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週期

懷孕週期從 0~42 週分為: 懷孕初期 、 中期 、 後期 ,這裡收錄了懷胎十月期間的各種資訊,包括胎兒的狀況、母親的身體變化等,也包含了妊娠疾病、懷孕如何保養、懷孕日記等主題。( 預產期及懷孕週期計算器請點此 )

基礎知識

懷孕週期

懷孕葉酸攝取量:備孕、懷孕劑量有差異!該吃多久一次看

常聽到有人說「懷孕要吃葉酸」,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孕婦為何需補充葉酸?備孕和懷孕期間,葉酸的攝取量一樣嗎?又該持續補充多久?《Hello醫師》為您詳細解說! 孕婦要吃葉酸?懷孕吃葉酸2大原因 葉酸又稱維生素B9,與人體DNA蛋白質合成、細胞分裂有密切關係;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時期,如果葉酸的攝取量不足,會影響到胎兒的神經發育,嚴重時可能造成神經血管缺陷。 1.缺乏葉酸,孕婦易貧血 衛生福利部指出,育齡婦女近6.9%葉酸攝取量偏低,約22.4%有貧血問題;若孕婦葉酸攝取量不足,容易出現疲倦、情緒低落、暈眩及貧血,甚至是自發性流產、早產等情況;此外,由於葉酸屬於水溶性營養素,流失率高,因此最好每日定期補充。 2.補「葉酸」有助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發展 葉酸有助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與活化,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時期,如果葉酸攝取量不足,可能提高胎兒腦及脊髓先天性神經管缺陷、出生體重過輕等問題的風險,因此建議女性在備孕期間或懷孕後,皆須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或補充相關營養品。 懷孕葉酸吃多久? 懷孕初期特別需要葉酸,但發現懷孕時,通常已經懷胎第3或第4週了,因此計畫懷孕的女性,建議可在預備懷孕前1個月,每日規律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或相關補充品,直到生產及哺乳結束。 沒懷孕可以吃葉酸嗎? 可以,葉酸為人體必需且重要的營養素,無論各年齡層、性別或族群皆需要;葉酸除了有助於促進人體造血功能,預防貧血,強化心血管功能之外,也能改善腸道健康,提升小腸的營養吸收率。 富含葉酸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如紅鳳菜、紅莧菜及蘆筍;另外,木瓜、香蕉、芭樂、酪梨及橘子等水果也是葉酸良好的攝取來源。若經常外食,蔬果量攝取不足,建議也可透過營養品補充。 懷孕葉酸攝取量 衛福部建議女性在備孕期即可開始補充葉酸,各階段的建議攝取量如下: 育齡婦女:每日攝取400微克葉酸。 備孕與懷孕期間:孕前1個月至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葉酸。 哺乳婦女:每日攝取500微克葉酸,以供母體、胎兒及所哺乳嬰兒所需。 葉酸攝取上限:每日1,000毫克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葉酸每日攝取量上限為1,000微克;雖然葉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多餘的量會被身體排除,仍不建議過度補充;對於備孕婦女,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葉酸補充劑。 小月子可以吃葉酸嗎? 可以,葉酸不僅是備孕時期的重要營養素,也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流產後持續攝取足夠的葉酸,有助於預防貧血,並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看更多 懷孕週期 相關文章

懷孕中期

懷孕第13週:懷孕中期開始!懷孕性行為還OK嗎?

