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症 ,又稱惡性腫瘤,癌症的發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被活化,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進而形成 腫瘤 ,如果持續惡化、形成惡性腫瘤,就是所謂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 指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在 2018 年奪去近千萬條人命,每六人就有一人是因癌症死亡;在台灣,癌症更連續 38 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7 年每 4 分 42 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時鐘比十年前快了足足一分鐘以上。

基礎知識

癌症

【醫師幫幫我】無聲「新癌王」 腫瘤科名醫吳教恩醫師解析 肺癌早期發現的關鍵密碼與預防方式

肺癌被稱為無聲殺手,患者在早期幾乎沒症狀,因為肺部幾乎沒有神經,所以不會產生痛覺,只有當腫瘤壓迫肺部,或引起肺部發炎反應,造成咳嗽時,才容易被發現;然而,想要早期發現肺癌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醫界已發展出許多檢測方式,可幫助民眾及早發現肺癌、及早治療,提升存活率。 《Hello醫師》直播節目【醫師幫幫我】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級醫師吳教恩,透過「線上直回」Q&A,與讀者面對面溝通,解說及早發現肺癌的關鍵密碼與預防方式;《Hello醫師》特別為您整理「精華版」,讓您更對防範肺癌的發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低劑量電腦斷層 揪出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症狀,過去雖然有胸部X光作為初期篩檢工具,但僅能發現2公分以上的腫瘤,吳教恩醫師表示:「目前研究證實,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助於揪出早期肺癌,建議40或45歲的民眾,無論有無家族史或是否為高危險族群,都可主動進行篩檢」。針對肺癌的高危險族群,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1日開始,提供每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補助。 直播過程中有民眾線上提問,「擔心篩檢時所產生的輻射量,可能傷害身體健康」,吳教恩醫師說明:「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量低,且2年做一次篩檢,對人體不會有太大影響」。 遠離肺癌危險因子 及早預防勝於治療 吳教恩醫師提醒,預防肺癌4大要點: 戒菸、避免二手菸 遠離空氣汙染 降低職業暴露 高危險族群定期篩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探索更多癌症類別

攝護腺癌(前列腺癌)

看更多 癌症 相關文章

肝癌

不只大人該小心肝!兒童肝癌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兒童患有肝癌(Liver cancer),是很罕見的,每年大約只有 100~150 個病例。在 100,000 個 14 歲以下的兒童當中,大約只有 2~3 個兒童患有肝癌,男孩比女孩患病的機率更高。兒童的肝臟腫瘤屬性,良性和惡性均有,其常見的肝癌有兩種: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和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 認識肝母細胞瘤和肝細胞癌 肝母細胞瘤通常發生於三歲以下兒童,這年齡層的肝癌兒童,有90%是因此患病的。雖然肝母細胞瘤較為罕見的,但若較早發現小孩體內有肝母細胞瘤,治療後的存活率,可以大幅提高。(推薦閱讀:0~3歲寶貝心肝!兒童肝母細胞瘤的成因、症狀與治療) 肝細胞癌則是成人最常見的肝癌類型,是從肝臟細胞開始生長。肝細胞癌在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但青春期小孩,患有肝細胞癌的情況,比兒童更常見。 兒童肝癌的原因 肝炎:一般與B型肝炎(Hepatitis B)、C型肝炎(Hepatitis C)有關 遺傳性疾病:常發生於低出生體重嬰兒,此外,有些罕見的遺傳性疾病(Genetic disease),會提高兒童患有肝母細胞瘤風險。 貝克威斯–韋德曼症候群(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此病特徵為臍膨出、巨舌、巨體,是一種先天性過度生長的疾病,會影響全身器官。 有息肉的家族病史:這是胃腸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的罕見遺傳性疾病。 半身肥大(Hemihypertrophy):這是指身體一側的全部,或是一側當中某部分,發育得比另一側要快速。 兒童肝癌的症狀 當肝臟腫瘤愈來愈大時,會出現下列幾種症狀: 腹部出現腫瘤或腫脹(可能會感到疼痛,也可能沒有疼痛感)。 體重減輕。 厭食(Anorexia)。 噁心、嘔吐。 男孩提早進入青春期(因腫瘤導致荷爾蒙增加)。 兒童肝癌的治療 肝母細胞瘤比肝細胞癌更容易治療,最好的方法是經由外科手術切除。如果腫瘤面積很大,您的醫師會先與化學治療科醫師討論後,再經由手術切除。如果可以動手術,治療成功率大約是90%。另外,肝細胞癌對化學治療的反應較差,治療成功率也比較低。如果肝癌的情況無法進行手術,可以考慮進行肝臟移植的方法治療。 如果腫瘤過大無法切除,經過3~4個月化學治療,腫瘤大小仍然無法縮減,最好的方法是,儘快進行肝臟移植。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在接受肝臟移植後,大約有60%~80%的人,可以再多延續10年生命。 治療兒童肝癌的副作用 治療肝癌,通常會造成一些副作用,小兒科醫師在確定要進行手術前,會告知您相關副作用和問題。副作用可能包括下列: 身體不適,例如:噁心、想吐。 掉髮 感染、瘀血、流血、疲勞與腹瀉的風險增加 兒童年紀較大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有:聽力問題、腎臟疾病與心臟出現異常。兒童在未來,也稍微多了一些風險,可能會患有其他類型癌症。有些兒童隨著年紀增加,會出現不同副作用,因此必須隨時做好身體健康的監控。


