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樂活

預防勝於治療,想避免成為醫院常客,就從生活中落實健康理念。此分類包含各種健康相關知識,帶你從各領域來了解如何讓自己活得健康。

基礎知識

健康樂活

拜地基主必看攻略:拜拜節日、時間、供品食物、擺法與方向

在台灣民俗信仰裡,「拜地基主」是許多家庭與商家都會遵循的重要儀式。地基主被視為屋宅真正的「房東」,守護一家人的起居安全,祈求闔家平安、事業順遂。無論是搬家入厝、過年節慶,還是日常固定祭拜,地基主儀式都有一定的規矩與禁忌。 《Hello醫師》帶你一次看懂地基主的由來、最佳拜拜時間、供品準備、正確方向,以及祭拜過程中必須留意的細節。 文章目錄 拜地基主的由來:地基主是什麼神? 拜地基主的日子與節慶:一年要拜幾次? 拜地基主時間:可以早上拜嗎?幾點拜最好? 地基主怎麼拜?完整流程與步驟 拜地基主注意事項與7大禁忌 地基主一定要拜嗎?沒時間怎麼辦? 拜地基主常見問題 FAQ 拜地基主的由來:地基主是什麼神? 地基主在台灣民間被視為屋宅的守護靈,常被稱為「宅神」、「地主公」、「地靈公」、「厝宅公。不同於土地公、灶神等正神,地基主多半被歸為「陰神」,介於神與靈魂之間,更貼近人世,職責是守護一家大小與家宅安穩。 關於地基主的起源,以下是常見幾種民俗說法: 亡靈說:地基主原是當地的亡靈,因品德良好,經土地公允准,成為守護家宅的靈祇。 祖靈說:早期平埔族會將親人葬於住家附近,久而久之被尊奉為守護神。 助手說:有人認為地基主是土地神的助手,被分派到各家各戶,類似「戶長」或「管理員」。 雖然眾說紛紜,但核心精神一致:地基主與住家密不可分,祂的任務就是庇佑家宅平安,避免外來壞運侵擾。 拜地基主的日子與節慶:一年要拜幾次? 一年要拜幾次?三大節、四大節、五大節的說法 在台灣,拜地基主最普遍的做法,是每逢農曆初二、十六與土地公一同祭拜,有些家庭或公司則選在初一、十五同步進行。 此外,民間也有「三大節日」「四大節日」「五大節日」的說法,但組合並沒有固定標準,通常是從除夕、端午、中秋、清明、中元、冬至、重陽等重要節日中挑選: 三大節日:常見組合如除夕、端午、中秋,或春節、清明、中元。 四大節日:多半是在三大節的基礎上,加上冬至或重陽。 五大節日:則可能涵蓋除夕、清明、端午、中元、中秋。 這些節日大多與祭祖或節慶相關,並非硬性規定,仍應依各家習俗或地方傳統安排。若時間有限,挑選幾個重點節日祭拜即可。 冬至、重陽、元宵等節日要不要拜地基主? 民間有些人有「逢節必拜」的觀念,因此在不同傳統節日,常會順便準備供品祭拜地基主,藉此表達感謝或祈求平安: 冬至:冬至象徵一陽復始,許多人會準備湯圓祭拜,藉此感謝庇佑。 重陽節:重陽以敬老、祭祖為重心,有些家庭也會一併拜地基主,但並非普遍的習俗。 元宵節:元宵是過年後的第一個圓滿節日,部分人會在拜天官時同時祭拜地基主。 清明節:清明以掃墓祭祖為主,但若有備供品於家中,也會順便祭拜地基主。 端午節:端午有驅邪避毒的意涵,許多人會準備粽子、香包一併祭拜。 中元節:中元普渡時,多數家庭會在拜好兄弟的同時,也備份供品給地基主。 中秋節:中秋重視團圓與感恩,也常納入祭拜行列。 地基主可以提早拜嗎? 許多人因生活繁重,常問道:「如果當天太忙,可以提早拜地基主嗎?」 傳統習俗上,可以提前,通常提前一到兩天都被接受。 重點在於「誠心」,只要在節日前完成即可,避免拖到節日之後才拜。 此外,若家中有搬新家、安神位、動工或裝修,也會特別祭拜地基主,象徵向守護神靈「告知並致意」,祈求平安順利。鬼月期間,尤其在鬼門開或關時,也有人會準備簡單供品安撫,避免不安氣場干擾。 