也是純氧,差別在於其擁有較高的壓力,可以提高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加速一氧化碳代謝。高壓氧除了適用於嚴重一氧化碳中毒者外,由於一氧化碳對於胎兒的威脅更大,因此也可能用於一氧化碳中毒的孕婦身上。 5方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就像是個隱形殺手,它不像感冒,當症狀發作時,再做治療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當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發生時,其實已經相當危險了,尤其在冬天,吃火鍋不配上幾瓶啤酒怎麼行,在酒酣耳熱情況下,往往會忽視中毒的症狀,因此,防範一氧化碳中毒,比起治療更加重要。以下為5種避免您暴露在高濃度一氧化碳的方法。 保持室內通風:大部分的一氧化碳中毒多來自門窗緊閉,使得室內一氧化碳堆積所造成,除了前面提到的吃火鍋之外,洗澡時使用瓦斯熱水器,也可能導致一氧化碳堆積。 瓦斯熱水器不要裝室內:早期台灣有不少人會將瓦斯熱水器裝置在室內,導致洗澡時不自覺吸入;當然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有瓦斯熱水器要裝在戶外的觀念,這個戶外通常指的是陽台。然而如果陽台堆滿雜物並懸掛滿滿衣服,也有可能導致一氧化碳沒辦法順利排出屋外,而滯留於室內。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如果陽台有加裝窗戶,或是其他造成通風不良的因素,應更換為電熱水器或是強制排氣式熱水器。 不要在室內燒炭:大部分的人買木炭就是要烤肉,因此若是是想烤肉的人,請至戶外或樓頂等空曠場地;但若您是想買木炭回家取暖,建議購買電暖器作為替代,台灣的房子大多沒有壁爐的設計,並不適合在室內燃燒木炭或木材取暖。 不要將發動的車子停留在室內:如果您的家中有車庫,最好避免將車子發動後,在車庫中進行其他事務,因為從排氣管中所排出的一氧化碳,會隨著時間漸漸充滿整個車庫。 一氧化碳偵測器:許多人家中會裝置火災警報器,只要偵測到煙霧便會鈴聲大作,而一氧化碳偵測器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無論您是要分開購買或是選擇二合一的產品,都能為您的生命安全多加上一道保障。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支氣管炎

什麼是支氣管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什麼是支氣管炎 支氣管是空氣在肺部進出的通道,支氣管炎(Bronchitis)是支氣管內膜感染發炎,患者會經常咳出有顏色的濃痰。下列是2種支氣管炎的型態: 急性支氣管炎:通常會持續數週,屬於短期感染,會出現腫脹且黏液分泌很多的情形。 慢性支氣管炎: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比急性支氣管炎嚴重許多,會讓支氣管長期感到不適,通常由抽菸引起。 支氣管炎有多常見? 支氣管炎非常常見,可影響各個年齡層的人,但只要多注意就能降低得到的風險。若需多更多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支氣管炎的症狀 下列是常見的支氣管炎症狀: 疲倦 呼吸不順 發燒 胸痛 長期咳嗽。若罹患急性支氣管炎,不再發炎後,咳嗽症狀可能持續數週。若罹患慢性支氣管炎,則可能會出現急性支氣管炎的症狀一段時間,然後才變嚴重。 分泌黏液,有時帶有血絲。 上未列出所有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聯繫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症狀持續3週以上 高燒不退 出現有顏色的痰 咳血 呼吸不順 支氣管炎的原因 急性支氣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與感冒及流感(Influenza)屬同種病毒;最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主因則為吸菸。除此之外,空氣汙染、粉塵或有毒氣體瀰漫在環境或工作場域,也可能使病情惡化。 支氣管炎的風險 諸多因素都會提高罹患支氣管炎的風險,例如: 吸菸 抵抗力不好 年齡,老人和小孩特別容易受感染。 在特定會刺激肺部的環境下工作,如穀倉、紡織廠,或暴露於化學煙霧中。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若反覆發作,會刺激喉嚨,提高罹患支氣管炎的機率。 支氣管炎的診斷與治療 下列資訊無法取代專業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支氣管炎? 醫師會用聽診器聆聽患者呼吸時的肺部,並可能建議進行以下檢查: 胸腔X光:能顯示病灶。 痰液檢驗:肺部咳出的黏液稱為痰,採集檢體進行檢驗,可確定是否有病毒感染。 肺功能檢查:用於測量肺容量、通氣功能及換氣功能,能發現是否有氣喘(Asthma)或肺氣腫(Emphysema)的徵兆。 如何治療支氣管炎? 若罹患支氣管炎,醫師會開立藥物減緩症狀,下列為常見的藥物: 抗生素:抗生素並不是最適合支氣管炎的藥物,但若免疫力低弱,醫師仍可能開立抗生素來避免細菌感染。 咳嗽藥:過度咳嗽會使喉嚨及支氣管受傷,若睡覺期間咳嗽不止,就需要服用咳嗽藥。 其他:若有過敏、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醫師可能會開立吸入劑或其他減緩發炎的藥物,使狹窄的呼吸道擴張。 若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會需要進行復健,學會一套提升呼吸能力的運動。 支氣管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支氣管炎的風險: 戒菸 暴露於汙染的環境時戴口罩,尤其是準備出門或大掃除時。 使用加濕器,因為溫暖潮濕的空氣能緩解咳嗽,並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其他呼吸道疾病

