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健康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可保護身體內部的器官免於受到外部的傷害,以維持人體健康。皮膚的重要功能有調節體溫、阻隔外來病源,避免人體受到感染等。

基礎知識

皮膚健康

病毒疣原因與初期症狀?醫師解析4大種類、藥膏與冷凍治療

病毒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會在手、腳或臉部形成粗糙突起。到底病毒疣初期照片長怎樣?感染原因有哪些?如果不治療會怎樣?《Hello醫師》邀請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為您解說病毒疣感染原因、種類、治療方式(藥膏、冷凍治療)與常見疑問。 病毒疣是什麼?感染原因有哪些? 病毒疣是一種由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 HPV)引起的皮膚病變。當病毒經由皮膚細小破口進入後,會使表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表面粗糙的小突起。 目前已知的HPV類型超過百種,不同型別會造成不同外觀與部位的病灶,例如:手部常見的尋常疣、臉上的扁平疣、腳底的足部疣,以及生殖器部位的「菜花」。 唐豪悅醫師說明,「接觸傳染」是病毒疣的主要傳染原因,並可分成「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等2種: 直接接觸:與帶有病毒疣的人皮膚接觸。 間接接觸:共用毛巾、拖鞋,或在游泳池、公共澡堂、健身房等潮濕環境赤腳活動。 唐豪悅醫師提醒,病毒疣的潛伏期為2~4個月,因此許多人往往感染了而不自知;此外,相較於健康的成人,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如兒童、愛滋病或癌症患者等都特別容易感染。 病毒疣種類有哪些? 依發生部位與病毒型不同,病毒疣可分為以下4類: 種類 外觀與症狀 常見位置 常見HPV類型 尋常性病毒疣 粗糙顆粒狀,膚色或棕色 手掌、手背、手指 HPV2、4 扁平疣 平滑、扁平小丘疹,常成片出現 臉部、手背 HPV3、10、28 足部疣(Plantarwart) 表面平滑,內有黑點,走路壓迫會痛 腳底 HPV1 生殖器疣(菜花) 花椰菜狀小顆粒,具高度傳染性 生殖器、肛門周圍 HPV6、11 病毒疣和雞眼有什麼不同? 不少人將「疣」跟雞眼搞混,不過雞眼是皮膚長期受到壓力而產生的角質化硬結,不會傳染給他人。 疣和雞眼的主要差異在於,疣在刮除患部的角質後,通常會出現許多小黑點。那些黑點都是血管硬化所致。 項目 病毒疣 雞眼 成因 HPV病毒感染 長期摩擦或壓力 外觀 粗糙,刮除後可見黑點或小出血點 表面光滑,刮除後中心有凹洞 是否傳染 會傳染 不會傳染 治療方式 冷凍、酸類藥物、免疫治療等 減少壓力來源、酸類藥物、冷凍治療 病毒疣有黑點 病毒疣有黑點 病毒疣初期症狀與照片 病毒疣的外觀是往外凸起的圓頂狀丘疹,表面摸起來有粗糙的角質,並呈現高低不一的棘狀突起;老一輩稱之為「魚鱗贅」。 