拜地基主時間:可以早上拜嗎?幾點拜最好? 地基主什麼時候拜最合適? 傳統習俗中,地基主屬於「陰神」,拜拜時間有所講究。普遍認為上午陽氣過重,不適合祭拜;最佳時段落在: 中午12點至下午3點:陽氣逐漸減弱,陰陽相對平衡,被視為最理想的時間。 最晚不宜超過下午5點:避免夜間或深夜時段。 地基主可以早上拜嗎? 清晨或上午拜不建議:因陽氣過盛,與地基主屬性不符。 若因生活作息或公司安排無法配合:仍可在白天選擇較靠近中午的時段進行。 貼心提醒:「心誠則靈」比時間更重要。若因忙碌無法精準卡時間,只要避開過早清晨與深夜,在白天誠心進行即可,不會有大礙。 拜拜的時間差異:公司、家庭 公司行號:常選在每月初二、十六的「做牙」日,下午時段同時拜土地公與地基主。 一般家庭:多依節慶或自家習慣安排,但普遍遵循「避免清晨與夜間」的原則。 Tips:做牙是什麼? 「做牙」是台灣民間在農曆初二、十六固定祭拜土地公的習俗,稱為「做二」「做十六」。這兩天被視為商家、公司行號向土地公表達感謝、祈求庇佑的日子,也常同時祭拜地基主。 地基主怎麼拜?完整流程與步驟 拜地基主的方式並不困難,重點在於準備合適的供品、選對方向,並依照流程誠心完成即可。以下整理出常見問題與正確做法: 拜地基主的流程解說 準備供桌:在屋內擺放一張膝蓋高度的矮桌。 擺上供品:放置飯菜、水果、酒水、金紙,以及兩副碗筷,保持整齊對稱。 點香稟告:點燃一炷或三炷香,稟告姓名與住址,誠心邀請地基主享用供品。 添酒添茶:過程中可分三次添滿酒水或茶水,象徵敬意。 擲筊確認:香燒約三分之一或一半時,擲筊詢問是否用餐完畢,若得一正一反聖筊,就能進行下一步。 焚化金紙:將準備的金紙焚化,象徵送達。 收拾供品:最後整理供桌,全程約15~30分鐘即可完成。 拜地基主供品與食物怎麼準備?擺法為何? 常見供品: 一碗白飯、兩副碗筷(象徵地基主公、地基主婆) 一隻整雞腿(不可切塊,以示尊敬) 一條魚(避免使用吳郭魚) 三菜一湯,或簡單的雞腿便當亦可 水果三樣或五樣(如香蕉、蘋果、橘子、葡萄) 三杯茶水或米酒 一對紅蠟燭 金紙(北部多用刈金、大銀、小銀;南部則有九金、蓮花金、金白錢等) 擺法原則: 主食居中,水果放兩側,酒水置於前緣。 保持整齊對稱即可,不需過度鋪張。 節慶時可加上應景食物,例如元宵拜湯圓、端午拜粽子、中秋拜月餅。 拜地基主方向怎麼看?擺法與位置建議 古早時期的廚房常有「地基磚」,因此拜地基主時,會在廚房或大門口擺放矮桌,由人面向屋內祭拜。但隨著現代居住型態改變,每戶的格局差異很大,有些是公寓、大樓,有些則是沒有廚房的套房,很難套用單一擺放規則。 建議祭拜時只要遵守2大原則即可: 供桌要擺在屋內 方向由外往內(象徵把敬意迎入家中) 拜地基主方向建議: 套房、公寓:供桌放在大門內側,朝屋內拜。 透天、有後門住宅:可擺在後門或後陽台內側,朝屋內祭拜。 廚房拜法:若家中仍保有「地基磚」,可在廚房擺桌,朝客廳方向拜。 貼心提醒:供桌應保持低矮,大約膝蓋高度。傳說地基主身高僅100~120公分,若桌子過高會被視為不敬。 拜地基主要插幾支香?需要幾雙筷子? 香:通常是一炷或三炷清香即可,不需過多。 筷子:要準備兩雙,象徵同時祭拜地基主公與地基主婆。 拜地基主要說什麼?祝禱詞怎麼說? 祝禱詞沒有固定格式,重點在於稟告姓名、地址,感謝守護,並祈求平安。 祝禱詞範例: 「今日OO年OO月OO日OO節日,住戶(姓名)準備供品,誠心敬奉地基主公、地基主婆,感謝守護一家平安,祈求闔家健康順利、事業昌隆、財源廣進。」 若是搬家或賣屋,可加上:「若遇有緣人,願早日成交。」 拜地基主不燒金紙可以嗎? 傳統上會焚燒金紙,但若考量環保或時間限制,也可不燒。誠意比金紙數量更重要。 […]

