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症 ,又稱惡性腫瘤,癌症的發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被活化,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進而形成 腫瘤 ,如果持續惡化、形成惡性腫瘤,就是所謂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 指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在 2018 年奪去近千萬條人命,每六人就有一人是因癌症死亡;在台灣,癌症更連續 38 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7 年每 4 分 42 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時鐘比十年前快了足足一分鐘以上。

基礎知識

癌症

肺腺癌是什麼?症狀前兆、原因、分期病況、檢查治療一次看

肺腺癌是什麼?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屬於肺癌中的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 NSCLC)。肺腺癌始於分泌黏液的顆粒細胞(Glandular cell),通常會在肺泡(Alveoli)之中增長,位於肺部外緣,與其他癌症相比,肺腺癌往往生長得更慢。 台灣人肺癌在流行病學上部分特徵與西方國家不同,例如:女性肺癌的發生率特別高。以美國的資料來說,肺癌患者中有40%屬肺腺癌。就台灣來情況來說,肺腺癌佔台灣新診斷肺癌 70% 以上。 總的來說,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不抽菸,且超過9成的肺癌女性患者都不抽菸。東亞地區不吸菸的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率高過於癮君子,且近年肺腺癌有年輕化趨勢。不過為何如此原因未明,醫界仍在努力找出答案。(推薦閱讀: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肺腺癌症狀與前兆 肺癌是個無聲又致命的疾病,因為肺部內少有末端神經,造成肺腺癌初期「無感」,讓我們無法提早感覺不適。以下是常見的肺腺癌警訊與症狀: 久咳 喘不過氣 胸痛 聲音變的刺耳 咳血 體重異常下降 症狀可能會因人而異。但若呈現多個所述症狀,且持續一段時間,務必諮詢醫師了解狀況。(詳細了解:肺癌症狀與 9 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肺腺癌原因? 肺腺癌 vs. APOBEC 酵素 肺癌的成因取決於基因的穩定性,或是環境致癌物的刺激。基因不穩定就容易受癌細胞的破壞,受破壞後也不容易修復。(推薦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中央研究院2020年7月發表,找到台灣女性不抽菸卻罹患肺腺癌的原因,元兇就是癌細胞突變印記「APOBEC 酵素」。中研院指出,有高達74%從未抽菸年輕女性(小於60歲),體內 APOBEC 突變印記程度高。 另外,中研院發表報告中也指出,暴露於致癌物而引起的基因突變 ,也可能是癌症早期的主要驅動因素。 因此當生活在不良環境或有不良生活習慣,免疫力又不足以清除異常細胞時,就會容易導致癌症。(推薦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肺腺癌8大風險因子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種,所以觸發肺腺癌的危險因子與觸發癌症的因子有所重疊。包括: 吸菸 吸二手菸 炒菜油煙 基因突變 家族病史 本身就有肺病 空氣汙染 化學物質汙染:從事金屬業、冶礦業、接觸石綿、放射線 肺腺癌分期 肺腺癌的分期,也就肺腺癌的分期,也就非小細胞肺癌分期主要是依據依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的TNM癌症分期系統,並以此為非小細胞肺癌分期: 腫瘤(Tumor,簡稱 T):腫瘤多大了?肝臟中有幾顆腫瘤?腫瘤是否已擴散至肝臟裡的靜脈血管。 淋巴結(Node,簡稱 N):癌細胞是否已擴散至周邊的淋巴結。 轉移(Metastasis,簡稱 M)至遠端:癌細胞是否轉移到離病灶更遠的臟器諸如肺部等處。 (延伸閱讀:癌症分類與分期) 肺腺癌第0期 腫瘤只在氣管的最表層細胞中被發現,並未深入到其他肺部組織中。癌症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遠處(M0)。 肺腺癌第一期 肺腺癌第1a1期 以下2種情況皆屬肺腺癌第1a1期: 1. 肺腺癌仍屬微浸潤腺癌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簡稱 MIA),腫瘤的直徑不超過3公分,而癌細胞入侵肺部更深組織部分,直徑不超過0.5公分。癌症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身體的遠處(M0)。 2. 腫瘤的寬度不超過1公分,還沒到達內臟胸膜(Visceral pleura,圍繞肺部的膜),並且不影響支氣管(T1a)的主要分支。癌症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遠處(M0)。 肺腺癌第1a2期 腫瘤的直徑1~2公分,但還沒到達內臟胸膜,也不會影響支氣管的主要分支(T1b)。癌細胞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遠處(M0)。 肺腺癌第 1a3 期 腫瘤的直徑大於2公分,但小於3公分,尚未長到內臟胸膜,也不會影響支氣管的主要分支(T1c)。癌症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遠處(M0)。 肺腺癌第1b期 腫瘤具有以下1種或多種特徵(T2a): 寬度大於3公分,但小於4公分。 已經長到主支氣管,但在突起處不到2公分的範圍內(氣管分成左右主支氣管的位置),並且其寬度不超過4公分。 已長至內臟胸膜,寬度不超過4公分。 部分堵住了呼吸道,寬度不超過4公分。 癌症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遠處(M0)。 肺腺癌第二期 肺腺癌第2a期 腫瘤具有以下1個或多個特徵(T2b): […]

探索更多癌症類別

攝護腺癌(前列腺癌)

