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歲嬰兒期

新生兒一定讓家長手忙腳亂,不管是餵奶、哄睡孩子,都是一門學問,你可以在此分類中了解到 0~1 歲的寶寶照顧方式與發展里程碑,跟著你家裡的小寶貝一起快樂成長吧!

基礎知識

0~1 歲嬰兒期

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嬰兒尿布推薦哪一款?尿布種類有哪些?尿布尺寸怎麼看?挑選時該注意哪些重點?《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推薦您10款熱門嬰兒尿布品牌,並整理相關產品資訊,供您參考選購。 尿布推薦種類:尿片、拉拉褲 尿布依據穿脫方式,可分為以下2種: 尿片(黏貼型尿布) 尿布設計:腰部有魔術貼,可配合嬰兒腰圍自由調整鬆緊度 穿脫方式:嬰兒須躺著才能穿脫 適合對象:0~3個月新生兒,因為新生兒多無法自行改變姿勢,使用黏貼型可更貼合身體 尿布價格:通常較便宜,但主要仍視品牌及產地而定 拉拉褲(褲型尿布) 尿布設計:外型如同小內褲,只要將尿布套進雙腿、往上拉,就能輕鬆穿上 穿脫方式:無論躺著、站著都能穿脫 適合年紀:適合6個月以上,穿尿布時已不易乖乖躺好,或已學會翻身爬行的嬰兒 尿布價格:通常較貴,但主要仍視品牌及產地而定 尿布推薦種類選用3重點 尿片和拉拉褲可互相搭配使用,例如當嬰兒還不會爬行走路,但睡覺時已會翻身漏尿時,可在晚上改用拉拉褲,其餘時間則繼續使用尿片,以節省預算。 除了基本款的黏貼型尿布與拉拉褲之外,市面上也有推出「高腰設計」的款式,若嬰兒的尿量較大,或經常軟便而從尿布縫隙中滲出,可考慮買高腰設計的款式,加強包覆性。 市面上也有推出外層具防水設計的防水褲,俗稱游泳尿布,適合帶寶寶去戲水時使用。 尿布推薦材質怎麼挑? 尿布的結構分成2部分: 1.尿布外層 外層通常有PE防水塑膠材質及不織布等2種材質,其差異如下: PE防水塑膠材質 較不透氣 防水性較佳 適合尿量較大的嬰兒 不織布材質 較透氣 防水性較差 適合尿量較少、皮膚較嬌嫩的新生兒 2.尿布吸收層 尿布的吸收層主要由紙漿與高分子吸收體所組成,其功能如下: 紙漿(表層):負責快速吸收尿液,將尿液引導至高分子吸收體,同時也增加尿布的柔軟度。 高分子吸收體(底層):尿布吸收大量尿液的關鍵,遇水後會形成凝膠狀,將尿液鎖在吸收體中,讓尿布即使遭到壓擠也不會滲漏。 尿布推薦材質挑選重點 嬰兒的肌膚十分嬌嫩,尿布材質若不透氣且吸水性差,寶寶很容易有尿布疹,另外,尿布的表面材質若不夠柔軟,長期反覆摩擦也可能傷害肌膚,讓嬰兒出現紅屁屁,甚至破皮。 因此,在挑選尿布時,可多加注意以下3個重點: 尿布透氣性 尿布吸水性 尿布接觸肌膚材質的柔軟度 尿布推薦尺寸怎麼看? 挑選尿布尺寸時,建議同時評估嬰兒的月齡、體重及體型,因為每位寶寶出生的體重、發育狀況都不同,體格也不一樣,有些寶寶可能一出生體重較重、大腿較豐潤有肉,就不見得適合穿NB尺寸的尿布。 一般來說,合適的尿布尺寸,腿圍須比嬰兒大腿再寬鬆一些,以不外漏尿尿或便便為基本標準;此外,也須注意尿布的腰圍不能太緊,以能放進1~2手指的鬆緊度,最為舒適。 註:NB指新生兒,為New Born的簡寫 嬰兒尿布尺寸年齡對照表 尿布尺寸 嬰兒年齡 NB 0 ~ 1.5個月 S 3個月 ~ 5個月 M 5個月 ~ 11個月 L 1歲 ~ 2歲 XL 2歲以上 嬰兒尿布尺寸體重對照表 尿布尺寸 嬰兒體重 NB ~ 4kg S 4 ~ 8kg M 6 ~ 11kg L 9 ~ 14kg XL 12 ~ 17kg XXL 15 ~ 28kg 尿布尺寸推薦挑選重點 若嬰兒出現以下5種情況時,建議就可考慮挑選大一號的尿布: 尿布穿起來很緊或有勒痕 尿尿或便便的量增加,或頻繁外漏尿尿或便便 腰圍上的黏貼位置已經貼到最外側 褲襠感覺變短,或腰圍部分一直掉到肚臍下方 嬰兒體重超過尿布尺寸表上所標示的體重 尿布推薦品牌:10款|嬰兒、新生兒尿布推薦 日本大王尿布 輕薄舒爽 褲型紙尿褲 麗貝樂尿布 敢動褲褲型 紙尿褲 / […]