寶寶第13週的成長狀況 進入懷孕第13週,胎兒的身長約為7.4公分,相當於1顆桃子的大小。約為25公克重,大約是一支抹上牙膏的牙刷之重量。胎兒的卵巢或是睾丸的發育近乎完成,胎動也逐漸變得明顯。不過通常得到第17週左右,準媽媽才能明確辨別出寶寶在肚子裡踢腿等動作。 另外,胎兒在子宮裡吮吸自己拇指的行為,則有助於發展「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所謂的「吸吮反射」就是寶寶出生後,若新生兒嘴裡放進媽咪乳頭、手指、奶嘴等物刺激時,寶寶會出現主動吸吮的動作,是嬰兒攝取食物非常重要的本能行為。若「吸吮反射」發展成熟,媽媽在餵食寶寶時也更加順利。 懷孕第13週的身體變化 從懷孕第13週起,準媽媽就開始邁入懷孕中期。孕婦除子宮不斷地向上、向外擴展,孕肚也愈來愈顯眼,不過頻尿的狀況卻子宮與膀胱的距離拉開而有所改善。但是孕媽媽應留意,若小解時有不適感,那可能有尿道感染發炎的症狀,需要就醫諮詢。(延伸閱讀:泌尿道感染怎麼辦?UTI 的治療與照顧) 準媽媽懷孕後,體內的荷爾蒙有所變化,骨盆腔的血流量又較孕前來得多,除了要多多補充水分之外,有些準媽媽可能因懷孕中期後的不適感、流產風險降低,而感到「性趣」大增。然而有些準媽媽的體況可能不適合從事孕期性行為,為保險起見,建議不妨於產檢時請教醫師。另外,「懷孕愛愛」的接受度也因人而異,建議應與伴侶互相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再做決定。 懷孕中期後,孕媽媽可能出現脹氣、便祕或圓韌帶疼痛等症狀。 懷孕第13週的症狀 每位準媽媽可能孕期出現症狀不盡相同,有些人可能毫無感覺,有些人卻痛苦難耐,以下列出可能發生的孕期不適和生理變化: 牙齦出血、腫脹(詳細內容可參考:懷孕第8週) 子宮撐大造成腹部側邊疼痛(又稱:子宮圓韌帶痛) 頭痛 流鼻血 脹氣與便祕(推薦閱讀:懷孕第18週:孕婦便秘怎麼辦?) 消化不良與胃食道逆流(詳細內容可參考:懷孕第10週) 乳房脹痛 下肢抽筋 燥熱 頭暈 四肢水腫 孕斑(詳細內容可參考:懷孕第4週) 秀髮濃密有光澤 孕吐 對食物的喜好有所改變 嗅覺變得更靈敏 情緒起伏大 陰道有乳白色的分泌物 懷孕第13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懷孕仍可從事性行為嗎? 若準媽媽在孕期內一切正常、健檢也都過關、沒有任何併發症,除非醫師評估孕婦的身體狀況後建議禁慾,否則與枕邊人纏綿並享受性高潮並不會提高早產或流產的風險,因為無論是陰莖、手指、或是情趣用品皆無法穿越孕婦的陰道而傷害寶寶,而子宮內的胎兒也不會因性行為而受到「打擾」。 懷孕愛愛要聊開 受孕期荷爾蒙變化影響,準媽媽於懷孕期間性慾起伏較大十分正常,毋需為此擔憂。建議孕媽媽可與枕邊人討論並溝通對孕期性生活的看法,以免一方「性致高昂」,一方「性趣缺缺」。若有必要,不妨考慮讓專業的諮商師協助,讓伴侶間的溝通更順暢。 若孕媽媽身體狀況穩定、無明顯不適,仍可考慮從事孕期性行為。 懷孕後期性行為可能引發宮縮 在懷孕後期,差不多是懷孕7個月之後,性行為與性高潮都很可能會引起輕微的子宮收縮,會感到子宮的肌肉變硬,我們稱為「宮縮」。宮縮也許會讓準媽媽可能會感到不太舒服,甚至會引發甚至發生痙攣性陣痛。不過這些不適皆屬正常,準媽媽毋需太過擔心。不過若宮縮的發作時間規律(每3~5分鐘收縮1次),造成的陣痛也愈加強烈,則可能是生產預兆,應盡快就醫。(點此了解各產兆的判斷與應對方式) 選擇不壓迫肚子的性愛姿勢 因為孕期時準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且乳房變得更軟也更敏感,所以建議另一半在愛愛時最好以「側躺」或是從「後方」的體位發生親密關係,以減少對孕婦身體的壓迫。 何時應避免孕期性行為? 如果準媽媽在孕期有大量出血,醫師可能會建議準媽媽與枕邊人禁慾。這是因為對於胎盤比較低,或是有血腫(Hematoma,局部性血管的外出血)的孕婦來說,性生活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出血。 另外,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指出,若孕婦符合以下狀況,則應避免在孕期進行性行為: 羊水已破時不建議愛愛:性行為可能增加羊水已破的孕婦感染的風險。 前置胎盤、陰道出血或肚子宮縮有早產跡象:性行為可能提高這類孕婦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若準媽媽懷有雙胞胎、先前有過早產的經驗,並且已在懷孕後期,則不建議愛愛。 在孕期若感染性病,重則危及寶寶的性命,建議還是要使用保險套、指險套等保護措施。(延伸閱讀:帶球運動沒問題!懷孕愛愛注意這3點) 【上一週:懷孕第12週】 【下一週:懷孕第14週】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懷孕初期

