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

口腔和其他身體部位一樣,充滿了各種不同的細菌,一般情況下這些細菌對健康是無害的。但若沒有做好口腔保健,導致口腔內的細菌失去控制,就有可能會引發感染,導致牙齦疾病、齲齒等的發生。

基礎知識

口腔健康

口腔紅白斑: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口腔紅白斑的定義 口腔紅白斑是喉嚨後部產生紅色或白色突起的狀況,就像長在喉嚨後面的痘痘,通常具刺激性,而醫師會藉由外觀、顏色來判斷發生的原因。 口腔紅白斑有多常見? 口腔紅白斑十分常見,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病,不過只要避開可能的危險因子,就能有效控制。 口腔紅白斑有哪些症狀? 喉嚨痛 鼻塞 發燒 吞嚥困難 噁心嘔吐 腹痛 喉嚨或扁桃腺紅腫 頸部淋巴腺腫脹 頭痛 紅疹 口腔紅白斑的原因 下列是口腔白斑的可能原因: 鏈球菌性咽炎(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Strep throat): 喉嚨痛可能是鏈球菌性咽炎的徵兆,有些人受到細菌感染後,會在扁桃腺或喉嚨出現白斑。 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別名Mono、Glandular fever、Pfeiffer’s disease、Filatov’s disease): 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可能造成扁桃腺或喉嚨出現白斑。 口咽念珠菌感染(Oropharyngeal candidiasis): 口腔或喉嚨受到真菌感染,可能會在患處出現白斑,在嬰兒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身上更為常見,也稱作鵝口瘡(Oral thrush)。 口腔及生殖器皰疹: 口腔單純皰疹(HSV-1)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可藉由親吻、口交、共用食具或杯具傳染。 生殖器皰疹(HSV-2)則是藉由性行為傳播。最常見的口腔皰疹症狀是嘴唇疼痛,生殖器則是該區塊疼痛。 上述兩種感染可能都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兩者也都可能造成喉嚨或扁桃腺白斑。 下列是口腔紅斑的可能原因: 皰疹性咽呷炎(Herpangina): 由病毒感染,使口腔頂部和喉嚨後部出現水泡型態的潰瘍。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 由病毒感染,使手、腳及口腔出現紅疹;與皰疹性咽呷炎類似,也會使口腔頂部和喉嚨後部出現水泡型態的潰瘍。 手口足病容易經由糞便、鼻黏液、唾液或接觸未經清洗的手而傳播;5歲以下的兒童是高風險群。 口腔癌: 早期徵兆包含口腔或喉嚨疼痛、紅或白色斑塊,持續不停歇的疼痛。 年齡、飲食、吸菸或飲酒都會提高口腔癌的風險。 若同時出現口腔紅斑及白斑,可能由下列原因引起: 鏈球菌性咽炎 鵝口瘡 口腔皰疹 口腔癌 上述是常見的口腔紅白斑原因,若需要更精確的診斷,請諮詢醫師。 口腔紅白斑的風險因素 下列是可能得到口腔紅白斑的風險因素: 免疫系統降低 幼兒及老人的風險提高 吸菸或喝酒 近距離接觸 若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諮詢您的醫師。 口腔紅白斑的診斷與治療 若您有出現下列症狀,請立即告知您的醫師: 喉嚨長斑,且持續好幾天都沒消失 嚴重喉嚨痛 感染的徵兆,如發燒、腫脹或虛弱無力 若您有疑慮,或發生一項或多項上述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口腔紅白斑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喉嚨紅白斑: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飯後刷牙(包含牙齦),使用刮舌器和抗菌漱口水。 以下是您應該知道的基礎口腔衛生知識。 限制或避免乳製品及糖:兩者都會增加口腔黏液並使念珠菌生長。 留意食物過敏:避免可能誘發過敏的食物;您可能有一些尚未診斷出來的食物過敏,會導致食用後喉嚨後部腫脹。 保持水分:飲用足夠的水分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用鹽水漱口:鹽水漱口可治療喉嚨腫脹、感染或其他刺激的症狀;漱口後吐出來,每天持續漱口至腫塊消失。 若您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探索更多口腔健康類別