探索更多0~1 歲嬰兒期類別

寶寶 0~1 歲

看更多 0~1 歲嬰兒期 相關文章

嬰兒期的照顧

包屁衣、尿布、襪子!新生寶寶用品準備看這裡

寶寶出生第一年,有許多必須準備的東西,不過在這些所謂的「必備物」當中,有些是必備物,有些則可依個人偏好選擇要或不要。以下為迎接新生兒的服裝與尿布建議,準爸媽們請依自己的需求取捨。(進一步了解其他新生兒用品:新手媽媽看過來!寶寶的必敗清單看這裡(上)) 適合出生頭幾個月穿的衣服 寶寶的衣服會隨著體型成長而不同,嬰兒服的版型尺寸也通常會依品牌而異。為了挑選適合的服裝,爸媽需要知道寶寶的體重和體長,而且最好能挑選大一號的尺寸,因為寶寶的成長速度會比想像中的還快! 此外,寶寶的日常衣著應要選擇柔軟舒適的款式,寶寶才較好方便活動。衣服的材質也要留意,注意所選衣物不能包含有害的化學物質,並盡量避免有緞帶、流蘇或吊飾等,可能構成窒息的危險款式。以下的列出幾個,適合寶寶出生頭幾個月穿的品項: 一件式嬰兒裝:如連身衣、包屁衣,這種衣服方便舒適,無論寶寶要玩耍或睡覺都不會不舒服,而且也方便爸媽穿脫和更換尿布。 頸部有扣的上衣:如果寶寶的上衣可以從頸部解開,穿脫時寶寶的頭會比較容易通過。 緊身褲或鬆緊褲:上衣和褲子分開的話,寶寶的衣服若髒掉,也不用全部脫光重換。 外套衫:建議選擇便於穿脫的拉鏈開襟式毛衣、連帽運動衫,或刷毛外套。 帽子和手套:寶寶在春夏和秋冬都需要帽子,夏天防曬、冬天保暖。手套則建議選擇有鬆緊帶,形狀像小袋子的款式,比較容易穿脫。(延伸閱讀:避免寶寶曬傷!防曬配備全方位) 襪子或腳套:這類衣物使用頻率高,可以一口氣多買一些,並將有些分成室內用,有些室外用。 鞋子:其實寶寶第一年都不需要穿硬底鞋,不然可能會阻礙寶寶生長。所以到寶寶會走路前,可以穿襪子或腳套就好。 睡衣或睡褲: 挑睡衣褲的三個重點就是,安全、舒適,及便於穿脫。 各種換尿布時用的道具 紙尿褲vs布尿布:如果選擇拋棄式的紙尿褲,寶寶一天可能就會用掉 10~12 片。但若選擇可重複使用的布尿布,就不會製造那麼多垃圾,也可以省下很多錢。無論最後選擇哪種尿布,都要注意材質中沒有具刺激性的化學成物質,才不會傷到寶寶的皮膚。(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紙巾vs軟布:拿來擦拭寶寶用的東西,也可以選擇拋棄式的紙巾,或可重複搭配溫水使用的軟布。前者當然比較方便,但後者觸感較舒適,長期下來也較環保省錢。(延伸閱讀:寶寶尿布疹原因預防~可以用痱子粉嗎) 尿布墊vs毛巾:更換尿布時,可以在寶寶身體底下墊尿布墊,如果不想購買只有單一功能的物品,也可以拿毛巾代替就好。


嬰兒期的照顧

寶寶屁股爸媽守護!勤換尿布6點須知

在寶寶能自己上廁所之前,定時幫寶寶換尿布,是新手爸媽必學的事情,才能保持屁股乾淨清爽,尤其,身處悶熱潮濕的台灣,若沒幫寶寶勤換尿布的話,很容易造成寶寶紅屁屁,產生尿布疹喔!然而,身為新手爸媽,可能還不太熟悉怎麼幫寶寶換尿布,別擔心,下列的小技巧能幫助新手爸媽順利上手。 1. 換尿布物品別放太遠 開始換尿布前,建議爸媽把需要的物品,例如:乾淨的尿布、盛好溫水的盆子、乾淨的毛巾以及寶寶的軟墊,放在身邊好拿取的位置。 2. 別讓寶寶亂動 換尿布前記得洗手,接著,先將寶寶放在一個平面上,用一隻手固定寶寶,確保他不會亂動之後,解開原先的尿布,並握住寶寶的腳,用另外一隻手拉出髒尿布。(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3. 由前往後擦拭屁股 拿毛巾浸在清水中,輕輕由前向後擦拭寶寶的屁股。記得不可以從後往前,因為這樣會將細菌帶到尿道,女生由於尿道比男生短,更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此外,幫男嬰換尿布時,記得將乾淨的尿布擋在陰莖前面,避免寶寶尿在你身上。完成後,請用乾毛巾擦乾寶寶的屁股。 4. 換上乾淨尿布 換新的尿布時,父母需要抬起寶寶的雙腿,將髒尿布抽離。接著,將乾淨的尿布墊在寶寶的屁股下,並在過程中抓住寶寶的雙腿,避免寶寶沾到髒尿布,另外,穿尿布時記得拉到肚臍的高度。(不知道尿布該怎麼選嗎?新手父母快看!布尿布vs.紙尿褲哪個好) 5. 調整尿布鬆緊度 若爸媽不確定尿布適不適合寶寶,可以用兩隻手指測試尿布與腰部的空間夠不夠,若是剛出生的寶寶,尿布高度不要超過臍帶,應讓臍帶殘端(Umbilical Stump)暴露在空氣中,避免被尿布悶住容易造成臍帶殘端發生感染。(同場加映:嬰兒第13週:準確認爸媽 預防尿布疹) 6. 努力避免尿布疹 尿布疹常發生於寶寶的屁股上,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爸媽需要經常換尿布,避免排泄物一直沾染寶寶的屁股肌膚,另外,若尿布疹持續不退,甚至伴隨發燒、疹子疼痛,或長出鮮紅色水泡,爸媽應該趕快尋求醫療協助。(同場加映:嬰兒第29週:發燒這樣做 別寵壞寶寶)


