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做事拖延有好有壞!專家研究這麼說

做事拖延有好有壞!專家研究這麼說

現在看著螢幕的您,是不是正在逃避進行某項工作呢?拖延的症狀常常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尤其是當安排好的工作或任務特別的有壓力或是困難時,我們可能會傾向把完成該任務的時間延後,選擇先做其他輕鬆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本文將為您介紹為什麼會有拖延症狀產生,以及拖延可能衍生的好處或壞處。

拖延的原因與負面影響

根據科學導向(ScienceDirect)的研究顯示,有拖延傾向狀況的學生,對於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評分較低,也就是說對自己辦事能力沒信心啦!其原因可能來自於較低的自制力,以及缺乏掌控或支配工作的能力,導致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而選擇用拖延的方式,讓自己不用這麼快去面對工作;伊朗心理與行為科學期刊(Iran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的研究也指出,愛拖拖拉拉的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較低;還有研究指出愛拖延的人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程度較低,也就是說比較會苛責自己,這種嚴以律己的傾向如果和拖延行為合在一起,便會呈現一種惡性循環,因拖延而厭惡自己,導致自信心下降,於是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便想繼續拖延下去。此外,根據塞吉開放取用期刊的研究顯示,有拖延傾向的人擁有較大的杏仁核(Amygdala),杏仁核主要負責情緒反應,會經由過去的記憶來判斷之後的行為該如何進行,說的白話點就是,愛拖延的人會花更多時間猶豫,以及因為過往的失敗經驗產生焦慮,導致拖延的行為一再產生。

拖延行為也可能有好處?

雖然上面把拖延的行為說的罪大惡極,但其實換個角度來看,拖延對我們也許有所幫助。社會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將拖延行為分成主動拖延者(Active procrastinators)和被動拖延者(passive procrastinators),差別在於:主動拖延者是刻意拖延完成主要工作,因為他們在「快要來不及了!」的壓力底下,完成任務的效率會更好;被動拖延者則是因為無法快速做出決定,或逃避採取行動,而自然而然地將工作延後,對於主動拖延者來說,拖延可以被視為有正面幫助的行為,由於壓力是他們的動力,主動拖延者可以利用拖延的時間,完成更多事務。另外,在科學導向的一項研究中,主動拖延者表現得更加具有創造力,成因可能跟自我效能較高有所關聯。

撇開主被動不談,單就拖延行為本身來說,拖延除了幹其它事以外,也可能只是單純的發呆放空,這種看起來很無聊的行為,反而對於創造和想像力有所幫助,因為當我們處於無聊狀態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讓大腦自在的胡思亂想,在生活步調繁忙的現代社會,我們經常會把自己塞的沒有放空的時間,當事情一件一件來臨的時候,我們的腦袋沒有辦法休息或胡思亂想,但是往往充滿創意的靈感,便是在這種時候迸發出來。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Is procrastination friend or foe to health and creativity?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5108.php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Efficacy, Self-Esteem and Procrastination in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Studen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359724/
The Relationship of Procrastination and Self-efficacy with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 Student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7042813054372

現行版本

2020/05/11

文: 于承宇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Louis Zhang 更新


相關文章

吊橋效應是什麼?一種臉紅心動的感覺

返老還童?心智年齡倒退嚕3原因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于承宇 · 更新日期:2020/05/11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