肝癌

0~3歲寶貝心肝!兒童肝母細胞瘤的成因、症狀與治療

什麼是肝母細胞瘤? 肝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癌症,發生在肝臟,好發於嬰兒到三歲左右的兒童。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由左葉和右葉構成,主要功能包括過濾和儲存血液。雖然肝母細胞瘤的癌細胞也可能會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 肝母細胞瘤的原因 雖然肝癌的確切原因仍然未知,不過有一些基因狀況可能會增加肝母細胞瘤發作的風險,例如貝克威思.威德曼症候群(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威爾森氏症(Wilson disease)、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 (Porphyria cutanea tarda,簡稱PCT)、以及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簡稱FAP)等。其他和肝癌有關的基因問題還有嚴重的先天性代謝問題如酪胺酸血症(Tyrosinemia)、肝醣儲積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s)以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lpha1-antitrypsin deficiency,簡稱AATD) 。 年紀很小就暴露在B型肝炎(Hepatitis B)或C型肝炎(Hepatitis C )感染的兒童或是患有新生兒膽道閉鎖(Biliary atresia)的兒童也有很高的風險會演變為肝細胞癌。有些肝母細胞瘤會置換抑制腫瘤的基因,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細胞會不受控制的增長。 肝母細胞瘤的症狀 以下為肝母細胞瘤最常見的症狀。不過每個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症狀會依腫瘤大小、在體內的時間和轉移的位置有所不同。症狀可能有: 腹部有大型腫塊或腫起。 體重減輕、胃口變差。 男孩青春期提早來臨。 腹痛。 噁心或嘔吐。 黃疸(Jaundice,眼睛或皮膚變黃) 。 發燒。 皮膚癢。 腹部靜脈擴張,從皮膚即可看見。 肝母細胞瘤的症狀也有可能會和其他病況一致,要確診病情請諮詢醫師。 肝母細胞瘤的診斷 除了完整的疾病史和健康檢查,診斷肝母細胞瘤的步驟可能還有: 病理活體切片:取出腫瘤樣本,在顯微鏡下檢驗。 全血球計數(Complete blood count,簡稱CBC):用特定容量的血液來測量不同血球大小、數量和成熟程度。 額外血檢:可能會包含生化檢查、血栓測驗、評估肝腎功能以及基因檢測。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scan,也稱為 CT 或 CAT scan):是一種影像診斷方式,結合X光和電腦科技來製作人體的水平和縱切影像(影像也被稱作切數 Slices),電腦斷層掃描能夠展示出人體每一部分的細節,包含骨骼、肌肉、脂肪以及器官。電腦斷層掃描比一般的X光能夠展現出更多細節。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MRI):一種用大型磁力、無線電波和電腦來成像的方式,能提供體內器官和結構的細節。 X光:診斷型測驗,用隱形電磁能量光束來成像,能在影像上看到體內組織、骨骼、器官。 超音波(Ultrasound,也稱為超聲波Sonography):利用高頻音波以及電腦來呈現血管、組織以及器官的影像。超音波能用來觀看內部器官的功能並透過不同的血管評估血流方向。 檢測胎兒甲型蛋白(Alpha-fetoprotein ,簡稱AFP):可用血中的AFP濃度來診斷肝癌及追蹤對治療的反應。 肝母細胞瘤的分期 癌症階段是評估癌症轉移範圍的方式。可以用不同的症狀診斷肝母細胞瘤的分期,有關分期相關問題請諮詢醫師。其中一個判斷肝母細胞瘤階段的方式如下: 第一期:腫瘤只在肝臟中,可透過手術完全移除。 第二期:腫瘤已透過手術移除,不過仍有極小部分癌細胞殘存在肝臟中。 第三期:腫瘤完全移除,但能在鄰近淋巴結中發現癌細胞。 第四期:腫瘤已轉移到其他部分。 復發:疾病在治療過後仍發作,其可能再次發生於肝臟,也有可能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 肝母細胞瘤的治療 治療肝母細胞瘤的方式會依下列因子有所不同: 孩子的年紀、整體健康狀況和疾病史。 罹患疾病的程度。 孩子對特定藥物、療程及治療方式的耐受度。 對疾病療程的期待。 你的意見與偏好。 一般而言,治療肝母細胞瘤的最終目標是盡量移除腫瘤同時盡量維持肝功能。肝組織再移除後能再生。其他治療方式可能包括如下: 手術(移除腫瘤和部分或全部肝臟)。 化療。 肝移植。 放射治療。 酒精注射治療(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追蹤觀察(Watchful waiting)。 兒童的康復評估 癒後情況有很大一部分受下列因素影響: 罹患疾病的時間長短。 腫瘤的大小和位置。 是否轉移。 腫瘤對治療的反應 孩子的年紀和整體健康狀況。 孩子對特定藥物、療程和治療方式的耐受度。


