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 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久而久之便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問題,如心臟病、失明或腎臟病等等。主要分為 第一型糖尿病 、 第二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等類型。

基礎知識

糖尿病

《Hello醫師》「穩糖健步走」 醫師專家齊心勉糖友 大步邁向心生活

為響應2024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與健康」(Diabetes and Being)主題,多位國內重量級糖尿病醫界及專家出席《Hello醫師》年度盛事「2024世界糖尿病日–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健走活動時均表示,做好生活型態管理,與醫療團隊充分合作,「對自己有信心,血糖管理沒問題,一樣可以活出幸福健康的人生,大步邁向心生活。 Hello Health Group暨 《Hello醫師》11月17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健走活動,共吸引近600位民眾熱情參與。今年也首度由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兩大重量級學會掛名指導;包括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及宜蘭縣愛胰協會也再度響應,提供民眾最專業的糖尿病衛教資訊。。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以糖尿病相關醫療、教育、研究工作以及促進糖尿病知識普及為主旨,秘書長楊宜瑱在現場分享台灣糖尿病現況與糖友常面對的問題,她指出生活型態的改變、工作的壓力、睡眠不足及人口老化等,是糖尿病人口逐年攀升的原因;楊宜瑱醫師也在接受《Hello醫師》專訪時分享,如何正確控糖?楊宜瑱醫師說:「從多方管道控制血糖,不管是生活型態、醫療遵從率及身心的健康,都非常的重要」;楊宜瑱醫師也鼓勵糖友,「讓自己身心健康,對自已有信心,血糖管理就不是問題」。 【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鼓勵糖友,「讓自己身心健康,對自已有信心,血糖管理就不是問題」。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建議,成人每週應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強度有氧運動,也就是每週至少運動3天,建議不要連續兩天不運動,每次至少30分鐘,才能達到健康促進的效果;若是健走,可從每天至少5千步,需要有流汗、微喘,就有助控制血糖。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李淳權也在專訪時說,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年齡老化,慢性病慢慢出現,導致糖尿病盛行率提高;而且,年輕糖尿病友慢慢增加,也讓糖尿病友人數愈來愈多;她提醒,控制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對糖尿病很重要,除了飲食控制,更難的是運動,希望透過「穩糖健步走活動」,能鼓勵大家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李淳權呼籲糖友,除了飲食控制,希望「穩糖健步走」活動,鼓勵大家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醫師特別自南投埔里北上參與健走活動。長期關注糖友健康的陳醫師表示:「糖尿病是很複雜的狀況,與先天遺傳及後天生活有關,但它也是與生活型態相關的疾病;每個人控糖的挑戰都不同,醫療團隊會依每個人的情況做個人化的治療建議,提供「個人化、客製化」的目標與方法;他也呼籲,2024世界糖尿病日主題是「糖尿病與幸福健康」,每位糖友只要與醫療團隊合作,從飲食、運動、監控與藥物,一樣可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愛胰協會總幹事黃煜順「順子」,本身也是經營YouTube《順糖人生》頻道的「百萬網紅」,多支影片都創百萬觀看數,身為資深糖尿病友,黃煜順總幹事從糖友的角度出發鼓勵大家:「飲食過量或缺乏節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他建議糖友不要只靠自己的力量,「會很辛苦」,可多跟醫療人員請教如何控制血糖、監測,借助醫療人員、病友團體及親友的力量,給予陪伴與鼓勵,同時在想要多吃的時候提醒一下,都有助於將血糖控制在標準範圍」。 【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宜蘭縣愛胰協會總幹事黃煜順建議糖友,不要只靠自己力量,可多跟醫療人員請教如何控制血糖、監測,借助醫療人員、病友團體及親友的力量,給予陪伴與鼓勵。 《選食:營養師的一日三餐減醣餐盤》作者、同時也是糖尿病衛教師的陳怡婷營養師提出「剪刀、石頭、布,健康比個讚」原則,提醒糖友要重視水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堅果的攝取量;另外,外食族愈來愈多,對於以超商做為三餐來源的糖友該如何聰明選擇?陳怡婷營養師表示:「現在社會外食比例很高,外食者飲食可掌握5絕招,少加工、少油炸、多纖維、多樣化以及注重營養標示,避免選到地雷食物。她建議,可以三明治配豆漿或牛奶,午晚餐的便當類食物,可額外增加蔬菜例如生菜沙拉或滷時蔬,另外,可補充雞胸肉、茶葉蛋或豆漿補充蛋白質」她提醒,現代人飲食多樣化,不用一定要控制多少分量與份數,飲食搭配更重要,「偶爾聚餐多吃一點不要有罪惡感,只要記得健康飲食原則就好」。 【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陳怡婷營養師提醒,現代人飲食多樣化,不用一定要控制多少分量與份數,飲食搭配更重要,「偶爾聚餐多吃一點不要有罪惡感,只要記得健康飲食原則就好」。 美學中醫曾宜萱中醫師也在「穩糖健步走」活動中提供免費義診,從中醫的角度提幫助民眾調理體質。曾宜萱中醫師有糖尿病家族史,她也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控糖習慣,曾醫師說:「平時不碰含糖飲料,日常飲食有所選擇,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讓自己可以一直維持健康」。 【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美學中醫」曾宜萱中醫師分享日常生活的控糖習慣,平時不碰含糖飲料,日常飲食有所選擇,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讓自己可以一直維持健康」。 台灣糖尿病友人數突破250萬人,糖尿病前期人數更超過5百萬人,老年化及年輕化的雙重趨勢,讓糖尿病勢將成為台灣亟須重視的健康課題。《Hello醫師》希望透過「穩糖健步走」活動,期望大眾共同重視糖尿病議題,關注糖友健康,相信自己,終結糖尿病威脅,活得健康又自在,邁向健康心生活。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BMI計算器:https://reurl.cc/Rylnex 血糖管理評估:https://reurl.cc/q0jzYN 糖尿病前期檢測:https://reurl.cc/Myxv4X

