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

耳鼻喉科完整的名稱是「耳鼻喉暨頭頸外科」,凡是頸部以上的疾病,除了眼睛、中樞神經和牙齒之外,多屬耳鼻喉科之範疇。可以區分為耳科/神經耳科、鼻科、咽喉科、頭頸部腫瘤、小兒耳鼻喉科及顱顏整形六大領域。 日常醫生會用耳、鼻、喉三個字的英文簡寫「ENT」(Ear, Nose and Throat)來表示這門科學。耳鼻喉科一般還包含了醫師、護士、語言治療師以及聽力師。

基礎知識

耳鼻喉

鼻塞:原因、症狀、治療、舒緩方式

什麼是鼻塞 當鼻腔、鄰近組織和血管充滿過多的液體,造成腫脹,使鼻子感覺像水管被堵住的情形,稱為鼻塞(Nasal Congestion 或者 Stuffy Nose),它可能會伴隨鼻涕或流鼻水,但不是絕對。 對年紀大些的兒童及成人而言,鼻塞通常只是有點惱人而已,但對於睡眠受到鼻塞影響的幼兒,或因此難以餵食的嬰兒,鼻塞是個嚴重的問題。 鼻塞有多常見? 鼻塞相當常見,且會影響所有年齡層的人,想了解更多資訊,可諮詢您的醫師。 鼻塞的症狀 鼻塞有哪些症狀? 如果您對自己的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您有下列任何一種症狀,請您聯繫醫師。 1. 症狀持續超過10天 2. 高燒 3. 鼻涕呈黃色或綠色,並伴隨疼痛或發燒,這可能是細菌感染的徵兆 4. 鼻涕帶血絲,或頭部創傷後持續流鼻水   若符合下列情形,請盡快諮詢兒科醫師。 1. 寶寶還不到2個月大,且伴隨發燒 2. 寶寶流鼻水,造成照顧及呼吸上的困難 鼻塞的原因 任何刺激或感染發炎,都可能引起鼻塞,例如感冒、流感或鼻竇炎(Sinusitis)。過敏或其他刺激性物質如菸草、煙霧,也可能造成流鼻涕。 有些人長期流鼻涕,卻沒有明顯的主因,這種症狀稱為非過敏性鼻炎(NARES,nonallergic rhinitis)或血管運動性鼻炎(VMR,vasomotor rhinitis)。 鼻塞也可能由鼻息肉或腫瘤引起,雖然這樣的狀況較不常見。 鼻塞的可能原因包含: 急性鼻竇炎(Acute sinusitis) 過敏 慢性鼻竇炎(Chronic sinusitis) 過敏性肉芽腫(CSS,Churg-strauss syndrome) 感冒 鼻噴劑過度使用 鼻中隔彎曲 藥物成癮 空氣乾燥 扁桃腺腫大 異物卡在鼻腔 荷爾蒙變化 流感 藥物,如高血壓藥 鼻息肉 非過敏性鼻炎 氣喘 懷孕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壓力 甲狀腺疾病 香菸 肉芽腫併多發性血管炎、韋格納肉芽腫(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Wegener’s granulomatosis) 鼻塞的風險因素 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鼻塞的診斷與治療 下列資訊無法取代正規醫療,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鼻塞? 根據症狀,醫師先確認造成鼻塞的原因,再制定治療計劃。若鼻腔或鼻竇內有腫瘤或鼻息肉,造成黏液不斷流出,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切除。 如何治療鼻塞? 治療計劃通常包含開立非處方藥或處方藥,來解決或緩解症狀。 用於治療鼻塞的藥物包含: 1. 治療過敏的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Loratadine),商品名:克敏能(Claritin)和西替利嗪(Cetirizine),商品名:驅特異(Zyrtec)。 2. 含有抗組胺的鼻腔噴霧劑,如:氮卓斯汀(Azelastine),商品名:噴立停(Astelin、Astepro) 3. 鼻用類固醇,如:莫米松(Mometasone),商品名:莫米松(Asmanex Twisthaler)、或氟替卡松(Fluticasone),商品名:使肺泰(Flovent Diskus、Flovent HFA) 4. 抗生素 5. 處方或非處方的充血劑,如: 偽麻黃素(Pseudoephedrine),商品名: 假麻黃(Sudafed) 舒緩鼻塞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看醫師前,可嘗試以下簡單的步驟來緩解症狀: 吸氣、吞嚥或輕輕地擤鼻涕 […]