肝癌

肝癌先兆有哪些?肝癌症狀、存活率、末期壽命一次看

肝癌的定義 肝臟是體內最大的器官,幫助過濾血液並將毒素排出體外,在消化食物及儲存能量方面也都佔有一席之地,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為癌細胞時,癌細胞會在肝臟內快速生長及擴散,導致肝臟便無法正常運作,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依據癌細胞發生的部位可將肝癌分成2種:原發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和次發性肝癌 (Secondary hepatic cancer)。在肝臟內部發生的肝癌稱為原發性肝癌,而次發性肝癌指的是癌細胞從其他器官蔓延至肝臟。 肝癌種類1.原發性肝癌(癌症始於肝臟) 肝細胞癌(Hepatcellular carcinoma,簡稱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從肝細胞(Hepatocyte)發病 膽管癌(Bile duct cancer/Cholangiocarcinoma,又稱膽道癌)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s/Hemangiosarcomas) 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 肝癌種類2.次發性肝癌(癌症擴散至肝臟) 次發性肝癌,也稱作轉移型肝癌,諸如結腸、直腸、肺臟或乳房的癌細胞都可能會轉移至肝臟,發生率較原發性肝癌高。 肝癌前兆 一般很難在初期就偵測到肝癌的狀況,因為肝癌通常沒有徵兆也沒有症狀,只有在癌症腫瘤變大,出現症狀時才會注意到肝癌的現象。 肝癌症狀 肝癌症狀包含: 上腹部右側,也就是肝臟的位置感到疼痛。 腹部隆起或感覺上腹部重重的。 腹部腫起。 胃口不佳並覺得很飽。 體重減輕。 虛弱或覺得很累。 噁心、嘔吐。 皮膚及眼睛變黃、糞便顏色變淡、尿液顏色因黃疸變深。 肝癌盛行程度 肝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中長年位居第二,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共7,773人死於肝癌,佔該年癌症死亡人數近16%。 肝癌的原因 肝癌確切發生的原因不明,不過可能有下列原因: 慢性感染如B肝病毒或C肝病毒等肝炎病毒可能會導致肝癌。這些病毒會經由針頭、危險性行為或生產時垂直感染而傳染給他人;輸血也會散播病毒。 肝細胞因基因產生變化或突變。(推薦閱讀:肝癌原因多!認識9大風險、這樣預防肝癌) 肝癌的風險因素 若有下列因子更有可能感染肝癌: 年齡:高齡者較可能罹患肝癌。 性別:男性比女性更可能罹患肝癌。平均而言男性與女性罹患肝癌的比例是2:1。 種族:亞洲人與太平洋島民比歐洲人更容易罹患肝癌。 其他條件:帶有B肝病毒及C肝病毒者有較高風險罹患肝癌。 肥胖 肝硬化 患有代謝疾病如糖尿病(Diabetes)。 重度使用酒精及吸菸。 使用合成代謝類固醇(Anabolic steroids)來增加力量和肌肉量者。 長期暴露在砷(Arsenic)、黃麴毒素(Aflatoxin)、氯乙烯(Vinyl chloride)以及二氧化釷(Thorium dioxide)者。(推薦閱讀:罹患肝癌有哪些警訊?肝癌前兆、症狀、診斷一覽)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因為有其他消化相關的狀況會引發和肝癌類似的症狀,為了確認結果,應告知醫師以得到妥善的肝癌診斷。及早發現肝癌有助提高治療成效並增加存活機會。 肝癌的併發症 肝癌病患常見的併發症包含: 肝衰竭:癌症組織會使病患肝臟嚴重受損,導致肝臟無法將有毒物質移出體內並引起肝性腦病變(Hepatic encephalopathy),這也是肝癌最常見的死因。(延伸閱讀:肝病4階段:發炎、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 腎衰竭:肝臟引起的腎衰竭會癱瘓病患將體內廢棄物移出的能力, 腫瘤轉移:腫瘤細胞常會轉移至肺臟或骨骼。轉移到腹膜(Peritoneum)時便會導致腹水(Ascites)產生。因此肝癌若靠近橫膈膜會直接滲透到胸膜和橫膈膜中,便可能引起血性胸膜積水(Bloody pleural fluid )。 肝癌的診斷與檢驗 若有可能罹患肝癌的症狀,醫師會進行一些測驗來確診,這些測驗可能包含: 生理檢測:醫師會透過按壓腹部來檢查肝臟、脾臟或鄰近器官的形狀和大小。醫師也會檢查腹部異常的液體,也就是腹水的累積情況,會檢查黃疸的徵兆,黃疸指的是皮膚和眼睛黏膜變黃的狀況。 血液檢查:可能會需要接受很多血液檢查來確認肝臟問題並看看肝臟的運作情況,其中一種血檢能看出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 的狀況,高濃度的AFP可能是肝癌徵兆。 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醫師會用X光確認腹腔內肝臟和其他器官以及血管狀況,可能會需要飲用特殊液體來讓器官在掃描中能看得較清楚。藉由電腦斷層掃描,醫師能辨識出肝臟或其他器官中的腫瘤。 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機器會顯示內部器官的細節。有時能讓不正常的區域在畫面中更能明顯呈現。 超音波測驗(Ultrasound test):超音波是利用聲波來造影,製造出肝臟及其他器官的影像,這些聲波會製造反彈出器官的回聲,腫瘤產生的回聲和健康的組織不同。 病理活體切片(Biopsy):醫師會從肝臟取一小部分樣本送至實驗室分析,以了解組織中的癌細胞發展狀況。 肝癌可以活多久?肝癌末期壽命 肝癌期數 1年存活率 3年存活率 5年存活率 第一期(A期) 85% 65% 50% 第二期(B期) 75% 45% 25% 第三期(C期) 25~55% 0~15% 0~8% 第四期(D期) 15% 5% 0% 肝癌的治療與生活建議 肝癌治療方式會依照個人狀況而有不同,醫師會考量: 肝臟狀況 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數量 […]