看更多 癌症 相關文章

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項、報告怎麼看?異常原因一次看

作者:大象醫師 每年做一次抹片,一輩子可能就多活3個月!大家一定在想,是什麼好康的事情要這樣誇大?大象醫師不是在危言聳聽,根據婦產科醫師人人必讀的教科書Williams內文(編按:Williams Obstetrics)提到,若18~65歲的女性定期做抹片預防子宮頸癌,平均壽命可以增加2~3個月。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子宮頸癌:子宮頸的變化 在講述歷史之前,大象醫師先說抹片在幹嘛?其實女性在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之後,大部分會被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所壓制,但當壓制不住的時候,我們的子宮頸細胞會一步步從良性走到惡性,這個歷程約要走至少10年!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所謂CIN的意思,是指子宮頸上皮內贅瘤(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輕度的癌前病變是CIN1,代表侵犯的程度輕微,大部分都可以自行痊癒;而中、重度的癌前病變,如CIN2、CIN3 ==>,在10到20年後演變到癌症的機率,分別至少是5%跟12%,建議要做較積極的治療。 子宮頸抹片的由來 來自希臘的Papanicolaou在西元1883年出生。大學時原本鑽研的是音樂與人文科學,後來受到身為醫師的父親所啟發,轉攻讀醫學;Papanicolaou在1904年以最高榮譽獎畢業於雅典大學(University of Athens);在短暫地從事軍醫後,在慕尼黑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1913年,Pap與太太Mary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們帶著僅僅250塊錢,毅然決然前往美國「大蘋果」– 紐約,開啟一連串的闖蕩;在抵達紐約上東區之後,Pap在康乃爾醫學院(Cornell University Medical)找了研究的工作。 1916年,Pap在研究細胞染色體時,發現用顯微鏡觀察女性陰道分泌物的細胞,可以用細胞型態來分辨出有無癌變的可能。 1928年,Pap被晉升為助理教授,並結識了婦科病理學家Doctor Herbert Traut,在他們經過了多年努力不懈的研究後: #子宮頸抹片(Pap smear)終於在1941年被證實是有效的檢查。 Pap與Traut兩位大師也共同在1941年出版了 這本關於抹片的經典大作。他們一輩子的貢獻真正造福了世上萬千的女性朋友!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 子宮頸抹片真的能預防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多久一次? 到底什麼是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預防6大方法 子宮抹片檢查前6大注意事項 期望大家能更理解抹片這件事情之後,讓這個檢查成為你我每年都放在心上的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子宮頸抹片真的能預防子宮頸癌? 如果可以,為何有些人不想做?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從現代醫學開始以來,我們人類就想盡辦法與癌症對抗,早期總以為侵入性的手術是最大的治療主力;以子宮頸癌來講,我們主要的手術是以根除性子宮切除術為主,需要切除整個子宮體及兩側組織、子宮頸、骨盆腔的雙側淋巴結及部分陰道(示意圖如上),過去在大型的醫學中心,這類手術是屢見不鮮的。 兵法家孫武說的好,「不戰而屈人之兵」,從預防的概念來講,如果我們能更早期的發現癌前病變,並予以治療,比起實行上述的大型手術,以及考量開刀完還有後續的ㄧ系列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或另一個能否治癒的議題相比,實在是利遠大於弊。 前面提過的Papanicolaou及Traut博士自1943年開創了子宮頸抹片這個篩檢方式之後,時間已經倏忽過了50年;在歐美國家,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廣泛應用,使得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30年之間降低了70%。今天歐美各國的子宮頸癌發生率, 平均只有十萬分之三至七而已,以結論來講,子宮頸抹片大大降低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幫助我們預防子宮頸癌;因此,檢查對人類的貢獻,確實不可言喻。 反觀台灣,衛生福利部於1995年開始提供免費篩檢子宮頸抹片,確實達成一部分的效果。25年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 1995 年的 2136 人,降至 2017 年 1418 人。在女性十大癌發生率中,子宮頸癌自每 10 萬婦女 27 人下降至 7.9 人,但跟歐美比起來,台灣既已躋身已開發國家,我們的抹片檢查實施狀況又是如何呢?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國民健康署分析 2016 年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指出,36 歲到 69 歲、未曾罹患子宮頸癌的524萬餘名婦女的抹片篩檢情形,3年內至少檢查一次者約占 56%、3至6年內至少檢查一次者約有 13%、超過6年以上至少檢查一次者約有 12.2%,而從未做過抹片篩檢者約 18.8%,約98.5萬人。 綜觀來說,台灣65歲以上族群的篩檢率較低,除了行動較為不便、衛教相關知識較為不足外,加上看病需要人陪同等多重因素,都影響了篩檢意願。 以台灣來說,雖然因為掛號、候診加上個人隱私的觀念不同等,導致抹片在台灣的涵蓋率只有52%,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卻已顯著下降82%。大象醫師相信,未來若能優化以上步驟,增加大家願意做子宮頸抹片的意願,子宮頸癌的發生率絕對還能進一步下降! 子宮頸抹片多久一次?30歲以上再檢查就好了? 子宮頸癌是只有年紀較大的女性會得嗎?該如何防範? 雖然說子宮頸癌好發年齡主要在50~60歲左右的女性,但其實年輕女性在20~30歲也可能得到。 我們目前知道,大部分的子宮頸癌都是來自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所導致,在感染後的5~10年間,有可能會被自身的免疫系統控制住,像是年輕如21~24歲的族群,較容易在感染後自己復原;相反的,25歲以上的族群則可能慢慢地演變成癌前病變,並被子宮頸抹片給提前抓到。 ASCCP最新治療準則,台灣其實還落後一大步,此為示意圖。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建議21歲以上開始,陰性則每3年一次 (ASCCP最新治療準則,台灣其實還落後一大步,上圖為示意圖) 雖然台灣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的確是德政,但也造成大家以為30歲以上再做檢查就好的誤解,根據美國陰道鏡及子宮頸病理學會共識準則(American Society […]


淋巴癌

被套細胞淋巴瘤(MCL)易復發 新療法有助提升預後、有望延長存活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分為何杰金氏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台灣有9成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被套細胞淋巴瘤,初期常無症狀,不易察覺,70%確診時已是晚期,導致中位存活期僅有42個月;近年醫界推出新療法,其中之一為新一代BTK抑制劑,針對60、70歲的好發族群,有望延長存活、爭取更卓越的預後。 究竟什麼是被套細胞淋巴癌,其症狀及主要治療方式為何?《Hello醫師》為您邀請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醫師,詳細說明MCL於淋巴瘤的分類及好發年齡,以及MCL的診斷、症狀及治療情形;並解說新一代BTK抑制劑的成效、與其他治療方法之間的差異。 被套細胞淋巴癌(MCL)是什麼? 淋巴癌又稱淋巴瘤,依據細胞型態的不同,可分為下列兩種: 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簡稱HL)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簡稱NHL) 不同國家、人種及年齡,兩種淋巴瘤的發生率皆不一樣;在台灣,兩者差距極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發生率佔9成,何杰金氏淋巴瘤則僅有1成。 人類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球,主要由B細胞、T細胞所構成,多數淋巴瘤都從這兩種細胞演變而來;所以,常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又概分為B細胞淋巴瘤或T細胞淋巴瘤。 被套細胞淋巴瘤屬於B細胞淋巴瘤,相較於其他種淋巴瘤,惡性度低,惡化速度較慢,因此較難在早期發現,又加上復發率高、患者普遍為60~70歲年長者,治療的棘手程度不輸惡性度高的淋巴癌。 MCL發展慢、症狀不明顯,早期難發現 人體的淋巴系統遍布全身,有500~600個淋巴結,當淋巴組織癌變時,除了淋巴結腫大之外,隨著受影響器官的不同,也會引發不同症狀,例如腦部的淋巴瘤可能會導致神智不清、手腳無力,腹部淋巴瘤則會造成下半身水腫或腹水,所以相較於其他癌症,淋巴癌的症狀較複雜多元,病患較難在第一時間發現。 罹患淋巴癌後,患者會出現全身或局部性的淋巴結腫大,例如脖子、腋下及鼠蹊部的淋巴結腫大,許多患者就是因此才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 李典錕醫師指出,相比於其他淋巴瘤,被套細胞淋巴瘤的成長很緩慢,也不會引起明顯症狀,所以病患通常不知道自己罹癌,等到淋巴結開始腫大、就醫檢查時,病情通常已進入第三或第四期。 被套細胞淋巴瘤復發率高,過往治療選擇效果有限 李典錕強調,被套細胞淋巴癌另一個難纏之處,在於復發率高、易有抗藥性。 MCL第一線的治療方法包括: 化學治療 標靶治療 自體骨髓移植 病患通常會先採取化學治療,再視病情嚴重程度、病患年紀及身體狀態,決定是否輔以更積極的標靶治療、自體骨髓移植;然而,多數病患接受化療後,通常還是會復發,而且腫瘤會對藥物產生抗藥性,使效果變差;即使採取更積極的標靶治療、自體骨髓移植,若患者的病情嚴重,仍有很高的機率會復發。 2013年醫學界推出BTK抑制劑;BTK是一種蛋白質,正式名稱為Bruton氏酪胺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癌化的B細胞中BTK有較高活性,使B細胞增生和擴張;而該藥物則能抑制BTK的活性,中斷細胞訊息的傳遞,藉此控制癌細胞,使其凋亡。 相比於其他療法,BTK抑制劑雖然效果好,提升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但也有血液及心臟相關的副作用,例如心房顫動、高血壓或凝血功能變差等,因此部分年紀較長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難以持續服藥。 MCL治療新進展 所幸隨著醫學進展,近年來在BTK抑制劑在專一性上有了新的突破,期待這一突破可以嘉惠更多病人,幫助延長病患存活年數,减少副作用,提升MCL患者的生活品質,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李典錕提到,他曾收治一位約70歲的MCL病患,服用新一代BTK抑制劑藥超過1年,至今病情已獲得穩定控制,也鮮少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改善病人生活現況。 然而腫瘤的致癌途徑往往非單一成因,對於部分MCL患者而言,化學治療或其他現有治療同樣具良好效果,因此患者首要應積極配合醫師建議,共同評估自身病情發展及生活目標,透過不同治療選擇達到相輔相成的治療效果。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癌症