看更多 耳鼻喉 相關文章

耳朵症狀

不明原因頭暈頭痛?前庭性偏頭痛9大原因、5招預防暈眩症

35歲的黃小姐原本就會偏頭痛,特別是生理期前後和早上起床的時候,但近兩個月來,除了頭痛,她還經常頭暈、想吐,看東西都有旋轉晃動的感覺,走路重心不穩、搖搖晃晃的。 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她為「前庭型偏頭痛」,除了吃藥,更重要的是飲食控制及作息調整;究竟前庭性偏頭痛是什麼?和一般偏頭痛有什麼差異?如何預防前庭性偏頭痛?《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不明原因頭暈頭痛要注意,恐是前庭性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體質,具有遺傳性,尤其以女性最常發生。正常情況下,大腦的神經系統就像一臺電流穩定的電子儀器,能夠控制感官、認知、肌肉、運動,以及身體各器官的運作。 若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大腦就會過度放電,使腦部動脈發炎擴張,造成一般的偏頭痛;若放電波及內耳的前庭系統,就會引發「前庭性偏頭痛」。 一般偏頭痛的症狀除了搏動性的頭痛之外,還會畏光、怕吵、噁心及嘔吐;前庭系統由於負責維持人體的平衡感、方向感,還會產生以下症狀: 眩暈症:持續感到自身或環境天旋地轉,特別是起身或躺下的時候 失去平衡感:發作時,無法正常站立或行走 視線模糊,無法對焦 耳鳴、耳悶 聽力變差 前庭性偏頭痛的發作時間從數分鐘至數小時皆有可能,每個人症狀的表現方式不同,有些人會「偏頭痛」合併「前庭性偏頭痛」,意即頭又暈又痛,也有人以前庭性偏頭痛為主,但症狀非常嚴重,頻繁暈眩。 前庭性偏頭痛的9大原因 前庭性偏頭痛常發生於有偏頭痛體質、病史者,因為這類人的體質特別敏感,只要接觸到特定食物,或作息突然產生變化,大腦就會受刺激、產生頭痛或暈眩。 前庭性偏頭痛的常見原因包括: 壓力大 熬夜、作息不規律 睡眠不足(延伸閱讀:睡眠不足頭痛怎麼辦?冰敷、按摩可緩解,4招改善睡眠品質才能治本) 天氣太熱、太冷或劇烈變化 環境過於吵雜、刺眼 月經、更年期 飲用過量咖啡或酒精 食用容易誘發頭痛的食物,例如起司、紅酒、醃漬品及巧克力 焦慮、憂鬱 頭暈頭痛想吐怎麼辦?5招改善前庭性偏頭痛 前庭性偏頭痛的治療首重預防,抗暈眩藥物、止吐藥雖能改善症狀,但卻無法防止症狀發作,因此患者需盡量維持作息健康、減少接觸上述誘發因子。 以下提供5個改善前庭性偏頭痛的方法: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無論假日或平日都盡量在相同時間就寢及起床。 睡眠充足:每日睡足7~8小時,傍晚後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避免影響睡眠品質。 定期運動:運動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維持健康及紓解壓力,建議每週從事至少3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 減少食物刺激:少喝酒、咖啡及茶,並避免食用起司、紅酒、蕃茄、柳橙、代糖、味精、巧克力及醃漬品等易刺激神經傳導的食物。 保持心情平靜、放鬆:適時出遊、散步,或和親友聚會聊天,排解壓力和煩惱。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症狀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暈眩原因、治療及飲食重點一次看

28歲的小萱最近經歷一場重感冒,感冒雖然好了,身體卻還是很不舒服,經常暈眩、想吐,整個人搖搖晃晃、無法站穩。 小萱擔心發燒燒壞了腦袋,趕緊赴醫院檢查,醫生檢查了小萱的耳朵、聽力及身體狀況,判斷是感冒引起「前庭神經炎」。 究竟前庭神經炎是什麼?與感冒有什麼關聯?為什麼會造成眩暈、噁心?《Hello醫師》為您一次說明白! 暈眩原因是前庭系統出問題! 耳朵的結構可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前庭系統位於內耳耳蝸的上方,由3個環形的半規管和橢圓囊所組成;半規管中存有淋巴液和感受器,負責維持人體的平衡感,橢圓囊中則有耳石和毛細胞,能感受重力變化和直線加速度。 簡而言之,若前庭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人就會失去平衡感、方向感,開始感到眩暈、搖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延伸閱讀:頭暈、天旋地轉是耳石脫落!靠1方法,9成耳石症患者能改善) 感冒後容易眩暈?小心是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炎顧名思義就是前庭系統發炎,經常發生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之後,因為病毒擴散所引發,也常發生於晚秋、初春等氣候轉換劇烈的時節。 前庭神經炎的症狀和其他前庭疾病相似,包括: 眩暈,覺得自己或四周景物天旋地轉 失去平衡感 噁心、嘔吐 無法正常站立或走路 但症狀的表現方式不太一樣。首先,前庭神經炎所引發的眩暈症,持續時間比較長,從數小時至數天都有可能,而且症狀發作時,即使平躺也可能不會好轉;其他的前庭疾病,通常只持續十幾分鐘,且平躺休息後就能改善。 另外,患者痊癒後,可能會有數週至數月的暈眩後遺症,因為前庭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壞;後遺症的症狀較輕微,包括輕度眩暈、失去平衡感及走路困難。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治療方式、飲食重點一次看 前庭神經炎通常會持續3天至1週以上,視發炎程度而定,治療重點在於緩解暈眩、嘔吐等症狀,待病患的免疫功能逐漸恢復,讓炎症自行消退。 若病情輕微,醫師可能會透過靜脈或肌肉注射,給予抗暈眩的藥物,並輔以止吐劑;若症狀嚴重,病患完全無法站立、行走或正常進食,頻繁嘔吐且脫水,則需住院打點滴或注射營養針,補充體力。 針對急性且嚴重的前庭神經炎,目前醫界也嘗試使用類固醇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實際的治療方式為何,仍需由臨床醫師判斷決定。 飲食方面,病患建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3及B12的食物,加快康復速度: 維生素B3(菸鹼酸):豆類、花生、啤酒酵母、全麥製品、瘦肉、肝臟 維生素B12:文蛤、牡蠣、蛋黃、鮭魚、鮪魚、乳酪、牛奶、牛肉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症狀

