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週期

懷孕週期從 0~42 週分為: 懷孕初期 、 中期 、 後期 ,這裡收錄了懷胎十月期間的各種資訊,包括胎兒的狀況、母親的身體變化等,也包含了妊娠疾病、懷孕如何保養、懷孕日記等主題。( 預產期及懷孕週期計算器請點此 )

基礎知識

懷孕週期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與檢查|懷孕高血糖危害母嬰健康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指的是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之後才出現糖尿病的情形,而妊娠糖尿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危險妊娠疾病之一,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構成威脅。雖然尚未有大規模的研究統計,不過台灣妊娠糖尿病發生率約落在 2.6~13.4%,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不斷攀升,再加上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多準媽媽可能在懷孕前就已是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卻不自知,這時如果加上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會更難以控制血糖,進而對媽媽和寶寶造成傷害。以下將詳細介紹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風險及治療。 懷孕高血糖與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孕婦在懷孕期間有暫時性高血糖現象是正常的,由於母體為了提供足夠能量孕育胎兒,懷孕期間胎盤會持續增長、一些荷爾蒙會持續分泌、懷孕體重也會不斷上升,這都會使血糖升高,並需要更多胰島素來協助,多數孕婦都能分泌足夠胰島素來調節血糖,隨著生產後胎盤脫離,母親體內的血糖濃度也會回歸正常。 那為什麼會得妊娠糖尿病?這是因為有些孕婦可能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身體有胰島素阻抗的狀況,使身體一直處於高血糖狀態,導致妊娠糖尿病。(推薦閱讀: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妊娠糖尿病的症狀 妊娠性糖尿病症狀通常較不明顯,但血糖濃度如果過高,可能就會有吃多、喝多、尿多等一般糖尿病症狀,媽咪就應該特別小心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建議可以留意下列跡象: 頻尿 口渴,即使喝水量增多還是口渴 總是感到疲倦 反覆感染,如鵝口瘡(Oral thrush) 視線模糊、視力不良 妊娠糖尿病通常出現在懷孕中期,醫師一般會在懷孕第 24 週至懷孕第 28 週進行妊娠糖尿病的檢查,而妊娠糖尿病的症狀可能會在妊娠後半期更加顯著。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與高風險群 根據「國際糖尿病與妊娠協會」建議,孕婦第一次產檢時即應檢查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以診斷是否有潛在的糖尿病,產檢發現有高血糖者,更需要再於第一次產檢即接受篩檢。另外,建議符合下列任一情況的孕婦,請告知醫師,以便醫師安排檢查。 肥胖的孕婦(BMI>25)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孕婦 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家族史的孕婦 上一胎的胎兒體重超過 4500 公克的孕婦 有荷爾蒙相關疾病的孕婦 一旦曾罹患妊娠糖尿病,未來將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懷孕期間一定要嚴格控制血糖,如果計劃再次懷孕,也請務必告知醫師妳的妊娠糖尿病史。(同場加映:糖尿病懷孕沒問題!血糖控制最重要) 妊娠糖尿病對媽媽寶寶的影響 懷孕過程一旦產生高血糖,對母親與胎兒皆有不良影響,因為母體的血糖可以自由通過胎盤,但胰島素卻不能通過,所以母親血糖過高會使胎兒暴露在高血糖的環境中,促使胎兒本身分泌的胰島素增加、影響發育,可能造成胎兒器官發育過大、腦部發育不良或先天性心臟病等;小孩長大後也較容易產生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因此,控制好孕期血糖,對母親與胎兒都十分重要。(同場加映: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妊娠糖尿病的併發症 改善飲食習慣和運動可以控制好血糖,除了能避免上述對母嬰健康的危害,也能避免妊娠糖尿病產生的併發症,有些孕婦則需要胰島素等藥物治療,以下是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併發症: 子癇前症(Pre-eclampsia):妊娠糖尿病容易導致孕婦高血壓。 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 新生兒低血糖:可能導致餵食不易、吸收及營養不良,皮膚發紫和情緒燥動。 早產:寶寶在懷孕第 37 週之前出生。這時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黃疸。 巨嬰症:寶寶體重過重。 難產、死產:生產過程對母親或胎兒造成傷害,可能需要使用藥物引產,甚至出生即死亡。 其他併發症:羊水過多症、酮酸中毒、水腫、急性腎盂腎炎等。 妊娠糖尿病的糖水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一般會透過口服葡萄糖水來進行檢驗,一般來說,若經由良好的飲食控制與調整生活型態,即便經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生產後一般都會恢復正常,不過醫師仍建議,如果被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應於生產後 6~12 週至新陳代謝科門診接受口服葡萄糖水負荷試驗,以確認是否真有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以利後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產後檢驗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仍有較高機會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建議持續進行飲食與生活型態控制,並每 1~3 年進行例行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 若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應尋求新陳代謝科醫師、營養師、糖尿病衛教師的協助。輕微高血糖可藉由飲食控制與適量運動改善,患者應與營養師討論,制定飲食計畫,並學習自我血糖檢測,懷孕期間的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 ≤95mg/dL、飯後一小時血糖 ≤140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 ≤120mg/dL。如果透過飲食和生活調整仍無法改善,則需藥物治療,依狀況不同,醫師可能會開立的藥物包含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認識血糖檢測的數值) 體重的增加在合理範圍以內 孕婦的體重控制也很重要,能預防妊娠糖尿病並減緩症狀,並確保母嬰健康。(推薦小工具:懷孕體重計算器:懷孕體重控制、計算合理增重範圍) 懷孕前體重在標準體重範圍內者,懷孕期間體重以增加 10~14 公斤為宜。且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 懷孕 12 週後,每週體重增加 0.3~0.5 公斤為宜。 為避免孕婦酮酸血症發生,孕期中應禁止減重。

