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除了心理疾病之外,生活中很多情形都與心理的健康息息相關,包括:恐懼、仇恨、 厭男 厭女 、自戀、自卑、 自信 、哀傷、性別平權等等。舉凡攸關乎情緒的日常,都與心理健康脫不了關係。

基礎知識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反芻性思考有毒!6方法斷絕重複亂想

您的腦海裡會時常反覆上演過去的負面回憶,或常覺得悔不當初嗎?這稱為反芻性思考(Rumination,或稱反芻思維),指過度沉溺於某些負面情緒,反覆想著過去的事。 若長期反芻思考容易讓人感到悲傷、焦慮和憤怒,並消極且悲觀地思考自己的事情,較無法解決問題。同時也會感覺缺乏動力、注意力降低等,甚至出現暴飲暴食與自殘的行為,以及趨向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的症狀。 根據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比其他人更難轉換想法,因為憂鬱症會讓人難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此外,容易陷入反芻思考的人,也可能會愈憂鬱。 究竟該如何阻止這種反芻思考的模式?《Hello醫師》以下將提供6個有效的解決方法,教你如何不讓負面情緒影響日常生活。 1. 做別的事來分散注意力 當您發現自己又陷入反芻的思緒時,請開始做別的事情,以轉移注意力,例如打電話給家人或朋友、看電影、運動或看書等。(推薦閱讀:失敗又怎樣!這樣建立自信愛自己) 2. 設定有辦法完成的目標 抱持完美主義或是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時,可能會引起反芻思考。因為太多做不到的目標,可能會讓我們只糾結在為什麼沒有達成,或是如何才能達成等。因此,不妨設定一些有辦法完成的目標,幫助減少反芻思考以及過度檢討的風險。 3. 練習冥想 冥想可以有效幫助減少反芻思考,並保持心理的平靜。若您發現自己又陷入重複的想法時,請找一個安靜的空間,坐下來並深呼吸,練習只關注在自己的呼吸上,不要去想任何事。(延伸閱讀:CEO工作超高效率的祕密?從10分鐘冥想放鬆開始!) 4. 找出引起反芻思考的原因 當您發現自己又陷入思緒時,記記錄當下的周遭環境,包括地點、時間、身邊有誰,以及當天做過的事等。幾次以後,您就知道自己最好避免去哪些類型的場合,以免一不小心又開始回想過去。 6. 原諒自己建立自信心 愛反芻思考的人通常會過度自我反省,因此,請多多肯定自己的成功,原諒自己的錯誤。可透過不斷地照顧自己,以及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來建立自信心。 5. 寫下具體的解決步驟 要終止反覆回想的思維模式,不妨展開實際的行動。當下次又陷入思緒時,不妨想出一套解決方法和期望,具體地寫在紙上,這麼做除了可中斷反芻思考,也能幫助您向前邁進。當你列出解決方法後,不妨照著這些步驟,開始慢慢地逐一實踐。 反芻性思考會讓我們感覺孤獨,所以如果能找親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諮商師,和他們聊聊,除了能分散注意力與幫助中斷反芻思考之外,您還可能因為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而得到意外的收穫喔!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看更多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喜歡未成年小孩?戀童癖患者男性居多

戀童癖(Pedophilia)是指對青春期前的小孩產生性慾,而有戀童癖的人又稱可稱作戀童癖患者(Pedophile),病患除了會長時間對未成年小孩產生性幻想,還可能會因此性騷擾對方。《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您介紹關於戀童癖與戀童癖患者的基本知識。 戀童癖與兒童性騷擾的關係 戀童癖的定義,是指對低於13歲以下的小孩有強烈或潛在的性衝動。戀童癖患者有可能喜歡小男生或小女生,而戀童癖患者本身以男性居多。 戀童癖往往只是患者內心的慾望,若已付諸實行的行動,才算兒童性騷擾。據統計,半數的兒童性侵犯並沒有對受害兒童感到性吸引力,而大多戀童癖患者都不曾對兒童性騷擾,並認此舉有違道德。(推薦閱讀:訂密語學說不!教育小孩防止被性侵) 什麼是戀童癖症? 戀童癖症(Pedophilic disorder)是當戀童癖已經變成一種精神疾患,導致因戀童癖而產生憂鬱或造成人際關係上的困擾,戀童癖症的診斷條件如下: 患者對於青春期前的小孩有頻繁、強烈的性幻想與性衝動,且至少長達6個月。 