病毒疣的病程與病徵變化如下: 潛伏期:感染後暫無明顯症狀。 初期:出現粗糙斑塊或小突起。 成熟期:表面可見黑點,刮除後可能有小出血點。 穩定期:若未治療,病灶可能維持多年,甚至擴散變多。 病毒疣初期照片 病毒疣治療方法:冷凍治療、藥膏 唐豪悅醫師表示,健保給付的治療方式主要有2種: 冷凍治療:利用液態氮的極度低溫讓表皮組織壞死,適合用在單發性病毒疣上,一般需要接受4~6次的療程才會痊癒,但好處是不太會留下疤痕。 外用藥劑:水楊酸是治療病毒疣的常見外用藥,透過將感染的組織軟化後進而去除疣體。不過有些疣的角質較厚,建議先修剪部分厚皮,再使用外用水楊酸藥膏、藥水或是貼布進行治療。針對多發性病毒疣的治療,則可使用三氨醋酸,但治療時間相對更長,需數週至數月才能將病毒疣完全消除。 部分民眾會透過民俗療法治療病毒疣,儘管可能康復,但病毒疣本就有一定機會自行消失,故難以辨別是否為民俗療法所致。然而,因為病毒疣有傳染力,建議最好還是主動就醫治療。 病毒疣冷凍治療多久會好? 冷凍治療效果因人而異,通常需4~6次以上,每次間隔1~2週。 手掌、腳底因角質厚,治療時間約需1~2個月。 可能出現「甜甜圈疣」現象,即原處痊癒但周圍新長一圈疣。 病毒疣不治療會怎樣?會自己好嗎? 部分病毒疣可在數年後自行痊癒,尤其是兒童族群,但也可能: 愈長愈多,擴散到其他部位 傳染給他人 造成走路或使用手部時疼痛 因此,唐豪悅醫師建議最好及早治療,以免影響生活與傳染他人。 病毒疣會傳染嗎?如何預防? 病毒疣透過直接接觸(皮膚對皮膚)或間接接觸(共用毛巾、鞋子、地板)傳染,所以凡是進出人多且容易接觸皮膚不同部位的公共場合時,都注意衛生清潔、降低肌膚接觸機會。 病毒疣的4個預防重點: 避免共用毛巾、拖鞋。 公共場合(游泳池、澡堂、健身房)務必穿拖鞋。 保持皮膚乾燥,特別是腳底。 勤洗手,且需用肥皂或洗手乳,而非單純酒精,因酒精無法殺死HPV。 病毒疣常見問題 病毒疣會復發嗎? 病毒疣復發與否,取決於個人免疫力與「接觸感染」的頻率。一般而言,好發於手部、足部的尋常性病毒疣復發性較低,若免疫力正常且手腳未有濕疹或傷口,即便碰觸病毒帶原者或物體,感染機率也不高。 然而,生殖器疣的傳染性較高,若治療未完全消滅病毒,再次復發的機率極高,因此建議在治療完成後仍應回診追蹤。 HPV疫苗能預防病毒疣嗎? HPV疫苗(四價、九價)主要能預防HPV6、11、16、18等型別。 僅可預防生殖器疣(菜花)。 無法預防其他皮膚疣,如手疣、足疣、扁平疣。 病毒疣一直長怎麼辦? 若病毒疣治療後仍反覆出現,可能原因包括: 病毒型較頑固 治療不完全 免疫力不足 醫師可能會改採電燒、切除,或免疫相關治療來控制。日常生活中應維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病毒疣會變成癌症嗎? 大部分病毒疣不會變成癌症,但有少數特殊情況: 疣樣表皮發育異常:罕見遺傳疾病,長期大量疣在日曬下可能演變為皮膚癌。 波文樣丘疹病(BowenoidPapulosis):由HPV16引起,可能在生殖器或肛門附近演變為癌症。 長病毒疣保險會理賠嗎? 是否理賠取決於保單內容。 外用藥:通常不屬於理賠範圍。 冷凍治療、電燒、切除:屬於門診處置,需符合「2-2-6條款」才可能理賠。建議民眾檢視自身保單條款,或洽詢保險公司。 相關文章:《早安健康》病毒疣不治療會怎樣?病毒疣初期症狀、藥膏與冷凍治療比較