懷孕第9週:留心孕婦產前憂鬱並給予支持

寶寶第 9 週的成長狀況 進入懷孕第九週,寶寶身長約 2.2 公分,差不多是一顆櫻桃的大小。肚裡的胎兒的五官越來越明顯。眼睛與眼瞼都清晰可見,寶寶舌頭上也帶有小小的味蕾;手與腳都飛速地生長,不過手指、腳趾尚未長出來。 胎兒主要的臟器為心臟、大腦、肺、腎臟與大小腸,這些器官正慢慢發展,骨骼也開始成形。而寶寶的性器官正要開始生長,不過得等到懷孕第 16 週左右,才能透過超音波知道寶寶的性別。 懷孕第 9 週的身體變化 準媽媽在第九週的時候也許會發現自己的腰圍開始變粗,胸部也會更加脹大。情緒的起伏會更加明顯。孕期荷爾蒙是 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這個激素在孕婦的體內每隔兩三天就會翻倍增加,而在懷孕第九週左右的分泌量會到達高峰。 雖然 hCG 會讓準媽媽感到不適,但是有利於胎盤的生長,而雌激素(Estrogen)與黃體素也會隨著 hCG 升高。雌激素與黃體素兩者合體有助於增加流向子宮的血液供給量,這些荷爾蒙會讓準媽媽的心情總是陰晴不定。 懷孕第 9 週的症狀 準媽媽在懷孕第九週的狀況與前幾周一樣,孕吐的狀況會越來越嚴重,其他症狀像是生理期沒來、味覺改變、常常感到噁心想吐,對於食物的喜好改變也很大。晚上會時不時頻尿,肚子還會像經痛一樣常常抽痛。 懷孕第 9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留心產前憂鬱症 美國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 JAMA)回顧過往文獻指出:罹患產前憂鬱症的孕婦相較於一般精神狀況健康的孕婦而言,其胎兒的早產風險增加 39%,低出生體重的風險也升至 49%。另一個報告則顯示,壓力較大的孕婦,流產的比例也比較高。 產前憂鬱的原因除了準媽媽身體孕期荷爾蒙讓心情起起伏伏之外,其實最主要是孕婦在孕育下一代的過程中,有沒有感受到支持。懷生小孩並非孕婦一個人的事,當然最親密的枕邊人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讓我們看看衛福部的國民健康署對準媽媽的另一半有什麼建議吧: 陪伴:陪伴準媽媽到醫院產檢、一齊參與產前教育課程、產前運動等等。 分擔:分擔家事,減輕準媽媽的體力負荷。 傾聽:用心地真誠傾聽,讓準媽媽能分享她的心情。 尋求協助:若發現準媽媽情緒低落,而且時間過越久卻更加嚴重,應立刻尋求醫療上的專業協助。 衛福部的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大家: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健康管理相關問題,可以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 0800-870-870;相關心理衛生資源的查詢,可撥打 24 小時免費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 ,或親自到各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尋求相關的協助與服務。 【上一週:懷孕第8週】 【下一週:懷孕第10週】


懷孕保養

孕婦運動好處多!減緩背痛與便祕還可助睡眠

懷孕期間首要任務是讓胎兒健康長大,所以不少準媽媽不敢運動,就怕傷到了肚裡的寶寶。不過你知道適度的運動對孕婦和寶寶的好處其實很多喔!究竟孕婦適合什麼運動?運動帶來的好處是什麼?有哪種孕婦是需要避免運動的?準媽媽們一起來看這篇文,幫助你了解運動的好處。 懷孕時運動的好處 衛生福利部指出,懷孕期間體重過重或過輕對孕婦或胎兒都不好,體重過重時,可能帶來的影響包括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流產、畸胎等機率會比較高;過輕時會造成孕婦營養不良,也會增加流產、早產的機率與出生嬰兒體重不足的情形,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孕婦要在孕期間控制體重才能保持健康。 有些人怕懷孕期間運動會傷到胎兒,不過別太緊張,其實懷孕時適度的運動好處很多!除了可以幫助減少背痛、便祕、脹氣症狀和消水腫,也可提升心情、緩解壓力並幫助睡眠。此外,也可防止體重過重、訓練肌耐力以及幫助生產時所需要的體力。 研究指出,孕期運動可降低罹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的風險。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正常體況的孕婦,每天可做適當強度的運動 30 分鐘,若非每天運動也可超過 30 分鐘。 懷孕時適合做什麼運動? 大多數運動在懷孕期間都是安全的,只要留意運動姿勢安全、強度不要太激烈且時間不要太長,若以前有健身習慣,請勿維持相同的運動強度。目前比較安全的運動包含游泳、快走、室內腳踏車、踏步機以及低負荷量的運動,這些受傷風險較小,也具有運動效果。 哪種孕婦不適合運動 有任何妊娠併發症,或是氣喘(Asthma)、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Diabetes)等問題,就不建議做運動,否則可能會出血或造成低位性胎盤、流產或早產等情況。若有任何疑慮最好還是請教婦產科醫師,依據個人病史與目前狀況,評估是否適合運動。 孕期運動小指南 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暖身與拉筋至少各 5 分鐘,接著開始至少 15 分鐘的有氧運動,運動中最好保持微喘,但仍可說話的程度,若喘到無法說話即代表強度過高,請調整節奏。接著 5~10 分鐘做緩和的收操動作,最後做一些拉筋伸展。 運動前務必確認地面平坦、穿著適合的運動鞋和寬鬆的衣服,若在地上做瑜伽,起身時請緩慢,以防止暈眩。運動過程中若出現胸痛、頭痛、頭暈、心跳速度不均、胎動減少或盆腔疼痛等,或是休息後持續感覺宮縮、陰道出血或流出體液等狀況,請盡快就醫檢查。 Hello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懷孕保養