癌症

預防癌症11招!快速自我檢測癌症徵兆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41年蟬聯第一,111年的死亡人數超過5萬人,遠高於排名第二的心臟疾病(23,688);癌症盛行率之高,預防癌症是人人都該關心的事情,以下《Hello醫師》為您介紹11個防癌撇步,幫助你遠離癌症。 1. 戒菸致癌永遠不嫌晚 每根香菸都含有250種的有害化學物質,其中更有近 70 種會致癌,而且不只是肺癌,其他還包括胃、腎臟、口腔和喉癌等12種癌症,因此,戒菸永遠不嫌晚!另外有研究指出,在35歲前戒菸,平均壽命最多可延長8.5年;60歲才戒菸,也能延長將近四年的壽命,甚至在80歲戒菸也都有好處。因此奉勸各位癮君子,快放下手上那一根致癌物,迎向新的人生!(延伸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2. 多吃花椰菜抗癌 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這類蔬菜除了富含纖維和營養,也含有關鍵的抗癌成分,蘿蔔硫素(Sulforaphane),這個成分除了對血糖控制很有幫助,並且還有抗癌的潛在效果;若是還想要加強花椰菜的抗癌效果,建議烹煮時先將花椰菜切過,並靜置30分鐘以上,因為這樣才會產生最多的蘿蔔硫素。(推薦閱讀:吃花椰菜有學問!多做這步驟加倍抗癌) 3. 身體肥胖易罹癌 現代人因為飲食的關係大多都「小腹便便」,然而,腰圍越粗也代表罹癌機率大大提升,特別是乳癌(Breast Cancer)、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或胰臟癌(Pancreas Cancer)等癌症,此外,有學者認為,肥胖導致癌症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跟脂肪細胞所釋放的物質有關。因此,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於遠離癌症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推薦閱讀: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4. 酒精攝取愈少愈好 飲酒過量可能會導致罹癌機率更高,酒精的攝取對於罹患口腔癌、乳癌、肝癌或食道癌等癌症有關,喝的愈多,患病的機率就越高,因此,一般建議女性一天應控制在一杯、而男性應控制在兩杯以內的飲酒量(一杯相當於一瓶啤酒的酒精含量)。(推薦閱讀:酒駕駛不得!認識血液與呼氣酒精濃度,了解喝酒身體變化) 5. 少吃一級致癌物加工肉品及紅肉 研究顯示,加工肉品中的亞硝酸鹽會致癌,像是香腸、熱狗、培根都屬於此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分類,紅肉被列為第2A類致癌物,而加工肉品則是第一類致癌物,代表有足夠證據證明這些食物是致癌物,加工肉品也容易導致大腸直腸癌。另外,肉類經過燒烤、油炸或是其他高溫烹調,也容易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HA)。因此,喜歡吃肉的人,在大快朵頤之前要特別注意。(同場加映:烤肉想遠離致癌物~做到這2點安心吃) 6. 擺脫久坐讓生活動起來 現代人的工作型態以及生活習慣,都讓我們久坐少動,然而養生防癌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要「動」!運動不僅能擺脫肥胖,還能降低雌激素(Estrogen)和胰島素(Insulin)等荷爾蒙,這些都跟罹患癌症非常有關,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天至少進行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推薦閱讀:久坐是萬病之源:坐式生活對身體的危害) 7. 安全性行為不只防性病 戴保險套不只可以避免感染性病,有些不安全性行為可能導致罹癌機率增加,例如:70%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的發生,都是因為經由不安全性行為,而感染第 16 或 18 型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更容易導致子宮頸癌。(推薦閱讀:子宮頸癌疫苗越早施打效果越好!了解HPV疫苗的接種須知) 8. 接種疫苗預防B肝和HPV病毒 某些疫苗可能有預防癌症的作用,特定的HPV疫苗能預防子宮頸、外陰、陰道和肛門癌,建議在9~26歲前注射疫苗。另外,B肝疫苗能抑制病毒,避免肝癌的發生,在台灣,兩者都應在童年時期施打完畢。 9. 避開環境致癌物 很多化學成分都是致癌物,會傷害細胞裡的DNA,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經由觸摸、吃飯或透過呼吸接觸這些有害物質,包括石綿(Asbestos)、氡氣(Radon)或苯(Benzene),這些都是不論在家或工作時,常見的致癌物。雖然要完全不接觸這些有害物質,可能很困難,但我們可以更注意平時常用的物品,是否含有這些致癌物,並使用成分較為無害的產品。(推薦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10. 基因檢測預防遺傳性癌症 很多人常常忽略,某些癌症是會遺傳的,根據臺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指出,醫師會依病人的臨床表現,判斷是否有可能屬於遺傳性癌症,這步驟就是所謂的遺傳諮詢(Genetic counseling),另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好萊塢明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她在接受基因檢測後,發現自己有BRCA1基因突變,於是進行預防性的乳房切除手術。(推薦閱讀:按摩乳房好處多!緊實胸部又預防乳癌) 另外,以常見的遺傳性乳癌來說,家族中(包括自己),若有三位以上罹癌,或總共出現三種癌症以上,例如腸胃道癌症,子宮內膜癌,男性攝護腺癌、血癌等,都建議接受癌症遺傳諮詢。 11. 定期篩檢最保險 篩檢能夠在癌症早期,甚至在癌症尚未發生前,就及早治療,例如:大腸鏡(Colonoscopy)可以檢查出大腸直腸內的息肉,是否有發展成癌症的風險,便能盡早切除息肉;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也能夠幫助婦女檢測出子宮頸的癌細胞,乳房X光攝影術(Mammograms)和低劑量電腦斷層(Low Dose CT),能夠篩檢早期的乳癌和肺癌,若有罹癌疑慮,建議諮詢醫師是否需要進行以上檢測。(推薦閱讀:癌症篩檢:定期篩檢4大癌症效果佳) 簡易自我檢測癌症徵兆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提供簡易的自我檢測: 排尿排便異常 長時間異常痠痛 不正常地出血或分泌物量異常 乳房或其他部位有硬塊或增厚現象 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 身上的疣或痣出現明顯改變 久咳不止或聲音嘶啞 以上只是一些初步的徵兆,其他徵兆包括突然感到疲累,或是體重突然急遽變化等,總而言之,實際身體情況因人而異,癌前病變時常也難以察覺,但是聆聽自己的身體,觀察是否有哪些和平常不同的地方,仍然很值得參考,若有異狀,建議前往醫院諮詢醫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癌症