口腔及牙齦疾病

看更多 口腔健康 相關文章

口腔及牙齦疾病

牙周病症狀治療方法?會自己好嗎?牙周病原因、治療5階段解說

牙周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99.2%成年人有此疾病,症狀從無症狀、牙齦發炎到紅腫,甚至是牙齒掉落。一旦牙周組織受到嚴重損傷時往往無法回復,甚至全身健康都可能因此受影響。 《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牙周病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說明牙周病不治療恐有什麼後果。 牙周病原因是什麼? 牙周病 牙周病又稱為牙周炎,為一種疾病的統稱,泛指牙齒周圍組織,包括牙齦、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等發生細菌感染與發炎。 除了影響口腔健康,許多研究也發現,牙周細菌會隨著血液流向全身,並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病或失智等全身性健康問題;其中,引發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至3倍。 牙周病成因和飲食、口腔清潔等多種因素有關。當口腔內細菌過多,會形成透明而黏稠的牙菌斑(Dental Plaque),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和口水與口腔中的礦物質結合,形成難以清除的牙結石。 牙菌斑或牙結石會代謝毒物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導致牙周組織造成發炎;初期牙周病沒有症狀與疼痛感,若嚴重時,牙周組織會萎縮,導致牙齒脫落。 塗抹牙菌斑顯示劑,深色紅色為牙菌斑。 牙周病症狀分級:前兆、輕微、中度、嚴重症狀一次看 牙周病能細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炎;牙齦炎為牙周病的前兆,忽略治療會進展成牙周炎(病);而牙周炎(病)又可分為輕、中、重等3個程度: 牙齦炎:牙齦腫脹,牙齦顏色從健康的粉紅色轉為深紅色,但齒槽骨未受破壞。 牙周炎:牙周組織受影響,開始容易產生細菌與結石。 輕度牙周炎:出現牙結石、牙周囊袋超過3mm。 中度牙周炎:齒槽骨萎縮、部分牙根外露。 重度牙周炎:牙齦嚴重紅腫、牙周囊袋超過6mm,或齒槽骨流失造成牙齒脫落。 牙周病7大症狀 牙周病早期通常沒有疼痛感,但仍可從一些輕微的症狀來觀察。 牙周病初期症狀 刷牙流血          牙齦紅腫 牙齦發炎 牙齦膿包 口腔異味 牙周病晚期嚴重症狀   牙周組織流失 牙齒脫落 【延伸閱讀:洗牙多久一次?每次幾分鐘?這10種人建議3個月洗牙1次】 須注意的是,患有牙周病後,以下因素均可能加重其症狀: 抽菸 糖尿病 基因 壓力 藥物 磨牙、緊咬習慣 年齡 牙周病治療5階段 牙周病的治療可分為5個階段,治療方式又可分為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及支持性療法等3種: 牙周病治療第1階段 牙周檢查 X光檢查 牙周病治療第2階段 口腔衛教 牙菌斑檢查 全口齒齦下刮除術 牙周病治療第3階段 第2階段治療間隔4週 治療後牙周及牙菌斑檢查 強化個人衛教 X光檢查(醫師評估) 牙周病治療第4階段 依病情需要施行牙周病手術治療 牙周病治療第5階段 支持性牙周治療 牙周病治療3方式解說 非手術治療  牙周探測:使用牙周探針了解牙周囊袋深度與牙齦是否出血。 超音波洗牙:透過洗牙方式清除牙菌斑與牙結石。 牙根平整:局部麻醉後,以牙根刮刀深入牙齦,將牙根表面的感染與結石清除。 非手術治療四到六周後,若患者仍有>5mm牙周囊袋或齒槽骨嚴重破壞等,須進一步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牙周翻瓣手術:在局部麻醉後翻開牙齦,清除牙結石與致病菌。 牙周再生手術:翻瓣手術後,使用生物材料或骨粉填補缺損的組織,促進組織再生。 牙齦移植手術:牙齦萎縮者在疾病控制後,以移植手術回復牙齦位置,改善外觀,避免蛀牙及敏感問題。 雷射:使用雷射光清除牙周細菌,有助於傷口癒合。 抗生素凝膠:幫助消滅口腔細菌,改善發炎。 支持性療法 定期口腔檢查:3~6個月定期回診、洗牙、追蹤牙周囊袋深度變化,了解牙齒清潔狀況,以便及早發現牙周病變,及早治療。     牙周病會自己好嗎?不治療會怎麼樣? 早期的牙周病患接受治療時,同時須加強口腔清潔、改善生活習慣,才更有助恢復牙周健康;然而,一旦形成牙結石,就很難只透過刷牙、牙線等常見的居家口腔清潔方式來改善,須接受專業的治療。      牙周病若沒有接受正確的治療,除了會從初期牙齦流血、發炎、紅腫及膿包等症狀外,還會進展成晚期牙組織流失、牙齒脫落等症狀,甚至,當牙周病細菌從口腔的傷口進入血液中,擴散到其他器官,長期下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失智、關節炎等問題。 牙周病治療費用 牙周病治療費用是許多患者都很關心的議題,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大部分牙周病治療都涵蓋在健保給付範圍,但仍有些治療須患者自費。 掛號費+部分負擔:$150~$470(依醫院層級而有所不同)。常見的牙周病治療項目與費用資訊,整理製作成以下表格: 健保給付 治療項目 費用 洗牙 掛號費+部分負擔 牙周病緊急處置 牙周敷料 齒齦下刮除 牙周骨膜翻開術 牙齦切除等治療   自費項目 治療項目 費用 牙周軟組織雷射 $15,000~$25,000(顆) 牙周硬組織雷射 $20,000~30,000(顆) 牙齦移植手術 $10,000~$25,000(顆) 結締組織移植 $10,000~$30,000(顆) 牙周補骨手術 $6,000~15,000(顆) 牙周組織引導再生術 $15,000~$30,000(顆) 牙齦整形術 $6,000~10,000(顆) 牙周去敏感治療 $1,500~2,000(顆) 抗生素凝膠 $1,000~1,500(次) (以上治療費用依材料、儀器等有所不同,實際費用依各醫療機構為主) 侵襲性牙周炎是什麼? 侵襲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和一般牙周炎(病)不同,發生原因除了是細菌及牙菌斑累積在牙周,造成組織發炎外,由於患者本身的噬菌功能異常,因此,就算是有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但牙周組織仍會被破壞,且速度較一般牙周病快,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牙周的細菌量無相關性。這類牙周病通常好發於年輕族群,與家族遺傳有關。侵襲性牙周炎分為以下2種: 局部性:好發於青春期,通常在第一大臼齒及門牙。 廣泛性:好發於30歲,多處牙齒受影響。 牙橋也是牙周病風險之一 除了本身牙周問題外,在缺牙的情況下,牙橋是一種民眾常選擇的重建方法,使用人工牙套連接在缺牙的前後端共3顆假牙。牙橋底部的位置容易累積細菌與汙垢,因此,在口腔衛生習慣不佳的情況下,容易孳生牙菌斑和結石,導致牙齦發炎、萎縮等牙周病症狀。 【延伸閱讀:牙齒掉了怎麼辦?緊急處理措施看這裡】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其他口腔疾病

