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週期

懷孕週期從 0~42 週分為: 懷孕初期 、 中期 、 後期 ,這裡收錄了懷胎十月期間的各種資訊,包括胎兒的狀況、母親的身體變化等,也包含了妊娠疾病、懷孕如何保養、懷孕日記等主題。( 預產期及懷孕週期計算器請點此 )

基礎知識

懷孕週期

營養秘訣「蓁」心分享 三寶媽婦產科名醫陳昱蓁:挑對維他命,才能補到關鍵營養|醫師幫幫我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一人吃兩人補」,若孕吐嚴重,常擔心「如何補足關鍵營養?」《Hello醫師》特邀三寶媽名醫、高雄榮總醫院婦產科生殖專家陳昱蓁醫師,在「醫師幫幫我—蓁心話」節目現身說法,詳述她如何以「神農嚐百草」精神,挑對維他命,不僅在忙碌的日常生活節省時間,同時也為自己和寶寶補足關鍵營養。 陳昱蓁醫師以「三寶媽」的經驗說,懷孕後,對氣味特別敏感,常孕吐反胃到懷疑人生,「三餐吃多少吐多少,營養當然不夠」;因此,她以婦產科名醫的專業身分,建議孕媽咪可挑選「雀巢媽媽 DHA 綜合維他命」,每天早上一顆,便可以有效率地補充每天關鍵營養素,如足量 200 毫克的 DHA、鐵、葉酸等,輕鬆方便又省時,孕媽咪們也可多花點時間放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陳昱蓁醫師說,經挑選後,「雀巢媽媽 DHA 綜合維他命」適口性最好,沒有怪味道;原來,其關鍵在於雀巢獨特的「Trio-Pro 鎖養技術」,可避免不好的味道,讓媽媽們輕鬆吃、不用忍耐,還可以幫助營養不易被胃酸破壞,到腸道才溶解釋放。 陳昱蓁醫師也說明,許多媽媽在挑選孕期維他命時會好奇,為什麼有些配方沒有添加鈣質?她解釋:「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飲食指南都有提到,鈣與鐵一起食用會影響吸收率,因此,建議要分開攝取」;她提醒,營養補充品要能讓媽媽們有動力地輕鬆吃、持續吃,營養才會確實補充。

探索更多懷孕週期類別

看更多 懷孕週期 相關文章

妊娠疾病

懷孕後眼睛乾浮腫模糊~這樣做改善

咦?怎麼看東西有點不清楚?懷孕中的婦女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視力出現了一些變化,好像看得比較不清楚了,這其實和懷孕有關,懷孕時眼睛會出現一些情況,身體也可能出現一些反應。本文將探討懷孕時眼睛和視力會有什麼影響、這些影響和一些疾病症狀的關聯,以及如何處理眼睛所遇到的變化。 眼睛視力的變化和身體反應 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遇到一些眼部變化,通常在生產後會恢復,若沒有改善則需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眼睛乾燥:眼淚是能滋潤眼睛的,懷孕時荷爾蒙會控制眼淚的分泌量,孕婦因為荷爾蒙量改變,眼淚的生成會減少,造成眼睛乾燥,戴隱形眼鏡的孕婦,眼睛可能會更乾燥。 眼皮浮腫:懷孕時荷爾蒙的改變,也會造成身體水分殘留,這使得眼皮會看起來脹脹、腫腫的。 看東西模糊:這也是身體殘留的水分所造成,不只眼皮會脹大,角膜也是一樣,角膜的形狀和厚度,也會有所改變,而造成視力有些模糊。 偏頭痛(Migraine):懷孕時視力出現變化,眼睛對光線敏感,可能讓孕婦頭痛不舒服。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起因為視網膜底部有液體流出,導致視野模糊或扭曲,懷孕時有可能患此症狀,看東西若呈現扭曲,就要去找驗光師和醫師了。 眼睛的變化與一些疾病的關聯 有一些懷孕時的疾病也會影響到眼睛: 子癲前症(Preeclampsia):這個疾病對孕婦及胎兒都有風險。子癲前症的病人通常有高血壓(Hypertension)、尿液含高蛋白,會造成眼睛看到閃光或斑點、視力模糊、眼睛對光線敏感等。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這是一種孕婦會患的疾病。患此病時,其高血糖會損害輸送血液到視網膜的小血管,這可能造成視力模糊,或其他嚴重的眼疾。 眼睛產生變化時的處理方式 懷孕時有可能遇到視力或眼部變化的問題,想改善這些變化,可以試著改變一些生活習慣,或是採取一些措施: 當眼睛感到乾燥時,可以嘗試用人工淚液來滋潤眼睛,但若是戴隱形眼鏡的話就要注意,有些人工淚液含防腐劑,可能損害隱形鏡片,可以的話先諮詢醫師,自己買的人工淚液,成分是否適合戴隱形眼鏡的人。另外,美國眼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表示,食用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堅果、鮭魚、亞麻仁(Flaxseed)等等,有助於舒緩眼睛乾燥。 眼皮浮腫的情形若發生,盡量吃健康、低含鈉的飲食,並多喝水,這樣可以減少身體水分殘留,紓緩眼皮浮腫。 看東西模糊時,就讓眼睛多休息,若看不清楚時,眼睛也不要用力試著看清楚;若要讀書時,也要有充足光線。此外,不要過度矯正視力,像是換鏡片度數更重的眼鏡,因為一旦習慣了,之後可能也得配戴度數較重的鏡片了。