患者對這些慾望採取了行動,或深受其性慾、性幻想的影響而感到痛苦,或因此遭遇人際困難。 患者本身16歲以上,或者比會讓患者產生性慾的未成年對象至少大5歲。 戀童癖的成因可能為非自主 近期研究顯示,戀童癖可能與大腦神經疾患有關,使大腦對環境刺激的性慾反應產生異常。一項支持此論點的統計也指出,男性戀童僻患者是左撇子或雙手靈巧,且能左右開弓的比例,比一般人還高3倍。 其他研究證據則指出,胎兒在子宮裡或童年時期的早期神經發展異常,可能是導致日後產生戀童癖的主因。而年幼時有這些狀況的患者,在視覺空間能力以及語文記憶力的測試中,獲得的分數都偏低。 戀童癖症可以治療嗎? 若對戀童癖症置之不理,可能會導致其他精神問題,如憂鬱、焦慮、疏離感等,且確診後,患者通常會感到挫折、孤立,並對人生目標的達成倍感困難。 大部分的專家認為戀童癖症無法治癒,但接受治療仍可以讓患者感覺病情獲得控制,並能防止對戀童的慾望付諸實際行動。醫師可能會搭配精神動力學心理治療(Dynamic psychotherapy)、行為認知治療(Behavioral techniques)、藥物治療(以控制性欲),甚至外科手術的介入。(同場加映:癡愛加害者!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常見症狀與治療方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占卜分析好準?那是巴納姆效應起作用

經常覺得心理測驗的結果分析很準,或是喜歡看星座分析嗎?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稱做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巴南效應),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這些測驗分析總是能神準地道出我們的個性和內心。以下將為您介紹巴納姆效應,以及它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效果和例子。 巴納姆效應是什麼 世界上的人百百種,但為什麼心理測驗或星座分析,只需要用短短幾個選項或描述,卻能套用在這麼多人的身上,並讓人信服呢?其實,在陳述時若能運用比較含糊、普遍的描述,就能廣泛地使人們認為,這和自身的情況十分貼切,就像是在說自己一樣,接著就對號入座了,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也被稱為佛瑞效應(Forer effect),它是由心理學家伯特蘭·佛瑞(Bertram Forer)先發現並提出的理論。佛瑞對他的學生們做性格測驗,詢問他們對結果分析感到符合的程度,結果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些描述是準確或貼近的,但其實這些內容,是佛瑞從星座與人格關係的普遍描述中,所抓取出來的,例如「您需要別人的喜歡或欣賞」、「您發現太坦率地向別人講自己的事情,是一件不理智的行為。」等。而之所以被命名為巴納姆效應,是來自知名馬戲團表演家巴納姆(Phineas T. Barnum)曾說過:「每一分鐘都有一個傻子誕生(There’s a Sucker Born Every Minute.)」後來,心理學家保羅·米爾(Paul Meehl)為了向他致敬,便將此理論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巴納姆效應的效果 其實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共通性,若想要構成巴納姆效應,就是得抓住這些共通性,以「模稜兩可」及廣泛的方式來陳述,例如「您渴望讓人們接受您並喜歡您。」、「有時您會為無法解決的事情,投入太多精力。」、「有時候您會表現大方、外向,但有時會比較安靜、內向。」此外,正面的肯定句是最適合產生巴納姆效應的陳述方式,一些研究指出,比起有科學佐證的準確描述,人們比較傾向於相信關於自己的正面描述,不太願意相信負面的描述,例如「您經常想要傷害那些做出您不太喜歡的事的人。」等。 運用於生活中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最常被運用的例子,就是報紙上的星座運勢或是心理小測驗,如果連續幾天觀察那些內容,也許會發現自己的星座運勢,曾經和其他星座出現幾分雷同的描述,甚至如果試著給朋友一個別的星座的分析結果,那位朋友可能認為它是準的。 本文並不是否認或質疑星座或心理測驗的真實性,而是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套可以廣泛地和大眾,或還不熟識的人拉近距離的方式。妥善運用巴納姆效應,對許多領域的工作者來說,也具有極大的幫助,如從事行銷、廣告的工作者,或是占卜師等。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為什麼會怕黑?4方法克服黑暗恐懼症