親餵母乳

新手媽媽不慌!了解奶水不足原因、避免餵奶問題

「害怕或感覺母乳量不足」是很多親餵母乳的媽媽曾面臨過的問題,不過很多媽媽常有自己的泌乳不足的錯覺,而實際上母乳量的分泌可能完全是正常的,最常見的狀況是,很多新手媽媽會因為自信不足、擔心只靠自己的母乳會不足以餵飽寶寶,以下將提供母乳量不足的解決方法及討論其他餵奶問題。 3 指標判斷母乳量是否足夠 關於母乳量常有錯誤的資訊,不過較正確的是觀察以下三種指標: 1. 寶寶正常體重增長:寶寶大約兩個禮拜就應回復到出生時的體重;約五到六個月的時候體重就會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一歲時大約是三倍的體重。通常母乳哺餵的寶寶不容易過重,喝配方奶的寶寶會體重會較重些,如果體重的成長有異常,就需要關心寶寶的健康狀況,母乳量的分泌也可能是其中因素之一。 2. 換尿布次數:一般每天會換四到六片尿布,且寶寶便便常排黃色、凝乳狀的軟便。 3. 其他跡象:皮膚色澤健康有光澤、眼睛明亮且看起來相當有朝氣。(推薦閱讀:便便照比一比:從寶寶大便顏色型態看健康) 飲食能增加泌乳量 答案是肯定的。在過去有一些常被用來增加泌乳量的食用植物,例如葫蘆巴(Fenugreek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乳薊(Milk thistle,又稱水飛薊 Silybum marianum)以及山羊豆(Goat’s rue/Galega officinalis),不過對於哺乳期中的媽媽來說,保持飲食均衡、攝取充足水分通常就可以確保足夠的泌乳量,另外,每餐食用適量的魚肉、木瓜也有幫助。 避免其他餵奶問題 有時候寶寶喝的奶會比平常還多,甚至開始挑嘴,這很容易讓媽媽誤以為是泌乳量的問題,不過其實有許多因素都會導致母乳量不足,建議媽媽可以檢查是否有以下症狀,特別是寶寶體重過輕或是腸胃消化有問題。 哺乳方式不當: 如果哺乳方式不正確,乳房的刺激會不足,就有可能導致泌乳不全。 乳頭形狀:乳頭形狀有時候也會影響寶寶吸奶的狀況,扁平或是凹陷的乳頭可能會導致寶寶吸吮有困難。 乳頭疼痛:乳頭疼痛可能會抑制泌乳或排乳反射(Let-down reflex),導致哺乳困難,另外也可能因疼痛不適而延後哺餵時間。 親餵頻率過低: 一天八次或以上的經常哺乳,能夠確保充足的泌乳,這大概能給予乳房足夠的刺激,以分泌充足的奶量。 經常使用配方奶: 和上一點提到的相同,經常喝配方奶的寶寶,也降低了哺乳的機會。 壓力:所有的媽媽在某些時刻種會感到壓力倍增,特別是新手媽媽,壓力也是母乳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增加泌乳量的方法 如前述說明,飲食充足、多休息都能增加泌乳量,另外請避免使用奶瓶或奶嘴,以免寶寶分不清楚哪個才是乳頭,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改用吸奶杯、湯匙或注射器。 若這些方法都無效,請諮詢醫師的協助,醫師可以開給多普利杜(Domperidone)來幫助刺激分泌催乳素(Prolactin),就能增加泌乳量。 若是其他因素像是工作繁忙而無法時常親餵母乳的媽媽,配方奶的搭配也是另一種選擇。(推薦閱讀:想換奶或混合餵看這篇!母奶與配方奶的銜接與替換)


寶寶營養

寶寶吃優格的好時機!新手爸媽看過來

若想要給寶寶品嚐優格的滋味,那麼等到寶寶四 到六個月大開始可以吃固態食物時就可以了!畢竟優格含有鈣、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是寶寶離乳初期的好選擇。不過如何選擇給寶寶吃的優格?只要選擇全脂、純生乳、無糖,經巴斯德式殺菌法消毒製造,並含有活性菌的優格是最好的選擇。下列將介紹關於給寶寶吃優格的一切該注意的事項,一起讓心肝寶貝認識這個好吃又健康的食物吧! 選擇全脂或純生乳製造的無糖優格 幾乎所有調味過,或者有添加水果的配方、含糖等的優格產品都可能造成寶寶蛀牙和肥胖(Obesity)的問題,因此選擇無加糖的純優格是最好的。此外,孩子們日常飲食也需要全乳中所含的卡路里及脂肪,所以除非醫師建議,否則不要給兩歲前的小朋友低脂或脫脂優格,避免導致過多身體上的問題。 活菌如何對寶寶健康有幫助 有些優格含有活菌,也就是常見的益生菌,這些活的微生物(細菌)會將生乳發酵轉變成優格,或在製程中被添加在優格內,這些活菌會刺激腸道中的好菌增生,幫助消化。因此在幫寶寶選擇優格時,產品應標示該優格是否含有活菌,也就是指製造過程中並未用高溫滅菌,但即使產品標籤上寫著「活菌製造」也不代表這款優格就含有活菌,可能只是指製造過程中含有活菌。因此請各位父母要謹慎做選擇。(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如果寶寶有乳糖不耐症怎麼辦 若寶寶對牛奶過敏,或出現食物過敏的徵兆,例如濕疹(Eczema);就醫前請暫時不要給他優格。常見的過敏反應包含皮膚搔癢、紅疹、紅斑,嘴唇或眼睛周圍腫脹,這些症狀會在食用某食物後兩小時內出現症狀,如嘔吐(Vomit)。如果前述任一症狀發生,請在就醫確認前暫停所有食物。 寶寶發生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很少見,即使小朋友有乳糖不耐症還是可以吃優格,因為優格的製造過程會破壞大部分的乳糖,因此優格比其他常見的乳製品更容易消化吸收。 為何優格可以但是牛奶卻不行 寶寶可以吃優格,但一歲前的寶寶不適合喝牛奶,這是因為少量牛奶並不會對寶寶造成危害,只是牛奶還是沒有母乳或配方奶來的好消化,而且牛奶的脂肪和其他營養素的組成成分並沒有比母乳或配方奶更適合寶寶。因此與其給寶寶喝牛奶,不如讓他喝母奶來得更健康。