探索更多皮膚健康類別

看更多 皮膚健康 相關文章

皮膚保養/清潔

當心冬天暖陽4大危害!冬天防曬牢記5招保護肌膚

冬天氣溫變化大,即使節氣已進入「大雪」,多數時候仍是北部濕涼,中南部一片晴朗好天氣;許多人都想趁這好氣候出門踏青、爬山、運動或散步;但您可知道,冬天曬曬暖陽很舒服,但陽光曬多了,還是有曬傷風險;《Hello醫師》提醒您,冬天防曬一樣不能馬虎,要做足準備再出門! 什麼是曬傷?冬天也會曬傷嗎? 美國皮膚癌基金會(Skin Cancer Foundation)表示,即使冬天或陰天,導致皮膚老化或致癌的紫外線,同樣會傷害肌膚,在一定程度的冬天天氣狀況,即使在冬天也和在夏天一樣容易被曬傷。其中,UVB射線是導致曬傷的主要原因,尤其在高海拔地區、雪地地區;UVA射線全年保持不變,可以穿透雲霧及建築物玻璃,因此冬天晴朗的天氣下待在室內,皮膚狀況也可能受影響。 若被曬傷,身體和皮膚會有以下狀況: 皮膚發紅或是呈現粉紅色。 皮膚摸起來溫溫甚至燙燙的。 皮膚疼痛、薄嫩脆弱、覺得癢。 皮膚腫起來。 起水泡。 頭痛、發燒、覺得噁心、疲憊等。 (延伸閱讀:皮膚曬傷怎麼辦?前中後期這樣照顧) 曬傷可能引起的4大危害: 皮膚提早老化:曬傷會加快皮膚老化的速度,若是因為照到紫外線(Ultraviolet,UV)而造成的,稱之為光照性皮膚老化(Photoaging),皮膚的緊實度和彈性會變差,出現皺紋、雀斑、皮膚乾燥、粗糙等情況。 皮膚癌前病變:曬傷的部位會出現粗糙、像鱗片一般的塊狀物,可能是白色、粉紅、棕褐色或褐色。 皮膚癌(Skin cancer):就算沒有曬傷,過度暴露在陽光下也會提高罹患皮膚癌的風險,破壞皮膚細胞的DNA,皮膚細胞被破壞後,可能會轉化成皮膚癌及黑色素瘤(Melanoma)。 傷害眼睛:過度曝曬陽光可能會灼傷眼睛,甚至傷害到視網膜、水晶體、角膜,還可能造成白內障(Cataract),以及視線會霧霧的。 冬天不需要防曬?最常見的3大誤解 一般人可能認為冬天的陽光不強,應該不足以造成傷害。雖然冬天的紫外線指數比較低,但冬天的陽光還是很有殺傷力的,這取決於您曝曬在陽光下的時間,冬天還是可能會曬傷。 人們在冬天曬傷時,常以為是風傷(Windburn),但其實就是曬傷。 有人會認為先好好地把皮膚曬黑,可以預防之後可能的曬傷,但這是錯誤的觀念。先曬過太陽頂多能提供皮膚的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SPF)只有3,根本完全無法防曬。 冬天戶外運動為何要防曬? 冬天大家會從事的活動有滑雪、雪板、溜冰、冰上釣魚等等,但請記得,做這些活動時一樣要記得擦防曬乳。紫外線在高度越高的地方越強,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紫外線就增強10%;另外,別小看地上的雪,雪因為會反射陽光,所以人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強度會是2倍。(延伸閱讀:沒太陽不代表不用防曬!皮膚鱗狀細胞癌成因、特徵與治療) 冬天怎麼預防曬傷? 在外頭活動時,記得擦潤膚膏和防曬乳,防曬係數要30以上,也可以塗防曬唇膏。 防曬乳可以選標註「適應多光譜」和「防水」的,每2~3小時就要補擦一次。 穿著舒適、能盡量遮住所有皮膚的衣服,或穿抗紫外線的服裝,也可戴寬帽沿的帽子,為臉部和脖子擋陽光。 戴100%抗紫外線的全罩式護目鏡或太陽眼鏡。 在外頭時,若太陽很大,請找可庇蔭的地方躲避,也可架起組裝式的頂篷(Pop up shelter)或撐傘來遮陽。 曬傷了該怎麼辦? 即使盡可能做好防曬了,還是多少會照射到紫外線。若真的不小心曬傷了,該怎麼辦? 以下提供一些方法,但若無法治癒曬傷的話,還是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盡可能多喝水:不管是哪個部位曬傷,皮膚都需要許多水分來幫助修復,所以要多喝水,要喝得比平常醫師建議的8杯水(約2,000 c.c.)還要多,喝果汁也能加速水分吸收。若是在冬天曬傷了,則可以喝花草茶。 蘆薈:塗蘆薈膠是很傳統也很有效的方法,若住家附近能找到新鮮蘆薈的話,摘片葉子切半,取出葉片裡的汁液,就直接敷在曬傷的皮膚上,蘆薈有抗發炎成分,其汁液很冰又新鮮,可以舒緩皮膚曬傷。 優格:在曬傷的部位塗抹天然、無糖的優格,是另一個傳統療法。把冰優格塗在皮膚上,等皮膚完全吸收後,不要洗掉,再塗一遍,重複一樣的步驟,直到皮膚無法再吸收更多優格為止,然後用溫水洗淨,再擦上日曬後用的乳膏。(延伸閱讀:皮膚病復發怎麼辦? 補充好營養,免疫平衡抗發炎) 無油乳液:含有洋甘菊萃取成分或燕麥的無油乳液,有助修復曬傷的皮膚,請每幾個小時擦一次,直到皮膚感覺舒緩了為止。 吃藥:這種具有抗發炎成分的藥:布洛芬(Ibuprofen),能緩和肌膚,讓曬傷的部位不再那麼疼痛,但請記得要按包裝上的指示服用,而且要避免喝酒。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頭髮/頭皮保養

