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症 ,又稱惡性腫瘤,癌症的發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被活化,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進而形成 腫瘤 ,如果持續惡化、形成惡性腫瘤,就是所謂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 指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在 2018 年奪去近千萬條人命,每六人就有一人是因癌症死亡;在台灣,癌症更連續 38 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7 年每 4 分 42 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時鐘比十年前快了足足一分鐘以上。

基礎知識

癌症

【醫師幫幫我】無聲「新癌王」 腫瘤科名醫吳教恩醫師解析 肺癌早期發現的關鍵密碼與預防方式

肺癌被稱為無聲殺手,患者在早期幾乎沒症狀,因為肺部幾乎沒有神經,所以不會產生痛覺,只有當腫瘤壓迫肺部,或引起肺部發炎反應,造成咳嗽時,才容易被發現;然而,想要早期發現肺癌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醫界已發展出許多檢測方式,可幫助民眾及早發現肺癌、及早治療,提升存活率。 《Hello醫師》直播節目【醫師幫幫我】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級醫師吳教恩,透過「線上直回」Q&A,與讀者面對面溝通,解說及早發現肺癌的關鍵密碼與預防方式;《Hello醫師》特別為您整理「精華版」,讓您更對防範肺癌的發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低劑量電腦斷層 揪出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症狀,過去雖然有胸部X光作為初期篩檢工具,但僅能發現2公分以上的腫瘤,吳教恩醫師表示:「目前研究證實,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助於揪出早期肺癌,建議40或45歲的民眾,無論有無家族史或是否為高危險族群,都可主動進行篩檢」。針對肺癌的高危險族群,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1日開始,提供每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補助。 直播過程中有民眾線上提問,「擔心篩檢時所產生的輻射量,可能傷害身體健康」,吳教恩醫師說明:「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量低,且2年做一次篩檢,對人體不會有太大影響」。 遠離肺癌危險因子 及早預防勝於治療 吳教恩醫師提醒,預防肺癌4大要點: 戒菸、避免二手菸 遠離空氣汙染 降低職業暴露 高危險族群定期篩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探索更多癌症類別

攝護腺癌(前列腺癌)

看更多 癌症 相關文章

肺癌

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肺癌死亡率和發生率在國內都高居第一,成為名符其實的「癌王」。根據衛生福利部112年統計,癌症為十大死因之首,肺癌更是頭號殺手,共奪走1萬多條人命,其中高達7成是肺腺癌。據統計,在數千位肺腺癌病患中,超過半數男性、9成女性為不抽菸的患者,顛覆多數人認為抽菸是肺癌主因的印象。 《Hello醫師》帶您認識肺癌在台灣的最新現況,究竟造成肺癌的原因為何,為什麼不抽煙也會得肺癌?預防肺癌又該怎麼做?一起來了解! 不抽菸≠肺癌主要原因:5大元兇要小心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指出,除了吸菸為致癌因素之外,導致肺癌的其他原因還有下列幾項: 菸害(二手菸、三手菸) 油煙:烹調油煙中含有不少危害物質如懸浮微粒、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多環胺、硝基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等 空汙:如室內外的細懸浮微粒(5)可深入肺泡,引發呼吸道疾病與肺癌的風險 居家空氣汙染:祭拜燃香與金紙產生的煙、蚊香、薰香、石棉裝潢或具輻射性的氡氣 職業空氣汙染:長期暴露於化學物質當中如有機溶液、棉塵等。 5大因素中,其中又以空汙影響最深、危害最大。台灣各縣市肺癌人數以北、中、南部最多,特別是台北、新北、嘉義、彰化、高雄等空汙較嚴重的城市;相較之下,東部及外島最少,足見空汙對肺部健康的影響。 對於多數空污城市嚴重的居住者而言,日常外出或居家即應培養穿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等預防措施,以因應環境污染對肺部的侵襲。(延伸閱讀:肺癌症狀與 9 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肺癌確診者:女性佔多數、9成以上未抽菸 根據衛福部發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罹患肺癌的患者中有近4成8為女性,但其中9成女性患者都不抽菸,包括名人陳文茜、台北市前市長夫人陳珮琪也在其列。由於早期肺癌幾乎毫無症狀,等發現時常已是晚期,又被稱為「無聲殺手」。 肺癌分類:近9成為非小細胞癌 肺癌依據其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2類: 1.小細胞癌 常發生於粗支氣管,生長、轉移及惡化速度較快。 2.非小細胞癌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有高達近9成的肺癌為非小細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為NSCLC)。 肺腺癌:台灣最常見的肺癌種類,常發生於肺部周圍。 鱗狀細胞癌:多長於肺部中央,生長速度較慢。 大細胞癌:常長於肺臟表面、生長及擴散速度快,易轉移至淋巴結和其他器官。 以下為國內4種肺癌的佔比、腫瘤倍增時間(意即腫瘤增大1倍所需時間),以及與抽菸的關聯: 小細胞癌:約7%,腫瘤倍增時間30天,吸菸病患佔9成。 肺腺癌:超過70%以上,腫瘤倍增時間180天,女性佔7成,且多數未吸菸。 鱗狀細胞癌:約14%,腫瘤倍增時間90天,吸菸病患佔9成。 大細胞癌:約1%,腫瘤倍增時間120天。 由於不抽菸的女性肺癌患者比男性多,抽菸所致的肺癌(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如今僅佔肺癌總數不到3成。 抽菸所致的肺癌比肺腺癌危險? 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增長速度快,惡化速度也比較快,看似比較危險,但事實上,肺癌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當病患察覺不適時通常已為末期,存活率僅4%,存活時間不餘1年,因此無論種類為何,肺癌都十分危險。 預防肺癌2大重點:遠離汙染源、定期篩檢 為預防肺癌發生,可歸納為以下2大重點,除了應盡可能減少接觸致癌因子,並建議可安排定期肺部檢查,及早預防肺癌發生: 預防肺癌重點1:4大致癌因子out 1.避免菸害(包含二手菸、三手菸) 抽菸會導致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相對於未抽菸者,抽菸者罹患肺腺癌的治療效果較差。即使不抽菸,二手菸因燃燒不完全,其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是一手菸的20倍,也會殘留於環境表面之中,形成三手菸,對幼兒肺部發展造成影響。長期吸入二手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34倍。 2.減少接觸油煙 不少家庭主婦煮菜時習慣大火快炒,但油溫過高、冒煙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避免如煎、炸或大火快炒之高油量烹調方式,並使用抽油煙機。煮菜時若能戴上口罩防禦效果更佳。 3.減少居家空氣污染 祭拜用的香、檀香及蚊香在製作時皆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滑石粉、化學膠粘劑,長期吸入易對肺部造成傷害並致癌,建議祭拜時以手代香、減少使用其它香材,若需用香,請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順暢。 4.避免吸入空汙 空汙散佈於空氣之中,看似難以預防,但其實只需避免在霧霾或空氣品質較差的日子出門,並減少開窗通風(仍需在夜晚通風,疏通室內空氣汙染)、使用空氣清淨機等便能減少暴露於空汙之中。若需長時間待於室外,建議在空氣品質較差時配戴專業防塵口罩,一般口罩對空汙的防護力有限。 預防肺癌重點2:2大肺部篩檢 肺部檢查有二,一為胸部X光,二為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前者為肺部自費健康檢查或體檢的基礎項目,可偵測大小超過1公分的肺癌病灶,後者為肺部進階檢查,可偵測小至0.1公分的肺癌病灶。 胸部X光的價格便宜、檢查快速,但照射時易有死角,只能照到較大的肺癌病灶,較難在早期發現肺癌;反觀,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的價格雖高,只有一定規模的醫院才有設置,但偵測的精密度卻很高,照射範圍也無死角,可在極早期發現癌細胞,預先接受肺癌治療,避免診斷延遲,錯失治療時機。 建議成年者滿40歲後可接受1次LDCT篩檢,以3年為單位定期檢查,確認肺部有無異常變化。若有肺癌家族史,則可提前至30歲檢查,提早做好預防工作。但LDCT篩檢若需歷經長期追蹤的頻率,仍有曝露於輻射下的風險,應先行與醫師針對自身病況諮詢後斟酌進行。 衛福部提供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公費補助篩檢,符合篩檢條件之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官網查詢醫事機構名單,並撥打諮詢專線((02)2522-0888 轉分機 896、897、898)詢問。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淋巴癌

