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營養

運動前後該怎麼吃?如何補充營養或補充品呢?無論是增肌減脂或是運動前中後的補充,你想了解的運動營養知識都可以在這邊找到。

基礎知識

運動營養

乳清蛋白推薦21款!蛋白粉種類、高蛋白口味、哪裡買完整看

乳清蛋白推薦哪一款?蛋白粉推薦怎麼挑?推薦喝植物性高蛋白?分離、水解乳清蛋白的差異?乳清蛋白哪裡買?《Hello醫師》為您一次解答,為您整理21款熱門蛋白粉的價錢、口味、蛋白質含量與購買通路。 乳清蛋白是什麼? 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就是俗稱的「高蛋白」,是一種高品質的蛋白質,含有完整9種必需胺基酸,主要成分為牛奶的乳清。 乳清蛋白常製作成以下食品: 乳清蛋白粉:最常見的食品類型;將乳清製成粉末,以沖泡方式飲用 乳清蛋白飲:以飲料的形式販售 高蛋白零食:例如蛋白棒、蛋白質餅乾、高蛋白點心 乳清是什麼? 牛奶所含有的蛋白質分2種: 酪蛋白(Casein):占牛奶蛋白質約80% 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占牛奶蛋白質約20% 在製作優格時,會加入凝乳酶讓牛奶中的酪蛋白凝結;在牛奶變成固體的凝乳後,將上面的液體分離出來,這個液體就是乳清(也就吃優格時,浮在上面的淡黃色液體)。 乳清蛋白種類 市面上常見的乳清蛋白有3種,分別為濃縮式、分離式及水解式乳清蛋白: 1.濃縮式乳清蛋白 濃縮式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de, WPC)是市面最常見的乳清蛋白,作法是將牛奶中的蛋白質去除酪蛋白後,再進一步濃縮、乾燥與製造成粉末。 濃縮式乳清蛋白加工程序最少,保留牛奶的部分天然營養素,包含乳糖與脂質;就價格來說,濃縮式乳清蛋白也較為便宜。 優點:價格實惠、易購買 缺點:含有乳糖,不適合乳糖不耐症患者,或喝乳製品易長痘痘、脹氣的人 2.分離式乳清蛋白 分離式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 WPI)在作法上,多了一道「分離」的步驟,過濾乳糖與脂質,但也因為多一道工序,價格較高。 優點:不含乳糖,適合乳糖不耐症患者,或喝乳製品有健康問題者 缺點:價格較高 3.水解式乳清蛋白 水解式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Hydrolysate, WPH)是分離式乳清蛋白的進階版,在製作過程中透過酵素分解乳清,將蛋白質分解成分子較小的胜肽。 優點:分子小,吸收率高;同樣不含乳糖,適合不乳糖不耐症患者,或喝乳製品容易長痘痘、脹氣的人 缺點:價格通常是3種乳清蛋白中最貴的一種 植物性高蛋白粉 除了乳清蛋白粉之外,現在市面上也有許多植物性高蛋白粉,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 分離式大豆蛋白 分離式豌豆蛋白 植物性高蛋白粉的蛋白質含量與一般乳清蛋白差不多,多數產品也都有添加BCAA,口味也相當豐富多元。 優點:不含乳糖,不分族群皆適合飲用 缺點:廠商選擇較少 乳清蛋白推薦挑選4重點 蛋白質含量 & CP值 口味 身體是否適合 必需胺基酸含量 乳清蛋白推薦重點1:蛋白質含量 & CP值 喝乳清蛋白主要是為了補充蛋白質,所以蛋白質含量多寡很重要;蛋白質含量愈高,補充效率和CP值愈高,反之,則愈差。 挑選乳清蛋白時,可注意以下2點: 每一份量為幾克 每一份量含有幾克的蛋白質 不同產品每一份量的克數都不盡相同,有些為25克,有些為40克。