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

耳鼻喉科完整的名稱是「耳鼻喉暨頭頸外科」,凡是頸部以上的疾病,除了眼睛、中樞神經和牙齒之外,多屬耳鼻喉科之範疇。可以區分為耳科/神經耳科、鼻科、咽喉科、頭頸部腫瘤、小兒耳鼻喉科及顱顏整形六大領域。 日常醫生會用耳、鼻、喉三個字的英文簡寫「ENT」(Ear, Nose and Throat)來表示這門科學。耳鼻喉科一般還包含了醫師、護士、語言治療師以及聽力師。

基礎知識

耳鼻喉

為何晚上睡覺容易鼻塞?睡覺鼻塞6大原因解說

鼻塞是許多過敏人士的困擾,而且在晚上睡覺經常塞得更加嚴重,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白天的精神狀況;究竟為何晚上睡覺容易鼻塞?《Hello醫師》為您解說睡覺鼻塞6大原因,幫助您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拯救經常塞住的鼻子。 只要一躺下就鼻塞?睡覺鼻塞6大原因解說 睡覺鼻塞的原因眾多,不同因素彼此會互相影響,加劇症狀,例如秋冬夜晚氣溫較冷,平常就鼻子過敏的人,更容易在睡覺的時候鼻塞。睡覺鼻塞的常見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睡覺鼻塞原因1:過敏性鼻炎 鼻塞是鼻子過敏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導致過敏性鼻炎的原因眾多,舉凡塵蟎、黴菌、動物皮屑、花粉及空汙等皆可能引起過敏。 鼻子過敏經常發生於夜晚,因為人體用於抑制過敏反應的天然類固醇—腎上腺皮質醇(又稱可體松),到了夜晚分泌量會減低,直到天亮才會開始大量分泌;因此,過敏反應例如鼻塞、流鼻水或氣喘等,特別容易發生於晚上。(延伸閱讀:可體松是什麼?過低症狀?5分鐘速懂可體松的作用、過低或過高原因) 睡覺鼻塞原因2:鼻竇炎 若鼻竇(鼻子周圍的空腔)因為受到外來刺激,例如細菌、病毒、黴菌或粉塵等,長期充血腫脹而導致鼻塞,並且無法發揮正常的清潔作用,使刺激物和黏液不斷滯留在鼻竇內;長期下來,病原就有機會在鼻竇內生長繁殖、引起鼻竇炎,使鼻涕變黃、變稠,鼻塞問題惡化。  睡覺鼻塞原因3:鼻中膈彎曲 鼻中膈由軟骨與硬骨所構成,將鼻腔分為左右兩側,若鼻中膈彎曲不正,就會使一側的鼻腔空間變得比較小。(延伸閱讀:睡覺鼻塞、呼吸困難?鼻中膈彎曲8症狀,嚴重恐失去嗅覺) 鼻中膈彎曲患者兩側的鼻腔都有可能鼻塞,一側是空間狹小所致,一側則是因為長期鼻子發炎,使鼻黏膜腫脹增厚,將較寬的那一側給塞住。 睡覺鼻塞原因4:鼻息肉或肥厚性鼻炎 鼻息肉和肥厚性鼻炎都會使鼻腔狹窄,加劇鼻塞症狀;前者為鼻腔所長出的良性肉瘤,後者則是下鼻甲黏膜長期發炎、組織肥大增生所致。 睡覺鼻塞原因5:姿勢問題 躺下會使鼻涕倒流,若鼻子自我清潔的功能正常、鼻黏膜沒有腫脹,躺下不會有任何症狀;但若鼻涕因為過敏或鼻竇炎而又多又稠,躺下就容易引起鼻塞。 睡覺鼻塞原因6:溫度變化 鼻子過敏的人對溫度及濕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只要入夜變冷或夏天晚上吹冷氣,鼻子就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導致鼻塞。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探索更多耳鼻喉類別

