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經常刮除或修剪身上的毛髮,之後長出來的毛髮會更粗,甚至更濃密,而且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人相信這個說法。
因此許多女性會透過拔除或是雷射的方式來取代刮毛,甚至有母親為讓寶寶的眼睫毛長得又長又濃密,趁寶寶睡覺時,偷偷修剪他們的眼睫毛。究竟體毛是否會愈剪愈粗,或愈長愈多呢?以下《Hello醫師》就用科學研究及專家解釋來為大家解惑。
100年前就被打破的古老迷思
其實早在1920年,就已經有專家想了解毛髮是否會愈剪愈長,並對此進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刮除或修剪毛髮並不會對體毛的生長產生任何影響。
事隔50年後,醫學界在1970年再度發表另一個相關研究,研究採用5位男性作為觀察對象,要求他們為期一個月,只刮某一隻腳的腿毛,另一隻則保留腿毛,一個月後,發現有刮腿毛的腳,和沒刮腿毛的腳,上面的腳毛沒有任何的差異。
專家:粗細和顏色的關鍵是這2個
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醫學院皮膚科助理教授表示,刮除毛髮並不會使毛色更深,或是讓毛髮更粗,因為長出來的頭髮已經是死的,並不會影響位於皮膚深處還有活性的毛囊。當頭髮自然長出時,因為頂端是自然尖尖的,所以看起來比較細和稀疏,但如果刮除毛髮或是修剪之後,會使頭髮頂端變鈍鈍的,看起來就會比較粗。實際上,決定體毛粗度的,是毛囊的大小,而給予頭髮和皮膚色素(Pigment)的黑色素細胞,才是決定毛色深淺的關鍵。
一般的健康毛髮,應該整根都是均勻的粗度,如果接近毛髮的根部部分比較細的話,可能是代表許多問題的徵兆。毛髮的生長週期分為3個階段,包含生長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又稱退化期)和休止期(Telogen,又稱靜止期),不論在哪個階段刮毛,都不會影響頭髮的生長。
刮毛不會讓皮膚暗沉,過度摩擦才會
除毛無非就是為了視覺上更雅觀;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刮毛不會讓毛髮更粗更濃密了,但是有些人可能會有另外一個問題:是否反覆刮毛會讓該部位的膚色更暗沉?
對此,研究毛髮超過30年的生物學家Kurt Stenn認為,刮毛不會讓皮膚變黑,他認為視覺上皮膚看起來更黑,可能是因為刮除之後留下來的毛渣,並不是因為除毛本身的問題。
不過,腋下或腹股溝(Groin)等大家定期除毛的區塊,之所以會變黑,可能是因為皮膚受到持續的摩擦所導致的,當皮膚紅腫、發炎或被刺激時,就會讓該部位的顏色變深。同理,如果您經常除毛,但用來除毛的工具或使用方式不對,而讓皮膚受到大力摩擦的話,也可能讓膚色暗沈。以下就提供大家正確、理想的刮毛方式,達到乾淨又清爽的效果。
乾淨又清爽,除毛3妙招!
- 使用鋒利和乾淨的除毛刀:每當除毛刀的刀片變鈍,或發現生鏽時,都應該要更換再用。
- 搭配除毛用的潤滑凝膠:不妨在刮毛之前,在除毛部位塗一些保濕凝膠或乳霜,會比較滑順好刮。
- 除毛後記得保濕:除毛之後,使用乳液保濕肌膚,能幫助皮膚保持軟嫩光滑。
最後,如果您發現臉上或身體的毛髮突然增加,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是有潛在疾病的跡象,請盡快諮詢專業醫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