單一份量的克數多寡,會影響實際的蛋白質攝取量,也會影響產品的CP值。 例如,假設有A、B兩牌的乳清蛋白,它們的產品資訊如下: A牌乳清蛋白:每份為25克,每份的蛋白質含量為25克 B牌乳清蛋白:每份為40克,每份的蛋白質含量為30克 若單看每份的蛋白質含量,B牌的含量更高,補充效率似乎更好;但如果實際計算每1公克的蛋白質含量,B牌的含量其實較低。 兩品牌每1公克所含有的蛋白質如下: A牌乳清蛋白:每1公克的蛋白質含量 = 1克 B牌乳清蛋白:每1公克的蛋白質含量 = 0.75克 在兩品牌的價格與重量都相同的前提下,A牌不僅補充效率更好,CP值也更高,因為A牌使用者單次吃到40克份量的乳清蛋白,就能補充40克的蛋白質。 對B牌使用者來說,同樣吃40克的份量,只能吃進30克的蛋白質;若想吃到40克蛋白質,就得多吃一點,達53公克,等於更快吃完一罐;若不想這麼快吃完,把單次份量降到25克,就只能補充18.75克的蛋白質。 若是較精打細算或對蛋白質攝取量格外講究,建議在挑選不同的乳清蛋白粉時,可以計算「每1公克所含有的蛋白質」,比較實際含量。 乳清蛋白推薦重點2:身體是否適合 有些人喝了乳清蛋白沒事,但有些人喝了卻會長痘痘、脹氣。每一種人適合的高蛋白粉不同,即使是素食蛋白粉,例如大豆蛋白或豌豆蛋白,也可能有敏感不適的情形;因此,建議初次購買時,可買小包裝、試飲包多方嘗試。 乳清蛋白挑選方針: 乳糖不適症者:選無乳糖的高蛋白粉,例如分離式乳清蛋白、水解式乳清蛋白 對大豆敏感者:避免選擇大豆蛋白;若茹素則可選擇豌豆蛋白 純素者:大豆蛋白、豌豆蛋白 乳清蛋白推薦重點3:口味 挑選適合自己口味很重要,因為喝得習慣,才能持續且長期地補充,喝的過程也會如同喝飲料般享受;但若不幸買到自己不喜歡的口味,不僅會有浪費錢的心情,喝的過程也很難受。 乳清蛋白口味怎麼挑: 購買前先上網爬文,了解網友們對各品牌或各品牌旗下的各種口味有哪些回饋。網路上有不少乳清蛋白口味評比文,可多方比較,因為味覺是主觀感受,一方覺得美味無比,另一方可能覺得味道很不自然。 多數高蛋白粉品牌都有推出小包裝的「試喝包」或「隨手包」,建議先買小包裝試喝,是什麼味道,盡量不要初次就買1公斤以上的大包裝,萬一口味不合適,可能只得忍耐喝完或轉送他人。 初次購買者可挑選基本口味,例如巧克力或牛奶,或選擇調味成分較單純的口味,像是加入紅茶粉的奶茶口味,或是加入咖啡粉的咖啡口味。 乳清蛋白推薦重點4:BCAA含量 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構成物質之一,由20種主要的胺基酸所組成,其中有9種胺基酸無法在人體內合成,須自食物中攝取,稱為「必需胺基酸」;其餘11種胺基酸可在體內合成,稱為「非必需胺基酸」。 在9種必需胺基酸中,以「白胺酸」、「異白胺酸」和「纈氨酸」等3種與肌肉最為相關;這3種胺基酸的分子結構,因為在側鏈有分支,又稱「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 市面上多數的高蛋白粉產品,無論是乳清蛋白、大豆蛋白或豌豆蛋白,都有添加BCAA;在選購乳清蛋白時,也可參考BCAA含量,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乳清蛋白推薦怎麼喝?什麼時候喝? 一般而言,乳清蛋白什麼時候喝都可以,無論是健身或運動前、後皆可,重點是一日的蛋白質總攝取量,但不建議以乳清蛋白取代正餐,因為乳清僅含蛋白質,缺乏碳水化合物及其他重要的營養素。 減肥需求:可考慮將以高蛋白飲代替含糖飲料,不僅飽足感更強,營養價值也較高。 […]