突然暈眩一下,是頭暈還是眩暈症?眩暈症6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許多人分不清楚眩暈和頭暈之間的差異,即使了解眩暈是什麼,也不知如何判斷自己是眩暈還是頭暈;究竟眩暈症是什麼?和頭暈、暈眩之間的差異?眩暈的原因為何?《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 暈眩是什麼?認識眩暈症 暈眩(Vertigo)指一人突然出現天旋地轉、身體無法平衡的感覺,有時會伴隨著噁心、想吐及冷汗等症狀;在醫學上常用「眩暈」一詞,正式名稱則為「眩暈症」。 眩暈症是很常見的症狀,依據研究調查,約20~30%的人曾出現暈眩,盛行率約5~10%;換言之,每20人中,就有1~2人患有眩暈症。 眩暈症的發病率會隨著年紀上升而增加,40歲以上的盛行率為40%;若曾出現眩暈症,1年內的復發率為37.7%。 是頭暈還眩暈症?兩者症狀差異一次看 由於頭暈、眩暈的症狀相似,字義也十分相近,因此經常混淆;頭暈和眩暈最大的差異在於天旋地轉的感覺,覺得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前後搖晃,嚴重時可能無法站穩、走路失衡,甚至出現眼震(Nystagmus,眼睛產生規則性的跳動)。 頭暈的原因很多,例如身體虛弱、低血壓、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疾病、心血管或神經方面的問題等等,而這些疾病所產生的頭暈,通常讓人感覺: 頭昏昏浮浮的、輕飄飄的 頭重腳輕 頭昏眼花 無法站立或走路 雖然頭暈也可能無法正常站立或行走,但不會有旋轉的感覺。眩暈一般都是掌管平衡能力的組織或器官出了問題,所以才會感覺搖晃、旋轉。 突然暈眩想吐?認識眩暈症6大原因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 又稱耳石症,指內耳耳石異常脫落,並且因為身體變換姿勢、頭部活動,而掉入半規管中的淋巴液,影響平衡神經 前庭神經炎 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受病毒感染而發炎,常合併噁心、嘔吐及盜汗等症狀;若病情嚴重,還會影響血壓、心跳,需立即就醫治療。 梅尼爾氏症 病患以女性居多,常因內耳的淋巴分泌過多、內耳內淋巴囊的吸收功能異常,或內淋巴循環受阻等原因,使淋巴液壓力增高,影響前庭系統作用。(延伸閱讀:了解梅尼爾氏症3大症狀、治療方法) 前庭型偏頭痛 好發於年輕女性或有偏頭痛病史者,常在生理期前後發作,或因天氣變化、壓力及特殊飲食等因素而誘發。 腦幹及小腦問題 例如脊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影響腦幹及小腦的供血量,或是腦幹、小腦因為血管阻塞,而出現的中風前兆。 其他原因 例如壓力、糖尿病造成神經系統退化,或是服用特定抗生素、抗癌藥物,影響前庭神經和聽神經。 怎麼舒緩暈眩症?治療眩暈要先找出病因 由上可知,眩暈症通常都有一個明確病因,不像頭暈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單純身體狀況不佳所造成,只要多休息、補充營養就能改善。 醫師通常會依據眩暈發作的型態、頻率、持續時間及原因,搭配下列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電氣眼振圖 腦幹聽覺反應檢查 耳蝸電圖檢查 耳聲傳射檢查 前庭肌電位圖 血液生化檢查 針對急性的眩暈症,醫師會依據嚴重程度,決定注射抗組織胺、Phenothiazine藥劑,或開立相同成分的口服藥物。 在眩暈急性發作時,建議立即在一個硬實的平面躺下,身體不要動,眼睛張開看著固定一點,或直接閉上休息,待眩暈消退後再慢慢起來;休息時避免喝水,以免嘔吐。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症狀