淋巴癌第四期能活多久?腫瘤惡性度影響淋巴癌治癒率及存活率

繼《淋巴結腫大看哪科?如何治療淋巴癌?解說淋巴癌檢查、診斷及分期》後,相信大家對淋巴癌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於病友或家人來說,最關心的是淋巴癌治癒率與存活率,雖然這些都只是參考數值,但也讓人們做好心理準備,鼓起信心一起對抗病魔。《Hello醫師》為您說明兩大淋巴癌:何杰金氏淋巴瘤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預後、治癒率及存活率。 何杰金氏淋巴瘤治癒率、存活率較高 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患者的預後普遍良好,一方面是發病的高峰年齡在 20~30歲,相對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大多於老年發病,前者可選擇的治療方式較多,術後的恢復也較好。(延伸閱讀:淋巴結腫大) 不僅如此,何杰金氏淋巴瘤也不容易轉移,而且對放射線治療的效果良好,減少術後不斷復發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何杰金氏患者若是在早期(一、二期)就發現,治療成功率可達80%,即使到了第三或第四期確診,患者10年的存活率也分別有50%或60%;因此癌友們不必氣餒,只要積極配合治療,成功抗癌的機率不低。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較致命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種類繁多,可依照其腫瘤結構與發展速度分成低惡性度與中、高惡性度等兩種。國人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比例較高,又以老年人居多,預後狀況較差。(延伸閱讀:發燒、咳嗽可能是淋巴癌!了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6大症狀、分期及治療)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根據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共有2,725人確診,其中超過半數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共1,403人。此種淋巴瘤屬於中、高惡性度,也稱為「侵襲性淋巴瘤」,因此發展速度快,致命率高。 目前在治療上主要是採行CHOP(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 Prednisolone)化療搭配抗CD20單株抗體,不過也因為患者非何杰金氏患者罹患年齡通常較大,因此化療藥物的劑量可能需要減少,相對也提高淋巴癌復發的機率。 淋巴癌第四期能活多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存活率 低惡性度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5年存活率約70%,但因較容易轉移與復發,需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中、高惡性度的腫瘤若能早期治療,多數患者在化療後都有明顯的改善,甚至比起低惡性度淋巴瘤,更容易將癌細胞完全清除,達到治癒的效果;不過若是拖到淋巴癌第四期(末期)才發現的話,存活率可能只剩下20%。 以上都是統計數字,抗癌不僅依靠醫師的專業,病友的信心和家人的支持都是影響治療成果的重要因素。有些患者除了常規醫療外,還會轉向民俗療法,建議病友還是先與醫師詳細討論,以免影響正常療程的進行,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子宮頸癌

5大超級食物預防子宮頸癌!吃好吃滿+抹片、遠離子宮頸癌!

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為女性常見10大癌症中位居第9位,好發於初次性行為年齡較早、常抽菸或服用口服避孕藥等婦女身上,而子宮頸癌除了可經由子宮抹片檢查(Pap Smear Test)來提早預防外,是否也可透過日常飲食來達到效果呢? 就讓《Hello醫師》為你介紹以下5種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超級食物,讓你跟子宮頸癌說再見! 5種超級食物讓你預防子宮頸癌! 若罹患子宮頸癌可能會出現陰道流血、分泌物增加、頻尿、血尿的症狀,甚至造成下腹、腰部或大腿等部位的疼痛。因此,女性朋友們如果想要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可從下列5種天然食物中攝取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1. 花椰菜 花椰菜為十字花科蔬菜,內含葉酸、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素。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期刊(AACR),雌激素過度刺激容易導致子宮頸癌發生,而花椰菜富含吲哚-3-甲醇,能減少動情激素代謝產物,抑制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降低女性子宮頸癌的發生率。 2. 蘆筍 蘆筍除了含有β-胡蘿蔔素、胺基酸、硒、葉酸、吲哚,還富含維生素A、C、E等營養素皆具有防癌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每100克的蘆筍中含有26.8毫克的葉酸,不僅能防止癌細胞擴散,依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刊登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適當的補充葉酸能預防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降低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倘若長期缺乏葉酸,則會影響DNA的複製與修復,並增加DNA遭致癌原和病毒入侵之機會,提高罹癌風險。 3. 菠菜 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菠菜每100公克中就含有72.9毫克的葉酸,為葉酸含量最高的蔬菜,與蘆筍一樣能幫助女性預防子宮頸癌,亦可修復抑癌基因及腫瘤的蔓延,若與維生素B12結合,可產生的修復力更強。 不僅如此,菠菜也具豐富葉綠素及纖維,可防止細胞內基因損害,維持細胞正常功能,並促進腸道蠕動及化合作用,使腸胃道內致癌物質隨糞便排出體外,保持腸通暢。(推薦閱讀:冷凍蔬菜沒營養?研究破解常見迷思) https://helloyishi.com.tw/sexual-health/hpv/different-types-of-hpv-vaccine/ 4. 蘋果 蘋果是抗癌必備的水果之一,內含豐富的檸檬酸、奎寧酸及維生素A、B、C;而維生素C能於體內進行抗氧化作用,防止過氧化反應所產的自由基對DNA造成損傷、抑制致癌基因,還能改善葉酸的穩定性,預防子宮頸癌發生。 此外,蘋果裡面還富含果膠及單寧酸,皆具有收斂作用,可將腸道內積聚的毒素和廢物排出體外;而凝集素(Lectin),則可刺激淋巴細胞分裂,增加淋巴細胞數量,並誘發人體分泌干擾素,以降低患有子宮頸癌及其他癌症的機率。 5. 番茄 番茄富含茄紅素,屬於一種天然的類胡蘿蔔素,且為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營養素,除了具有抗氧化能力、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和凋謝,還能抑制癌細胞進行訊息傳遞作用及分裂,有助預防子宮頸癌、攝護腺癌、乳癌等諸多癌症。(同場加映:地中海飲食抗氧化~可降低心臟病風險) 小撇步:若想增加茄紅素的攝取量,建議可將番茄煮熟後食用。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其他癌症