探索更多懷孕週期類別

懷孕保養

看更多 懷孕週期 相關文章

懷孕保養

羊水能導聲~和肚中胎兒一起聽音樂

目前尚未正式證實音樂是否真的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研究僅表示,胎兒會透過聽到的音樂而產生反應、動作。但是,專家們仍不知道這些動作,到底代的是表什麼。 音樂能讓胎兒變聰明嗎? 目前沒有研究可以證實,胎兒在子宮內聽音樂,會讓他們長大變比較聰明。雖然聽音樂可能會讓數學等科目的表現變好,但是,這種理論無法套用在胎兒身上,因為這類研究當初的研究對象,都是比較大的小孩,而不是胎兒。 如何跟胎兒一起聽音樂? 最好的選擇是用立體環繞的音響,媽媽自己戴耳機是沒有用的,除非直接把耳機貼在腹部。專家表示,由於羊水可以很好地傳導聲音,因此不需要將音量調到最大。 聲音怎樣算太大? 根據1990年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一份報告顯示,長期暴露於高分貝的胎兒較容易早產,導致出生體重過低,並且寶寶會因為高頻噪音,而提高聽力下降的可能。 因此,請勿將立體聲音響或耳機的音量,調超過65分貝(dB),否則可能會傷到胎兒或使他受驚。如果喜歡長時間廳音樂,請將音量保持在50 dB左右或更低。以下是一些常見家庭聲響的分貝級別。 洗衣機:50~75 dB 洗碗機:55~70 dB 吸塵器:60~85 dB 吹風機:60~95 dB 鬧鐘:65~80 dB 抽水馬桶:75~85 dB 室內電話:80 dB