耳朵症狀

看更多 耳鼻喉 相關文章

耳朵症狀

梅尼爾氏症能根治嗎?梅尼爾氏症初期症狀、治療及飲食詳解

李小姐在家中看電視時,突然頭暈目眩,感覺周圍都在轉動,耳朵還會出現嗡嗡耳鳴聲。隨著日子過去,她的症狀愈加頻繁,經常噁心想吐,有時甚至會聽不見聲音;忍無可忍後,李小姐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了梅尼爾氏症。 究竟為何會罹患梅尼爾氏症?初期有哪些症狀?多久會好?梅尼爾氏症能根治嗎?《Hello醫師》為您詳細說明! 梅尼爾氏症是什麼? 梅尼爾氏症(Ménière's disease)首先被法國醫師普羅斯珀.梅尼爾(Prosper Ménière)所發現,並以此命名。 梅尼爾氏症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通常好發於20~40歲成年人,患者以女性居多,常因內耳的淋巴分泌過多、內耳內淋巴囊的吸收功能異常,或是內淋巴循環受阻,而導致內淋巴液壓力增高,而此種壓力改變則會影響前庭系統,使其內耳無法發揮正常的平衡功能,最後引發梅尼爾氏症。 梅尼爾氏症的常見症狀:眩暈、耳鳴 梅尼爾氏症患者可能會出現下列3種常見症狀:大部分為單側 陣發性眩暈:感覺頭暈目眩且持續20分鐘以上,甚至幾小時,眩暈發生前可能沒有徵兆或是伴隨耳悶,嚴重時會伴隨嘔吐。(推薦閱讀:別以為頭暈沒事~這4類型是中風警訊) 低頻感覺神經性聽力障礙:由於患者的耳蝸缺少感覺細胞或受損,而造成聽力障礙,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永久性聽力喪失。 耳鳴:耳鳴即為耳朵內出現鈴聲、轟轟聲、鳴笛聲或嘶嘶聲等,而梅尼爾氏症的耳鳴通常是較低頻率的聲音。 耳悶 何時須求診? 倘若你長期出現上述任一症狀,請盡速就醫檢查,因為不僅有可能是罹患梅尼爾氏症,還有少數情況為罹患中風、腦瘤或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梅尼爾氏症12大高危險族群 下列為容易罹患梅尼爾氏症的12大高危險族群: 長期睡眠不足者 經常過度勞累者 高工作壓力者 容易緊張或情緒化者 酗酒或抽菸者 在噪音強烈的環境工作者 嗜鹹食者 過敏者(延伸閱讀:鼻塞、流鼻水?是感冒還是鼻子過敏?一分鐘看懂過敏和感冒差異) 頭部曾受過外傷者 罹患慢性中耳炎、糖尿病、梅毒、甲狀腺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低下等疾病者 女性 有偏頭痛問題者 如何診斷梅尼爾氏症? 醫師會藉由聽力檢查及詢問臨床症狀,為病患進行初步診斷,之後也可能會透過簡單的甘油試驗(Glycerol dehydration test ) ,請患者口服甘油,作為利尿劑,在利尿過程中測試聽力是否有改善。 若梅尼爾氏症病人,在甘油試驗中聽力出現暫時改善,即可稱為甘油試驗陽性,醫師會將其診斷為梅尼爾氏症。另外,醫師可能會再進行耳蝸電位(ECoG)及溫差眼振圖檢查已進行更精確的判讀。 為何梅尼爾氏症要用甘油試驗診斷? 醫師會使用甘油試驗作為診斷梅尼爾氏症的方法,主要是因為甘油能使血液處於暫時性高張狀態,引起內淋巴外滲,進行脫水及減壓,有助改善內淋巴水腫情形。 當內淋巴水腫及聽力於甘油試驗後皆獲改善,便屬陽性反應;反之,則未罹患梅尼爾氏症,其症狀可能是由其它疾病造成。 梅尼爾氏症能根治嗎?2大緩解治療方法一次看 梅尼爾氏症目前尚無法完全治癒,但大部分患者皆可透過使用藥物,或搭配手術來緩解、控制症狀。以下將分成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介紹: 1. 藥物治療 多數患者可經由服用藥物,包括前庭抑制劑、止吐藥物、內耳循環促進劑、低劑量利尿劑及口服類固醇,來緩解身體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並改善內耳液體的平衡狀態,以治療梅尼爾氏症。 2. 手術治療 只有很少數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梅尼爾氏症病患,才需考慮接受手術。目前較為常見的手術方式包含以下3種: 內淋巴囊手術:內淋巴囊負責管理內耳淋巴液分泌的多寡。透過內淋巴囊手術,可減少分泌淋巴液,或增進淋巴液吸收,減輕梅尼爾氏症病患的眩暈症狀。 前庭神經切除術:內耳前庭神經是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主要系統,而接受前庭神經切除術後,通常可改善眩暈,又可保留受影響耳朵的聽力。 內耳迷路切除術:會切斷患者的第8對腦神經,也就是移除有梅尼爾氏症患者耳朵的平衡與聽力能力,而此手術由於會造成永久聽力受損,所以只會在病人受影響的耳朵聽力幾近喪失或完全喪失時,才考慮施行此術。 梅尼爾氏症不能吃什麼?飲食忌食及照護重點 梅尼爾氏症的患者平時應維持睡眠充足、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在飲食方面則須保持清淡,減少鹽分攝取,建議應戒菸、戒酒,並忌食含咖啡因或刺激性的食物。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藉由從事自己喜愛的休閒活動,排解平日所累積的壓力,並盡量減少情緒的起伏,以避免梅尼爾氏症所引發的不適症狀再度出現。(同場加映:說戒就戒!成功戒菸做到這4點)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鼻子相關症狀

鼻塞呼吸困難?解說鼻中膈彎曲原因、症狀,手術及藥物治療

林先生因為鼻中膈彎曲,長期深受鼻塞困擾,不僅難以入睡,即便睡著也常因呼吸困難而鼾聲如雷,嚴重影響枕邊人的睡眠品質。 究竟為什麼會鼻中膈彎曲?有哪些症狀?一定要手術治療嗎?《Hello醫師》為您一次說明! 鼻中膈是什麼? 鼻中膈是1塊能夠分隔鼻腔左右通道的骨板,由鼻子前、後方的軟骨所構成,而當鼻中膈向左右任一側彎曲,呈現S曲線時,即為鼻中膈彎曲(Nasal septum deviation, NSD)。 鼻中膈彎曲2大原因一次看 鼻中膈彎曲主要可分成先天性及後天性,而先天性鼻中膈彎曲主要是因鼻中膈軟骨與硬骨生長方向及速度不同,造成彼此互相擠壓,產生隆起彎曲的現象。 後天性鼻中膈彎曲則多為外傷所致,如出生時的產傷,或者在打球、打架、跌倒等具衝擊性的情況下,撞傷鼻中膈,而導致鼻子的軟、硬骨接觸面錯位及偏移。(推薦閱讀:鼻塞鼻炎打噴嚏!原來是這裡出問題) 鼻塞、呼吸困難!鼻中膈彎曲8症狀愛注意 在多數情況下,輕微鼻中膈彎曲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然而,當鼻中膈彎曲程度過於嚴重時,便可能會造成以下8種常見症狀: 單側或雙側鼻塞 臉部疼痛 流鼻血 睡覺時容易打呼(延伸閱讀:孕婦睡覺打呼zZZ 注意是否呼吸中止症) 口乾 喉嚨乾燥、出現異物感 鼻因性頭痛 嗅覺低下或喪失 鼻中膈彎曲的檢查方法 當你長期受到上述症狀困擾,影響生活品質時,應盡快就醫檢查。下列為鼻中膈彎曲常見的診斷方式: 鼻鏡檢查:可區分為前鼻鏡和後鼻鏡檢查,而前鼻鏡檢查就是利用一種前端有燈光的觀察鏡,由鼻孔觀察鼻中膈是否有彎曲的現象,後鼻鏡檢查則是以平面鏡伸入口咽部,並利用鏡子反射觀察後側鼻孔,確認病患有無鼻中膈彎曲。 軟式纖維內視鏡檢查:醫師除了會利用鼻咽鏡檢查外,也可能會替病患進行軟式纖維內視鏡檢查,以進一步確認鼻中膈彎曲的狀況。此項檢查主要會先於鼻腔黏膜表面局部麻醉,再將軟式內視鏡前端的攝影機伸入鼻腔內,觀察後鼻孔、鼻竇引流路徑與鼻咽區域影像,來判斷患者是否有鼻中膈彎曲。 鼻阻力檢查:透過鼻阻力檢查,可檢測出患者的鼻腔容積及鼻腔內空氣的流速,計算出鼻腔內的阻力值,提供醫師鼻塞數據,以確認病患是否確診鼻中膈彎曲。(延伸閱讀:鼻塞鼻炎打噴嚏!原來是這裡出問題) X光檢查:經過上述3種檢查後,醫師可視患者鼻中膈彎曲的嚴重度,再決定是否須進行更進一步的X光檢查,以整體診視鼻腔內部有無其它異常。 鼻中膈彎曲2大治療方法 鼻中膈彎曲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成以下2種: 藥物治療:醫師一般會先使用去鼻充血劑(Decongestants)、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劑等藥物,替病患減輕鼻內黏膜的腫脹。倘若藥物治療無效,就會建議病患接受手術,以改善鼻中膈彎曲所產生的各種症狀。 手術治療:鼻中膈彎曲嚴重的患者,可能需進行鼻中膈手術。患者在接受局部麻醉,醫師會在鼻中隔前方切1個口,將彎曲的軟、硬骨拿掉,最後再把2側的黏膜貼好。 儘管先天性鼻中膈彎曲無法預防,但建議民眾可於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鼻子遭受外力創傷,進行拳擊等競技運動應配戴頭部護具,降低鼻中膈彎曲或鼻樑斷裂等風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喉嚨症狀

