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親子教育類別包含了父母親最關心的各種話題,從寶寶的照顧到青少年的養育、「 0~1 歲 嬰兒期 」、「 1~5 歲學齡期 」、「 6~12 歲兒童期 」、「 青少年 」、「 兒童健康 」,實用內容將幫助爸媽不再手忙腳亂,聰明養育各個年齡層的寶貝。

基礎知識

親子教育

寶寶耳屎好多怎麼辦?亂清有風險、教你正確清理原則

大人可能會基於衛生考量,覺得寶寶積了很多耳屎,要幫他們清理、掏耳朵。但很多大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清耳朵時耳道內的耳屎不用清,只需要清理外耳就好。以下來為大家說明為什麼耳道內的耳屎不用清,以及幫寶寶清耳屎的方法。 亂清恐將耳屎更往內推 如果用棉花棒等工具掏耳朵,有可能會把寶寶的耳屎推向耳朵更深處,導致耳朵發炎。掏耳朵的動作,也可能會不小心傷到寶寶的耳膜。如果爸媽擔心寶寶耳屎堆積太多,與其使用棉花棒,專家建議使用過氧化氫耳滴劑(Hydrogen peroxide drops,俗稱雙氧水)。使用前請務必先諮詢醫師,取得醫師的同意,並記得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 幫寶寶正確清耳屎的 4 個方法 1. 只用軟布清理外耳:將軟布用溫水浸溼,用以清理外耳的耳垢。一般來說,這樣就足以清掉肉眼看得到的耳屎了,請勿將軟布硬塞入耳道。(同場加映:幫新生寶寶洗澡:簡單上手的安全指南) 2. 去醫院請專業護理員清理:如果很想幫寶寶清耳道內的耳屎,可以把寶寶帶到醫院請專業的護理人員處理。專業護理人員會用專門的挖杓來清除耳屎,必要時也能為你開立專用的滴耳藥劑。 3. 用雙氧水清耳屎:將雙氧水和清水以 1:1 的比例混合,並均勻搖晃,使液體混合,再將玻璃瓶握在手中,讓手的溫度將過氧化氫溶劑加溫。將寶寶的頭枕在你的腿上,把需要清理的耳朵朝上,用滴管將溶劑滴入耳內,一次一滴,直到滴滿整個耳道為止。過程中可能需要一邊安撫寶寶,請他保持冷靜。過氧化氫溶劑在寶寶的耳道裡泡五分鐘後,讓寶寶起身,溶解的耳屎就會隨著溶劑流出耳道。這時再用沾濕的軟布,將流出的耳屎及外耳擦拭乾淨即可。一天最多幫寶寶清耳垢一次,三到五天後才可再清一次。 4. 趁洗澡時利用溫水清理:幫寶寶洗澡時,用耳用棉球將溫水擠入需要清理的那隻耳朵中,耳屎可能就會隨著水整塊流出。(同場加映:寶寶皮膚柔嫩脆弱 肥皂清水保養就夠) 使用雙氧水清耳朵的注意事項 如果寶寶已經能靈活控制自己的頭部,建議不要使用雙氧水幫寶寶清耳屎,因為寶寶亂動的話,溶劑可能會無法順利從耳道流出,進而演發成併發症。 除了如何幫寶寶清耳垢,嬰兒從三到六個月大時,就會開始長出乳牙,新手媽媽也要小心奶瓶性齲齒!注意寶寶口腔衛生預防蛀牙。 【點我前往親子教育專區】

看更多 親子教育 相關文章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看電視、玩手機會散光?解說兒童散光原因、症狀!及早矯正不弱視