探索更多糖尿病類別

第二型糖尿病

看更多 糖尿病 相關文章

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診斷與治療、第一型與第二型差別

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會出現如頻尿、口渴、容易覺得餓、體重下降等症狀,另外還有疲憊、視力模糊、傷口不易癒合等,但是症狀不見得明顯,可能會被輕忽,而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是藉由健康檢查中的血糖檢測,才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以下帶你進一步認識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並簡單解釋第一型糖尿並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差別。(同場加映: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 診斷第二型糖尿病,包含以下四種檢測方式: 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簡稱FPG)的檢測方式為空腹至少8小時以上,檢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126 mg/dl,則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以下簡稱OGTT)的方法為口服含75g葡萄糖溶液經過2小時後,測得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200 mg/dl,就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 3. 糖化血色素 檢測糖化血色素(又稱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簡稱 HbA1c、A1C)可以檢測出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當等於或大於6.5% ,則可能有糖尿病。而這個檢測方式,建議在另一個時間測第二次會比較準確。 4. 隨機血糖 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可以測量,包含進食後。當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200mg/dl,並且伴隨糖尿病症狀,如頻尿、經常口渴、體重減輕等,則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延伸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 ADA)建議,從45歲開始養成固定檢查第二型糖尿病的習慣,尤其如果你的體重過重。若結果正常,則建議每3年做1次測試,如果檢測結果接近標準的上限,建議最好諮詢醫師下次的檢查時間為何時。 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並不能完全被治癒,最佳的情況是維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型態,免除過多的藥物控制。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佳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方法,不外乎從生活習慣和作息等方面著手,如下: 減肥 健康飲食 定期運動 正確使用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血糖監測 減肥 減肥可以降低血糖,即使只是減少體重的5~10%就具有些微效果了,最理想的是持續減重,減少至少7%體重,對血糖才有更明顯的影響。控制份量和食用健康食品是開始減輕體重的簡單方法。(推薦閱讀:有效3方法!幫助糖尿病人規劃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雖然糖尿病患沒有所謂專屬或固定的飲食方法,但是必須遵守以下幾項原則: 減少熱量攝取 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推薦閱讀:糖尿病飲食禁忌!油鹽糖和精緻澱粉少碰為妙) 減少攝取飽和脂肪 多攝取蔬菜和水果 多攝取含纖維的食物 多運動 每個人都需要規律運動,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更需要。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活動,如散步,游泳和騎自行車,最好可以把這些當作日常活動的一部分,可以幫助你穩定血糖。每次運動30~60分鐘的中度運動,如果是劇烈運動則15~30分鐘。建議從事任何運動前,先諮詢醫師強度和難度適不適合自身。(推薦閱讀:糖尿病運動入門:瑜伽、走路散步、伸展平衡任你選) 上述這些如果都控制良好的話,不僅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也可以延緩併發症的出現。 第一型與第二型的差別與診斷 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明顯差別在於發病年齡,因為第一型發病主因是由於先天性的缺乏胰島素所致,而第二型雖然也受遺傳因素影響,但多是受後天環境因素而引發,所以第一型糖尿病通常發病於兒童、青少年時期,而第二型糖尿病則更常見於成人。(延伸閱讀:第1.5型糖尿病(LADA)) 其他差異:發病時程、體型、有無抗體 我們曾在《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這篇文章中提及,第一型糖尿病是由於胰臟受到自己免疫系統的攻擊所造成,因此發病時程較短且突然,症狀也容易在早期被發現和診斷;相對而言,第二型糖尿病會先經過「糖尿病前期」的階段,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得透過測血糖或等到出現併發症時,才發現自己已經是糖尿病患。而以症狀來說,常見糖尿病症狀都是因為血糖過高而造成,因此其實兩者並無明顯差別。 如果被斷出罹患糖尿病,醫師可能會進行其他檢測,來區分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 從血液檢測的話,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一種稱為穀醯酸脫羧脢的自體抗體(或稱麩胺酸脫羧酶自體抗體,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簡稱GAD-Ab)。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除體型普遍較第一型患者胖,體內也不具有此種抗體。 除了上述測試外,醫師也會測量血壓並定期採集血液和尿液樣本,檢測膽固醇水平、甲狀腺功能、肝功能和腎功能等。 眼睛和腳部的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常見併發症,詳細介紹請見: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定義?有症狀前兆嗎?會好嗎?改善治療解析

糖尿病前期定義?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指血糖高於正常值,但未達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診斷標準。在這個階段,患者還有機會可以透過改變飲食、適當運動或藥物輔助來讓血糖恢復正常,預防或延緩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依據不同的檢測方式,可分為空腹血糖偏高(Impaired fasting glucose,以下簡稱IFG)以及葡萄糖耐受性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以下簡稱IGT)兩種。 IFG意指空腹時血糖超過標準值,但未達糖尿病的診斷標準,IFG通常與胰島素阻抗有關。如果IFG異常,建議可進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簡稱OGTT),其也被稱為糖耐力測試,測試者口服葡萄糖,被腸道吸收後,血糖上升而刺激胰島素(Insulin)分泌,約過30~60分鐘後,觀測血中血糖濃的峰值,若測出的結果為異常便為IGT。 除此之外,糖化血色素(HbA1C)也是指標之一,當葡萄糖進入血液後,會與血色素結合,形成糖化血色素,測量糖化血色素可反映過去2~3個月的血糖狀況。 糖尿病前期飯前、飯後血糖值標準 糖尿病前期的症狀前兆? 糖尿病前期可能很難查覺到特別的症狀,但糖尿病前期開始漸漸惡化,甚至即將轉變為第二型糖尿病時,可能會出現下列症狀: 口渴 頻尿 過度飢餓 疲勞 視力模糊(延伸閱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常見!糖友控好血糖預防眼疾) 如果發現自己有上述這些情形,請盡快諮詢醫師並安排血液檢測。基本上,新陳代謝科或內分泌科都可以諮詢與看診,如果沒有相關的門診,也可以先掛內科或是家醫科。 糖尿病前期會好嗎?改善治療一次看 診斷出自己罹患糖尿病前期之後,先別喪氣,只要開始調整生活型態,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運動並且管理體重,仍有機會逆轉,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降低和穩定血糖。研究指出,若沒有及時改善生活習慣,1年內平均每7個糖尿病前期患者,就有1人會演變為糖尿病。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醒,無論血糖正常與否,平常都需要加強自我的健康行為管理。 飲食方面,少吃紅肉和加工肉品,少喝含糖飲料。多選擇蔬菜、大豆、白肉、堅果、全穀類等,並攝取適量的水果。另外,多運動,並控制好血壓、膽固醇。(同場加映: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出,可藉由下列兩種方式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達58%: 減重7% 每週5天、每天30分鐘的適度運動(如快走) 想了解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建議民眾若年滿40歲以上未滿65歲,每3年可接受1次免費健檢。年滿65歲以上者,每年可有1次免費健檢。 如果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則應每1~2年檢查1次是否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檢測糖尿病最簡便的方式 判斷是否罹患糖尿病前期或是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很簡單,只要檢測血液就可以知道了,共有三種方法。下列是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對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檢測標準,血糖值若介於以下數值範圍,即為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色素(又稱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簡稱 HbA1c、A1C)介於5.7~6.4% 空腹血糖100~125 mg/dl OGTT 2小時血糖介於140~199mg/dl 糖尿病前期的原因? 糖尿病前期的確切原因尚未確定,目前認為家族病史和遺傳學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還包括肥胖、缺乏運動和腹部脂肪過多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因素。 正常來說,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可以將葡萄糖供給細胞利用作為身體的能量來源,並降低血糖值。當血糖值開始下降時,身體便會自動減少胰島素的分泌。但一個人當處於糖尿病前期時,上述的過程就無法正常進行,胰臟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抵抗力(又稱胰島素阻抗),葡萄糖無法順利被細胞利用,在血液中積聚,造成高血糖。 因為糖尿病前期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有些人可能罹患好幾年後,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前期,甚至發現時已經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在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是產生其他健康問題之前應該要多留意,並且尋找專業醫師諮詢血糖檢測。 糖尿病前期的風險因素包含: 過重 年滿45歲 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第二型糖尿病 每週運動少於3次 罹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或生產時寶寶體重超過4,000公克 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PCOS)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糖尿病飲食5大禁忌:這些地雷食物要少吃!營養品5大挑選重點