咽喉逆流≠胃食道逆流!咽喉逆流症狀不只喉嚨卡卡,3類人需注意!

「喝咖啡,吃甜食,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許多人都曾親身體會或耳聞過胃食道逆流,但卻對「咽喉逆流」不太熟悉。其實,當咽喉逆流發生時,不僅會造成聲音沙啞、口臭的症狀,還經常合併胃食道逆流。究竟咽喉逆流與胃食道逆流差異為何?什麽原因會導致咽喉逆流?又會引發哪些症狀出現? 《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你介紹咽喉逆流的常見症狀,以利了解其與胃食道逆流的關鍵差異,並提供咽喉逆流的治療與預防建議,讓你跟喉嚨卡卡及其他惱人的症狀說再見! 咽喉逆流、胃食道逆流差在哪? 胃酸逆流到食道就稱為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若胃內食物與酸液逆流高至咽部和喉部,則會造成咽喉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 LPRD)。目前研究發現,胃中內含物以胃蛋白酶和胃酸對咽喉的傷害最大,而膽鹽則會加劇喉部傷害。 相較於胃食道逆流,咽喉逆流症患者坐著就能感受到咽喉逆流的症狀,而胃食道逆流病患則是躺下時症狀才會較為明顯。 此外,胃食道逆流者會有明顯胸口灼熱(火燒心)或胃酸過多的感覺;咽喉逆流者則較少,因此多數咽喉逆流患者容易因缺乏警覺而延誤就醫,造成病灶擴大,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 咽喉逆流3大高風險族群 肥胖者:肥胖可能會改變胃和食道交界處的型態及功能,導致食道下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壓力下降,增加胃酸回流和暴露;目前也有說法指出可能是上食道括約肌鬆弛所造成。 飲食習慣不佳者:攝取高脂肪食物、含糖飲料或甜食會使食道下括約肌壓力下降、延長胃排空時間,增加咽喉逆流發生率;辛辣食物則會直接刺激下食道黏膜,引發下食道黏膜惡化發炎,提高咽喉逆流的風險。(推薦閱讀:吃甜食、胃酸多讓你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快吃這3款食物、5大地雷快閃開) 嗜酒者:喝酒會加重咽喉逆流的症狀,且無論是較高酒精濃度的威士忌、伏特加,還是酒精濃度較低的葡萄酒和啤酒皆可能造成咽喉逆流。 咽喉逆流常見症狀 咽喉逆流常與鼻涕倒流、慢性鼻炎及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所引發的症狀相似,以下為咽喉逆流可能會出現的11種症狀: 聲音沙啞 喉嚨痛 喉頭有異物感 喉嚨分泌物變多或鼻涕倒流 吞嚥困難 慢性咳嗽(尤其是吃完飯或躺平時會咳嗽) 習慣性清喉嚨 口臭(延伸閱讀: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呼吸困難或出現窒息感 胸痛 胸口灼熱     如何診斷咽喉逆流? 醫師通常會根據咽喉逆流的臨床症狀、先以軟式或硬式喉鏡檢查,之後可能會再以內視鏡檢查,並輔以消化道酸鹼值監測,以確定是否為咽喉逆流,再擬定下一步治療方向。 咽喉逆流治療:生活習慣調整>藥物>手術 以下為咽喉逆流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為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1. 藥物治療 耳鼻喉科醫師通常會先建議患者,藉由調整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來改善咽喉逆流的不適,如果症狀一直都沒有明顯改善,就會使用藥物替病患做進一步治療,下列為治療咽喉逆流常會使用的藥物: 藻酸鹽(Alginate):藻酸鹽是由天然褐藻所提煉的多醣體聚合物,此可作為胃及十二指腸內容物的物理性屏障,阻絕胃酸往上逆流到食道,並能於3~5分鐘內,緩解咽喉逆流所帶來的不適症狀,且藥效可以維持4個小時,副作用較小。 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又稱作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是目前用來治療咽喉逆流主要藥物之一,能抑制胃酸分泌,避免咽喉逆流的症狀加劇。 神經調節劑(Neuromodulator):當咽喉逆流的患者使用上述2種藥物仍無效,持續出現不適症狀時,醫師可能就會使用神經調節劑,如逆流減少劑(Reflux-reducing agent)或內臟性疼痛調節劑(Visceral pain modulator),以便改善咽喉逆流的症狀。 2. 手術治療 若咽喉逆流病患使用上述藥物治療無效時,醫師便會考慮請患者接受腹腔鏡逆流手術,通常會採用「胃底摺疊術」,改善胃食道交接處肌肉過於鬆弛的問題。 以往胃底摺疊術多需開腹動刀,但目前腹腔鏡手術已成主流,在手術過程中,病患需全身麻醉,於腹部穿刺5個小孔,以重建下食道括約肌,手術所需時間約為2~4小時,而目前腹腔鏡手術的成功率幾乎達100%,併發症則約為3%,多屬輕症。 調整生活習慣是關鍵!4方法減緩咽喉逆流 患有咽喉逆流的人可遵守以下4方法,來緩解咽喉逆流所致的不適症狀: 控制飲食:平常應固定時間吃3餐,避免暴飲暴食,飯後也不宜馬上躺臥,睡前3小時則應避免進食。另外,也須減少攝取甜食、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雞排、咖啡、汽水、酒類等,以避免因引發胃酸分泌過多,造成咽喉逆流。 維持適當體重:肥胖為咽喉逆流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若要減緩咽喉逆流症狀,建議有肥胖問題的咽喉逆流患者應從事規律運動(如有氧運動、慢跑),並減少每日熱量攝取,以維持適當體重,改善咽喉逆流所帶來的不適症狀,但須切記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否則反而會造成咽喉逆流的病況加劇。 睡覺時枕頭可墊高:睡覺時以枕頭墊高頭部,能幫助患有咽喉逆流的人緩解不適症狀。另外,也建議應避免往右側躺,因為此姿勢會增加食道下括約肌放鬆及咽喉逆流的時間。 多喝水:平時應適當補充水分維持喉嚨濕潤,以預防咽喉逆流的問題發生。(同場加映:水喝太多恐有水中毒!喝太多水的6大症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喉嚨症狀

