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爸媽都會好奇寶寶出生後每個階段,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當嬰兒從出生後已達9週時,可能會開始區分聲音的差異,且聆聽技巧也愈來愈好,能更容易適應整體環境,而各位爸媽於這個階段也應特別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並於指定時間帶家中的寶貝至醫療院所,進行基本檢查及施打新生兒疫苗,才能好好掌握孩子的健康發展。
就讓《Hello醫師》為各位新手爸媽介紹寶寶於9週後會出現的常見行為,以及照顧寶寶的方法吧!
寶寶9週後開始會微笑、區分聲音!5大常見行為一次看
寶寶已經9週大時,不僅能夠分辨出熟悉的聲音與其它聲音的差異,聆聽技巧也愈來愈好,你可以仔細觀察寶寶對特定聲音的反應,看看寶寶如何分辨聲音來源。
另外,持續的對話則能幫助寶寶培養地方感,寶寶可能會在你說話時,不斷看著你的嘴巴,並對此著迷不已。你可能會對寶寶發出的聲音愈來愈多元(像音樂或呼嚕聲)感到訝異,且寶寶也會開始用獨特的笑聲與哭聲,來表達不同的需求。
以下為9週大的寶寶可能會出現的5種行為:
- 對寶寶微笑時,他們會報以一個燦爛的笑容。(寶寶的微笑帶有哪些含意?請看:寶寶第一次微笑了!背後真相父母必知)
- 區分熟悉的聲音與其它聲音。
- 尋找聲音的來源。
- 更能適應環境。
- 聽到鈴聲時有不同的反應,如盯著看、哭或不作聲。
如何照顧寶寶?
你可以透過持續與寶寶對話,來幫助寶寶,雖然感覺像是在跟自己說話,但是這樣有助於寶寶的認知發展,因為他們會從你嘴巴的動作、表情及情緒中學習。你可能會感到訝異,寶寶的溝通能力日漸進步,能夠過咕嚕聲、大笑或哭泣,來表達不同的需求。(該怎麼樣鼓勵寶寶學說話呢?請看:寶寶遲遲不叫媽!模仿他並鼓勵開口說話)
寶寶的健康須知
根據寶寶不同的狀況,醫師使用的評估方式也會不一樣。你可能對寶寶的生長有些預期或疑惑,可向醫師諮詢下列狀況:
- 基本測量:醫師會檢查寶寶的體重、身高及頭圍,確保寶寶有健康成長。
- 理學檢查:進行從頭到腳、胸到背的全身檢查,包括視力、聽力、心臟及肺部功能等,以確保寶寶健康並處於正常發育狀態。(進一步了解檢查項目:從出生3天到2歲!寶寶例行檢查一覽)
- 讓寶寶接種疫苗:B型肝炎(Hepatitis B)、小兒麻痺(Poliomyelitis,簡稱 Polio)、白喉(Diphtheria)、破傷風(Tetanus)、百日咳(Pertussis)、肝炎( Hepatitis)、肺炎鏈球菌(Pneumococcal),避免耳部感染引起腦膜炎(Meningitis),以及輪狀病毒(Rotavirus)引發嚴重腹瀉。(疫苗一籮筐記不住?寶寶該打的疫苗都幫你整理好,並按時提醒您:疫苗接種小幫手:紀錄嬰幼兒及兒童疫苗接種時間)
為何寶寶一定要接種疫苗?