腎細胞癌等到晚期才有感!出現5大症狀別輕忽,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

現年60歲的許先生是一名加油站店長,平時生活作息正常,沒有任何慢性疾病,某天因下背劇烈疼痛而就醫,結果經檢查為腎細胞癌晚期,讓他感到非常訝異。近年來,罹患腎細胞癌的人數逐漸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腎細胞癌為腎臟癌中盛行率最高的類型,佔所有病例中高達9成。 究竟腎細胞癌常見的危險因子有哪些?會出現何種症狀?又需透過哪些治療才能康復?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了解! 腎細胞癌4大危險因子 腎細胞癌為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源自於腎臟內近端腎小管表皮上,好發年齡為40~70歲,其中男與女比例為1.5:1。以下為造成腎細胞癌的4個危險因子: 肥胖:體內過多的脂肪會增加血中胰島素及類胰島素生長激素的濃度,引發高血壓和糖尿病,進而造成腎細胞癌。 環境因素:經常接觸石棉、鎘、汽油附產品及皮革製造業之化學藥劑,有較高的機率會患有腎細胞癌。 抽菸:抽菸會刺激交感神經,促使血壓上升,因而造成腎臟負擔並降低腎功能,不僅如此,約1/3腎細胞癌病患與抽菸有直接相關,罹病機率約為不抽菸者的2~4倍。(延伸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藥物濫用:經常亂服成藥者有較高腎病變機率,提高罹患腎細胞癌的風險。 腎細胞癌症狀有哪些? 腎細胞癌初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若患者出現以下症狀時,通常已進入腎細胞癌晚期,請立即就醫檢查: 血尿 腰痛背痛 貧血 腹部出現腫塊 體重下降 4種腎細胞癌的診斷方法 若為平時有抽菸、高血壓或長期接觸工業溶劑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定期接受超音波及尿液檢查,以免等到晚期腎細胞癌病況加劇才發現,延誤就醫時機,以下為腎細胞癌常見的4種診斷方法: 尿液檢查:約60~70%腎細胞癌病人會出現血尿,因此透過尿液檢查能夠發現體內是否有不正常增多的紅血球以及癌細胞產生。(延伸閱讀: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超音波檢查:經由超音波檢查可觀測出腫瘤的位置及型態,倘若腫瘤為實心,醫師則會進一步檢查下腔靜脈是否也遭癌細胞侵犯。 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電腦斷層掃描檢查(CT)除可幫助確認患者體內的腫瘤大小,也能偵測腫瘤是否擴散至其他器官。 靜脈顯影尿路攝影檢查:先將顯影劑由點滴注射進入血管後,再藉由X光攝影檢查,可顯示出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狀況。 腎細胞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目前手術切除為腎細胞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下為5種常見的治療方式: 根治性腎臟切除術:醫師會透過根治性切除術,將病患整個腎臟、一段輸尿管、腎上腺、淋巴結與包圍著腎臟之脂肪切除。 腹腔鏡根治性切除術:先於腹部切開數個小開口,並藉由腹腔鏡器械切除腎臟腫瘤,此手術相較於根治性腎臟切除術較不痛,復原速度也相對較快,但病患可能需要多付額外的材料費用。 部分性腎切除術:對於長在靠腎臟外側、體積較小的腫瘤或腎功能受損的病人,醫師只會切除含有腫瘤的部分腎臟,如此一來,病人則可保留較多的腎臟功能。 免疫療法:目前化學及放射治療效果不佳,免疫療法因而成為較好的治療方式,約有15%~20%病人透過此療法產生效果,此乃增加免疫來對抗癌細胞;目前有2種藥物,即干擾素及第二型介白素,不過進行免疫療法後,可能會引發許多副作用,包括低血壓、肺積水、高燒、寒顫及腸道出血等。(延伸閱讀:癌症治療方式簡介: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免疫療法等) 放射性治療:放射治療是一種利用高能量放射線來殺死或減少癌細胞的治療方式,但其對腎細胞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大多用於腫瘤切除術後輔助治療,或作為姑息治療,減緩病人因腎細胞癌所帶來的疼痛、出血或轉移性腫瘤所引起的疼痛。 定期檢查、不濫服成藥,預防腎細胞癌也要營養均衡 想要及早預防腎細胞癌,除了可透過定期接受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及超音波外,若身體有任何不適,建議先行就醫診斷,避免自行評估病情購買成藥服用。 另外,平時飲食應力求清淡及營養均衡,選擇優質蛋白質,包括蛋白、深海魚類、瘦肉類、黃豆、毛豆、嫩豆腐及雞肉等,遠離高磷、高鉀及高鈉的食物,不僅有益腎臟健康,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有助避免肥胖,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同場加映:拒當洗腎一族!3大保養腎臟必知飲食秘訣、運動方法快Follow)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頭頸癌