外陰癌是什麼?致病原因和HPV有關?外陰癌症狀、治療詳解

外陰癌指發生於女性外陰的癌症,發生率雖低,佔所有婦科癌症中的1%,但正因為罕見,不只病患容易疏忽,醫師也可能在第一時間沒有察覺;到底外陰癌是什麼?好發族群、致病原因為何?外陰癌應如何治療?《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說! 外陰癌是什麼? 外陰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有大/小陰脣、陰蒂、尿道口及陰道口等構造;外陰癌最常影響外陰脣;其中,大陰唇病變佔病例的50%,小陰脣則佔15~20%。 外陰癌會導致外陰搔癢、灼熱、出血,並產生皮疹、腫塊和疣;好發於60~70歲年長女性。臨床上,多數女性年長病患因為觀念保守,經常會等到症狀嚴重時才會就醫,平均延遲診斷時間約1年。 外陰癌的原因?高達7成病例與HPV有關! 外陰癌如同其他癌症,難以歸咎於單一的致病原因,但有高達70~80%病患,在癌前病變時,發現人類乳突瘤病毒(HPV)的感染跡象,而癌變後的發現率則為10~50%,所以HPV可視為外陰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抽菸 外陰慢性發炎 外陰或子宮頸有上皮內瘤 有子宮頸癌病史 免疫機能不佳 曾患有梅毒、淋巴肉芽腫(披衣菌)或菜花等性病者 外陰癌的症狀 外陰癌最主要症狀是外陰搔癢,並可能持續多年以上,其他症狀包括: 有腫塊、斑塊 病灶型態包括白斑、贅瘤、皮疹、菜花狀疣、黑色素塊或硬化性苔癬;多數長於大陰脣上,但小陰脣、陰蒂及會陰也可能出現。 外陰灼熱、潰瘍 出血 分泌物異常 排尿疼痛、困難 【延伸閱讀:外陰搔癢怎麼辦?看私密處搔癢3大原因、止癢及治療方法】 外陰癌的分期 外陰癌的病程分為5個階段: 第零期:外陰原位癌,病變細胞尚未擴散或轉移。 第一期:腫瘤小於或等於2公分,沒有淋巴腺轉移。 第二期:腫瘤大於2公分,沒有淋巴腺轉移。 第三期:腫瘤侵犯到尿道下部、陰道、會陰及肛門,或懷疑有淋巴腺轉移。 第四期:腫瘤侵犯到尿道上部、膀胱、直腸或遠處轉移。 如何治療外陰癌? 外陰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並依據分期、擴散程度,搭配不同的治療選項: 外陰癌各階段的治療方法 外陰癌第零期 廣泛局部切除術、雷射手術,或兩者併行。 外陰皮膚切除術和移植 外陰癌第一期 根治性局部切除術 若癌細胞轉移至腹股溝淋巴結,再依據病灶位置,施行單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外陰癌第二期 改良根治性外陰切除術 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若淋巴結發現轉移的癌細胞,可考慮接受放射線治療。 外陰癌第三期、第四期 徹底切除外陰、腹股溝與兩側大腿上的淋巴腺,以及其他已擴散之骨盆腔臟器 依據擴散範圍,合併接受放療或化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其他癌症

