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除了心理疾病之外,生活中很多情形都與心理的健康息息相關,包括:恐懼、仇恨、 厭男 厭女 、自戀、自卑、 自信 、哀傷、性別平權等等。舉凡攸關乎情緒的日常,都與心理健康脫不了關係。

基礎知識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生理女」太帥遭霸凌?3大性別認同問題有解

近年來,性別認同的議題逐漸受到大家重視,也有許多好萊塢明星勇敢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性向,例如2020年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的加拿大影星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以及曾出演《玩命關頭6》的路克伊凡斯、《暮光之城》克莉絲汀史都華皆承認出櫃。 台灣雖為亞洲率先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許多人在談論到性別認同時,仍感到疑惑,不了解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差在哪裡?不明白什麼是「生理女」及「跨性別」,進而造成跨性別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遭遇許多困難。究竟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的差異在哪裡?生理女面臨的困難又是什麼?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 什麼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差在哪裡? 根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認識同志手冊》指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指不以生理性別斷定,而是以當事人主觀認定自己是何種性別,如男性、女性、雙性或介於中間等;生理性別則是透過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的性徵差異來做區分。 另外,亞東醫院精神科蔡佳妏心理師表示,兒童約2歲時就有性別認同的概念,會依據別人的外在特徵來判定男性或女性;6~7歲時則會進入性別恆定階段,開始接納自己的生理性別,扮演社會性別角色,到心理與生理性別一致;到了青春期階段,少部分的人會因為受到社會價值或環境期待的影響,摸索的時間比較長,需要等到成年之後才會漸漸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延伸閱讀:跨性別過渡期~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走過) 霸凌、言語歧視,「生理女」常面臨的3大問題 現今社會仍有不少人對於女性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她們外表一定要美麗動人,言行舉止更必須表現出溫柔婉約的一面,甚至將「異性戀」視為性傾向萬年不變的定律,造成生理特徵為女性與性別認同為男性的「生理女心理男」(又稱跨性別男性)於現實社會中面臨不少問題,包括職場或校園霸凌、上廁所不知道該去上男廁還是女廁,還有日常生活中他人無意間的言語歧視。 依據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敢去上廁所的經驗;有高達24%的跨性別者即使生病,也經常因性別認同,而選擇延遲或不願就醫。另外,還有近20%曾有過在公共空間被騷擾或攻擊的經驗。 如何解決「生理女」所面臨的問題? 不管是在職場、校園或是公共場合當中,都經常出現對「生理女」的跨性別者不公平的待遇,以下針對上述所提到的3大問題,各自提出幾種因應方式: 1. 遭遇職場或校園霸凌 前幾年,一名國中女生因打扮中性,在學校經常遭到學長姐羞辱,說她是「變態、怪胎」,放學途中更遭到學長姐逼進暗巷,對其辱罵及潑飲料,而性霸凌的事件被揭發後,學長姐竟表示:「只是開玩笑而已!」 不只這位國中女生,還有許多打扮中性的「生理女」從小就常因自己顯露的性別氣質及性傾向,而遭到性霸凌。所謂性霸凌,意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特徵、性別氣質或性傾向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推薦閱讀:正視童年霸凌!