頭頸癌症狀?頭頸癌存活率、末期症狀曝!原因、治療後遺症詳解

頭頸癌症狀?頭頸癌存活率、末期症狀曝!原因、治療後遺症一次看 頭頸部包含許多器官,例如上呼吸道、上消化道,而且具有呼吸、發聲及吞嚥等重要功能。若罹患頭頸癌,患者可能因腫瘤而影響外觀或造成講話不清晰,影響日常生活。《Hello醫師》從頭頸部的構造開始,帶您了解頭頸癌的種類、原因及治療方式。 頭頸部構造 頭頸部的構造依位置分為以下6個部分: 鼻腔:鼻腔作為正常呼吸道的起點,除了本身是氣體的通道之外,更有過濾灰塵及調溫功效,另可加濕空氣,使空氣進入肺部時不至於過冷或過乾,是人體呼吸道預防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延伸閱讀:鼻子莫名過敏?小心家中甲醛濃度超標!0.1ppm即有危害) 咽:由上而下依序為分為鼻咽、口咽、下咽等3部分。鼻咽位於喉嚨的最上端,鼻腔的後方;口咽包括軟顎和舌根後方的扁桃腺;下咽是連接口咽和食道的部分。 喉:喉的功能有作為呼吸道的一部分,並可保護呼吸道,輔助吞嚥與發聲。 口腔:口腔最重要的功能是攝食和說話,與攝食相關的又可分為咀嚼與吞嚥,也可作為備用呼吸道。 頸部:頸部是頭部與軀幹相連接的重要通道,含有許多不同功能的肌肉束,使頸部能夠靈活的運動。 唾液腺: 唾液腺在位置上屬於頸部的構造之一,在功能上則是口腔的附屬器。(延伸閱讀:唾液的功能和相關疾病:口水分泌過多過少都不好) 頭頸癌的種類與症狀 依據癌症原發部位不同,頭頸癌可分為以下5種: 口腔癌 鼻咽癌 口咽癌 下咽癌 喉癌 90%以上的頭頸癌屬於鱗狀上皮癌;根據統計,頭頸癌患者有超過75%的病患有抽菸喝酒的習慣;抽菸、喝酒已被證明會造成頭頸癌。 頭頸癌的症狀因位置不同,會呈現不同症狀,以下分別說明: 1.口腔癌症狀 牙齦、舌頭、口腔內壁等處出現無法癒合的紅色或白色潰瘍(推薦閱讀:國人口腔罹癌率世界第一!口腔出現紅斑、腫塊,10大口腔癌前兆要注意) 下巴腫脹 口腔內異常出血,或者出現原因不明的疼痛 口腔內出現腫塊 原本沒有帶來痛感的假牙出現不適 2.鼻咽癌症狀 鼻竇炎(延伸閱讀:慢性鼻竇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對抗生素治療無效的鼻竇感染 流鼻血 頭痛 眼周疼痛和腫脹 上排牙齒疼痛 原本沒有帶來痛感的假牙出現不適 3.口咽癌症狀 喉嚨痛 喉嚨異物感 吞嚥困難 構音異常 耳部轉移性疼痛 出血 牙關緊閉 4.下咽癌症狀 呼吸困難 無法開口說話 咽喉內出現腫塊 咀嚼或是吞嚥困難 喉嚨出現卡卡的感覺 慢性喉嚨痛 耳痛、耳鳴或聽力障礙 5.喉癌症狀 吞嚥疼痛 耳朵疼痛 頭頸癌3大原因 生活習慣: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都會增加頭頸癌的風險。(推薦閱讀:沒吃檳榔也會得!病從口入口腔癌、5大飲食地雷小心吃出病) 疾病感染:口咽癌和口腔癌等病與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感染有關。(推薦閱讀:HPV疫苗價格、副作用?九價疫苗是什麼、哪裡打、公費對象) 接觸化學物質:建築、紡織、伐木、食品加工等行業會暴露於木屑、甲醛、石棉及鎳等物質的環境中,會提高感染頭頸癌的風險。 頭頸癌如何治療? 頭頸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合併療法等,不過治療方法的選擇,需視患者罹患何種癌症與嚴重情況而定。一般而言,若發現時間早且病患體況佳,通常會以手術切除腫瘤或搭配放射線治療清除殘餘腫瘤。若評斷無法進行手術者,則會以放射線合併化療控制腫瘤發展。 另外,根據患者的臨床分期與腫瘤位置,醫師也可能須進行淋巴結廓清術,阻止腫瘤擴散至淋巴結而提高治療難度。原則上,頭頸癌的治療應盡可能保有患者原有器官功能,而若患者已發生遠端轉移,則會改為注重患者生活品質的姑息性治療。(延伸閱讀:癌症分期、種類怎麼看?如何照顧癌症病人?癌症權威名醫來解答) 開刀手術後遺症 切除的癌細胞範圍影響咀嚼及吞嚥功能、張口困難、脖子僵硬/轉動困難、肩膀肌肉萎縮、肩關節僵硬疼痛、手臂難舉起、臉部、下顎淋巴水腫、臉部外觀改變等。 放射治療後遺症 急性期:味覺改變、黏膜炎、皮膚炎、口乾。 慢性期:口乾、頸部軟組織纖維化、張口困難、顳頷關節纖維化、吞嚥困難等。 化療後遺症 噁心、嘔吐、食慾降低、疲勞、掉髮、神經病變(腳麻手麻,肌肉無力)等。 頭頸癌存活率 頭頸癌早期病患,可單獨以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來處理,治療後恢復狀況較佳;存活率第一期病患為80-90%,第二期病患為60-80%;而晚期頭頸癌病患,則必需合併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來處理,有些復發危險性高的病患,更須合併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三者來醫治。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6大症狀前兆!掌握甲狀腺腫瘤原因、種類及治療

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 )近年來發病率逐漸上升,且女性病患發生率竟為男性3倍以上;根據109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台灣每10萬名女性中就有3,715人患有甲狀腺癌,於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中排行第4,究竟甲狀腺癌有哪些前兆?甲狀腺癌原因有哪些?會出現何種症狀?《Hello醫師》和你深入認識,一起對抗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什麼?甲狀腺位置解說 甲狀腺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形狀如同一隻蝴蝶,包覆在脖子氣管前方,分為左右兩葉,中間由峽部連接,平均長度約2.5~4公分、寬度1.5~2公分,用來分泌甲狀腺素,並掌管全身的新陳代謝,影響血壓、心跳、體溫及體重的變化。當甲狀腺的正常細胞變成異常細胞,並失控不停生長時,就會引發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6大症狀前兆 以下為甲狀腺癌最常見的6大前兆,若發現自己出現下列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頸部出現腫塊 聲音沙啞 持續喉嚨痛 吞嚥困難 久咳不癒 呼吸不順(同場加映:呼吸困難、不順怎麼辦?看哪科?認識原因、症狀、治療) 甲狀腺腫瘤分4種 根據癌變細胞不同,甲狀腺癌可分成以下4種類型: 1.甲狀腺乳突癌 乳突癌好發年齡段為30~45歲,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且預後最好的類型,約佔甲狀腺癌患者中的80%為乳突癌。乳突癌是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病變所導致,容易發生在碘攝取過多的病患身上。由於腫瘤生長緩慢,通常會停留在局部數年,易導致患者輕忽,近3成病人於診斷時已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但不易發生遠端轉移,因此病患存活率較高。(推薦閱讀:癌友必知!居家喘息照護、照護補助如何申請?癌友4大癌症支援服務全整理!) 2.甲狀腺濾泡癌 濾泡癌常見於年紀約40~50歲的病患,發生率僅次於乳突癌,佔甲狀腺癌15%。與乳突癌一樣是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病變所引發的,容易發生在日常飲食缺碘的病患身上;腫瘤常經由血液流動轉移至肺或肝臟等器官,較少出現轉移到局部淋巴結的狀況。 3.甲狀腺髓質癌 髓質癌好發於40歲以上之女性,約佔甲狀腺癌3%。髓質癌主要由濾泡旁的C細胞產生癌變形成惡性腫瘤,其腫瘤惡性程度較上述2種的甲狀腺癌更高,不僅能藉由甲狀腺內淋巴轉移至腺內其他部位或局部淋巴結,也可藉由血流而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肺、骨骼及肝臟等。 4.甲狀腺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好發於60歲以上之年長者,多數病患身上長年存在甲狀腺結節;或是曾患分化良好型甲狀腺癌(尤其乳突癌),可能經由原先甲狀腺癌細胞變性而發展成未分化型癌。 未分化癌在甲狀腺患者中僅佔1%,因病情經常快速惡化,發現罹癌時,通常已無法手術根除,而且患者對於化學藥物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因此治療的預後極差,患者的存活率一般不超過2年。 甲狀腺癌原因? 甲狀腺癌的原因複雜,目前學界認為符合以下任1狀況者,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較高: 曾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600~2000cGY)者: 兒童或青春期曾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於20年內產生良性甲狀腺病變或甲狀腺癌風險較高。 家族遺傳: 約有1/4的甲狀腺髓質癌具有家族遺傳傾向。 橋本氏甲狀腺炎: 慢性甲狀腺炎的一種,病發後會造成身體免疫系統失調,產生甲狀腺的抗體,讓免疫系統去攻擊甲狀腺,使甲狀腺功能低下,出現甲狀腺瀰漫性中度腫大等症狀。少數橋本甲狀腺炎患者可能會與甲狀腺淋巴瘤的發生有關。 甲狀腺癌的檢查與診斷 抽血檢查: 透過抽血檢查,可先判斷甲狀腺功能有無異常,再做進一步的診斷。 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可以測量甲狀腺結節大小和數量,以及判斷結節是否為惡性,評估有無需要使用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 利用空針抽吸甲狀腺結節或被疑似病灶之甲狀腺組織之細胞,置於玻片染色,即可進行檢查,此方法毋須施行任何麻醉,為診斷甲狀腺癌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 甲狀腺癌的4種治療方式 1.甲狀腺切除術 最主要治療甲狀腺癌的方式,即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狀腺,種類包括部分甲狀腺切除術、單側葉甲狀腺切除術、近全甲狀腺切除術、甲狀腺全切除術等。病人會在接受全身麻醉後進行手術。若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病患,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 2.放射性碘(I-131)治療 甲狀腺癌病患於接受甲狀腺切除術後,有超過90%的人體內可能還有殘餘組織,因此醫師會利用甲狀腺癌細胞可以攝取碘的特性,採用放射線來殺死甲狀腺癌細胞,來作為外科手術的輔助性治療。 3.體外放射線治療 可用於清除手術殘留之甲狀腺癌細胞,也用於極惡性的未分化癌患者。其對放射性碘治療幾乎無反應,醫師常會採體外放射線治療來破壞癌組織,以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及減輕病患痛楚,但無法治癒癌症。 4.標靶治療 如雷莎瓦(Nexar)和樂衛瑪(Lenvima)等標靶藥物,可用於治療對放射性碘反應較差之局部或轉移性甲狀腺癌。 適量補碘!4方法保護甲狀腺 儘管甲狀腺癌的發病原因仍不清楚,民眾仍可以參考以下建議,調整生活型態以保持甲狀腺健康: 1.攝取適量的碘 碘是人體所需的1種微量礦物質,食物所含的碘在食用後會經腸道吸收,並透過血液循環再由甲狀腺進行濃縮,將無機碘轉為有機碘,最後和甲狀腺球蛋白結合。當碘攝取不足時,會促使腦下垂體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加,影響甲狀腺功能;當碘攝取過量時,正常人可經由尿液排出,但有些人卻因長期碘攝取過量,使甲狀腺受到抑制,導致甲狀腺腫大。因此,平時應適量攝取碘,而成人每日碘建議攝取量140微克,也應避免食用紫菜、海苔、海帶、海蜇等碘含量較高的食物。(推薦閱讀:小心「碘」!甲狀腺亢進患者酒精Out、多鈣鉀最「食」在) 2.少吃過燙的食物: 吃飯應細嚼慢嚥,並將過燙的飯菜先放涼再食用,以免造成甲狀腺損傷。人體最適宜的進食溫度為10~40℃,一旦超過65℃便會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提高食道炎、甲狀腺炎與食道癌的風險。 3.放鬆心情 長期處於抑鬱或暴躁的狀態,容易導致神經紊亂,讓內分泌失調、引發甲狀腺相關疾病。因此不妨於平時適度進行一些休閒活動,適時放鬆心情、排解內心壓力。 4.避免熬夜 熬夜會減弱甲狀腺的功能,並可能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尤其甲狀腺機能不佳者,更須減少熬夜的次數。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癌症