水喝太少小心下巴腫起來!唾液腺結石6大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張先生平日工作繁忙,較少喝水,常感覺口乾舌燥,有時吃完東西下巴2側還會感到腫痛,但休息一陣子又會恢復正常;直到最近,他發現下巴腫脹拖了好久,都未能消腫,還出現明顯腫塊,趕緊就醫檢查,經醫師診斷,原來罹患唾液腺結石。 究竟為何會出現唾液腺結石?常見症狀有哪些?又該如何診斷及預防?就讓《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 唾液腺位置在哪裡?有哪些功能? 唾液腺包含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4個部分,其中,腮腺是唾液腺中最大的腺體,位於耳朵前方與下方;頜下腺與舌下腺位於下頜內側,其餘的小唾液腺則廣泛分布在口腔黏膜底下。 當唾液腺分泌唾液後,就會從個別的唾液腺,將唾液排至口腔當中;人體每日唾液分泌量約為1500至2000毫升,其pH值則介於5.6~7.6之間,裡面除了含有水分外,還包含蛋白質、電解質與血清滲出液,具有幫助消化、抗菌、保護牙齒及黏膜之功能。 什麼是唾液腺結石? 唾液腺結石(Salivary Stones)好發於30至60歲成年人,且男性多於女性;在所有唾液腺體中,又以頷下腺最容易產生結石,由於此處分泌的唾液偏鹼性,具有較高濃度的鈣、磷離子及黏液成份,且頜下腺管長度較長,容易使輸送唾液的管道受到阻塞,進而導致唾液腺無法正常分泌唾液,並產生結石。 易形成唾液腺結石的6種高風險因子 目前醫學研究尚未釐清唾液腺結石的確切原因,僅可推測其與富含鈣離子的唾液,長時間停滯於唾液腺有關,以下為易產生唾液腺結石的6大高風險因子: 水分攝取不足 壓力過大、容易疲勞 長期抽菸 服用會減少唾液量分泌藥物(如利尿劑、感冒藥或抗膽鹼藥物) 未保持口腔清潔(延伸閱讀:潔白亮牙平時做起~5招維持口腔衛生) 患有慢性牙周病 唾液腺結石常見3種症狀!嚴重可能併發敗血症 一旦唾液腺管路遭結石堵住後,便可能形成以下3種常見症狀: 進食後能感受到唾液腺腫脹 唾液腺出現疼痛感 頸部腫脹 此外,當唾液腺結石顆粒過大、未能及時治療時,患者還可能因此出現急性化膿性唾液腺炎、唾液管擴張或慢性纖維化狹窄,甚至併發膿瘍或敗血症,此時便需立即就醫檢查與治療。 唾液腺結石如何診斷? 若反覆出現唾液腺腫脹與疼痛,就應盡快至耳鼻喉科就診;醫師可能先藉由問診,確認患者是否出現上述症狀,再以觸診輕輕按摩腫脹的唾液腺,察看是否會有混濁膿樣的唾液流出,以得知是否有唾液腺結石,以及結石在唾液腺中的位置與大小。 不過,若透過觸診仍無法明確地確定唾液腺結石的位置,醫師可能就會以下列4種方式,替患者進行診斷: 唾液腺內視鏡:透過唾液腺內視鏡可觀察唾液腺結石的位置。 超音波:使用超音波不僅可觀察唾液管內的結石所造成的唾腺腫大及唾液管擴張現象,也可以發現較深層的唾液腺結石。因無放射線曝露,因此通常會作為第一線的檢查工具。 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CT):下頷腺結石有9成會在X光下會顯影,相較之下,腮腺結石僅有10%會顯影,因此X光上未顯影,並不代表沒有結石。 少數無法透過X光顯影的結石,醫師可能會再以電腦斷層為病患檢查,但因有放射線曝露的問題,所以並非是唾液腺結石第1線的診斷工具。 唾液線造影術:傳統造影術是從唾液管開口施打顯影劑之後,再以X光攝影,藉由評估顯影劑分佈的形態,來判斷結石的位置,但容易加重唾液腺發炎的病情,因此目前比較少使用。 磁振唾液管造影術:核磁共振檢查無法如電腦斷層一樣偵測結石位置,但是藉由新的磁振唾液管造影技術,不需使用顯影劑,即可以達到像傳統造影術一樣的效果,只是費用較一般檢查為高。 唾液腺結石可自行排出嗎?公開2大唾液腺結石治療方法 通常唾液腺結石只要補充足夠水份、改善口腔衛生、反覆唾液腺按摩,並搭配抗生素治療, 於24至48小時內,輕微的唾液腺結石症狀會有明顯改善;若結石未卡住,且顆粒較小,即可於唾液腺內視鏡檢查時,透過機械嘗試取出。 若唾液腺結石較大,無法自行排出,則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根據結石的位置而有所不同,如果結石是在唾液腺開口處者,即可以直接從口內移除,但若結石存於唾液腺體內者,則需將整個腺體切除,以有效清除結石。經手術治療後,唾液腺結石的不適症狀,通常可以順利解決,且不易再度復發。 多喝水有效預防唾液腺結石 補充足夠水分是預防唾液腺結石最重要的關鍵,不僅可使唾液管維持暢通,避免因唾液腺管路內的唾液鈣離子濃度太高,造成結石沉澱,還可防止口內細菌進入唾液腺,引發感染。建議民眾每日飲水量應達到1500至2000毫升,可避免唾液腺結石發生的機率。(同場加映:水喝太多恐有水中毒!喝太多水的6大症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兒童牙科