懷孕保養

懷孕的關鍵營養素~這些要特別補充

懷孕期間的營養攝取很重要,需要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維持媽媽的健康,並供給寶寶發育,尤其是某些關鍵營養素,在懷孕後需求量會增加,需要多攝取,而在這漫長的10個月孕期中,究竟哪些階段該補充哪些營養素,又可從哪些食材中攝取,或是需要額外補充營養錠呢? 孕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初期(0~3月)、中期(4~6月)與後期(7~9月),通常懷孕初期的媽咪們,可能會有孕吐、缺乏食慾等情況,所以需留意攝取營養是否均衡,但仍不需要額外增加攝取的熱量。到了懷孕中、後期,寶寶才會從母體吸收營養,每天需多攝取約300大卡的熱量,而有一些營養素為了供給寶寶成長發育,而在這些期間容易缺乏,需多加補充,包括下列5種: 1. 葉酸(Folic Acid) 葉酸可幫助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 bifida)等,建議從開始準備懷孕至孕期12週期間,多補充葉酸,每日建議攝取量為400微克(μg,即千分之一毫克),常見富含葉酸的食物,有深綠色蔬菜、豆製品、堅果及柑橘類水果等。 有些女性可能需要攝取更多,例如自己或伴侶有神經管缺陷、本身有糖尿病(Diabetes)或是有服用抗癲癇(Anti-epileptic)的藥物等,建議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攝取更多葉酸。 2. 鐵質(Iron) 為了造足夠的血來輸氧給寶寶與媽咪,本身需要有足夠的鐵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mg),懷孕29週後則需增加至每日45毫克。常見含鐵食材如紅肉(如豬牛羊等)、深綠色蔬菜、豆類與豆製品、堅果等。若有貧血問題可需諮詢醫師,了解是否需額外補充鐵劑。 3. 鈣(Calcium) 在4~9個月時,胎兒因為發育骨頭和牙齒需要鈣質,所以孕婦要攝取較多鈣質,以免自己的鈣質流失,常見含鈣食物如乳製品、綠色蔬菜、豆腐與小魚乾等。 4. 維生素D 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微克,維生素D可經由曬太陽來補充,每週2~3次,每次曬10~20分鐘。建議曬太陽時請避免陽光強烈時段(通常為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且記得不要撐傘或穿長袖遮曬,否則沒有效果。另外平時也可透過如魚(如鮭魚、鯖魚)、蛋、乳製品,及蕈菇類(黑木耳、香菇)等食材攝取。 5. 碘(Iodine) 碘對胎兒的腦部發育很重要,若孕期缺乏碘,可能會造成智能障礙或耳聾等情況,嚴重也可能導致流產,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00微克,烹飪時可加入碘鹽調味,但每天不超過6克。其他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海藻類蔬菜,但若有甲狀腺相關疾病患者,建議先諮詢醫師了解適合的攝取量。 除了上述項目之外,當然還有許多營養素例如蛋白質、維生素B12及維生素C等,都是孕期所不可或缺的,但通常在天然完整的食材(含上述的食材例子)中,也可攝取到這些營養成分,若額外補充則可能會過量。重要的是多選擇天然、少吃加工食品或油炸食物,即可容易攝取充分與多樣的營養。 但若是素食主義或有食物過敏(例如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的媽咪們,可能會較難攝取足夠的鐵和維生素B12,建議諮詢醫師有關飲食內容,以及有無營養補充品的需求建議。