確診糖尿病後,血糖控制就十分重要,特別在飲食方面,是影響血糖的關鍵因素之一,若不謹慎控制,恐會導致糖尿病惡化,引發諸多併發症,甚至影響心血管健康。 究竟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有哪些原則與禁忌?怎麼吃才能幫助穩定控制糖尿病?糖尿病適用營養品又該如何挑選?《Hello醫師》帶您一起了解清楚     。 糖尿病患的飲食重點原則 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有三大目的: 避免血糖升高。 避免引發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例如心臟病和腎臟病。 避免體重急速增加或減輕。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表示,適合糖尿病病患的健康飲食包含4重點: 攝取蔬菜水果(推薦閱讀: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攝取瘦肉和植物性蛋白質 少糖 少吃加工食品 攝取過多熱量和脂肪,會導致血糖升高,長期下來便可能引發神經、腎臟或心臟等部位的併發症;因此,制訂糖尿病飲食菜單很重要,特別是需要注意體重控制的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推薦閱讀:罹患糖尿病需戒甜食控血糖?常見的糖尿病的迷思) 推薦閱讀:糖尿病飲食計畫!3方法教你規劃糖尿病菜單 善用糖尿病適用營養品,減輕備餐負擔 日常飲食碳水化合物的份量控制,對於糖尿病健康指標致關重要。然而為了維持營養穩定,長期需要執行飲食管理其實不容易。除了遵循飲食原則外,適時搭配糖尿病適用營養品,來幫助膳食掌握更完善! 糖尿病專用營養品5大挑選原則 1.符合多國學會營養建議,並取得衛福部認證 營養成份符合國際權威機構建議標準,包含: 蛋白質、醣類、低GI、纖維等,且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可的特殊營養食品,以提供糖尿病患者合適的營養需求。 2.水溶性膳食纖維,穩定餐後血糖 水溶性膳食纖維,如難消化麥芽糊精、菊糖等,具有保水及減緩醣類吸收作用,延緩餐後血糖急速上升。且可被益生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促進好菌生長、維持正常消化道機能。 3.低GI,有助血糖平穩 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或營養品,有助血糖波動平穩、胰島素適量分泌,減少胰臟運作負擔。目前市面上已有「0公克糖」的糖尿病適用營養品,可供糖友選擇。 4.質量兼具「鉻」,幫助正常醣類代謝 鉻是參與胰島素調控血糖關鍵促進劑,幫助醣類正常代謝。然而隨著年紀增長,體內鉻會逐漸流失。2022年美國健康營養調查《NHANES》研究顯示,40歲以上鉻不足高達91.7%,低鉻與引發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具有相關性,風險值提高近50%。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建議每日攝取量: 成年男性30~35微克,女性則是20~25微克。我國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吡啶甲酸鉻的每日攝取量不得超過200微克 「吡啶甲酸鉻」吸收率最高,是三氯化鉻的16倍: 不僅「量」要吃足,鉻的形式也很重要!美國公立俄亥俄州立大學經人體研究證實,「吡啶甲酸鉻」為吸收率最高的鉻形式,是菸鹼酸鉻的3倍、三氯化鉻的16倍。 5.選擇大品牌信賴有保障 選擇大品牌安心值得信賴,品質安全有保證,且具有專業研發與營養團隊支持,保障使用者食品安全與營養需求。 糖尿病飲食菜單建議 以國內某大廠糖尿病適用營養品為例:每罐250大卡,組成有11.3克蛋白質、5.2克水溶性膳食纖維、32.7克碳水化合物(約為2份醣類),針對糖友營養需求,調配好3大營養素比例,可作為飲食計畫搭配,減輕準備的心力,補充所需營養素。依據2019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的「食物代換表」,提供糖友以下日常飲食參考: 早餐輕鬆配 1罐糖尿病適用營養品 1顆水煮蛋或茶葉蛋 熱量325大卡、32.7克碳水化合物(約2份醣類)。 正餐自由搭 半顆小地瓜 1罐糖尿病適用營養品(取代8分滿的白米飯) 1~2碟蔬菜 1掌心大小的魚肉類 熱量490大卡、55克碳水化合物(約3.5份醣類),不僅方便代換醣類、定時定量進食,同時兼具營養管理。 糖尿病患飲食5大禁忌 飲食禁忌1:含糖飲料 市售含糖飲料的糖分皆非常高,一罐約360毫升的原味可樂中,就含有近10茶匙的糖;此外,有些飲品看似健康,仍隱含大量糖分,例如果汁就是很好的例子。 果汁雖然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少量纖維,但是市售果汁經常添加過多的糖;即使是不加糖的果汁中,也含有不少天然糖分,糖尿病患者飲用時要格外注意。 其他需要避免的飲料包括: 含糖茶、咖啡 運動或能量飲料 高糖分的調味乳、優酪乳或乳酸飲料 含糖的豆漿或植物奶 椰子水 含糖飲料不管從廣告中看來多麼健康或自然,都可能會提高血糖、導致胰島素阻抗,造成體重和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增加,糖友們需小心攝取。 飲食禁忌2:吃太多精緻澱粉 精緻澱粉也就是加工過的穀物,因已去除大量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營養成分大幅減少,且比起全穀類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更容易提高血糖。 常見的精緻澱粉食物包括: 白米 白麵條 白麵包 白麵粉 餅乾 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選擇糙米、藜麥、大麥、小米、蕎麥、燕麥片等。 (推薦閱讀:抗性澱粉減肥顧腸道!常見抗性澱粉食物這樣吃效果加倍) 飲食禁忌3:吃太多水果乾、高GI水果 水果是富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的優質食物,但是,糖尿病患需額外注意攝取份量。 葡萄乾、芒果乾、無花果等果乾,因為經過脫水乾燥處理,流失許多養分,含糖量和熱量也比較高。 以下是同樣一杯大小的新鮮葡萄和葡萄乾,其營養價值的差別: 一杯新鮮葡萄:含104卡的熱量和27克的碳水化合物 一杯葡萄乾:含433卡的熱量​​和115克的碳水化合物 由上可知,以相同體積為比較基礎下,新鮮水果所含的熱量及碳水化合物,比果乾少上許多,而且水果體積大,也較容易有飽足感,不會一不小心就吃過量。不過,鑒於水果的糖份普遍較高,應少吃高GI的水果,如西瓜、榴槤、芒果,並改吃低GI水果,如芭樂、蘋果、奇異果等。 建議一天攝取2份水果就好,1份的量約為1小顆水果,如小顆蘋果或柳丁,每份約含有15克碳水化合物。(延伸閱讀: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飲食禁忌4:吃太油,攝取過多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 油炸食物、加工零食及甜點所含的飽和脂肪、反式脂肪會增加體內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LDL,又稱壞膽固醇),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的負擔,這些食品的熱量和糖分普遍都偏高,也容易導致血糖升高、肥胖。 此外,油炸食物也容易引起人體的發炎反應,提高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推薦閱讀:吃蛋擔心膽固醇過高?帶你破除膽固醇迷思) 飲食禁忌5:吃太鹹、鈉攝取過多 外食或是市售食品普遍添加過多的鹽,攝取過多的鈉,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系統和腎臟的負擔,進而影響血糖波動、使糖尿病惡化;根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的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6克食鹽),而糖友由於代謝能力較差,建議鈉攝取量應低於2000毫克(5克食鹽)。 糖尿病飲食並非單一方式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認為,糖尿病飲食目前並沒有一套固定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即使是吃下相同的食物,在不同人身上的血糖起伏程度也可能不同,所以糖友們記得應遵照醫囑、維持監測並紀錄血糖的習慣。以均衡飲食為基礎,搭配個人情況調整,以達到最佳的營養管理。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盛行:為何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