你怕黑嗎?晚上敢一個人上廁所嗎?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這種恐懼,甚至許多人到長大還是習慣開燈睡覺,不過你知道嗎?怕黑的情形,嚴重甚至可以歸類為心理疾病。《Hello醫師》以下將介紹什麼是黑暗恐懼症(Nyctophobia),帶你了解怕黑的原因、症狀及如何治療。 怕黑的原因:從小就開始 人類會對黑暗產生恐懼,很可能是由演化而來,因為掠食者通常都在夜間獵食,所以人們在本能上,害怕的是黑暗中可能伴隨的危險,而不光只是黑暗本身,這也是為什麼恐怖片或驚悚片,總愛利用黑暗的鏡頭來嚇觀眾。(推薦閱讀:怕鬼的原因是...認知行為療法克服幽靈恐懼症) 在現代,有些缺乏安全感或自信的人,也會有類似的情形,特別是獨處時更容易怕黑;有些精神分析作家認為,對黑暗的空懼,可能和情感依附對象的分離有關,簡單來說,小孩如果不在媽媽身邊,就容易感到不安,也就更容易怕黑。這樣的情形,通常在小孩3~6歲時開始,這個年紀的小孩一般會害怕鬼魂、怪獸、單獨睡覺或奇怪的聲音。 黑暗恐懼症的常見症狀 症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黑暗恐懼症的症狀,包括以下: 不願意夜間出門。 在黑暗的環境感到緊張。 睡覺需要開小夜燈才敢睡。 在黑暗的情況下,會出現生理症狀,例如:心跳加快、冒汗、顫抖或感覺不適,如嘔吐、頭痛或腹瀉(Diarrhea)。(延伸閱讀:什麼都能怕~恐懼症原因治療一次搞懂) 以下為較嚴重的狀況: 直接逃離黑暗的空間。 晚上強迫自己待在室內。 若有人鼓勵患者多跟黑暗相處,患者通會變得激動或生氣。 如何診斷黑暗恐懼症? 關於黑暗恐懼症的診斷,和其他類型的恐懼症是相同的,一般來說,當您或小孩有以下情形,可以考慮請醫師進一步檢查: 因為怕黑睡不著,出現睡眠障礙。 在黑暗的環境感覺更有壓力和焦慮。 有其他因怕黑而出現的異常反應或症狀。 此外,黑暗恐懼症若伴隨以下4種較明顯症狀,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治療: 怕黑導致非常緊張焦慮。 沒有理由地感到恐懼且感覺強烈。 因為怕黑導致無法完成許多事情。 怕黑的相關恐懼感持續6個月以上。 黑暗恐懼症4大治療方法 恐懼症不一定需要治療,如果懼怕的是平常少見的事物,那可能更不需要。不過對於怕黑或黑暗恐懼症,基本上每天都會關燈睡覺,都得面對黑暗,因此也導致許多患者出現失眠等困擾,雖然開燈睡覺能夠暫時解決問題,卻不是真正的痊癒。 治療黑暗恐懼症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正面的想法,來取代那些負面的思考;利用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來治療黑暗或其他恐懼症,約有90%的成功率,其他的輔助治療方式,包括以下4種: 單獨、家庭或團體治療。 學習放鬆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 使用抗焦慮藥、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 循序漸進地接觸黑暗,慢慢增加暗度,漸漸地克服,這個過程又稱為減敏感療法(Desensitization)。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記不起童年回憶?早期記憶從7歲開始忘

對於一些兒時照片的場景,我們可能完全沒有印象,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根據研究,很少有人可以記得3歲以前發生的事,甚至有些我們所記得的童年,也可能是和事實不同!以下告訴您為什麼我們想不起來小時候的回憶,而且,有些我們所記得的童年回憶,竟然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早期記憶可能從7歲開始忘記 長大後卻不記得3、4歲以前發生的事情,稱為童年失憶症(Childhood amnesia)或嬰兒經驗失憶(Infantile amnesia),但這並不代表幼兒沒有記憶能力。曾有研究用誘導模仿的方式,來評估兒童在學會說話前,腦中的陳述性記憶能力。研究人員示範一些簡單的動作給寶寶看,然後馬上或隔一段時間後,讓寶寶模仿做出示範者的動作。結果發現,寶寶隨著年齡增長,表現的記憶力更久,例如6個月大的嬰兒能記住24小時;9個月大的寶寶能記得1個月,而20個月大的寶寶,甚至能記得超過1年之久。由此可知,寶寶是有記憶能力的,且隨著年齡逐漸進步。不過,這些早期記憶卻無法記得長久。 