看更多 健康樂活 相關文章

健康樂活

適量喝酒小酌~7好處防感冒還顧心臟

飲酒文化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喝酒的人通常會認為酒精是社交的潤滑劑,或是幫助抒發壓力的方式,因此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酒除了不便宜,過度飲酒對身體也有許多害處,因此親友或醫師常會建議我們要戒酒,難道喝酒對健康真的百害無一利嗎?其實,適量飲酒可能對身體有許多好處。 喝多少才算是適量飲酒 ? 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建議,適度飲酒對健康的成人來說,會因性別與年齡而不同,女性以及65歲以上的男性,1天最多喝1杯,65歲以下的成年男性,則可以喝到2杯。 1杯的標準,相當於1罐350c.c.的啤酒(酒精濃度約5%)、1杯150c.c.的紅酒(酒精濃度約12%)、1杯45c.c.的威士忌等烈酒(酒精濃度約40%)。 以下為您整理出「適量飲酒」對身體可能的7個好處。 1. 紅酒抗氧化預防感冒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研究指出,抽菸會增加感冒機率,然而適量的飲酒,反而會降低感冒的機率。美國紐約時報(Thes New York Times)也曾報導,西班牙學者研究發現,1週喝進8~14杯的紅酒,感冒的機率下降了60%,科學家懷疑可能是跟紅酒的抗氧化性質有關。 2. 喝酒助「性」別喝過頭 喝酒助興很常見,不過會不會助「性」,可就不一定了。在一項澳洲的研究中,發現適量飲酒者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降低了25~30%,作者周金喬(Kew-Kim Chew)則強調,仍要進一步的實驗,才能更精確地找出當中的關聯。至於長期過量飲酒,反而會使性功能下降。 3. 少量飲酒可降低死亡率 根據路透社,坎波巴索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Campobasso)的研究指出,男性每天喝不超過4杯、女性不超過2杯,可能降低18%的死亡率。研究作者之一,喬凡尼博士(Dr. Giovanni)提到,少量並盡量在用餐時才飲酒,似乎是較正確的做法。也就是說,可能在一餐中喝點酒就足夠了,其他時間盡量滴酒不沾,才不會過度飲酒。 4. 增加好膽固醇與減少心血管疾病 根據哈佛公共衛生研究所(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t Harvard University)發表的文章,有許多研究都顯示,攝取適量的酒精,能降低缺血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等心血管導致的死亡風險,約能降低25~40%。但一天喝超過4杯的酒,反而會增加血壓升高、心律不整、心臟病發和死亡的機率。 研究還發現,不論男女、老人、患糖尿病(Diabetes)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適量酒精都能起到心血管的保護效果,這是因為,適量酒精能提升身體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的濃度,而高濃度的好膽固醇,一般認為能保護心臟、降低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風險。 5. 適量酒精可降低失智風險 研究指出,適量的飲酒,能降低23%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及其他相關失智疾病,不過專家也特別指出,平常不喝酒的人,別因此就開始喝酒,如果有習慣飲酒的人,適量的酒精其實是有益的。 6. 若不過量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發布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一篇研究指出,根據實驗觀察,適量飲酒者,患糖尿病的機率降低了約30%,不過一天若攝取超過48克酒精(約4杯酒),就不會降低罹病風險。 7. 過重的機率較低 說到喝酒,可能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啤酒肚,但是根據2010年的研究指出,每天喝1~2杯酒的健康女性,體重增加的幅度,相較沒喝酒的人來得低,且在後續12年變得過重的機率也較低。 《Hello醫師》提醒您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健康樂活

忘記吃藥該補吃?視每日服藥次數而定

相信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經驗,感冒藥上面寫三餐飯後吃,但有時候突然工作一忙、睡太晚、少吃一餐或是藥沒帶出門,可能就忘記要吃藥這件事。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應該馬上補吃?還是應該等下一餐再吃呢?在此本文將為大家解惑,提供忘記吃藥的補救方法。 忘1次沒大礙  常常忘就危險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就才1餐沒吃又不會怎樣。沒錯,1餐沒吃藥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可能會習慣性地遺忘,不把吃藥這件事放在心上。而三不五時就忘記吃藥,所造成的後果可不榮小覷,否則可能產生以下問題: 更難治癒:忘記吃藥可能會延長治療時間,因為沒有遵循療程服藥,會給細菌或病毒喘息的空窗期,並產生抗藥性,然後就會變得愈來愈難以對付。 藥效無法發揮:含有止痛成分的藥物,如果未在規定的時間吃藥,可能會無法發揮最佳功效。例如等到傷口或症狀痛到不行才吃的藥,效果就可能需要打個折扣。這也是為什麼一般建議的止痛藥服藥時機,是在疼痛感產生時就服用。 產生戒斷症狀(Withdrawal effect):某些藥物,例如抗憂鬱藥物,如果突然中斷服藥,可能會產生戒斷症狀,包括頭痛、焦慮,以及睡眠和情緒問題。 提高併發症機率:隨便停止或忽略服用血壓藥,會提高罹患心臟病(Heart attack)和中風的機率,產生其他併發症的風險也會提升。 忘了吃藥怎麼辦? 你可能會想,上面洋洋灑灑提了4種忘記服藥可能產生的問題,那不是很明顯忘記吃藥就要馬上補吃嗎?但這個答案並不完全正確。藥需不需要補吃,其實取決於藥物的性質,由於藥物種類繁多,以下將提供2個大原則,幫助大家判斷藥是否需要補吃。 超過應服藥時間少於2小時:可以直接補吃沒關係,因為2小時內的延遲,對大部分的藥物來說不會構成吸收問題。唯一會產生問題的是,與下一次服藥時間間隔縮短,可能會導致副作用加強。即便如此,補吃的重要性,還是大於副作用可能帶來的不適。 超過應服藥時間2小時以上:補吃與否取決於醫師訂定的服藥頻率。 需每日服用1~2次的藥:除了胰島素藥物以外,其他幾乎都可以馬上補吃,但是再次服藥的間隔時間要抓久一點,不能只隔幾個小時。 需每日服用3次以上的藥:Let it go吧!等到下個規定時間服藥即可。什麼?你說如果下一餐又忘記怎麼辦?那你可能要考慮設鬧鐘,或是吃點銀杏來幫助自己記得吃藥。