精準打擊癌細胞!標靶治療的原理與6種治療方式

「與傳統好壞細胞通殺的化療不同,標靶治療透過將癌細胞解析並研究之後,得以針對每種不同的癌症細胞擬定不同的作戰策略,予以治療。」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是癌症治療的一種,標靶的意思是能更精準的瞄準特定癌細胞進行治療,標靶治療也能結合其他傳統的癌症療法一起使用。 癌症是造成現代人死亡的主因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光是 2018 年內,就有近 960 萬人死於癌症,若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了有腫瘤生長的情形,如果是良性腫瘤還好,一旦確診為惡性腫瘤,許多人可能都很難接受,罹癌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過拜醫學發展之賜,癌症的治療方式也推陳出新,除了常見的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和手術切除外,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的出現,也帶給了癌症病人新的希望,以下將為你介紹標靶治療的種類以及治療方式。 標靶治療的特色 與傳統好壞細胞通殺的化療不同,標靶治療透過將癌細胞解析並研究之後,得以針對每種不同的癌症細胞擬定不同的作戰策略,予以治療。目前大部分的標靶治療以小分子藥物和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ies)為主要治療方式,前者利用其極小的體積,能夠輕鬆的進入癌細胞內部,抑制其他的分子,如變異的蛋白質的生長,或是直接攻擊癌細胞使其死亡。 後者除了有相同效果之外,有些單株抗體會挾帶毒物,直接攻擊癌細胞,或是將變異的細胞標記,讓免疫系統可以辨認,並加以消滅。此外,其實他們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一個針對細胞內物質做標記,而另一種則是對細胞表面物質標記,根據所標記物所處的位置,選擇使用小分子藥物或單株抗體進行治療。 標記有害細胞的方式 想要透過這種治療,首先,得先標記有害的目標,如果想要辨認那些細胞是在作亂,則可以藉由以下的方式來確認: 蛋白質數量比較:如果某些蛋白質在癌細胞中的數量比正常細胞還要多,它們通常攸關細胞生長,會成為標靶藥物的標的。以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蛋白 2(HER-2)為例,它會大量出現在部分癌細胞的表面,幫助癌細胞的生長,而標靶藥物賀癌平(Herceptin),已被證實其對胃癌和乳癌這兩種高機率含有 HER-2 的癌症,有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健保署也將其列入早期乳癌治療的健保給付項目內。 標記變異因子:這種方式則是針對尚未變異成癌細胞的正常細胞中,可能導致其產生變異的蛋白質進行標記,像是BRAF蛋白變異後,產生的BRAF V600,便是引發黑色素瘤(Melanoma)的主因,適合的標靶藥物如日沛樂(Zelboraf),可以治療 BRAF V600 突變陽性且無法以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成人黑色素瘤。 染色體異常辨識:部分的染色體異常現象只發生在癌細胞內,有時候這種異常可能導致融合基因出現,顧名思義,其為不同的基因融合為一體而產生,它所表現的融合蛋白可能是致癌的因素之一。當然這種基因蛋白異常,也是可以透過標靶藥物做出標記的目標。產生變異的融合蛋白,是可能引發白血病(Leukemia)的因素之一,而標靶藥物基利克膜衣錠(Gleevec)可以標定這些變異蛋白,抑制其活動。 6 種標靶治療方式 激素療法(Hormone therapies,又稱荷爾蒙療法):針對部分需要激素作為生長條件的腫瘤,激素療法可以阻止人體分泌該激素,或是干擾該激素所產生的作用,從而抑制腫瘤生長,常見於乳癌和前列腺癌(又稱攝護腺癌)的治療上。 信號傳導抑制劑(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s):前面提到,變異蛋白質是造成細胞產生變異的重要因子,由於細胞上有著許多的受體,當這些受體接受到周遭環境的訊號時,便會做出相對應的回應,許多癌症惡化的過程,便是腫瘤細胞接收到不停分裂的信號,使得腫瘤不停的擴大。而信號傳導抑制劑就是阻止變異蛋白質傳送信號,導致其他細胞跟著造反的那堵牆。 凋亡誘導劑(Apoptosis inducers):人體的細胞會在有限的壽命裡進行繁殖和分裂行為,以確保細胞能正常地更新換代,研究指出,正常細胞的大約只能分裂 40~60 次,但是癌細胞卻不是如此,其細胞充滿活性端粒酶(Telomerase),使其能擁有近乎無限的分裂增殖能力。而所謂的凋亡是一種人體細胞自然死亡或是淘汰異常細胞的過程,透過使用凋亡誘導劑,將標記的癌細胞重新帶入細胞凋亡因子的管控之下,便能終結癌細胞無止盡地自我複製,使最終得面對死亡。 血管新生抑制劑(Angiogenesis inhibitors):由於血管會提供氧氣及其他細胞生長所需的養分,是腫瘤生長不可或缺的資源,使用血管生成抑制劑,可以阻斷腫瘤周圍的血管生成,除了能使癌細胞缺乏養分成長而「餓死」外,也能降低癌細胞擴散的可能性。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ies):主要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抑制或殺死癌細胞。以單株抗體為例,它能在標記特定癌細胞表面的變異物質,讓免疫系統得以從成千上萬的細胞當中,辨識出癌細胞的存在,並加以消滅。 單株抗體挾帶殺癌物質:部分的單株抗體除了標記作用外,也可以自身攜帶放射性物質或化學毒物,一旦他們接觸到了癌細胞,便會引爆身上的「炸彈」將癌細胞消滅,而且也因為標記的關係,避免了正常細胞受到波及。 每個人都能使用標靶治療嗎 標靶藥物的適用性取決於兩項條件,如果罹癌者的腫瘤沒有發生符合標靶藥物所能辨識之特定變異情形,則標靶藥物便無法設定標記,治療也就無效。另外,某些癌症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才能使用標靶治療,像是腫瘤無法透過手術切除等。 雖然標靶藥物的效果可能比傳統癌症療法還要有效,而且副作用更低,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癌症都有合適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而且也不是每個患者都能接受標靶治療,加上較為昂貴的醫療費用,標靶治療通常會做為一種輔助而非主要的治療方式。 由於癌症的種類繁多,且早期發現跟晚期發現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在確診癌症的情況下,醫師會針對該情況判斷應該使用什麼樣的療程,如果患者對於標靶治療有疑問,應詢問醫師。


肝癌

肝癌患者失眠好困擾~助眠療法這樣做

失眠(Insomnia)又稱睡眠障礙,是癌症患者,特別是對罹患肝癌的病人來說很常見的問題。失眠是因為癌症治療後會出現的正常反應;而因為失眠所苦的患者可能會躺在床上,花上好幾個小時都睡不著,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至於要如何治療失眠呢?當然得先問醫師,不過我們這裡可以先提供一些非藥物療法來幫助您處理睡眠問題。 刺激控制治療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 多數接受肝癌治療的病患會很難睡著,而且又會因為睡眠不足導致病患健康受到影響,使病情惡化。因此,不需要睡覺的時候不要躺在床上,等需要睡覺的時候進入臥室比較好;這樣的做法能建立睡眠環境與睡覺這個行為的連結,讓您睡得更好。 另一個建議是固定睡眠時間,同時也避免睡午覺。如果一定要睡午覺,應該限制在30分鐘內,並且在下午3點之前就睡。同時也應該減少在床上看電視、吃東西和讀書的時間,因為這些都是阻礙睡眠的主要因子。 放鬆療法(Relaxation therapy) 放鬆療法包括肌肉放鬆、意象訓練(Imagery training)、催眠(Hypnosis)、思考中斷法(Stopping thought),以及生理回饋(Biofeedback),這是一種利用電子設備紀錄並展示身體不經意識控制的活動,如心跳。 除了搭配睡眠專家有關放鬆技巧的建議,您也能透過練習深呼吸、伸展、冥想或禱告等自主練習完成目標,也很建議洗個熱水澡或喝杯熱牛奶。 認知心理治療(Cognitive therapy) 一般會用認知心理治療來鑑定睡眠相關問題,同時改變導致睡眠問題的心理因素。不過這個方式也會增加焦慮感。認知療法有助於除去不實際的睡眠行為、讓您認識睡眠不足對日常活動的影響,並提供失眠的背景知識。 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 當下的健康狀況以及環境因子會干擾睡眠,而改善「睡眠衛生」也是一種著重在改變這些要素的方式,例如有睡眠障礙的人,不應該持續使用咖啡因和酒精4~6小時,也不應該在睡前吃辣的食物。此外也要盡量讓睡眠環境保持黑暗、安靜及舒適。 為自己打造睡前例行公事 合適的睡前例行公事有閱讀、聽喜愛的音樂、喝熱飲或洗熱水澡等,但不建議在床上閱讀書籍。失眠是肝癌病患時常發生的狀況,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要對失眠有基本認識,並和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陽性!異常不等於罹癌