懷孕保養

小孩養不養得起?照6點評估規劃財務

決定一起生小孩,是最另準爸媽們興奮,也是最令人緊張的時刻之一。除了要成為爸媽的壓力外,最大的煩惱就是養小孩的金錢問題了。這裡提供6個幫助爸媽評估、規劃財務,以迎接新生命的要點: 1. 評估當前財務狀況 決定要生小孩前,先評估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有沒有負債?存款有多少?如果從現在開始儲蓄的話,到小孩出生前可以存多少?知道目前的財務狀況後,未來才能清楚規劃。 2. 設定明確目標 一旦掌握目前的財務狀況,就能設定可以達成的明確目標。如果考慮要在小孩出生前把債務還完,可以先把債務總額寫下來,並除以小孩出生前的月數,這樣便可以知道每個月需要還多少錢。每個月有特定的目標,可能也會更有付清債務的動力,或讓你知道需要額外再賺多少錢。 3. 列出每月開支預算 列出每個月的實際花費預算,包括帳單、存款、債務等所需的數字。最好每個月開始前都先把預算列好,並提撥相對的金額,以因應每個月不同的狀況。規劃預算時,檢視一下目前的消費習慣,也有助於了解哪部分的花費可以縮減。 4. 開立特殊用途的儲蓄帳戶 可以為不同的用途分別開立帳戶,例如一個專門支付小孩相關費用的帳戶,這樣就可以知道實際在育兒身上花多少,以及剩多少錢,有助於控制預算。 5. 確認育嬰假的相關事項 若有工作,確認工作福利是否有育嬰假很重要,這樣才能在小孩出生前做好請假的準備。除了假期多長,也別忘了詢問休多期間的薪資怎麼計算,以及育嬰假前後需要提供的文件有哪些。 6. 釐清生產和坐月子的費用 事先釐清在醫院生產,以及生產後住院、坐月子等相關費用有多少,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因為花費可能會很多,會需要提早規劃。 7. 嬰兒用品不要看到就買 買嬰兒用品很容易讓人失心瘋,特別是看到可愛的小東西時。如果可能,盡量不要逛街或看網路商店,只要把需要的東西列成清單,並只購買上面有的東西就好,如此一來比較可以避免浪費錢亂買的狀況。


懷孕保養

中了這6點嗎?恭喜您已經是準媽媽了

如果您想知道您的肚子裡到底有沒有小寶寶的話,那唯一確認的方法應該就是做個驗孕測試,但還是有些懷孕初期的徵兆可以讓您做驗孕前的參考。下列將為您介紹懷孕初期常見的6個徵兆,一起來看您有沒有懷孕吧! 1. 陰道點狀出血(Vaginal spotting)和腹絞痛(Abdominal cramps) 若您成功懷上了寶寶,受精卵因為必須著床到子宮,這可能導致陰道點狀出血以腹絞痛,即一般俗稱的著床出血(Implantation bleeding),另外,您可能也會出現因為陰道壁增厚而產生與平常不同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通常是無害的,除非有異味或讓您覺得不適,此時請先進行陰道感染的檢查。 2. 乳房脹痛(Breast soreness) 懷孕導致的荷爾蒙起伏會使您的乳房變得敏感、腫脹,您的乳房可能會變得大,且一碰就痛,乳暈顏色也會變深,所幸在進入懷孕中期,您的身體適應這些荷爾蒙變化後,這些症狀就會減輕。 3. 疲倦(Tiredness) 懷孕導致的疲倦是由於黃體素(Progesterone)濃度提高所導致,因為低血壓、低血糖以及造血量的增加都是關鍵。通常懷孕中期疲倦感就會消失,但當進入懷孕後期,由於身體負重增加,疲倦感就容易又回來了。 4. 噁心(Nausea) 懷孕後的幾個月內,有些準媽媽會有俗稱孕吐(Morning sickness)的現象,而有些則是更早就開始出現孕吐,不過孕吐並不是只有在早晨發生,而是隨時都有可能發作。 5. 食慾大增或厭食(Food cravings or aversions) 很多懷孕婦女都會經歷一個時期,不是變成大食怪就是對特定的食物感到畏懼,但科學家到目前也還無法解釋這個現象的原因。一般認為,孕婦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荷爾蒙改變所導致,每個人發生厭食的持續期間也都不同,如果您突然變得特別愛吃某種食物或特別厭惡,那您可能懷孕了。 6. 情緒不穩(Mood swings) 孕期的荷爾蒙變化會影響孕婦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造成情緒波動,每個孕婦的狀況都不同。因此,出人意料的情緒的改變也就成為可能懷孕的訊號。有些人突然變得愛哭、有些人是焦慮甚至憂鬱,但如果您的情緒起伏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或您開始有自殺的念頭時,請務必尋求醫師協助。