全球各國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越來越多,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超過6億人,是2020年的1.5倍。而國家衛生院2019年糖尿病年鑑指出,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約有230萬,且每年以25000人的速度持續增加。 糖尿病也一直是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統計,109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糖尿病位居第5名。 為什麼會罹患糖尿病? 台灣糖尿病人口會越來越多,除了遺傳佔一部分原因,還有可能與現代人飲食習慣不正常、經常喝含糖飲料有關。 根據103~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高中以下的學生,有超過9成的人每週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在19~64歲的成人有74.7%;65歲以上老年人則有40.5%的人每週至少喝一次手搖飲料,其中甚至有4成的民眾每週至少喝7次以上。 長期喝含糖飲料或吃含糖點心、缺乏運動、營養失調之下,很容易造成體重過重,讓罹患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同場加映:維生素C、鉀助降血糖?認識糖尿病營養補充品) 根據「台灣糖尿病2019年鑑」的資料指出,台灣每年新增的糖尿病人數約16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每年約380人,僅佔所有新發生糖尿病人之0.24%。第一型糖尿病以女性為多,第二型則男性較多,糖尿病總人口是男性多於女性。 男性糖尿病盛行率逐年增加,以及女性糖尿病盛行率的間距持續拉大,可能與台灣男性糖尿病患者體重過重,還有肥胖比例較高有關。因此,針對早期高風險患者,應積極介入並改變其生活飲食型態,或有助於改善趨勢。 (同場加映: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立即開始健康生活) 另外,75歲以上糖尿病人口,佔總糖尿病人口比例持續增加,由此可知,台灣糖尿病人口逐漸高齡化已經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未來高齡糖尿病者照護的支出及品質,將會是一項需要正視並解決的重要議題。 學會控糖321 穩定血糖防病變 近日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了「保腎護心,篩初健康」計畫,抽檢12家醫院,超過1萬名糖尿病患檢視照護成效,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杜思德理事長表示,普查結果有50%糖友的血糖控制達標(糖化血色素 HbA1c <7),顯示台灣近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其努力與品質皆有提升。 但也有超過兩成的病人合併高血壓和尿蛋白的問題,而這兩者都是心臟、腎臟病變的高風險因子,醫師也提醒患者,不只要穩定血糖,也要預防心腎病變。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各大醫療機構也聯合呼籲糖尿病管理新觀念「控糖321」分別如下: 血糖控制3指標:監測飯前血糖、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推薦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腎臟功能2注意:監測微蛋白尿及腎絲球過濾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簡稱 eGFR)(推薦閱讀:腎功能檢查) 心衰預防1預防:早期控制三高,預防心衰竭合併症(推薦閱讀:認識心臟衰竭)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維生素C、鉀助降血糖?認識糖尿病營養補充品