頭皮屑不要怕~了解造成原因與療法

頭皮屑(Dandruff)是一種慢性的皮膚問題,頭皮太乾或太油時,會產生雪花狀的死皮,通常在10~20歲之間開始,而30歲以上的人高達40%有此困擾。雖然頭皮屑並不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但總是讓人尷尬不已。 造成頭皮屑的原因 如同身體其他地方的皮膚一樣,頭皮細胞會經歷一段持續生長並脫落的過程,這個過程在頭皮屑患者的身上,以更快的速度進行。頭皮上的油使死皮細胞黏成一塊,形成白色雪花狀的頭皮屑。(延伸閱讀:頭皮癢、頭皮屑掉不停?秒懂頭皮屑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引起頭皮屑的因素很多,包含下列4項: 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可能是頭皮屑最常見的原因。患有脂漏性皮膚炎時,頭皮會呈現紅腫、發炎、油膩的狀態,上面布滿白色或黃色雪花狀頭皮屑。 除了頭皮以外,其他有脂腺的部位也可能受到影響(例如眉毛、鼻翼、胸骨,腹股溝及腋窩)。發生在新生兒身上時,則可能在頭皮上形成厚厚的黃色硬皮皮疹,稱為搖籃帽(Cradle cap)。 頭髮衛生習慣不佳:若不常洗頭或選用不合適的洗髮精,可能使得油脂和死皮細胞因此積聚,而產生頭皮屑。 馬拉色菌(Malassezia):屬於酵母菌的一種,大多數人的頭皮上都有。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馬拉色菌可能不正常活化,因而刺激頭皮,導致頭皮屑。 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頭髮護理產品有時會刺激頭皮,造成頭皮發癢和頭皮屑脫落。 治療頭皮屑的方法 雖然無法完全擺脫頭皮屑,但仍可透過適當的治療來控制。第1步是使用非藥用的洗髮精,徹底洗淨頭髮,試著按摩頭皮並沖洗乾淨,定期洗頭有助於去除死皮細胞,並防止積聚。若衛生習慣改善後,情況仍沒有好轉,那麼就該使用抗屑洗髮精了。有些抗屑洗髮精規定每天都得使用,有些只需要1週1~2次即可,為獲得最佳療效,請務必按照說明使用。 購買抗屑洗髮精時,請謹記,好的成分包含克多可那挫(Ketoconazole)、硫化硒(Selenium sulfide)、水楊酸(Salicylic acid)、硫磺(Sulfur),煤焦油(Coal tar)或吡啶硫酸鋅(Zinc pyrithione)。含有克多可那挫、硫磺和煤焦油的成分,對脂漏性皮炎引起的頭皮屑更有效,而水楊酸對乾癬(Psoriasis)引發的頭皮屑效果更好。(延伸閱讀:小蘇打、椰子油竟可去屑?10種頭皮屑天然居家療法一次報你知) 對於有搖籃帽的嬰兒,可在頭皮的乾燥部位塗抹少量礦物油,以軟化鱗屑,然後輕輕地刷去鱗片,接著用溫和的嬰兒洗髮水清洗寶寶的頭髮。如果這些措施沒有用,可以嘗試在睡前先塗抹少量溫熱的礦物油,等到隔天早上才洗髮。如果仍然無效,請與您寶寶的醫師討論後續步驟。 如果使用非處方的洗髮精沒幫助,或者情況急轉直下,最好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醫師可能開立類固醇擦劑作為局部治療。值得一提的是,類固醇擦劑會使皮膚變薄並產生一些副作用。因此,若非醫師的醫囑,不應長期使用。一般來說,嬰兒不使用皮質類固醇洗髮水和乳液,因為嬰兒比成人更容易通過皮膚吸收它們。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頭髮/頭皮保養