健康樂活

溫泉魚療不安全!不可不知的3大風險

溫泉魚療(Fish pedicure,或稱足部魚療)源自土耳其和中東一帶國家,台灣在數十年前突然開始流行起來,至今仍吸引很多人想要嘗試。它是藉由一種叫淡紅墨頭(Garra rufa)的小魚,來達到去除表層死皮的效果,幫助治療乾癬(Psoriasis)、濕疹(Eczema)等皮膚疾病,但是它卻存在一些健康的風險。 溫泉魚療看似無害,但對人和魚來說,仍有潛在風險,尤其因為療程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太細微,或很難被察覺,症狀也許要過幾個月才會出現。對此,部分美國和歐洲地區已勒令禁止此治療,以下列出溫泉魚療的3大風險。 1. 溫泉魚療恐引發傳染病 雖然溫泉魚療所使用的淡紅墨頭並無牙齒,但若長時間吸附在一處,仍然有可能會破壞人的皮膚,引發細菌傳染。若店家重複使用水和魚,可能造成更大的病菌感染風險,包含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乙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roup B Streptococcus簡稱GBS)。有的時候,魚在去除角質層的過程,也會影響指甲板(Nail plate)的幹細胞,導致指甲長不出來。 不過血體液傳染病(Blood-borne infectious disease),像是肝炎(Hepatitis)和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或稱愛滋病毒)透過魚療傳染機率極低,除了病毒難以在水中或魚體存活外,病毒量也相當微小。 一般來說,建議患有糖尿病(Diabetes)、免疫系統欠佳,以及皮膚受傷的人,都請暫時避免溫泉魚療,避免細菌感染的風險。 2. 商家恐改用便宜長齒魚 消費者要小心,有的商家為節省成本,會改用較便宜的請請魚(Chin Chin),因其外型像似淡紅墨頭,不知情的顧客真的會分不出來。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顯示,這種魚會長牙齒,所以它更會造成皮膚受傷,並引發細菌感染。 因此,在決定將雙腳浸泡在魚療中前,請先確保店家遵守基本的衛生程序,如完整的濾水系統,或紫外線殺菌(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這2種都能大幅度降低細菌感染。此外,泡腳前後都要檢查有無傷口,並且記得將雙腳清洗乾淨。 3. 溫泉魚療是一種動物虐待 當我們在快樂地享受泡腳,水中的小魚兒卻可能一點也不快樂,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店家通常會讓它們先餓一段時間,因為死皮是這些魚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吃的食物。換句話說,人類為了要讓自己的腳變光滑漂亮,正在虐待小魚吃「垃圾」。 隨著足部魚療的需求愈來愈大,我們會需要把這些魚兒從自然生態中擄來,導致生物鏈的不平衡,同時強迫它們適應新的環境,有的在運送過程中就死了,有的則是因為接觸腳上的化學成分而中毒,像是防曬乳和潤滑液。


健康樂活

性別影響藥效?藥物代謝這樣被影響

科學研究顯示性別在藥物代謝是重要的影響因子,因此會造成男性和女性之間藥效的不同,這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沒想到性別竟然會影響到藥的效力,功能及副作用。因此本文將為您完整介紹,生理上的不同與藥效有什麼關係。 女性生理與藥物作用 除了體重以外,女性的其他生理因素也可能影響身體對藥物的代謝。其中一項是過多的體脂肪;因為女性的體脂肪比男性高,因此脂溶性藥物在女性體內的作用會和男性不一樣。抗憂鬱藥物也是,因為抗焦慮藥物和精神病藥物都屬於脂溶性藥物。根據研究,某些抗憂鬱藥和抗精神病藥對女性的療效更好,儘管科學家並不確定其中的原理。不過,女性也必須承受更明顯的藥物副作用,包括性慾低下。畢竟男性可以使用威而鋼(Viagra)來加強性慾,但女人不行。 另一個差別在於消化過程。女性產生的胃酸通常比男人少,所以消化食物的速度會比較慢。當她們服用適用於酸性環境的藥物,例如:抗黴菌藥物(Ketoconazole),得到的治療效果通常沒有男性好。同樣地,當女性需要空腹服用的藥物時,她們得在飯後花更長的時間等待食物消化。 雌激素對藥物的作用 藥物作用也會受到體內荷爾蒙分泌的影響。在月經來及更年期時,女性荷爾蒙濃度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雌激素也會干擾肝臟分解藥物,即使服用的藥物在安全劑量範圍內,如果肝臟不能有效分解代謝藥物,則血液中藥物的濃度也會過高。同樣情況也會發生在需要靠腎臟分解代謝的藥物上。研究顯示,對於抗癌藥物如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又稱胺甲喋呤),女性的代謝速率比男性慢了13~17%。 女性使用心臟病藥的效果 心臟病藥物對女性的藥效也不同。低劑量的阿斯匹靈(Aspirin)會增加出血機率,對降低女性心臟病(Heart Attack)發作的風險並沒有幫助。另外,使用β-阻斷劑對女性控制高血壓(Hypertension)的效用不好,再次發生的機率較高。建議女性服用較低劑量的血液稀釋劑華法林(Warfarin)來治療高血壓。美國家庭醫師協會(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也建議女性一週內所服用的華法林劑量應比男性少2.5~4.5毫克。 止痛藥和安眠藥 止痛藥的療效也會因為性別不同,產生的副作用也不同。 2002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女性使用解熱鎮痛抗發炎藥,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和非類固醇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與高血壓風險升高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每月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藥超過22天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了86%,而服用乙醯胺酚的人患高血壓的機率則是2倍。 女性代謝安眠藥的速率也慢。曾有報導說,由於女性新陳代謝速率慢,前一天睡前曾服用安眠藥的女性,到了第2天仍會昏沉沉,幾乎無法開車。 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因此在2013年建議女性服用的安眠藥劑量,只需要男性使用量的一半。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健康樂活