因為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選項,再加上長期的藥物治療,相信很多都會額外補充一些糖尿病營養品,但是,哪些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多補充的,及糖尿病營養補充品又該怎麼選擇,以下帶你進一步認識幫助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營養素。 糖尿病營養補充品有哪些? 生物素 生物素(Biotin)又稱維生素B7,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它能與人體內的胰島素產生協同效應,並單獨增加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的活性。葡萄糖激酶主要作用於葡萄糖利用過程的前期,是非常重要的物質。 葡萄糖激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可能濃度極低,而補充生物素對於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患者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來說,對控制血糖值可能都有明顯的效果。 肉鹼 肉鹼(Carnitine)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物質,可以幫助身體利用體內脂肪產生能量,它源自親水性胺基酸(Hydrophilic amino acids),是種天然物質。研究指出,肉鹼可能可以幫助改善空腹血糖,和具有降血脂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補充肉鹼,可能有助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高血脂(含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因為肉鹼可幫助分解脂肪中的脂肪酸,所以也被認為對預防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鉻 鉻(Chromium)是對抗糖尿病的重要營養素,可以幫助促進人體葡萄糖耐量(提升調節血糖濃度的能力)。不僅可能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水平,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同時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 (HDL,又稱好膽固醇)的水平。(推薦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囝仔,脂蛋白要負責!) 除了吃營養補充品,透過運動也可增加肌肉組織中鉻的濃度,研究發現,胰島素與鉻共同作用時能穩定控制血糖,如果人體缺乏鉻,血糖值就不易控制,間接提高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輔酶Q10 輔酶 Q10(Coenzyme Q10)是體內天然存在的化合物,有助於代謝碳水化合物。研究指出,輔酶Q10會使血液充氧,所以在某些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的情況下,可能會有所幫助。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輔酶Q10可能有益血糖控制及幫助胰臟中的β細胞製造胰島素。 ALA 和 GLA α-次亞麻油酸(以下簡稱 ALA)是一種多功能的抗氧化劑,可幫助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和減少體內自由基。有些研究指出,A​​LA可幫助改善胰島素阻抗,進而控制血糖。GLA(Gamma- Linolenic Acid)被稱為γ次亞麻油酸,是存在於月見草油和黑醋栗籽油中的另一種天然抗氧化劑,也有助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 錳 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錳,有些專家學者甚至認為錳是導致糖尿病的一部分。錳可能是體內酵素處理葡萄糖代謝的關鍵輔助因素,它可以影響胰島細胞的酵素活性,進而影響胰島素的合成及葡萄糖利用率。 鎂 糖尿病患者通常體內的鎂(Magnesium)都偏低,而患有嚴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的患者可能更少。低血鎂會中斷胰島素的分泌,並增加胰島素阻抗,影響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如果糖尿病患者適量補充鎂,可能有助降低胰島素的使用量。   鉀 糖尿病患者透過飲食補充鉀,可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研究發現,發現身體缺鉀與胰臟中的β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及胰島素釋放減少有關。一項研究請葡萄糖耐量受損的受試者們補充了鉀之後,原本高血糖無法刺激胰島素釋放的缺陷就被改善了,由此可推測缺鉀可能是造成高血糖的原因。(高鉀蔬菜在這: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牛磺酸 牛磺酸(Taurine)在蛋白質合成中並不需要,但是它普遍存在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牛磺酸通常很低,這會影響血液的濃度並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如果適度補充牛磺酸,可能有助改善血液黏度。 維生素B6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高血糖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嚴重損害,而這可能與缺乏維生素B6有關,適量補充維生素B6可能能夠改善葡萄糖耐量,特別是對於妊娠糖尿病患者,或因避孕藥而影響葡萄糖耐量的患者。此外,維生素 B6 也可幫助預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 維生素B12 在治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時,維生素B12 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為維生素B12是維持神經細胞正常運作的必要維生素之一,因此補充維生素B12可能有助減少神經性糖尿病引起的損傷。 維生素C 維生素C是十分常見的營養品,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維生素C含量通常偏低,透過增加血液中維生素C,可降低山梨糖醇(Sorbitol)。山梨糖醇在體內累積時是有害健康的糖,可能導致糖尿病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和腎臟病變)的風險增加。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維生素C可幫助降血糖。