妊娠疾病

害喜孕吐怎麼辦?舒緩孕吐 10 招快學

在懷孕的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孕吐(Morning Sickness,俗稱害喜),會感到噁心(Nausea)和嘔吐。根據統計,約有50%以上的媽媽有孕吐經驗,通常孕吐的情況在懷孕第六週開始,且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會發生孕吐,而到了 12 週之後,多數人的孕吐症狀會逐漸消失。究竟該如何擺脫孕吐的不適呢?以下介紹孕吐的成因和改善方式。 為什麼會孕吐? 孕吐通常發生在懷孕的前3個月,原因主要是體內荷爾蒙增加的關係,使得懷孕媽媽感到噁心不適並嘔吐,但大多數醫師認為,孕吐是好兆頭,表示胎盤的生長狀況良好。研究指出,有孕吐經驗者,比起孕期沒有噁心或嘔吐症狀者,流產率和死產率都較低,且一般程度的孕吐並不會危害肚中寶寶的健康,所以並不用太擔心。 但若孕吐次數太頻繁和嚴重的話,就要當心是否有妊娠劇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若不即時治療,就有可能危害媽媽和胎兒,英國的凱特王妃(Catherine, Duchess of Cambridge)過去在懷孕期間,都出現妊娠劇吐的狀況,因為媒體的大幅報導,進而讓更多人認識這個醫學名詞。 妊娠劇吐可能會讓懷孕媽媽營養不足和電解質失衡,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所以若有嚴重孕吐的懷孕媽媽,建議盡早看醫生治療。 舒緩孕吐 10 招 少量多餐,可吃乾燥和鹹味的食物,如餅乾,會比湯湯水水,或口味甜、辣的食物還要好。 飯前或飯後,間隔半小時再喝水。 多次喝少量的水,或可吃果汁做成的冰塊。 聞聞檸檬或生薑,或喝檸檬水和吃西瓜,能減緩噁心狀況。(推薦閱讀:減重又助消化?蜂蜜檸檬水的4大好處) 只要有胃口就吃,而通常冷的食物比熱食更容易入口,因為味道比較不重。 若因環境氣味感到不適時,開窗戶或開電風扇。 有充足的休息,白天可午睡。 環境溫度不要太高,覺得熱時會加重噁心症狀。 早上醒來,起床前 15 分鐘吃蘇打餅乾。 吃一點點鹹洋芋片助開胃。 孕吐應避免的注意事項 吃東西後不要躺下。(同場加映:剛吃完藥別躺下!藥卡喉嚨恐致食道灼傷) 不能省略正餐,並避免空腹。 不吃辛辣的食物。 不要忽視孕吐情況。 孕吐到什麼程度需要看醫師?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盡快尋找專業醫師診治: 孕吐症狀愈來愈嚴重,影響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時。 孕吐伴隨身體疼痛或發熱時。 噁心和嘔吐持續到懷孕中期,即懷孕第 12 週之後。