嬰兒期的照顧

寶寶尿布疹原因預防~可以用痱子粉嗎

嬰兒的皮膚薄又嫩,很容易受到刺激,但每天都必須包著尿布,而屁屁長期在濕熱的環境中,容易被悶出許多尿布疹(Diaper rash),讓寶寶常痛得哇哇大哭,也讓許多父母煩惱,究竟尿布疹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請見以下的介紹: 什麼是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嬰兒身上常見的皮膚症狀,皮膚會出現紅腫、皮屑,寶寶會感覺痛。但大多數情況,都可藉由常換尿布來改善。(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造成尿布疹的原因 通常尿布疹是因皮膚受刺激、感染或過敏而產生,當長時間包著尿布,尿布本身或是寶寶的大便,會因反覆摩擦刺激皮膚,而寶寶的尿,也會改變皮膚的酸鹼(pH)值,使得適合細菌和真菌滋長,加上尿布本身會阻擋空氣和水氣流通,如此溫暖潮濕的環境,更易助長細菌和真菌,引起尿布疹。而寶寶的皮膚,也比大人敏感,有些會直接接觸到寶寶皮膚的產品,如肥皂、尿布、濕紙巾等,都可能造成長疹子。 此外,若寶寶嘗試吃新的食物,可能大便的頻率及分量也會不同,進而導致尿布疹,且若拉肚子還會使症狀惡化。尿布疹若持續好幾天,也有可能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酵母所引起。 尿布疹的症狀 通常疹子的外觀是紅色的,略微凸起,並有小紅點散布在疹子周圍。通常尿布疹會從寶寶的屁屁,擴散到正面和背面的皮膚。 如何預防尿布疹? 為了防止尿布疹,請盡量保持寶寶皮膚乾燥和清潔,經常更換尿布,最理想的是每2小時換一次,以免大便和尿液刺激皮膚。換尿布時,請用水及溫和的肥皂清洗屁屁,並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輕輕拍乾,再穿上新尿布。有些專家建議,每天讓寶寶不穿尿布幾個小時,讓受刺激的皮膚有呼吸的機會。如果您有大毛巾,把它鋪在不怕水弄濕的平台或床墊上最好,就可安心讓寶寶躺在上面。 如何治療尿布疹? 記得經常注意寶寶的尿布是否需要更換,並保持乾爽,就能恢復回健康的皮膚。通常大約2~3天,疹子就會消失,必要時,可擦專用藥膏(例如含氧化鋅Zinc oxide) 讓屁屁更舒適。需注意的是,有些父母會用痱子粉,但其實有許多專家並不推薦,因為容易被寶寶吸入而刺激肺部。 何時該看醫師? 若疹子一直沒消失,且症狀惡化,甚至出現瘡等傷口,或是寶寶發燒、疹子流膿等,請盡速求診治療。


寶寶 0~1 歲

嬰兒泌尿道感染發燒怎麼辦?4大寶寶泌尿感染原因、症狀解說

泌尿道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的問題之一,由於症狀不明顯,不少家長在心焦之餘也容易忽略。《Hello醫師》帶您了解嬰兒泌尿道感染時有何症狀,哪些原因會造成寶寶泌尿道感染,以及如何加以預防。 嬰幼兒泌尿道感染4大原因 泌尿道感染並非只有成人才會發生,當大人一時不察,其實寶寶更容易出現症狀;最常見的就是因細菌性感染而引發的泌尿道感染,這也是寶寶發燒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2個月~2歲的嬰幼兒,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機率約5%左右,由於症狀不具特異性、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而延遲就醫。 引起寶寶泌尿道感染的主因,大多是腸內的革蘭氏陰性菌所為,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常經由會陰上行而感染尿道。 引起嬰兒泌尿道感染的4大原因: 衛生不良:寶寶排泄後沒有仔細清潔或勤換尿布、便後清潔方式不正確、憋尿、飲水量少都會增加感染機會。 免疫系統未成熟:由於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整,泌尿道感染時很容易併發敗血症,且1歲以前的男嬰比例高於女嬰。不過女生的尿道短、較靠近肛門,1歲以後感染機率也大為提高。 先天結構異常:先天性的泌尿道狹窄和膀胱輸尿管逆流,則是較常見的先天泌尿道異常。 尿路阻塞:如腎結石、腎腫瘤。 嬰兒泌尿道感染症狀不明顯 一旦寶寶泌尿道受感染,即會出現常見的症狀如:發燒、嘔吐、腹瀉、食慾不振。各年齡層的嬰幼兒則會出現以下不同症狀: 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發燒、食慾減弱、活動力低、呼吸變快,嚴重時會有敗血症的症狀,如躁動不安、發抖、昏睡。 嬰幼兒(出生1個月至2歲幼兒):主要以發燒為主,有些會出現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生長緩慢、延遲性黃疸情況。 兒童(2歲以上的幼兒):出現成人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狀,像是發燒、頻尿、排尿疼痛、血尿。 不少小孩的泌尿道感染都會以發燒為表徵,加上還不太會以言語或其他方式表達疼痛,若遇到發燒且已排除腸胃道、呼吸道的症狀時,可先釐清是否為泌尿道發炎。 如何診斷寶寶泌尿道感染? 若寶寶疑似有泌尿道感染跡象,醫師大多會透過下列方法檢查: 尿液檢查:若尿液檢查發現白血球數目加大於30/uL,即為膿尿,需進一步做尿液細菌培養。 腎臟超音波檢查:了解腎臟大小、外形是否有水腎,也可以檢查膀胱是否有異常。 腎核子掃描:檢查兩側腎臟的功能,以及是否有結疤、異位。 逆行性膀胱尿道攝影:檢查尿液是否有從膀胱逆流到輸尿管或腎臟。 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泌尿道感染指的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受到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侵犯,因無法適時排除,而可能引起的感染;細菌感染最為普遍,其中尤其常見的是大腸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當這些細菌或微生物由尿道侵入,人體可能會出現頻尿、尿急、灼熱感、疼痛等症狀。本文將告訴你如何保護泌尿系統,從生活及飲食建立習慣,以維持泌尿系統的健康。 嬰兒泌尿道感染的治療方法 若確定寶寶為泌尿道感染,以下為治療方法: 為避免併發敗血症,醫師大多會建議以靜脈注射或口服抗生素為治療方法,完整療程約需1~2周 若已發生較嚴重的腎臟發炎,療程則需治療近3周 若是寶寶被診斷為先天性的泌尿道異常,則依嚴重程度需接受長期的預防性抗生素治療,或透過外科手術進行矯正,以免因反覆感染而併發其他風險。 預防嬰兒泌尿道感染從居家照護做起 為了不讓感染再次發生,提醒父母們不妨自下列4點做起,照顧嬰幼兒的泌尿健康: 定期回診:透過定期的尿液檢查以確保治療有效。 勤換尿布:避免細菌滋生,降低寶寶泌尿道感染的機會。 教導小孩多喝水、勿憋尿。 保持嬰幼兒會陰部的清潔與乾爽。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寶寶 0~1 歲

