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確診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將終生依賴胰島素維生。」身為家長,這可能是家有糖尿病孩童的最大擔憂;此外,關心孩子是否血糖過低、在校飲食是否正確、有無按時施打胰島素等,也是常見的焦慮與不安?《Hello醫師》提供第一型糖尿病兒童父母一些建議,幫助父母調適心理,教導小孩如何照顧自己,在抗病生活中找出新「常態」。
第一型糖尿病童照護重點
第一型糖尿病因為缺乏胰島素,需要仰賴胰島素治療,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又因多發生在兒童與青少年身上,所以也常以兒童糖尿病稱之。面對第一型糖尿病兒童,父母須掌握的資訊如下:
- 改變家人飲食習慣,學會計算碳水化合物量
- 了解長效與短效胰島素差異及使用方式
- 了解如何使用血糖機與注射胰島素
- 學習如何檢查血糖與判讀測量結果
- 了解運動、疾病與壓力如何影響血糖
- 了解患病孩子可能有的心理影響與情緒變化
- 告知並尋求親朋好友與學校的幫助
(延伸閱讀:認識血糖:高血糖與低血糖的定義與症狀)
小孩有兒童糖尿病怎麼辦?
小孩確診後,父母不但要負責確保孩子的健康,建立施打胰島素習慣,同時,也要給予小孩重要的支持。但在幫助小孩的同時,也別忘記照顧好自己。
(推薦閱讀:糖尿病照護者壓力不上身!7撇步保持心理健康)
別再抱有罪惡感
這不是父母或小孩的錯,不要覺得「小孩有糖尿病是因為家人有糖尿病的關係」、「餵小孩吃了不對的東西才會讓他得糖尿病」、「我沒有教好小孩保護自己」。基因或環境可能造成影響,但並不是造成孩子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主因。
根據研究,患第一型糖尿病的爸爸,其小孩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1/17。有第一型糖尿病的女性,如果在25歲之前生小孩,孩子發病的機率是4%,25歲之後生的孩子發病風險則為1%。若夫妻2人皆患第一型糖尿病,孩子罹患的風險為10~25%,比例其實不算高,且即使具有遺傳基因,也不一定會遺傳。
另外,第一型糖尿病也會受到後天環境、病毒等物質所誘發;因此父母不妨放下負面、自責的心態,與孩子勇敢並積極克服問題。
(同場加映: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讓小孩了解糖尿病
當小孩被診斷出第一型糖尿病時,父母應要讓他們知道第一型糖尿病的相關資訊,讓你和小孩共同攜手對抗病魔,讓抗病過程輕鬆一些。治療原則包含按醫囑使用胰島素、飲食均衡並控制碳水化合物量、按時檢查血糖水平、規律運動。並且告訴孩子,你和醫師都會共同協助他對抗糖尿病,消除孩子的不安並給予其勇氣面對疾病。(同場加映:持續運動超重要!第一型糖尿病必知)
另外,也要告訴孩子得到糖尿病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什麼,糖尿病是一種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疾病。且給予糖尿病小孩信心,讓他們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繼續過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規律運動、打籃球、上學、閱讀書籍等。
關懷糖尿病小孩
當小孩被診斷出第一型糖尿病時,父母應讓他們知道第一型糖尿病的相關資訊,並與小孩共同攜手對抗病魔,使抗病過程輕鬆一些。
治療原則包含按醫囑使用胰島素、飲食均衡並控制碳水化合物量、按時檢查血糖水平、規律運動。同時,父母也要適時提醒孩子,會和醫師共同協助對抗糖尿病,消除孩子的不安並給予其勇氣面對疾病。
此外,也要告訴孩子,糖尿病是一種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疾病,並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什麼,且給予信心,讓他們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繼續過正常人的生活,依舊可規律運動、打籃球、上學、閱讀書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