精神疾病加害者也難逃) 為防止性霸凌事件再度發生,學校除了應加強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政府也制定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防治準則》,對於校園安全做更詳盡的規劃,包括定期檢討校園空間與設施之規劃、紀錄校園內曾發生校園性霸凌事件的空間,並加強性霸凌受害者或檢舉人的申訴管道,以保障受害者的權益。 另外,性霸凌也可能存在於工作場所當中,當霸凌者對被霸凌者施以肢體上之傷害,造成被霸凌者受傷,或以言語、網路留言的方式辱罵被霸凌者,使其名譽毀損,可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等規定向霸凌者請求損害賠償,並要求對方依刑法第277條傷害罪及第309條公然侮辱罪擔負刑責。 2. 上廁所該去女廁還是男廁? 跨性別的生理女經常為了避免遭到別人的異樣眼光,決定依照自己的生理性別,選擇至女廁上廁所。 不過,因應多元性別者的需求,國內在東吳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世新大學、永和4號公園、青年公園、西門紅樓、大稻埕碼頭廣場、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台北北門國稅局等公共場所,均已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目前性別友善廁所雖尚未普及,但隨著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廣,以及政府對於性別友善的努力,將性別友善廁所擴及北、中、南地區,未來勢必能提供給更多需要的跨性別者使用。 3.「你比男生還man耶!」是稱讚還是言語霸凌? 許多人在稱讚女跨男的跨性別者時,會無意間使用可能帶有歧視意味的表達方式,造成對方尷尬,甚至內心受傷害。 舉例來說,今天跨性別男性打扮的特別帥氣,有人卻對他說:「哇!你跨得好成功喔!比男生還man,都看不出本來是女的!」然而,這句看似真心的稱讚,不但無法讓對方充滿自信,反而會讓他認為這個人對自己充滿歧視。 倘若你平時看見跨性別男性,想要稱讚他們時,不妨可以簡單的說一句:「你今天很帥!」或「你的品味很好耶!」等不會強調跨性別身份的語句,不僅能使對方心花怒放,還能避免遭到對方誤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ovulation]

看更多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聽過電影治療嗎?看電影的 7 大健康好處

許多人喜歡看電影,因為可全心投入精彩的故事和聲光效果中,暫時忘記現實中的煩惱。不過你知道嗎?看電影除了娛樂自己、滿足感官之外,從科學角度來看,還可提升健康品質! 電影治療:是藝術也能治療 電影並非僅是一門藝術,看電影也是個讓人學習思辨和治療心理的課程。在藝術治療(Art therapy)領域中,電影也被當作一種心理治療的媒介,又稱電影治療(Cinema therapy)。治療師會透過病人在觀影後的解讀,深入他的潛意識,和他討論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一同尋找解決方法。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伯吉特·沃茲(Birgit Wolz)表示,電影是一種具有治癒功能與成長效果的催化劑,人們可以從電影的影像、故事或音樂中,得到深刻的見解和靈感,並幫助釋放情緒和轉換心情。 (推薦閱讀:藝術治療是什麼?從創作解析心理狀態) 看電影 7 大健康好處 以下是看電影對身心健康的七大好處: 放鬆減焦慮:看電影可讓注意力集中在故事裡,幫助減少在現實中的焦慮感,若是看輕鬆有趣的電影,愉悅的氣氛可以幫助培養精力,並能夠用比較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 解壓抗憂鬱:大笑對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正面幫助,可紓解壓力、提升免疫力和對抗憂鬱等,下次若看到電影的搞笑橋段,就盡情大笑吧! 藉機釋放情緒:對於不善於表達情緒和悲傷的人來說,在看電影時也許會意外發現自己淚流不止,其實這是種釋放情緒的好機會,並且能藉此意識到自己內心的狀態或問題。 改善人際關係:與朋友或家人一起看電影,不僅可以增進感情,在觀影後交換心得,也能促進彼此的交流和互動,甚至也可在社交場合,和新朋友分享最近看的電影。 提升正面能量:電影中有各種不同於自己的人生故事和價值觀,觀賞後能幫助自己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例如看完悲傷的電影後,我們會更傾向於珍惜當下,面對問題的心態也會比較正面。 訓練思辨能力:電影中的角色們所做出的各種行為,都可以刺激我們的思考和道德判斷能力。 找到目標動力:我們也許會因為看了某部電影,對故事裡的某種事物開始產生好奇或興趣,而幫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目標以及前進的動力。 原來看電影的好處這麼多,今天大家不妨找個時間,去看場電影吧!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身體裡有好多個我~認識多重人格障礙