喉嚨痛好不了?常吃這類食物小心慢性咽喉炎!6大症狀別輕忽

許多人老是覺得喉嚨卡卡,感覺好像有異物卡在咽喉處,怎麼咳都咳不出來,還會出現吞嚥困難及喉嚨痛的症狀,其實這些情形除了可能由感冒引發,也可能是罹患慢性咽喉炎(Chronic Pharyngitis)的警訊。 究竟什麽原因會引發慢性咽喉炎?會出現哪些症狀?慢性咽喉炎又該如何治療才適當?《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你解答有關慢性咽喉炎的大小事,讓你擺脫喉嚨不適症狀! 容易緊張、愛吃辣要注意!公開慢性咽喉炎2大原因 慢性咽喉炎的成因繁多,主要可依照其病因,分為以下2種類型說明: 內因性慢性咽喉炎:容易緊張、敏感、焦慮或失眠,皆為罹患慢性咽喉炎的原因之一。 外因性慢性咽喉炎:患有鼻部疾病、過敏、腸胃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常會因鼻涕倒流或胃酸逆流長期刺激咽喉,而造成咽喉慢性發炎;而嗜食油炸、辛辣食物,或經常抽菸、飲酒,也會提高罹患慢性咽喉炎的風險。(推薦閱讀:胃食道逆流和氣喘,惡性循環「雙生病」) 慢性咽喉炎6大常見症狀 慢性咽喉炎患者可能出現下列6種症狀: 咽喉異物感 喉嚨乾 喉嚨痛 喉嚨癢 胸悶 呼吸困難 何時應求診? 如果長期出現上述症狀,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應盡速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如何診斷? 慢性咽喉炎一般可經由症狀及咽喉的表徵來診斷,若醫師懷疑為腫瘤或是感染所致,則會進行組織切片檢查及特殊微生物培養;若為胃酸逆流則可能會做24小時食道酸鹼值測定檢查或是上消化道胃鏡檢查。 慢性咽喉炎治療以藥物緩解為主 多數慢性咽喉炎患者經常患有過敏性鼻炎或胃食道逆流等疾病,醫師會個別針對上述慢性疾病進行治療。通常會以藥物治療,緩解發炎與疼痛症狀,以下為大家介紹3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常見藥物: 抗組織胺藥物:抗組織胺是最常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能有效緩解流鼻水的症狀,以減緩因鼻涕倒流,長期刺激咽喉,而引發的慢性咽喉炎;但是抗組織胺也有黏膜乾燥的副作用,因此醫師會依照臨床症狀來調整劑量。 消炎止痛藥:如抗生素、類固醇消炎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皆具有陣痛、消炎及解熱的作用,能夠減緩組織發炎,有效治療扁桃腺發炎、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延伸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胃酸抑制劑:包括組織胺阻斷劑及質子幫浦抑制劑,皆能減少胃酸分泌,幫助胃食道逆流的病患緩解胃酸逆流所致的慢性咽喉炎。 如何擺脫慢性咽喉炎?5種保養方法報你知 想要避免喉嚨痛、喉嚨癢等慢性咽喉炎症狀,除了可藉從事能減輕心理壓力的休閒活動,以預防內因性慢性咽喉炎外,也可從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做起,降低罹患因胃食道逆流所致的外因性慢性咽喉炎。以下為5種保養咽喉,減少胃食道逆流的小建議: 控制飲食:平日應採取少量多餐,每餐吃8分飽為佳,並避免暴飲暴食,讓食物把食道賁門撐開,引發胃食道逆流。另外,也應盡量減少食用甜食或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油炸食物、麻辣鍋等,以防胃排空速度變慢,食物停留在胃部太久,提高胃食道逆流風險。(推薦閱讀:吃甜食、胃酸多讓你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快吃這3款食物、5大地雷快閃開) 吃飽飯後勿馬上躺下:飯後建議走動10分鐘以上,可幫助消化,減少胃酸逆流造成喉部不適。 避免習慣性清喉嚨動作:當咽喉出現異物感,讓你難以忍受時,許多人都會習慣性清喉嚨。不過經常清喉嚨,不僅對聲帶的影響很大,還容易造成喉嚨發炎,長期下來則可能引發慢性咽喉炎,因此當發生喉嚨不適的情形時,不妨可多喝溫開水來緩解症狀。 睡覺枕頭墊高:若已患有胃食道逆流者,睡覺時建議可將枕頭墊高或睡2個枕頭,以防胃酸逆流發生,進而導致慢性咽喉炎。 多運動:除了控制日常飲食能有效避免慢性咽喉炎外,透過簡單的快走或慢跑等運動,能使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達到平衡,並減少胃酸分泌,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降低罹患慢性咽喉炎的風險。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喉嚨症狀