囊狀纖維化: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囊狀纖維化的定義 囊狀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CF)是一種會導致多汗、生成過多黏液的終身疾病,這些黏液可以潤滑及保護黏膜組織,但囊狀纖維化患者的黏液異常濃厚,造成肺部阻塞、肺部頻繁感染。囊狀纖維化也會影響胰腺(Pancreas)的消化酵素分泌,缺乏消化酵素,營養素就無法從食物中被分解出來。 囊狀纖維化有多常見 囊狀纖維化是一種在北歐較常見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患者平均壽命較短,但在先進國家醫療進步的照護下,更多囊狀纖維化可以使壽命延續至中年甚至更久。 囊狀纖維化的症狀 依照嚴重程度,囊狀纖維化的徵兆與症狀因人而異;以下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囊狀纖維化患者的汗液含有較高的鹽分,當父母親吻患病童時可以嘗到皮膚的鹹味。 其他常見囊狀纖維化的2症狀包含: 1. 呼吸道徵兆及症狀 囊狀纖維化患者的呼吸道會堆積濃厚黏稠的痰液,積痰使得細菌容易孳生而造成感染,感染便會堵塞呼吸道,為了清出濃痰導致頻繁咳嗽,咳出的痰有時也會帶血。 囊狀纖維化患者也容易罹患鼻竇炎(Sinusitis)、肺炎(Pneumonia)及對標準抗生素(Standard antibiotics)無反應的肺部感染,當囊狀纖維化症狀加劇時,則會衍生更嚴重的問題,例如氣胸(Pneumothorax)或支氣管擴張症(Bronchiectasis)。 2. 消化道徵兆及症狀 囊狀纖維化會使胰腺堵塞,使得消化酵素無法進到腸道,因此腸道無法完全吸收脂肪和蛋白質,造成腹瀉(Diarrhea)、腹脹、糞便惡臭或油便,腸阻塞(Intestinal blockages)也可能會發生,尤其是新生兒,腸道氣體太多或嚴重便祕都會導致胃痛及腸胃不適。 當囊狀纖維化病情惡化時,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如下: 胰臟炎(Pancreatitis),使胰線發炎,導致疼痛。 直腸脫垂(Rectal prolapse),頻繁咳嗽或排便問題可能使直腸組織從體內脫出。 因膽管發炎或阻塞導致的肝臟疾病。 糖尿病(Diabetes)。 膽結石(Gallstones)。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您或您的孩子出現囊狀纖維化症狀,或您的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囊狀纖維化,請諮詢醫師關於此疾病的檢測方式,如果您或孩子出現呼吸困難,請立即尋求醫療協助。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請就醫以獲得最好的醫療處置。. 囊狀纖維化的原因 囊狀纖維化是由於囊性纖維化穿膜傳導調節蛋白(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缺陷所導致,這個基因缺陷會導致身體細胞控制鈉跟水分代謝異常,囊狀纖維化患者的基因生成這個代謝功能的蛋白質功能不佳,造成身分泌異常的濃稠、黏厚的黏液及很鹹的汗水。 兒童遺傳來自父母雙方CFTR缺陷基因的染色體才會導致發病,若兒童僅從其中一方遺傳該缺陷基因則不會演變成囊狀纖維化症,但會成為帶因者而在未來將缺陷遺傳遺傳給下一代。 囊狀纖維化的風險因素 家族病史:囊狀纖維化是家族遺傳疾病。 種族:雖然任何人種都可能罹患囊狀纖維化症,但最常見的是北歐血統的人。 囊狀纖維化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囊狀纖維化如何診斷 醫師經由許多不同的測試來診斷是否為囊狀纖維化症: 汗液測試:醫師會從皮膚的一個區塊,來取得汗水,並檢測鹽份是否比標準值來得高。 基因檢測:血液中的DNA檢體可以檢測出帶有囊狀纖維化的特定基因缺陷。 腸蠕動檢查及胰臟功能的血液檢查。 胸部X光或肺部功能檢查。 囊狀纖維化可在產前檢查作出診斷。 囊狀纖維化如何治療 目前尚無有效的療法,但治療可以減輕症狀並減少併發症。 藥物可以協助減痰、避免肺部阻塞。 抗生素可以用來治療感染。 消化酵素可以補充胰腺分泌酵素的不足,特製的高蛋白低脂餐也能改善患者的營養問題。 呼吸治療(Raspiratory therapy)中的背部叩擊法(Chest percussion, 讓患者頭部低於腳部躺下,然後拍打背部)可以幫助患者將肺中的痰液排出。 鼻息肉切除,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手術切除阻礙呼吸的鼻息肉。 若您有嚴重的呼吸問題、危及生命的肺部併發症或對治療肺部感染的抗生素有抗藥性,醫師可能會使用肺臟移植來治療。 囊狀纖維化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方法可以減輕囊狀纖維化患者的不適: 按照醫師指示服藥、接受治療,每年帶孩子複診3~4次。 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每年讓孩子施打流感疫苗。 讓孩子多喝水。 避免孩子接觸煙霧或二手菸,這些肺部刺激物會使病情惡化。 規律運動。 使用消化酵素補充品,特製的高蛋白低脂餐可改善患者的營養問題。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肺炎