看更多 運動營養 相關文章

運動營養

乳清蛋白增肌副作用~可能過敏拉肚子

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又稱高蛋白)有助於肌肉生長與減肥,是健身族的好朋友。然而對某些人來說,喝完高蛋白卻要一直跑廁所。《Hello醫師》幫您釐清問題的根源,讓我們一窺「健身聖品」的副作用吧! 乳糖不耐導致拉肚子 乳糖(Lactose)是高蛋白飲品成分內最主要的醣類(Carbohydrate,又稱碳水化合物),但是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的患者,因為體內缺乏乳糖酶(Enzyme lactase),無法完全消化乳糖,所以他們喝了乳清蛋白會產生腹瀉、排氣、脹氣等狀況。 研究顯示,乳糖不耐症發生機率極高,全球有將近75%的人口受此症狀所擾。若你有上述的症狀,建議飲用分離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以避免腸胃不適。 (延伸閱讀:乳清蛋白推薦20款!乳清蛋白種類、口味推薦怎麼挑一次看) 乳清蛋白不適合牛奶過敏者 由於乳清蛋白是奶製品,想當然對牛奶過敏的人也可能會對此過敏。值得一提的是,牛奶過敏與乳糖不耐症有所不同,前者與免疫系統有關,後者則是缺乏乳糖酶而無法分解乳糖。當身體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抗體時,就會出現牛奶過敏的症狀,包括蕁麻疹(Hives)、皮疹(Rash)、面部、喉嚨和舌頭腫脹,以及流鼻水和鼻塞等等。 牛奶過敏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又稱過敏性反應),這種急性重症會造成氣道阻塞、血壓下降、休克甚至死亡,不可輕忽。所幸牛奶過敏對成年人而言非常罕見,因為在牛奶過敏患者中,高達90%的人在3歲左右就會痊癒。若不確定自己拉肚子的原因是來自乳糖不耐或牛奶過敏,建議你向專業醫師諮詢。 其他糖類也會引發腸胃不適 高蛋白飲品內其實添加了人工甜味劑,諸如木糖醇(Xylitol),甘露醇(Mannitol)和山梨糖醇(Sorbitol)等等,但是這些人造甜味劑可能具通便的效用(laxative effect),導致腹脹與腹瀉。(推薦閱讀:腹瀉與消化不良怎麼辦?這些食物都要避開) [embed-health-tool-bmi] 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研究顯示,一般的砂糖(Sugar)也可能引起腹瀉,讓腸胃排出水分和電解質,造成腸蠕動。甚至如蘋果、水梨所含的天然的果糖(Fructose)也會引發胃部不適,這就是為何高蛋白飲配果汁可能會肚子不舒服。 乳清蛋白雖然是一種十分方便的蛋白質來源,可幫助你建構肌肉、打造健美身材,但並非完全天然的營養補充品,一定要適量飲用,千萬不要為了增肌而犧牲了腸道的健康喔!