懷孕保養

孕婦營養須知:魚油怎麼補才不傷寶寶

魚油是一種健康補充劑,一般人可正常使用,增進健康,但對孕婦和胎兒來說,卻不盡然。懷孕使用魚油營養補充劑前,先來認識它的好處、相關安全問題,以及替代品,別胡自亂補,聰明反被聰明誤。 魚油對孕婦和寶寶的益處 Omega 3脂肪酸對寶寶的發育很重要,除了與神經和視覺細胞膜的成長息息相關,也對改善嬰兒的免疫系統、降低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很有幫助,也就是為什麼它對懷孕和哺乳中的女性來說,是餐餐必備的營養素之一。而魚油,正是攝取Omega 3最容易的來源之一。 一篇於2006年發表的澳洲研究,將98位健康的女性分成兩組,從懷孕第20週開始到生產為止,一組每天服用4公克的橄欖油,另一組則服用4公克的魚油。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兩組受試者的孩子到了2歲半時,發育和語言能力都相差無異,但母親有食用魚油的小孩,有較佳的手眼協調能力。此外,目前也有其他研究證實孕婦若攝取魚油,能降低孩子罹患氣喘(Asthma)、特異體質過敏症(Atopy),如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的風險。 Omega 3來源不只有魚油補充劑 每種魚油的生產方式不同,並不是每一種對寶寶來說都安全。用魚肝做成的Omega 3補充劑,如魚肝油,因為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很容易引起寶寶肝中毒等其他致死的損害。攝取Omega 3最好的方法,其實是食用加工過的魚。若每週能食用2份以上的多脂魚,如鮭魚、鯖魚、鮪魚,就不需要額外食用魚油補充劑。只有在無法接受魚腥味,或在無法食用魚類的狀況下,才會建議服用魚油補充劑。懷孕和哺乳中的素食者,則可食用從藻類萃取的Omega 3補充劑。總而言之,Omega 3對寶寶固然重要,但媽媽們不一定要從魚油補充劑才能攝取這個營養素。