有關多重人格的影視作品相當多,最著名的要算是根據真人真事寫成,於30多年前出版的美國小說《24個比利》,此為中譯書名,英文書名為《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作者是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小說講述身體裡有高達24種人格的比利(Billy Milligan),犯下多項重罪卻完全沒記憶,經診斷為患有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現稱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最後比利獲判無罪,於2014年去世。此疾病因該小說而受到許多人關注,讓我們進一步來了解這種疾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它是一種精神上感受到嚴重分離的現象,使患者的想法、記憶、情緒、行為或自己的身分感知,呈現一團混亂,彼此無法有連結,患者具有超過1個以上的人格,精神狀態很複雜。 可能患病的原因 據目前的研究,罹病的原因可能和孩童時期的生活環境,和遭遇到的壓力有關。小時候若受過強烈且頻繁的肢體或心靈,甚至是性方面的虐待、傷害的話,就可能發展出此病。 研究也指出,9歲以前的兒童,是人格發展較敏感的時期,即使只是情緒上的傷害(忽視、情緒虐待等),而沒有受到明顯的肢體暴力對待,也可能因內心的創傷,而產生這種病症。父母若是比較嚴格、性格深沉,在此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較可能發展出此病。 有哪些症狀? 情緒多變且憂鬱。 睡眠有問題(失眠、睡夢中驚嚇、夢遊等)。 有焦慮、恐慌、恐懼等現象。 頭痛、精神恍惚,甚至看到或聽到幻覺。 健忘,常常很快忘了自己剛才說了或做了什麼。 覺得自己的靈魂脫離了身體,像是被支配著去做自己並不願意的事。 有自我傷害,甚至自殺等念頭。 身分混淆,不知道自己喜歡的事、看法、理念、夢想等。 發展出2種以上的人格特質,這些人格通常為不同年齡、性別或種族,甚至是虛構人物或動物等等,有著各自的思考模式。 有哪些治療方式? 目前沒有絕對成功的療法,患者必須願意接受長期治療才行。有效的治療方式包括心理晤談(Talk therapy)、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催眠療法(Hypnotherapy),或是直接的藥物治療等等。唯有長時間並循序漸進遵照醫師的指示,才可能痊癒。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失敗又怎樣!這樣建立自信愛自己

小時候我們都是按照父母或學校的教導來做事,長大後就得靠自己對事情做出判斷和選擇,但面對許多未知的後果,許多人往往對自己的想法沒有把握而躊躇不前。經歷過多次挫敗的人,甚至會愈來愈不相信自己,並且自我厭惡。但人的一生都會經歷過挫折和迷惘,即使當下的選擇不盡理想,但也不代表未來都會如此。 以色列第一位女性總理果爾達.梅厄(Golda Meir)曾說:「要相信自己,並創造一個妳也樂意共度一生的自己。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讓內在微弱但充滿可能性的火花,迸出燦爛的火焰!」如果您心裡有想法卻不敢執行,不妨嘗試以下這些方法來增加自信心: 1. 無條件地愛自己 也許總在為人父母後,才開始體會到什麼是「無條件的愛」,或者對其他親人、朋友及伴侶,也都有可能。既然對他人可以,為何不也試著無條件地愛自己呢?即使在犯錯後,也不要過度批判自己或充滿消極的想法,當我們可以做到無條件地愛自己時,也可以無條件地相信自己,並建立信心。 2. 做自己 當他人的反應讓您感到不安時,也請時時提醒自己「做自己沒關係」。若老是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而呈現出不同的個性,其實別人也能感覺得到。不妨先從您覺得相處起來舒服的人開始練習,如朋友或家人等。若因為嘗試坦率地做自己而感覺不舒服,請留意自己的感受,並繼續與這些人相處,直到這種不安全感消失為止,目的在於練習接受與適應在人群中,做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您也會從互動當中更肯定自我。 3. 莫忘初衷 如果對於選擇結果感到難過,請記得您做出的每項抉擇背後的原因,並相信自己確實盡力做出了好選擇。 4. 學習感恩 無論好壞都值得感恩。感激自己個性的某一部分,例如感激可以看到人們最好(或不好)的一面,或是感恩自己喜歡獨處等等。 5. 傾聽內心的聲音 透過更了解自己,學習和自己相處能增加自信。