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如同人體發電機,隨時輸送氧氣與營養物質至各器官組織,若長期未採取正確的生活與飲食習慣,輕忽生活中誘發心臟病的地雷,就極有可能提早發生心臟病。
隨年紀增長,尤其是高齡長輩,血管彈性不但開始變差、心室增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而隨著現今飲食、生活方式不佳,近年發生心臟病機率的年齡也有快速下降的趨勢。《Hello醫師》就告訴你關於心臟病的3大地雷,以及應如何預防,讓你一舉遠離心臟病的威脅!
心臟病3大地雷
💣心臟病地雷1:高脂、高納、高糖飲食
精緻澱粉容易導致體內血糖快速上升,過多⾎糖進入脂肪組織後,形成三酸甘油酯,亦即俗稱的⾎脂。而糕點、麵包等含有精緻澱粉的食物,或是甜甜圈、巧克力、含糖飲料等,由於在製作時常添加大量的糖與油,若慣性食用甚至天天攝取,便會吃進過多熱量,造成肥胖,進而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而鹹酥雞、雞排等油炸食物,或泡麵,也是台灣人熱愛的宵夜選項,但看似美味的食物,卻含有高油與高納,同樣容易引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外,長久下來亦可能罹患心臟病。
綜合而言,高油、高鈉或甜食食物易引發心臟疾病、血脂飆高,促使血管內脂質沉積,導致血管壁增厚,若長時間輕忽,恐將引發動脈粥狀硬化、冠心病,甚至中風。
因此,建議平時謹記「三多三少」的飲食策略,多喝水、多吃蔬果與全榖雜糧,並採取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內容,便能有助於體重控制,預防心臟病找上門。
💣心臟病地雷2:久坐不運動
不少高齡長輩由於體能或身體機能退化,平時寧願坐在家裡看電視而缺乏運動,或是年輕族群熱衷線上遊戲、追劇而少體能活動,殊不知長期久坐,可能會對骨骼肌蛋白脂酶的活動產生相當大的抑制作用,導致肌肉局部減少吸收血漿內的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進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膽固醇)濃度,如此一來便會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推薦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脂蛋白要負責!)
除此之外,久坐也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並減少肌肉的葡萄糖攝取量,導致血糖水平上升。長期下來,血液中過多的糖份便會與血管壁上的蛋白質結合,傷害血管壁上的自由基,使血管壁變得較為粗糙。
而為了修復血管壁,血管內的白血球和血小板也會增加,最後可能會引發心肌梗塞、心血管硬化、腦中風等疾病。對於長者而言,除了上述風險外,約有10%的60歲長者會罹患的肌少症,同樣容易因此併發骨折、代謝不良等更多相關病症。
為預防心臟疾病發生,建議每週應運動至少150分鐘,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相對緩和卻極有助益的運動如騎腳踏車、爬樓梯、快走、慢跑等,如能持續約30~40分鐘以上,不僅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改善心肺與血管功能。(你也想知道:罹病一定有前兆?10個常見心臟病疑問)
平時若難以從事上述運動,也不妨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休閒活動或家事,增加運動的機會。例如走樓梯代替搭電梯;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選擇在目的地的前1~2站下車,以增加步行時間;短程路途以走路或騎腳踏車替代開車,或者多做拖地或園藝等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