心理壓力「癌」不住?癌友抗癌「團體」更有力、愈懂癌愈寬心

「醫師,自從確診癌症後,治療過程漫長又痛苦,心裡也很難受,我該怎麼辦?」相信這是許多癌友們想說卻沒說的心聲之一;許多癌友因壓力過大,不但難以正向對抗癌症,甚至因憂鬱而引發心理疾病。 當自己或身邊的親友罹癌時,我們該如何提供協助?又應如何緩解心理壓力?《Hello醫師》邀來台東基督教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亦是癌症治療領域專家的鄭鴻鈞醫師,一同探討癌友們的抗癌路上應如何保持正向、積極抗癌。 名醫建議:搞懂癌症大小事、 治療之路愈寬心 多數人聽到自己確診癌症時總有如晴天霹靂,甚至一蹶不振、抗拒治療而錯失黃金治療時機。此時心情低落、憂鬱與喪志等情緒層出不窮,並對照顧者感到罪惡感,認為自己成為負擔。 鄭鴻鈞醫師表示,當病人的心理狀況不健康,接受癌症治療的效果也將受到明顯影響與差異。對此他則建議,癌友們除了應對病情保持信心,同時也應嘗試深入了解所罹患癌症的症狀與治療方式;「當你愈了解癌症,也愈能掌握病情走向,接受醫囑放寬心。當癌友開始能用比較正面的心情看待時,對於癌症的治療效果也會加分。」 另外,照護者也不妨鼓勵癌友們適度釋放情緒,例如哭泣、放聲喊叫等方式,或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師協助,避免負面能量壓抑於內心,改善癌友們的心情狀態,重新用樂觀、良好的心態面對癌症。(延伸閱讀:癌友心裡苦你甘知?癌後3大心理反應、心理師教癌友走出憂鬱) 癌友心理壓力如何緩解? 陪伴、傾聽第一步 現今癌症醫療不只追求治療成效與效率,而是將癌友的抗癌過程中,生理與心理上的壓力與病痛,一併納入照護療程。 舉例而言,許多癌友不僅要學習調適面對手術等治療行為的恐懼,,有時更擔心自己的身心狀態是否會對周遭親友造成影響,無形中產生的心理壓力往往讓癌友們陷入焦慮、憂鬱等情緒漩渦。 此時身為照護者,建議勿以「應該要勇敢」、「應該要樂觀」等如說教方式與癌友互動,反之,可更多加傾聽癌友們、少評論,同時陪同癌友接納專業的身心科協助諮詢,透過專業諮商師的引導,進而讓癌友敞開心房談論罹癌心境,逐步接納病情,找到紓解身心的出口。 互助團體力量大  加入前要慎選 當癌友面對獨身或親友遠居不便聯繫的狀況時,癌友們不妨考慮透過互助團體,藉由癌症相關團體的同理,為癌友們釋放病情帶來的壓力與痛苦,不再感到孤軍奮戰。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指出,互助團體、病友團體對多數人而言相對陌生,但團體組織對癌友所帶來的助益之大,可擴及5大功能: 教育性:透過團體活動,將疾病、治療方式、營養保健觀念有系統地傳達給各個癌友。 支持性:當團體中都是癌症病患時,病友們透過彼此的互相支持、加油打氣,能夠減緩癌友們獨自面對疾病的寂寞感。 關懷性:社工人員親自帶領癌友們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與身體的病痛,讓成員之間能夠互相關懷,讓癌友們能深刻感受到被照護以及被理解的心情。 衛教資訊:許多互助團體會安排專業的醫療團隊,透過各種衛教課程宣導癌友們正確的醫療知識與觀念。 互助互信:當癌友加入互助團體時,能與專業的醫療人員有更實際的接觸,拉近彼此的距離。醫療人員能夠更深刻感受到癌友們的感受,病患、家屬也能在醫療人員完整說明下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 癌友們可以參加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育田基金會等,透過互助團體與其他病友們互相勉勵、打氣,共同面對癌症療程,並獲得正確醫療知識讓心裡不再感到憂慮、恐慌。 全美癌症協會指出,各地針對癌友們設立的互助團體或支援系統,除了有益於緩解癌症療程帶來的生理不適等副作用,對於仍在職或就學的癌友,也較能提供癌友們在工作或學校裡普遍面臨到的困境經驗,給予同理和過來人的建議,相較於未罹癌的親友提出的意見而言,因處境相似,對癌友們更具參考意義。 然而,全美癌症協會也提醒,癌友參與任何癌症互助團體前,仍應先就以下幾點考量是否適合自身需求,以免因期待不同反倒身心皆疲。 互助團體規模:人數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因癌友性格偏好而影響交流意願。 參與對象:是否為癌症預後病患,或是癌友親友專屬,何種癌症類型、年齡等是否作出區隔,同樣將影響癌友們的參與度,不妨是先詢問清楚。 聚會行程:舉凡每次聚會時間多長、頻率多久一次,甚至是聚會形式以靜態談話或互動式交流如聚餐、戶外活動為主,同樣須事先了解以考量是否符合癌友體能與偏好。 聚會主題:聚會團體是否聚焦於分享癌友心路歷程?或更加著重於可運用的抗癌療法與資訊流通。 團體特性:由於多數台灣癌友普遍不習慣分享自身經歷,卻不反對聆聽他人抗癌的相關經驗者,建議仍可先了解相關團體是否可參與旁聽或必須發言。(你也想知道:化療一定會掉髮?斷食能餓死癌細胞?破解6大癌症治療的常見迷思) 經濟、照護補助雙管齊下罩得住 一般人以為都是60歲以上的長者才會罹患癌症,事實上年輕癌友們正已驚人的速度成長;然而,正值盛年的年輕癌友多數仍堅守工作崗位,當療程愈見密集或使癌友不堪負荷時,此時就亟需相關照護系統或補助介入協助。 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年輕病友尋求民間和政府提供的癌症醫療補助費用、生活費或居家照護等服務前,癌友們可針對自身需求區分為以下3個面向釐清應從何開始: 經濟:多為現金補助看護費、申請醫療費、生活費,由民間團體自行評估,或是由各地縣市社會局進行資產調查後即可領到補助。 醫療用品:提供不同癌症所需的照顧資源,如輪椅、抽痰機、義肢、紙尿布、濕紙巾等。可詢問各地醫院社會工作室是否有免費輔具可以借用;自行購買者,待各地社會局經資產調查後,可享有不同比例的補助。 人力照護資源:尋求醫院協助轉借社會單位,提供年輕癌友們需要的居家照護。(推薦閱讀:居家喘息照護、照護補助如何申請?癌友4大癌症支援服務全整理!) 除了上述的資源之外,團體補助亦可分為政府與非政府組織:  政府組織:分為福利身分以及福利組織,福利身分以身心障礙福利、賦稅減免為主,需有中低收入、低收入、身心障礙資格;福利組織則是需要重大傷病卡,可向健保分區申請重大傷病證明,將可減免健保自行負擔費用。 非政府組織:分為福利組織、福利組織宗教慈善組織,以及病友團體。福利組織提供經濟上的援助、居家照顧、專業諮詢;福利組織宗教慈善組織可提供宗教上的關懷與安慰;病友團體則是與其他病友互助,也提供醫院接送的服務。 以上的補助資源、互助團體可以至各醫院的病友團體、台灣癌症基金會、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各縣市政府、社會局、勞工局等地方尋求幫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癌症