耳朵突然聽不到?耳中風多久會好?耳中風症狀、治療及後遺症

40歲的楊先生某日起床接電話時,突然聽不到對方聲音,將手機拿到另一側的耳朵,聲音又突然出現了。楊先生驚覺耳朵有異,趕緊赴診所就醫,經診斷後發現是「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 究竟耳中風是什麼?為什麼耳朵會突然聽不到?耳中風該如何治療?《Hello醫師》帶您深入了解。 耳朵突然聽不到?認識耳中風 耳中風的正式名稱為突發性耳聾,指在短時間內(醫學定義為72小時),耳朵突然聽不見,通常發生於單耳,雙耳同時發生的情形相當罕見。 耳中風經常發生於秋冬等氣溫多變的季節,病患年齡以40~60歲最常見,男、女發生機率相當。耳中風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都能恢復聽力,但若拖延4~6週後才治療,聽力通常難以挽回。 為什麼會耳中風?突發性耳聾原因 突發性耳聾的病因通常難以確認,高達85~90%的病患找無病因,10~15%的病患能在發病過程中,經檢查找出原因。 耳中風的可能原因包括: 病毒感染:例如曾在發病前感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擴散至內耳,造成內耳神經受損。 血管阻塞:這就是「耳中風」一名的由來,內耳的耗氧量大,只要血液循環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內耳機能,舉凡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三高患者,皆可能因血管阻塞而出現耳中風。 氣溫變化:氣溫驟變容易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影響內耳功能。 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長期熬夜和壓力也可能影響血液循環、神經系統,導致聽力受損。 自體免疫疾病:較為罕見,通常會造成雙耳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症狀:耳朵突然耳鳴、耳聾 在特定時間或期間內,例如某一、兩天或某日起床後,單側耳朵突然出現以下症狀: 聽力減弱:單耳突然聽不清楚,有時可能聽力減弱狀況輕微,導致患者完全不自覺已有耳中風。 耳聾:單耳完全聽不見。 耳鳴、耳悶或耳脹 暈眩:四周景物看起來不停旋轉,閉上眼睛後症狀就稍微好轉。 耳中風症狀有時會自行好轉,但仍建議就醫檢查與治療,以免影響未來聽力。(延伸閱讀:小孩為什麼眩暈?認識內耳平衡系統) 耳中風多久會好?治癒率高嗎?耳中風治療及後遺症 耳中風的治療時間點對於預後影響極大,若在發病後1週內治療,聽力通常能完全恢復;2週內治療,聽力最少能恢復至原先聽力閾值的一半;超過2週才治療,聽力可能終身受損,或有持續性耳鳴、間斷性暈眩等後遺症。 耳中風治療以類固醇為主,並分為口服、靜脈注射及耳內注射等3種方式;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住院5~7天,安排詳細的生化檢查,並同時接受口服與靜脈注射的類固醇療法;住院治療也有助於放鬆精神壓力、讓身體充分休息,對於預後幫助良多。 在治療期間,部分醫師可能會給予下列藥物,加強治療效果: 血漿擴張劑(靜脈注射):促進內耳血液循環 口服神經活化劑、血液循環改善劑:加速聽覺神經細胞的復原和活化 若口服及靜脈注射仍無法改善聽力,醫師可能會採取耳內注射療法,將類固醇注射至中耳腔,讓藥物浸潤至內耳,直接作用於患部。 經歷上述療程後,多數病患的聽力會於2~4週內逐漸改善,若超過6週仍不見好轉,病患聽力可能自此不會恢復。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症狀