病毒性肺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病毒性肺炎的定義 肺炎是指肺部的感染,顧名思義,病毒性肺炎就是因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尤其是流感病毒,因為這類的病毒會弱化肺部的免疫力。 病毒性肺炎有多常見 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感染病毒性肺炎,其中吸菸者、年長者或有慢性肺病的患者都是高危險群;而且因接受化療而導致免疫系統、感染抵抗力(Infection-fighting)較弱的病人,對巨細胞病毒肺炎感染(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的風險更高。 病毒性肺炎的症狀 常見病毒性肺炎的症狀包含發燒、發冷、咳嗽、呼吸急促、胸部不適、肌肉痠痛、疲倦以及食慾不振,其他例如流鼻水、眼睛癢、喉嚨痛或呼吸道以外的症狀,如皮疹,也可能發生。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您感覺呼吸困難、胸痛、高燒超過39度及持續性咳嗽,尤其是咳出肺痰,請速就醫。 病毒性肺炎的原因 病毒性肺炎常見病因是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或水痘病毒(Varicella virus)感染,病毒也可能經由接觸病毒後的手部,直接經鼻子、口腔或眼睛感染。 病毒性肺炎的風險因素 有些風險因素可能使您有較高機率得到病毒性肺炎: 慢性病患者 免疫系統低弱者 吸菸 住院中的病人 即使您沒有以上的風險因素並不代表您不會得到病毒性肺炎,風險因素僅供參考,請諮詢您的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病毒性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如何診斷病毒性肺炎 由於很多病毒產生的症狀都很類似,而特定的確診檢查卻很少,因此很難判斷是否是病毒性肺炎且是哪一種病毒感染。醫師一般會經由胸腔檢查、安排X光及抽血驗痰等方式來確診肺炎,文獻指出抽血驗痰來確診是否有細菌感染。 如何治療病毒性肺炎 依據病毒的種類以及症狀嚴重程度,醫師可能開立抗病毒藥物(Antiviral drugs),病毒性肺炎對健康的人來說可能需要1~2週才能痊癒,但咳嗽和病後的疲倦感可能會持續好幾週,病毒性肺炎對於已經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而言可能很危險甚至有致命機率。 病毒性肺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是病毒性肺炎有關的生活調整、居家療法或注意事項: 請向醫師詳細說明您的症狀及醫療問題。 請主動告知醫師您正在服用的藥物,無論是處方藥或非處方藥。 就醫後2~3天,若症狀無改善或惡化,請聯絡您的醫師。 若您正在懷孕中請告知醫師。 如果呼吸短促的狀況惡化,請聯繫您的醫師或至急診就醫。 盡可能地將痰咳出來。 室內可放置加濕器以讓您吸入的空氣保持濕潤,可以幫助痰的排出。 多攝取水份,以免脫水。 服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阿斯匹靈(Aspirin)來幫助您緩解發燒和疼痛。 若您有發燒、痰多、呼吸短促加劇或胸痛情形疑似肥炎症狀,請聯絡您的醫師。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呼吸道疾病