台灣十大死因之首!3餐外食族易罹癌、上班族外食5大守則這樣吃癌不上身

癌症長年佔據台灣10大死因之首,是否會罹癌除了與遺傳高度相關之外,飲食同樣是關鍵。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在可被預防的癌症中,有30~40%的癌症可透過飲食調整,並輔以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安排癌症篩檢和規律運動來降低罹癌風險。 然而,多數上班族常因外食習慣在無意間提高癌症侵襲的風險,究竟該怎麼外食以達到均衡營養,同時又有哪些地雷食物應避免,好降低癌症上身的風險?跟著《Hello醫師》一起學習如何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別讓癌症來敲門。 4大飲食地雷恐讓癌症找上門 長期飲食不正常易造成血脂、血糖、血壓過高,俗稱「三高」而其中不少人更受肥胖或胃腸道疾病所擾,當愈多不利因子層層堆疊,罹患癌症的風險也大幅上升。有哪些癌症是「吃」出來的?大致上可區分為以下4大項飲食地雷,讓你成為最容易被癌症鎖定的頭號目標: 攝取過多高脂肪食物、本身體型肥胖:飽和脂肪、動物職脂肪,以及高膽固醇容易刺激荷爾蒙,長期下來容易罹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蔬菜、水果纖維量攝取不足: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情況,減少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能夠降低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過量攝取醃漬類食物:醃漬類食物含有大量鹽分,進入人體後會產生N-亞硝基化合物,這種物質讓罹患胃癌的機率大幅提升。 抽菸、飲酒過量:酒精中的乙醇進入人體後會分解成乙醛,乙醛會聚集在肝細胞轉換成肝毒素,長期的累積將導致肝癌;而菸含有60多種致癌物質,例如一氧化碳、焦油,這些可能物質使得口腔黏膜上皮產生變異,長久下來恐演變成口腔癌。 上班族防癌飲食5大守則: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總醫師薛榜鑫表示:「只要避開致癌因子,即使是遺傳性癌症,也能有效降低誘發機率。」因此上班族外食的選擇應有意識地遠離上述飲食地雷之外,並可納入下列飲食重點作為參考: 1. 蔬菜水果不可少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1天需攝取20~38公克的膳食纖維,不過外食族要吃到足夠的攝取量難度不低,因此建議選擇自助餐夾足量青菜,或是吃小火鍋時,加點或將部分換成青菜都是不錯的選擇,盡量滿足口腹慾望之下吃得健康,避免因過度限制自己而無法持之以恆。(延伸閱讀:吃蔬果抗癌 5種維生素增加抵抗力) 除蔬菜之外,水果則可提供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膳食纖維,能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生成與增加抗氧化能力,減少癌症的發生。國健署建議民眾每天應攝取2~4份水果、3~5份青菜。忙碌的上班族可以至超商選擇已經包裝好的芭樂、蘋果、香蕉,或是多買盒生菜沙拉,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 2. 吃肉補蛋白 優先挑選低脂肉類 外食族經常有脂肪攝取過多的問題,尤其肉類更富含油脂,像是爌肉、滷肉、梅花肉等含有豐富脂肪,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體脂上升,甚至肥胖。(推薦閱讀:癌症治療要「保重」勿過重!體重過重癌友健康有風險、名醫破除錯誤飲食觀) 建議外食上班族可以捨棄油脂過高的肉類,盡量以低脂、低熱量的海鮮為主,如鯛魚、鮭魚、蛤蜊、鮮蝦等,或是選擇低脂的豬里肌、雞胸肉,不但能減少脂肪攝取,也能補充足量蛋白質;一般而言,成年男性每天應至少攝取60公克蛋白質,女性則為50公克,若有增運動健身需求者,蛋白質攝取量則應酌量增加。(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法是什麼?) 3. 精緻澱粉換成全榖根莖類 不少人用餐時喜歡配上一大碗白飯,但過多的精緻澱粉不僅容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經常也是造成體重失控的關鍵。建議外食族可以試著將飯量減半,或是請店家換成糙米飯。 糙米擁有豐富膳食纖維與維生素E,不僅達到抗氧化效果,也能排便順暢,預防大腸癌。除此之外,也能選擇南瓜、馬鈴薯、地瓜這些全榖根莖類來代替精緻澱粉,它們比起白飯擁有更多膳食纖維,可讓避免血糖震盪過大,增加餐後飽足感的維持時間。 4. 每日2杯奶 兼顧蛋白質與鈣質攝取 根據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自青少年開始,國人每日鈣平均攝取量皆未達建議標準的一半。國健署建議民眾,每日應早晚喝1杯(約240ml)牛奶除可補足鈣質缺口,滿足維持骨骼所需的營養,有乳糖不耐症的上班族,則可選擇至超商選擇不加糖的優酪乳來補充鈣質。(同場加映:乳糖不耐症可以吃這6種替代品) 5. 適量攝取油脂類、怕吃油反便秘! 許多女性為了減肥達到理想的身材,經常只吃水煮食物,不過長期下來缺乏油脂的攝取將會導致便祕,提高大腸癌的機率。該怎麼健康攝取油脂?若以每日熱量需求2,000大卡計算,每人每天應攝取5茶匙油(25公克)與1份堅果(約10公克的腰果)。(推薦閱讀:癌症堅果飲食指南!癌友必知7種堅果吃法) 諸如杏仁、核桃、胡桃等各式堅果,或是橄欖油、花生油等植物油,皆是優質油脂來源,其中堅果所含的維生素E、白藜蘆醇以及橄欖油的多酚,皆具優秀抗氧化力,有助身體對抗自由基的危害。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癌症