耳朵很癢但沒有耳屎?8大原因導致耳朵癢,小心越挖越嚴重

不少人耳朵一癢就習慣挖耳朵,認為是耳屎堆積所致,但其實耳朵癢的原因很多;若未找出原因、對症下藥,過度挖耳朵反而會引起嚴重後果。 《Hello醫師》為您整理8大耳朵癢原因,並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法,讓您正確解決耳朵癢的問題。 耳朵癢必看!耳朵癢8大原因 耳朵癢原因1. 過度清潔 實際上,少量耳屎對人體有益,耳屎是天然清潔劑,從耳道由內向外移動,沿途收集死皮細胞、毛髮和污垢。 耳屎通常會自行流出,因此無需頻繁清潔,尤其是用棉花棒;棉花棒會將耳屎推到耳朵更深處,反而阻塞耳朵。通常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挖耳朵,若有耳屎過多的問題,建議請耳鼻喉科醫生協助清潔。 適量耳屎的好處: 保護性:耳屎的油性可防水,形成保護層。 保濕性:可防止耳內皮膚變得過於乾燥。 抗菌性:實驗指出耳屎具有抗菌和抗真菌特性。 清潔性:耳屎從耳道內向外移動,沿途收集死皮細胞、毛髮和污垢。 若是耳屎過多塞住內耳,導致發炎或聽不清楚,可至耳鼻喉科診所,由醫生協助清潔或開立藥水。 耳朵癢原因2. 耳朵感染 耳朵癢是感染的徵兆之一,通常在感冒、流感或過敏時由細菌和病毒引起,常見於有游泳習慣的人,​因為游泳池水留在耳內導致感染。 耳朵感染的症狀: 耳漏(外耳道內不斷有異常液體積聚或流出) 頸部、臉部或頭部疼痛 耳朵周圍發炎 耳朵阻塞感 聽力變差 耳朵癢 耳朵痛 耳朵癢原因3. 食物過敏 對食物過敏也會導致臉部、耳朵發癢,甚至長出蕁麻疹。常見導致過敏的食物包括堅果、牛奶、海鮮、小麥及大豆。若在進食或接觸過敏原後,出現呼吸困難,請立即至診所或家醫科就醫,醫生會視症狀給予口服類固醇或注射腎上腺素治療。 食物過敏的症狀: 舌頭腫大 呼吸困難 皮膚癢 打噴嚏 流鼻水 蕁麻疹 嘔吐 腹瀉 耳朵癢原因4.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吸入過敏原所致,多數過敏原來自花粉,又稱花粉熱,即對空氣中的花粉、塵蟎或動物皮毛產生過敏反應時,會導致耳朵、眼睛和喉嚨發癢。 過敏性鼻炎症狀: 眼睛癢、紅、流淚 耳朵癢 喉嚨癢 流鼻涕 打噴嚏 頭痛 鼻塞 耳朵癢原因5. 耳朵長黴菌(耳黴症) 耳黴症又稱為「黴菌性外耳炎」,約佔外耳炎的25%。台灣氣候潮濕,耳朵容易成為黴菌溫床。 黴菌性外耳炎好發於喜歡挖耳朵、免疫力低、慢性中耳炎,以及耳朵因外耳炎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或類固醇的患者。 耳黴症的症狀: 耳朵阻塞感 耳朵癢 耳朵痛 聽力變差 耳漏 耳脹 耳朵癢原因6. 慢性外耳炎 慢性外耳炎多是因為急性外耳道炎尚未康復所造成的長期結果。慢性外耳道炎主要症狀是耳朵癢,若同時患有濕疹,癢的程度會加劇。特別是在患有濕疹時,癢的程度會加劇,至於濕疹的起因,通常是因為過度挖耳朵,或是長時間使用耳道式耳機導致感染發炎。 慢性外耳道炎的症狀: 耳道皮膚充血或增厚 耳道膿痂 耳朵癢 耳朵痛 濕疹 耳朵癢原因7. 中耳炎 感冒也會引起耳朵癢!感冒病菌有時可經由耳咽管跑到中耳,導致中耳發炎,尤其兒童最常發生,症狀除了耳朵癢、耳朵痛與積膿,還有以下症狀。若症狀符合,建議及早就醫,以免影響聽力。 中耳炎的症狀: 耳朵腫脹 聽力變差 耳朵癢 耳朵痛 耳鳴 發燒 眩暈 眼振 耳朵癢原因8. 神經性耳癢症 壓力大、易緊張的人注意!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引起耳朵癢。雖然耳朵外觀正常,但癢感卻異常強烈,且是一陣一陣週期性的癢,不過不會有聽力障礙或疼痛的現象。 若時常出現耳鳴或暈眩,可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延伸閱讀:你可能缺了點鎂!補充關鍵營養,緩解焦慮穩定自律神經)


鼻子相關症狀

鼻塞一直沒好,小心是下鼻甲肥大!下鼻甲肥大原因、5大症狀報你知

張小姐因鼻塞而長期睡不好,而且還常在睡覺時出現呼吸困難,原本以為是過敏性鼻炎所致,就醫後才發現自己有下鼻甲肥大的問題。 究竟何種原因會引發下鼻甲肥大?下鼻甲肥大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下鼻甲肥大?《Hello醫師》為你一次解惑! 下鼻甲肥大原因有這些 下鼻甲是鼻腔內的正常生理黏膜組織,只要將鼻孔稍微撐開,就可看見左右鼻孔內各有1個粉紅色的下鼻甲。 下鼻甲常因黏膜發炎腫脹或鼻甲骨頭過大,而導致肥大(Inferior Turbinate Hypertrophy,又稱作肥厚性鼻炎),且經常合併鼻中膈彎曲,使患者更容易出現鼻塞的症狀。 下鼻甲肥大可分為以下2種: 先天性下鼻甲骨頭肥大 後天性下鼻甲肥大:由下鼻甲黏膜發炎腫脹所致,例如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或血管運動性鼻炎等鼻部疾病。 下鼻甲肥大5大症狀 下鼻甲肥大可能會出現以下5種常見症狀: 鼻塞(躺下時症狀最明顯)(延伸閱讀:鼻塞鼻炎打噴嚏!原來是這裡出問題) 呼吸困難 睡覺張口呼吸而導致口乾舌燥 流鼻血 味覺及嗅覺異常 若懷疑下鼻甲肥大,何時應就醫? 若長期受到上述症狀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建議盡快至耳鼻喉科檢查是否為下鼻甲肥大。 醫師會透過鼻咽鏡檢查、軟式纖維內視鏡檢查、鼻阻力檢查及X光等方式,確認是否有下鼻甲肥大,並安排進一步的治療計畫。 下鼻甲肥大以藥物治療為主 下鼻甲肥大通常先以藥物治療,若藥物效果不佳,才會建議接受下鼻甲切除手術: 藥物治療 一般而言,下鼻甲肥大多受後天的鼻部疾病影響,因此透過藥物治療,就能有效改善鼻塞、呼吸困難等症狀。 醫師可能會開立鼻噴劑,如類固醇噴劑、抗組織胺鼻噴劑等,或其他治療鼻炎的口服藥物。坊間藥局雖然有販售效果快速的去鼻塞充血劑,但使用超過5~7天可能會造成藥物性鼻炎,使症狀惡化,建議仍以類固醇鼻噴劑及醫師開立之口服藥物為主。 手術治療 先天性下鼻甲骨頭肥大難以透過藥物治療,因此通常會建議施行鼻甲部分切除術,手術需時10~20分鐘,主要藉由切除下鼻甲的部分軟組織,來改善下鼻甲骨頭肥大所引發的症狀。 除了切除手術外,現今也可透過雷射手術、電燒凝固法、無線射頻式下鼻甲成形術等方式,解決下鼻甲大的問題。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症狀