孕婦須知~妊娠紋的產生 預防與修復

孕婦們的肚子就如同吹氣球般,隨著時間逐漸鼓起,然而肚皮的伸張度卻不像氣球可以禁得起快速撐開的壓力,此時肚皮就會出現一條條波浪狀的紋路,也就是許多媽媽們的夢魘:妊娠紋。一般來說,妊娠紋一旦產生就很難完全消除,只能盡可能地預防及淡化已出現的紋路,那該怎麼做呢? 造成妊娠紋的原因 懷孕時肚皮會隨著胎兒長大而迅速擴張,當皮膚組織負荷不了這種張力時,會因此斷裂,而使外觀出現一條條粉紅或紫色紋路,通常會在懷孕第6、7個月開始出現,產後會自然淡化為淺膚色或銀白色。促使產生妊娠紋的原因,包含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或是孕期體重增加過多等等,然而妊娠紋並非所有孕婦都會有,取決於基因與個人皮膚的彈性,若自己的母親懷孕時沒有妊娠紋,基本上您也不太會有。 如何預防與消除妊娠紋? 目前市面上許多除紋霜聲稱可以消除妊娠紋,但其實至今仍無足夠證據證實這類產品的效果,關於油或乳霜可幫助預防妊娠紋的研究證據也很有限,不過有研究表示,按摩皮膚可能幫助預防妊娠紋產生。以下是減少出現妊娠紋的3種方法: 1. 控制孕期增重的速度 孕期太快變胖的話,除了肚皮上的紋路,大腿或胸部等肌膚也有可能出現紋路,大多數女性在整個懷孕期間,體重增加10~12.5公斤較理想,但這仍取決於孕前體重,若孕前已過重的女性,則體重增幅需更少。但無論是否過胖,懷孕時還是得注意營養均衡,不可任意節食減肥。 2. 隨時多喝水 多喝水可幫助皮膚底層保有水分,較不容易因乾燥而出現紋路。每個人每日建議飲水量,是依據個人體重而定,提供一個簡單的公式:每日喝水量=體重公斤數(kg)x30毫升(ml.=c.c.)。例如60公斤的人, 一天建議喝60×30=1,800毫升,若喝了含咖啡因的飲料,請額外再多補充水分。 3. 飲食營養均衡 若缺乏營養也容易導致妊娠紋產生,不妨多攝取包含維生素C、D、E、鋅及蛋白質等營養素,可促進皮膚的健康。 維生素C:可促使膠原蛋白的合成,幫助皮膚保持彈性和健康,並減少皺紋的產生,可從蔬果中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D:研究發現與妊娠紋的減少有關,可藉由曬太陽或攝取乳製品等補充。 鋅:使皮膚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之一,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證實鋅有預防妊娠紋的效果,但鋅可促進皮膚健康,幫助減少發炎且促使傷口癒合,如堅果和魚類中都富含鋅。 提供大家一個小訣竅,以未加工食品為優先,且每天吃各色蔬果,即可補充許多營養素,例如早餐把白吐司塗果醬,改為麥片和天然水果的組合,就更營養了。


懷孕保養

孕婦請注意!化妝與保養品的使用禁忌

懷孕後體質可能會變得較敏感,然而有許多愛美女性在懷孕後,仍想繼續化妝或保養,甚至美甲或染髮等等,這些行為除了容易使身體暴露在潛在致癌物及干擾內分泌(Endocrine)的化學物質裡,可能還會影響腹中寶寶的發育!究竟懷孕期間可不可以化妝,或是該如何挑選安全的個人護理產品呢? 皮膚愈薄、吸收愈多 懷孕時寶寶在體內會獲得母親的養分,卻也可能因此吸收到有害物質。幾乎天天用到的護理產品如乳液或沐浴乳等,通常都是直接接觸我們的皮膚,雖然很難指出有多少外用的護理產品,會被吸收至血液中,因為這取決於物質接觸身體的面積和用量,而且若皮膚愈薄,則吸收得愈多(例如眼皮會比背部皮膚吸收得多)。 根據一項發表在人類生殖雜誌(Human Reproduction)上的研究指出,孕婦若常接觸牙膏、化妝品、肥皂或其他個人護理產品,會容易因為當中某些化學物質,而導致生下的孩子性早熟。所以建議懷孕期間,最好避免使用含有以下成分的產品: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 這是一種常添加於化妝品、防曬乳和口紅中的防腐劑,以防止產品滋長細菌,但已有研究指出,這類防腐劑與嬰兒的發育、生殖、神經和免疫系統等,皆有相關性,因為這種物質會被送到胎兒體內。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更指出,除了帶來性早熟的影響,也可能增加罹患精神疾病、乳癌(Breast cancer,也稱乳腺癌)及卵巢癌(Ovarian cancer)的風險。 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如香水、肥皂和洗髮精等具有香味的產品,可能都含有苯二甲酸酯,可能影響血壓或導致注意力缺失/過動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糖尿病(Diabetes)、女性提早性發育等,且有研究發現,胎兒發育異常與產前接觸苯二甲酸酯有關。 甲醛(Formaldehyde) 甲醛常見於指甲油、睫毛膠和直髮膏等用品中,一些研究指出甲醛具有致癌風險,目前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人類致癌物。 其他例如防曬乳中常含的成分氧苯酮(Oxybenzone)和阿伏苯宗(Avobenzone),也可能影響體內荷爾蒙,導致兒童肥胖、過動障礙症與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懷孕染髮安全嗎? 目前有些研究表示,染料中的化學物質毒性不高,所以孕期中使用仍算安全,且染髮時只有少量染劑會被皮膚吸收,化學物質不太會被吸收到血液和母乳中,也無法送至胎兒體內,因此還未被認為對胎兒有害。但是建議您最好在懷孕第2~3個月才染髮,並選擇純植物染料,染髮時戴手套並選擇在通風處進行,最好避免染劑碰到頭皮,也別讓染劑在髮上停留太久。 Hello醫師小提醒:若您仍有身體狀況的隱憂,最好還是請教醫師,確認自己目前狀況是否可以染髮喔!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妊娠疾病

