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披衣菌感染症狀有哪些?會自己好嗎?披衣菌感染原因、治療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 更新日期:2023/07/31

    披衣菌感染症狀有哪些?會自己好嗎?披衣菌感染原因、治療

    披衣菌感染是最常見的性病之一,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好發於性行為頻繁的年輕族群。由於披衣菌感染潛伏期長且症狀不明顯,因此多數患者感染後並不自知,導致感染擴散;女性患者可能出現子宮頸炎、卵巢發炎等併發症,男性則可能出現副睪炎、攝護腺炎。本文將為你說明披衣菌是什麼、披衣菌感染症狀及治療方式。

    披衣菌是什麼?

    披衣菌是種特別的致病菌,比細菌還微小,但卻不像一般細菌可以自行生存,需寄生在活的細胞內才可生長及致病。

    披衣菌可分為以下3個菌種,分別會導致不同疾病,而本文將聚焦於常見的性病主因——砂眼披衣菌感染:

    • 砂眼披衣菌(Chlamydia trachomatis):多數披衣菌感染者所感染之菌種,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傳染,如性器官接觸或生產時母子垂直傳染,患者可能出現砂眼或性病。
    • 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肺炎披衣菌引發非典型肺炎的常見原因,患者可能出現咽喉炎、鼻炎、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 鸚鵡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大多在禽鳥類間傳染,但亦可能感染人類而引發「鸚鵡熱」,其典型症狀包含頭痛、發燒、肌肉痠痛、乾咳,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胸痛,重症可引發呼吸衰竭、腦炎、心內膜炎等症狀。

    年輕人愛愛要小心,半數人感染披衣菌沒症狀,15~24歲最盛行!

    半數人感染披衣菌沒有症狀

    披衣菌感染潛伏期很長,平均約1~2週,長則3~6週,且多數患者沒有症狀(男性約50%、女性約75%),因此難以診斷及治療。

    披衣菌感染女性常見症狀

    披衣菌感染男性常見症狀

    • 尿道出現分泌物
    • 睪丸腫脹疼痛
    • 小便疼痛
    • 尿道口有刺痛感
    • 尿道有搔癢感

    若您符合上述一至數項症狀,建議盡快赴診所接受檢查,以免拖延治療時機,或者傳染給另一半。

    披衣菌感染若未及時治療,一旦病菌擴散、感染惡化,亦可能導致以下併發症或後遺症:

    披衣菌感染女性併發症及後遺症

    披衣菌感染男性併發症及後遺症

    披衣菌感染孕婦新生兒之併發症(生產時,垂直傳染給嬰兒)

    • 結膜炎
    • 失明
    • 嚴重會導致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甚至引發死亡

    年輕人愛愛要小心,半數人感染披衣菌沒症狀,15~24歲最盛行!

    披衣菌感染高風險族群:15~24歲

    披衣菌通常藉由性行為傳染,若性行為包括口交,也可能導致咽喉感染,或引發眼部感染。也因如此,披衣菌感染常發生於性行為頻繁的年輕族群。據統計15~24歲的年輕族群感染率最高,女性的感染率較男性高。

    其他披衣菌感染的危險因子如下:

    • 新性伴侶
    • 非單一性伴侶
    • 共同性伴侶
    • 已經感染性傳染疾病之性伴侶
    • 金錢交易或毒品交易之性行為

    建議未滿25歲或者年滿25且符合上述任一高風險行為之女性,每年接受1次披衣菌篩檢,而孕婦則應於第1次產檢時接受披衣菌篩檢,以降低新生兒感染風險。

    披衣菌感染診斷複雜,但使用抗生素治療十分有效

    披衣菌感染由於症狀較不明顯,因此需透過更進一步的檢查,才可得知是否為披衣菌感染。目前常見的檢查方式如下:

    • 抹片檢查:藉由抹片診斷出70~80%的披衣菌感染。
    • 細胞培養:透過培養細胞得知是否為披衣菌,準確度僅約60%,且培養過程耗時漫長,因此現今較少人使用。
    • 抗原測定:使用免疫螢光或免疫光學抗原偵測的方法,由尿液、精液、 尿道口或子宮頸取得檢體,可於30分鐘至4小時內得知結果。
    • DNA探針:採取檢體中的DNA後經PCR複製,以DNA探針與其結合後測定,準確率可達95%。

    披衣菌的治療相較診斷容易許多,主要使用四環黴素與紅黴素類藥物,如Azithromycin、Doxycycline、Tetracycline等,連續治療1週即可獲得顯著改善。建議性伴侶同時接受治療,避免未來再次交叉感染。

    預防披衣菌感染!安全性行為、單一性伴侶

    由於披衣菌主要經由性行為直接接觸傳染,建議性行為時應「全程」戴保險套,包含前戲、口交、肛交等非陰道交之性接觸。另外也建議保持單一性伴侶,以降低罹患性傳染病的風險。(延伸閱讀:性病別從口入!口交也有專門保險套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 更新日期:2023/07/31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