搶救頭髮大作戰!7招有效預防掉髮

由於遺傳的關係,男性天生比女性有更高的掉髮機率,但是女性也有許多掉髮誘因。若經常燙、染髮、太頻繁洗頭、綁過緊的髮辮,都可能使頭髮變脆弱或掉髮。為防止掉髮,除了避免用過多的髮類造型品或洗髮精,也要注意飲食均衡才行。想要知道如何預防掉髮嗎?快跟著《Hello醫師》一起看下去。 為什麼頭髮一直掉?掉髮的原因有哪些? 人的毛髮都有生長期以及休止期,有些頭髮進入生長期時,另外的頭髮會進入休止期,讓頭髮維持一定的髮量。然而,影響頭髮的生長期與休止期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在掉頭髮時,不妨檢查看看有哪些原因: 荷爾蒙失調 遺傳 飲食不均衡 過度節食 貧血 7招預防掉髮的小撇步趕緊試試看 在了解掉頭髮的原因後,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掉髮?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看下去: 1. 挑選適合的清潔頭髮產品 要讓頭皮健康,首先油脂平衡是關鍵,那麼選擇適合自己的洗髮與護髮產品就顯得相當重要,像是油性頭皮可選擇清爽的洗髮精。挑選時不妨注意洗髮精成分,主要為去油清潔的成分,不應過度添加。但切記別讓頭皮過乾,這樣反而會分泌更多油脂。 2. 減少電棒捲、離子夾或是化學藥劑 使用造型電棒捲或離子夾,都容易導致頭髮斷裂或脫落。若必要使用,請每隔10秒左右移動1次造型電器。若熱塑頭髮時聽到器具的嘶嘶聲,代表溫度過高,頭髮正在受損。建議使用造型工具時,先上防熱噴霧以減少對頭髮的傷害。有些人則是用化學藥劑洗直頭髮或漂淺髮色,這都會嚴重損害頭髮與頭皮健康。 3. 避免拉扯頭髮 女性掉髮通常可能是因不當的造型或梳理方式所造成,建議挑選梳毛較有彈性的刷子,也避免在頭髮濕的時候梳理頭髮,才不會傷害髮質與過度拉扯頭髮,而造成斷裂或受損。此外,過緊的馬尾、辮子以及其他拉動髮根的造型方式,都可能導致脫髮。 若拉得太緊,可能會發生掉髮、髮質變細等狀況;如果想要紮馬尾,請使用適當鬆緊度的髮圈,拆下時才不會拉扯到頭髮。 4. 攝取均衡營養 飲食均衡也能幫助頭髮保持強韌和光澤,如鐵、鎂、鋅礦物質元素和蛋白質都對頭髮生長很重要。多攝取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鮪魚、鯖魚,以及亞麻籽油、核桃和杏仁等,都有益於皮膚、頭髮和指甲健康。另外,如香蕉、馬鈴薯和菠菜中富含的維生素B6,及肉類、魚類和乳製品所含的維生素B12,都對長頭髮很有幫助。(推薦閱讀:吃籽超營養!4 種堅果種子營養功效介紹) 5. 使用健髮產品 若想減少掉髮情形,可考慮市面上許多強健穩固髮根的產品,透過油脂和礦物質幫助頭髮生長,減少會導致頭髮斷裂和脫落的細菌,並增加頭皮的血液循環等等。 6. 適度按摩頭皮 每日洗髮時或護髮後可以按摩頭皮,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刺激毛髮生長。在整個頭部周圍緩慢並用繞圈方式移動指腹,可同時紓壓並促進頭髮再生。(延伸閱讀:頭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5方法擁有秀髮) 7. 使用天然精油 有些天然精油可以幫助頭皮狀況改善,像是柏樹、薰衣草和迷迭香等精油,具有再生、舒緩的特性,促進頭髮生長,但須注意精油相關的過敏反應。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皮膚保養/清潔