許多家長可能聽說過有關疫苗的風險,不過,接種疫苗其實對大多數嬰兒是有必要的,因為它能避免寶寶感染一些容易罹患的疾病。
免疫活動是基於以下的機制:當我們接觸到弱化或死亡的致病微生物,或是曝露在因受熱或化學處理而變得無害的危險物質後,身體會自然而然產生抗體,保存在免疫系統裡。若寶寶受到這些病毒感染,抗體就會起作用,殺死特定的入侵微生物。
即便疫苗每年挽救了數千名兒童的性命,這種預防措施仍不是完美的。大多數兒童對疫苗只有些微的反應,不過有些兒童會因此生病,甚至非常嚴重。在極少數狀況下,疫苗會造成新生兒永久性傷害,或是死亡。
寶寶接種疫苗的6大注意事項
為了降低風險,你可以參考下列預防措施,確保寶寶在安全的情況下,接種疫苗:
- 確保醫師在接種前,徹底檢查寶寶的身體狀況,確認寶寶沒有罹患任何嚴重的疾病。如果寶寶生病了,就得延遲接種的時間,若只是感冒等輕微症狀,那麼就不需要延後。
- 請在接種前,詳細閱讀或聽取醫師提供的相關資訊。
- 接種72小時內(特別是前48小時),觀察寶寶有沒有任何嚴重反應,或異常舉動,若有請立即通知醫師。此外,下次看診時,請記得跟醫師說明寶寶的嚴重疫苗反應。
- 詢問醫師疫苗廠商、批號等資訊,並將上述資訊留存。若寶寶有嚴重的反應,醫師會向上級回報,並讓寶寶得到及時的照顧與治療。
- 下次接種前,必須提醒醫師寶寶上一次接種完的狀況。
- 如果對疫苗的安全性有任何疑慮,請直接與醫師討論。
雖然施打疫苗後,出現嚴重反應的案例非常少見,不過,若寶寶在接種疫苗2天內,出現下列任一症狀,請立即聯繫醫師:
- 超過40度高燒。(進一步了解孩子發燒該怎麼辦,請看:小孩發燒很常見~適時退燒處理別緊張)
- 連續哭超過3小時。
- 癲癇(Epilepsy):這個症狀是正常的,但不會造成嚴重發燒。
- 7天內癲癇或行為異常。
- 過敏,例如口腔、臉部或喉嚨腫脹、呼吸困難、蕁麻疹(Hives)。
- 無精打采、反應遲鈍及嚴重嗜睡。
若嬰兒接種疫苗後,有上述任一症狀,請盡快帶寶寶就醫,並將這些情形記錄下來,以便降低之後接種的風險。
瓶餵還是親餵?給新手爸媽2個小提醒
1. 瓶餵
有些媽媽會選擇瓶餵,這樣下午或晚上,才能忙裡偷閒。有些人則是因為要回到職場,或是奶水不足,使孩子體重增加太慢。(職業婦女哺乳別擔心:產後回職場…掌握7點照樣餵母乳)
如果計畫定時瓶餵,可以1次擠6瓶母奶冰在冰箱,以防緊急狀況,如媽媽生病必須服藥或是需要臨時出差幾天,寶寶仍然有足夠的奶喝。若你不曾以奶瓶餵寶寶母奶,也不要太擔心,相似的味道,會讓寶寶更容易接受餵食。
有些寶寶從親餵換成瓶餵之間完全沒有過渡期,有些則讓媽媽傷透腦筋。事實上,過早瓶餵可能會妨礙到親餵,因為寶寶可能因此將乳房與乳頭混淆,而且親餵與瓶餵需要的技巧不一樣。如果寶寶超過時間還沒嘗試瓶餵,可能會因為過於熟悉媽媽的乳頭,而拒絕奶瓶。
親餵是非常舒服的,因為你不需要擔心寶寶需要喝多少奶,而一開始轉換成瓶餵時,你可能就會不太清楚需要裝入多少奶量。建議媽媽們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因為不同年齡層的寶寶,需要的營養不一樣。
若你不得不回到工作崗位,會錯過至少2餐親餵的時間,請改成瓶餵,而且請在回到工作崗位的2週前,開始瓶餵。給寶寶至少1週的時間適應瓶餵,在每天餵2瓶之前,先從1瓶開始。若你打算讓寶寶喝配方奶,上述方法不只能幫助寶寶,也能讓你的身體逐漸適應,減少奶量,重返工作崗位時更輕鬆。(同場加映:親餵母乳或泡配方奶粉?母乳與配方奶各有好處)
若你只打算偶爾給寶寶瓶餵,出門前將乳房中的奶汁擠乾淨,會減少脹奶與漏奶的問題。確保餵寶寶的時間,沒有離你回家的時間太近,這樣回家時才有滿滿的奶水親餵寶寶。
2. 寶寶第一次微笑
若寶寶都沒對你微笑,不需要太擔心,就算是最幸福的孩子,沒到第6或7週前,可能也不會笑。寶寶開始有微笑的動作時,只是隨機的表情,之後你便能透過觀察,了解寶寶是整張臉在笑,還是只有用到嘴巴的肌肉,以分辨出寶寶什麼時候是真笑,什麼時候只是隨機地微笑。
雖然在寶寶身體準備好之前,還沒辦法開懷大笑,但只要多跟寶寶交談、玩耍、擁抱,很快就能看到寶寶大笑了。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vaccination-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