懷孕保養

別緊張~懷孕冒出這些皮膚問題很正常

懷孕的媽咪們可能都會注意到自己的皮膚隨著懷孕後出現一些改變,有些人會覺得皮膚變好、臉頰紅潤,有些人覺得皮膚粗糙暗沉又容易長痘痘,而坊間也有針對皮膚變化,來判斷寶寶性別的說法,若孕期皮膚變水亮即是懷女寶寶,反之若皮膚粗糙長痘痘即男寶寶。其實目前尚無醫學研究能證實此說法,有許多醫師也認為這只是無稽之談。 懷孕期間因體內荷爾蒙波動,而使皮膚、頭髮和指甲的外觀產生變化,以下是6種常見的皮膚狀況與原因: 1. 痘痘:雄性激素刺激分泌大量油脂 血液循環和油脂分泌量,是影響孕婦皮膚水亮的關鍵,但也是導致痘痘的元凶之一。由於孕期體內會增加雄性激素(Androgen),而皮脂腺會因此刺激而分泌大量的油脂,產生黑頭粉刺或痘痘。通常這類情況在生完小孩後,就會恢復正常,不需過度擔心。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避免使某些抗痘產品,若含有異維甲酸(Isotretinoin,也稱異維A酸)和A酸(Tretinoin)等成分,可能會造成寶寶先天缺陷,請避免使用。 2. 妊娠紋:擦乳液與運動有幫助 美國南海岸醫學中心(South Shore Medical Center)皮膚科醫師喬治克勞普佐斯(George Kroumpouzos)表示,超過90%的孕婦,會在懷孕期間因為肚皮快速擴大,而出現粉紅色或紫色的妊娠紋,甚至連胸部、臀部和大腿上,也可能會有。 所以建議在懷孕時,隨時擦身體乳液滋潤肌膚,以及適度運動,來幫助肚皮和其他部位肌膚的延展性。 3. 靜脈曲張:子宮血流量增加壓迫靜脈 靜脈曲張有一部分原因是受荷爾蒙的影響,另外,在懷孕時子宮的血流量會增加,但隨著寶寶長大,而日漸壓迫骨盆腔與下肢的靜脈,使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受影響,導致腿上出現腫起的血管,且外觀為紫藍色。 靜脈曲張也可能會發生在外陰、陰道等部位,在臉部、頸部和手臂上,也容易出現細小的紅色靜脈,但是在寶寶出生後會逐漸褪色。 4. 皮疹:妊娠蕁麻疹搔癢最困擾 妊娠蕁麻疹(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簡稱PUPPP)是一種最讓孕婦困擾的病狀,通常會從腹部開始延伸到四肢,起紅疹或小水泡,嚴重時會凸起成大塊的紅腫,感覺極度搔癢,甚至會影響睡眠。有時醫師會視情況開止癢外用藥,或類固醇等藥物,來控制癢的情況。(推薦閱讀:什麼是蕁麻疹?蕁麻疹的原因、症狀和治療) 5. 黃褐斑或黑斑:白天出門做好防曬 懷孕期間,黑色素較容易沉澱在臉部等部位,所以最好避免早上10點到下午2點之間曬太陽,並記得在烈日下戴帽子或擦防曬乳,不過這些孕期所產生的斑,可能會在生產後漸漸褪色。(推薦閱讀:夏天皮膚癢又過敏?9 個夏季皮膚解決之道) 6. 體毛生長旺盛:生產後6個月恢復正常 懷孕時因荷爾蒙的變化,會促使毛髮生長,有些孕婦的頭髮會看似更強韌健康,甚至其他部位如臉上或脖子上,還多長了毛髮。若媽咪們因此而困擾想除毛,請注意使用乾淨的除毛刀,或用蜜蠟除毛,這些都是安全的,不過別擔心,這種情況在生產後6個月左右,就會恢復正常了。


妊娠疾病

懷孕開心不起來!產前憂鬱症狀與治療

產前憂鬱症(Antepartum depression)是一種情緒疾病,是因為懷孕使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而影響了大腦化學物質的平衡。產前憂鬱症相當常見,但很多人會將其症狀誤認為單純的荷爾蒙失調,而沒有及時治療。忽略產前憂鬱症有可能會對母親和胎兒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了解此病的相關症狀很重要,及早發現,才能對症下藥。 產前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 若孕婦有以下症狀,且持續超過三週,則可能罹患產前憂鬱症: 一直感到難過 注意力下降 有睡眠問題,睡太多或睡太少都算 對原本喜歡做的事變得沒興趣 開始一直思考死亡、自殺,覺得人生沒希望 焦慮 覺得愧疚、自己很沒用 飲食習慣改變 為什麼會罹患產前憂鬱症? 可能造成孕婦罹患產前憂鬱症的原因有: 感情出問題 家族或個人病史 曾遭到虐待、心中仍有創傷 曾接受不育治療 曾流產 生活中有壓力 懷孕過程中碰到很多問題,例如孤立、不被任何人支持 產前憂鬱症可以怎麼治療? 有很多方式可以治療產前憂鬱症,包括: 參加互助組織 進行個人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光療(Light therapy) 使用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使用藥物治療產前憂鬱症有可能會讓人早產,或使新生兒出現肺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若是在懷孕後期(第三孕期)服用抗憂鬱藥物,嬰兒出生時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倒縮,導致嬰兒壽命變短、有呼吸問題、餵食困難、悸動、過敏、低血糖等。孕婦服用的藥物都會影響到胎兒,因此醫師要經過非常謹慎的考慮過後,才決定是否要用藥物治療。若懷孕前有在服用其他精神科藥物,在沒有醫師的指示下不可擅自停藥,否則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危險。