扁桃腺結石引口臭!3撇步預防扁桃腺結石,讓你喉嚨不卡卡

一名50多歲婦女,某天與朋友交談的過程中,被指出說話時出現嚴重口臭,她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所致,便開始減少喝咖啡及吃甜食等飲食習慣,長久下來卻未見好轉,朋友建議她去耳鼻喉科檢查,沒想到經醫師診斷為扁桃腺結石(Tonsilloliths),讓她大吃一驚。 究竟導致扁桃腺結石的原因與症狀為何?結石該自行清理,還是接受治療比較好?《Hello醫師》將帶大家一探究竟! 什麼是扁桃腺結石? 扁桃腺位於喉嚨後方2側,表面如同月球般凹凸不平,有大約10~30個凹陷處,稱為隱窩。 當壞死的免疫細胞、表皮細胞、黏液及食物殘渣,持續堆積在隱窩內,即有可能進一步鈣化,形成扁桃腺結石。外觀如同白黃的小米粒,但帶有明顯酸臭味,也是扁桃腺結石患者的口臭來源。(推薦閱讀: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扁桃腺結石2大原因 扁桃腺結石好發於20~70歲的成年人,兒童則較為少見,以下為造成扁桃腺結石的2大主因: 口腔衛生不佳(延伸閱讀:潔白亮牙平時做起~5招維持口腔衛生) 胃食道逆流:食物殘渣與細菌可能隨著胃酸逆流而卡在隱窩,此外,長期胃食道逆流也容易造成咽喉慢性灼傷,甚至提高食道癌風險。(推薦閱讀:吃甜食、胃酸多讓你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快吃這3款食物、5大地雷快閃開) 不只會口臭!公開扁桃腺結石5大常見症狀 扁桃腺結石主要會引發下列5種常見症狀: 口臭 喉嚨卡卡、有異物感 吞嚥困難 吞嚥疼痛 味覺異常 何時該就醫?看哪科才對? 當病患長期出現口臭、咽喉不適或異物感,但沒有任何發燒或其他上呼吸道症狀,應及早至耳鼻喉科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扁桃腺結石。 扁桃腺結石的診斷方法 通常醫師會先藉由頭燈及壓舌板,對病患進行口腔及口咽部基本檢查,之後可能會再以纖維鼻咽喉內視鏡,檢查喉部、下咽部有無腫瘤、炎症等異狀。 經上述檢查後仍無異狀時,醫師則可能採用閃頻喉鏡檢查時常使用的70度硬式喉內視鏡,從口腔進入,再對口咽、下咽部再次放大檢視,檢查是否存有扁桃腺結石。 如何治療扁桃腺結石? 一般而言,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多漱口、喝水,以利沖刷掉藏匿於隱窩的扁桃腺結石。而當病患扁桃腺結石較多時,醫師可使用器具將結石吸出。另外,也可能考慮搭配抗生素治療,以減緩口腔內細菌的生長。 若病患扁桃腺結石情況嚴重,即便改善生活作息與習慣仍不斷長出,醫師也許會建議施行扁桃腺切除術,讓結石無處可生;有部分學者指出兒童滿5歲後,扁桃腺的免疫功能會逐漸被其他器官替代,若患者長期受扁桃腺結石所苦,即可考慮切除扁桃腺,但建議患者應與醫師仔細討論後再做決定。 扁桃腺結石自行清理這樣做! 如果發現自己有扁桃腺結石,可透過以下2種方式自行清理: 用鹽水漱口:漱口可以緩解喉嚨不適,再加上鹽水會改變口腔內的化學物質,能有助於去除結石及改善口腔異味。 手動移除:一般不建議患者用牙刷等硬物去除,因扁桃腺周圍組織非常脆弱,病患往往會不小心用力過猛或沒做好清潔工作,而導致扁桃腺出現感染、破皮甚至出血等症狀。如果真的需要自行嘗試去除結石,可使用棉花棒輕輕將結石刮除,並做好清潔工作。 跟口臭說再見!3招預防扁桃腺結石 想預防扁桃腺結石上身,平時就應遵守以下3種好習慣: 多喝水:多喝水保持口腔濕潤,可幫助清除口腔內的細菌與食物殘渣,降低扁桃腺隱窩藏污納垢,引發口臭的風險。 口腔清潔:建議飯後漱口,若能刷牙更佳,不僅有助減少牙菌班形成,也能有效預防結石形成。 預防胃食道逆流: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等,並避免腹部壓力過大,如少穿太緊衣服、減肥。另外,飯後應避免立刻躺下,並且盡量避免於睡前3小時內進食,皆可降低胃食道逆流機率。(延伸閱讀:頸後墊枕頭睡覺!7招改善消化不良、緩解不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鼻子相關症狀

鼻子過敏吃益生菌有用?益生菌迷思破解、過敏兒家長必看!