妊娠疾病

懷孕期間您必須知道的事!罹患大腸癌

因為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又稱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與懷孕相似,所以懷孕期間要診斷出大腸癌非常困難。而且大腸癌是三種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之一,若您是孕婦,為了保護自己和寶寶的健康,應該要知道更多有關大腸癌的資訊。照著以下四個步驟做或許對您有幫助。 1. 臨床症狀 如上所述,常見的大腸癌症狀與懷孕相似。包括直腸出血、噁心、嘔吐。此外也可能會有腹痛、便祕、貧血等症狀。而且,因為大腸癌與懷孕有些症狀類似,所以多數在孕期中發生的大腸癌會比較晚被診斷出來,癌症常已經大量轉移到其它部位。 2. 診斷過程與結果 懷孕期間可經由內視鏡診斷出大腸癌,內視鏡是相對於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較安全的方式。只有在有充分證據顯示,有極高可能患有大腸癌時才可使用內視鏡,並且應盡可能延後到懷孕4~6個月之間施行。若您被診斷出有換氣不足(Hypoventilation)、低血壓(Hypotension)或其他會導致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子宮血流量減少及胎兒缺氧。 3. 胎兒風險的評估 目前並沒有證據,或研究指出母親的大腸癌會影響胎兒,因此懷孕期胎兒的存活率相當高。然而大腸直腸中的惡性腫瘤可能會影響懷孕結果。孕期若伴隨大腸腫瘤,每32名嬰兒中只有25名健康的嬰兒。也有因死產、早產或終止妊娠而死亡的情況。在胎兒與腫瘤無關且正常的清況下,一般不需要治療型流產。 4. 治療過程 若在懷孕期間被診斷出患有大腸直腸癌,會需要綜合婦產科醫師、周產期專科醫師、結腸直腸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及醫學腫瘤科醫師參與治療,以確認能盡早進行療程。應在懷孕20週前接受手術,若胎兒超過上述週數時建議將手術延後,這樣胎兒才能正常成長。 分娩過程不會受癌症影響,除非因腫瘤阻塞產道或前直腸壁而需要進行剖腹產。應接受胎盤檢驗確認癌細胞轉移狀況。在懷孕中後期進行化療對母體來說是安全的,但是胎兒可能會有子宮內發育遲緩或是早產風險。儘管沒有證據顯示在後期接受治療的副作用,不過,不能完全排除寶寶因化療影響認知發展的可能性,因為寶寶的腦部不會在懷孕期間完全發育,甚至在幼年期都還會持續發育。 若您的腫瘤在第三期,可能會建議您使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的輔助療法,但記得要好好與醫師討論風險和優點。最危險的併發症可能會發生在妊娠第3~12週。5-FU在動物實驗中會導致畸胎,也有部分人體研究顯示會導致畸胎。在懷孕初期自然流產和足月生產有關。另外,大腸癌控制可能也會使用放射輔助療法。不建議在懷孕期間對骨盆使用放射治療,因為可能會傷害胚胎。懷孕期間使用放射治療時內科醫師應隨時衡量胎兒暴露的放射量。產後可考慮在骨盆進行放射治療,但是應與病患討論後再進行,因為此治療可能導致不孕。


懷孕保養

準媽媽的健康零食好選擇~西式餐點

準媽媽的肚子裡有個寶寶一直在長大,因此媽媽的胃總是難免餓得呱呱叫,不過,由於媽媽們攝取的飲食會直接影響到媽媽和寶寶的健康,因此,就算您很餓,也不可以吃下各式各樣的食物。我們都知道懷孕的媽媽很辛苦,因此這篇文章將介紹一些健康零食,來滿足您懷孕時必須攝取的營養素,而且每個健康零食才大約 200~300 大卡,不僅可以滿足您的口,更可以照顧到您的健康。 蘋果和起司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時候就都沒有攝取足夠的纖維,懷孕的媽媽也是,更不用說懷孕時每日必須攝取的纖維量需要提高到28~30公克。而且,因為媽媽在妊娠期的前3個月會有晨吐的現象,因此很難攝取到足夠的纖維量。所以,解決的辦法就是飲食中多加入一些蔬菜水果,可幫助攝取足夠的纖維,同時也能補充水分。 您需要先準備 1 顆中等大小的蘋果和起司。因為,一顆中等大小的蘋果雖然只有95大卡,但卻含有4克以上的纖維,而且蘋果皮富含果膠(Pectin),這種可溶性纖維能改善腸胃的健康。此外,蘋果很方便取得,且十分方便攜帶,因此非常好準備。 另外,當您懷孕時,鈣質的攝取也非常重要。鈣這個礦物質能維持牙齒與骨頭健壯,也可以讓您的寶寶有健康的骨骼。若懷孕的媽媽沒有從食物或補充劑中攝取到每日足夠的鈣,胎兒就會從媽媽身上取得鈣,因此就會使媽媽的身體缺少鈣質。令人驚訝的是,孕婦專用維生素雖然有很多重要的養分,但通常都沒什麼鈣,因此請勿太過依賴孕婦專用維生素產品。好險,只要吃一片約28公克的巧達起司,就可攝取約 200 毫克的鈣,也就是每日所需的20%;另外,每一片巧達起司也含有9克的脂質,熱量 110 大卡,可以幫助懷孕的媽媽們能夠邊吃邊攝取一日所需的熱量。 英式鬆餅加蛋 大家都知道維生素D對人體很重要,因為若沒有維生素D,人體就無法吸收鈣,而鈣是人體內需要很重要的營養素之一。除此之外,維生素 D 還可預防癌症、增強免疫力和抗發炎。 維生素D對懷孕的媽媽更為重要,因為它能幫助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生長,並確保寶寶一出生就有正常運作的免疫系統。準媽媽每天需要6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 D;美國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更表示媽媽每天需要高達4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 D。 因此,英式鬆餅加蛋就可以滿足準媽媽們的營養需求,而且蛋黃含有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因此請不要只攝取蛋白,蛋黃也一樣的重要。除此之外,蛋黃含有膽鹼(Choline),是寶寶大腦發育很重要的必須營養素。此外,膽鹼還可預防寶寶的先天缺陷。因此懷孕的媽媽應每天應該攝取 450 毫克的膽鹼,且單單一顆蛋就富含 125 毫克的膽鹼。另外,攝取維生素D,也可從含營養強化乳、鮭魚和鮪魚罐頭下手。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懷孕保養

