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健康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可保護身體內部的器官免於受到外部的傷害,以維持人體健康。皮膚的重要功能有調節體溫、阻隔外來病源,避免人體受到感染等。

基礎知識

皮膚健康

「壓力山大」做什麼都不對?3招助您睡好、養顏、有活力

台灣平均工時長,高居全球第6,許多人每天面臨「壓力山大」,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壓力如影隨形,有人卻可能因長期處於高壓之中,漸漸對壓力感到麻痺;其實,壓力對生活與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Hello醫師》帶您了解壓力3大影響,並提供3種簡單有效的減壓方法,助您睡好、養顏、有活力。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時長,壓力倍增! 上班時,郵件和訊息如雪片般飛來,會議有如「車輪戰」,一場接著一場;有時連午休也不得閒,只能邊吃飯邊處理未回覆的訊息;下班後,主管又奪命連環叩,傳來新任務。每天周而復始,隔天一早,戰鬥行程又重新開始。 這樣的場景,您是否很熟悉呢? 根據勞動部最新國際勞動統計,2023年台灣年工時高達2020小時,排名高居全球第6名,在亞洲更僅次於新加坡。長時間的工作與快速節奏,讓現代人每天像陀螺般轉個不停,幾乎無法停下腳步,更可能導致壓力不斷累積,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小心被壓垮!壓力3大影響 1.健康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高醫醫訊》指出,壓力會透過「直接途徑」與「間接途徑」影響健康。 直接途徑:直接造成生理影響,短期內可能讓人不適,長期下來則會影響身體健康、破壞平衡。 間接途徑:指的是壓力造成行為改變,間接影響健康,例如:飲食不正常,吃得更油、更鹹或更甜、睡眠時間變短、沒有時間運動,或因忙碌無暇留意身心狀況而延誤就醫等。 2.生活 壓力也會對生活造成影響,長期處於高壓之下的人,生活步調可能遭受影響,也可能出現以下狀況: 自我懷疑,否定自己的價值 經常對事物抱持著憤世嫉俗或負面的看法 刻意遠離人群,孤立生活 容易對他人發脾氣,影響人際關係 依賴某種特定物質 頻繁從事特定事物,例如使用社群媒體、購物或賭博 3.工作 當身、心都出問題時,工作表現便容易更差;表現一旦變差,工作壓力又更大,最後便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英國非營利組織《Mental Health UK》指出,長期工時過長與壓力過大,會對職員造成以下影響: 注意力不集中 效率、生產力下降 拖延並花更長時間完成工作 經常遲到 缺席率上升 由此可知,學會適時調節壓力十分重要。壓力對人的影響是無形且漸進的,壓力從日常生活各個面向影響我們,對於亞健康族群或想要追求養生與美容的族群,更應該特別注意。 適時充電、調節壓力,健康維持有3招 有人用出國旅遊、吃一頓大餐或和朋友出遊等方式調節壓力,雖然可快速轉換心情,但有時硬擠出時間從事娛樂,反而讓自己忙上加忙,還可能造成反效果,更無法立即從根本為身體充電。 其實,調節壓力不難,關鍵在於良好的睡眠,加上規律的運動,並視個人需求搭配紓壓產品,便可達到健康維持的良好效果。 1.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維持健康、緩解壓力的重要基礎。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成人每晚需要7~9小時的優質睡眠,才能讓大腦與身體充分恢復。 以下提供5種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幫助您睡好,讓身體能充分休息: 建立固定作息: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即使是假日也維持規律作息,幫助身體建立生理時鐘。 睡前放鬆儀式:例如泡澡、閱讀、冥想或深呼吸等,讓身心進入放鬆狀態,幫助更快入睡。 調整睡眠環境:確保臥室保持昏暗、安靜與涼爽,避免刺眼的光源造成刺激,降低外在干擾。 減少入睡刺激:入夜後避免飲用咖啡因飲品,同時也避免睡前滑手機,干擾睡眠週期。 規律運動:每天適量運動能幫助身體釋放壓力、提升睡眠品質,但避免睡前過於劇烈運動,以免影響入睡。 2.運動 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也是最好的紓壓方式之一。運動時,身體會釋放腦內啡(Endorphins),這是一種「快樂荷爾蒙」,讓心情變得更愉悅。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沒有時間運動是最常見的困擾。其實,運動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簡單「10~20分鐘」的高效運動也能有效緩解壓力,例如: 快走或慢跑:幫助調節體內機能正常運作。 瑜伽或伸展:透過深呼吸與肌肉伸展,放鬆緊繃的身體。 居家阻力訓練:如深蹲、伏地挺身,透過肌肉收縮,增加身體能量。 每天只要抽出短短的10分鐘,就能有效舒緩壓力,讓身心靈同步獲得紓解,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也能同時提升。 3.紓壓產品 除了睡眠與運動,坊間也有創新科技產品能幫助舒緩壓力。例如透過光能與聲波技術,打造更舒適的居家放鬆環境。 「mira lite 曜樂組合」結合曜樂儀與曜樂貼片,透過光能科技與聲波共振技術,為身心帶來多面向的紓壓體驗。 曜樂儀:穩定輸出紅光、藍光、近紅外光與遠紅外光,透過不同頻率的光波與聲波,有助體內循環與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狀態,帶來放鬆體驗,更可幫助提升活力,展現青春美麗。 曜樂貼片:採用水凝膠材質,發揮遠紅外光轉換技術,並結合經穴理論,輕鬆貼敷關鍵部位,有助入睡及調整生理機能,讓健康更容易維持。 相較於市售僅強調單一光療或聲波產品,「mira lite 曜樂組合」以更全面的技術,結合光療、聲波共振與經穴調理,以「三合一」加乘效果,提供完整的健康調理,讓因壓力而疲憊不堪的身心靈,可以充分放鬆、恢復能量。

