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不但溫差大,且夏天梅雨季高溫濕熱,鼻過敏問題很普遍。但同樣是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卻非每位都是過敏性鼻炎患者。以下介紹3種常見的鼻炎類型。
懷孕會影響身體的許多部位,包含鼻子。由於孕期會增加黃體酮和雌激素等激素,其和血流量的增加,皆會導致鼻內黏膜腫脹,易出現包括鼻塞和打噴嚏等症狀。此外,妊娠期鼻炎在懷孕期間可能隨時發生,症狀通常在分娩後不久會消失。
這較常發生在多次鼻部手術者身上。當鼻子內的黏膜變薄或硬化時,會發生萎縮性鼻炎,變薄的組織使細菌更容易生長並導致感染,鼻子裡面也可能形成結痂。
很多人認為鼻塞是鼻腔黏液過多的結果,但其實多半是因鼻竇腫脹,通常由感冒、流感、過敏或鼻竇感染所導致。若長期有鼻腔問題,須尋求醫師協助。若鼻子出現不適需要立即舒緩,以下幾種方式可協助您改善: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How to Clear a Stuffy Nose.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tuffy-nose-relief#neti-pot
How to get rid of a stuffy nose: Ten possible treatments.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3808.php
現行版本
2024/02/22
文: 鄭安珉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由 張凱安 Kyle Chang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