皮膚灼熱想搔癢?懷孕10撇步抗濕疹

濕疹(Eczema)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對不少懷孕婦女會造成程度不等的皮膚困擾,輕微的症狀包括皮膚乾燥、灼熱、搔癢,嚴重些還會出血,但慶幸的是,濕疹並無傳染力,因此透過一些處置和預防措施,便能有效緩解懷孕時這個問題。 懷孕時為什麼會有濕疹? 濕疹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造成的原因包括: 基因遺傳:這種濕疹有遺傳性,病人和其家族可能也會有氣喘(Asthma)或其他過敏。 過敏原:懷孕時周遭有許多過敏原,這些過敏原或許對其他人無害,但可能對當事人有影響。 其他類型的濕疹可能會因化學物質、清潔劑、酵母、金屬(例如耳環)等所引起。 懷孕10個撇步預防濕疹 使用舒緩的藥物:可以諮詢醫師,了解最佳的因應措施,有許多局部療法可治療此疾病,一些類固醇藥物可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例如: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可有效改善皮膚癢的症狀,而煤焦(Coal tar)也能幫助舒緩。 避免接觸刺激物:例如動物的毛、部分食物等潛在刺激物,請盡量避免接觸。 使用天然的日常用品:請不要使用添加香料、酒精的產品或個人保養用品。 別長期浸泡水裡:儘量別長時間待在水中,例如沖澡或游泳。 保持肌膚濕潤:避免皮膚乾燥、龜裂。 穿著寬鬆衣物:請選擇寬鬆的棉製衣物,不要穿太多件,並避免材質粗糙、合成纖維的衣物,同時最好別待在過熱的環境,導致汗流滿身,否則容易引起濕疹。 小心溫溼度的變化:請儘量避免溫濕度驟變,因為溫度激增會刺激出汗,而濕度突然降低則會導致皮膚乾燥、濕疹復發。 別用指甲摳抓癢:請勿用指甲抓皮膚發癢的地方,否則會讓症狀惡化、皮膚受傷,進而引起細菌感染,因此請用冷敷的方式,並將指甲剪短、剪圓,若睡覺時會無法克制想抓癢,建議可戴手套睡覺。 平時多紓壓:多注意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別讓自己壓力過大,因此日常紓壓也很重要,否則會加劇濕疹發作。 請餵寶寶喝母乳:雖然為寶寶喝母乳無法治療濕疹,但研究發現可預防寶寶得到濕疹。