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全台約有20~40%人口有鼻子過敏的困擾,2017年因過敏而就醫者更高達341萬人,其中15歲以下的孩童便佔75萬人,如此高普及率幾乎可稱「國民疾病」。 為改善孩子的過敏問題,不少父母嘗試給小孩吃益生菌,或是標榜含有益生菌的優酪乳,但益生菌對於改善過敏,尤其是鼻子過敏,是否真的有效?《Hello醫師》為你打破最常見的2大益生菌迷思,告訴你益生菌的作用與治療過敏的最佳方法。 益生菌是什麼? 益生菌(Probiotics)泛指有益於腸道健康的「好菌」, 能夠阻礙致病菌,也就是「壞菌」在腸道內繁殖生長。 常見益生菌包括各類乳酸菌、酵母菌、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L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等。 益生菌可在腸道中把醣類(乳糖、碳水化合物)轉化為有機酸(如乳酸),降低腸道內pH值,維持好壞菌的生態平衡,同時改善腸道菌叢生態,幫助維持良好消化機能,預防腸道感染與食物過敏。(推薦閱讀:益生菌怎麼吃?原來益生元、益生菌作用有這些) 鼻子過敏吃益生菌有效嗎? 芬蘭學者在2001年發表一項研究,指出LGG益生菌可大幅降低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研究團隊讓具有家族過敏史的孕婦,在生產前2~4週服用LGG乳酸菌,寶寶出生後,親餵母乳的母親則繼續服用益生菌,而餵食配方奶的母親則給寶寶服用。(延伸閱讀:嬰幼兒忽然過敏起疹怎麼辦?10大兒童皮膚病這樣應對!) 在寶寶滿6月大後,研究團隊發現LGG益生菌可降低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約50%。自此之後,益生菌——特別是LGG益生菌,便與治療過敏劃上等號;然而,同一研究卻在追蹤小孩成長至7歲後發現,相較於一般小孩,這些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低約30%,但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機率卻增加2倍,氣喘則是3倍。由此來看,吃益生菌對治療過敏真的有幫助嗎? 益生菌治療鼻子過敏?有待商榷 過去針對益生菌治療過敏的研究多著重在異位性皮膚炎上,但研究結果相當分歧,部分報告指出益生菌能改善過敏,部分則認為療效不彰,甚至可能增加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風險。(延伸閱讀:過敏和氣喘牽緊緊~了解症狀與治療法) 現今益生菌的相關研究雖涉及鼻子過敏、氣喘的領域,但研究結果仍彼此衝突,整體而言仍需更多研究證明。 益生菌吃了就有用?益生菌2大迷思解惑 由上述內容可知,益生菌對改善過敏並未有明確功效。在購買或食用益生菌之前,應先釐清以下2大迷思,以利購買與挑選適合自己的益生菌。 1.乳酸菌≠益生菌 不少民眾可能認為「乳酸菌=益生菌」,然而,益生菌的定義實為「當進食足夠份量時,對人體健康有益處的活微生物」,因此只有經過研究證實對人體有益的菌體及菌數可稱之為益生菌。 2.不管哪種益生菌吃了都有幫助? 不同菌種的療效皆不一樣,此外菌種之間也有可能於腸胃互相競爭,導致益生菌完全無效,因此在購買前建議詳查不同菌種之功效、菌種的相互作用及相關實驗,以免白白浪費金錢。 3方法改善、舒緩鼻子過敏 相比於益生菌的相關研究,以下3方法已證實具有過敏療效: 正統治療:抗組織胺、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延伸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環境改善:減少接觸過敏原,如灰塵、塵螨等 飲食調整:少吃過敏食物 因此建議家有過敏兒的家長及過敏者,先去醫院接受醫師的專業診斷,瞭解過敏的類型並遵照醫生指示服用抗過敏藥物,同時調整飲食及生活,避免接觸過敏原,才能有效阻止過敏一再發生。若想嘗試使用益生菌,建議應先與醫師討論,並不影響正規療程下進行。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症狀

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比較高?聲音不同的原理

你喜歡自己的聲音嗎?事實上,我們聽自己的聲音會有兩種版本,一種是說話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一種是錄下自己聲音後播出的聲音,後者也是別人所聽到的你的聲音。或許你曾經在錄音播出後,訝異自己的聲音竟然如此不同,本文將介紹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與自己聽到的不同的原理。 聽自己的聲音共2個管道 美國非營利組織國家家庭學習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Family Literacy)表示,我們說話時所聽到的聲音,會受聲帶的震動,把聲波透過骨頭和細胞組織傳遞到腦部。另外,聲波也會從耳朵進入耳鼓膜,達到耳蝸,再將聲波傳送到腦部,也就是說,說話或唱歌時同步聽自己的聲音,有兩個聲波管道。而錄音後聽聲音,以及別人聽到的,卻只有耳道這個途徑,少了骨頭和細胞組織能產生的低頻率,所以我們的聲音在別人耳中所聽到的,會比我們自己實際聽到的,音調更高、更不同。 (同場加映:唱歌燒聲很困擾!5個必知保護聲音方法) 覺得自己的聲音奇怪,是因為和預期不同 覺得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很怪,是因為它跟我們理想的或印象中的有落差,包含個性與身分的不對稱。美國阿爾布萊特學院(Albright College)心理系所的研究指出,比起其他人的聲音,我們比自己想像得更能接受自己的聲音,並覺得更有吸引力,而這是種隱藏式自我主義(Implicit egotism,或稱內隱式的自我膨脹)的表現,即人類對與自己有關聯的事物,有潛意識的偏好。