癢到凍未條!冬季癢怎麼辦?換季6招止癢方法,遠離狂癢噩夢

冬天溫度下降,空氣乾燥容易使皮膚發癢、脫皮產生「一顆一顆凸的紅疹」,並讓人癢到「凍未條」。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乾燥型濕疹,是冬天最常見的皮膚病,若保養方法錯誤易使肌膚狀況惡化。 《Hello 醫師》為您解釋什麼是冬季癢?症狀為何?同時教您牢記6招冬天保養皮膚的好方法, 遠離狂癢噩夢。 什麼是冬季癢:乾燥型濕疹 冬天皮膚乾癢又被稱為「冬季癢」、缺脂性濕疹或乾燥性濕疹,好發於中老年人及乾性肌膚;主要成因有以下3點: 人體皮脂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油脂分泌逐漸減少 ,容易因缺乏脂質層保護皮膚 冬季溫度下降,使得血管緊縮,皮膚含水量下降 冬天低溫導致汗腺分泌較少 由於皮膚表面缺乏保護用的水分及油脂,若空氣濕度低,便會使皮膚乾燥及神經敏感,進而出現皮膚乾燥、緊繃、搔癢,甚至是脫皮等情形,也就是俗稱的「冬季癢」。(延伸閱讀:勤洗手皮膚太乾燥?7招治療皮膚乾裂) 冬季癢有哪些症狀? 冬季癢顧名思義是在天氣冷時發作,天氣回暖便會緩和。發作時有以下症狀: 皮膚乾燥 搔癢,且愈抓愈癢 外觀出現脫皮 紅疹 皮膚龜裂等症狀 發作部位通常在以下部位: 頭頸顏面部 前胸 雙手 下肢與腳踝以下的血液循環不良處 https://helloyishi.com.tw/skin-health/skin-diseases/4-home-remedies-of-hand-eczema/   冬季癢怎麼辦?6大方法改善皮膚癢 止癢方法1. 滋潤保濕不可少 冬季肌膚表層一定要充分保濕,因此找到合適您的保濕霜很重要。一般情況下,通常保養品質地愈濃,保濕效果越明顯,因此,冬天的保養,便是從乳液轉換為乳霜的時間。冬季保養保持滋潤可以舒緩和保護皮膚,有助於防止乾燥及發癢。如果寒冷的天氣是您皮膚狀況的觸發因素,那麼您可以嘗試在外出前,將潤膚乳塗抹在會外露的部位,如手,臉和頸部等。(延伸閱讀:手總是乾燥粗糙?護手霜這樣擦才保濕) 止癢方法2. 洗澡水勿太熱 雖然冬天洗熱水很舒服,但是熱水澡可能會讓您的皮膚鬧旱災!熱水會使肌膚毛細孔張開,使肌膚裡的水分流失。因此,應調整洗澡水溫至適中,且洗澡時間不宜過久,擦乾身體後也要盡快塗上保濕乳。(延伸閱讀:提升顏值基本功!皮膚保養男女皆適用) 止癢方法3. 冬天也要防曬 別因為是冬天,就忽略防曬。紫外線UVB(使皮膚曬傷)在冬季可能較弱,但UVA(使皮膚衰老)全年保持不變;這些紫外線可導致皺紋和皮膚癌。因此,記得在露出的肌膚上塗抹防曬乳,防曬乳應能防止UVA和UVB紫外線,且防曬係數至少SPF15,以防止肌膚乾燥並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止癢方法4. 善用加濕器 在冬季,低溫會使空氣失去水分,使肌膚變得乾燥,可透過加濕器加以改善;晚上睡覺時,可在在房間放加濕器,補充空氣中的水分,讓您醒來時肌膚會感覺更柔軟。 止癢方法5. 不要舔嘴唇 當嘴唇乾裂時,我們更容易不自覺地舔嘴唇,其實這樣反而會讓嘴唇更乾裂,甚至持續受損;由於唾液為酸性,可以分解食物和唇部表皮,建議選擇單純成分的潤唇膏如凡士林,修護唇部肌膚。 止癢方法6. 穿對衣服保護皮膚 有些羊毛較厚,且質料較硬,容易刺激皮膚;也有些合成衣料不易透氣,容易使體溫過高,而感覺容易癢;因此,建議可改穿寬鬆的衣服,選擇天然纖維布料,以便調節體溫;此外,還要注意衣服縫線或標籤,容易摩擦皮膚而感覺癢,甚至因為癢而不慎抓傷。若要戴手套圍巾禦寒,請戴含棉成分高的手套,避免穿戴粗糙的布料圍巾。 今年冬天不妨按照這6個簡單的方式,改善您的冬季癢。即使生活忙碌或天氣太冷不想動,也應記得補充一些低敏感保濕乳液喔!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頭髮/頭皮保養

改善頭皮屑從飲食開始,這2類食物盡量少吃!