兒童牙齒幾歲可矯正?矯正疑問大公開、3大情況可提早戴牙套

現代人戴牙套矯正是為了改善牙齒的美觀程度,舊有觀念認為要等乳牙完整替換成恆牙後才能做牙齒矯正,以免在換牙的過程又把矯正完的牙齒擠亂了,其實這個想法不一定正確。那麼最早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矯正牙齒?《Hello醫師》邀來牙齒矯正專家「大信牙醫」蔡禎櫻牙醫師,一次解開最常見的兒童牙齒矯正的疑問,讓父母們面對醫生時不再霧煞煞。 兒童幾歲起可矯正牙齒? 小朋友的牙齒生長大概可以分成3個時期: 乳牙階段(6歲前) 兒童混合齒列期(812歲) 恆牙階段(12~18歲) 一般而言,等到恆牙階段再來做牙齒矯正並無太大問題,不過有部分特殊狀況,矯正牙醫師會建議在兒童牙齒矯正黃金期(又稱混合齒列時期),也就是口腔內同時有乳牙及恆牙並存時就要介入矯正。 3種情況需盡早接受牙齒矯正 至於什麼樣的特殊狀況會需要提早介入矯正呢?以下簡單介紹3種常見的狀況: 錯咬 若有牙齒錯咬(Crossbite)的狀況,小朋友在吃飯時會長時間使用錯咬的那一側來咀嚼,不正確的咀嚼習慣長久下來,會導致下巴明顯歪向一側,容易造成兩邊臉頰的大小臉或下巴不對稱。 前牙深咬合併小下巴 牙齒正常咬合時,上門牙會覆蓋下門牙2~3mm左右,如果小朋友牙齒咬起來後只看到下門牙的一半甚至超過,就稱之為深咬(Deep bite或稱Overbite)。深咬會在咀嚼時,讓前牙承受較大的咬合力,隨著小朋友進入青少年時期,深咬也可能將下巴卡住,限制下顎骨的發育,進而影響外觀與呼吸。(延伸閱讀:暴牙影響身心健康!了解3種治療方式) 前牙反咬 正常牙齒咬合上門牙的位置會稍微位於下門牙前端,而前牙反咬(Underbite)即為下門牙包覆上門牙,更嚴重的前牙反咬會形成戽斗,也就是常聽到的月亮臉。因為反咬的狀況使上顎無法正常發育,這時就要引導上顎發育,讓上門牙可以罩住下門牙,延緩下巴骨骼的發育速度。 蔡禎櫻牙醫師表示,以上這3種情況建議在8~10歲前評估是否可以矯正。除此之外,若是家中小朋友有咬合不正、恆牙異位生長、阻生齒,或齒列嚴重不整齊都要及早矯正,以免日後影響兒童日後的臉型,導致小朋友對自己的外表自卑。(你也想知道:咬合不正一定要矯正?醫師曝不矯正這些危險恐上門) 讓兒童及早戴牙套,讓孩子不再對外表自卑。 兒童牙齒矯正與成人矯正的差異 如先前所提及,8~12歲的年紀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期,原因是這時期的兒童上、下顎骨尚未發展定型,骨骼尚有些可移動空間,而早期矯正是醫師利用此空間優勢,為恆牙爭取空間。若是從牙齒排列的角度來看,此時為混合齒列時期,還能同時引導新長出來的恆牙一起排列整齊。 不過多數接受早期矯正治療的小朋友,並不了解矯正的必要性,爸媽需要跟小朋友好好溝通,因為患者的配合度也會影響矯正的效果。 牙齒矯正成人難度大增 成年後會伴隨著其他口腔疾病,像是牙周病、蛀牙、牙齒磨損甚至是缺牙等問題,因此成人矯正難度相較兒童高出許多,也令許多大人擔心矯正效果會不如預期而卻步,不過牙齒矯正其實不分年齡,雖然成年後接受矯正,牙齒移動速度稍慢,只要尋求專業的矯正醫師並好好配合,效果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牙齒矯正的黃金期就跟身高一樣,一生只有1次機會。蔡禎櫻牙醫師也建議,爸媽在小朋友小學2年級左右,可以帶去專業的兒童矯正診所做一次完整的檢查,千萬不要錯過黃金期的矯正機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牙齒矯正/美容