懷孕保養

懷孕肚子餓~2道堅果混水果的點心

媽媽的肚子裡有個寶寶一直在長大,一張嘴要餵兩個人,當然很容易餓。這篇文章就要為媽媽們介紹一些點心,營養豐富、熱量低,又很容易準備,可以安心吃不怕造成自己或寶寶的負擔。 黑巧克力混果乾和堅果 食材:南瓜籽、酸櫻桃乾、杏仁、黑巧克力塊,每種食材份量約半杯。亦可用核桃、沒加糖的椰子片、芒果乾和腰果代替。 製作方法:每種食材約準備半杯,均勻混和即可享用,或者可以與牛奶、豆漿等液體,一起用攪拌機打碎飲用。(延伸閱讀:豆漿製作流程4步驟!完整豆漿煮法技巧大公開) 營樣介紹: 堅果富含鈣、維生素D和鎂,能維持骨頭和牙齒的健康。準媽媽每日需要的鎂量約為300毫克,只要1/4杯的南瓜籽就能達到。酸櫻桃乾富含天然的褪黑激素,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很適合有睡眠問題的孕婦。不只用本文介紹的方法食用,酸櫻桃乾亦可泡麥片吃,作為睡前點心。黑巧克力富含黄烷醇,能保護心臟,降低血壓。黑巧克力還有鎂、銅、鋅、錳和磷,都是建構骨骼的必要礦物質。每1盎司的杏仁含有76毫克的鈣、1毫克的鐵,和3.5克的纖維。而且杏仁所含的脂質為單元不飽和脂肪,對心臟很健康。杏仁除了直接吃,加到優格、燕麥粥或沙拉中食用也很棒。 希臘優格拌藍梅核桃 食材:原味希臘優格、藍莓、切碎的核桃,份量依個人喜好決定。 製作方法:在希臘優格上撒上藍莓和碎核桃就完成了,食用前可攪拌均勻。 營樣介紹: 希臘優格是非常棒的奶製品,156毫升就有14克蛋白質(同樣分量的牛奶,蛋白質含量只有一半),並能提供15%一般人每天所需的鈣量。希臘優格也富含益生菌,能改善消化系統。藍莓則富含抗氧化的成分,有助於身體對抗自由基,而且熱量少,又有纖維。核桃也有豐富的纖維,還有Omega-3脂肪酸,以及維生素B群生物素,能讓人從飲食中獲取能量。


懷孕保養

椰子水沁涼消暑!懷孕喝也有9點好處

冰冰涼涼、微帶香甜的椰子水,在炙熱的夏天喝上一杯最消暑了。孕婦的體溫通常比一般人高,喝椰子水除了降溫止渴,其實對孕婦來說也有很多其他好處,以下列出九個好處報你知! 1. 作為天然利尿劑 懷孕期間,維持體內正常的尿酸值很重要。椰子水含有鉀和鎂兩種礦物質,可促進排尿,有助於身體排毒,和清潔尿道,可避免腎臟和尿道感染和結石。上述的這些優點,也都可以幫助降低早產的風險。 2. 提供必要的電解質 晨吐、噁心、腹瀉等懷孕症狀,會讓孕婦很容易脫水,因此懷孕期間需多多補充電解質。椰子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鈉、鈣、鉀、磷,可以為身體提供電解質,也可以促進肌肉功能,並調節體內酸鹼值和血壓。 3. 緩解胃灼熱和便秘 椰子水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消化、控制體內酸鹼值、中和胃酸,並避免便祕和胃灼熱,兩種常見的懷孕問題。椰子水的退熱功能,也有助於改善膽熱(Bilious Fever)和膽汁性嘔吐。 4. 抗氧化避免感染 椰子水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可增強免疫系統、避免感染。除此之外,椰子水還含有月桂酸,可以殺死壞菌,留下好菌,避免孕物感染流感等病毒。 5. 促進心臟健康 喝椰子水得到的鉀、鎂和月桂酸,可以幫助調節血壓、血糖、血液循環,並增加好膽固醇,和減少壞膽固醇。在分娩前三個月,當產期壓力愈來愈大時,建議每天一杯椰子水,可以調節身心。 6. 維持健康體重 椰子水熱量低,且不含脂肪,喝了不但不會使人增加體重,甚至還有避免脂肪堆積的效果。天然的椰子水也不含任何人工香料或有害物質,是取代含糖飲料的最佳選擇。(馬上計算:懷孕體重計算器:懷孕體重控制、計算合理增重範圍) 7. 幫助運動後恢復體力 椰子水是一種天然的滋補飲料,可在人脫水、疲勞、筋疲力竭時提供能量。椰子水也可以作為運動後喝的能量飲料,不但能補充水分,還能提升肌膚彈性,減少妊娠紋生成。 8. 降低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如上述所說,因椰子水幾乎不含糖,喝了不用擔心血糖變高,所以可以降低得到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的風險。 9. 增加母體羊水 在懷孕的第 6~9 個月時喝椰子水,可以增加羊水、血液,並增進身體循環,能為胎兒營造更好的生長發育環境。椰子水的各種營養不只對媽媽有好處,喝下後寶寶一樣也會受惠。(同場加映:懷孕可以喝椰子水嗎?如何挑選、攝取量和副作用一覽)