注意膽管癌初期3症狀!膽管癌治療新藥、存活率一次看

膽管癌又稱「膽道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診斷不易且難以察覺,確診時,病患多已進入晚期,不僅治療棘手,藥物選擇也有限,導致病患致命率高,所以又被稱為「隱藏版癌王」。 因膽管癌去世的名人,包括香港巨星「肥肥」沈殿霞、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長子辜啟允,以及曾連任5屆台北縣(新北市改制前)議員的柯玟伶;究竟其存活率有多少?末期能活多久?《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膽管癌的症狀、治療方法、存活率,以及「3大關鍵前兆」! 膽管在哪裡? 膽管(英文Gallbladder)在肝臟與十二指腸間,是連接肝臟、膽囊和小腸的管道。 肝臟所製造的膽汁會透過膽囊儲存,當食物被消化時,膽汁會被膽囊釋放,並通過膽管進入小腸,幫助消化脂肪。 膽管癌是什麼? 膽管癌(英文為Cholangiocarcinoma)又稱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遠端膽管癌(即靠近壺腹的膽管癌)這3種類型,其中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 膽管癌好發族群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發布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膽管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居多,男性略高於女性。 膽管癌初期症狀難發現,出現3前兆速就醫! 膽管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加上國人對膽管癌的認識有限,即使胰臟癌初期出現消化不良、腹痛、食慾不佳或、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是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膽道癌的末期症狀則包括腹痛、全身乏力、夜間盜汗與體重減輕等。 多數病友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因此,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而末期症狀則。, 若您持續出現疲勞、腹痛、黃疸或其他特徵和症狀,請儘速就醫檢查;假設病情已趨嚴重,醫院可能會安排轉診至消化系統科,由專科醫師如腸胃科醫生師診斷。 膽管癌原因尚不明確,9大風險因子一次看 目前關於膽管癌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9大風險因子包括: 肥胖 糖尿病 白色糞便 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 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 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 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 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 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潰瘍性結腸炎 抽菸、酗酒 符合上述9大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延伸閱讀:膽長息肉怎麼辦?要切除嗎?膽囊息肉原因、種類及症狀解析) 膽管癌末期能活多久?存活率多少? 膽管癌常因發現得晚,可能出現化療效果不如預期,以及病情惡化快速等狀況,病友也可能出現肝功能惡化、重複膽道感染、惡病質(即癌症病患體內荷爾蒙、新陳代謝異常,或因食物攝取量減少所產生之結果)和營養不良等問題,使身體機能大幅衰落,僅約有半數病人存活超過8~10個月,末期膽管癌的五年存活率更小於5%。 (延伸閱讀:膽囊疾病怎麼吃?切記低油、少調味7大飲食原則助你吃得安心) 膽管癌治療方法:化療為主,放療為輔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於「癌王」胰臟癌已經耳熟能詳,但同樣早期難發現、具有高死亡率的膽管癌,卻鮮為人知,過去在診斷上,也常被界定是肝癌。 由於膽管癌治療進展慢,且治療選項少,若無法採取手術治療,過去10多年來只能選擇化學治療,以及局部輔以放療,但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 為此,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投入新藥研究,研發改良型藥物,顯著改善膽管癌病患的治療及預後。 膽管癌治療1. 手術 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管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復發,平均5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 膽管癌治療2. 化療 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說明,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僅2~3成病友的腫瘤在治療後縮小。 膽管癌治療3. 放射線治療 國泰醫院指出,當有阻塞性黃疸時,對於無法切除之膽管癌,可以考慮放射線治療,有助減少黃疸,並使腫瘤縮小。 不過,化療、放療及經動脈血管栓塞治療等方法的效果都不好,因此, 外科手術仍為治療膽管癌的首要選項。 膽管癌治療4. 免疫療法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2023年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管癌治療。 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 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管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 膽管癌新藥:改良型GS處方、NGS處方 衛生福利部指出,由台灣團隊研發改良型GS處方、NGS處方,是台灣膽道癌患者的佳音,改良型GS處方研究論文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Liver International》,NGS處方初步成果則已發表於2021年歐洲臨床腫瘤學會(ESMO)胃腸腫瘤年會。 相較於國際標準治療,改良型GS處方具有相似療效,但副作用較低,整體中位存活期為12.7個月;若使用NGS處方,有高達45%的病患腫瘤明顯縮小,整體中位存活期更長達19個月,且只有6%的病患發生嚴重白血球低下的副作用,為國內的膽管癌患者提供另一個成效更佳的治療選擇。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乳癌

預防乳癌不能吃哪些水果?化療、術後有差別!癌症飲食3禁忌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萬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位女性死於乳癌。 攝取適量的蔬菜和水果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但在不同治療階段中,乳癌患者需忌口的水果種類卻有不同。 《Hello醫師》為您介紹罹患乳癌後吃水果的3大禁忌,預防乳癌建議吃與不吃的水果,並分別針對預防、化療和手術等階段,列舉應避免的3大地雷水果。 乳癌飲食:多吃蔬果是預防、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多吃蔬果有助於預防乳癌 研究發現,相較於較少食用蔬果的女性,飲食較多蔬果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降低32~50%。(延伸閱讀:得了乳癌怎麼辦?分期檢測法、乳癌治療簡介) 多吃蔬果可降低乳癌患者死亡率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研究員瑪麗亞姆.法維德(Maryam Farvid)發表一篇前瞻性研究指出,透過食物頻率問卷調查,追蹤近9千位乳癌患者長達30年的分析發現,攝取較多蔬菜和水果,與死亡率呈負相關;特別是每週攝取2份藍莓,乳癌死亡率減少25%,全死因死亡率也降低17%。 該項研究也指出,攝取較多的綠葉蔬菜及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果及β胡蘿蔔素較高的蔬菜,同樣也與降低乳癌患者死亡率有相關。 以下介紹罹患乳癌後,挑選水果應遵守的3個原則: 乳癌飲食忌口多!吃水果應避免3大禁忌 乳癌禁忌1. 非當季、帶皮吃的水果(易發霉、農藥殘留) 正在乳癌手術、化療或放療的患者,應該選擇當季水果,以免感染黴菌,並盡量選擇可去皮的水果,避免吃到殘餘農藥。 可去皮的水果:柑橘類、荔枝、梨、蘋果,應先清洗再削皮。 連皮吃的水果:小蕃茄、草莓,應先以軟毛刷刷洗乾淨。 乳癌禁忌2. 白血球數過低生食水果(免疫力低) 當白血球數目低於3000時,不宜生食水果、飲用現榨果汁,可選擇包裝的濃縮還原果汁來獲得水果的營養;當白血球數目在3400以上的患者,可選用當季新鮮的削皮水果,食用時,應洗淨後削皮食用,也可用熱水汆燙消毒。 乳癌禁忌3. 少喝高糖分的的果汁 上文提到的哈佛大學學者研究也指出,罹患乳癌後,大量攝入果汁與乳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蘋果汁,以及柳橙汁以外的其他果汁。 瑪麗亞姆·法維德(Maryam Farvid)認為,與柳橙汁相較,蘋果汁中所含的高糖分,與癌症預後不良有關,可能是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的原因,因為癌細胞靠大量攝取葡萄糖以求快速生長。 癌症飲食:罹患癌症不建議吃的3類水果 多吃蔬果雖然有助於預防乳癌,但在特定的癌症治療階段,食用某些水果卻可能影響預後。以下介紹罹患乳癌後,應遵守的3種水果飲食禁忌: 1.化療時:不能吃「酸性、較硬」的水果 化療的副作用包含口腔黏膜潰瘍,容易造成口腔疼痛、口乾與進食不適,因此建議少吃柑橘類、奇異果等酸性水果,以免造成刺激。 此外,較脆硬的水果如蘋果,容易刺激傷口與黏膜,造成潰瘍,使口乾加劇,也應避免食用。 柑橘類:橘子、柑、柚子、甜橙、酸橙、葡萄柚、檸檬 奇異果 芭樂 蘋果 2.標靶治療:不能吃「有藥物交互作用」的水果 柑橘類水果 柑橘類水果不僅會影響化療藥物的吸收,還會增加標靶藥物、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副作用。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出,小腸所產生的CYP3A4的酵素,能幫助代謝部分藥物,但葡萄柚等水果卻能阻斷CYP3A4的作用,使藥物代謝受阻,在體內停留時間變長,造成藥物濃度過高,提高副作用發生率。 葡萄柚、葡萄柚汁、酸橙及楊桃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癌症研究中心指出,透過藥物Ribociclib進行標靶治療時,應避免食用或飲用葡萄柚、葡萄柚汁、酸橙或楊桃,以免提高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3.手術後:不能吃「熱性水果」水果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熱性水果易導致發炎,手術後身上有傷口,應避免食用熱性水果: 龍眼 荔枝 芒果 榴槤 櫻桃 金桔 抗癌飲食:預防乳癌的3種蔬菜水果 番茄、葡萄及青椒 韓國臨床研究顯示,女性停經前大量攝取番茄,以及停經後攝取葡萄和青椒,都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延伸閱讀:對抗乳癌可以吃什麼?乳癌患者必知飲食攻略一次看) 小心會增加乳癌風險的2種水果 乳癌忌口水果1. 酪梨 研究發現,女性食用酪梨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不過另一項針對更年輕的女性研究發現,吃酪梨與罹患乳癌並無相關;因此,建議乳癌的高危險族群,例如有家族病史、單側乳房曾得過乳癌或曾罹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人,應避免經常食用酪梨。 乳癌忌口水果2. 葡萄柚 研究指出,葡萄柚可能增加停經後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4顆以上的葡萄柚,會增加30%罹患乳癌的機率。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頭頸癌