隱形牙套怎麼選?5大牙套品牌醫師這樣說

現代人對儀容愈來愈重視,自我口腔的外觀和功能也成為關注焦點,這讓新世代的父母也比過去更重視孩子的口腔健康和齒顎發展。因此有不少父母對於讓孩子及早進行牙齒矯正也更積極。 隨著科技進步,傳統牙套不再是唯一的選擇,也因美觀與便利性大為提升,有愈來愈多的病患更傾向選擇隱形(透明)牙套。但隱形牙套品牌眾多,該怎麼選?哪些才適合自己?品牌間又有什麼差異?《Hello醫師》找來晶悅美學牙醫診所的巫建輝矯正醫師,為你一次解析隱形牙套品牌及這些牙套的特色。 隱形牙套怎麼選?哪個才適合? 隱形牙套品牌眾多且各具特色,究竟該怎麼選?讓患者諮詢時難以抉擇。目前坊間常見的隱形牙套有以下幾大主要品牌: Invisalign隱適美(美國):最早出現的隱形牙套品牌,由於隱適美的口腔資料量最充足,有專屬的牙套材質並透過專利附件實現力學,所以能應用的矯正範圍廣泛;做工仔細且舒適度佳,是許多患者會選擇的品牌,但相對費用最高。 eCligner宜可麗(韓國):在市場上經常與隱適美相提並論,最明顯的差別是宜可麗標榜每盒牙套裡都會有軟、中、硬共3副矯正牙套,同樣的齒形第1週戴軟的,第2週戴中等的,第3週再戴硬的,循序漸進慢慢將牙齒移位。 SOV舒服美(台灣):為台灣品牌,牙套也是在台灣製作,所以評估和製程時間相對較短,且有自己客服,售後服務也比較快速、便利。 Angelalign時代天使(中國):2003年創立的中國品牌,品牌主打專為東方人設計的數位隱形矯正療程。 Zenyum(新加坡):2021年快速竄起,專門針對輕度至中度的個案進行前面6顆牙齒為主的輕度矯正治療,大多在亞洲地區製作牙套,因為是輕矯正,價格相對親民。 (推薦閱讀:你適合哪一款?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的好處與差別) 隱形牙套品牌眾多,常常讓患者眼花撩亂。 隱形牙套 傳統牙套比一比 巫建輝醫師指出,傳統矯正其原理將矯正器直接黏著牙齒表面,透過鋼線與橡皮筋等工具輔助下,調整移動牙齒,其價格相較便宜且準確性高,但其回診頻率較高、疼痛感明顯且日常清潔需費心思也是缺點,若未做足清潔,矯正療程結束可能會出現大量齲齒狀況。除了不美觀以外,許多患者難以接受的是治療期間因矯正拉力造成的疼痛感及口內牙肉容易被刮傷造成不適感的狀況,以上種種因素影響下,雖然傳統矯正價格優於隱形牙套,但舒適感、美觀度、清潔難易度及配戴自由喪失不少,促使近年多數患者接受隱形牙套的意願明顯大增。(推薦閱讀:牙齒變黃別懷疑!是這些原因偷偷搞怪) 但巫建輝醫師也表示,患者必須了解的是,隱形牙套非常講究患者的配合度,每日配戴時間最少須達20~22小時,否則會大大影響矯正進度和效果,且飲食建議將隱形牙套拿下,避免造成牙套染色或卡異味的問題。 選擇隱形牙套 醫師技術亦成評估重點 另外,在諮詢矯正時,醫師會針對患者的主訴及臨床檢查進行評估並進行拍照與取模資料蒐集,經由醫師的診斷跟與患者的溝通,透過電腦模擬每個階段牙齒移動位置,方能完成患者專屬之矯正治療計畫書。 因此巫建輝醫師也建議,當選擇隱形牙套品牌時,醫師技術和經驗也應是患者須評估的重點。除此之外,趨於數位化矯正的模式,隱形牙套品牌的資料蒐集多寡也將會影響矯正結果是否符合患者的期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齒顎矯正

咬合不正一定要矯正?醫師曝不矯正這些危險恐上門

咬合不正與牙齒矯正一直都是牙科治療項目的前幾名,其中,咬合不正不只經常影響外觀,甚至部分咬合不正嚴重者,還會出現頭痛、肩頸僵硬、聽力下降等症狀,若沒有正視問題即時矯正,恐怕會出現各種併發症並影響日常生活。咬合不正有何類型、應如何矯正?當咬合不正時若不矯正有哪些危險?就由《Hello醫師》為你一次說分明。 什麼是咬合不正 咬合不正(Malocclusion)是指齒列不整的一種現象,因上下顎骨骼內的牙齒排列不規則,或是肌肉功能不正常所導致的情況。暴牙、門牙外突、前牙錯咬、深咬、牙齒間隙過大,都屬於咬合不正的範圍之一。咬合不正不僅指牙齒排列不整齊,也會導致外觀出現以下特徵: 戽斗:俗稱月亮臉,下顎明顯突出。 牙齒內縮:外觀上為下巴後縮,戽斗突出與牙齒內縮。除需矯正外,還應搭配正顎手術。 顏面歪斜:上下顎的顎骨歪斜不正、暴牙會讓臉部歪斜。 咬合不正原因  先天後天比例各半 咬合不正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下列2種: 基因遺傳:較大的牙齒配上較小的顎骨,牙弓裝不下所有牙齒而讓牙齒排列不規則;牙齒太小而顎骨太大,容易讓牙齒間的縫隙太大,或是上下顎骨的大小不一致,造成牙齒錯咬。 環境因素:口腔與周圍器官長時間處於不平衡狀態,如吸吮大拇指、用嘴巴呼吸、只用一邊咀嚼、托腮,這些都會造成牙弓、牙齒角度的改變。 咬合不正何時該矯正? 不少人認為牙齒矯正的時機以12歲左右為佳,其實並非完全正確;由於每個人的顎骨發育時間不同,有些人在乳牙還沒換完時就需要矯正,有些人則需等到滿口恆牙才能矯正。 另外還有部分人的治療需分成2階段進行;第1段是提早在乳牙時期治療,第2階段則需等到恆牙換齊後,再搭配全口的固定式矯正裝置較佳,但整體的矯正時間就會延長。因此應在何時開始矯正,建議應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再判定最佳。 咬合不正需矯正多久? 咬合不正的矯正期需耗費多少時間,仍需視患者的咬合不正程度輕重並經醫師評估最準確。一般而言,從6個月到超過2年的治療期都有可能。 咬合不正並不一定得採手術治療,情況較輕者可使用牙套矯正即可。 咬合不正矯正手術可分下列3種 牙套:牙套可以分為傳統牙套與隱形(透明)牙套,傳統式就是我們一般看到的「鋼牙」,在牙齒上黏上矯正器以及綁上矯正線;隱形牙套近幾年來愈來愈流行,雖較美觀且容易清潔,但缺點是病人一天需要配戴至少20小時以上才有明顯效果。(推薦閱讀:你適合哪一款?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的好處與差別) 正顎手術:咬合不正若為單純的牙齒不整齊,通常只需戴牙套矯正即可,但若有戽斗、暴牙、下顎後縮這類骨骼異常問題,就必須先做正顎手術,將骨塊分開,然後再重新排列到理想的位置。 拔牙:有些人齒列過度擁擠,需要拔牙讓牙弓有足夠的空間排列所有的牙齒,醫師也會根據病人的咬合不正情況來決定要拔幾顆牙。(延伸閱讀:拔牙後別用吸管!5招預防乾性齒槽炎) 咬合不正不矯正 恐影響到全身 咬合不正除了影響到外觀,若長期置之不理,恐怕還會衍生下列病灶,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千萬不可大意: 咀嚼功能障礙:咬合不正的人無法將食物完全磨碎,容易增加腸胃器官的負荷。 容易蛀牙、牙周病:因牙齒排列不正,容易堆積食物在齒縫,不易清潔,容易蛀牙或是牙周病。 發音障礙:有咬合不正的人講話可能會漏風、影響發音的正確性,特別是有些發音需要牙齒輔助上更明顯。 顳顎關節病變:顳顎關節是耳朵前方下顎骨連接顳骨的關節,嘴巴的開合與顳顎關節有關,若牙齒歪斜會影響開合角度,長期下來會讓顳顎關節疼痛,嚴重時更會引起偏頭痛、肩頸痛。 口腔黏膜易受傷:偏離的牙齒在咀嚼時,容易咬到或是刮傷口腔黏膜。 咬合不正的日常保養 進行咬合不正矯正治療時,建議應搭配下列日常照護以達到最佳矯正結果: 牙齒與口腔清潔:配戴傳統式牙套的患者,應使用牙間刷來清潔每顆矯正器的縫隙,降低蛀牙或牙周病風險。 配戴維持器:矯正後仍需配戴維持器協助牙齒固定,此時若無確實配戴,恐怕造成牙齒移回原處,以致於完全白費工夫。 調整飲食習慣:配戴牙套後將造成牙齒痠軟,清潔上也相對困難,因此應盡量避免容易卡牙縫的飲食或黏性食物;吃水果或肉類時建議切成小塊以減少咀嚼次數。(推薦閱讀:特別容易蛀牙?口水少和愛甜食是齲齒主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牙齒矯正/美容