澳洲非營利獨立醫療機構NPS MedicineWise指出,有項採用27位受試者的研究中,在補充維生素C的4個月後,這些受試者的餐後血糖的表現明顯低於未服用維生素C的組別。除了餐後血糖,平均血糖及血壓也都比未補充維生素C時更低。 鋅 體內缺乏鋅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經常缺乏鋅。鋅可能是胰島素代謝中的關鍵元素,可以幫助人體預防病毒感染的威脅,還可以保護胰臟的 β 細胞免於遭到破壞。在一些針對第一型糖尿病患的研究中,發現足夠的鋅有助於降低血糖。(延伸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保健食品 目前並沒有可以直接幫助改善糖尿病的保健食品,雖然有多項研究指出,保健食品能幫助管理糖尿病,但並無明確證據顯示能幫助改善病況。因此建議糖尿病病友,僅在有營養不良等臨床需求情況下,再考慮服用保健食品。某些情況下,保健食品甚至可能會有副作用或是對藥物出現不良反應。 服用前請先諮詢醫師或藥師 這些幫助穩定糖尿病的營養素或降血糖保健食品,型態很多種,包括片劑、膠囊、粉劑或液體。型態之外,種類也很多,舉凡上述所介紹的維生素、礦物質,另外像是胺基酸、脂肪酸、纖維、消化酵素等,也都需要注意使用劑量。 最好在選購和服用前最好先諮詢專業醫師和藥師,並且留意包裝上的使用劑量和方式,避免發生副作用或與當前正在服用的藥物發生交互作用。 同時也要注意: 閱讀可靠之營養補給品訊息。 注意效果太好的營養補給品,例如聲稱可「治療或治癒疾病」的產品。 避免以營養補給品代替處方藥。 避免服用超出建議劑量。 若出現副作用,請立即停止服用。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罹患糖尿病需戒甜食控血糖?常見的糖尿病的迷思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併發症更可能發生在全身各部位,許多糖友的生活非常不便。《Hello醫師》整理了國人常見的糖尿病迷思,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同場加映:糖尿病盛行:為何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 迷思1:瘦的人不會罹患糖尿病? 錯!體重與糖尿病沒有絕對的關係。第一型糖尿病多半是因為遺傳所造成的,身材不一定是胖胖的,而第二型糖尿病雖然與肥胖有很大的關聯,但即使沒有過重,但飲食不正常還是可能得到第二型糖尿病。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預防醫學教授梅賽德斯.卡內森(Mercedes Carnethon)表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 1/8 的人體重正常,而這群人很可能是第 1.5 型糖尿病的患者。體態標準卻罹患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和基因和生活方式有關。(延伸閱讀:第二型糖尿病原因有哪些?了解4種原因控制病情) 迷思2:只要不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就能控制糖尿病、不用吃藥? 錯!吃藥的目的是為了矯正血糖代謝的異常,改善胰島素的功能,是幫手不是敵人。不過即便有接受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也應該要注意飲食,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原則為「固定時間吃、吃固定的量」,暴飲暴食或飲食不均衡都會造成血壓波動。(推薦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若是仍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仍可透過從生活、飲食、運動等各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來避免惡化。但若已經確診糖尿病,除應控制甜食或是澱粉類食物的攝取外,仍必須搭配藥物治療來控制糖尿病,以確保患者的病情不再加重。(延伸閱讀:持續運動超重要!第一型糖尿病必知) 迷思3:有糖尿病就必須完全戒除甜食? 錯!糖尿病患者其實並不是不能吃甜食,關鍵是要如何吃,才不會在進食後讓血糖驟升或是過高。除了大家首先會想到的,精緻的小蛋糕或是包裝零食等甜食,天然的水果也必須要小心,許多水果的糖份都很高,例如釋迦、龍眼。(推薦閱讀:糖尿病可以吃零食嗎?想吃糖先了解這些事) 糖尿病患者並非所有水果都不能吃,而是要挑選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 GI)的水果,例如芭樂、番茄等。不過也別因為這些水果的 GI 值和含糖量低,就吃得忘記控制份量。無論是含糖量高或低的水果,只要吃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最終都會造成相同影響。 以下各份量的水果,皆約含 15 克的碳水化合物: 1 / 2 中型香蕉 3 / 4 杯藍莓 1 又 1 / 4 杯草莓 1 杯切塊的哈密瓜 (同場加映: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迷思4:糖尿病患用藥治療最終會走向洗腎? 不會!多數需要洗腎的糖尿病患者,反而都是因為沒遵照醫囑服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最後需要施打胰島素治療,而到這個情況通常腎臟都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才需要透過洗腎來維持腎臟機能運作,而這也是許多人認為施打胰島素要洗腎迷思的主因。 根據健保署的資料,有3成洗腎病患是因糖尿病腎臟病變所引起。其實許多大型研究皆證實,長期穩定服藥有預防或減緩腎病變的效果。醫師也一定會定期追蹤患者的腎功能,並依此調整藥量。 此外,患者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和用藥習慣來預防腎臟病變,包括控制血糖、定期驗尿,並且嚴格管理血壓和血糖,才能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的惡化與發展速度。一旦出現腎臟病變的問題,就應與醫師討論調整飲食和藥物的治療方式。 迷思5:增加胰島素用量代表糖尿病狀況更糟? 錯!出現併發症才是變嚴重了!通常病患會需要增加胰島素使用量的情況有2種,其一是患者有胰島素阻抗的情況,也就是對胰島素的反應不敏感,因此需要增加用量。其二是因為體重增加;內臟脂肪組織增加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的機率。(延伸閱讀: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不過因胰島素本身會促使脂肪合成,所以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會隨著使用時間漸漸增胖,導致原來使用之胰島素劑量不足而需增加注射量。為了避免此種惡性循環產生,糖尿病患者應藉由運動與飲食控制等方式將體重維持在理想範圍內。只要糖尿病患未出現神經或其他併發症,並定期回診追蹤,胰島素用量增加並不代表糖尿病惡化。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第一型糖尿病