【癌友心裡苦】罹癌病患3大心理反應、走出憂鬱心理師建議2大治療助恢復

當癌症已高居國人10大死因榜首多年,罹癌時帶給病患巨大的衝擊與生命威脅,總讓人感到震驚、懼怕、甚至無法置信而想逃避現實。即便如此,由《Hello醫師》於台灣進行的癌症問券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成民眾認為自己是罹患癌症的高風險族群,另有4成則認為自己55歲後才有罹癌的可能。 然而若置之不理,嚴重時恐怕可能有自殺念頭。當癌友在得知罹癌時有何心理反應?是否有哪些管道可尋求心理治療,走出負面情緒?《Hello醫師》和你一起探討癌友們心裡的苦。 衛福部日前公布最新之108年癌症登記報告相關數據。(影像授權: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2成罹癌病友易患憂鬱症 驚人的是,根據衛福部於1月13日最新公布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國人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一旦罹癌,對患者之生理或心理都是極大的衝擊。據台北榮總醫院一項臨床研究調查發現,200位住院的癌症病人中,患有嚴重憂鬱症狀者約佔20%左右,許多病患在憂鬱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失眠等生理症狀,容易與癌症症狀混淆。 癌症希望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葉北辰表示,自己曾是淋巴癌患者,一開始因沒有明顯症狀,只是經常覺得喘,因此葉北辰心理師當初雖懷疑是否已罹病,但總心想自己年輕、身體好應該沒問題,會喘只是因為體力變差。 罹癌病友3大常見心理 於是葉北辰心理師以多運動做為因應方式,直到某天實在是受不了了,赴醫院就診後才發現自己已罹患淋巴癌。自被確診為淋巴癌起,她接受治療,直到後來的康復期,心境不斷轉變;擔心、憂鬱、生氣,到如今對於能活到現在心存感激等階段,讓她面對癌友被告知罹癌後的心情相當有感。下列為癌友最常經歷的3大反應: 有些癌友在確診癌症後看似平靜、淡然面對,認為罹癌屬常見之事,只要好好治療就沒事。然而,儘管心志再堅強的癌友,累積或埋藏心裡的焦慮與害怕情緒,可能會在某些時間點被觸發,反而帶來爆炸性的負面情緒,讓身邊的親友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對。 最常見的癌友反應,則是在得知罹癌後不斷詢問醫師:「接下來該怎麼辦?我會好嗎?我會不會死?」情緒不僅較為激動,更急迫地想了解是否能透過任何治療得以康復。 部分患者的心態較為極端,認為「癌症就等於死亡」,滿腦子擔心死亡那一天找上門,因而錯失醫師建議的治療黃金時間、正確治療方式,甚至是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等重要資訊,反而急於處理財產、辭職並交代後事。 罹癌心理5階段 根據精神科醫師庫伯勒羅斯(Kübler-Ross)所提出的悲傷5階段理論,當病患得知自己確診罹癌時,可能產生「否認、憤怒、接受、適應」5階段的心理變化: 否認期(Denial):當病患得知罹癌時,通常相當震驚且難以接受,無法相信自己這麼「倒楣」,並常因不願相信罹癌事實,而多次至不同醫院檢查,希望推翻已罹癌的診斷結果。(延伸閱讀:癌症診斷的目的與方法:5種常見癌症診斷方式) 憤怒期(Anger):經多次確認後,病患終將承認自己已罹癌的事實,但可能亦衍生出委屈、甚至憤憤不平等埋怨的情緒:「老天爺為何這麼不公平!」、「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將負面情緒轉嫁於親友或醫療人員身上,藉由怒氣轉移害怕的情緒。 討價還價期(Bargaining):發生如罹癌的重大心理創傷後,病患可能將感到非常焦慮,希望能做些什麼改變病況。例如透過宗教力量尋求幫助、嘗試各種偏方,或不停更換醫院等方式,呈現病急亂投醫的心理狀態。 憂鬱期(Depression):病患確信罹癌後,將反覆出現憂鬱、難過的情緒,對任何事彷彿瞬間失去興趣,更會失眠或食慾不振,陷入低潮期。(延伸閱讀:憂鬱老人自殺率高!了解銀髮族輕生原因) 接受期(Acceptance):經歷一系列的治療歷程後,多數病患會逐步接受罹癌的事實,即使內心仍感到焦慮和害怕,但已會採取相對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 然而,並非所有病患都會經歷上述的悲傷5階段,隨著病患心理變化、癌症病程變化和癌症嚴重度的不同,每個階段的時間長短也會不盡相同,有些病患甚至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久久無法平復,無法到達接受期。 癌症治療的影響:外貌改變、疲憊、身心變化劇烈 癌症病患在經歷治療後,經常經歷到外貌改變的副作用,對身心的影響並可區分成暫時性和長期性的變化: 暫時性​:化療易導致掉髮、水腫、癌因性疲憊、短期內的氣切口​、膚質和體重的改變對於癌友們來說都只會造成暫時性的影響。(延伸閱讀:化療一定會掉髮?斷食能餓死癌細胞?破解6大癌症治療的常見迷思) 長期性:癌症病患身上的開刀疤痕、術後身體的改變、體力與氣色都可能會長期影響癌友的日常生活。 上述改變對於癌友們的心理層面而言,可說是極為煎熬的歷程,自干擾生活品質、影響外貌和自信心之外,同時並會經歷外界不經意將他們貼上標籤的經驗,間接影響他們在人際關係上產生焦慮與自信心降低的情況外,甚至因此影響在職表現。 癌症病患如何走出憂鬱情緒? 當癌友得知罹癌或病情惡化時,恐懼、悲傷等情緒可說是直接襲來。當出現心情鬱悶、注意力不集中、食慾下降、睡眠障礙、對生活上的大小事失去興趣、動作遲緩,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症狀持續數週或數個月以上未能減緩,建議至精神科門診進行治療。(推薦閱讀:憂鬱症簡介:不是不知足!超過三億人受它所擾) 當憂鬱情緒來襲時,建議自身心雙管齊下同步治療,並區分為以下2大類方式: 1. 藥物治療 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以減輕情緒上的症狀。 2.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輕度焦慮症或憂鬱症的癌友可以考慮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治療師會與癌友共同設定治療的目標,並協助他們辨認不適切的想法。 心理支持:引導病人探索罹癌後治療過程對生活與個人的衝擊與意義,以減緩內心壓力。 放鬆訓練:教導病人專心呼吸,讓身體肌肉收緊再放鬆,並在心中默數,感受身體的變化與緊張情緒,最後再放輕鬆。 參與病友支持團體:病患能在支持團體中認識不同遭遇的癌友,並透過各項活動給予彼此心理上的支持。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癌症