嬰兒第8週:何時用奶嘴 身體檢查有哪些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這個階段,寶寶的大腦愈來愈大,也愈來愈複雜。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寶寶的頭圍會增加約五公分。 你可能會發現,寶寶會短暫地安靜下來,並顯現出警覺的樣子,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寶寶正在觀察環境,這時是與寶寶互動的最佳時機,你可以說話、唱歌,或詳細說明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即便寶寶還不能理解,但是他能從中學習到聲音與表達。(同場加映: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健康成長?解讀寶寶的行為模式) 八週大的寶寶可以做到: 趴著時,能 90 度抬頭。 直立時,頭部能維持穩定。 會拍手。 會莫名其妙突然安靜下來,其實是寶寶正在觀察與學習。 如何照顧寶寶? 這是寶寶學習的重要階段,你應該利用寶寶沉默的時間,隨時隨地多跟寶寶交流、對話、唱歌、描述圖片裡的事物。也可以在換尿布或吃奶時,唸唸詩句,這樣能夠幫助寶寶的語言、聽覺及視覺發展。(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寶寶的健康須知 你可能已經帶寶寶去看醫師了。一般來說,醫師會執行下列的檢查: 用聽診器聽寶寶心跳,並目視檢查胸腔。 透過觸診檢查腹部是否有異常的腫塊,旋轉腿部檢查是否有脫位的情形。 檢查四肢發育是否正常,能靈活運動。 檢查背部與脊椎,是否有異常現象。 用眼底鏡(Ophthalmoscope)或筆燈檢查眼睛,確認角膜光反射、聚焦,以及淚管功能是否正常。用耳鏡(Otoscope)檢查耳朵的顏色、液體及運動。 使用耳鏡檢查鼻腔,確認黏膜的顏色及狀況。 使用木製壓舌板,檢查口腔及喉嚨的顏色,以及是否有潰瘍或腫塊。 檢查脖子,確認甲狀腺和淋巴腺的大小(嬰兒的淋巴腺更容易被摸到,這是正常現象)。 檢查腋下是否有淋巴腺腫大。 用手感覺頭部軟軟的地方,也就是囟門。 觀察呼吸狀況,有時會使用聽診器,或輕拍胸部和背部。 檢查生殖器是否有任何異常,例如疝氣(Hernia)、隱睪症(Undescended testicles)或肛裂(Anus fissure)。 檢查臍帶是否癒合,若進行包皮環切術(Circumcision),要檢查傷口是否癒合。 檢查皮膚的顏色,是否有起疹子、病變或是胎記。(進一步了解寶寶皮膚,請看:胎記 痱子… 認識6種嬰兒皮膚症狀) 整體的活動、行為,以及與他人聯繫的能力。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以下是照顧這個階段的嬰兒,該注意的事項: 包皮環切術 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會執行包皮環切術。割完包皮後,疼痛與少量出血很常見,不需過度擔憂。第一天可以使用雙層尿布,讓陰莖得到緩衝,並避免寶寶的大腿壓迫。記得要保持清潔,直到癒合前,洗澡時要避免弄濕陰莖。 打嗝 有些寶寶不是出生後才開始打嗝,而是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愛打嗝了。專家說,這是寶寶的反射動作,也有另一派理論認為,寶寶會打嗝,是因為喝母奶或配方奶時,把空氣吞進肚子裡。總之,寶寶打嗝不會造成困擾。(同場加映:寶寶打嗝打不停怎麼辦?4招教你預防解決) 打噴嚏 寶寶的呼吸道裡可能有一些羊水或過多的黏液殘留,使寶寶打噴嚏。打噴嚏能夠幫助寶寶,清除呼吸道裡的外來物,模式就跟成人聞到胡椒粉,會打噴嚏一樣。寶寶曝露在陽光下,也可能會打噴嚏。 寶寶的眼睛 若你發現寶寶的眼睛是鬥雞眼,不需要太擔心。事實上,多數情況只是內眥贅皮(內眼角的眼皮皺褶),導致寶寶看起來像鬥雞眼。隨著寶寶的成長,皺褶會向內縮,眼珠看起來就不會擠在一起了。為保險起見,你可以在寶寶回診時,向醫師提起這件事。 在最初幾個月,你可能會發現寶寶的眼睛,不是每次都能完美地協調運作,這些隨機的眼球運動,代表寶寶還在學習如何使用與加強眼部肌肉。三個月後,眼睛的協調應該會大大改善,若眼睛仍然不協調,那麼回診時請告知醫師。這可能是真正的鬥雞眼,需要諮詢兒童眼科醫師。 新手爸媽小提醒 奶嘴 在寶寶的眾多習慣之中,你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寶寶吸奶嘴。決定是否使用奶嘴之前,請考慮以下事項,若確定要給寶寶奶嘴,要決定什麼時候給、給多久。 奶嘴能縮短親餵的時間,然而,另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早點給寶寶奶嘴,並不會造成乳頭混淆(Nipple confusion),或是影響前三個月的親餵情形。父母能決定使用奶嘴的時機,尤其是你已經餵奶、搖寶寶、唱歌,以及來回推嬰兒車好幾個小時的情況下,奶嘴是個安撫寶寶的好東西。(奶嘴使用要注意!請看:寶寶睡覺別含奶嘴~奶瓶性蛀牙請小心) 然而,若寶寶過度依賴奶嘴,可能會適得其反。睡前使用奶嘴可能會影響寶寶學習自己入睡,也可能在半夜沒奶嘴時打斷睡眠,無法回到夢鄉,這時你就得起來把奶嘴放回嘴裡。如果只是暫時用來滿足寶寶強烈的吸吮需求,使用安撫奶嘴是無害的,還可以幫助父母減輕壓力。但若使用時間過長,寶寶可能對奶嘴上癮,變成習慣後會難以戒除。(同場加映:堅持除非不得已才使用!戒奶嘴就不難) 你已經撐過第八週了,別擔心,你不是一人孤軍奮鬥,我們第九週會持續陪在你身邊!