運動營養

肌酸作用是什麼?增肌、健腦、提升運動表現

聽過肌酸(Creatine)嗎?隨著健身風潮逐漸盛行,許多人都開始建立規律運動和健康的飲食習慣,也開始想了解其他有助於建立肌肉或提升健身表現的營養補給品,除了乳清蛋白、肌酸可能也是健身者不可或缺的好伙伴,但相較前者來說,肌酸可能仍只有較少的運動愛好者聽過。因此本文將介紹肌酸的六種功用及好處。肌酸六種功用1. 提升運動表現肌酸可以提升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在肌肉中的存量,幫忙製造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你可以將其視為人體活動時所需要的能量,它們會被儲存在肌肉內,而當肌肉活動時,這些 ATP 便會被分解。當我們進行激烈運動或是訓練時,人體就會大量的消耗與製造ATP,來應付龐大的能量消耗,然而就像賺錢總是比花錢慢一樣,消耗的速度也比製造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無法在高強度的活動中堅持太久的原因。若透過補充肌酸提高 ATP 的製造量,便能延長運動時間,提高運動表現。(延伸閱讀:乳清蛋白推薦20款!乳清蛋白種類、口味推薦怎麼挑一次看)2. 增加肌肉量肌酸可以促進蛋白質的產生,協助建立肌肉纖維。生物醫學期刊(BMC)的研究也指出,肌酸可以提高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 IGF-1)在體內的濃度,除了可以增強肌肉的強度和耐力外,它也能提高肌肉對葡萄糖和胺基酸的吸收量。另外,肌肉在視覺上要看起來有相當的份量,水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於人體有 70% 是水分,組織中的含水量影響了體積大小,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中斷重量訓練 1~2 禮拜後,便覺得肌肉看起來有縮水的感覺,其原因便是肌肉中所含的肝醣與水分流失所造成。另外,人體為了避免肌肉的過度生長,會分泌一種肌肉生長抑制素(Myostatin),但是肌酸可以適度的抑制這種激素的濃度,相對地提高肌肉生長速度。(推薦閱讀:不只健身才吃!乳清蛋白原來能增肌減肥)3. 加速肌肉生長根據應用生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的研究,在持續補充肌酸的情況下,每週所能生長的肌肉量會比未補充者多;另一項來自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則發現,在參與實驗的人當中,使用肌酸補充品的人在六週內增加了兩公斤的肌肉,而對照組則沒有明顯的改變,會造成如此巨大的差異可能來自於肌肉含水量提高,使得肌肉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embed-health-tool-bmi]4. 有助降低疲勞在一項為期六個月的實驗中,參與實驗的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患者被分成了兩組,比起對照組,使用肌酸的組別不僅降低了 50% 的暈眩症狀,且只有 10% 的患者感受到疲勞。(同場加映:聽過BCAA胺基酸嗎?6大好處助健身)5. 可能有助大腦功能研究指出,人體的大腦在執行複雜的多項工作時,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補充肌酸除了可以幫助大腦內的磷酸肌酸加速 ATP 的製造外,也能提高體內多巴胺(Dopamine)濃度,讓心情愉悅。另外,由於肉類是從食物中獲取肌酸的唯一管道,素食者體內的肌酸濃度可能較低,適當的補充肌酸,可能有助於提升大腦功能及運動表現。6. 可能改善帕金森氏症罹患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的主要症狀,是腦內的負責生產和輸送多巴胺的黑質(Substantia nigra)被破壞,使得患者的多巴胺含量顯著下降,而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缺少它很可能會造成肢體無法順利動作,就像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有的顫抖、肢體僵硬或不協調等症狀。前面提到肌酸可以提高體內多巴胺的含量,理論上也可以幫助帕金森氏症患者改善病情,而且由於肌肉控制能力下降、活動量減少,帕金森氏症患者相當需要進行適度的重量訓練,以維持身體的肌肉量,而肌酸剛好也有助於提升患者在運動表現與肌肉量。目前的研究已證實,在動物實驗中,透過對帕金森氏症的白鼠補充肌酸,可以減少多巴胺下降幅度達 90%;但儘管如此,在 2017 的研究卻發現,每天攝取 4~10公克 (g)肌酸,並無法改善帕金森氏症,因此關於肌酸是否可以成為改善帕金森氏症的良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運動營養