懷孕婦女工作辛酸~10大困難有解法

您是否感到筋疲力盡,不想去上班?這是許多懷孕婦女在生產前的共同感受,然而,許多媽媽們縱使懷孕,仍得強迫自己起床工作去賺錢,一邊懷孕一邊工作,同時還要克服情緒和疲勞等,這絕非易事啊!以下分享10件懷孕婦女在工作中常見的難題,以及其解決方式,供媽媽們參考,一起共度難關。 難題1:隱藏懷孕事實 雖然您已逐漸習慣懷孕期間的種種不適,諸如喜怒無常、過度情緒化、早上時常精疲力竭,噁心想吐,總感覺好像得了流感一樣虛弱,然而,身處職場環境,如果這些症狀嚴重到影響工作,建議您向工作夥伴坦誠懷孕的狀況。雖然老闆或上司知道您懷孕了,也無法一下子就完全縮減您工作內容,但至少能略作調整,例如調換工作時間、勤務分配,或者調派您到鄰近洗手間的工作區域等方式,來減輕您懷孕時所承受的負擔。至少說出來後,若早上身體不舒服,臉色如殭屍般奇差無比,您也不必強裝一切都好,反而同事們還會多些同理心,給予您必要的幫助。 難題2:工作時孕吐 若在懷孕期間,噁心想吐的經驗很頻繁,並且您在工作期間,常需要藉口離開會議,解決孕吐事宜,或許您可以在抽屜裡放些小點心,吃些餅乾能舒緩噁心的不適。有些孕婦擔心孕吐和吃小點心會讓同事覺得奇怪,但如果這能讓工作更圓滿順遂,別想太多,做就對了。 然而,如果噁心嘔吐的情况太過嚴重,要盡快告知您的醫師,因為過度嘔吐恐危害健康,儘管大部分的孕婦都經歷過類似情況,但不代表您就得默默受苦,有些藥物既能減緩症狀的煎熬,對孕婦使用上也有足夠安全性,這部分不妨尋求醫師的協助吧! 難題3:精疲力竭 許多女性低估了伴隨懷孕而來的疲憊,一不小心,您還可能在某重要會議中沉沉入睡,如果您擁有私人辦公空間,不妨打個盹,稍事休息。科學實驗證明,小睡可以提供您更多能量,並幫助大腦運作更靈活。 難題4:成為意外焦點 並非每個人都想成為大眾眼中的焦點,因為來自各方的矚目有正面,也有負面,當同事們口中的問題,開始涉及個人隠私時,情况會變得棘手。請記住,面對任何不宜的問題,您沒有義務全部回答,但若對方是出於好意,還是請您態度和善得給予回覆,盡量避免硬碰硬的強勢方式,有鑑於人們往往喜歡談論個人經驗,或許您可以反問對方類似問題,也不失是個好招,一來化解窘境,二來說不定還能聽聞對方的經驗分享喔。 難題5:力不從心 懷孕會部分改變大腦,除了荷爾蒙之外,大腦生理上也跟著產生變化。在懷孕期間,大腦會為母親這個角色,重啟安排,大腦裡控制情緒及連結的部分會增大,而與記憶相關的部分則會縮小。這些生理變化,加上準備分娩的疲憊和壓力,對孕婦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你也想知道:台灣女性每4人就有1位不想生小孩!台灣低生育率:缺錢、缺時間成主因!) 難題6:必須整天坐著或站著 雙腳水腫在孕婦中很常見,減輕腫脹的最佳方法是讓腿休息或盡可能地保持活動,如果您的工作需要整天坐著,每隔一陣子建議您換一下姿勢;如果需要整天站著,試著四處走動,或找到機會就稍坐一下,而透過運動,也能促使血液流動並減少腫漲,另一個好建議是坐下時將雙腿架在小凳子上。此外,飲食中含有過多的鹽分也會使腫脹加劇,儘管去除膳食中的鹽分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要盡量限制鹽的攝取,如果您的腳實在太腫了,應該和醫師談談是否需要使用拐杖支撑。 難題7:經常往返洗手間 孕婦在一天中上多次的厠所,某些人可能每5分鐘就要跑一趟厠所,建議您應該在排尿時採取前傾的姿勢,雙手可輔助放在下腹兩側膀胱,微微推壓,比較好排出尿液,另外,千萬別因為上廁所很麻煩,就不喝水,或者憋尿,反而會形成身體更大負擔。 難題8:放屁hold不住 懷孕期間,持續糾纏孕婦,令她們尷尬,卻又難以控制的事情就是放屁。其實,一直放屁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因為子宮愈來愈大,腸道周圍儲存食物或空氣的空間就會相對減少,因此,在懷孕期間脹氣是正常的,但如果想減少脹氣,建議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例如含氣泡飲料、豆類(豆漿、豆花、豆腐等)、奶類(牛奶等)、發酵食品,以及花椰菜。 難題9:惱人背痛 無論您工作的環境是辦公室或家裡,坐下去或站起來,背部可能會很痛,這是孕婦最常抱怨的事情,為避免這種情況,盡可能減少久站機會,若不得已必須站著,第一個訣竅是把身體重心輪流放在其中一腳上,雙腳前後站立,讓另一腳休息,也透過姿勢保持平衡,當感覺一腳疲倦時,就可以換腳。另外,也盡量避免提重物,如果真的必須的情況下,建議將重物分成重量相近的兩袋,一手提一袋來平均重量。一天勞累回家後,稍作按摩,也能舒緩背痛。 難題10:擔心隨時會生 一般人稱懷胎九個月,隨著產期愈加靠近時,您會擔心自己無預警臨盆,或者羊水突然破了。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0%的女性會在生產前破水, 當然,您想做好最壞打算,例如羊水在辦公室裡破了等狀況,您可以將長褲和更換衣物,放在辦公室抽屜裡,以備不時之需。另外,一開始(初期)的生產宮縮往往是漫長而緩慢的,往往會持續6~12小時,所以您將會有足夠的時間,拿取準備好的生產包到醫院分娩。