寶寶 0~1 歲

寶寶第5週:回診檢查打疫苗!嬰兒發燒、奶水量不足怎麼辦

嬰兒的生長與發育狀況 隨著寶寶邁入第5週,這時會發現寶寶趴著時,可以短暫抬頭,平常也能專注地看著人臉,尤其是照顧者的臉。 父母可在家多讓孩子做抬頭運動,增強控制頭頸部和背部的力量,例如讓孩子趴在床上、遊戲墊上,或是讓寶寶趴在懷中,讓孩子跟自己面對面,透過抬頭訓練可以訓練頭頸部的肌肉,對於之後的翻身、坐、爬、站等都有幫助。 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會發出呼嚕聲、咯咯聲,或類似哼唱、低吟的聲音來表達情緒,有些寶寶甚至會尖叫和大笑,這是語言發展的開始,爸媽可以多跟孩子說話、唱歌,刺激聽力和語言能力。 這時期的寶寶情緒主要是笑和哭,不論是笑出聲音或是哇哇的哭都是一種渴望獲得關注的訊息,所以爸媽可多關照寶寶的情緒感受,並給予良好的回應。 當孩子笑的時候可以讚美和逗弄,當孩子哭的時候則要關懷寶寶的狀況,確定尿布是否濕了、肚子餓了等,除了滿足寶寶,也可透過關心的方式讓孩子練習調節情緒。 【延伸閱讀:寶寶遲遲不叫媽~模仿他鼓勵開口說話】 奶水量不足?注意3重點 隨著哺餵母乳來到第5週,媽媽的奶水量還充足嗎?維持奶水充足有3大重點,包括: 均衡飲食 哺乳期不刻意減重 每天補充至少2000毫升以上的水分 哺乳期請避免刻意減重,並且要多喝水,因為水分是母乳的主要成分,且要均衡飲食才有原料製造乳汁;記得每天要比孕前多攝取500大卡熱量,才能給予寶寶足夠的奶水。 【延伸閱讀:餵奶煩惱奶水量不足?增加母乳分泌有方法 - Hello 醫師】 嬰兒的預防接種與檢查 寶寶滿月後就要回診做第1次的「兒童預防保健」,也就是健兒門診,透過各項檢查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態,項目如下: 身體診察:身長、體重、頭圍、營養狀態、一般檢查、瞳孔、對聲音之反應、唇顎裂、心雜音 、疝氣、隱睪、外生殖器、髖關節篩檢 餵食狀況:餵食方法 發展診察:驚嚇反應、注視物體 此外,這時也需接種B型肝炎疫苗第2劑,爸媽可在這時預約健兒門診,並提出打預防針的需求,一天完成各項檢查與疫苗接種。若是沒有及時施打疫苗,可能有感染B型肝炎的風險,症狀包括發燒、噁心、黃疸、腹部不適等。 【延伸閱讀:時間到記得帶孩子去打!新生兒疫苗接種時程表、疫苗種類報你知】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體溫偏高時,許多父母都非常害怕,嬰兒發燒的定義如下: 耳溫、肛溫、額溫:攝氏38度以上 口溫:攝氏37.8度以上 腋溫:攝氏37.2度以上 當3個月以下嬰兒發燒時,應立即送醫就診,或是沒有發燒,卻有意識不清、哭泣時沒有眼淚、尿量大幅減少等狀況,也應該就診,千萬不要自行給予退燒藥或是做任何偏方而延誤就醫。 【延伸閱讀:嬰兒發燒怎麼辦?秒懂寶寶發燒原因、就醫時機及發燒處理方法】 注意寶寶的排便及餵奶狀況 1.吐奶 嬰兒出生前幾週,大部分都會吐奶,有些寶寶偶爾吐,有些則每餵必吐,還有些聰明的寶寶,只在吃太飽時吐出來。目前還沒有治療吐奶的方法,但是可以盡量減少讓寶寶在喝奶時,吞入過多空氣;雖然一般的吐奶是正常的,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某些情況下要特別注意,若寶寶的吐奶伴隨著體重增加狀況不佳、長期嘔吐、咳嗽、嘔吐物呈棕色或綠色的情形,請就醫諮詢。 2.牛奶過敏 這是常見的一種嬰兒食物過敏,若寶寶對牛奶嚴重過敏,則會經常嘔吐、拉稀便、血便。有些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接觸牛奶蛋白可能出現濕疹、蕁麻疹、呼吸急促、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狀。除非反覆測試,否則無法知道是否對牛奶過敏,若你懷疑寶寶對牛奶過敏,在採取任何行動前,建議先與醫師討論。(推薦閱讀:寶寶過敏怎麼挑奶粉?奶製、豆製及配方乳一次看) 3.排便 喝母奶的寶寶,糞便偏軟,甚至呈水狀都是正常的。但腹瀉不一樣,次數多、流動狀且有臭味,可能含有黏液,通常伴隨著發燒或體重減輕,上述情形在喝母奶的寶寶身上,比較少見。若親餵寶寶腹瀉,恢復的速度比瓶餵寶寶快。 有些瓶餵寶寶3~4天才排便是正常的,不過,如果寶寶的大便不成形,或是呈硬顆粒狀,或是肛裂引起疼痛或出血,這代表寶寶可能便祕了。若懷疑寶寶有便祕的情形,請盡快諮詢醫師,在醫師的指示下,讓寶寶多喝水,以改善情形。 [embed-health-tool-baby-poop-tool] https://helloyishi.com.tw/parenting/babys-first-year/development-and-milestones/baby-born-week5/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寶寶 0~1 歲