懷孕保養

懷孕吃肉要小心!肉品沒熟恐染寄生蟲

懷孕後,身體需要許多種類的營養素來支持媽媽和胎兒的生命,因此,孕婦需要審慎安排健康的飲食計畫,並注意飲食的均衡,避免攝取不適合食物;如各位所知,攝取肉類是吸收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但懷孕時吃肉安全嗎?又有哪些地方需要多留意呢?一起來探究吧! 懷孕的飲食須知 為了確保飲食安全,請以適當方式儲藏、準備及烹煮肉品,這表示不論是牛、豬、家禽或魚類都不可生食,也必須完全煮熟,因為肉品可能潛藏寄生蟲和細菌,例如:李斯特菌( Listeria)、弓漿蟲(Toxoplasma)和沙門氏菌(Salmonella),會導致食物中毒,對於懷孕婦女不太安全。 李斯特菌:一般來說,李斯特菌症通常不會發生在健康的人身上,然而,對懷孕婦女來說,情況完全不同。如果在懷孕期間食用受李斯特菌感染的食物,可能罹患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甚至,李斯特菌還會傳染給肚子裡的小孩,導致流產、死產、早產、新生兒體重過輕、腦膜炎(Meningitis )等不同程度傷害。 弓漿蟲:這是一種會引起弓蟲症(Toxoplasmosis) 的微小寄生蟲,如果孕婦有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嚴重疾病,對胎兒來說,也可能造成死產、出生缺陷,以及長期神經損傷。 沙門氏菌:這種菌對孕婦來說也十分危險,會導致高燒、嘔吐、腹瀉以及脫水,甚至還有早產和流產等潛在風險。 如何烹調肉類? 在廚房準備一個食物溫度計,將豬牛羊等肉品煮到至少攝氏70度,禽類肉品則煮至攝氏74度,並請確認肉品已經完全煮熟,中間沒有任何粉紅色。 孕婦可以吃醃肉和煙燻肉嗎? 熟食肉品,例如熱狗、培根、乾式香腸、肉醬或是煙燻肉等,都可能含有細菌,即使放置冰箱裡,也只是減緩細菌生長,因此,建議懷孕婦女少吃這些熟食肉類。 孕婦可以吃烤肉嗎? 烤肉雖然已經過高溫煮熟了,降低細菌和寄生蟲的殘存問題,但卻可能提高致癌的風險,這是因為肉品在爐火上烤或煎時,動物蛋白質會產生多環胺類(Heterocyclic Amines),導致致癌風險增加。 此外,若將肉汁滴進火中,會產生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這則是另一種致癌物質。若真的要吃烤肉,建議多參考下列6點方式,來降低風險吧!(推薦閱讀:烤肉致癌吃不吃?2大撇步安心吃烤肉) 烹煮前,將肉品外圍可見的肥肉去除。 先將肉品放至微波爐微波數分鐘,縮短烤肉的時間。 請勿將肉直接放在火上烤。 烤肉時,維持適當溫度。 烤肉時,頻繁的將食物翻面。 食用前,將烤焦的部分去除。