懷孕後聽力變差?一次搞懂耳硬化症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31歲的楊太太生完小孩後,聽力漸漸變差,常聽不清楚別人講話,耳朵也經常耳鳴;就醫後,醫師詳細檢查楊太太耳朵,診斷罹患「耳硬化症」。 楊太太一聽不禁緊張地問:「耳硬化症是什麼?我的耳朵會漸漸變硬、聽不見嗎?」 耳硬化症會導致聽力漸進喪失,而且常發生於懷孕後的女性;《Hello醫師》為您說明什麼是耳硬化症?耳硬化症的原因、症狀及治療方式為何? 耳硬化症(Otosclerosis)是什麼? 耳硬化症(Otosclerosis)指中耳的聽小骨與內耳交接處的骨質異常增生,進而影響聽力傳導功能,又稱為聽小骨硬化症。 耳硬化症的成因與基因、遺傳相關,好發於白種人,發生率約0.5%,亞洲人與黑種人則較為少見;耳硬化症的好發年齡為10~30幾歲的年輕族群,女性的發生率較男性高,佔68%,並經常於懷孕後慢慢發病。 耳硬化症造成聽力受損的原因 人類的中耳有3塊聽小骨,由外而內分別是槌骨(Malleus)、砧骨(Incus)及鐙骨(Stapes);這3塊聽小骨互相連結,能將外耳及耳膜傳入的聲音放大、傳入內耳。 耳硬化症初期鐙骨會不正常硬化或海綿化,導致聽小骨放大與傳遞聲音的能力下降,並因血管增生、血流增加而產生低頻脈動性耳鳴;在耳硬化症中後期,耳蝸(Cochlea)與卵圓窗(Oval window)也易受病變影響,出現感音性聽力障礙。 耳硬化症的症狀 耳硬化症的主要症狀為聽力喪失,初期聽力會逐漸減退,但仍具備語言辨識的能力,因此不影響日常溝通;有時症狀只會出現於單耳,有時則雙耳同時發病;隨著病程逐漸惡化,數年後患者會發生感覺神經性損害,對聽力系統造成嚴重影響。 約7成病患會有單側或雙側耳鳴,初期為低頻脈動性耳鳴,也就是低頻且與心跳同步的耳鳴聲,可能是咻咻、嗚嗚或呼呼等聲音;中期後因內耳受到損傷,耳鳴會惡化,轉為隆隆或嘶嘶等較高頻的聲響;少部分患者會有眩暈的情形。 如何治療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首先醫師會透過顯微鏡經由外耳道將耳膜抬起,進入中耳檢視聽小骨的運動情形,隨後施行鐙骨開窗術,在蹬骨足板鑽出一個小洞,置入用於取代硬化的聽小骨的人工活塞,讓聲音能經由正常路徑傳入內耳,最後將耳膜蓋回原位,完成手術。 手術時間約1~2個小時,手術結束後,患者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聽覺過度敏感、耳鳴、眩暈及感音性聽障等後遺症;術後第二天,患者需做閉口鼓氣的動作,並避免用力擤鼻涕、咳嗽與打噴嚏則切記張口;兩週內不得搭乘飛機、爬山或舉重物,若出現頭暈或聽力喪失則應立即就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鼻子相關症狀