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讓醫師判斷子宮頸是否異常,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21 歲以上的女性,可以每年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如果在小於 21 歲時有性行為,也建議在經歷過性行為的三年內,進行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異常代表的事 若子宮頸有任何感染或分化不良(Dysplasia,即有異常細胞)的現象,子宮頸抹片就會出現異常,或陽性反應。不過抹片異常並不就完全代表你已罹癌,事實上,每十件子宮頸抹片篩檢就會有一件出現陽性反應,所以這只是代表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確造成異常的真正問題,有可能是以下狀況: 發炎或感染 皰疹(Herpes) 滴蟲陰道炎(Trichomoniasis) 近期有性行為 分化不良,可能是潛在癌前病變細胞 使用陰道乳膏或沖洗劑,影響判讀結果 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 Virus),俗稱生殖器疣(Genital Warts),會長在子宮頸、生殖器或皮膚,高達 60% 的女性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已感染;HPV 病毒感染也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因。 發現抹片異常後該做的事 抹片異常的結果並不代表情況嚴重,但無論如何,若抹片結果為陽性,都應接受進一步療程。進一步檢查可能包含再做一次抹片、陰道鏡檢查(Colposcopy,使用顯微儀器檢查子宮頸),或活體組織切片(Biopsy,子宮頸組織採樣切片)。在完成上述檢查後,醫師會與你討論病情。 抹片檢查 HPV 可防子宮頸癌 現在的抹片檢查,都能立即確定子宮頸異常細胞,是否為感染 HPV 所致。HPV 是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的主因,但大部女性在接受治療後,都不會惡化成子宮頸癌,也是為什麼鼓勵女性們定期檢查的原因,特別是 30 歲以上的女性,及處於高風險族群的人(例如有家族遺傳)。抹片檢查後如果確診感染 HPV,醫師可能會採取以下兩種措施: 冷凍治療(Cryosurgery):醫師可能會在陰道鏡檢查後進行冷凍治療,療程是先將子宮頸出現異常的細胞冷凍後,做組織錐狀切片。醫師會對子宮頸異常的部位做一三角狀組織取樣,療程後可能會有出血或水狀分泌物產生。 子宮頸電環切除術(The LEEP procedure):子宮頸電環切除術與子宮頸錐狀切除術類似,醫師會使用一環狀金屬絲圈來移除病灶組織,此手術也會有出血及產生分泌物的現象。 https://helloyishi.com.tw/sexual-health/hpv/vaccinations-related-diseases-and-myths/ 懷孕期間的子宮頸抹片異常 懷孕期間仍可以進行抹片篩檢,若檢查結果顯示任何異常,你可進行陰道鏡檢查,但任何進一步的治療,都必須在產後,因為抹片篩檢異常,並不表示寶寶正面臨任何健康上的風險,而且子宮頸的異常細胞,通常會隨著產程脫落。


皮膚癌

是痣還是瘤?黑色素瘤的類型、症狀與治療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痣的存在,它可能長在臉上、手上或是任何部位,不過,你知道這些看似無害的痣,有可能成為黑色素瘤(Melanoma),並可能造成皮膚病變導致癌症嗎?《Hello醫師》將帶您了解黑色素瘤是如何產生?以及該如何預防以避免危害我們的健康。 黑色素瘤如何生成、與痣的關係 簡單來說,黑色素瘤就是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在皮膚上過度堆積或聚集,造成皮膚表面產生黑色的斑塊。痣的生成是因為黑色素堆積而成,但並非所有黑色素瘤都由身上的痣演變而來;黑色素瘤除了可以從痣轉變之外,也可能出現在身體其他部位。 黑色素瘤的好發族群: 年齡:大多為20~50 歲的成人 生長部位:男性主要長在背部,女性則以腿部為主。 紫外線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會破壞皮膚細胞的 DNA。當然,這並非呼籲大家完全遠離陽光照射,畢竟想獲得足夠維生素D,仍須適度地曬太陽;但切記要做好防曬,避免在大太陽底下曝曬時間過長,若造成皮膚反覆曬傷,就容易提高罹患皮膚癌機率。 皮膚愈白,通常更容易曬傷,這也是為什麼白人罹患皮膚癌機率高居所有人種之冠;除了膚色,如果身上痣特別多,或是家族有黑色素瘤病史,也要特別注意預防黑色素瘤的產生。(推薦閱讀:皮膚曬傷怎麼辦?前中後期這樣照顧) 黑色素瘤的症狀與類型 想要區分黑色素瘤和痣,可以從大小、形狀和顏色著手觀察: 大小:痣的直徑通常不會超過6毫米(mm),但黑色素瘤則通常會大於這個尺寸,並有逐漸擴大的可能。 形狀:一般的痣都是呈對稱生長,兩側圓潤且顏色明顯,多呈現黑色橢圓狀;黑色素瘤的邊緣兩側則會呈現不對稱的形狀,例如:一側為圓弧,但另一側卻像是齒痕般的不規則形狀。 顏色:黑色素瘤的顏色可能不像痣一樣只有單純的黑色,有可能偏中心的部分是黑色,但是外側是淡黑色或是咖啡色。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可能為黑色素瘤的情況外,如果發現黑痣出現隆起、擴大、發癢或結痂、甚至流血,建議就診以獲得進一步診斷,提高及早發現黑色素瘤的機會。 黑色素瘤也可能會長在眼睛,但個案極少;其生長位置是在眼球,而非眼皮或是眼睛周圍;因此,若在照鏡子時看到眼球有黑色斑點,或是視線感覺被遮蔽,請盡速前往醫院做檢查。(同場加映:舌頭生白斑和黑毛?秒懂7種口腔疾病) 黑色素瘤的診斷 為了確認到底是痣還是瘤?醫師可能會透過以下方式進行診斷: 活體組織切片(Biopsy):也就是透過切除或針頭擷取部分受檢組織,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查 淋巴結切片:若黑色素瘤深度超過1毫米(mm),可能已經由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透過此方式可了解黑色素瘤是否有擴散跡象。 其他的檢查方式:包含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核磁共振(MRI)或血液檢查等。 黑色素瘤的治療 若已經確定為黑色素瘤患者,早期發現且治癒的機率相當高,依據確診階段不同,有以下不同治療方式: 手術切除:醫師可以在黑色素瘤的癌細胞還沒轉移之前,利用手術將它移除;為了避免周遭的皮膚內還藏有微量癌細胞,除了切除腫瘤外,周遭 1.5~2.5 公分的皮膚,也可能納入手術切除範圍。 化療、放射線治療:當癌細胞已經從黑色素瘤經由淋巴系統擴散,單純的切除腫瘤就無法抑止癌細胞在其他部位肆虐,這時就需要利用化療、放射線治療等方式,將身體內的癌細胞殺死,而這樣的治療方法,有可能會損害其他正常的細胞,導致患者免疫系統癱瘓,身體變得十分虛弱。 新興的免疫療法:考量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對於人體的傷害程度,採用免疫療法可能對於癌症的治癒率有明顯提升,未來或許可成為末期癌症患者的另一線治療希望。 黑色素瘤擴散致死率高 預防首重防曬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的一種,擴散之後,致死率相當高;不管膚色偏黑還是偏白,想避免罹患黑色素瘤,建議做好防曬;以下防曬建議可供參考: 避免戶外活動:若在夏天太陽特別毒辣的季節,最好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在戶外活動,例如:早上10點至下午3點。 物理防曬:如果偏好到海邊戲水、浮潛或衝浪等戶外活動,比起塗抹防曬油或乳液,建議更應利用物理防曬方式,例如穿著水母衣來遮擋過量的太陽光照射。(推薦閱讀:曬傷恐增皮膚癌風險!黑痣變化要小心)