你適合哪一款?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的好處與差別

現代人愈來愈注重牙齒清潔與整齊,不少人成年後就想透過牙套矯正來改善外觀以及暴牙或牙齒咬合問題。然而,多數人對矯正牙齒仍停留在­傳統牙套、如同「大鋼牙」的刻板印象,每當微笑或開口交談就露出難以忽視的矯正器,尤其讓許多愛美的女性卻步。 因應市場需求,近年流行的「隱形牙套」愈來愈普及,加上便於清潔又美觀,因此大受歡迎。究竟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的差別在哪?是否所有人都可以戴隱形牙套呢?讓《Hello醫師》為你分別解析隱形牙套和傳統牙套的好處與差別。 隱形牙套5大優點 隱形牙套是由病人先印齒模之後,以電腦製作出個人的上下顎模型,再由醫師評估以及電腦軟體模擬牙齒的移動方向與程度,讓矯正期間牙齒的移動速度在病人可接受的範圍,逐漸幫助牙齒重新排列整齊。(延伸閱讀:成人戴牙套需要注意這些) 近年來不少人開始捨棄傳統牙套,選擇隱形牙套,主要是隱形牙套有下列的好處: 美觀舒適度絕佳:隱形牙套戴上去之後幾乎看不見,不像傳統牙套會露出鋼線與矯正器,再加上隱形牙套為醫學塑料(聚氨酯)製成,可服貼在牙齒表面,舒適性大為提升。 拆卸輕鬆:隱形牙套拆卸方便,不會因戴牙套就無法享用美食。不過隱形牙套一天需配戴20~22小時,有些人拿下來之後會忘記戴上去,相當考驗病人的自律能力。 疼痛感下降:傳統牙套因有鋼線拉扯牙齒移動,或因鋼線過長刮傷口腔黏膜,而隱形牙套則因服貼於牙齒上,少了鋼線的拉扯而讓疼痛感大幅下降。 彈性回診:不似傳統牙套需要醫師定期調整鋼線,約每3~4週須回診,隱形牙套的回診時間可拉長至6~8週。 清潔容易:隱形牙套具可隨時拆下清洗的便利性,讓牙齒不會因戴牙套而無法完整清潔,降低蛀牙風險。(延伸閱讀:蛀牙抽神經?要做牙套嗎?根管治療的過程與注意事項) 傳統牙套雖不易拆卸清潔,容易刮傷口腔,但其矯正力道與效率較高。 傳統牙套的好處 傳統牙套則是利用矯正器以及鋼線施力讓牙齒移動,正式配戴前甚至有部分患者須視個人情況拔牙以利調整結果。由於需要來回調整鋼線,以確保牙齒達到理想的位置,除了牙齦因鋼線緊縮而不適之外,也因傳統牙套為金屬鋼材,經常會誤傷口腔,因此部分患者容易經歷疼痛感,讓許多人在美觀考量之外,也因疼痛度而更加排斥。 然而,傳統牙套雖看似麻煩又不美觀,但實際上仍具優點: 矯正力道強:由於回診時間短,且需要醫師視個人矯正情況手動調整鋼線,比起回診時間長的隱形牙套,矯正力道較強,也可縮短矯正期、更快結束配戴。 配戴時間固定:傳統牙套都是黏在牙齒上,不像隱形牙套可隨時取下、偶有忘記戴回去的情形,進而影響矯正結果。對於較不自律的人來說,傳統牙套相對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控制牙根具優勢:相較於隱形牙套,傳統牙套力道較強,對於牙根的控制程度也比較好。若是牙齒需要大幅調整的病患,仍建議選擇傳統牙套比較適合。 戴牙套前後需要注意什麼? 戴牙套前需要請醫師評估牙齒的問題,例如是否有深咬、暴牙、咬合不正等問題,再來醫師會決定你適合戴隱形牙套或是傳統牙套。除此之外,戴牙套前還需要檢查是否有牙周病,若有牙周病可能要先治療好才有辦法做後續的診斷。(推薦閱讀:咬合不正一定要矯正嗎?醫師曝不矯正恐有這些危險) 戴上牙套後,請務必遵守以下事項: 維持口腔清潔:傳統牙套的清潔較不易,應使用牙間刷來清潔矯正器與牙齒之間的食物殘渣。 清潔牙套:若配戴隱形牙套,牙套也需要定期以清水清洗,以免細菌孳生其中。 盡量吃軟質食物:比起隱形牙套可以隨時拆卸吃東西,傳統牙套會讓牙齒痠軟,建議盡量以軟質或是流質食物為主,並避免黏牙、需要撕咬或是容易卡在牙縫的食物。 配戴維持器:在療程結束後,應遵照醫囑搭配維持器戴好戴滿,避免剛矯正好的牙齒回到原位。(你也想知道:口腔保健這樣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牙齒矯正/美容

