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中間,您會發現,有的人方向感特好,有的人卻是每次出門都會迷路,即使有地圖和座標跟著走,他們依然會走錯路,但其實這不完全是沒專心記路的問題。簡單的說,這群人就是缺少這種生活技能,以下將告訴您路癡不認路的2個真相,相信沒有人是願意迷路的,少點責備,多點同理,說不定漸漸他們就更懂得認路了。
路癡請關心這2種細胞
路癡是天生的嗎?或許,人的頭腦有4個與導航相關的神經細胞,包括位置細胞(Place cell)、網格細胞(Grid cell)、邊緣細胞(Border cell),以及頭向細胞(Head direction cell),其中位在大腦海馬體(Hippocampus)的位置細胞可能是決定方向感的最主要因素。對此,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塔特布魯那(Tad Brunye)表示,從老鼠的研究來看,這些細胞針對方向會產生相對的反應,但是否適用在人身上,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一般而言,位置細胞可以辨認身處的位置;網格細胞則是將現在的位置和之前去過的地方在腦部做空間的連結,將兩者合併一起操作,腦中就會呈現一個個路線分析圖了。雖然每個人都會運用這2種空間記憶(Spatial memory),但對有些人來說,他們會過分運用其中一方,造成方向感的不平衡,所以才會有很會帶路的人,以及怎麼走都會迷路的人。
人格特質顯示方向感好壞
所謂的方向感,其實不只是關於空間感的掌握,它也涉及了其他的感官,像是體感覺(Proprioception)、前庭系統回饋(Vestibular feedback)、身體平衡。找路這件事,它需要知覺和認知的支持才能完成,在過程中,懂路的一方因為找到路了,所以信心大增;相反的,路癡因為迷路了,變得焦慮而難以思考,讓找路更加困難。
根據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神經學系所的研究,方向感好的人通常都屬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中的這三類,包括:經驗開放性格者(Openness to Experience)、外向性格者(Extraversion)、自律性格者(Conscientiousness)。也許因為這等人抱持著更開朗的態度、充滿正能量,以及有挑戰新事物的精神,才讓找路變成一種生活樂趣,與其等待別人的救援,他們更想要用盡方法走出「迷宮」。
如果您是路癡,請不要因為迷路而責備自己,只要多點練習腦部思路,有空多操練空間記憶,包括多探索不熟悉的路線、多運動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吃燕麥等富含抗氧化的食物,相信迷路的機率會愈來愈少的!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