根據一項突破性的研究,科學家訪問一群3歲的小孩和他們的媽媽,向他們提問關於過去所發生過的一些生活事件,並在小孩5歲之後,開始逐年訪問當初他們所提,關於3歲以前發生的事,並且每年都問一次,紀錄到小孩子9歲為止。結果發現,小孩在6~7歲時,記得約60%甚至更多的事,而8~9歲的小孩,只記得不到40%的事情,所以綜觀這些研究認為,從7歲開始,人們會因為準備進入青春期,而使我們對童年的回憶逐漸模糊。 童年記憶清晰卻可能不是真的 有些人可以記得小時候所發生過的事情,且連細節都能描述的很清楚,對此,有些專家認為,清晰的故事回憶有些可能是不是真實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心理學家朱莉亞·肖(Julia Shaw)表示,讓人們相信他們曾犯下從沒發生過的暴力犯罪,是有可能的。在研究中,藉由記憶提取(Memory Retrieval)的方式,訪問受試者們一些引導性問題來回想過去,這麼做會導致了70%的受試者們,對年輕時犯下的罪行,產生錯誤的記憶,有些人甚至認為他們有用武器攻擊別人,且大多人甚至能生動地描述警察的長相。 茱莉亞教授表示,其實只要環境適合,每個人都有形成複雜錯誤記憶的能力,且綜觀這些研究,可得知藉由極度暗示性的訪談,人們很容易產生內容豐富,並帶有不安感的錯誤記憶。一般來說,小孩會比大人更容易形成錯誤的記憶,尤其在看圖片或影片後;某些個性類型的人,發生這狀況的機率更高,如專注力高的人,可能會因為不容易注意到周圍發生的事物,更容易塑造出與事實不符的記憶。 無論是有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或是對兒時記憶沒有印象,這些都已經是過去,更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才可能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愛看鬼片的真相是...?看恐怖片竟有這些好處

許多人愛看鬼片,這些恐怖片迷都會到電影院尋求刺激,也有人怕得要命,認為不需要花錢嚇自己,堅決不看恐怖片或鬼片。但不論是哪一派,以下介紹看恐怖片的九個好處與真相,或許能讓不敢看的人嘗試進入電影院享受刺激,也讓愛看的人更有理由拉著親朋好友一起同樂。 1. 驚嚇能燃燒卡路里 根據英國西敏寺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研究,邀請十個人觀看十部恐怖片,並觀測他們的心跳攝氧量和二氧化碳濃度。研究人員發現,在觀看經典恐怖片《鬼店》(The Shining)後,又跳又叫的組別總共消耗了近 200 大卡的熱量,相當於一個人走路 40 分鐘所消耗的熱量。 2. 刺激腎上腺素來加強免疫力 學者表示,恐怖片造成的驚嚇,會刺激腎上腺素(Adrenaline)的分泌,引起人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一篇刊登於《壓力》(Stress)期刊的研究也指出,戰逃反應暫時增強了免疫功能。 3. 幫助應對焦慮情緒 戰鬥或逃跑反應除了和腎上腺素的分泌有關,還會提升體內血糖和可體松(Cortisone,又稱壓力荷爾蒙)的濃度,使我們有正面臨威脅的感覺。不過,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在看電影,所以可以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鍛鍊我們面對焦慮的能力。 4. 喜歡被嚇有科學根據 有些人可能覺得奇怪,怎麼會有人喜歡被嚇?社會學家瑪姬克爾博士(Margee Kerr, PhD)表示,某些人喜歡被嚇是有原因的,因為俗稱快樂荷爾蒙的多巴胺(Dopamine)等神經傳導物質,可能會在人們受驚嚇時分泌,研究也證實,多巴胺和恐懼的關係密不可分。 (同場加映:什麼都能怕~恐懼症原因治療一次搞懂) 5. 活化大腦更清醒 研究也發現,觀看恐怖片會讓大腦釋放不少神經傳導物質,還能增加大腦活躍度,讓人感覺更清醒,也有助於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6. 看鬼片使約會更順利 由於驚嚇會刺激多巴胺等荷爾蒙的分泌,這些荷爾蒙也會促使我們,對某人產生愛意,再加上緊張害怕時,能抓緊對方的手或抱著對方,因此,約會看恐怖片或許很多人覺得老套,確實有其道理。 7. 被嚇能紓壓並戰勝恐懼 最近壓力很大嗎?試試看恐怖片來紓壓吧!雖然聽起來有些弔詭,不過,當我們受到驚嚇之後,通常都會有鬆一口氣的感覺,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我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電影也不是真的,因此除了有紓壓效果,我們還會有戰勝恐懼的成就感。 