下咽癌早期症狀「像感冒」易忽略!存活率、治療後遺症一次看

下咽癌屬於頭頸癌的一種,發生率僅次於口腔癌、口咽癌;由於症狀與耳鼻喉疾病相似,容易忽略或誤診,因此發現時經常都是晚期。 《Hello醫師》帶您了解下咽癌的症狀、原因、治療方法、後遺症及存活率。 下咽位置在哪裡? 咽(Pharynx)是一條連接口腔、鼻腔、食道和氣管的圓錐形通道區域,位於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是發聲的重要器官。在臨床醫學上,依據前方對應的部位,咽通常分成3部分: 鼻咽(Nasopharynx) 口咽(Oropharynx) 下咽又稱喉咽(Laryngopharynx),位於口腔、氣管與食道的交接處,由梨狀窩、後咽壁和環狀軟骨後區等3個構造組成;研究指出,約70%的下咽癌生長於梨狀窩區域。 下咽癌是什麼? 下咽癌(Hypopharyngeal Cancer)顧名思義就是原生於下咽的惡性腫瘤,好發於55~70歲的男性,主要的致病原因包含抽菸、過量飲酒及嚼食檳榔,這些不良嗜好也可能引發食道癌或其他種類的頭頸癌,所以經常與下咽癌同時發生。 研究指出,約有20%的下咽癌病人同時患有食道癌,相關性極高;此外,人類乳突病毒也是造成下咽癌的可能原因之一,不過在頭頸癌中,人類乳突病毒與口咽癌的關聯性更高。 頭頸癌分5種,致病原因和菸、酒有關 依據癌症原發部位不同,頭頸癌可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等。(延伸閱讀:頭頸癌是什麼?有哪些症狀?速懂頭頸癌的種類、原因及治療) 根據統計,超過75%的頭頸癌患者病患有抽菸、喝酒的習慣,因此抽菸、喝酒已被證明會造成頭頸癌。 每天抽1包菸,罹患頭頸癌的機率高於未抽菸者2倍 每天喝酒,罹患頭頸癌的機率高於未喝酒者約2~3倍 每天抽菸及喝酒持續20年,罹患頭頸癌的機率增高到近40倍 此外,台灣特有的嚼檳榔文化,也被證實與口腔癌的罹患有關,故減少抽菸、喝酒、嚼檳榔,是避免頭頸癌的第一步。 下咽癌原因 下列風險因子也可能導致下咽癌: 飲酒 嚼檳榔 抽菸 營養不足 長期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慢性刺激 缺鐵性吞嚥困難(PVS) 有風險因子並不意味一定會得癌症,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有罹癌風險或出現以下症狀,建議向醫生諮詢。 下咽癌早期有哪些症狀?下咽癌症狀一覽 下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見包括耳朵痛、喉嚨痛(治療後仍持續痛)及咽喉異物感等,因此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混淆;隨著腫瘤長大,病患會產生頸部腫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呼吸喘鳴及體重減輕等症狀。 下咽癌的症狀: 口臭 咳血 耳朵痛 吞嚥困難 呼吸困難 咽喉異物感 頸部淋巴結腫大 聲音變沙啞(末期癌症) 喉嚨痛(治療後仍持續痛) 吞嚥困難或疼痛(通常會因拒絕進食而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 下咽癌檢查方法 1.理學檢查 醫生藉由喉反射鏡或軟式纖維喉內視鏡,檢查腫瘤位置、侵犯的範圍及聲帶運動的情形;對頸部進行觸診,確認癌症是否轉移至頸部淋巴結。 2.影像學檢查 透過頭頸部的電腦斷層檢查(CT)及核磁共振(MRI),檢查下咽癌的侵犯及轉移程度,為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有時會輔以胸部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有無肺部轉移;肝臟超音波、全身骨骼掃描的檢查,則可排除肝臟和骨骼轉移的可能性。 3.咽喉顯微直視鏡檢查 在全身麻醉時,經顯微直視喉鏡採集組織標本做病理切片檢查,並可標記的腫瘤位置、範圍,作為手術時的依據。 4.食道鏡及氣管鏡檢查 下咽癌的病患原則上都需接受食道鏡的檢查,確認癌細胞向下侵犯的範圍,以及有無第二處食道原發癌存在的可能性;此外,若懷疑氣管受癌細胞侵犯時,也需做氣管鏡來確定。 下咽癌治療 下咽癌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化療合併放射線治療等方法。 1.手術治療 部分咽喉切除術 下咽癌早期,癌細胞尚未侵犯到真聲帶或環狀軟骨侵,可施行此種手術;僅切除腫瘤,仍可保留喉部,發聲、呼吸及吞嚥等機能都不會在術後受到太大影響。 全咽喉切除術 下咽癌晚期,喉部通常已被癌細胞侵犯,因此喉部也需要一併切除;全喉切除後,下咽部的缺損可直接縫合,或以組織瓣來重建吞嚥道;術後病患的呼吸道、吞嚥道即分離,進食時仍由口,呼吸則由位於胸骨上緣的氣管造口進行。 全咽喉切除術後,病患發聲將會有所不便,但仍可靠輔助方法發聲。  頸部淋巴結清除手術 若癌細胞轉移至頸部淋巴結,便可能需同時進行此種手術,一併治療頸部;然而,一旦癌細胞轉移至有頸部淋巴結,預後通常較不理想。 2.放射治療(俗稱電療) 下咽癌若早期發現,有機會使用放射治療將癌細胞殺死,但由於發現時,通常都是第三期以上,因此一般來說都需合併放射治療及化療同時進行。 放射治療也用於下咽手術後病理報告發現有危險因子時的追加治療。 下咽癌放射治療後遺症 第1~2週:皮膚會出現輕微紅斑 第2~3週後:紅斑顏色逐漸變深並發癢 第3~4週後:乾性脫屑、膚色更暗沈等 第4~5週後:可能會導致濕性脫屑、皮膚潰瘍等現象,若患者隨意搔抓,易併發細菌感染,甚至可能被迫需要中斷放療,延長療程的時間。 3.化療及標靶治療 化療除了會與放療合併進行外,也常用於根治性或緩和性治療: 根治性化療:先注射藥物使腫瘤初步縮小,再搭配後續的手術或放射線治療。 緩和性化療:用於癌症末期,目的是減緩腫瘤出血、呼吸道阻塞等症狀,而非治癒癌症。  4.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屬於化療的一種,可更精確地殺死腫瘤細胞,減少傳統化療藥物的毒性及副作用。目前的標靶藥物無法證實能夠單獨用於治療下咽癌,通常會併用其他傳統治療方式,例如放射治療。 下咽癌的轉移與存活率 研究指出,發現罹患下咽癌時,70%的病患都已轉移到頸部淋巴結,20%的病患則會出現遠端轉移,常發生的位置依序為肺部、骨骼及肝臟等部位。 醫學文獻指出,下咽癌3年的平均存活率為30~60﹪,5年的平均存活率為25~30﹪;但若為第一期或第二期,存活率可高達80-90﹪。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頭頸癌