懷孕初期

懷孕第8週:孕婦牙齒痛怎麼辦?

在懷孕進入第八週後,寶寶身長約 1.6 公分,差不多是葡萄的大小。到了第九週,寶寶又會再長大一倍。寶寶現在看起來比較「人模人樣」,頭部不會一直呈現蜷曲的狀態,有如「抬頭」一般稍稍伸展。 寶寶的上半身長得比下半身還要快,所以雙手比雙腿來的長,不過膝蓋、腳踝、腳趾等部位尚未成形。到目前為止,寶寶仍然是從卵黃囊(Yolk sac)獲取養份的。胎盤不久後就會成形,並接管卵黃囊的功能,接著胎盤會嵌入子宮壁,讓寶寶從準媽媽的血液獲取足夠的營養與氧氣,並排出廢物。 在懷孕第八週左右,寶寶不再被稱為胚胎了,而是有了個新名字:胎兒(Fetus,英式拼法為 Foetus)。也代表寶寶已慢慢長成人形,而 Foetus 在拉丁文是「後代」的意思。 懷孕第 8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八週對準媽媽來說有點難熬。除了會孕吐、感到疲倦之外,還可能會頻尿,這是因為住了寶寶的子宮被撐大,會壓迫到膀胱的關係。嗅、味覺會變得很靈敏、對食物的喜好跟著改變,情緒的波動也很大。 懷孕初期牙齦流血 準媽媽在孕期荷爾蒙的變化除了讓身體有上述的不適之外,對於牙齦以及牙齦周圍的組織也有所影響: 妊娠期牙齦炎(Pregnancy gingivitis) 由於荷爾蒙、動情激素、黃體素的改變,所以提高牙周發炎的機率,引發牙齦充血與腫脹,而牙齦的抵抗力也因此下降,也更容易出血。大約有 30% 的準媽媽在口腔會出現牙齦炎的症狀。 妊娠期肉芽腫(Pyogenic granuloma) 準媽媽在口腔更嚴重的情況是牙齦出現異常的腫大,過度生長的肉芽組織被稱為「妊娠期肉芽腫」或「妊娠期齒齦瘤」、「懷孕期牙齦瘤」,僅有少於 5% 的準媽媽會出現此症狀。不過大家也無需太過擔心,這個症狀大多數在產後就消失。 大部分的懷孕期牙齦瘤最常出現於靠近嘴唇側邊的上排牙齒附近。除了懷孕初期荷爾蒙的改變之外,無論是牙菌斑的累積、品質不佳的假牙之配戴,都會引發妊娠期肉芽腫。而且懷孕期牙齦瘤在懷孕期間就算切除後,仍然可能會再復發。 一般的情況是不用處理的,待生產完後肉芽腫會自行消失。但是如果過於腫大的牙齦太容易出血,又影響到準媽媽的咀嚼功能,就一定要找牙醫來治療了。 懷孕第 8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建議準媽媽在懷孕第 1 週要先做詳細的牙齒檢查,若在懷孕前就罹患牙周病,在孕期內病情可能更加嚴重。研究也指出,嚴重的牙周病患者生出早產兒的比一般人高出 8 倍。所以孕前一定要顧好牙齒,因為孕期只能做保守性治療。 另外,孕吐恐造成胃酸倒流,這會引起牙齒的腐蝕,再加上孕期味口隨之改變,有些準媽媽愛吃甜食,牙齦又容易發炎、腫大、流血,若忽略口腔清潔,更容易提高蛀牙的機率。 【上一週:懷孕第7週】 【下一週:懷孕第9週】