妊娠疾病

懷孕後眼睛乾浮腫模糊~這樣做改善

咦?怎麼看東西有點不清楚?懷孕中的婦女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視力出現了一些變化,好像看得比較不清楚了,這其實和懷孕有關,懷孕時眼睛會出現一些情況,身體也可能出現一些反應。本文將探討懷孕時眼睛和視力會有什麼影響、這些影響和一些疾病症狀的關聯,以及如何處理眼睛所遇到的變化。 眼睛視力的變化和身體反應 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遇到一些眼部變化,通常在生產後會恢復,若沒有改善則需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眼睛乾燥:眼淚是能滋潤眼睛的,懷孕時荷爾蒙會控制眼淚的分泌量,孕婦因為荷爾蒙量改變,眼淚的生成會減少,造成眼睛乾燥,戴隱形眼鏡的孕婦,眼睛可能會更乾燥。 眼皮浮腫:懷孕時荷爾蒙的改變,也會造成身體水分殘留,這使得眼皮會看起來脹脹、腫腫的。 看東西模糊:這也是身體殘留的水分所造成,不只眼皮會脹大,角膜也是一樣,角膜的形狀和厚度,也會有所改變,而造成視力有些模糊。 偏頭痛(Migraine):懷孕時視力出現變化,眼睛對光線敏感,可能讓孕婦頭痛不舒服。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起因為視網膜底部有液體流出,導致視野模糊或扭曲,懷孕時有可能患此症狀,看東西若呈現扭曲,就要去找驗光師和醫師了。 眼睛的變化與一些疾病的關聯 有一些懷孕時的疾病也會影響到眼睛: 子癲前症(Preeclampsia):這個疾病對孕婦及胎兒都有風險。子癲前症的病人通常有高血壓(Hypertension)、尿液含高蛋白,會造成眼睛看到閃光或斑點、視力模糊、眼睛對光線敏感等。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這是一種孕婦會患的疾病。患此病時,其高血糖會損害輸送血液到視網膜的小血管,這可能造成視力模糊,或其他嚴重的眼疾。 眼睛產生變化時的處理方式 懷孕時有可能遇到視力或眼部變化的問題,想改善這些變化,可以試著改變一些生活習慣,或是採取一些措施: 當眼睛感到乾燥時,可以嘗試用人工淚液來滋潤眼睛,但若是戴隱形眼鏡的話就要注意,有些人工淚液含防腐劑,可能損害隱形鏡片,可以的話先諮詢醫師,自己買的人工淚液,成分是否適合戴隱形眼鏡的人。另外,美國眼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表示,食用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堅果、鮭魚、亞麻仁(Flaxseed)等等,有助於舒緩眼睛乾燥。 眼皮浮腫的情形若發生,盡量吃健康、低含鈉的飲食,並多喝水,這樣可以減少身體水分殘留,紓緩眼皮浮腫。 看東西模糊時,就讓眼睛多休息,若看不清楚時,眼睛也不要用力試著看清楚;若要讀書時,也要有充足光線。此外,不要過度矯正視力,像是換鏡片度數更重的眼鏡,因為一旦習慣了,之後可能也得配戴度數較重的鏡片了。