為何晚上睡覺容易鼻塞?睡覺鼻塞6大原因解說

鼻塞是許多過敏人士的困擾,而且在晚上睡覺經常塞得更加嚴重,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白天的精神狀況;究竟為何晚上睡覺容易鼻塞?《Hello醫師》為您解說睡覺鼻塞6大原因,幫助您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拯救經常塞住的鼻子。 只要一躺下就鼻塞?睡覺鼻塞6大原因解說 睡覺鼻塞的原因眾多,不同因素彼此會互相影響,加劇症狀,例如秋冬夜晚氣溫較冷,平常就鼻子過敏的人,更容易在睡覺的時候鼻塞。睡覺鼻塞的常見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睡覺鼻塞原因1:過敏性鼻炎 鼻塞是鼻子過敏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導致過敏性鼻炎的原因眾多,舉凡塵蟎、黴菌、動物皮屑、花粉及空汙等皆可能引起過敏。 鼻子過敏經常發生於夜晚,因為人體用於抑制過敏反應的天然類固醇—腎上腺皮質醇(又稱可體松),到了夜晚分泌量會減低,直到天亮才會開始大量分泌;因此,過敏反應例如鼻塞、流鼻水或氣喘等,特別容易發生於晚上。(延伸閱讀:可體松是什麼?過低症狀?5分鐘速懂可體松的作用、過低或過高原因) 睡覺鼻塞原因2:鼻竇炎 若鼻竇(鼻子周圍的空腔)因為受到外來刺激,例如細菌、病毒、黴菌或粉塵等,長期充血腫脹而導致鼻塞,並且無法發揮正常的清潔作用,使刺激物和黏液不斷滯留在鼻竇內;長期下來,病原就有機會在鼻竇內生長繁殖、引起鼻竇炎,使鼻涕變黃、變稠,鼻塞問題惡化。  睡覺鼻塞原因3:鼻中膈彎曲 鼻中膈由軟骨與硬骨所構成,將鼻腔分為左右兩側,若鼻中膈彎曲不正,就會使一側的鼻腔空間變得比較小。(延伸閱讀:睡覺鼻塞、呼吸困難?鼻中膈彎曲8症狀,嚴重恐失去嗅覺) 鼻中膈彎曲患者兩側的鼻腔都有可能鼻塞,一側是空間狹小所致,一側則是因為長期鼻子發炎,使鼻黏膜腫脹增厚,將較寬的那一側給塞住。 睡覺鼻塞原因4:鼻息肉或肥厚性鼻炎 鼻息肉和肥厚性鼻炎都會使鼻腔狹窄,加劇鼻塞症狀;前者為鼻腔所長出的良性肉瘤,後者則是下鼻甲黏膜長期發炎、組織肥大增生所致。 睡覺鼻塞原因5:姿勢問題 躺下會使鼻涕倒流,若鼻子自我清潔的功能正常、鼻黏膜沒有腫脹,躺下不會有任何症狀;但若鼻涕因為過敏或鼻竇炎而又多又稠,躺下就容易引起鼻塞。 睡覺鼻塞原因6:溫度變化 鼻子過敏的人對溫度及濕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只要入夜變冷或夏天晚上吹冷氣,鼻子就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導致鼻塞。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鼻子相關症狀

聞不到味道怎麼辦?不一定是染上Omicron!一次搞懂嗅覺異常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新冠變種病毒不斷變種於全台肆虐, 染疫的民眾除了會出現流鼻涕、咳嗽、喉嚨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外,還可能有嗅覺異常,但嗅覺異常並非一定是罹患Omicron,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造成的。 為何會突然嗅覺異常,聞不到任何味道?又該如何治療才可恢復原來的嗅覺?就讓《Hello醫師》為你詳細介紹! 嗅覺異常原因有哪些? 當鼻子聞不到味道時,會難以分辨周遭環境所散發的氣味,如聞不到燒焦味或食物腐敗味,還可能會因聞不到香氣,影響到對美食的感受。 然而,不少人認為嗅覺會出現異常,僅是感冒或鼻竇炎等原因所致,因而輕忽其重要性,等到病況加重才會就醫檢查。以下說明造成嗅覺異常的3大常見原因: 罹患鼻部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竇炎、鼻中膈彎曲、鼻部良性或惡性腫瘤等,凡是阻擋氣味分子與嗅覺上皮接觸的鼻部疾病,皆可能造成嗅覺異常。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竇以及咽喉等部位,當上述器官遭到病毒感染後,會患有感冒、流感、扁桃腺發炎或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會出現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等症狀,還可能因病毒破壞嗅覺上皮或嗅覺神經元,導致嗅覺部分或完全喪失。(延伸閱讀:鼻塞、流鼻水?是感冒還是鼻子過敏?一分鐘看懂過敏和感冒差異) 頭部創傷:由於第1對腦神經(嗅神經)位於篩版的神經終端,當頭部受到創傷而遭到撕裂時,會導致嗅覺喪失。約5~10%頭部創傷的病患,出現嗅覺喪失或低下的症狀。 嗅覺異常看哪一科? 若長期出現嗅覺異常,應盡早至耳鼻喉科檢查是否患有上述疾病。嗅覺異常經醫師問診、理學檢查或神經學檢查後,多數人是可以找出造成的原因,如感冒、鼻竇炎或頭部外傷等。 在疫情期間,透過檢查也可排除得到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由於鼻子內部的構造較為精細,需借助鼻咽內視鏡的檢查,確認鼻腔深處的嗅覺區是否有構造異常、發炎或鼻腔內是否有不正常腫塊。  若經檢查後,發現患者出現的嗅覺異常並非是由頭部創傷、鼻部疾病或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所致,耳鼻喉科醫師便會進一步安排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等。 嗅覺異常的常見治療方法 針對嗅覺異常進行治療,如嗅覺異常為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或鼻息肉所引起時,醫師可能會使用類固醇、抗組織胺或抗生素等藥物治療。 然而,鼻部疾病若經藥物治療的療效不佳時,則考慮以鼻息肉切除術或鼻竇內視鏡手術治療嗅覺異常。 此外,若是因頭部外傷所致的嗅覺異常,通常無法透過藥物治療獲得改善,需等鼻黏膜水腫及出血情形改善後,受損的嗅神經便可於幾年內再生,恢復正常嗅覺。 如何預防嗅覺異常?做好鼻腔保養是關鍵 以下提供3個預防嗅覺異常的方法: 積極治療慢性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如定期使用洗鼻器清洗鼻腔,或者搭配鼻噴劑治療鼻塞,即能有效預防嗅覺異常。 改善鼻子過敏:透過定期打掃、清洗床單和枕套、使用空氣清淨機等方式改善居家環境,減少鼻子吸入過敏原。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出入公眾場合應戴好口罩,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平時應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睡眠充足,以防免疫力下降而感染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同場加映:長時間戴口罩過敏、臉部乾癢又紅腫?教你3招緩解皮膚問題)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症狀

耳朵痛恐是外耳炎!耳朵發炎會自己好嗎?症狀怎麼舒緩?