探索更多皮膚健康類別

看更多 皮膚健康 相關文章

頭髮/頭皮保養

改善頭皮屑從飲食開始,這2類食物盡量少吃!

頭皮屑是十分惱人的問題,除透過藥用洗髮精及藥物治療外,避免攝取特定的食物、多攝取優質的營養素也能改善頭皮屑的情況。《Hello醫師》將在本文中為你介紹頭皮屑的成因、應避免攝取的食物,以及建議攝取的優質營養素。 為什麼會有頭皮屑? 皮膚細胞會不斷更新或脫落,當平時細胞一次脫落一個時,肉眼無法辨識,但是當膚況不佳、皮膚更新週期加速時,便容易使得細胞黏成一團,而當大塊細胞脫落,便會形成白色或黃色的頭皮屑。以下為頭皮屑的常見成因: 受刺激的油性肌膚 壓力過多 皮膚乾燥 頭皮感染馬拉色菌,此菌體以多數成年人的頭皮油脂為食 對護髮產品敏感,並引發接觸性皮膚炎 感染皮膚病,如過敏性濕疹、脂漏性皮膚炎或乾癬 頭皮屑大多不具感染性或嚴重性,只要透過去屑洗髮精,便能有效改善頭皮屑。但若是情況未見起色,甚至愈發嚴重,建議向皮膚科醫師諮詢。 改善頭皮屑,少吃這2類食物! 1. 高糖、高油食品 降低糖的攝取量可以減少發炎症狀,減少頭皮屑產生。糖和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視為促進體內更多發炎症狀的因素之一。因此低糖、富含抗氧化劑的飲食有助於控制頭皮屑。 除此之外,大多數皮膚科醫師認為荷爾蒙也和頭皮屑的生成有關係。含有高糖份、壞脂肪的食物與加工食品會導致胰島素增加,進而刺激荷爾蒙飆升,促使油脂分泌過剩。因此,建議減少攝取含脂肪食品、油炸食品、精製糖、加工食品和麩質食品,以减少頭皮屑剝落。 2. 麵包、啤酒等含有酵母菌的食品 飲食和頭皮屑之間最常被引用的聯繫是馬拉色菌酵母菌(Malassezia yeast)感染。由於頭皮屑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一般認為酵母類食物可能使症狀惡化。然而,酵母過度生長是熱烈討論的話題,並已涉及許多疾病情況,頭皮屑也是其中之一。許多專家聲稱,含糖和酵母的食物,如啤酒、麵包和葡萄酒會促進真菌生長。一些專家也建議减少麵包和酒精的攝取,對減少頭皮屑會有幫助。 多吃這2類食物,改善頭皮健康! 1. 蔬菜與水果 在飲食中加入更多蔬菜、水果也是一個降低頭皮屑的好方法,因為蔬果中富含營養與纖維,可以讓我們身體的油脂分泌減少。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多的是低纖、高糖、高鹽、高油脂的食物,這樣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許多問題,包括頭皮屑等其他皮膚問題。因此會建議多吃蔬菜和水果,不管是生吃,還是煮過都可以。 2. 健康的脂肪 人們身體必要的脂肪酸有很多種,尤其是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為最重要的兩種。許多皮膚科學者認為這些脂肪酸可以幫助維持頭髮和皮膚的健康,最近的研究顯示,健康的脂肪能夠幫助我們皮膚維持正常的功能。此外,它們還具有抗發炎作用。因此,建議可以多攝取鮭魚、鮪魚、花生醬、亞麻籽、特級初榨橄欖油、菜籽油、酪梨、核桃和雞蛋。 除此之外,椰子油也常作為塗抹在頭皮上的頭皮屑居家療法,所以有些人建議直接將椰子油加進飲食中,這樣也能對症狀有改善的效果。但因為椰子油富含飽和脂肪,因此在食用前請先向您的醫師諮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