癌症

癌症治療的疲勞:原因與應對方法

癌症病患因為癌症本身以及治療方式的副作用,經常感到疲勞,該如何應對化療後的疲勞不適呢?以下介紹癌症化療讓人疲憊的原因與應對改善的方法。 癌症疲倦的原因 癌症造成的疲倦可能是由許多因素所引起的,包括: 癌症本身造成身體的變化,導致疲勞。例如,某些癌症會釋放出稱為細胞激素(Cytokines)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被認為會引起疲勞。 消耗體力:有些癌症會使人耗損更多體力、肌力,或損害某些器官(例如肝、腎、心臟或肺)或改變體內的激素,而這些都可能導致疲勞。 癌症治療的影響:化學療法、放射療法、手術、骨髓移植和免疫療法等都可能讓人感到疲勞,因為身體在修復由治療引起的損傷,容易出現疲勞的現象。另外,一些治療也會產生副作用,例如貧血、噁心、嘔吐、疼痛、失眠和情緒變化,也都可能讓你覺得疲憊無力。(推薦閱讀:舒緩癌症治療、化療副作用!4種食物緩解噁心與化療嘔吐) 貧血:當治療過程破壞了過多健康的紅血球,就可能會造成貧血。如果癌症已經擴散到骨髓,並干擾紅血球生成或導致失血,也可能會發生貧血。 疼痛:如果遭受慢性疼痛,則可能會使運動量、食量、睡眠都變少且變得沮喪,而這些都會加劇疲勞。 情緒:在被診斷出癌症後,也可能會導致焦慮、壓力或憂鬱,並造成疲勞。(推薦閱讀:家人罹癌怎麼辦?照顧癌症患者這樣做) 睡眠不足:如果睡不夠或者晚上睡覺時經常醒來,也可能會感到疲勞。 營養不良:罹癌後,身體可能比平時需要更多的營養,但是如果噁心和嘔吐等治療副作用導致吃不下、沒胃口,就可能很難攝取足夠的營養。 藥物:某些藥物(例如止痛藥)可能會導致疲勞。 荷爾蒙變化:激素療法是一種常見的癌症療法,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從而導致嚴重的疲勞。荷爾蒙變化也可能是其他癌症治療方法的副作用。 並不是所有罹癌患者的疲勞程度和持續時間都一樣,可能僅持續一小段時間,也可能在持續到完成治療的好幾個月後。(延伸閱讀:化療一定會掉髮?斷食能餓死癌細胞?破解6大癌症治療的常見迷思) 何時該看醫師? 治療癌症期間有疲勞感是正常的,但如果你發現這些疲勞症狀持續不斷,持續數週且影響了日常生活時,就該去看醫師了。 醫師可能會問你一些問題和評估這些狀況,你也可以替自己評估,問題如下: 什麼時候開始感到疲勞? 診斷罹癌後疲勞感有更嚴重嗎? 疲勞有多嚴重? 持續多久時間? 有什麼緩解的方法? 是什麼讓你覺得疲勞感變更嚴重? 疲勞是否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如何影響? 是否感到呼吸急促或胸部不適? 睡得好嗎? 胃口如何?吃什麼? 心情感受如何? 醫師可能會檢查身體並進一步評估你的病史,包含正在接受或已經接受的治療方式,以及正在服用的藥物。(同場加映:癌症治療介紹) 解決癌症疲倦的應對方法 由於和癌症有關的疲勞可能是因為多種因素引起的,所以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多種方法來減輕讓你疲倦的各種症狀,包含以下兩種: 藥物治療 有些藥物可以治療疲勞的根源,例如,你的疲勞原因是貧血,那麼透過輸血可能會有幫助。或是使用刺激骨髓使製造更多紅血球的藥物可能也是一種選擇。如果感到沮喪,醫師可能會開立幫助減輕憂鬱、增加食慾並提升愉悅感的處方藥物。 改善睡眠能力可以緩解疲倦,有些藥物還可以有效幫助入睡。 適當的疼痛管理可以大幅改善疲倦,但是某些止痛藥卻會使疲勞惡化,所以要和醫師有良好的溝通。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也會給你幫助提高警覺性的藥物。(推薦閱讀:慢性疼痛患者有福了!這樣改善睡眠品質) 自我保健 儲備體力:如果晚點有安排重要的事情,不妨找時間先小睡一下,並保持心情舒暢。多喝水和營養的飲食也可以幫助保持體力,但如果噁心想吐使你很難吃得下飯,請告訴醫師。 規律運動:每星期固定幾天做適度的運動,例如快走、騎自行車和游泳,都可幫助保持體力。但如果你沒有做運動的習慣,請在開始之前先諮詢醫師以確保安全。然後慢慢循序漸進的練習,直到每週做至少 150 分鐘的運動,或者每週五天大約半小時運動。另外,也可嘗試每週增加幾次重量訓練。 有些癌症患者認為透過冥想、瑜伽或其他方法也可以改善疲倦,或是用中醫的按摩、針灸等方式。根據梅約診所(Mayo Clinic)癌症中心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兩個月內高劑量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s)可以比安慰劑更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癌症相關疲勞。研究結果在2012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發表。但是像是人參等補品是否適合服用,需要先諮詢醫師,因為有些補品可能會干擾藥物治療。 【點我前往癌症中心】


子宮頸癌

HPV疫苗價格、副作用?九價疫苗是什麼、哪裡打、男性也要接種嗎?