妊娠疾病

預防懷孕期血壓異常~請做到這6點

懷孕期高血壓(Hypertension)是孕婦最常見的問題,全世界大概有10%的孕婦會發生,或許是懷孕前高血壓症狀的延續,或懷孕後首次發生。懷孕期的血壓異常狀況,依序可分為慢性高血壓(Chronic hypertension)、子癲前症或子癲(Pre-eclampsia,早期也稱妊娠毒血症),以及慢性高血壓合併子癲前症或子癲、妊娠高血壓(Gestational hypertension,為妊娠引起的高血壓)。這些高血壓症狀,可能會造成孕婦產下體重過輕的寶寶,或造成胎兒早產。 子癲前症可使慢性高血壓及妊娠高血壓更顯複雜,除了血壓上升,高濃度的尿蛋白也開始出現,造成手腳水腫,好發於懷孕後期,有些孕婦則會提早面臨這樣的情況。如果未能早日即時診斷,可能會導致痙攣,這是會危害到母親和胎兒的嚴重情況。 若不考慮胎兒情況,分娩是唯一可以終止子癲前症的方式。因此,所有孕婦都該探取預防措施,預防高血壓和其他併發症,這些措施包括以下6點。 1. 懷孕定期產前檢查 定期產前檢查、驗血驗尿、監測血壓和尿液蛋白數值,如果您本身是慢性高血壓患者,產前更應定期嚴密監測自己的血壓,確保沒有影響到胎兒生長,並且阻止妊娠子癲的發生。 妊娠子癲的症狀之一,就是尿中的尿蛋白不正常升高。在徵兆出現前,妊娠子癲可能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也可能在生產時才被發現。因此,2013年美國婦產科手册已經將血壓測量,列為日常監測項目。 2. 懷孕期服用藥物須知 如果您本來就有服用降血壓藥,在懷孕前或一發現懷孕時,就該通知您的醫師,醫師或許會在您懷孕前或一得知您懷孕時,換掉您原來的處方,因為有些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並不是懷孕期的安全用藥,它們可能會減少輸送到胎盤或胎兒的血流量。 在孕期前半期,孕婦的血壓傾向比平常低,這表示您可能暫時不用服降血壓藥。不過,必須接受醫師評估,一切以醫師說得算。如果您懷孕期維持服藥,那就持續吃到生產,不要停藥,照著處方服藥,醫療專家會為您選擇最安全的藥劑,和合適的劑量。 3. 懷孕仍要經常活動 保持活力,每天做些體能活動,例如走路或游泳,可幫助維持血壓正常,請您的醫療專家推薦適合您的活動。對高血壓的孕婦來說,體能活動並不危險。事實上,相較於靜態活動,在懐孕期間增加體能活動,反而可降低子癇前症的風險。除非您有其他必須臥床的原因,否則可以從低強度的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加強運動強度。請避開有上下震蕩、容易跌倒的活動,例如騎馬、足球或籃球。 4. 控制懷孕期的體重 在懷孕期間監測您的體重增加,是非常重要的,您的醫療專家會告訴您懷孕期間健康體重增加的範圍,具體取決於您成長中的寶寶的需求,以及您懷孕前的體重。 超重和肥胖,是對血壓有害的警告訊號,還可能導致懷孕期間的腿部痙攣、糖尿病(Diabetes),關節疼痛、胃灼熱(Heartburn)、背痛以及疲憊。生活方式的調整以限制懷孕初期的體重增加,可幫助降低孕婦得高血壓的機率。 5. 懷孕期要飲食均衡 飲食均衡及低鹽低納,有助於降低血壓,而且健康均衡的飲食,也可以幫助您健康地增重。由瘦肉中獲取蛋白質,吃水果、蔬菜、全穀類及低脂乳製品。全穀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降低高血壓,在懷孕期間,食用全穀類食品,如全麥麵包、全麥麵食和糙米。1天至少要吃8個分量的全穀類,如果您需要額外資訊,可諮詢營養師。 6. 懷孕期的飲食與藥物禁忌 禁菸,禁酒,不服用違禁藥品及避開咖啡因。在服用任何非處方藥之前,請諮詢您的醫療專家。如果因醫療所需而服用藥物,請務必事先徵得醫療專家的同意,因為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導致高血壓。如果需要改變處方,接受醫療專家的監督並尋求他們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限制食用量,因為這些除了對您和寶寶健康無益,也對血壓有不良影響。根據美國婦產科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的研究報告指出,咖啡因可導致流往胎盤的血流量減少,增加流產的風險。因此,請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將咖啡因攝取量限制在每天200毫克以下。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及治療。