頭皮屑是十分惱人的問題,除透過藥用洗髮精及藥物治療外,避免攝取特定的食物、多攝取優質的營養素也能改善頭皮屑的情況。《Hello醫師》將在本文中為你介紹頭皮屑的成因、應避免攝取的食物,以及建議攝取的優質營養素。 為什麼會有頭皮屑? 皮膚細胞會不斷更新或脫落,當平時細胞一次脫落一個時,肉眼無法辨識,但是當膚況不佳、皮膚更新週期加速時,便容易使得細胞黏成一團,而當大塊細胞脫落,便會形成白色或黃色的頭皮屑。以下為頭皮屑的常見成因: 受刺激的油性肌膚 壓力過多 皮膚乾燥 頭皮感染馬拉色菌,此菌體以多數成年人的頭皮油脂為食 對護髮產品敏感,並引發接觸性皮膚炎 感染皮膚病,如過敏性濕疹、脂漏性皮膚炎或乾癬 頭皮屑大多不具感染性或嚴重性,只要透過去屑洗髮精,便能有效改善頭皮屑。但若是情況未見起色,甚至愈發嚴重,建議向皮膚科醫師諮詢。 改善頭皮屑,少吃這2類食物! 1. 高糖、高油食品 降低糖的攝取量可以減少發炎症狀,減少頭皮屑產生。糖和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視為促進體內更多發炎症狀的因素之一。因此低糖、富含抗氧化劑的飲食有助於控制頭皮屑。 除此之外,大多數皮膚科醫師認為荷爾蒙也和頭皮屑的生成有關係。含有高糖份、壞脂肪的食物與加工食品會導致胰島素增加,進而刺激荷爾蒙飆升,促使油脂分泌過剩。因此,建議減少攝取含脂肪食品、油炸食品、精製糖、加工食品和麩質食品,以减少頭皮屑剝落。 2. 麵包、啤酒等含有酵母菌的食品 飲食和頭皮屑之間最常被引用的聯繫是馬拉色菌酵母菌(Malassezia yeast)感染。由於頭皮屑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一般認為酵母類食物可能使症狀惡化。然而,酵母過度生長是熱烈討論的話題,並已涉及許多疾病情況,頭皮屑也是其中之一。許多專家聲稱,含糖和酵母的食物,如啤酒、麵包和葡萄酒會促進真菌生長。一些專家也建議减少麵包和酒精的攝取,對減少頭皮屑會有幫助。 多吃這2類食物,改善頭皮健康! 1. 蔬菜與水果 在飲食中加入更多蔬菜、水果也是一個降低頭皮屑的好方法,因為蔬果中富含營養與纖維,可以讓我們身體的油脂分泌減少。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多的是低纖、高糖、高鹽、高油脂的食物,這樣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許多問題,包括頭皮屑等其他皮膚問題。因此會建議多吃蔬菜和水果,不管是生吃,還是煮過都可以。 2. 健康的脂肪 人們身體必要的脂肪酸有很多種,尤其是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為最重要的兩種。許多皮膚科學者認為這些脂肪酸可以幫助維持頭髮和皮膚的健康,最近的研究顯示,健康的脂肪能夠幫助我們皮膚維持正常的功能。此外,它們還具有抗發炎作用。因此,建議可以多攝取鮭魚、鮪魚、花生醬、亞麻籽、特級初榨橄欖油、菜籽油、酪梨、核桃和雞蛋。 除此之外,椰子油也常作為塗抹在頭皮上的頭皮屑居家療法,所以有些人建議直接將椰子油加進飲食中,這樣也能對症狀有改善的效果。但因為椰子油富含飽和脂肪,因此在食用前請先向您的醫師諮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專家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與專家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