您也可以從冥想開始練習,試著每天安靜地獨處5~15分鐘,關注自己的呼吸,如果有任何自我批評的想法產生,試著承認和接受,然後放下它。 6. 了解自己的優點 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事,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多做一些擅長的事情也可以增加自信,但若不確定自己擅長什麼,問問身邊親近的人,並開始多花點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吧! 7. 培養正能量的友誼 想想朋友圈裡那些總是正面思考的人,以及堅強且一直努力奮鬥的人,不妨多花點時間和他們相處,漸漸地,您也會受影響,和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朋友們,一起正面成長。 8. 設定合理的目標 設定目標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能激勵我們更努力。但過於困難的目標,可能會因為容易失敗而降低自信,還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試著將最終的目標細分為許多小目標,階段性地一一實踐,這樣會更容易且會增加信心。 相信自己的過程就像練肌肉,不是去一趟健身房就會成為筋肉人般走出來,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即使現在缺乏信心,也能藉由努力變得更有自信!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不是只有被打才算家暴!遇到這些情況,快撥打113阻止家暴悲劇

近期台南傳出一起殺夫命案,一名年約32歲的王姓女子長期遭到丈夫家暴與言語恐嚇,忍無可忍之下趁丈夫熟睡之際,持熱水壺將熱水澆淋於其身上後,並用家中的水果刀將其刺死。 事實上《家庭暴力防治法》自1998年三讀通過以來,至今已施行多年,但家暴的發生次數似乎沒有減少的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去年(2021年)經通報的家暴案例就超過18萬件,相當於每分鐘就有2起家暴悲劇,發生在你我身旁,這凸顯出問題的嚴重性,急待社會大眾和政府攜手改善。 所以,別再抱持「清官難斷家務事」、「小孩不打不成器」等觀念,而刻意忽視受害人的求救警訊;你我一念之間的「關心」絕不是雞婆,而是為社會創造可貴的幸福與和諧。 因此,《Hello醫師》將於本文逐一介紹家暴相關資訊,包括面對家暴時的應變,以及如何尋求協助。希望讀者們也能發揮自身的影響力,以實際行動去幫助他人。 是不是被打才算家暴?家暴的定義是什麼? 一般在新聞上常看到,家暴受害人大多是受到身體暴力的女性,許多人容易有既定印象,直覺把女性和身體暴力聯想在一起。事實上,家暴絕不僅是身體上的侵害才算數,受害人也絕不只是女性,無論性別、年齡、性傾向、種族、生長背景,任何人都可能遭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延伸閱讀:家暴缺乏愛~小孩變成霸凌者的原因) 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定義,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間發生身體上、精神上、經濟上的騷擾、控制、威脅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就是家庭暴力。」以下將分別舉例說明身體與精神上的不法侵害: 身體上的不法侵害:簡單來說,新聞常看到夫妻或家人之間打耳光、互咬、掐脖子、拿武器攻擊或毆打,凡是造成對方身體上傷害的行為都列屬。 精神上的不法侵害:這類的家暴行為,包含了言語暴力、心理或情緒暴力,以及性暴力,涵蓋層面廣泛。如果伴侶惱怒時說出「待會就砍你」、「小心揍你小孩」、「殺你全家」等情緒性語言,甚至會摔東西洩憤,這時要盡可能冷靜,別刺激對方,同時小心自身的安全。 我被伴侶打了,但我們沒同居,這樣算家暴嗎? 經過《家庭暴力防治法》新增《防止恐怖情人條款》後,非家庭成員或未同居之親密伴侶,也納入家暴法保護範圍,也就是說,無論異性還是同性伴侶,即使沒有結婚,也沒有同居事實,在交往期間或分手後發生暴力行為,受害人均可受到法律保障、聲請保護令,並尋求相關單位協助與保護。 潛在的施暴伴侶,可能有哪種特質? 致力於家暴服務的美國機構:家庭庇護(Domestic Shelter)曾列出關於潛在施暴伴侶的10項特質如下,但要特別提醒讀者,別因為另一半可能符合1、2項特質,就隨意把他們貼上標籤喔! 會對您施加壓力,催促彼此要進一步發展或要有感情的承諾。 在之前的感情關係裡,有施暴的紀錄。 存在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大男人主義,或者控制慾強烈。(延伸閱讀:看不慣打破常規的女性?