BCAA是什麼?支鏈胺基酸6大功效!這樣吃就對了

聽過支鏈胺基酸(以下簡稱BCAA)嗎?近年來,運動健身的風氣不斷提升,大眾對於運動補充品也越來越講究,其中BCAA更是常被健身者和運動員所使用,正確運用除了能幫助肌肉成長或提升表現外,一些研究還發現BCAA可能還有其他功效。然而BCAA到底是什麼?怎麼吃才能補充?以下就跟著《Hello醫師》一起認識吧!BCAA是什麼?欲了解BCAA的功效,就得先從胺基酸開始講起。胺基酸不僅是蛋白質的原料,能幫助組成每個細胞、組織和器官,在身體代謝過程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人體的胺基酸總數主要有20種,其中9種為「必需胺基酸」,無法靠自己製造,只能從飲食中攝取,而所謂的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便屬於必需胺基酸,可分為:亮胺酸(Leucine,或稱白胺酸):亮胺酸在3種BCAA中,對肌肉的形成影響最大。異亮胺酸(Isoleucine,或稱異白胺酸)與纈胺酸(Valine):在產生能量和抑制血糖方面較有貢獻。(延伸閱讀:乳清蛋白推薦20款!乳清蛋白種類、口味推薦怎麼挑一次看)BCAA的6大功效在體內所有的胺基酸裡,BCAA佔必需胺基酸35~40%,其中有14~18%存在於肌肉裡。和多數胺基酸不同,BCAA最主要在肌肉中被分解,而非在肝臟中,也因此人體運動所造成的肌肉磨耗,也需要BCAA的幫助才能修補。[embed-health-tool-bmi]除了組成蛋白質和肌肉之外,BCAA還有控制血糖的效果,能幫助保留肌肉和肝臟所含的肝醣,促進細胞運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另外,BCAA還能抑制血清素(Serotonin)的生成,以降低運動過程的疲勞感。以下將更詳細介紹BCAA的6大功效。1. 降低運動疲勞攝取BCAA有助於降低身心的疲勞,研究指出,運動中服用BCAA者,疲勞狀況減輕了15%,疲勞湧現的時間延後17%。在另一項實驗中,服用BCAA的組別,踩飛輪的時間比服用安慰劑的組別,加長了12%。疲勞延後可能對於運動表現的提升有些幫助,但仍缺乏確切研究成果佐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BCAA的抗疲勞效果,對於平時較少運動、或沒有訓練的一般人效果較好;對於經訓練的運動員則效果不佳。2. 加速肌肉復原BCAA除能降低運動中疲勞感,也有益於減緩運動後的肌肉痠痛。這是因為BCAA能降低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和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的濃度,而這兩種酵素和肌肉損傷的關係密切,可能因此保護了肌肉,並提升了肌肉的恢復力。實驗也發現,服用BCAA者的肌肉痠痛程度,比未服用的人低了33%;而在進行力量訓練的人身上,服用BCAA者的運動表現提升了20%。不過上述效果仍然會因不同個體、性別、或是平時蛋白質攝取量而影響。3. 有益於緩解肝病BCAA可能對肝病患者有不少幫助,對肝性腦病變(Hepatic encephalopathy)的症狀有緩解作用。另有研究指出,對於進行肝病手術後的病人,補充BCAA可能對於肝功能有幫助,能降低併發症的機率、增強體力、提升睡眠品質或預防肌肉抽筋,甚至縮短住院時間。對於肝癌患者,BCAA補充品可能有助減少水腫,並且降低7%的提前死亡機率(早於預計壽命死亡),不過,BCAA並沒有提高肝病存活率的效果,也並沒有降低併發症(如:感染或胃出血)發生的機率。4. 刺激胰島素分泌有些人認為BCAA中的亮胺酸、異亮胺酸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的利用率,進而降低血糖濃度。不過,並不是所有研究目前並沒有人體研究或證據完全證實這樣的論點,因為多數都只是動物實驗,再加上人體實驗的結果,大多是因人而異。關於BCAA是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因此,理論上只能說,攝取BCAA可能有助於穩定血糖。(延伸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5. 控制體重甩體脂一項研究讓摔角選手進行19天的高蛋白飲食,並補充額外BCAA,最後,他們的體重比起一般選手多下降了1.6公斤,體脂肪也多下降了0.6%;在針對重訓者的實驗中,更發現每天補充14克BCAA的組別,在8週後,比起每天攝取28克乳清蛋白的組別,多增加了2公斤的肌肉量,還降了1%體脂。BCAA和減肥的關係雖然仍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但是根據以上的結果,可以推論BCAA可能有助於控制體重、加強減脂效果。6. BCAA有助增肌由於BCAA會刺激幫助肌肉生長的激素分泌,因此補充BCAA可能有助提高肌肉量,另有研究指出,較高比例的亮胺酸,搭配比例較低的異亮胺酸和纈胺酸,增肌效果可能更為明顯。然而,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BCAA補充品的效果,比其他食物來源來得更好,因天然食物中便含許多BCAA。若想提升肌肉量,建議優先從天然食物獲取足夠蛋白質,或是補充乳清蛋白(高蛋白),確保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的1.5倍,或至少不低於自己的體重(例:體重65公斤的成人,每日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65克),再考慮額外補充BCAA加強增肌效果。BCAA怎麼吃?一般而言,若非運動員或特殊訓練需求,普通人可透過健康且均衡的飲食,獲取足夠的BCAA,其中以堅果、黃豆製品、魚肉、紅肉、白肉的BCAA含量尤為豐富。若考慮購買BCAA的補充品,目前市售產品主要以粉末和錠狀為主。前者需倒入水中搖散飲用,而錠狀BCAA在方便性上則略勝一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一份BCAA量可能有所不同,通常建議專業運動員或大量運動者,每日可補充5~10克BCAA,建議可在運動前後補充水分時一併攝取。(圖片授權:達志影像)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運動營養