8. 小孩應避免受驚嚇留陰影 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驚悚恐怖片或可怕的經驗,容易讓小孩留下陰影。一份研究指出,26% 的大學生表示,過去看恐怖片或其他受驚嚇的經驗,導致他們長大後仍有相關陰影或焦慮的情形。 怕鬼的原因是…幽靈恐懼症的症狀治療 9. 不敢看別強迫自己 看恐怖片除了富有娛樂性之外,對健康好處也不少,不過,克爾博士也警告,這些實驗的研究對象,都是自願並且能接受這些恐怖體驗的人,對於那些不喜歡受驚嚇,也不覺得看恐怖片有趣的人,可能一點好處都沒有。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討厭自己!與負面自我意象有關的疾病

不少人外表光鮮亮麗,內心卻總是在擔心別人的眼光,深怕自己不符合他人期望。其實這都與自我意象(Self-image)有關,也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自我意象過於負面,容易造成心理問題,甚至引發心理疾病。以下,就是3種主要與負面自我意象相關的疾病。 1. 憂鬱症(Depression) 憂鬱症(Depression)有可能讓人產生負面的自我意象,而較負面的自我意象,也可能導致憂鬱症。由於兩者關係緊密,通常心理治療的內容,會幫助病人建立正面的自我意象,以避免惡性循環的發生。 2. 身體畸形疾患(BDD) BDD是身體畸形疾患的英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的縮寫。一般人多少都會有些負面、與現實不符的自我意象,例如覺得自己的體重比實際上輕或重,或覺得自己比照片中難看等等。但如果自我意象和現實差距過大,就會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問題,嚴重的話就可能出現身體畸形疾患。 根據美國焦慮和憂鬱協會(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定義,身體畸形疾患是一種自我意象認知失調的現象,患者會經常幻想或放大自己的缺點,並持續為此煩惱,且有以下特徵: 過度注重或不滿意自己的外表,例如站姿、坐姿、服裝、妝容、頭髮、  配戴的帽子等等。 經常和他人比較自己的身材與外表。 時常照鏡子,或害怕照鏡子。 過度運動、過度打扮。 希望動整形手術。 經常換衣服。 3. 邊緣性人格障礙疾患(BPD) BPD是邊緣性人格疾患的英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縮寫。相較於前兩項由負面自我意象導致的疾病,這種疾病的患者會有不穩定的自我意象,並缺乏及自我概念(Self-concept),也就是有不瞭解自己,以及缺乏自我定位的感覺,常見的特徵如下: 難以同理他人。 可能容易對人有敵意。 極度焦慮、憂鬱,並感到孤立、無聊、空虛。 擁有不穩定的自我意象,自我認知與現實脫節。 情緒起伏很大,且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 有做危險行為的衝動,例如危險駕駛、濫用酒精或毒品、從事危險性行為。 害怕被拋棄和拒絕,若感覺遭到拋棄,會有劇烈的情緒反應。 曾有過不穩定的關係,可能從深愛彼此,突然變成憎恨對方。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自我意象(Self-image),或稱作自我形象,就是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除了對自信有影響,也是人際相處中很重要的基礎。《Hello醫師》以下將介紹自我意象的概念,以及供大家自我檢視的方法。 什麼是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不只是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除了外在,也包含了內在腦海中,對自我樣貌的印象。自我意象正面的人,會很有自信,而負面的自我意象,則會使人懷疑自己、感到不安。(推薦閱讀:每天疫情新聞看不停?疫情愈嚴重愈想看?小心你可能對負面新聞上癮了!) 從各個面向檢視自己 每個人的自我意象,都是由各個不同的面相所組成的,如下: 身體面向:看待自己外表和身材的方式。 心理面向:看待自己性格的方式。 頭腦面向:看待自己才智的方式。 能力面向:看待自己社交等能力的方式。 道德面向:看待自己價值觀或原則的方式。 性別面向:看待自己對性別角色,或社會規範適應能力的方式。 了解一個人有多少面向後,再透過回答以下3個問題,了解自己對各個面向的看法,也就是你的自我意象: 你在這方面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你認為他人在這方面是怎麼看待你的? 