妊娠疾病

懷孕媽咪請看~預防感冒咳嗽簡單方法

懷孕時感冒了,或有任何症狀如咳嗽,相信都會讓準媽媽們擔心用藥的安全性,因此了解如何預防感冒與使用天然的治療方法,就更為重要了。有超過200種的病毒,都會引起普通感冒症狀,通常持續1週,但咳嗽則可能持續長達3週。由於感冒是由病毒而非細菌引起的,因此抗生素不會讓您變好。有時,喉嚨、鼻竇、耳朵或肺部的細菌感染,會伴隨感冒之後發生,這時就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症狀持續惡化或發高燒,就請務必諮詢醫師。 懷孕時如何預防咳嗽和感冒? 為避免感冒或咳嗽,最重要的步驟,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確保您吃得營養、睡眠充足,並定期運動。 此外,服用產前維生素和益生菌,也是很重要的。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有助於保護孕婦及其嬰兒,直到出生後6個月之久。 因此,孕婦必須及早了解疫苗接種的時間表。 如果您擔心大多數疫苗會使用汞作為防腐劑,請詢問醫師有無不含防腐劑的疫苗。您還可採取以下方法,以降低感冒風險: 經常洗手 睡眠充足 健康飲食 避免與患病的親友接觸 規律運動 減少壓力 懷孕時治療感冒和流感3方法 懷孕期間,您可以信任某些經過實驗證實有用的感冒治療方法如下: 充分休息。 大量飲用液體。 喉嚨痛或咳嗽,用溫鹽水漱口。 另有一些居家療法包括: 使用鹽水鼻滴劑和噴鼻劑,藉此鬆弛鼻黏液,並舒緩發炎的鼻腔組織。 呼吸溫暖潮濕的空氣,以幫助疏鬆鼻塞。 可試試臉部蒸汽器、熱霧蒸發器,甚至熱水淋浴。 雞湯可幫助您緩解發炎、緩解充血。 將蜂蜜或檸檬加入一杯溫熱的無咖啡因茶中,可幫助緩解喉嚨痛。 把頭墊高,可以幫助您睡得更好。 使用冷熱敷袋,可緩解鼻竇疼痛。


妊娠疾病

懷孕便祕有解!5方法助腸道避免痔瘡

許多懷孕的媽媽們都會受便祕所苦,尤其懷孕期間因腹壓增加,使血液循環變差,更容易長痔瘡。究竟懷孕時該如何解決常見的便祕問題,避免長痔瘡呢? 懷孕容易便祕的原因 一般來說,人會因為壓力、焦慮、缺乏運動和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而便祕,而懷孕時便祕,通常可能是因為荷爾蒙的緣故,使腸道肌肉放鬆,影響腸道蠕動效果。同時子宮內的寶寶逐漸變大,也會對腸道造成壓力。另外,有時補充鐵劑(Chalybeate)也可能造成便祕,所以若補充鐵劑的準媽媽們,一定要多喝水。 5招預防懷孕時的便祕 高纖維飲食:建議每天要攝取25~30克的膳食纖維,多攝取蔬果和麥片、糙米等全榖食物。 多喝水:喝水對健康很重要,尤其當我們吃了許多富含纖維食物之後,更需多喝水來幫助排便。建議媽媽們每天大約喝10~12杯的水(1500~2000毫升左右),若懷孕後期有嚴重水腫問題,可稍微斟酌喝水量。若大量流汗,也需額外補充水分。 規律運動:若減少活動量,便祕機率會更大,所以建議養成運動的習慣,可幫助刺激腸道,如快走、游泳等,且每週運動3次,每次20~30分鐘。 補充益生菌(Probiotics):腸道中需要好菌來幫助維持正常運作,其中益生菌可幫助使腸道健康,協助機能正常和規律排便,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優酪乳、酸菜和泡菜等。 減少鐵劑的攝取:攝取過多鐵質可能會造成便祕,所以若日常飲食中已含有鐵質,建議跟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討論您的鐵劑服用量。 注意事項 不建議在懷孕期間服用瀉藥,因為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導致脫水。若長期仰賴瀉藥,也容易減弱腸道推動大便通過腸道的能力。若仍有使用瀉藥的需求,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再服用。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