與糖尿病共存之道!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糖尿病會好嗎?」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所擔憂的心聲。第一型糖尿病多半發病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當被醫師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後,相信患者和家人應該都很難在一時之間接受。 面對第一型糖尿病,除了要持續使用胰島素等藥物控制之外,也要注意心理和精神健康。《Hello醫師》今天將介紹第一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以及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的心態、方法、注意事項。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 根據英國糖尿病協會報告,估計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預期壽命可能會減少10年。但是根據過往的統計,第一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較短,預期減少了20多年。不過近幾十年來對於糖尿病的照護越來越進步,讓第一型糖尿病壽命有大幅延長的現象。 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在2012年發布一項為期30年的研究,指出1965年以後出生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壽命為69歲。根據英國官方對近代新生兒的評估,男性的預估壽命平均為77歲,女性則為81歲。而目前年齡為65歲的人,男人的預期平均壽命為83歲,而女人的預期平均壽命為85歲。皆相差10年以內,並沒有差太多。 如何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 糖尿病患照顧好自己 就算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也還是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平衡。第一型糖尿病病患可以透過藥物、運動和營養計劃來治療,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隨時從醫療人員、家人或其他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那裡獲得幫助,不用獨自一個人面對這項挑戰。(推薦閱讀: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照顧好自己可以減輕糖尿病的壓力,並幫助你應對病情。請好好遵循醫師所說的生活注意事項,記得飲食健康、多運動,並學習如何監測血糖值。 每晚保持充足的睡眠,花時間放鬆和享受生活也很重要。因為大腦和身體相連,因此在身體感覺良好時,精神和情感上也能更輕鬆地應對第一型糖尿病。 找到支持會更好 有良好的支持陪伴對於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來說很重要。花時間與親朋好友或與你信任的人交談,是解決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煩惱和困擾的好方法。雖然情緒支持看起來可能不太重要,但在糖尿病照護中,其實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記得與其他糖尿病病友保持聯繫。(推薦閱讀:情緒這樣顧!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變化) 學習管理壓力與心理健康 罹病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許多精神壓力,如果感到憂鬱或焦慮時,請記得和朋友、家人談談,也可以找諮商師幫忙,因為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也請記得,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不是你的錯,身邊一定有資源和支持都可以幫助你。(同場加映:壓力大怎麼辦?認識壓力和焦慮、教你7招實用減壓) 利用 App 協助用藥和計算碳水化合物 管理第一型糖尿病可能具有挑戰性,但是新技術使其變得更容易了。 有許多新資源可用來幫助你管理第一型糖尿病,像是市面上有許多專為糖尿病患者設計的App可以幫助你計算碳水化合物,觀察血糖水平並追蹤飲食和運動的進度。(延伸閱讀:糖尿病一定要吃糙米嗎?低 GI 飲食這樣吃) 吸收更多第一型糖尿病的知識 正在第一型糖尿病共存的你,請記住要對自己保持耐心。 這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相信自己每天都會做得更好,更有效的管理糖尿病。 持續了解有關第一型糖尿病的所有知識,也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狀況,也更能好好照顧自己。 多久回診一次? 建議每3~6個月至少看一次醫師,檢查治療效果如何。醫師會做一些檢查,以確保孩子的血糖是否得到控制。根據檢查結果,醫生可能會更改孩子的治療計劃。另外,胰島素劑量以及可能使用的胰島素類型可能會隨著時間而不同,使用胰島素的方式(注射或裝設胰島素泵)也可能會改變,在孩子成長和變化很大的青少年時期更是容易改變。 隨著年齡增加,需要吃的食物種類和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影響血糖最主要的營養素,因此務必紀錄每餐吃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才能幫助定血糖,控制病情。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成因、症狀、診斷、預防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abetes)是糖尿病的一種,是一種慢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會抵抗胰島素(Insulin),此稱為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是一種使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進入細胞的激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但是當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時,就會出現高血糖。第二型糖尿病多半在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所以也被稱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但是現今有愈來愈多兒童被診斷出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是因為兒童肥胖的情況愈來愈普及。(糖尿病年輕化:認識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 根據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的數據指出,臺灣每年新罹患糖尿病患者數約為16萬人,其中超過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目前雖然還沒有治癒第二型糖尿病的方法,但藉由減重、飲食和運動皆可以幫助控制病情,但如果飲食和運動仍無法控制血糖,則恐怕還需要靠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與風險 當人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的時候,葡萄糖就會持續留在血液中,無法被用來作為身體產生能量的燃料,長期血糖高就可能會發生第二型糖尿病。 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和風險包含: 體重過重及肥胖 缺乏運動 胰島素阻抗 基因遺傳 什麼是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是指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有效進入細胞中被利用,造成持續的高血糖,進而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研究顯示,大約88%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島素阻抗。 當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時,胰臟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彌補,可能導致胰臟功能衰退,加劇高血糖的情況。 改善胰島素阻抗是更是預防和延緩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及早發現並控制胰島素阻抗,例如:透過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和體重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而第二型糖尿病通常和肥胖有關,但現在肥胖的現象愈來愈普及,比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abetes)常見許多。 第二型糖尿病的好發族群 第二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包含: 糖尿病前期患者(點此檢測你的糖尿病風險指數) 體重過重 腹部脂肪多 年滿45歲 家族病史 缺乏運動 曾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PCOS) 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在初期不明顯,有些患者可能在幾年後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其症狀包含: 口渴 頻尿 感到很餓 體重沒來由的下降 疲勞 視力模糊 潰瘍傷口不易好 經常感染 腋窩和頸部等部位的皮膚發黑 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要確定有沒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醫師通常會要求檢測血液,項目包含: 糖化血红蛋白(簡稱HbA1C) 空腹血糖測試 葡萄糖耐量試驗 該如何自己測血糖? 使用血糖機或連續血糖監測儀來測量當下的血糖水平。先將雙手洗淨並擦乾後,將血糖試紙放入血糖機內。將採血針刺在手指的側邊,並將血滴在試紙上,然後等待血糖機的螢幕顯示測試的結果。(推薦閱讀:血糖機使用指南:挑選血糖機的建議、操作須知) 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症 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症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各個主要器官。管理好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可以大幅降低許多併發症的機率,因為併發症嚴重的話,可能會面臨截肢的情況,甚至可能死亡。 心血管疾病 神經病變(推薦閱讀: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腎臟病 眼睛受損(推薦閱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常見!糖友控好血糖預防眼疾) 足部受傷 皮膚問題 容易感染不易癒合 勃起功能障礙 聽覺受損 睡眠呼吸中止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治療初期,建議患者先減肥,並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如果這些措施無法控制血糖,則醫師會考慮開口服藥物,主要為以下4種: 胰島素分泌促進劑(Insulin secretagogues):分為磺醯尿素(Sulfonylureas,簡稱SU)與非磺醯尿素類(Glinides) 雙胍類(Biguanides) 愛妥糖錠(Glitazones)/ Thiazolidinediones(簡稱TZD) 阿爾發葡萄糖甘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 若血糖值在3個月內沒有降低的話,醫師會更換或搭配其他藥物進行治療。而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並不適合用胰島素,除非當服用其他藥物還是無效時才會考慮使用。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副作用,但糖尿病藥物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 腹脹和腹瀉 體重減輕或增加 […]