你認為自己在這方面的理想的形象為何? 雖然自我意象的評量方式,並沒有什麼公認的標準,但這套方法還是可以幫助大家,作為一個檢視自我意象的參考。 正面 vs 負面的自我意象 擁有正面自我意象的人,通常有以下特徵: 認為自己很有吸引力。 認為自己是聰明或有智慧的。 在鏡中看見的自己,是快樂、健康的。 覺得自己已經與理想中的樣子很接近了。 認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跟上述4點差不多,都是正向的。 自我意象負面的人,則完全相反: 認為自己毫無吸引力。 認為自己較愚鈍或不聰明。 看見鏡中的自己是不開心、不健康的。 覺得理想中的自己遙不可及。 認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跟自己想得一樣負面。 建立正面自我形象8招 童年的父母等照護者,以及成長過程中,與其他人的互動、相處,都會影響一個人對自我意象的認知。若自我形象過於負面,就很容易引起心理疾病,甚至需要心理治療。也因此,長大後要改變負面的自我意象並不容易,需要透過自我覺察,和不斷努力、學習,才能慢慢重建正面的自我形象。 看到這裡,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負面的自我意象,請參考以下8個簡單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睡眠一定要充足。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著鏡中的自己微笑。 放鬆享受生活,不要想太多。(延伸閱讀:什麼是正念?深呼吸放鬆,一起認識正念十大好處) 睡覺前,列出10個自己的優點。 停止批判自己,盡量接納現況。 弄個自己喜歡的髮型、服裝造型、妝容,或是開始穿一些自己喜歡,且較有特色的衣物,讓自己眼睛為之一亮。 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做事拖延有好有壞!專家研究這麼說

現在看著螢幕的您,是不是正在逃避進行某項工作呢?拖延的症狀常常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尤其是當安排好的工作或任務特別的有壓力或是困難時,我們可能會傾向把完成該任務的時間延後,選擇先做其他輕鬆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本文將為您介紹為什麼會有拖延症狀產生,以及拖延可能衍生的好處或壞處。 拖延的原因與負面影響 根據科學導向(ScienceDirect)的研究顯示,有拖延傾向狀況的學生,對於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評分較低,也就是說對自己辦事能力沒信心啦!其原因可能來自於較低的自制力,以及缺乏掌控或支配工作的能力,導致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而選擇用拖延的方式,讓自己不用這麼快去面對工作;伊朗心理與行為科學期刊(Iran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的研究也指出,愛拖拖拉拉的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較低;還有研究指出愛拖延的人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程度較低,也就是說比較會苛責自己,這種嚴以律己的傾向如果和拖延行為合在一起,便會呈現一種惡性循環,因拖延而厭惡自己,導致自信心下降,於是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便想繼續拖延下去。此外,根據塞吉開放取用期刊的研究顯示,有拖延傾向的人擁有較大的杏仁核(Amygdala),杏仁核主要負責情緒反應,會經由過去的記憶來判斷之後的行為該如何進行,說的白話點就是,愛拖延的人會花更多時間猶豫,以及因為過往的失敗經驗產生焦慮,導致拖延的行為一再產生。 拖延行為也可能有好處? 雖然上面把拖延的行為說的罪大惡極,但其實換個角度來看,拖延對我們也許有所幫助。社會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將拖延行為分成主動拖延者(Active procrastinators)和被動拖延者(passive procrastinators),差別在於:主動拖延者是刻意拖延完成主要工作,因為他們在「快要來不及了!」的壓力底下,完成任務的效率會更好;被動拖延者則是因為無法快速做出決定,或逃避採取行動,而自然而然地將工作延後,對於主動拖延者來說,拖延可以被視為有正面幫助的行為,由於壓力是他們的動力,主動拖延者可以利用拖延的時間,完成更多事務。