天氣炎熱時,許多人喜歡游泳戲水,但有些人玩水之後,耳朵會變得不太舒服,只要按壓就會痛,那就可能是罹患「外耳炎」。外耳炎又稱「游泳耳,但其實不只是玩水,還有其他原因也會造成外耳炎,究竟罹患外耳炎原因為何?症狀有哪些?又該如何治療?讓《Hello醫師》帶您詳細了解! 外耳炎是什麼? 外耳炎(External otitis)是指外耳道至耳殼間的發炎反應;外耳炎又可稱作游泳耳(Swimmer's ear),好發於夏季,主要是因民眾多在此時進行戶外水域活動,水中所含有的綠膿桿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容易進入外耳道,引起發炎。 左、右邊單側耳朵痛?外耳炎7大症狀 下列為7種常見的外耳炎症狀: 耳痛(尤其是按壓耳朵時,感受最為明顯) 耳道內搔癢 耳朵滲出膿液 耳朵有塞住的感覺 外耳道紅腫 暫時性聽力障礙 發燒 外耳道發炎5大原因 一般人最可能因以下5種原因而感染外耳炎: 與受汙染的水接觸:如洗頭髮、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活動,耳朵接觸到不衛生的水域環境,就容易促使外耳道受致病菌感染。 耳朵出現外傷:如耳朵抓傷、過度使用棉花棒等工具清潔耳道,都可能使外耳道皮膚受損,減低外耳道對致病菌的防禦能力,引發外耳炎。 長期使用耳閉塞設備未清潔:若長期使用助聽器、耳機或耳塞等耳閉塞設備,不僅容易刺激外耳道,造成耳道表皮刮傷,再加上沒有定期清潔耳閉塞設備,就有可能沾附致病菌,導致其侵入外耳道內,產生發炎反應。 患有過敏性或接觸性皮膚炎:平時若因接觸某些種類化妝品或耳環,因而患有過敏性或接觸性皮膚炎,即有可能引發外耳炎。 罹患其他皮膚疾病:如乾癬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也容易導致外耳炎 外耳道發炎會自己好嗎?何時該就醫? 輕度外耳炎可能會自行痊癒,但若持續數天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盡快至耳鼻喉科求診,避免症狀惡化、損害聽力。 外耳炎耳朵痛怎麼舒緩?診斷治療說明 醫師會先透過基本理學檢查,包括推耳珠或拉耳殼,確認患者是否會感到疼痛,並觀察外耳道有無紅腫,再搭配耳鏡檢查,透過觀察耳垢顏色,評估病患是否合併中耳炎或耳膜穿孔等狀況;多數患有外耳炎者,耳屎顏色經常會呈現黃、褐、白或灰色。 醫師經由上述方法診斷為外耳炎時,可能會為病患進行下列2種常見的治療方式: 徹底清潔耳道:耳鏡除了能夠診斷是否為外耳炎,醫師也會藉此替患者確實清除耳道內的耳垢、脫落的皮膚及化膿物質,以促進傷口癒合。 藥物治療:若為症狀輕微的外耳炎,可使用弱酸性的耳滴劑,抑制致病菌生長;如果是較為嚴重的外耳炎,則需使用含有妥布霉素、健大黴素等抗生素的耳滴劑,進行殺菌。另外,醫師可能會再開立類固醇藥膏,以緩解患部發炎、腫脹或搔癢的不適症狀,並搭配口服止痛藥,來幫助病患減輕疼痛感。 外耳炎如何預防?3撇步學起來! 平時不僅需要避免汙水流進耳道內,並維持耳朵乾燥,還需要注意以下3點,才可有效預防外耳炎: 由於耳垢在多數情況下,皆會透過耳道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排出外耳道,所以不建議特別使用掏耳棒或其它硬物挖耳朵,以免傷及耳道,引發外耳炎。(延伸閱讀:聽不見別人說話竟是耳屎塞住耳朵!清潔耳垢千萬別用棉花棒) 平時應保持外耳道乾爽,若曾患有外耳炎者,在游泳、沐浴或洗頭時,應使用防水耳塞,以避免污水進入耳內造成2次感染。 佩戴助聽器者應於使用後,以乾淨的軟布、面紙或擦拭布,將其擦拭乾淨,並定期2至3個月把助聽器送回助聽器公司保養;使用耳機後,則應定期消毒或更換,以避免長期使用造成外耳道細菌孳生,引發外耳炎。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