癌友必知!居家喘息照護、照護補助如何申請?癌友4大癌症支援服務全整理!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甫於1月13日最新公佈的癌症登記報告,平均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病患面對病魔的種種未知與不安,除了擔心是否能抗癌成功,身邊親友能否提供照護支援、或面臨龐大的醫藥費用時有無能力負擔而備感焦慮,《Hello醫師》也為癌友們一次整理出4大類癌友及照護者們最關注且必知的癌症支援服務系統,讓各類服務為親屬與癌友們適時助力,抗癌路上不孤單。 1. 居家喘息補助 獲「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等醫師團體支持的台灣癌症基金會,成立以來提供多種癌友相關之身心照護建議外,並提供了「癌症病友居家喘息補助專案」,只要癌友正於治療期間或完成治療1年內,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並經其社工評估有需求者,即可申請。 以下為居家喘息補助專案之服務項目,符合上述資格者,可擇一申請: 一、居服員照顧服務 服務時間:平日週一至週五,早上8點至晚上10點。 申請時數限制:每次申請時數最少以3小時,每日可申請8小時為上限,服務時數以1小時為計算單位。 服務申請時數: 1. 清寒、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者每年每人補助上限為56小時。 2. 一般戶每年每人補助上限為40小時。 服務內容: 1. 家務服務:包含換洗衣物之洗濯及修補、服務對象生活起居空間之環境清潔、文書服務、備餐服務、陪同或代購生活必需品、陪同就醫或聯絡醫療機構。 2. 身體照顧服務:包含協助如廁、沐浴、穿換衣服、口腔清潔、進食、協助用藥協助翻身、拍背、簡易被動式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陪同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 二、住院看護費用補助 針對清寒、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者每年每人補助上限為7天,採實支實付,補助上限金額為1萬5400元整。另外,申請需提供看護費用收據,採實報實銷。(你也想知道:最多兒童罹患的癌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成因與症狀) 2. 照護者喘息服務 當親屬必須擔負癌友的照護責任時,若身為家中唯一的照顧者,有時需24小時陪伴於癌友身邊,對癌友或親屬身心狀態都是一大挑戰。對此政府亦提供相關支援系統,照護者可於衛福部長照專區提供的長照者照護的服務申請「照護喘息支援」,可以手機撥打1966專線、或上網申請進行相關流程。 照護者喘息服務可提供短期照顧服務,讓家庭照顧者獲得休息。服務項目分為以下3種: 社區喘息服務:讓長照個案到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及巷弄長照站接受照顧,包含護理照護(日間照顧中心)、協助沐浴、進食、服藥、活動安排及交通接送服務等。 居家喘息服務:提供半天3小時及全天6小時兩種不同的服務時段,照顧服務員會到家中,提供身體照顧服務,包含協助如廁、沐浴、更換衣服、口腔清潔、進食、服藥、翻身、拍背、陪同運動、上下床、被動肢體關節活動、協助使用輔具等。 機構喘息服務:家庭照顧者可安排長照個案至長照住宿式機構接受短期全天照顧、停留,由機構人員提供24小時的照顧服務。 此外,照護者貼身照顧癌友的日常中,也可透過以下5點適時調適身心狀態: 利用照護者喘息服務規劃運動,或從事其他休閒活動以減輕壓力。 正視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的累積同時也將影響自身的生理狀態與癌友復原情形。倘若需尋求心理諮商,可撥打由衛福部設置的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有你,真好真好),針對照護者身心提供進一步的實質建議。(延伸閱讀:別再氣噗噗!8種抒發憤怒情緒的方式) 和家人分工,不要讓自己一個人承擔照顧的勞務。 參加照顧者支持團體,與照顧者互相分享照護的經驗。 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3. 癌症病患心理諮商 癌症治療是一條艱辛且漫長的路程,對癌友、家屬和其照顧者的日常生活均會帶來劇烈改變,也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憂鬱情緒及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癌症病患,經常會因不知如何排解負面情緒,而增加癌症治療的阻力,甚至引發心理疾病,因此適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顯得格外重要。(延伸閱讀:癌症治療要「保重」勿過重!體重過重癌友健康有風險、名醫破除錯誤飲食觀) 究竟癌症病患、家屬該如何獲得心理諮商的資源?以下為目前常見的3種方法: 病患要求:當癌友承受難以化解的心理壓力而有病識感時,建議可主動與專業人員諮詢,或向醫護團隊提出請求。由於病人是自願認識及處理個人的心理壓力與情緒議題,因此對於緩解病情也較易有進展。  家屬關懷:家屬或親友仍是最熟悉癌友的人,當觀察到癌友正承受難以排解的心理壓力,可透過對話關懷,或建議癌友參與心理諮商,徵詢癌友同意後向醫護團隊提出需求。  醫護團隊協助:不論醫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或社工,都有機會觀察到病患不同階段的身心狀況。當發現癌症病患心理出現問題,多數醫護團隊會為病人主動轉介專業的心理諮商師,提供癌友們心理支持,順利度過抗癌之路。  4. 癌症病友支持團體、資源中心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資料,目前全台各地皆有特別為癌症病友成立的支持團體與癌症資源中心,以下分別為大家列出幾個供癌友們及家屬參考: 癌友支持團體 台灣防癌協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 基隆市防癌協會:基隆市中正區信四路11號6樓 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161號6樓 癌症關懷基金會: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9號10樓之1 桃園縣防癌協會:桃園市桃園區江南一街13號 臺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台中市大里區爽文路1181號 油桐花俱樂部:苗栗縣苗栗市恭敬路36號 醫家人關懷團體:彰化市中山路一段530巷2號 骨髓移植關懷協會:嘉義市東區中庄里忠孝路539號 安汝關懷據點: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二段66號 台灣癌症基金會: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150號9樓之1 門諾癌友會: 花蓮縣花蓮市民權路44號 癌症資源中心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基隆市安樂區麥金路222號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362號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桃園市桃園區中山路1492號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新竹縣竹北市生醫路一段2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彰化市中山路一段542號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雲林分院:雲林縣斗六市雲林路二段579號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嘉義縣大林鎮民生路2號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臺南市永康區中華路901號 高雄榮民總醫院: 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 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屏東縣東港鎮中正路一段210號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市長沙街303巷1號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