另外,在科學導向的一項研究中,主動拖延者表現得更加具有創造力,成因可能跟自我效能較高有所關聯。 撇開主被動不談,單就拖延行為本身來說,拖延除了幹其它事以外,也可能只是單純的發呆放空,這種看起來很無聊的行為,反而對於創造和想像力有所幫助,因為當我們處於無聊狀態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讓大腦自在的胡思亂想,在生活步調繁忙的現代社會,我們經常會把自己塞的沒有放空的時間,當事情一件一件來臨的時候,我們的腦袋沒有辦法休息或胡思亂想,但是往往充滿創意的靈感,便是在這種時候迸發出來。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情緒太強無法控制!心理諮商10原因

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汙名,以及對心理問題的了解缺乏,以致很多人其實有心理諮商的需求,卻不敢或是不知道該求助。以下列出幾個尋求心理諮商的理由,符合不代表罹患心理疾病,但嘗試看看或許會讓您獲益良多。 1. 強烈情緒干擾身心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如果您的情緒強烈到會干涉日常活動,就可能就需要心理諮商。無法控制的悲傷、憤怒和無望感,都有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徵兆。 2. 仰賴外物自我麻痺 如果依賴外在物質(藥物、酒精、食物等)調適身心,而且就算知道這種行為會帶來負面影響,仍沒辦法控制的話,就有上癮的可能。有這種情況的人,除了心理諮商,可能還會需要其他方面的協助幫助戒斷。此外,如果因為情緒或煩惱而刻意多吃或少吃,也有可能是不健康的徵兆。 3. 失去摯愛走不出來 您有可能遭逢親友或伴侶逝世,或剛經歷一場婚姻或一場戀情的結束。這一類的傷痛對有些人來說,要花很久的時間和很大的力氣才走得出來,尤其是當身邊沒有可以給予支持的人,或諸如此類的事件接二連三不斷發生時。 4. 創傷太重縈繞身心 如果受過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是重大事故中受的受害者、曾經被拋棄、生重病等,都有可能在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如果因為時常想起創傷,而影響生活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方式,那麼建議嘗試心理諮商,或許可以幫您走出傷痛的陰霾。 5. 過去喜好不再有趣 如果過去喜歡的事情無法再讓您感到快樂,可以試著問問自己原因為何。如果是因痛苦的情緒所致,那進行心理諮商,或許可以幫您釐清問題的癥結,並重拾以往的熱情,特別是當您跟以前比起來,現在常常吃不好、睡不好時。您也可能會變得很懶得跟親友打交道,或常常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如果是這樣,那就更需要盡早接受心理諮商,以免狀況愈來愈嚴重。 6. 經常莫名頭痛生病 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連的,而壓力往往會透過各種疾病症狀顯現出來。常常頭痛、肚子痛、感冒,甚至喪失性慾,都有可能是身體在告訴我們,是時候該整理一下生活了。此外,沒有運動卻肌肉不適,或是肩頸僵硬、痠痛,也有可能是壓力或負面情緒的表徵。 7. 工作學業表現下滑 情緒和心理的問題,很容易反應在工作或學業表現上。您可能過去很熱愛工作,或在學校表現良好,但有一天突然開始對這些都變得不太在乎。除了做事或讀書的注意力會下降之外,身邊的同事、主管、同學、老師,也可能開始發現您的表現不如從前。如果想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建議可以和心理諮商師談談。 8. 與人溝通困難不安 您可能會覺得很難和人溝通,或有困難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如果發現自己在和別人互動的過程中,常常感到很不愉快,而且在自己所愛的人身邊時也一樣的話,那除了自己尋求諮商協助,或許也可以考慮家庭或伴侶諮商。透過心理諮商,您或許可以學會辨別情緒,以及改善肢體和言語的表達方式。 9. 親友突然常關心您 有時比起自己,身邊的人更容易看出您行為舉止的改變。如果常常有人關心您,對您說「你還好嗎?」、「你有什麼心事想說嗎?」、「我很擔心你。」雖然您可能覺得沒什麼,但還是值得自我檢視一下,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10. 