想減肥必看~身體代謝變慢的8大原因

說到體重的增加,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是吃得太好、動的太少,不過,其實身體的代謝率,在體重變化上,也占了很重要的角色。代謝(Metabolism)指的是,身體將熱量轉換成能量的過程,所以通常說代謝慢,代表著身體保存了過多的熱量,導致體重增加。造成新陳代謝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以下介紹讓您代謝率下降的8個原因。 1. 壓力太大代謝下降 可體松(Cortisol)又稱壓力荷爾蒙,在正常濃度下,能幫助我們燃燒脂肪,但如果壓力過大、或是長期在高壓的狀況下,可體松的濃度會變高,讓身體會以為有生命威脅,因此會使身保存熱量,進而囤積多餘熱量。 2. 年紀漸長荷爾蒙變化 年紀漸長後,不論男女都會面臨荷爾蒙的變化,男人體內的睪固酮(Testosterone)可能會下降,女人則會有雌激素減少的現象,這些變化會導致肌肉量減少,脂肪囤積,造成代謝率下降,因此,運動和鍛鍊身體相當重要。 3. 吃太少、熱量攝取過低 雖然節食、限制熱量是減重的一環,但吃得太少卻會適得其反,熱量攝取過低時,身體會認為外界缺乏食物,於是啟動保護機制,降低代謝率以維持生命。許多研究也發現,不論身材如何,每日攝取熱量低於1000大卡,就會降低身體的代謝率,長期的影響則更大。因此如果要節食或限制熱量來減重,不要一下子降得太多,也要避免持續太久。 4. 蛋白質吃不夠 維持健康的體重,蛋白質的攝取非常重要,因為蛋白質不僅飽足感高,高蛋白質的攝取也能提升代謝率。人體在吃完食物後,代謝率會提升,這個過程稱為攝食產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而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比起碳水化合物或脂肪都要來得高,研究顯示,人體攝取蛋白質後,會暫時提升了20~30%的代謝率,而碳水化合物卻只有5~10%,脂肪則為3%以下。 5. 久坐不動走樓梯都懶 多數上班族都是整天坐著,而久坐消耗的熱量可說是微乎其微,而且久坐也會使我們的代謝率下降,甚至整體健康都有危害。其實一般的活動,例如:站立、打掃、爬樓梯等,都會消耗熱量,一項刊登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顯示,坐在沙發看電視消耗的熱量,比坐在辦公室打字少了8%,比站立更少了16%。因此,就算整天坐在辦公室工作,也要記得不時起來走動,避免代謝下降。 6. 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 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會提高罹患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Diabetes)或憂鬱症(Depression)等。有些研究則指出,睡眠不足有可能會降低代謝率,並導致體重增加。 另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指出,連續5天只睡4小時的人,靜止代謝率平均下降了2.6%,而在充分休息12小時後,代謝率又回歸正常。此外,研究顯示,如果晚上缺乏睡眠,利用白天補眠反而會破壞生理時鐘,造成代謝率下降。 7. 含糖飲料喝太多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攝取過多的糖分,對健康的危害很大,並導致許多症狀,例如: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肥胖(Obesity)、糖尿病。常喝添加果糖的飲料還有可能導致代謝率變慢,為期12週的實驗發現,過重及肥胖的人,如果一天1/4的熱量來自於含糖飲料,代謝率會顯著下降。雖然對此,學術界仍有爭論,但能確定的是,攝取過多果糖,會增加腹部和肝臟的脂肪。 8. 缺乏力量訓量肌肉變少 重量訓練是有效維持代謝率的方式,重量訓練已經證實能提高身體代謝率,且對肥胖或患心臟病等疾病者,都有幫助。肌肉量的增加,會增加靜止代謝率,在休息時燃燒更多熱量,相反地,如果缺乏運動和力量訓練,代謝率可能會變差,特別是年紀漸長或正在減重的人。


健康樂活

酒精會爆炸!使用酒精燈的安全3原則

對現在的人而言,瓦斯爐等各種爐具,都是再普遍不過的家庭器具,但它的危險性卻不容小覷,包含使用生質酒精(Bio ethanol)這種實驗室用燃料的酒精燈。以下是酒精燈的3個安全原則,請各位多加注意,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人,以免錯誤操作,造成如前陣子的酒精燈爆米花事件重演。 1. 倒酒精時請用漏斗 酒精溢出是使用酒精燈的常見的情形,這可能會導致火焰不受控制,破壞靠近火源的物品。因此,添加燃料時建議使用漏斗,較能確保酒精不濺出,並且不要一次加太多,不然火勢會不易控制,讓使用過程變危險。同時,也要小心手和酒精燈裝置的表面,不要在添加過程中沾到酒精。 2. 不要在燃燒時添加燃料 根據西挪威應用科技大學(Western Norway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簡稱HVL)消防和健康安全環境工程系所研究發現,像酒精這類的物質很容易產生易燃氣體,尤其在靜止的室內環境。從多數嚴重灼傷案就可以發現,這些慘案往往跟酒精這個易燃物有關。 因此為酒精燈補燃料時,一定要非常謹慎,不要直接把酒精倒在燃燒中的容器裡,否則瞬間蒸發產生的氣體,會跟著瞬間點燃,造成氣爆,並灼傷靠近火源的人。當燃料變少,火源呈藍色,甚至看不太清楚時,正確的做法是先將火源蓋住,並靜待至少10分鐘後,再用漏斗小心加入。 3. 購買安全產品並正確使用 購買酒精燈時,請選擇經安全檢測的產品。通常合格的酒精燈,必須有一個安全溢出口,這樣即使燃料不小心溢出,也能保護使用者不被灼傷。另外,最好的方法是避免使用這種裝置烹飪,如果只能使用它,過程中請不忘與火源保持1公尺的安全距離。點火時也建議用廚房點火器,而不是需讓手靠近火源才能點火的火柴、打火機。