懷孕保養

懷孕的關鍵營養素~這些要特別補充

懷孕期間的營養攝取很重要,需要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維持媽媽的健康,並供給寶寶發育,尤其是某些關鍵營養素,在懷孕後需求量會增加,需要多攝取,而在這漫長的10個月孕期中,究竟哪些階段該補充哪些營養素,又可從哪些食材中攝取,或是需要額外補充營養錠呢? 孕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初期(0~3月)、中期(4~6月)與後期(7~9月),通常懷孕初期的媽咪們,可能會有孕吐、缺乏食慾等情況,所以需留意攝取營養是否均衡,但仍不需要額外增加攝取的熱量。到了懷孕中、後期,寶寶才會從母體吸收營養,每天需多攝取約300大卡的熱量,而有一些營養素為了供給寶寶成長發育,而在這些期間容易缺乏,需多加補充,包括下列5種: 1. 葉酸(Folic Acid) 葉酸可幫助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 bifida)等,建議從開始準備懷孕至孕期12週期間,多補充葉酸,每日建議攝取量為400微克(μg,即千分之一毫克),常見富含葉酸的食物,有深綠色蔬菜、豆製品、堅果及柑橘類水果等。 有些女性可能需要攝取更多,例如自己或伴侶有神經管缺陷、本身有糖尿病(Diabetes)或是有服用抗癲癇(Anti-epileptic)的藥物等,建議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攝取更多葉酸。 2. 鐵質(Iron) 為了造足夠的血來輸氧給寶寶與媽咪,本身需要有足夠的鐵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mg),懷孕29週後則需增加至每日45毫克。常見含鐵食材如紅肉(如豬牛羊等)、深綠色蔬菜、豆類與豆製品、堅果等。若有貧血問題可需諮詢醫師,了解是否需額外補充鐵劑。 3. 鈣(Calcium) 在4~9個月時,胎兒因為發育骨頭和牙齒需要鈣質,所以孕婦要攝取較多鈣質,以免自己的鈣質流失,常見含鈣食物如乳製品、綠色蔬菜、豆腐與小魚乾等。 4. 維生素D 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微克,維生素D可經由曬太陽來補充,每週2~3次,每次曬10~20分鐘。建議曬太陽時請避免陽光強烈時段(通常為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且記得不要撐傘或穿長袖遮曬,否則沒有效果。另外平時也可透過如魚(如鮭魚、鯖魚)、蛋、乳製品,及蕈菇類(黑木耳、香菇)等食材攝取。 5. 碘(Iodine) 碘對胎兒的腦部發育很重要,若孕期缺乏碘,可能會造成智能障礙或耳聾等情況,嚴重也可能導致流產,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00微克,烹飪時可加入碘鹽調味,但每天不超過6克。其他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海藻類蔬菜,但若有甲狀腺相關疾病患者,建議先諮詢醫師了解適合的攝取量。 除了上述項目之外,當然還有許多營養素例如蛋白質、維生素B12及維生素C等,都是孕期所不可或缺的,但通常在天然完整的食材(含上述的食材例子)中,也可攝取到這些營養成分,若額外補充則可能會過量。重要的是多選擇天然、少吃加工食品或油炸食物,即可容易攝取充分與多樣的營養。 但若是素食主義或有食物過敏(例如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的媽咪們,可能會較難攝取足夠的鐵和維生素B12,建議諮詢醫師有關飲食內容,以及有無營養補充品的需求建議。


懷孕保養

孕婦營養須知:魚油怎麼補才不傷寶寶

魚油是一種健康補充劑,一般人可正常使用,增進健康,但對孕婦和胎兒來說,卻不盡然。懷孕使用魚油營養補充劑前,先來認識它的好處、相關安全問題,以及替代品,別胡自亂補,聰明反被聰明誤。 魚油對孕婦和寶寶的益處 Omega 3脂肪酸對寶寶的發育很重要,除了與神經和視覺細胞膜的成長息息相關,也對改善嬰兒的免疫系統、降低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很有幫助,也就是為什麼它對懷孕和哺乳中的女性來說,是餐餐必備的營養素之一。而魚油,正是攝取Omega 3最容易的來源之一。 一篇於2006年發表的澳洲研究,將98位健康的女性分成兩組,從懷孕第20週開始到生產為止,一組每天服用4公克的橄欖油,另一組則服用4公克的魚油。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兩組受試者的孩子到了2歲半時,發育和語言能力都相差無異,但母親有食用魚油的小孩,有較佳的手眼協調能力。此外,目前也有其他研究證實孕婦若攝取魚油,能降低孩子罹患氣喘(Asthma)、特異體質過敏症(Atopy),如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的風險。 Omega 3來源不只有魚油補充劑 每種魚油的生產方式不同,並不是每一種對寶寶來說都安全。用魚肝做成的Omega 3補充劑,如魚肝油,因為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很容易引起寶寶肝中毒等其他致死的損害。攝取Omega 3最好的方法,其實是食用加工過的魚。若每週能食用2份以上的多脂魚,如鮭魚、鯖魚、鮪魚,就不需要額外食用魚油補充劑。只有在無法接受魚腥味,或在無法食用魚類的狀況下,才會建議服用魚油補充劑。懷孕和哺乳中的素食者,則可食用從藻類萃取的Omega 3補充劑。總而言之,Omega 3對寶寶固然重要,但媽媽們不一定要從魚油補充劑才能攝取這個營養素。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