不一定只有男性會仇女!公開厭女症常出現的15種特徵) 慣性吃醋,並且佔有慾強,時常把您從親友圈中抽離,還會說服您別去工作。 雙面人的性格,人前為善,人後對您壞脾氣。 常常以生氣來表達情緒。 脾氣惡劣,喜怒無常。 對待動物與小孩沒有同理心。 習慣監視您的行蹤與一舉一動,包括生活開銷。 不尊重您說「不」的權利,或自以為是並觸犯您的底線。 被家暴後,為何受害人總習慣原諒對方? 或許有不少人已注意到,新聞上報導的受害人,往往都是歷經過多次家暴、傷痕累累後,才終於向外界求助。到底為何受害人被家暴後,還能夠屢次原諒加害人呢? 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博士(Dr. Lenore Edna Walker),曾提出家暴可能不斷上演的原因,她歸納出暴力循環(The Cycle of Violence)的3個階段:關係緊張期(Tension Building Phase)、暴力期(Violent episode, Acute Explosion),以及蜜月期(Honeymoon Stage)。 在蜜月期階段,加害人可能選擇懺悔、找藉口推卸施暴責任,怪受害人、怪酒精、怪生活壓力等,同時,又藉由送禮物或其他方式討好受害人,讓受害人以為加害人承認錯誤,產生「他不會再犯了」這等錯覺,因此雙方的生活看似回歸平靜,殊不知下一次的家暴地雷,仍埋藏在前方不遠處。 面對家暴,如何因應? 受害人應評估家暴當時的處境,若有危及個人安全之虞,應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並藉機儘速撥打110通報警察。除了報警,關於任何家暴事宜,都可以撥打或傳簡訊通報113保護專線,24小時都有專業人士為您服務。 視自身情況尋求專業人士陪同,或自行去驗傷、診斷並治療。 透過警察機關和相關主管單位,向法院申請保護令。 關於後續搬遷、居住,以及小孩暫時監護等問題,建議尋求社福機構和法律專業人士的協助。 告知可信任的親友,讓他們在您需要幫助時,能使得上力。 重整心態,來面對職場、學校等外界環境。 受家暴後的身心處置? 尋求社工師、心理師,以及精神科醫師等專業人士做心理輔導。 如果小孩目睹暴力現場,或認知到家暴這項事實,也需要幫助他做心理輔導。 別再和加害人同居,找個遠離是非之地。 別逼自己假裝一切都很好,試著和可信任的親友聊聊。 試著面對心裡的傷口,如果覺得太疼,多嘗試運動、冥想或瑜伽,來改善情緒。 若說不出口,不妨寫出來比較痛快。 多一點關愛,少一起家暴! 您是不是很「習慣」聽到隔壁人家打小孩,或和伴侶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有暴力傾向呢?事實上,曾目睹家暴或受到家暴的小孩,無論任何年齡,都可能衍生後續的心理疾病,性格可能變得暴躁易怒,具攻擊性,甚至會深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煎熬,影響到學習表現與人際處理能力。 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的關懷做起,遇到鄰居主動問候,聽聞「小孩呼天喊地的哀號」、「夫妻吵打架,摔碗盤」,或者真實目睹家暴時,不要猶豫立馬打電話報警,救命時刻不等人。若想進一步了解PTSD,歡迎參考我們的專文「4症狀檢測! 你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 【家暴與性侵害防治】請撥打113保護專線免付費,24小時全年無休 【衛生福利部 關懷e起來】線上通報及諮詢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兒少保護 https://ecare.mohw.gov.tw/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擠電梯想吐好想逃~快克服幽閉恐懼症

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你我常被迫困在狹小空間,面對人擠人的處境,不論是上班坐捷運,還是回家搭電梯,一路上情緒壓抑,連呼吸都覺得困難。對某些人來說,這種難受被放大,格外痛苦煎熬,那就是幽閉恐懼症(Claustrophobia)患者;許多患者覺得幽閉恐懼症沒什麼大礙,因此選擇忍耐,日復一日任由心魔搗亂,最後形成大害。事實上除了隱忍看不見的痛,有許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喔,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什麼是幽閉恐懼症? 這是一種心理焦慮症,患者害怕待在封閉或擁擠的空間,害怕無從逃跑、擔心無法掌控現狀,又或者歸咎先前發生的不好經驗,而盡可能閃避飛機、密閉電梯、捷運車廂、隧道等場所,患者感到恐慌時,會緊張焦慮、盜汗,嚴重者甚至引發恐慌症(Panic Attack),而衍生更多身心的傷害。 幽閉恐懼症有哪些徵兆? 