懷孕保養

孕婦8招放輕鬆~喝這杯健康減壓開心吃

懷孕是孕育生命的重要階段,不管是調養身體,或是採買嬰兒用品等等,孕媽咪們都在為新生命做準備。懷孕並不輕鬆,要注意身心狀況、或任何會影響胎兒的事,有時孕婦顧慮太多,便產生了心理壓力,壓力對孕婦本身與胎兒都有影響。因此,準媽媽們可以嘗試以下一些方法,減低壓力,讓自己和寶寶,身心都能健康地度過孕期,並迎接寶寶出生後的生活。 孕婦有壓力會提高寶寶早產風險 人在遭遇壓力時,身體會釋放出激素(荷爾蒙)如腎上腺素(Adrenaline)及皮質醇(Cortisol),讓身體做好準備,以對抗壓力。孕婦心裡有壓力時,因為體內皮質醇的循環增強,可能使皮質醇從胎盤傳導至胎兒身上,使得激素組成產生變化,而影響到胎兒的神經系統,以及身體的成長。 孕婦在懷孕期間若受到壓力影響,寶寶早產或體重較輕的風險就會比較高,之後孩子在童年期也較可能有氣喘(Asthma)、過敏、腸胃炎(Gastroenteritis)、呼吸方面的疾病等問題。而孕婦若在懷孕時期經歷過壓力或焦慮等情形,患產後憂鬱症(Postnatal Depression)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孕婦減壓的8種方法 有鑑於壓力對孕婦及寶寶可能的影響,紓解壓力對於準媽媽們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想減輕壓力有各種方式,例如可以挺著大肚,和伴侶一起去度假,好好放鬆一下,或者嘗試以下8種方法: 吃對食物:選對了食物,會讓孕婦比較容易放鬆。美國著名小兒科醫師亞倫格林(Dr. Alan Greene)建議,懷孕時盡可能只吃有機蔬果、乳製品,避免吃進毒素,影響胎兒。另一位著名的美國小兒科醫師吉姆西爾斯(Dr. Jim Sears)則表示,吃一些「快樂食物」如牛奶、香蕉、葉菜類蔬菜,會刺激生成血清素(Serotonin),可能使人感到愉快。 充分休息:孕婦要是睡眠不足,身心會很容易疲累,負面想法和情緒也可能跟著來,恐造成壓力。晚上要是沒睡好,可以白天小歇片刻,有助於身心放鬆。 喝薄荷茶:薄荷(Peppermint)的葉子含有薄荷醇(Menthol),可視為肌肉的鬆弛劑和鎮定劑。薄荷也有助於排掉胃中的廢氣及排解噁心、嘔吐等有關胃的症狀。喝薄荷茶是很健康又天然的減壓方式,而且薄荷茶不含咖啡因。 找人談談抒發心情:有時候我們腦中會煩惱一堆事,心中有許多壓力,這時不妨找個人談談,可以找您的伴侶、好朋友、甚至是專業醫師,把心中讓您快喘不過氣的煩惱都講出來,讓壓力得以紓解。 自我鼓勵:孕婦有壓力時,鼓勵一下自己會很有幫助。例如可以在心中告訴自己:「我很快樂、很健康、很輕鬆,隨時可以照顧孩子」,可以想一段鼓勵自己的話,只要能紓緩壓力即可。自我鼓勵時請閉上眼睛,讓身體放鬆,深呼吸,默念這些鼓勵的話。 放輕鬆吸吐氣與冥想:做一些和吸吐氣相關的動作與冥想,對於減少壓力及焦慮感,可能有幫助,而深呼吸則有助於降血壓、舒緩緊繃感,或讓身體的循環系統運作更有效率。若覺得有壓力時,可以躺著或坐下,閉上眼睛,深呼吸5次,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吸吐氣時盡量放鬆。 伸展身體部位:有壓力時身體產生的激素會使肌肉緊繃,這時可做一些身體的伸展動作,有助於放鬆肌肉、舒緩壓力。感到有壓力時,可以活動一下身體,伸展手、腳、背、頸部等等。頸部的伸展,可以將頭傾向一邊,讓耳朵靠近肩膀,覺得脖子有伸展到了就停下來,保持約20秒,記得深呼吸,讓肌肉放鬆,之後將頭慢慢回到原位,換另一邊重覆相同動作。 游泳:運動可以舒緩身心的緊繃,並幫助身體產生腦內啡(Endorphin),使人有良好的感覺。游泳對孕婦是很棒的運動,其中以蛙式和仰式對孕婦最好,在水裡不會感覺到身體沉甸甸的,對關節和韌帶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或負荷。在懷孕前3個月游泳,還有助於緩和噁心感和孕吐。