喜歡香氛蠟燭?當心危害肺和室內空氣

香氛蠟燭不僅可以作為居家擺設,點燃它們更能為家中的空氣增添香味,對於喜歡香味的人來說,會感到格外紓壓和放鬆。市面上也有香氛膏或是香氛吊牌等類似產品,能讓室內空氣保持香香的。然而,研究表示,香氛蠟燭或是其他能讓空氣變香的產品,可能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質。以下介紹空氣芳香產品可能的有害物質,以及建議的使用事項。 點燃散出的是香氣還是汙染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研究報導,有香味的蠟燭其實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因為蠟燭的香料和蠟中,可能含有害的化學物質。雖然目前仍需更多研究來證實這點,但一些研究員認為,長期使用某些香味的產品,可能會導致氣喘(Asthma)或傷害肺部,甚至會致癌。此外,研究員也認為,燃燒蠟燭可能會汙染室內空氣。根據2001年美國環保署(EPA)的研究,發現香味含量較高的蠟燭,會產生較多的煤灰。且該研究還指出,蠟燭中可能含有機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s),這些有機化合物可能會增加罹癌的機率,但目前可能需要更多資料來證實其說法。 石蠟製成的香氛蠟燭有害健康 過敏及免疫學家帕耶爾·古普塔(Payel Gupta)表示,大多數香氛蠟燭都是用石蠟(paraffin wax)製成的,燃燒石蠟時,會釋放有毒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到空氣中,包括丙酮(Acetone)、苯(Benzene)和甲苯(Toluene)等致癌物質。另外,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研究也指出,石蠟蠟燭在燃燒時,會釋放一些化學物質到空氣中,如烷(Alkans)、烯烴(Alkenes)和甲苯等,這些物質有害健康。此研究的指導教授魯胡拉·馬蘇迪(Ruhullah Massoudi)表示,對一個數年來習慣點香氛蠟燭的人來說,若天天吸入這些飄浮在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的確會危害健康,並可能導致癌症、常見的過敏反應或是氣喘等。 根據其他研究指出,有許多人在香氛蠟燭等會散發濃烈香氣的產品附近時,會感到頭痛或呼吸困難,這些數據也可證明,這類的香氛產品,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古普塔更進一步表示,當我們看到產品成分含有香料時,就要知道,這可能是由數十到數百種的化學物質所組成的,因此也很難定義,是其中哪些物質在影響人體。 其他種空氣清新劑的潛在風險 除了香氛蠟燭之外,其他空氣香氛的產品,也同樣可能會影響健康。英國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的輻射化學和環境危害中心表示,空氣清新劑可能含有相當程度的甲醛(Formaldehyde),但該報告表示,在正常通風條件下使用這些產品的話,就比較沒有公共健康的問題。 2014年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指出,根據環境健康視角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的女性,若接觸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這種普遍存在於空氣清新劑中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未來出生的小孩罹患氣喘。科學人雜誌也表示,鄰苯二甲酸酯會阻礙內分泌系統(Endocrine system),進而影響體內激素的調節。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如出生時之先天缺陷(Birth defects)、癌症和糖尿病(Diabetes)等健康問題,但是否會傷害兒童的呼吸系統,目前還沒有充分的數據佐證。