生理徵兆: 流汗顫抖潮熱 胸痛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或困難窒息感 頭痛、頭暈耳鳴 噁心想吐 口乾舌燥 想上廁所 心理徵兆: 瀕死的恐懼 去真實化的恐懼 感覺和身體分離的恐懼 感到快瘋掉或快失去控制 幽閉恐懼症的原因 小時候的創傷、某些不好的經驗,像是被關在封閉空間、霸凌,坐飛機遇到亂流,或是塞在捷運車廂內等,都可能引起幽閉恐懼症。另外,如果家裡長輩患有幽閉恐懼症,當小孩在密閉空間觀察到長輩不舒服的神情,卻又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們時,久而久之,他們長大後遇到密閉空間時,很自然會聯想起長輩的焦慮,甚至產生無助感,而漸漸衍生此病。 如何治療幽閉恐懼症 1. 系統性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許多專家採用此法教導患者克服焦慮。首先患者會學習放鬆技巧,再來專家會幫助患者了解他們恐懼的層次,漸漸引導他們在遇上恐懼的環境時,如何放鬆並克服焦慮,直到他們逐漸適應所有恐懼的層次。 2.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py) 這種療法最被廣泛採用,且有效治療焦慮症,醫師會透過和病患談話,幫助病患面對恐懼和焦慮,引導他們走出陰霾。 3. 藥物治療 在某些情況下,醫師會採用抗憂鬱或幫助病患放鬆的藥物,藥物或許可以治療病情症狀,但仍必須搭配其他治療方式,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4. 自我放鬆 深層呼吸,連續3~5分鐘 嘗試芳療、肌肉按摩或瑜伽,來幫助放鬆 培養運動習慣,舒展筋骨 寫日記,紓解壓力 冥想 幽閉恐懼症發作時,可以這麼做 如果是開車經過隧道時發作,建議靠旁停車,稍待片刻,等恐懼感散去後再開車 自我打氣,提醒自己恐懼很快會消失 引導自己想起正面、開心的事情 深呼吸3次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摯愛離世後~走出悲傷做到這5點

我們都知道:生與死,是人生無法逃避的課題。但真的有一天失去生命中摯愛的人,相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晴天霹靂,一時之間,震驚、難過、沮喪、愧疚,甚至憤怒,種種交雜的情緒令人難以承受;有些人相隔多年回想起這些往事,仍然會默默流下眼淚。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失去摯親好友後的情緒,讓人生能漸漸走出陰霾,不再被悲痛揪著心走。 1. 誠實面對悲傷 悲傷是對損失的自然反應。當您愛的某個人被帶走時,您會感受到情感上的痛苦,損失越大,您的悲傷就越強烈。想哭就哭出來吧!千萬別為了面子而強顏歡笑,也不必因為掉眼淚就感覺愧疚,每個人終究要面對自己,以及親友的生老病死,您只是需要多些時間來接受失去的傷痛,或許您仍然會思念他們,但內心傷痛會隨時間慢慢癒合,成為您生命的歷練。 2. 勇敢地承認脆弱 發現了嗎?大多數人聽聞噩耗時,常順口安慰當事人:節哀順變!還好嗎?別哭了喔!但很多時候,當事人沒被安慰到,反而要裝作沒事來回應朋友的關心。這時,不妨大方承認自己的「脆弱」,和朋友傾瀉您的感情,分享與亡者的過往點滴,誠實面對內心的傷痛,反而更能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3. 來場異地旅行 如果失去愛人的痛讓你茶飯不思、對任何事情都打不起勁,建議您來場旅行吧!最好去一個從沒到過的地方,好好感受當地的文化與美景,提醒自己太陽依舊東升西落,世界還有太多美好的桃花源等著您去發現,或許,在旅途上巧遇的人事物,也能啟發自己對生命的看法,幫助您度過悲傷的時間。 4. 留時間給自己療傷 走出傷痛的過程很煎熬,卻也急不得,不妨空出一些時間緩衝,別逼自己要很快走出來。空閒時,出外健身運動、和三五好友看電影,都是很好的選擇;下班找找喜歡的書籍、聽聽音樂會,不僅豐富自己的生活,也會幫助原本紊亂的生活節奏,慢慢走回正常軌道。 5. 幫助更多悲傷的人 經歷至親好友的離世,體會過那種悲痛,或許您可以透過自身經驗,幫助同樣身心煎熬的朋友,互相加油打氣,走出陰霾;過程中,給予對方肯定的眼神和微笑,並且誠摯傾聽心聲,讓對方備感溫暖,彼此也能有傾訴的管道。 如果您出現複雜悲傷或臨床抑鬱的症狀,請立即洽詢心理健康專家。如果不及時治療,複雜的悲傷和憂鬱,會導致嚴重的情緒損害,甚至危及生命。但治療可以幫助您變得更好。如果您有下列情況,請務必聯繫專業醫師: 感覺生活不值得過 希望和所愛的人一起死去 責備自己為何無法阻止它 感覺麻木並且與他人脫節超過幾週 因為損失而難以信任他人 無法執行正常的日常活動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上台演講好緊張?掌握6招舒緩壓力、建立信心,侃侃而談不是夢

