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年紀大就會失智」、「會中就是會中,該來的躲不掉」,但已有諸多研究發現,改善日常生活型態,可達到預防失智症、降低罹病風險的效果。
確認登出嗎?
不少人認為「年紀大就會失智」、「會中就是會中,該來的躲不掉」,但已有諸多研究發現,改善日常生活型態,可達到預防失智症、降低罹病風險的效果。
《Hello醫師》從運動、腦力活動及社交等3個層面,為你說明失智症的預防重點,讓你從與人聊天、旅遊及玩麻將等生活小事,開始做起失智症的預防工作。
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屬於退化型失智症,成因複雜,舉凡憂鬱、聽障及缺乏社交生活等因素皆可能提高罹患風險,患者會因認知能力退化,而出現記憶力變差、說話邏輯不通順及無法妥善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情緒等症狀。
建議民眾平時可多從事能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連結、儲存腦本,降低失智症的罹病風險。
相較於鮮少從事心智活動者,固定從事心智活動者其失智症的罹患風險下降近5成,以下提供4點心智活動的相關建議:
長期獨處、獨居生活者,其認知能力的退步速度會比常人快,並提高2倍阿茲海默症的罹病風險;而頻繁參加社交活動、經常與人交談和互動,則可降低罹病風險達4成。
此外,多參與社交活動還可緩解壓力、改善如憂鬱及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相較無憂鬱病史者,有憂鬱症病史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升高2倍,因此心理問題、獨居或遠離人群,以及認知能力下降其實都是環環相扣。
建議多與人群接觸,如參加同學會、社區活動、宗教活動,或加入公益社團、擔任區公所、圖書館或國小的志工等活動,皆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不少人皆知道運動能預防肥胖、降低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癌症的風險,但其實運動也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罹病風險。
每週運動2次以上能降低近6成的失智風險,有氧運動有助於強化認知功能,並強化心臟、大腦、肺部及血液循環,建議每週應進行2~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及有氧舞蹈等,每次至少30分鐘,以避免體能因上了年紀而快速下滑。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是身高與體重的比值,BMI 主要用來評估你現在的體重屬於正常、過輕或肥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標準,成人的 BMI 標準為18.5~24。計算結果頁面也會建議你透過 TDEE 計算器。來計算每日應攝取的熱量,幫助你達到並維持標準體重。
男性
女性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認識失智症(台灣失智症協會)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IsntDementia#bn6 Accessed May 30, 2022
How to reduce your risk of Alzheimer’s and other dementias(Alzheimer Society)https://www.alzheimers.org.uk/about-dementia/risk-factors-and-prevention/how-reduce-your-risk-alzheimers-and-other-dementias#5 Accessed May 30, 2022
Brain-healthy tips to reduce your risk of dementia(Alzheimer Society)https://alzheimer.ca/en/about-dementia/how-can-i-prevent-dementia/brain-healthy-tips-reduce-your-risk-dementia Accessed May 30, 2022
何為輕度認知障礙(長庚醫院)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9015.pdf Accessed May 30, 2022
知覺、認知是什麼?(宏恩醫院)https://country.org.tw/rehabilitation/service/cognition.html Accessed May 3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