其他呼吸道疾病

知道嗎?因為噴霧器而受惠的患者有這些

噴霧器(Nebulizer)是一種將液態藥物霧化,以供患者以吸入的方式服用的機器,通常用於治療肺部疾病。噴霧器可作為緊急醫療用品,或家用的常態性醫療器具,可以受到幫助的對象如下: 罹患氣喘(Asthma)的患者 氣喘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為慢性的氣管發炎現象。罹患此病的患者,氣管會腫脹、緊繃,並分泌過多黏液,造成呼吸困難。若這些症狀突然惡化,就會引起氣喘發作,讓氣管變得比平常還要更腫脹。大多氣喘患者不需要每天定時使用噴霧器,除非病況非常嚴重、會不定期發作、病況難以控制,或患者年齡還小,還無法自行正確使用吸入器(Inhaler)。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種進行性的肺病,主要由抽菸所引起。此病的患者,會有持續性的呼吸系統問題,以及吸不到空氣的症狀,可能是由於同時罹患肺氣腫(Emphysema)、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難治型氣喘(Refractory or non-reversible asthma)等原因所致。 預防此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抽菸,否則一旦罹患,是無法治癒的,只能控制症狀,不讓它對肺部造成更多損害。大多數患者能透過服用支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s)改善此病的症狀,而服藥的方式就是使用噴霧器。 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患者 細支氣管是人體肺中最小的氣管,若因病毒感染而發炎,就會變成細支氣管炎。此病在嬰兒中很常見,若罹患,長大後很有可能也會罹患氣喘。在特定狀況下,醫療人員會建議此病的患者使用噴霧器接受治療。 支氣管擴張症(Bronchiectasis)患者 若罹患支氣管擴張症,患者的支氣管就會受傷、發炎,並製造濃厚的黏液,也就是所謂的「痰」。過度擴張的支氣管會喪失自我清理的功能,使患者受細菌感染的風險增加。用噴霧器服藥,可以幫助減少痰的分泌,讓患者較容易把痰咳出來,也能讓服下的抗生素更有效地對抗細菌感染。 囊狀纖維化(Cystic fibrosis)患者 囊狀纖維化是一個進行性的基因疾病,會影響患者細胞對鹽分和水分流動的控制,使肺部和消化器官中產生黏液,進而造成呼吸問題,以及增加肺部感染的風險。此病的患者能使用噴霧器一次服用多種藥物,以改善黏液分泌過多的症狀。 鼻竇炎(Sinusitis)患者 鼻竇炎是一種會影響鼻竇的發炎現象,能深入鼻孔的噴霧器,特別有助於減緩許多患者鼻塞和臉部疼痛的問題。也有很多人表示透過噴霧器服用抗生素,能改善鼻竇受細菌感染的症狀。 噴霧器還有什麼好處? 一份針對有在家使用噴霧器患者做的研究顯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噴霧氣的利多於弊。大多噴霧器使用者都認為,在家自行使用噴霧器治療,能幫助他們減少對專業醫療人員的依賴,並對此感到滿意。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更是認為,噴霧器不僅對維護健康有益,長遠下來也能減少醫療開銷。


其他呼吸道疾病

電子噴霧器這樣選!2種最適合在家使用

噴霧器(Nebulizer)是一種能將藥物霧化,讓特定患者直接從氣管投藥的醫療器具。噴霧器的種類會影響藥物的傳遞;傳遞速度愈快,患者需要使用的劑量就愈少;而使用劑量愈少,就可以減少副作用的產生。因此,本文將告訴您,噴霧器的種類有哪些,以及該怎麼選最適合的噴霧器。 電子噴霧器種類有3種 噴霧器有很多種,且每種都各具特色。主要的3種電子噴霧器分別為:氣壓式噴霧器(Compressor nebulizer)、超音波噴霧器(Ultrasonic nebulizer)、網式噴霧器(Mesh)。噴霧器種類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治療時間、藥物粒子大小、方便攜帶性、耐用性等不同特性。相較於大多僅在醫院使用的超音波噴霧器,氣壓式和網式噴霧器,較適合患者自行在家使用。 2種家用噴霧器的比較 1. 氣壓式噴霧器 當壓縮氣體快速通過液態藥物,就會將其轉化成霧劑。氣壓式噴霧器價格便宜,能產生的霧氣粒子大小也很多元。這種噴霧器多為桌上型,需要插電才能運行,使用時可能會製造一些噪音,而且很重且不適合移動,適合喜歡固定在家特定地方使用的患者。 2. 網式噴霧器 這種噴霧器會利用電或超音波,讓液態藥物穿過再震動,且透過布滿雷射小孔的網子或薄膜,來製造非常細小的藥物粒子。和氣壓式噴霧器比起來,網式噴霧器不用外接電源,速度較快,可手持,易移動,而且可以很有效率地使用電池,但缺點就是較為昂貴。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呼吸道疾病