健康樂活

貌似秋葵的毒物!曼陀羅3成分恐致命

有一種植物很像秋葵,但它絕對不是你想像中的健康食材,若不小心將其食用的話,就會導致中毒,且產生精神性幻覺,嚴重則會造成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這就是曼陀羅(Datura),屬顛茄科(Nightshade)中的有毒植物。以下介紹曼陀羅的特徵,以及它對人體的危險,民眾千萬別把它誤當成秋葵吃啊! 整株都是毒的美麗曼陀羅 曼陀羅外觀賞心悅目,其花朵形狀像似號角,所以也被稱為天使的號角(Angel’s Trumpet),而因種類的不同,顏色也會不同,包含粉紅色、白色、黃色,以及紫色。前陣子一對夫妻誤食它,結果進入神志不清和不受控制的狀態,這都是因為生物鹼(Alkaloid)的化學成分在作怪,更恐怖的是,曼陀羅整株都有這種成分。 根據土耳其丘庫羅瓦大學(Çukurova Üniversitesi)醫學院的研究案例,食用曼陀羅將導致抗膽鹼中毒(Anticholinergic poisoning),其中最危險的是,它含有生物鹼的成分,包括阿托品(Atropine,或稱散瞳劑)、莨菪素(Hyoscyamine),以及東莨菪鹼(Scopolamine)。 曼陀羅的3種危險成分 若按照醫師的藥物指示個別服用,這三種成分的副作用是有限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險,但若吃進曼陀羅,連這3種成分一起下肚的話,後果就嚴重了。它們能阻塞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進而癱瘓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簡稱CNS),以下分析這3類化學成分。 阿托品:這是一種抗副交感神經藥物成分,用以控制分泌物和一些疾病,像是過度黏液分泌、過度唾液分泌、腸胃痙攣、結腸炎、消化性潰瘍、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心臟疾病等等。服用者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暈眩、視線模糊、瞳孔放大、鼻塞、噁心、便祕、脹氣、胃灼熱(Heartburn),以及排尿困難。 莨菪素:這種成分可以透過減緩胃酸分泌,來控制腸胃疾病,跟阿托品一樣,它能降低過度唾液分泌、鼻炎(Rhinitis)、憩室炎(Diverticulitis)、胰臟炎(Pancreatitis)等疾病風險。服用後的副作用包含:頭痛、暈眩、嗜眠、對光敏感、眼睛疼痛、口乾、皮膚潮紅、排尿困難,以及腹瀉。 東莨菪鹼:此成分能幫助治療動暈症(Motion sickness),像是噁心和嘔吐,通常治療期限為3天,但卻容易服用過量。它的副作用包含:定向力障礙、混淆、皮疹、幻覺、暈眩,以及眼睛疼痛。 總括來說,曼陀羅雖然在醫療上提供很多的幫助,但由於它所含有的生物鹼劑量並沒辦法安全地拿捏,加上症狀很難被察覺,請民眾不要自行食用,其種子只要介於15~25克(g);葉子15~100克,就能致命。其他的症狀還包含,精神性幻覺、體溫過高、心跳過快、散瞳,以及暴力行為,千萬注意別誤食。


健康樂活

車禍最容易受傷的器官!脾臟切除術後的照顧與生活

一般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提到脾臟(Spleen),不過一旦提起,很可能就是出了問題,除了少見的脾臟相關疾病之外,最常見的狀況為腹部受創導致的脾臟破裂,因為脾臟相當脆弱,當車禍或其他外力衝擊發生時,脾臟常常首當其衝,在失血過多的情況下,常常得緊急進行脾臟切除手術。雖然許多切除脾臟的患者生活看似沒有異樣,但其實脾臟不僅具有造血(胎兒時期)和儲血功能,還負責重要的免疫功能。儘管缺少脾臟仍可正常生活,但還是會對抵抗力造成一定影響,以下就帶您了解脾臟切除術(Splenectomy)以及術後的注意事項。 脾臟切除術後的疑慮 脾臟在免疫功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若非必要,醫師會盡可能保留脾臟,若脾臟破裂情況嚴重,危及生命,則必須進行脾臟切除術。又因手術的進步及存活率的考量,大部分是進行全部切除。 脾臟切除術後的影響與照護 因脾臟破裂的切除手術,並無進一步治療的需要,如是因其他疾病進行的脾臟切除手術,則必須要諮詢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 脾臟切除後,絕大多數的功能會由其他器官來接管,患者還是可以正常生活,但須特別注意,生病或受到嚴重感染的機率會提高,剛手術後的風險是最高的,且日後生病的恢復力也會較差,因此醫生通常會建議在術前或術後施打疫苗,像是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coccal)、流感疫苗等。另外在血液學期刊(Haematologica)所發布的研究發現,對於脾切除後的病患,受到病菌感染、血栓的機率提升,甚至可能增加罹癌的機率,雖其原因還待進一步的研究,但也突顯接種疫苗對於脾切除患者的重要性。 脾臟切除術後的生活 接種疫苗:脾臟切除後的抵抗力較差,對特定的感染更是脆弱,例如:肺炎鏈球菌、B型感冒嗜血桿菌、腦膜炎(meningitis)球菌等,因此接種疫苗是相當重要的。 注意感染:除了接種疫苗,若出現嚴重發燒(體溫攝氏38度以上)、身體任何部位的不明紅腫、喉嚨痛、畏寒或感冒時間過久等特殊症狀,請盡速就醫並諮詢醫師。 規律生活及運動:保持規律的生活和運動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對於脾切除的病患更是重要,適量的運動及健康的飲食都能夠增強抵抗力。