鼻子相關症狀

非過敏性鼻炎

非過敏性鼻炎的定義 非過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是一種不是因為過敏引起的鼻腔內部發炎,非過敏性鼻炎相關症狀包含無特定過敏反應的長期打噴嚏或慢性鼻塞、流鼻水。 兒童與成人皆可能罹患非過敏性鼻炎,但較好發於20歲以上的成人。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比非過敏性鼻炎常見,非過敏性鼻炎出現鼻子癢及偶發性噴嚏的症狀則比過敏性鼻炎常見,而兩者的症狀特徵和治療方式都很類似。非過敏性鼻炎很容易發生,不過是可以預防的,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非過敏性鼻炎的症狀 若患有非過敏性鼻炎,可能會持續或短暫發生以下症狀: 鼻塞 流鼻水 打噴嚏 咽喉有黏液或痰(鼻涕倒流症候群,Postnasal drip) 咳嗽  非過敏性鼻炎通常不會導致如花粉症(Hay fever)等過敏性鼻炎的鼻、眼、喉搔癢症狀。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若出現以下症狀請就醫: 症狀嚴重惡化 使用非處方藥物或居家療法無法緩解症狀 使用非處方藥或鼻炎處方藥出現副作用 若有以上症狀或相關疑慮,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請就醫尋求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非過敏性鼻炎的原因 造成非過敏性鼻炎的確切原因尚未明確,然而專家們認為非過敏性鼻炎是由於鼻腔內血管擴張、鼻腔黏膜血液與組織液異常所導致,造成這種血管擴張或發炎的原因很多,首要原因是鼻腔內的神經末梢過於敏感,就如同氣喘(Asthma)在肺部中的神經過敏類似,至於其他原因則與暫時性或慢性問題有關,例如: 環境或職場因素:粉塵、煙霧、二手菸或強烈的氣味,如香水等,都可能誘發非過敏性鼻炎。 氣候轉變:溫度或濕度的改變也可能影響鼻腔內黏膜,造成流鼻水或鼻塞。 感染:因為感冒或流感(Influenza)等病毒感染,是常見的非過敏性鼻炎原因。 飲食:飲食也可能是主因,特別是吃喝很熱或很辣的食物時。喝酒精類飲料也可能導致鼻腔黏膜腫脹,並導致鼻塞。 藥物:有些藥物也可能造成非過敏性鼻炎,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商品名:Advil,Motrin IB 等)、一些高血壓藥物(例如β受體阻斷藥,Beta-blockers)、鎮靜劑(Sedatives)、抗憂鬱劑 (Antidepressants)、口服避孕藥(Contraceptives)或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過量使用鼻塞噴劑也可能導致非過敏性鼻炎,又稱為藥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 荷爾蒙改變:懷孕、經期、口服避孕藥或其他與荷爾蒙有關的疾病,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症(Hypothyroidism),都有可能導致非過敏性鼻炎。 非過敏性鼻炎的風險因素 非過敏性鼻炎的風險因素很多,例如: 接觸刺激物:如果暴露在煙霧、廢棄物或二手菸的環境中,非過敏性鼻炎發生的機率就會增加。 年齡20歲以上的人:相較低於20歲族群,非過敏性鼻炎患者大多都在20歲以上。 長期使用減充血鼻噴劑或藥水:使用非處方藥物(例如:強效鼻塞噴劑Afrin、特利通Dristan等)超過一定天數,在充血劑效用消退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鼻塞,常被稱為反饋性鼻塞(Rebound congestion)。(推薦閱讀:過敏亂用鼻噴劑,小心愈噴愈塞!) 荷爾蒙改變:月經或懷孕期間,女性常感到鼻塞變嚴重。 因職業需求接觸煙霧:某些非過敏性鼻炎,是由於在工作場所中接觸到空氣中的刺激物所導致,又稱為職業性鼻炎(Occupational rhinitis),常見的誘發物包含工地建築材料的粉塵、化學溶劑或其他化學物質,例如從肥料有機物質揮發至空氣。 身有特定的健康因素:有些健康問題可能導致鼻炎惡化,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及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壓力:有些人的非過敏性鼻炎,是由於情緒或精神壓力所導致。 非過敏性鼻炎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資訊。 非過敏性鼻炎的確診需依據患者的症狀及其他原因釐清,尤其是與過敏的關聯。醫師會為患者進行理學檢查及問診,並可能安排一些檢驗。目前並無針對非過敏性鼻炎的確診檢驗,因此如果有不是因過敏導致的鼻塞、流鼻水或鼻水倒流等症狀時,醫師才會將病因歸納為非過敏性鼻炎。 如何治療非過敏性鼻炎? 非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式依症狀困擾的程度而定,如果症狀輕微,那居家治療並避開誘因即可,但如果症狀很惱人,以下的治療或許可以緩解症狀: 生理食鹽水鼻噴劑(Saline nasal sprays):此類鹽水溶液可以清洗鼻腔內引起不適的物質,並幫助黏液和黏膜變薄。 皮質類固醇鼻噴劑(Corticosteroid nasal sprays):醫師可能開立氟替卡松(Fluticasone,商品名:輔舒良鼻用噴液懸浮劑 Flonase)或去炎松(triamcinolone,商品名:拿塞可得鼻用噴液劑Nasacort)。 抗組織胺鼻噴劑(Antihistamine nasal sprays):當口服抗組織胺藥對非過敏性鼻炎治療效果不佳時,鼻噴劑或可緩解症狀。 防鼻水倒流抗膽鹼鼻噴劑(Anti-drip anticholinergic nasal sprays):處方藥異丙托溴銨ipratropium,商品名:定喘樂Atrovent)是氣喘吸入劑的常見成分,目前也被用於鼻噴劑治療流鼻水、鼻子倒流等主訴症狀,但此藥可能產生使鼻腔乾燥或出血的副作用。 口服減充血劑(Oral decongestants):這類藥物可使血管收縮,可以緩解鼻塞,但副作用可能會導致高血壓(Hypertension)、心悸(Palpitations)和煩躁不安。 非過敏性鼻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或許可幫助克服非過敏性鼻炎: 避免接觸誘發因子。 在家進行鼻沖洗。 […]


喉嚨症狀

聲帶疾病

聲帶疾病的定義 聲帶是喉頭中的兩片軟肌肉組織,位於氣管上方。當肺把空氣推出來,經過聲帶,就會造成聲帶振動,並發出聲音;然後聲音會再傳到喉嚨、鼻腔和口腔,並發出共鳴。每個人發出的聲音取決於聲帶、喉嚨、鼻腔和嘴部的大小與形狀。由於聲帶疾病會影響聲帶,最常見的聲帶疾病有:喉炎(Laryngitis)、聲帶結節(Vocal nodules)、聲帶息肉(Vocal polyps)和聲帶麻痺(Vocal cord paralysis)。 聲帶疾病有多常見? 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聲帶疾病的症狀 聲帶疾病的症狀依病因而所不同。 聲帶結節: 嘶啞 聲音低沉 氣音 歌手可能發現音域變小 聲帶息肉: 嘶啞 聲音低沉 氣音 聲帶接觸性潰瘍(Contact ulcers): 說話時喉嚨痛 嘶啞 發聲緊繃 喉炎: 說話聲音改變、嘶啞、沙啞甚至失聲。 如果喉炎是感染所導致,還會發燒、喉嚨痛、身體不適、一直想清喉嚨。 聲帶腫瘤(Vocal cord tumors): 嘶啞。 若腫瘤很大,可能造成呼吸或吞嚥困難。 聲帶麻痺: 說話聲音改變,如嘶啞、氣音、音調改變、無法放大音量。 嘗試動已麻痺的聲帶時感到不適。 可能出現呼吸困難。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任何聲音嘶啞或音調改變的症狀持續超過2週時,就應考慮就醫。若有前述症狀或相關疑慮,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請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聲帶疾病的原因 聲帶疾病通常是因為聲帶過度使用或使用不當;聲帶過度使用包含唱歌、說話、咳嗽、大聲喊叫的時間過長或太頻繁,抽菸及吸入刺激物也會使聲帶過度使用。 聲帶疾病的風險因素 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聲帶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如何診斷聲帶疾病? 醫師會詢問患者過去的病史、聆聽患者的音質,並用檢查您的聲帶。為了看得清楚,醫師有時可能會用內視鏡來檢查。醫師可能會要求患者發出特定的聲音,以檢視聲帶運作的情形,並把過程錄下來,以便分析。 某些狀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聲學分析,檢查患者發聲的品質、音域及強度,通常進行這項檢查是為了評估患者的聲帶是否有必須手術移除的異物。利用聲學分析的結果,醫師及聲音治療師可以評估治療後的改善程度。 喉頭癌(Laryngeal cancer)很容易與良性腫瘤或聲帶褶接觸性潰瘍混淆,如果在聲帶上發現異常,醫師可能會取樣切片送實驗室進行化驗;疑似聲帶麻痺或聲帶癌化則可能安排電腦斷層檢查。 如何治療聲帶疾病? 因為聲帶過度使用或使用不當所導致的聲帶疾病很容易預防,而且大部分的聲帶不適都是可逆的,醫療院所會依據以下情形來提供最適合您的治療。 年齡。 健康狀況及病史。 症狀程度。 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或進行的治療。 症狀已持續的時間。 患者的偏好和意願。 治療方式包含: 讓聲帶休息。 停止造成聲帶疾病的行為。 專長於發聲、說話、語言或吞嚥障礙的言語治療師協助。 藥物治療。 手術移除異物。 聲帶疾病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若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和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喉嚨症狀