現今這個社會,無論您的年紀大小、職位高低,每個人都有說話發表意見的機會,或許在公司老闆面前簡報、受邀參加座談會,甚至在選舉場合暢談政見,這時考驗您的不只是演說的內容想法及說話技巧,恐怕是如何戰勝在眾多陌生人面前演說的心理恐懼。 《Hello醫師》整理出有助緩解演講緊張情緒的6個小撇步,幫助你在眾人面前能侃侃而談,不因緊張而發揮失常。 1. 別鑽牛角尖 長輩總說:「盡人事,聽天命。」既然盡力準備了,就別將煩惱掛心上,演說前可以嘗試用轉移焦點的方式,防止自己陷入鑽牛角尖的內心酷刑,反倒於事無補,所以建議透過健身運動、和親友聊天或是祈禱等紓壓管道,讓壓力有宣洩與寄託的出口,相信正式登場時,能輕易擺脫繁重的心理壓力,保留更多正面能量發揮出你的實力。 2. 適當排練就好 事前排練演說,能加強演說熟練度,以及臨場的反應能力,但是過多的排練反而會把自己推進焦慮的無限迴路,更凸顯內心的恐懼不安,因此排練時,應先為自己設立排練次數,一旦超過次數時,就該停下喝口水,舒緩嘴巴的辛勞,並利用休息的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回想排練時有無地方可再改進,有助提升正式上場時的表現。 3. 提早到現場 人們的緊張、害怕的情緒多來自於未知,以演講為例,對於演講設備或場地不熟悉、陌生的聽眾,皆可能加劇演講者的緊張情緒,因此不妨可在演講當日提早抵達現場,不僅有利熟悉現場環境,給予自己更多時間適應。 甚至也可與早到的聽眾聊個天、熟悉彼此,也可以測試設備,如麥克風、簡報筆,以及投影機設備等,觀察現場的視聽效果,等到正式上場演說時,更能得心應手。 4. 調整演說長度、多與聽眾互動 1小時以上的長篇大論,相信沒幾個人能耐得住性子聽,這也是為何演講時間限定於18分鐘內的「TED talk」廣受大眾歡迎。 考量聽眾能保持專注的時間不長,若已經因感覺而開始打瞌睡,台上的演講者其實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同時心裡可能也會遭受打擊,反而加劇緊張的情緒,因此建議可採取以下2種方式改善: 控制演講長度:不少演講者可能準備相當豐富的資料想與聽眾分享,但卻因為內容過於龐雜而聽眾難以吸收,造成反效果,若能適度刪減演講內容,例如將演講重點由5點濃縮成3點,優先講解重要度較高的內容,較可有限時間最大化演講的效益。 多與聽眾互動:回想學生時期,若是老師上課自顧自地滔滔不絕,全然不顧學生的反應,那麼台下往往睡倒一片。演講亦同,若演講者不妨可事先根據演講主題安排一些與聽眾互動的環節,例如詢問聽眾意見,甚至根據其疑問而即興衍伸演講內容,皆可提高聽眾的參與度。 5. 深呼吸 美國壓力協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ress)作家凱莉馬克斯貝瑞(Kellie Marksberry)認為,深呼吸對每個人包括小孩,都能有效減壓,而且做起來輕鬆簡單,能幫助你隨時隨地釋放壓力。每次深呼吸皆能將更多氧氣帶到腦部,同時刺激副交感神經,幫助安定心神。 6. 將目光放在對你有興趣的聽眾 聽眾的反應對於演講者的情緒影響巨大,與其關注那些在台下滑手機或心不在焉的聽眾,不妨可將注意力放在對你的演講有回應的人身上,他們可能會時不時點頭,同意你的論點,或者在你提出問題時,舉手發表意見,讓演講不再是一場獨腳戲,同時也能給予演講者信心。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失戀無罪!痛哭之後享受單身樂

戀愛不如意十之八九,對人的打擊之大超乎想像,但從小到大,學校很少教我們如何好好處理失戀,使得不少人一旦失戀不知如何解套,便自我封閉甚至墮落、對環境開始悲觀與抱持敵意,甚至發生許多社會悲劇,因此我們都要學習去面對失戀,以正確的心態克服難關,順利拿到愛情學分成功畢業! 1. 別一味假裝「我很好」 千萬別為了好面子,壓抑失戀的痛苦,如此只會讓傷痛的回憶糾纏得更緊更痛而已,美國著名心理醫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曾提出悲傷的5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分別是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抑鬱(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或許失戀當下,你會覺得驚嚇、不可置信,認為傷痕一輩子都不會好,但事實上,只要以健康正面的心態去處理,那種痛會漸漸隨著時間消弭,成為人生一小部分的回憶。 2. 勇敢向親友訴苦 當你能說出失戀的痛苦和過程,代表您能開始面對這個事實,所以建議跟信任的朋友、親人或心理醫師,一起討論您的失戀,不必因此害羞或覺得自己是魯蛇,因為失戀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是人人都需要克服的難題;此外,親友們豐富的人生經歷,也能適時提供你良善的建議。 3. 寫下您的思緒 失戀的人不時會鑽牛角尖,當下很想和親友們訴苦,但他們不見得有時間聽你說,這時,不妨嘗試寫下您的想法,任何思緒都行,透過寫作沉澱內心的混亂,梳理自己的不安,而且寫作最棒的是很自由不受限,即使搭飛機時突然悲從中來,也能立馬暢快寫下來宣洩,而且因為不會和別人分享,因此不管多私密的內容都能寫。 