健康樂活

長時間追劇要小心!健康代價高恐致命

無論韓劇、日劇或美劇,各種影集和電影,都能在各種影音串流平台觀賞,追劇儼然已成了現代人最愛的休閒活動,有時一到假日,甚至可以一整天不出門在家追劇,但您知道這種習慣,可能有害身心健康嗎?臨床睡眠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指出,慣性長時間追劇的人,除了睡眠品質會變差之外,疲勞感和失眠症狀也會更嚴重,除此之外,追劇還可能會帶來哪些健康問題呢?請看以下的介紹。 久坐不動:腿部血栓恐致命 一些專家認為,追劇會影響心血管系統、視力、社交能力和睡眠品質,而這些都可能衍生出其他健康問題。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Ohio State University Wexner Medical Center)的蘇菲亞托利弗(Sophia Tolliver)醫師指出,追劇的首要問題是久坐不動。研究表示,久坐會增加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風險,也會增加患心臟病(Heart disease)、中風(Stroke)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風險。 另有研究發現,因為長時間追劇、長途飛行,或因病而長期久坐的行為,都會增加罹患深層靜脈栓塞(Deep-vein thrombosis)的風險,這會讓腿部血栓,而若腿部血液凝塊剝落,並流進心臟或肺部時,就會致命。而研究也指出,即使花時間運動並達到每日建議的運動量,也無法降低其風險。 少與人互動:恐罹患憂鬱症 托利弗醫師也指出,追劇和暴飲暴食通常是相輔相成的,長時間大量追劇會增加肥胖機率。此外,大量追劇也代表長時間都是獨自一人,少有人際互動,而研究指出,缺乏社交除了會增加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和其他情緒障礙的機率之外,可能也會增加心臟病、中風機率。 螢幕藍光:擾亂生理時鐘 密西根醫學睡眠障礙中心(Michigan Medicine’s Sleep Disorders Centers)主任羅納德切爾文(Ronald Chervin)表示,睡覺前看影集會使人無法睡得久,甚至無法睡到隔天天亮,因為電子螢幕發出的藍光,會擾亂人體的生理時鐘。 用眼過度:眼睛乾澀疲勞 根據美國視力協會(Vision Council)的統計,使用數位產品超過2小時後,有59%的人覺得眼睛乾澀、疲勞和視力模糊,而頸、肩和頭部,也會感到疼痛。 健康追劇3原則 定期活動身體:每30分鐘就起身活動一下,或是站著觀看某些片段,多利用暫停鍵休息一下。 備好健康零食:在追劇前先準備切好的蔬菜水果,或原味爆米花等健康點心,減少吃垃圾食物的機會。 睡前1~2小時不追劇:睡前不要追劇或是看電子螢幕,以免干擾睡眠品質。