糖尿病

糖尿病飲食只能與美食絕緣嗎?只要拿捏份量就沒問題!

若罹患了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最大的不便就是得好好控制飲食。美食當前卻不能隨心所欲地大吃,這種感覺的確需要心境的轉變與取用食物的技巧來克服。不過糖尿病患者只能少油、少鹽又不能吃零食嗎? 今天要打破的迷思是「糖尿病很多食物不能吃」,當然要怎麼挑選食物都需要營養師的指示,把你的困擾告訴營養師,讓營養師教你如何分配飲食,你也能吃得自在又樂趣,《Hello醫師》今天為各位糖友們解釋日常飲食要怎麼吃才能降血糖又維持肌肉量。 糖尿病飲食要少油是迷思 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美食,而是份量需要控制,即便是甜食只要淺嚐即止,懂得運用「加1減1平衡法」,加了1樣就要減去另1樣的總量管制原則,或是使用餐食胰島素調整技巧來對應食物分量的多寡,飲食選擇是可以很有彈性的。 正確的飲食建議不是一味地減少油脂,而是看個人的身體情況去做調整,攝取適量及有益健康的油脂。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來說,的確應優先減少食物中熱量最高的過多油脂,把油脂減少,可以最有效地減少熱量攝取。 此外,有糖尿病的人常合併高脂血症,減少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攝取,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延伸閱讀:預防心血管疾病!4大飲食原則保護心臟) 除了烹調用油外,肉類食物與加工食品,例如麵包、糕點、冰淇淋、素食加工製品(如素肉)等都含有油脂,甚至牛奶類也含有脂肪,為了達到減輕體重的目標,這些藏在食物中的脂肪,都要注意攝取的總分量。不吃油炸食物、少吃加工食品、降低肉類食物比例,都是減少脂肪攝取的有效方法。 無論胖瘦,健康的飲食應該要提供身體適量的油脂,如果都不攝取油脂,會造成營養不均衡與體重減輕過多。由於一整天的熱量主要來自醣類、蛋白質與脂肪這三大類營養素,大量減少脂肪的飲食方式,醣類與蛋白質食物的攝取比例反而需要增加。 油脂攝取過少的人,除了肉類吃得少外,青菜也一律用燙的,這樣的飲食方式熱量攝取不足,短時間雖然可以降低體重,但長期會營養不均衡,肌肉消瘦無力,反而多了另一個健康問題。(推薦閱讀:燙青菜怕營養流失?這4種適合生吃、7種煮過更營養) 少油飲食容易缺少飽足感,所以醣類食物分量往往難以有效下降,因為關鍵的主食分量並沒有控制,加上容易飢餓,可能還沒到下一餐的時間肚子就餓了,會忍不住再吃點心,導致血糖與體重都未能順利降低。(推薦閱讀:吃籽超營養!4種堅果種子營養功效介紹) 營養攝取不足造成體重減輕和肌肉量減少 過去糖友們常被告誡少油、少鹽、少糖、少量多餐等飲食限制,有些人會覺得很難做到,索性就放縱自己;有人自律甚嚴,什麼都不敢吃,雖然血糖確實改善了,但在營養攝取不足的情況下,造成體重不正常的減輕與肌肉量的減少。 在計算一天吃進去多少油脂時,不只是烹飪用油,我們所吃的肉類食物皆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堅果類則含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麵包、餅乾、沾醬、沙拉醬等製品,也含有脂肪。要真的去計算攝食的油脂比例事實上不太可能,所以也就不必去追求所謂的黃金比例用油,較務實的做法如下: 1. 有三酸甘油酯過高問題者:應完全以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為家庭烹飪用油。 2. 三酸甘油酯正常者:可以準備2種用油交替使用,但仍以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為主,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為輔,完全不吃肉的人,也建議這種用油法。 3. 以蔬食為主或完全素食者:其實也不用擔心身體飽和脂肪會有不足的問題,因為蛋或奶類皆含有飽和脂肪,黃豆中也含少量飽和脂肪。(推薦閱讀:高纖血糖穩!糖尿病喝豆漿連豆渣一起喝) 堅果類已經被營養界列入每日必吃的推薦食物,每天一小把綜合堅果,也提供不少油脂,平日用油量謹慎控制者,可以放心吃;若用油量多或是肉食偏多者,就鼓勵少用一些油,用堅果類來替代。(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這樣食堅果!2種控糖料理自己動手做)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第一型糖尿病

基因遺傳引發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幼兒及青年期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在台灣其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10萬人口有1.5人罹病,僅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1~3%左右。 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 第一型糖尿病是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體內抗體錯誤攻擊胰臟中的β細胞,造成身體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Insulin)來控制血糖,但造成免疫系統異常的原因,目前仍不明。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都需要靠施打胰島素來治療,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型胰島素曾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有可能在出現症狀之前,就已經在體內發展超過好幾個月或甚至好幾年。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早在好幾年前,血液中就已經帶有某些自身抗體。這些抗體也可以作為檢測和診斷的依據之一。(你知道糖尿病症狀有哪些嗎?請閱讀: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 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因素,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是遺傳基因、環境與自體免疫系統3方面的相互作用所造成。 自體免疫系統 患者的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胰臟中的β細胞, 造成β細胞受損,導致第一型糖尿病。免疫系統異常則可能會受基因與環境的誘發,就像有些人即使有第一型糖尿病遺傳基因,卻沒有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這讓有些專家相信環境或其中特定物質(如病毒),是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關鍵原因之一,而與飲食和生活習慣並無關聯。 糖尿病遺傳 到底遺傳基因對於第一型糖尿病發的影響多大?從同卵雙胞胎來看,他們具有相同性極高的基因,當雙胞胎其中1人在25歲以前出現第一型糖尿病,另一人的發病機率有50%,但是若雙胞胎其中1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另一人的風險約為75%,這顯示就算有第一型糖尿病的遺傳體質,也須有環境因素的配合才會發病,而遺傳體質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也正是醫學界長期以來試圖要理解的地方。(推薦閱讀:孩子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怎麼辦!父母須知看這裡) 以下是家族基因的影響機率: 若父親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6%。 若母親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2%。 若兄弟姊妹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5%。 來自同卵雙胞胎:50%機率 來自異卵雙胞胎:5~6%機率 在全球各地,第一型糖尿病的普遍性也不同。專家學者認為不同種族的基因,多少也影響著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例如中國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比歐洲、澳洲、或北美皆少10~20倍。芬蘭的第一型糖尿病患病率是世界最高的,每10萬人中,平均就有60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幾乎是美國的3倍。 研究人員認為,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以下簡稱HLA)是造成這其中巨大差異的關鍵。HLA 基因種類繁多,研究人員發現,某些種族擁有保護他們免受第一型糖尿病侵害的 HLA,其他則擁有會提升風險的HLA組合。 (你知道糖尿病不只有一、二型嗎?請看:認識糖尿病) 環境因素 帶有第一型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人,若遇到了與胰島β細胞表面自我抗原結構相似的環境分子,造成免疫系統無法分辨,進而連帶攻擊β細胞,那麼這個人就會因此發病。但到底哪些環境因素會誘發第一型糖尿病基因,目前科學家仍在研究證實中。 疑似能導致第一型糖尿病的環境因素如下: 過早接觸牛奶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簡稱BSA) 病毒,例如:腮腺病毒(Mumps 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和先天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等。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