負面思考小題大作 您可能面對任何問題都會極度小題大作,總認為事情一定會往最壞的方向發展,並鑽牛角尖,以放大10倍的方式批評、煩惱。經常誤把心中的焦慮當成現實看待,是件很累人的事。這種思考方式也會讓人因為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而開始逃避,並難以接受挑戰。不過這麼做往往只會讓焦慮更惡化,因此盡早尋求心理諮商,才是改善心理問題的正確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凡事都要說真話?小心傷人又破壞人際關係!說善意謊言4大好處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說真話,不管是否為善意謊言(白色謊言),說謊就是不對,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只要挑對時間,說謊大有好處。 在錯的時間說真話,可能會讓傷透對方的心,讓他更難過;而若在對的時間說謊,不僅能保護對方的自尊心,還能維護您們之間的人際關係。 讓《Hello醫師》和您分享4個說善意謊言的好處,讓您重新看待說謊這件事,學會在對的時間說謊潤滑,維持人際關係。 人從3歲開始就會說謊 根據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所的研究,小孩自3歲就會開始說謊,5歲則會為避免被懲罰而說謊,7~11歲之間更會藉由說謊,來保護對方及自己受傷,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白色謊言」,以下為您剖析4個善意謊言的好處。 1. 善意謊言建立人與人的信任 一般的謊言,說謊者目的只是讓對方猜不透您內心的想法;白色謊言卻不同,它是一種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所以說謊者除會應用心智解讀(Theory of mind,又稱心智理論)外,還有同理心、慈悲、記憶力,以及想像力,以預測這一個謊話會帶來的後果。 因此,利社會謊言(Prosocial lies)也可以說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橋樑。對此,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行為科學副教授艾瑪萊文(Emma E. Levine)表示,建立人之間信任的首要關鍵是慈悲和善良,並非誠實。 好的謊言是一個不自私的謊言,若為提升對方自信而說謊,它就是善意謊言;但若只是為催促而敷衍對方,它就是不好的謊言。 說謊的時機也很重要,如果對方並沒有時間做出調整和改變,或是在尚未擁有建設性的意見之前,建議您還是先別說出來,此外,避免跟不太熟的人說謊,這反而會破壞彼此之間的信賴關係。 2. 善意謊言需要認知能力與同理心 說謊和認知能力有密切的關係,因為說謊往往需要較高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及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也就是自制能力)的表現,以確保謊言不被拆穿。 對小孩而言,他們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編出一個「好故事」,但隨著年紀增長,當他們開始會顧慮其他人的感受時,就會傾向說善意謊言,來同理對方的心境。到了青春期,小孩可能會發展成說藍色謊言(Blue lies),意指為保護一個團體而選擇說謊,父母可以趁此機會,教導小孩正確的同理心,保護不代表包庇犯錯,而是能在愛裡勇敢說誠實話。(延伸閱讀:請放手!別當直升機父母害慘小孩) 3. 善意謊言加深人際關係 朋友之間,有時候需要一點「謊」來提味,因為過於誠實只會讓人覺得呆板,偶爾說屁話、說些小謊,不僅能加深彼此關係、增添趣味,還能幫助人在談笑中得到放鬆。(延伸閱讀:一到海邊就放鬆~海洋療法減壓好神奇) 在社交圈中,您不會希望每個人都一副正經木訥樣,適當地說點謊,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炒熱現場的氣氛。 4. 善意謊言提升自信心 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我們都會忍不住誇耀自己是地表上最帥最美的人,它也許是個謊言,但卻能在當下瞬間提升我們的自信心,人也會變得開心起來。(延伸閱讀:哈哈哈笑聲會傳染!大笑5個健康好處-減壓延壽增強免疫力) 換句話說,說謊是一種信心的宣告,無論是對自己或對周遭親友抑是,即使沒有任何相信的憑據,它都能給予您盼望未來的力量,讓您可以拋開憂慮和恐懼,繼續不放棄地朝目標衝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