牙肉不足影響植牙!植牙手術前先做好牙齦補肉

普遍來說,接受植牙手術前的評估,醫師會將重點放在評估骨頭量及植牙空間,但你知道牙肉不足也會影響到植牙的使用壽命嗎?(同場加映: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牙肉不足一般是指位於牙齒含牙齦間的「角化牙齦」發生萎縮,在這缺乏牙肉的情況下植牙,不僅會讓植體外露,也會造成刷牙容易流血,發生細菌感染的風險,因此需要透過補肉手術,修復角化牙齦。 牙齦萎縮可以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常見原因如下: 生理性牙肉萎縮 1. 年紀增長下,造成牙齦系統功能退化。 2. 飲食、藥物、生活環境汙染等因素造成早發性牙齦萎縮。(延伸閱讀:抽菸傷口腔~牙齒萎縮變黃 還生口臭) 病理性牙肉萎縮 1. 因牙周病關係,使牙齦受到牙結石和牙菌斑侵蝕,營養漸漸流失,接著就會導致牙槽骨流失進而造成牙齦萎縮。 2. 潔牙方式不標準以及不正確。(推薦閱讀:除了刷牙用牙線~口腔保健再添5招) 3. 配戴活動式假牙導致摩擦和壓迫牙齦。 4. 牙齒沒有咀嚼功能,牙周組織長期閒置狀態。 補肉手術患者案例分享 患者張先生口腔狀況不太理想,除了長期受到牙周病之苦,還有缺牙問題,進而求診林書正醫師接受治療,經醫師評估過後,患者骨頭尚未被嚴重破壞,但須先進行全口牙周病手術,並且搭配無痛水雷射殺菌,降低患者疼痛和幫助癒合,不過因為患者角化上皮嚴重不足,所以經過植牙手術後,安排補肉手術移植,增加患者植牙的穩定性。(延伸閱讀:植牙為什麼會失敗?6原因全面評估預防) 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牙齦萎縮是不可逆的,當患者牙齦出現萎縮除了會影響植牙成敗,也可能會引起牙根裸露、牙齒敏感、牙齦出血等症狀,建議患者若有不適,應盡快就醫檢查接受妥善治療。


口腔及牙齦疾病

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近年來多數患者對於植牙接受度越來越高,但對於補骨這件事情,還是會存在著為什麼我要花這筆錢接受治療? 我們可以把植牙手術比喻成蓋房子,補骨手術等同於打地基,如果在沙地和坡地上蓋房子,容易造成土壤流失和地基露出,相信大家都能夠認同,地基應該要建立在穩固且堅硬的地上。 為什麼已經有骨頭還要再補骨呢? 這也是很多病人的疑問,最主要是多數患者在失去牙齒後,並未立即處理治療,顎骨隨著時間會逐漸萎縮,其寬度和高度都會逐漸縮水,當時間拉長,其缺牙處的顎骨呈現尖凸樣,是相當不利於植牙的狀態。 當患者出現牙周病導致齒槽骨萎縮、長期缺牙導致齒槽骨萎縮、先天骨頭條件不佳、長期使用接受牙橋與活動假牙者,其齒槽骨萎縮,以上四種狀況條件者都需要接受補骨,補骨手術的目的提高骨骼量和支撐度,使植牙能夠獲得適當的位置和角度放入,並且增加未來植牙存活率及使用期限。 治療前▲   治療後▲ 最後,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植體周圍最少需要有 1.75mm 的厚度,才可以維持理想的健康,因此接受植牙前,補骨步驟更顯得重要,骨頭量不足時,患者接受骨粉及再生膜誘導骨頭量增厚,需要四到六個月的時間新生骨頭,但補骨階段若患者有抽菸、口腔衛生不良的情況,都是會影響到補骨成功率,因此,手術前後都需要控制好口腔衛生。 植牙手術除了評估骨頭量還可能需要補肉? 對於補骨比較有概念之後,另外,在植牙手術前需要評估骨頭量之外,補皮肉也是植牙成敗的關鍵。 提到補肉手術,大家應該要先認識『角化牙齦』這個東西是存在牙齒周圍,質地緊密且堅固,其功能為避免食物殘渣滲入牙齦溝,保護牙齒深層組織 、牙周組織與牙根。在牙齒健康存在時,角化牙齦不太會出現狀況,一旦牙齒掉落後,隨著時間拉長,角化牙齦也會隨之消失萎縮。 補骨手術我們把它比喻為打地基,那補肉手術則是做好水土保持,打地基同時做好水土保持,便能夠保護土壤不因雨水沖刷而出現坍方或樹根裸露的狀況。 補肉手術過程分享 現代醫師大多以角化牙齦移植術解決患者角化牙齦不足問題,先透過自體組織移植術,於患者上顎第一小臼齒至第一大臼齒之間的顎側結締組織最為合適,術前會先替患者客製保護板,於術後放置上顎,降低患者因為碰觸的疼痛感。 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現代人的習慣和不正確的觀念,經常講求快快快,但若是患者缺牙位置地基條件不好,硬是直接放入植體,造成植牙失敗的機率相對提高。因此,建議患者接受詳細計畫與完整評估,若有萎縮狀況應該要按部就班接受補骨手術、補肉手術甚至鼻竇增高手術等,把地基重整好,方能有足夠的空間放入植體,提高全口健康度以及植體使用壽命。