適合的噴霧器?考慮藥物種類和方便性

雖然醫療人員會負責推薦適合的噴霧器類型,但患者仍可能需要自己決定噴霧器的廠牌、大小等選項。以下提供幾個會影響噴霧器選擇的要點,希望能幫患者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最好的決定。 罹患的疾病種類 不同疾病需要用不同的噴霧器,例如一般感冒需要能製造粒子較大的噴霧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則需要使用較細緻的分子。而氣壓式噴霧器可以製造各種大小的霧氣粒子,相較於網式噴霧劑,1台就只能製造1種。 由此可知,同時罹患多種肺部疾病,並有不同服藥粒子大小需求的人,就需要能調整粒子大小的機種。 噴霧器的使用與年齡及身體狀況有關 若家有年長者、小孩等自行使用噴霧器的能力有限的患者,選擇使用方式愈簡單的機種愈好。若是要為小孩選擇噴霧器,可以選擇較安靜、顏色較繽紛,或有其他兒童友善特色的機種。此外,若家中小孩或老人有特別的照護者,也要確認所選購的機種,對照護者來說是方便且易使用的。 噴霧器的種類 不是每種噴霧器都適合每位患者使用,因此醫療人員會負責推薦適合患者疾病的機種。另外,就算選到了適合的機種,也別忘了要用正確的方式操作。患者可以定期給醫師檢查,以確認自己是否使用正確,並了解隨著病情發展,是否有更換機種的需要。 攜帶的方便與否 請選擇適合自己生活習慣的噴霧器,如果經常需要前往各種地方,或想把噴霧器隨時帶在身上以防萬一的人,選擇網式的噴霧器才能符合這個需求。而固定式的氣壓式噴霧器,較適合大多時間都待在家裡的小孩和老人,或是使用頻率高達每天1~2次的人。有些人會同時準備2種噴霧器,以因應各種場合。但如果不知道自己要買哪種,建議可以先買方便攜帶的網式噴霧器。 計畫使用噴霧器的場地 要在哪裡使用噴霧器,也會影響機種的選擇。如果會在很多人的地方使用噴霧器,那可能就需要噪音比較小,而且機器運行速度比較快的機種。因為旁邊可能會有很多人,因此也要注意所選的機器,會不會製造很多二手霧氣,防止造成他人困擾。 需要用噴霧器服用的藥物數量 很多患者需要同時用噴霧器服用多種藥物,為了不用幫每種藥物都準備1台專用的噴霧器,患者可以選擇能同時製造不同粒子大小的機種,這樣不但比較方便、較不容易混淆,對荷包負擔也比較小。不過要注意的是,就算用同一台機器服用多種藥物,每種藥物還是都要分開單獨服用,不能把藥物全部混在一起吸。 噴霧器的保養需求 請確保使用的機種,能夠承受每天繁複的使用、清潔。定期保養能延長噴霧氣的壽命,但如果覺得自己會懶得照顧機器,那就不要選購保養需求高的產品。 價格和健保補助 噴霧器是一個對健康的長期投資,所以要確保錢有花在刀口上。購買前,建議可以檢查一下健保或自己額外保的保險,是否有補助噴霧氣的購買。如果買不起想要的機種,請詢問醫師有沒有其他適合的替代方案。 噴霧器的相關配件 例如濾網等等,有些配件是消耗品,經常更換能讓噴霧器用更久,長期下來,會比較省錢。此外,噴霧器的面罩、濾網等零件都有分很多種,購買前請先弄清楚正確的尺寸和款式,以免買錯浪費。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專家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與專家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