唾液腺癌6大症狀「死亡率超高」 原因、分期、治療一次看

唾液腺癌雖罕見,死亡率卻極高,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待患者臉部出現不明腫塊、吞嚥困難等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 《Hello醫師》帶您認識唾液腺癌的症狀、原因、檢查及治療方式。 唾液腺是什麼? 唾液腺負責產生唾液,釋放至口腔中,可以幫助消化食物的酶;唾液中含有特殊的酵素與免疫球蛋白,有抗菌的功能;此外,唾液還能維持口中的酸鹼值穩定,進而保護牙齒琺瑯質,預防蛀牙。 人體的唾液腺包括了腮腺、頜下腺、舌下腺與小唾液腺等4個部份: 腮腺:最大的唾液腺,位於每隻耳朵的前面和下方;約80%的唾液腺腫瘤源自於此腺體,其中約20%為惡性。 頜下腺:位於頜骨下方,約10~15%的唾液腺腫瘤源自於此,下頷腺腫瘤則約有50%的機率為惡性。 舌下腺與小唾液腺:位於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體積較小且出現腫瘤的機率較低,但若產生腫瘤,超過50%為惡性。 唾液腺腫瘤約占所有頭頸部腫瘤的3%,值得注意的是唾液腺體積愈小,產生腫瘤後惡性的機率愈高。 唾液腺癌是什麼? 唾液腺癌是癌細胞在唾液腺組織中形成,屬於非常罕見的疾病,罹癌佔比低於1%,約佔頭頸癌的3~5%,是發生率較低的罕見頭頸部惡性腫瘤。(延伸閱讀:頭頸癌是什麼?有哪些症狀?速懂頭頸癌的種類、原因及治療) 研究顯示,唾液腺癌好發年齡介於60~70歲,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3倍,臨床上經常出現頸部淋巴結及遠端轉移,再發性極高、生存率低。 唾液腺癌的原因 多數唾液腺癌的病因不明,可能的風險因素包括: 高齡年長者:雖然唾液腺腫瘤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但最常見於年長者。 工作場所接觸特定物質:工作涉及橡膠製造、石棉開採和管道工程會提高罹癌風險。 淋巴腺疾病:研究發現,曾患淋巴腺疾病,發生唾液腺腫瘤的危險性較大。 頭頸部曾經過X光照射:頭、頸部接受X光照射、孩童接受輻射治療是重要風險因素。 由於目前唾液腺癌原因不明,有風險因子不代表一定會罹癌;無風險因子也不代表無罹癌風險。若認為自己可能有風險,請立即諮詢醫師尋求建議。 唾液腺癌的轉移與分期 研究指出,約60~80%的唾液腺管癌患者會有淋巴結轉移,30~60%會遠端轉移,最常見為肺轉移,其次為肝轉移、骨轉移。 唾液腺癌可分為以下四期: 唾液腺癌初期:腫瘤不超過2公分,且癌細胞尚未到達淋巴結。 唾液腺癌二期:腫瘤大於2公分,但不超過4公分,且尚未轉移至淋巴結。 唾液腺癌三期:腫瘤大於4公分,或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淋巴結。 唾液腺癌四期:屬於末期,腫瘤可能是任何大小,並且已轉移至下列區域: 附近的軟組織 皮膚、顎骨、耳道、面神經、顱底或頸動脈 頭部和頸部以外的身體遠處部位 大的淋巴結(超過3公分),與腫瘤位於頸部的同一側 任何大小的多個淋巴結,與腫瘤位於頸部同一側 任何大小的一個淋巴結,與腫瘤位於頸部對側 唾液腺癌的症狀 唾液腺癌的症狀包括腫塊、或吞嚥困難,但也可能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並在患者接受定期牙科檢查或身體檢查才中發現。 唾液腺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耳朵、臉頰、​​下巴、嘴唇或口腔內的腫塊(通常無痛) 臉上的疼痛不會消失 液體從耳朵流出 面部麻木或無力 嘴巴難以張開 吞嚥困難 如果您有上述任何情況,請諮詢醫生尋求進一步建議。 唾液腺癌的檢查方式 如有發現異常腫塊,建議可先至耳鼻喉科門診接受專業診斷,唾液腺癌的檢查方式包括: 身體檢查和健康史:檢查是否有腫塊、不尋常的特徵,詢問健康習慣及過去的疾病和治療史。 MRI(核磁共振) CT掃描(電腦斷層掃描) PET掃描(正子放射斷層) 內視鏡檢查 活組織檢查 細針抽取法(FNA):用細針取得組織,為最常見的檢驗方法。 切片:切除部分腫塊或看起來異常的組織樣本。 手術:若在FNA或切片檢查無法診斷出癌症,則可考慮切除腫塊,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由於唾液腺癌難以診斷,建議由有唾液腺癌診斷經驗的專業醫生進行檢查。 唾液腺癌3大治療方法 1. 外科手術 手術切除是唾液腺癌常見的治療方法,醫生會切除腫瘤及週邊組織,有時還會合併淋巴結切除手術,以求徹底去除癌細胞。 經歷手術後,部分患者可能需接受放射治療,以殺死手術無法清除的殘留癌細胞;手術後為降低癌症復發風險,則可能會進行輔助治療。 2. 放射治療 用高能量X光或其他輻射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唾液腺癌多為鱗狀扁平的上皮細胞癌,對於放射線照射較敏感,因此常作為主要療法,或手術切除的輔助療法;放療療程通常7週,第1週後就會開始有副作用:唾液減少、口腔乾澀、食物不易軟化及咀嚼費力等。 放療長期副作用後有口乾、牙照顧不易等狀況,應適時保持口腔清潔與牙科定期追蹤檢查,以減少蛀牙產生。被照射過之神經肌肉組織容易纖維化或早期退化,依照射部位不同,可能有張口困難、肩頸部組織僵硬、吞嚥困難、視覺聽力退化等。雖然有些副作用可用藥物來減輕,但最重要的是及早適度進行復健、運動並持之以恆,可減輕及預防嚴重慢性副作用的產生。 3. 化療 透過藥物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化療藥物可通過口服或註射到靜脈或肌肉中;唾液腺末期可使用化療與放射線合併治療,但化療目前並未列入唾液腺癌的標準療法,因此仍需藉由醫師專業診斷後決定是否進行。 唾液腺癌的死亡率、生存率 唾液腺癌多數病患5年內死亡,死亡率達60%至75%,惡性度極高。研究顯示,唾液腺癌第一期5年生存率平均86%,第二期5年生存率平均66%,第三期53%,第四期32%。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白血病/血癌