會厭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會厭炎的定義 會厭炎(Epiglottitis)是由於會厭發炎、腫脹造成的,這是一種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疾病。 會厭位於舌頭後方深處,與舌頭的根部相連,是覆蓋一層黏膜組織的軟骨。會厭像是一個活門瓣膜,功能是在吃東西、喝飲料時,防止食物和液體進入氣管。會厭的組織有時候會受到感染、腫脹,進而阻塞呼吸道,需要立即由醫師協助和治療。 會厭炎有多常見? 會厭炎常發生於兒童,但現在成人的病例也愈來愈常見。任何人得到會厭炎都需要立即的診斷與治療,特別是兒童,因為他們很容易發生與呼吸有關的併發症。做好自我照護可降低會厭炎的風險因素,請進一步與醫師討論相關資訊。 會厭炎的症狀 兒童與成人的症狀是不一樣的,通常小孩幾小時內便會出現,但成人可能要幾天才會。 兒童常見的會厭炎症狀有: 發高燒 身體向前傾或坐挺時症狀會稍微減緩 喉嚨痛 聲音沙啞 流口水 吞嚥困難 吞嚥時感到疼痛 焦躁不安 用嘴巴呼吸 成人常見的症狀包括: 發燒 呼吸困難 吞嚥困難 聲音粗糙低沉 呼吸時有粗澀吵雜的聲音 嚴重的喉嚨痛 呼吸時上氣不接下氣 有些會厭炎的症狀並沒有列舉出來,如果對任何症狀感到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會厭炎如果不加以治療,呼吸道會完全被阻塞,在缺氧情況下,皮膚會變藍,也就是一個需要立即進行醫療協助的緊急狀況。如果覺得自己患有會厭炎,請立即看醫師。 會厭炎的原因 造成會厭炎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感染;細菌會在呼吸時進入體內,並導致會厭感染。而造成會厭炎最普遍的細菌菌株,是b型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type b,又稱為Hib)。當受到感染的人咳嗽、打噴嚏或擤鼻涕時,也有可能將細菌傳染給附近在呼吸的人體內。 其他造成會厭炎的細菌菌株包括:A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A)、B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B)、C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C),以及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A群鏈球菌也是造成咽喉炎(Strep throat)的同一型細菌;肺炎鏈球菌則是造成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的常見原因。 此外,造成帶狀疱疹(Shingles)、水痘(Chickenpox),以及呼吸感染的病毒,和造成尿布疹(Diaper rash)或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的真菌,同樣也會導致會厭炎。 其他導致會厭炎的情況,包括: 吸食快克古柯鹼(Crack cocaine)。 吸入化學物質,或化學物質吸入性灼傷。 吞食異物。 蒸汽或其他熱源導致的喉嚨灼傷。 喉嚨因為外傷造成的傷害,如:刀的戳刺傷,或槍傷。 會厭炎的風險因素 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會厭炎,如下: 年齡未滿12個月的嬰兒,屬於會厭炎的高風險患者,因為這個階段的嬰兒,還沒有完成b型嗜血桿菌疫苗注射。會厭炎也常發生在2~6歲之間的兒童;對成人而言,超過85歲的老人,也是高風險群患者。 居住在沒有提供,或是要找到b型嗜血桿菌疫苗極為困難國家的兒童,患病風險更是提高許多。家長不讓孩子接種b型嗜血桿菌疫苗的兒童,患有會厭炎的風險也會提高。 男性較女性更容易患有會厭炎,但造成的原因到目前為止仍然未知。 如果居住的地方、工作場所有很多人,或常待在學校和托兒所等空間,那被傳染的機會就會大幅提升。 免疫系統較差,會比較不容易抵抗感染,例如患有糖尿病(Diabetes)的人,便屬於會厭炎的高風險群患者。 會厭炎的診斷與治療 上面所提供的資訊並不能替代專業醫師囑咐,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患有會厭炎? 由於會厭炎屬於較緊急的醫療狀況,患者可能在急診室時,就會接受醫師做的身體檢查,並了解患病經過。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如果醫師認為患有會厭炎,患者可能就會直接辦理住院。完成住院手續後,醫師則會進行下列檢查,以確認診斷結果: 照喉嚨和胸部的X光,以檢查這些部位發炎、感染的嚴重程度。 對喉嚨、血液的菌種進行培養,以確認感染原因是由細菌還是病毒造成的。 用光纖喉鏡檢查喉嚨。 會厭炎如何治療? 確診後,初次治療方法大多是用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器,監控血氧濃度,並確保呼吸道暢通。如果血氧濃度過低,呼吸時就能需要戴上輔助的氧氣吸入裝備或面罩。醫師還可能會為患者進行下列全部或其中一項治療: 在患者可以再度吞嚥之前,醫師會為患者打點滴,以提供身體需要的養分和水分。 服用抗生素,以治療已知或可能的細菌感染。 服用抗發炎藥物,如:皮質類固醇,以舒緩您喉嚨腫脹。 如果會厭炎很嚴重,可能會需要進行氣管切開術。醫師會在患者的氣管切開直徑約3 cm的小洞,再插入氣切管,並接上呼吸器讓,讓患者能順利呼吸,以預防呼吸衰竭。 如果立即接受醫療照護,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患者都可以完全恢復健康。 會厭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能夠有效幫助減少患有會厭炎的機會: 經常洗手,並請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以預防細菌傳播。 避免與他人共用同食具或共享食物。 為了保持身體免疫系統健康,請保持飲食的均衡,避免抽菸,充分休息,並做好自我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諮詢醫師,以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