嬰兒第7週:注意寶寶安全 不離視線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雖然只過了一週,但寶寶已經知道你是他的依靠。這時候,寶寶已能辨別你的聲音,聽到熟悉的爸媽聲音,能讓寶寶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且能幫助寶寶適應子宮外的陌生新世界。跟寶寶說愈多話愈好,雖然寶寶還無法理解語言的涵義,但你的愛能清晰且大聲地傳達至他們的耳裡。 在第七週,寶寶可能會: 趴著並抬頭呈 45 度。 除了哭以外,還能發出其他聲音,例如咕咕聲。 看到你對他微笑時,能夠微笑回應。(寶寶微笑的祕密:寶寶說話微笑模仿你?認識他們表達愛意的行為) 如何照顧寶寶? 從這週開始,寶寶白天清醒的時間變長了。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多唱一些搖籃曲或播放音樂,幫助寶寶的感官發展。即便還不能理解內容,但寶寶仍會回應你的歌聲。你不一定要唱兒歌,也可以嘗試其他類型,例如流行樂或古典樂,測試看看寶寶比較喜歡哪種音樂。你可以從寶寶的反應去了解,對於喜歡的音樂,寶寶會手舞足蹈、開心地揮舞手腳。 現階段寶寶能夠辨認你的聲音,聽到熟悉的聲音,能幫助寶寶適應子宮外的新世界,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因此,盡量多跟寶寶說話,即便聽不懂,仍然能夠感受到你滿滿的愛,知道你現在就在他們身邊。(多跟寶寶說話有利無弊,請看:寶寶遲遲不叫媽!模仿他並鼓勵開口說話) 寶寶的健康須知 醫師會依據寶寶的健康狀況開立檢查清單。然而,若你在這週帶寶寶去看醫師,請記得詢問下列事項: 關於下個月寶寶的餵食、睡眠、發育等方面的指導,以及相關的嬰兒安全建議。 寶寶接種後,可能有哪些反應?(同場加映:時間到就要打!孩子接種疫苗時程表) 此外,你還應該了解下列事項: 新生兒痤瘡 雖然聽起來很怪,但一歲以下的小孩,也會出現痤瘡。新生兒痤瘡(Infant acne)影響了大約 40% 的寶寶,大部分都是在出生後兩到三週開始,一直持續至四到六個月大。沒有人能明確知道新生兒痤瘡的成因,據說是荷爾蒙影響所致。女性荷爾蒙會刺激寶寶的汗腺,使皮膚冒出痘痘。 另一個原因是新生兒的毛孔,還沒完全發育,使其容易受汙垢影響。只要每天水洗兩到三次,輕拍至乾爽,不要擠它,幾個月內就會消掉,不留任何疤痕。若你對寶寶的皮膚護理情形有任何疑問,請詢問醫師。(寶寶皮膚怎麼顧?請看:寶寶皮膚柔嫩脆弱 肥皂清水保養就夠) 膚色變化 眼睜睜看著寶寶在你眼前變色,是很可怕的。由於寶寶身體的循環系統尚未發展成熟,血液聚積在身體半部,此時,寶寶的膚色會暫時改變,之後會恢復正常。隨著時間過去,症狀也會消失。 寶寶的安全 請務必遵守下列的安全小提醒: 絕不放寶寶獨自在無人看管的尿布台、床、椅子或沙發上。若尿布台上沒有安全帶,應騰出一隻手放在寶寶身上。(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絕不讓寶寶單獨與寵物相處。 絕不讓寶寶與五歲以下的手足,獨處一室。 不要讓 14 歲以下、不熟或來歷不明的人,擔任保姆照顧寶寶。 即使是跟寶寶玩,也不可以大力搖晃或把寶寶往空中丟。 絕不可以把寶寶單獨留在家,即使只是出去一下子。 購物、散步或在遊樂場時,視線不要離開寶寶。 避免在寶寶身上使用任何繩子或鏈子,或給寶寶相關的玩具。 不要將塑膠片放在床墊上,或寶寶能接觸到的地方。 不要將寶寶放在無人看管的窗邊。 新手爸媽小提醒 你可能會擔心下列事項: 包巾 你可能想知道如何用包巾包住寶寶。包巾襁褓是用一條薄毯,將寶寶安全地包住,許多嬰兒在包巾裡感到舒適,而且睡得更熟,包巾還能安撫部分腸絞痛的寶寶。不過也有些寶寶不需要包巾,就能感到滿足,或者是根本不受包巾影響。 你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包巾。若寶寶活動增加,試圖掙脫束縛,那麼就不需要包巾了。因為踢掉的毯子,可能不小心蓋住頸部或臉部,造成嬰兒窒息。包巾會侷限嬰兒活動,若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就不該使用包巾。(進一步了解包巾使用方法:新手父母注意!嬰兒包巾5方法安全用) 帶寶寶出門 帶寶寶出門時,記得穿著適當的衣服,避免過熱或過冷。若天氣可能轉涼,記得多帶一件衣服。若天氣很冷、很熱或潮濕,要限制外出時間,不要讓寶寶在室外待太久。即使是溫和的天氣,也要避免陽光直射。最重要的是,若開車出門,記得正確使用嬰兒安全座椅。 恭喜!你已經過完第七週了,我們等不及告訴你,寶寶第八週的發展狀況了。