4. 友善對人,遠離仇恨 感情受傷的人,不自覺會有報復的衝動,新聞上常看到這種例子,從刮前情人的車子、潑油漆,嚴重的甚至情殺,種種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不時提醒我們即使失戀很捶心肝,也不能衝動行事,別忘記身邊還有關心您的好友,鬱悶時不妨鼓勵自己出外走走、當志工,多參加活動與人接觸,您會發現世界比你知道的還寬廣! 5. 列舉單身的好處 失戀不是罪,一個人當然可以活得很精彩,不妨正面表列單身的超多好處,大聲對自己喊話:「謝謝他,讓我重新做自己!」一個人若想旅行,可以說走就走好自在;一個人吃飯好省錢;一個人不必忍受另一半的嘮叨;一個人有更多時間陪爸媽和好友;一個人下班可以晚點回家也不會有罪惡感。單身的好處數不完,就如梁靜茹的歌「分手快樂」,看透徹了,心就會是晴朗的,沒人能把誰的幸福沒收,你發誓你會活得有笑容!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我單身很快樂!6絕招享受一個人生活

單身經濟的巨大商機令人咋舌,但社會與普世價值觀對單身者的看法,卻仍停留在恐龍時代:失敗者、不快樂、工作狂、很難搞,幾乎一面倒都是負評。但單身並不意味著孤獨,它只是一種狀態,更是一個學習的經歷。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人可以幫你過,不管已婚或單身,開心就好,有伴不保證就快樂,兩個人也可能更寂寞。 提供你練就以下6招,讓自己心智強大、百毒不侵,不管別人怎麼碎嘴酸語,就當作一陣微風吹過,優雅地一笑置之,轉身抬頭繼續大步向前走! 1. 正面思考:把弱點變優勢 凡事一體兩面,把弱點變優勢,單身有好幾個不容爭辯的事實,例如自由、彈性、沒顧慮!想做就做、說走就走,不必跟另一個人商量或徵求誰同意,出門也不必掛念孩子、老公或老婆,買東西不必選超商取貨東藏西躲。此外,有些人獨睡有較好的睡眠品質,而有的人單身反而在經濟上負擔較輕,因為少了負擔另一半的開銷。 2. 學習獨處:從小地方做起 在某些方面,單身人士本身會比已婚者在人際關係中更加獨立。當然,擁有伴侶並不意味著失去獨立的能力,但當你單身時,很自然會有更強的自我意識。不管有伴沒伴,終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所以要了解,獨處並非孤單。 若不習慣獨處,可先從小處著手,例如嘗試一個人喝咖啡或吃飯,但請記得要遠離手機等3C產品,建議帶本書、雜誌或筆記本,寫下當時的心情,或寫給未來的自己。而且。一個人常有意料之外的驚喜唷,特別是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有機會認識更多人與交朋友。 3. 關注自己:多探索開發潛能 單身的時候,更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單身的你最大!沒了另一半要擔心,就可以將全心放在自己身上,相對地會更有行動力。建議你多多自我探索,開發自己的潛能或興趣,更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或是那些以前想做但有伴時很難做到的事,現在沒人擋路了,就趁機全力衝刺吧! 4. 活在當下:跳離反覆思考 你容易鑽牛角尖、想東想西、內心上演小劇場嗎?一旦發現思緒掉入這種低落的無底洞時,立刻來個深呼吸,站起來原地跳一下,如科幻片般想像自己一秒就能跳離那個時空,回到當下的現實生活裡,專注在此刻,即使是洗個手都要用心去感受水溫、專心感覺去洗每一根手指,如此能讓自己停止沈溺在過去的回憶裡。 5. 強化友誼:花時間陪閨蜜 見色忘友很正常,有了愛情很容易會忽略友情,因此,要趁單身時多經營和閨蜜的情誼,男友、女友,來來去去,結婚也可能離婚,但真正一輩子的好友仍會在那裡,在你需要時提供肩膀讓你哭。單身讓你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友誼裡,也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空間。研究表明,擁有強大的友誼,會降低一些健康風險,例如高血壓(Hypertension)等。 6. 享受約會:沒壓力愛愛更讚 單身並不一定意味著孤單,相反地,可以盡情去約會,結識並體驗不同類型的人。分享一個讓約會變得有趣的祕訣,那就是隨興讓事情自然發展,而不是感到壓力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換個心態想,恭禧並歡迎自己回到單身的市場裡,光明正大地約會,輕鬆沒壓力。 甚至,可以趁機探索自己的性愛偏好,享受更優質的性愛,雖然次數可能比不及有伴侶時的多,但根據研究顯示,單身者的性愛品質,相對比有固定伴侶者來得好。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