健康樂活

慢性疼痛患者有福了!這樣改善睡眠品質

如果您今天患有慢性疼痛,那麼在夜裡痛醒,有可能會經常發身在您身上;而且這個疼痛有可能比一般健康的人痛苦10倍以上。而且,擁有良好的睡眠,對您的身體、大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充分的睡眠,可以讓您在白天時有充足的體力、精神;若是睡眠不足,您的身體功能某些部分可能會停止運作,大腦也將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您患有慢性疼痛,為了能有好的睡眠品質,下列是您應該要注意的事項,也告訴您睡眠有多重要。 每天需要多少的睡眠才算足夠? 根據年齡的不同,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同。一般而言,成年人平均每天最少需要7~9小時的睡眠。當您睡覺時,您的大腦也在休息,為明天做準備,因為有充分的睡眠才能讓大腦在白天正常運作。 夜晚良好的睡眠也有助於改善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外,睡覺時,您的身體會修復體內受損的組織,也有助於平衡體內荷爾蒙,幫助啟動肌肉成長所需的荷爾蒙,並促進身體健康、甚至可以長高。 睡眠與疼痛之間有什麼關聯? 慢性疼痛是很普遍的症狀,有超過6千萬人受到影響。睡眠與疼痛通常是息息相關的,而且可能會產生惡性循環。因為,疼痛有時在半夜會讓人痛到醒來,而睡眠不足會使疼痛變得更加劇烈。 如果睡眠不足所導致的風險? 睡眠不足會影響您的思考、反應、工作情形,還有與同事的相處、應對進退。睡眠不足的人,健康上也有較高的風險,就像是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如:肥胖、糖尿病(Diabetes)、心臟疾病(Heart disease)、腎臟病、高血壓(Hypertension)、中風(Stroke)等疾病。睡眠不足容易導致您經常感到飢餓、控制情緒也相對的更不容易,注意生活周遭的變化也變得更加困難。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憂鬱、自殺傾向,或是產生衝動魯莽的行為。 晚上缺少充足的睡眠,可能會導致微睡眠(Micro sleeping)。微睡眠是指人在白天的時候,大腦局部的片斷睡眠狀態。您是無法控制微睡眠的,因為當微睡眠發生時,大腦類似進入睡眠狀態,但實際上您是清醒的。微睡眠是身體因為缺乏睡眠產生的反應。請注意,如果您在開車或操作重型機械(Heavy duty machines)的時候發生微睡眠,後果可能非常危險。 擁有足夠睡眠的8種方法 1. 服用藥物並接受治療 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可能必須服用很多藥物來控制疼痛程度,因此可能不太願意為了好好睡一覺,另外再服用其他藥物。但是吃藥若能換得舒適的睡眠,對慢性疼痛的患者而言,是有效的方法。其他的治療方法有:針灸、電流刺激法(Electrical stimulation)、神經傳導阻滯(Nerve blocks)、手術等,都能降低慢性疼痛的程度,讓患者有更好的睡眠品質。 2. 改變睡覺的姿勢 背部或頸部疼痛的患者,請不要以腹部接觸床面的姿勢睡覺,因為這個姿勢會使脊椎形成不自然的弧形,造成疼痛更加劇烈。請您以背部仰躺床上,並在膝蓋下方放置枕頭,因為這個姿勢能分散脊柱的壓力,並有助於舒緩疼痛。 睡覺時,如果您經常轉身、翻來覆去,建議您放個枕頭在身旁邊靠著,以防止身體的轉動、翻滾。您也可以在膝蓋之間放置枕頭,以避免膝蓋彼此碰撞;如果有需要,可以購買為減輕脖子疼痛設計,支撐脖子專用的枕頭。您睡覺的姿勢很重要,若您有胃灼熱(Heartburn)或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睡眠的姿勢更要特別注意。如果對睡眠姿勢是否會影響疼痛程度,請您諮詢您的醫師,以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3. 找到自己心中的平靜 有些人無法好好睡一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不去注意疼痛,正因為受到思緒的困擾,而不能真正一覺好眠。您可以試著透過下列簡單、降低疼痛的運動,來找到內心深處的平靜。 找出讓您能夠舒服躺下來的姿勢。 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手部進出動作保持平衡,維持數分鐘之久。 如果有任何想法浮現腦海,請不要多加思索,讓它們自由流逝,也不要評論是「好」或「不好」。 讓您的思緒達到中立的境界,並將心思專注在呼吸上。 大腦與身體是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壓力、憂鬱與焦慮,都會影響我們身體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請試著在經歷這些負面想法的同時,轉化您自己的情緒,儘量不受到影響。 4. 讓您的肌肉徹底放鬆 您可以在睡前透過浸泡熱水澡來讓您的肌肉放鬆。當您躺在浴缸裡,可以藉由聆聽悅耳的音樂,或是芳香療法(Aromatherapy),完全放鬆您的身體與精神,將自己轉變成自由自在的輕鬆模式,這樣您疼痛的肌肉可以徹底放鬆,並舒緩不舒服的感覺。 5. 營造舒服的睡眠氣氛 雖然有些人不會受到睡眠的環境影響,但是,就算是就寢時間的改變,您的睡眠品質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有些人睡覺時必須是完全無聲才能好好入睡;而有些人則偏好睡覺時,房內有冷氣、電風扇或機器運轉產生的白噪音(White noise,又稱為背景雜音)。白噪音會產生類似屏障作用,因為持續的聲音能夠擋掉其他噪音的改變,進而幫助睡眠者的睡眠更穩定。 當您已經準備好上床就寢,為了免除干擾,請您避免使用手機、筆記型電腦或看電視。也請您儘可能每天在相同時間就寢、起床,週末、放假日也請維持固定的上床、起床時間。中午時,短暫午睡對您是很好的;不過,要請您在下午或傍晚時,午睡或休息時間不要長達4~5小時,這會影響到您晚上睡覺的時間。 請您不要在睡覺前飲用咖啡、酒精性飲料或茶。並且睡前的3~4小時,請您不要從事大量、激烈運動,因為運動後身體產生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會導致您無法入睡。 6. 請您不要再多思索疼痛的問題 如果您把時間用在考慮疼痛的相關問題,很可能帶來一些負面想法,進而影響您的睡眠品質。當您整天一有空閒時,不妨做些讓您自己感到開心、快樂的事,如讀本好書、雜誌,或是按照您的興趣,從事一些能夠讓您忘卻疼痛的活動;這樣將有助於您夜晚時更輕鬆入睡。 7. 服用補充劑 有些補充劑能幫助您入睡,如:褪黑激素(Melatonin)。為了有效控制疼痛,您可能正在服用許多藥物,因此在服用補充劑前,請先諮詢您的醫師或藥師,確定是否適合您的需求。 8. 尋求醫師專業的協助 有時候,可能會有像有,如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失眠(Insomnia)的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情況發生。這些情況加上原有的疼痛,可能導致您完全無法入睡。一旦發生這些情形,請您立即尋求醫師的協助、治療,以消除造成您睡眠不足的原因。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專家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與專家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