懷孕保養

懷孕睡覺常打呼?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出現6症狀要注意

孕婦們是否曾被枕邊人抱怨過打呼太大聲呢?如果有就要留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它對孕婦是有風險的,若發現有疑似的徵兆時,可試著控制好體重、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來減緩症狀,但若情況沒改善,就要尋求醫師協助了。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什麼?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種睡眠失調,因睡覺時的呼吸受到干擾,出現間斷性的暫停呼吸,每次暫停呼吸可能持續幾秒鐘,甚至超過一分鐘或更久,睡覺期間可能出現好幾次,而且常伴隨著很大的打呼聲。此病的類型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Central sleep apnea,CSA),以及兩種都有的混合型睡眠呼吸中止症(Mixed sleep apnea)。阻塞型較常見,是因咽喉後方的軟組織塌陷,阻塞了呼吸道,造成間歇性的暫停呼吸;而中樞型則是因為控制呼吸的中樞神經不穩定,造成大腦無法發出讓身體去呼吸的訊息。 為何孕婦會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有3大原因 體重增加過多:使頸部相對也跟著增量,而壓迫到呼吸道,增重愈多,患此症的風險就愈高。 雌激素分泌過多:孕婦在懷孕時會分泌較多的雌激素,這會使鼻子內的黏膜脹大,造成鼻塞,而鼻塞時很自然會較大力地呼吸,這會使呼吸道內側收縮,壓縮到呼吸時的空氣流動。 其他疾病:患有高血壓(Hypertension)、子癲前症(Preeclampsia)或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的孕婦,也可能患此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6大症狀 懷孕時發生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和一般人得睡眠呼吸中止症很相似,症狀包含如下: 打呼很大聲。 暫停呼吸、呼吸急促。 因為噎到、噴氣息,或倒抽一口氣而醒來。 醒來時覺得頭痛、口乾舌燥。 白天睡覺時間過長。 睡眠期間感到胃灼熱或頻尿。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其他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因呼吸頻率降低,吸到較少空氣,身體也吸收到較少氧氣,造成血氧量降低,因而提高患高血壓、心臟病(Heart disease)、中風(Stroke)、肥胖、糖尿病、憂鬱症(Depression)、心臟衰竭的風險。 而患此症的孕婦,則可能也會有子癲前症或妊娠糖尿病,這兩種疾病對胎兒都很危險。研究指出,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孕婦有可能早產,而生產時需要剖腹產的機率,則增加了3倍,生下來的孩子可能體重較輕,或因呼吸方面的問題而需要進加護病房觀察。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方法 除了靠醫療工具之外,也可藉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減緩症狀。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蘇珊瑞德蘭(Susan Redline),以及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的法蘭切斯卡法柯醫師(Francesca Facco),都建議懷孕時要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瑞德蘭建議孕婦每天睡足7~9小時,可避免增胖與對新陳代謝不良的荷爾蒙。 法柯則認為,孕婦每天睡覺和起床的時間要一致,下午一點後要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且白天不要睡太久,若要小睡,時間請控制在20~30分鐘內;此外,睡姿也有關係,建議孕婦側躺加上膝蓋彎曲,這應該是最舒服的睡姿,這種姿勢可讓腿和腳部的血液,較容易回流到心臟,減少胎兒對下腔靜脈的壓迫。 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況較嚴重的話,可能會需要用到持續性正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這是將機器的面罩罩住口鼻,管子則連到一台機器上,會緩緩輸送空氣,讓呼吸道暢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