口腔及牙齦疾病

確實刷牙洗牙卻仍牙周病?當心是假牙沒做好清潔

郭阿姨:「我都有洗牙,每次醫生都說我牙齒很健康沒有問題啦!但為什麼自從我做完假牙後,刷牙都會有流血,然後牙齦浮浮腫腫?」(同場加映:植牙為什麼會失敗?6原因全面評估預防) 牙周建築師林書正醫師接到很多案例,大多是做完假牙後才發生牙周病問題的患者,假牙可分為固定式及活動式兩大類,固定式假牙又可分成單顆牙套與多顆牙橋,需要做多顆牙橋通常是患者有缺牙狀況,只能倚靠前後鄰牙支撐製作。 需要特別注意,許多業者在名稱上會讓患者誤導,以為固定式假牙是永久型假牙,認為做完固定式假牙後就一勞永逸,但其實固定式假牙會因每位患者的飲食習慣、口腔衛生、咬合關係,以及磨牙與否等因素,影響固定式假牙的使用年限。 除此之外,林書正醫師提醒,固定式假牙因黏著在牙齒上,多少會有縫隙,長時間使用上,可能因為黏著劑部分溶解,加上未保有良好口腔維生,在食物殘渣和細菌的殘留下,依然會有蛀牙以及牙周病的問題。(延伸閱讀:植牙手術介紹:風險、術前準備、術後恢復) 牙周病患案例分享 此位患者的左下位置共有三顆單顆假牙,假牙位置不時流血且偶爾腫痛所以求診,經林醫師檢查下確定此患者為牙周病,主因為三顆單顆假牙使用多年,且患者未有使用牙線清潔習慣,導致食物經常卡在假牙中間靠近牙齦位置縫處,導致牙肉反覆發炎,最終演變成牙周病的情況。 林醫師先將假牙移除後,接受水雷射手術,深入牙齦清除牙菌斑,並且重新製作假牙,由於患者即早就診接受治療,因此骨頭尚未嚴重破壞,經過醫師深度清潔後,在未補骨的狀態下,骨頭依舊恢復穩定。 最後,牙周建築師林書正醫師提醒,此次分享的案例患部為前牙,因此及早發現且接受治療,但不少患者因為患部為後牙,經常在初期流血時,並未立即就診治療,最終導致整顆牙齒需完全移植,無法保留,正確的口腔清潔以及定期半年洗牙做全口檢查相當重要。(推薦閱讀:除了刷牙用牙線~口腔保健再添5招)


口腔及牙齦疾病

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牙周病好發於中老年人,由於每位患者會出現的病徵不同,因此以下列出可能發生的牙周病症狀或徵兆,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當前往讓牙醫師做深入檢查,以確保把握黃金治療期。 牙齦紅、腫、凸、壓下去會痛。 刷牙或使用牙線會出血。 牙齦萎縮,視覺上牙齒變長。 牙齦與牙齒分開或牙齦脫離牙齒。 咀嚼時的咬合方式改變。 持續性口臭或嘴巴味道重。 日前,年約 40 歲的洪姓上班族一直被口中異味困擾,前往晶悅美學牙醫診所尋求林書正醫師做檢查,林醫師一看到牙齦顏色偏暗紅,且有浮腫及膿包,便立即判定大概是牙周病所造成。 林書正醫師指出,此患者並不會感到疼痛,牙周病的情況看似輕微,但透過翻瓣手術將牙齦打開後,發現牙菌斑已經布滿整個牙根,而且骨頭已遭侵蝕破壞嚴重。 林書正醫師為了降低患者不適,將全口分成四次區域性治療,透過傳統翻瓣手術搭配無痛水雷射治療,達到雙倍清除牙菌斑和殺菌的效果,不僅讓牙菌斑的清潔狀況更上一層樓,也降低牙周病反覆發生的機率。術後患者傷口恢復狀況良好,且沒有口腔異味、刷牙流血和牙齦紅腫等問題。 事實上,相當多牙周病患者在接受牙周病手術後,牙縫看起來變得更大,美觀上大受影響,即認為是醫師技術不佳造成。林書正醫師表示,由於牙周病手術過程會去除不健康的肉芽組職,而在術後恢復過程中,牙齦會自然往上萎縮,導致術後視覺上牙縫變大的狀況,但此時的牙齒狀態是健康的。 想要避免牙周病術後過大的萎縮狀況,建議在口腔出現不適時,便及早接受檢查和治療,方能降低治療過程受到大範圍的刮除治療,導致牙肉萎縮,最終造成牙縫不美觀的問題,但提醒患者,保有健康的口腔狀態更為重要!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