根據研究統計指出,人的一生中感染HPV病毒的機率高達80%。只要發生過性行為,就有感染HPV風險; 任何形式的性接觸都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除了透過保險套避免感染,接種HPV疫苗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保障。 目前國內可供施打的HPV疫苗有3種,不僅價格不同,保護力也有所區別;究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HPV疫苗,降低子宮頸癌或菜花威脅? 《Hello 醫師》由淺入深,帶您認識HPV病毒與疫苗,並進一步介紹3種HPV疫苗的價格、種類與接種注意事項,幫助你分析並選擇適合自己的HPV疫苗。 HPV疫苗是什麼?能治療子宮頸癌? HPV疫苗主要是藉由預防HPV感染,來預防子宮頸癌病變及其他相關病變,因為HPV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因此HPV疫苗也稱作「子宮頸癌疫苗」或「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本身並無治療功效。 HPV病毒是什麼?認識人類乳突病毒 HPV中文名稱為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屬一種DNA病毒,其種類多達上百種,依其特性可區分為高危險以及低危險型。 其中,高危險型的HPV病毒以第16、18型尤為常見,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密切相關;而屬於低危險型的HPV第6、11型,則是引起生殖器疣(又稱菜花)的主因。 HPV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包含接觸帶原者的皮膚、黏膜或體液,皆可能遭受感染。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每個人一生中約有5~8成的機會感染HPV,雖然目前並無治療藥物,但民眾可經由接種HPV疫苗,預防60~90%HPV感染,加上定期檢查,可以讓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風險降至最低。(延伸閱讀:子宮頸癌疫苗愈早施打效果愈好!了解HPV疫苗的接種須知) HPV疫苗價格?九價疫苗是什麼?多久打一次? HPV疫苗為不活化疫苗,可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預防7~9成子宮頸癌發生。而現行的HPV疫苗,可分為以下3種: HPV疫苗(二價) 預防病毒類型:HPV第16、18(高風險致癌)型 效力持續時間:約9~10年 接種時程: (1)9~14歲女性:施打2劑,第1劑施打後,在5~13月內施打第2劑 (2)15歲以上女性:施打3劑,1、2劑間隔1個月;2、3劑間隔5個月 價格:每劑3000~3500元 特點:子宮頸癌保護效力達70%,並對其他型HPV有交叉保護效力。雖然不含第6、11型HPV防護力,但根據施打結果顯示,二價疫苗仍能降低罹患菜花的風險。 HPV疫苗(四價) 預防病毒類型:HPV第6、11(低風險致癌)、16、18(高風險致癌)型 效力持續時間:12年以上 接種時程: (1)9~13歲女性:施打2劑,第1劑隔6~12個月內接種第2劑 (2)14~45歲女性、9~26歲男性:施打3劑,1、2劑間隔2個月;2、3劑間隔4個月 價格:每劑3000~3500元 特點:已經停產,故於2021年第一季開始停止供應自費市場。 HPV疫苗(九價) 預防病毒類型:可預防HPV第6、11(低風險致癌)、16、18、31、33、45、52、58(高風險致癌)型 效力持續時間:約6年 接種時程: (1)9~14歲男、女性:施打2劑,第1劑後6~12個月內接種第2劑 (2)15~45歲男、女性:施打3劑,1、2劑間隔2個月;2、3劑間隔4個月 價格:每劑5000~6000元 特點:能夠直接防護較多高風險致癌型HPV病毒,子宮頸癌保護效力達到90%,對菜花病毒也有預防效果。 HPV疫苗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在接種HPV疫苗前,若有以下症狀請向醫師告知,並評估是否適合接種HPV疫苗: 患有特殊疾病者 食物或藥物過敏史 免疫功能異常 出血性問題 任何生理不適 懷孕或準備懷孕 另外,與許多疫苗及藥物相同,接種HPV疫苗也有副作用。常見不良反應包括: 注射部位紅、腫、痛、癢 頭痛、頭暈 輕微發燒 噁心、嘔吐 倦怠 肌肉、關節痠痛 建議注射完留院觀察30分鐘,若症狀惡化,請盡速向醫師反應。 男、女性HPV疫苗怎麼挑? 依疫苗作用而言,接種二價HPV疫苗對男性幫助不大;而因四價疫苗停產後存量逐漸減少,目前國內自費市場以九價疫苗為主,不僅保護範圍較廣,也可預防男性常罹患的HPV6和11型。建議民眾按照醫師指示定時施打疫苗,並切勿混打不同類型HPV疫苗,方能達到疫苗最大保護力。 HPV疫苗公費對象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民國107年起啟動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服務,於113年的公費接種對象主要為國中女生,按照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布的時程接種即可。非補助對象或不想施打公費補助疫苗,可選擇至有提供HPV疫苗接種的醫療院所自費接種。 台北市衛生局於113年開始提供112年入學國中男生公費9價HPV疫苗,目標提升群體免疫力,降低HPV感染衍生癌症之發生。 HPV疫苗哪裡打? 請「點此」看各縣市HPV疫苗接種之合約醫療院所名單。 有性行為能接種HPV疫苗嗎? HPV疫苗對於沒有過性行為或未受到HPV感染者最有效,但有性行為經驗者仍可接種。 男性一定要打子宮頸癌疫苗嗎? 男性施打HPV除可預防菜花外,也可避免傳染給另一半。此外,接種HPV疫苗則能降低生殖器周遭癌症風險,降低男性罹患陰莖癌及肛門癌的風險。 HPV疫苗和COVID-19疫苗能同時接種? HPV疫苗是非活性疫苗,故可以與其他非活性或活性疫苗如:A肝、B肝、白喉、破傷風等疫苗一同接種。而依照疾管局公布,HPV疫苗最好與COVID-19疫苗間隔7天以上接種。若有疑問,可到疾管局網站查詢。(延伸閱讀:寶寶施打疫苗後發燒別慌!五合一疫苗種類、副作用、注意事項一次解答)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