空腹跑步可以嗎?吃與不吃各有難題

清晨跑步不僅氣溫較舒適,也能避免汽機車的喧嘩聲,所以許多跑者很喜歡在早晨慢跑。然而,不論是新手或老手,都常有個問題,就是晨跑前到底要不要吃早餐呢?許多人擔心空腹跑沒力氣,吃完早餐跑又怕消化不良、影響表現,這些擔憂似乎都很有道理,到底跑步前該吃或是不該吃呢?吃還是不吃?起床時的血糖是一天當中最低的階段,因為整段睡眠時間都沒進食,多數人都需要吃早餐,來喚醒身體;但吃完東西馬上跑步,又可能會造成消化問題;若是為了讓早餐充分消化,提早1小時起床吃早餐,似乎是沒問題的,但反而容易造成睡眠不足,因此,吃與不吃都讓很多人都會陷入兩難。(同場加映:持續燃脂減肥 !運動後1小時吃這些)空腹ok 搭配低強度度運動運動前是否要空腹要視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而定,空腹運動時,身體會先利用前1天晚餐儲存的肝糖來提供能量,因此通常建議跑者,如果隔天有計畫跑步,那麼晚餐就應該吃得更營養均衡,如蔬菜、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不過,若是較長時間(約1小時)的跑步,身體的肝糖可能會耗盡,影響到運動的表現,這時就需要補充能量包或其他食物;反之,強度較低的短程慢跑,空腹跑步是可行的,只要記得補充水分就好。(推薦閱讀:正確跑姿不受傷!10大跑步姿勢、技巧秒上手)另外,很多人相信,空腹運動是燃脂減肥的最佳方式。理論上,正確執行的話,確實能幫助身體利用脂肪酸來燃脂減肥。但空腹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有學者指出,在體重及身體組成上,空腹運動和飯後運動的差別並不大。早起吃早餐晨跑好消化跑步前補充能量是很合理的,若是長跑,跑者更需要事先儲存能量,不過並不是要飽餐一頓,短距離的晨跑(5~6公里),大約1根香蕉就能提供所需能量。[embed-health-tool-bmi]另外,建議起床後就盡快吃下肚,這樣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消化時間。若跑步時間和距離較長,或是在比賽日當天,應提早1~2小時以上起床,並吃頓營養的早餐,提供足夠能量、避免消化問題。(延伸閱讀:跑步好處多!9 撇步幫助養成晨跑習慣)運動完可以吃什麼?補充營養很重要晨跑前吃與不吃各有其優缺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正解。建議可以先測試看看,在跑步前先吃點小點心,觀察身體的反應,之後再嘗試空腹晨跑,挑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其實跑步後攝取的飲食更加重要,運動後飲食應該攝取高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來幫助身體恢復。但晨跑者常見的問題是,若不是要趕著上班、就是根本還不餓,此時,建議可以吃一點水果或巧克力牛奶,吃完再沖洗,到公司或準備差不多時,再開始吃早餐。(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專家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與專家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