寶寶 0~1 歲

嬰兒第46週:享受閱讀樂、逐步斷奶有訣竅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你的寶寶應該很享受閱讀的時光吧!雖然他不見得總是逐頁詳讀,但會很喜歡有很多精彩的圖片,或用他小小的指頭就能翻閱的厚頁書本。(延伸閱讀:激發小孩語言與想像力!圖畫書5大好處) 增加寶寶的閱讀時間,並找出最吸引他的題材,去逛逛附近的圖書館或有親子友善區的書店,跟朋友交換書本也行! 在第 46 週,你的寶寶已經可以做到下列事項: 拍手或揮手掰掰 扶著家具行走 伸手指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享受閱讀及瀏覽書本的時光 如何照顧寶寶? 在過去幾個月,你的寶寶可能已經與分離焦慮奮鬥了幾回合,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他很愛也依賴著你。為了減少分離焦慮,你必須縮短分離的過程,當你把寶寶交給托兒所,或出門把他留給保母時,無需延長說再見及分離痛苦的淚水,因為他很快就會再快樂起來。 別總是守候在他身旁,讓你的寶寶學習獨立,當然,他仍需知道你就在周圍,而且可以依賴你,所以當他踏進另一個房間時,別急著跟著他;當你離開他的視線時,可以發出聲音,讓他知道你只是在隔壁房間,但請別在每次寶寶哭喊時,就立即跑到他身邊。 寶寶的健康須知 大部分的兒科醫師並不會在這個月安排例行檢查,但若你觀察到寶寶有不對勁的地方,請立即就診。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這時期你需留意的是,斷奶及牙損傷的問題: 斷奶 若你仍在親餵母奶,那斷奶的時機點則由你和寶寶來決定,一切皆由你掌握的狀態而定,你的寶寶可能已經釋出可以斷奶的訊息,比方對於餵食母奶沒有興趣而分心。你也可能對於何時該斷奶而猶豫不決,不用再每天親餵母奶,聽起來是一種解脫,但也許你也對這種緊密聯繫依依不捨,很多媽媽都親餵到孩子長牙為止,而通常都是以一歲做為斷奶的基準點。(延伸閱讀:哺乳媽媽如何斷奶?抓準斷奶時機、循序漸進並注意鐵質補充) 你可以逐步減少每天親餵的次數,或一步到位直接以配方奶或牛奶(經醫師同意)來取代。若你的寶寶不接受奶瓶,你可以將母奶裝到奶瓶裡保存,以下是關於斷奶的小訣竅: 給寶寶額外的關愛來取代親餵的親密感。 當寶寶想吸母奶時,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觀察看看他們是否對其他東西有興趣,或改用奶瓶。 找其他家庭成員來哄寶寶睡覺,這樣或許可以避免掉睡前喝母奶的習慣。 最初斷奶的幾天,若你的乳房腫脹,可試試冰敷,或用手或擠奶器將母乳擠出來;布洛芬(Ibuprofen)消炎藥或許有幫助。 若你的寶寶堅持不接受斷奶,可考慮暫停一會兒再試。 寶寶的牙損傷 雖然那些可愛的小乳牙,終究會脫落長出新恆齒,尤其學步期的小孩一天到晚跌倒,擔心寶寶牙齒的小損傷也無濟於事。但可以檢查寶寶的牙齒,看是否有尖銳的地方,並抽空帶孩子去給牙醫檢查,可能需要將尖銳的地方磨平,或用樹脂填平,甚至是套上假齒冠保護起來。 若寶寶的牙齒有以下現象,請求診牙醫: 看起來牙疼(持續好幾天) 牙齒移位或出現感染症狀、牙齦紅腫 牙齒破損的中央部位可看到粉紅色的牙肉。 以上的症狀,都表示損傷已經到達牙神經,此時,牙醫可能需要照齒部 X 光,來評估是否需要治療,如果傷及神經而置之不理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即將長出的恆齒,再者,也可能導致你的寶寶因牙疼分心,而更容易跌倒。(延伸閱讀:學步期口腔保健~適量含氟牙膏防蛀牙) 新手爸媽小提醒 在這第 11 個月的第二週,你可能開始思考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不過,除非你之前已經開始如廁訓練,否則可能等到孩子 18~24 個月大時,再開始更適合,大部分的孩子在那時才做好準備。(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生理上 生理上已準備好如廁訓練的徵兆如下: 定時且可預測的排泄時間。 已可憋尿兩個小時。 排尿時可以完全將膀胱內的尿液排乾淨。 可以自己穿脫褲子,自己上下馬桶。 其他顯示寶寶已理解馬桶的作用,或相關字義的理解,也能回應做出簡單的指令時。 心理上 心理上已準備好如廁訓練的徵兆如下: 當要穿尿布時,寶寶會躲到牆角,或用語言、肢體動作表達不願意。 當弄髒尿布時,寶寶會生氣。 寶寶第 47 週又會如何發展呢?請詳見下篇文章介紹。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