1/3血癌是這種!淺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症狀、治療及存活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有2,612位白血病案例,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比例最高達32%;在AML病患中,有11%未接受治療,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無法治療嗎?《Hello醫師》向您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症狀,以及相關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什麼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因骨髓內的骨髓母細胞(或稱骨髓芽細胞)發生癌變,導致芽細胞大量增生,也就是所謂的「未成熟白血球」。這些白血球會佔據骨髓空間,進入血液循環,導致紅血球、血小板等細胞的數量下降。 為什麼會罹患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3點: 由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發展而成。 部分AML患者有FLT3、c-KIT和RAS等基因突變型態,可能是染色體易位(轉位)、缺失、倒位或重複所致。 其他致癌因素,例如長期接觸苯這類化學物質、抽菸、白血病家族史、暴露於輻射環境、遺傳疾病(如唐氏症)及病毒感染(如HTLV-1)等。 AML與白血病家族史的關聯較小,65歲以上老年男性為AML的高風險族群。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分類 雖然白血病不像其他癌症可根據腫瘤大小、擴散狀況來分期,但可依據不同染色體變異與細胞分化,分成以下8種類型: M0:急性低度分化白血病(Minimally differentiated leukemia) M1:急性未成熟骨髓芽球性白血病 M2:急性成熟骨髓芽球性白血病 M3:急性前骨髓細胞性白血病 M4:急性骨髓單核球性白血病 M5:急性單核球性白血病 M6:急性紅血球性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細胞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狀 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包含發燒、夜間盜汗、食慾減低和莫名的體重下降等,不過AML患者的疾病進程通常較快,有利於患者早期發現,其症狀的變化主要和以下3點有關: 紅血球不足:患者有貧血、臉色蒼白、頭暈、呼吸困難或急促、頭痛及疲倦等症狀。 正常白血球不足:AML患者體內雖有大量未成熟白血球,但因不具備正常白血球的功能,一再發生感染或發燒。 血小板不足:患者的凝血功能下降,容易發生牙齦流血、流鼻血、皮膚有點狀或塊狀出血。 患者還可能會有骨頭或關節疼痛,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因白血球不正常積聚在肝或脾臟,導致腹脹。 在罕見的情況下,大量的不正常白血球還可能會堵塞血管,若發生於肺部就會引起呼吸困難;若是眼部則會影響視力。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診斷方法 常規血液檢查(Complete blood count, CBC)可提供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數值,若懷疑是白血病,則會進一步利用骨髓穿刺,抽取極少量骨髓液做抹片檢查,觀察血球的分化情形,以便判定是何種白血病與擬定未來的治療策略。 由於AML是因為芽細胞異常增生,經常可在健康檢查或其他需要抽血的情況下被檢測出來。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方法 AML患者以化療作為治療主軸,依序為「誘導」、「鞏固」、「維持」,一開始會先採用7+3療程:注射Ara-C藥物7天加上Idarubicin或Daunomycin注射3天,約7成的病人會獲得改善。 癌細胞數量大幅減少後,病人的症狀會得到緩解,不過仍須繼續接受鞏固化療,以2+5療程(為7+3的減量版)避免血癌復發。若能進行骨髓移植(幹細胞移植),就能提高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癒率;患者可能需服用免疫抑制劑來減低排斥反應。接受骨髓移植前或鞏固治療後,患者會視情況進行維持性化療。 M3 AML治癒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急性前骨髓細胞性白血病(簡稱APL或AMPL)的病人,在接受分化誘導治療時,可選擇使用ATRA全反式維甲酸(或稱全反式維生素A酸),搭配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高達9成患者會出現緩解,缺點是只要停藥便容易復發,因此也有療程是在初期以全反式A酸治療,隨後再使用傳統化學療法降低復發率。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方針也須視患者年齡而定,年輕患者較適合比較積極的治療方式,以痊癒作為目標;老年人主要在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標靶藥物提升高齡患者存活率 部份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並未接受治療,這可能是因為患者認為白血病的治癒率不高,拒絕治療,或因病情快速發展,在接受治療前離世,因為AML患者未治療的存活率可能只有幾個月。 過去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除了化療與骨髓移植外,幾乎沒有其他治療選擇,然而高強度的化學治療往往對高齡病患造成威脅,因此有時可能會採取姑息治療的方式,減少癌友的痛苦。 然而目前已有不少標靶藥物,可代替副作用比較強的傳統化療,減少病患體內的癌細胞數量。若有機會進行骨髓移植,病患的存活率便會明顯增加。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預後和存活率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緩解率佳的血癌類型。基本上,接受誘導治療的AML患者,有60~70%機率可完全緩解,然而緩解不代表白血病不會復發;也因為如此,在後續鞏固化療的部分,3年以上的存活率會降低至20~30%;所以最好還是接受骨髓移植。若接受骨髓移植(以異體骨髓移植為佳),超過5成患者的存活率可達5年以上。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淋巴癌

淋巴結腫大看哪科?如何治療淋巴癌?解說淋巴癌檢查、診斷及分期

相較於其它癌症,淋巴癌只要妥善接受治療,通常存活率和預後都不會太差。當然診斷時間的早晚影響仍非常大。  繼《淋巴癌初期症狀、先兆有哪些?淋巴癌6大症狀、原因詳解》後,《Hello醫師》帶您繼續了解淋巴癌的診斷、分期及治療方式。 淋巴癌的診斷與檢查 如上篇文章所述,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癌的主要徵兆,在醫師檢查時,通常會先針對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淋巴結數量較多的部位進行觸診,再透過以下方式做進一步的診斷: 抽血檢查: 相較於一般人,淋巴癌患者的白血球和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與乳酸去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數值會升高,血小板和紅血球數量則會減少。 影像學檢查: 例如X光、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正子斷層掃描(PET scan)及超音波檢查等。 骨髓穿刺: 利用細針穿入骨頭,抽取部分骨髓樣本,檢查淋巴癌是否入侵骨髓。 活體組織切片檢查: 採取部分淋巴腫瘤的組織,經由顯微鏡觀測後,判定患者是否罹患淋巴癌與淋巴癌的分期。 淋巴癌該看哪一科? 我們通常會依身體的不適部位,決定要去哪一個專科就診,如感覺腋下淋巴結腫大,就去血液腫瘤科或一般外科,或發現頸部有莫名腫塊,去耳鼻喉科就診。 以下科別皆可協助淋巴癌診斷,若不確定,可先掛家醫科,由醫師診察後再決定是做進一步的治療或轉介。 家醫科 血液腫瘤科 耳鼻喉科 一般外科 內科 腫瘤醫學科 淋巴癌分期:第一、二、三、四期 淋巴瘤的分期通常以橫膈膜為界線,分為以下四期: 第一期:淋巴瘤僅出現於1個淋巴區,或淋巴瘤僅出現在淋巴系統以外的1個器官。 第二期:橫隔膜同側有2處以上的淋巴區遭到腫瘤侵犯,或是淋巴瘤出現在淋巴系統外的1個器官和同側之其他淋巴區。 第三期:橫膈膜上下兩側或脾臟都有淋巴區遭侵犯。 第四期:腫瘤侵犯淋巴系統外器官,如:骨髓、肝、肺及骨頭等。 另外,若臨床症狀發燒超過38度、夜間盜汗和6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10%者,醫師會在期別後加上一個「B」,如無上述症狀則加上一個「A」,輔助判斷病情。(延伸閱讀:癌症分期、種類怎麼看?如何照顧癌症病人?癌症權威名醫來解答) 如何治療淋巴癌? 淋巴癌的治療會因腫瘤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如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因為對放射線治療的效果良好,因此會優先放療;但若期數已進展至第三或第四期,可能會搭配化療一併進行。由於何杰金氏淋巴瘤對放療效果較好,也不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患者的預後和存活率通常良好。 不過,台灣的淋巴癌病患通常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依其病情發展速度,可分為低惡性度與中、高惡性度: 低惡性度: 腫瘤發展較慢,早期難發現,主要治療方式包含放療和化療;但是低惡性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面對化療的效果不佳,因此常有復發情形;可考慮使用抗 CD20單株抗體進行治療。單株抗體可和癌細胞的結構結合,讓免疫細胞辨識並將其殺死。 中、高惡性度: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展迅速,但結構較不穩;對於化學治療的反應良好,通常採用CHOP(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 Prednisolone)等4種化療藥物合併治療,不過能用化療根治的患者僅達30~40%。 針對復發病患,可考慮採用局部放療搭配化療,或是提高化療劑量,再搭配骨髓或幹細胞移植,或者透過抗CD20單株抗體進行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淋巴癌

淋巴癌初期症狀、先兆有哪些?淋巴癌6大症狀、原因詳解

脖子腫一塊,摸一摸覺得是粉瘤就不以為意嗎?或許比想像的更嚴重,可能跟淋巴系統有關,意即可能罹患淋巴癌!淋巴癌通常由其他部位轉移所致。究竟淋巴癌初期症狀為何?有哪些先兆?在淋巴癌的類別中,有分何杰金氏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者差異為何?本篇文章《Hello醫師》為您說明淋巴系統、罹患淋巴癌的原因,以及淋巴癌6大症狀。 認識淋巴系統 淋巴系統(Lymph)是人體免疫的重要環節,許多器官皆受到淋巴系統的保護,對抗感染和病菌。 淋巴系統可分為淋巴管、淋巴結及淋巴球等3部分。淋巴會在淋巴管中流動,將病原體帶回淋巴結進行過濾,此時可能會產生淋巴結發炎或腫大等免疫反應,但在病原體清除後,淋巴結通常會消腫。 什麼是淋巴癌? 淋巴癌最明顯的徵兆就是淋巴結腫大,這可能是癌細胞自他處轉移,或淋巴結自身出現癌變所致。由淋巴結癌變形成的惡性腫瘤也可稱為淋巴瘤(Lymphoma),並分為以下2種: 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延伸閱讀:莫名發燒又咳嗽可能不是感冒!了解什麼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症狀、分期及治療方式)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又可細分成以下3種: B細胞淋巴瘤 T細胞淋巴瘤 NK細胞淋巴瘤 何杰金氏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差異? 臨床上,醫師會藉由切片檢查,觀看病理組織中有無李特.斯頓伯格細胞(Reed-Sternberg Cell,簡稱 RS 細胞),來判斷淋巴癌種類。若患者檢體有RS細胞,即屬於何杰金氏淋巴瘤。 何杰金氏淋巴瘤比較容易在頸部、胸部或腋窩形成,患者年齡層較年輕,約30歲;普遍預後情況較好,但罹患人數也較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則沒有固定位置,患者年齡層較年長,多數為60歲以上長者,預後則視惡性程度而定。 以發病率來說,台灣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機率為何杰金氏淋巴瘤的9倍,因此多數淋巴癌死亡患者大都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根據衛福部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在10大癌症死因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占女性第8位、男性第9位。 淋巴癌的初期症狀與先兆 換言之,淋巴結腫大為淋巴癌的症狀之一。在淋巴癌初期,患者可能會出現頭頸部、腋窩或腹股溝的淋巴腺腫大;這些淋巴結通常無痛也不會紅腫,若會紅腫、發熱則通常是淋巴腺發炎。 頸部、腹股溝及腋下的淋巴結腫大,可透過觸診、自我檢查發現,但患者也可能因腫大體積過小而忽視。若腫大的淋巴結位於身體內部,無法透過觸診發現,就須接受深入檢查。 淋巴癌6大症狀 淋巴瘤形成位置的不同,患者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症狀,如腦部淋巴瘤會影響記憶與思考能力;腹部淋巴瘤可能造成下半身水腫或腹水;皮膚淋巴瘤則可能出現紅腫發癢、斑塊或結節;鼻腔淋巴瘤則是鼻塞、發燒等症狀。 淋巴癌常見的6大症狀如下: 發燒 皮膚起紅疹、發癢 體重減輕 夜間盜汗 咳嗽 呼吸困難或急促 讀者可用「燒、腫、癢、瘦、汗、咳」等6字搭配自我觸診,進行簡易判斷。若發現頸部、腹股溝及腋下有明顯腫脹,或症狀與上述情形十分接近,建議盡速就醫。 為什麼會罹患淋巴癌?淋巴癌原因說明 如同多數癌症,淋巴癌無法歸咎於單一原因,但特定族群或長期接觸特定物質的致癌率會較一般人高: HIV患者(延伸閱讀:HIV=AIDS?一次搞懂愛滋病毒和愛滋病的差異) 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第1型、第2型感染者 人類皰疹病毒第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稱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者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者 免疫功能缺損患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長期暴露於化學藥劑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