許多父母發現小孩散光都非常吃驚,兒童散光通常是先天性的,與常看3C產品或孕期營養等無關,但有些因素確實會提高散光機率。 《Hello醫師》向您說明兒童散光的原因、症狀、檢查及治療,幫助您及早發現與治療兒童散光,守護兒童視力健康。 散光是什麼? 散光(Astigmatism)俗稱亂視。在正常狀況下,當光線透過角膜和水晶體射至視網膜時,會聚焦成一個點。這個點若位在視網膜之前,就是近視;位在視網膜之後,則是遠視。散光指光線射進後並非聚焦成一個點,而是散開的影像。 左為正常聚焦成一點的光線,右為分散成多點的散光 散光主要因為角膜或水晶體的方向弧度不同所造成。角膜是眼球最外層的屈光構造,就像一個放大鏡。當光線射進眼睛時,正常角膜就會如同一個「圓形」的放大鏡,將光線集中成一個點,但若角膜並非圓形,而是橢圓形,光線就無法正常聚焦在單一點上。 多數人的角膜都偏橢圓形,形狀類似橫放的雞蛋,因此都會有一點散光。散光的度數在50~100度內屬合理範圍,但若在150度到200度以上,便需接受矯正,以免演變為弱視。 兒童散光的原因 兒童散光通常是遺傳所致,也就是先天性的,與看電視、滑手機、閱讀習慣不良或營養攝取等因素無關。若父母有散光,小孩有較高機率也有散光,但若父母沒有散光,小孩仍有散光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角膜外傷、眼睛疾病、眼睛手術或揉眼睛等因素也會導致散光或使散光惡化,因此父母需注意不要讓小孩一直揉眼睛,若有眼睛問題則應盡早就醫檢查。 兒童散光的症狀 無論距離遠近,散光會使兒童看見的影像模糊或扭曲,或於特定方向時才會使視力變清楚。而兒童散光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導致弱視。 兒童的視覺系統在6歲以前是高度發展期,這段期間兒童所見的影像因散光而較為模糊,會影響大腦視覺系統的正常發育並造成弱視。弱視是不可逆的終身傷害,一旦兒童弱視且未於6歲以前矯正,隨著年紀增長跟著增加治療難度;超過9歲後便難以治癒,成為永久性的視力問題。 一般而言,散光超過150度,特別是斜向散光很有可能造成弱視,需接受矯正治療。(延伸閱讀:兒童近視怎麼辦?掌握小孩近視原因、治療!兒童近視不矯正,每年增加100度) 兒童散光的檢查與評估 兒童眼睛的調節能力很強,因此在接受視力檢查時,通常需使用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以此獲得正確的檢查結果。 兒童散光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 電腦驗光或檢影鏡:檢查角膜與水晶體的整體散光 角膜弧度檢查:辨別散光來源 若角膜散光度數過高,可能會使用裂隙燈觀察角膜,或建議加做角膜地形圖檢查,以釐清可能的角膜病變。 兒童散光的治療 兒童散光主要透過配戴矯正眼鏡治療,其治療重點有二:一是不讓度數繼續惡化,二是讓視覺系統正常發展而不要演變成弱視。 若散光度數不高,小孩僅需配戴一段時間的眼鏡即可,並持續追蹤兒童的視力發展,但若兒童的年齡與度數符合以下情況,便可能需長時間配戴眼鏡矯正: 1歲以下度數高於300度 1歲~2歲度數高於250度 2歲以上度數高於200度 此外,散光可分為順向散光與斜向散光等2種。順向散光較不易造成症狀,而斜向散光則容易引起視力扭曲或模糊。若小孩是症狀較嚴重的斜向散光,只要高於100度,家長就需考慮矯正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兒童弱視在台灣並不少見,依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每100位小孩中就有5位弱視。而弱視的重點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現今仍有家長有「弱視長大就會好」、「長大了再接受治療」的想法,導致小孩錯過黃金治療期。弱視未在幼兒期矯正,視力將終身無法治癒,孩子會永遠斜視或有一隻眼睛看不清楚。 《Hello醫師》為您說明弱視是什麼?兒童弱視的原因?弱視的黃金治療期是幾歲?以及弱視的治療方法為何? 弱視是什麼? 弱視(Amblyopia)又稱作懶惰眼(Lazy Eye),指眼睛發育不良使大腦缺乏視覺刺激,造成兒童視力不佳,單眼或雙眼無法接收清晰影像。 若兒童矯正(配戴近視度數)後的視力未達同年齡應有的標準,例如: 4歲無法達0.6度 5歲無法達0.7度 6歲無法達0.8度 或雙眼視力相差兩行以上,例如0.5度和0.7度,即可視為「弱視」。 弱視原因:大腦的視覺中樞發育不良 嬰兒出生時的視力非常弱,必須藉由將眼睛所看到的影像,正常傳送到大腦後,大腦的視覺中樞才能發育成熟;若在視力發展的階段,有妨礙眼球正常接受影像的原因,便會導致兒童停止使用特定眼睛,造成視力開始減退。(延伸閱讀:新生兒多久看得到?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超詳解!9招幫助寶寶視力發展) 一般而言,小孩到9歲時的視力已發展成熟,因此超過9~10歲的弱視就難以治癒。兒童弱視最好的治療時機是6歲以前,所以滿3~4歲的兒童應前往眼科做初次檢查,及早確認兒童的視力是否在正常發展的範疇。 兒童弱視的5種原因類型 依據不同原因,兒童弱視可分為5種類型: 弱視原因1:斜視性弱視 斜視為最常見的弱視類型。因為眼球肌肉不協調,使雙眼朝向不同方向。為避免複視所造成的視覺混淆,大腦會抑制其中一隻眼睛的視覺發育,而過度依賴另一隻眼睛,造成一眼的發展阻礙,嚴重時可能會形成鬥雞眼。 弱視原因2:屈光不正性弱視 無論近視、遠視或散光,若度數過高皆會使影像模糊,無法對視覺中樞產生正常刺激。若發生此情況卻未矯正視力,就會造成弱視。 弱視原因3:雙眼不等性弱視 當雙眼度數相差甚多時,大腦會依賴視力較好的那隻眼睛,進而抑制另一眼的發育,造成弱視。 弱視原因4:剝奪性弱視 若小孩有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玻璃體病變、眼皮下垂或角膜混濁等眼睛疾病,會阻礙光線進入眼球,造成視網膜影像模糊,進而導致弱視。 弱視原因5:遺傳因素 家族有弱視或斜視病史,小孩有較高機率會有相同問題,因此家族成員有弱視,小孩出生後最好提早赴眼科檢查並定期追蹤。 兒童弱視如何治療?矯正弱視的4種方法 治療弱視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配戴眼罩。戴眼罩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強迫使用弱視的那隻眼睛,促進弱視眼的視力逐步正常發展。 眼罩配戴的時間因治療開始時間或弱視程度而定,通常愈早發現則弱視程度愈輕微,治療時間相對愈短,這也是為何醫師建議及早檢查與治療的觀念。弱視兒童通常一週會維持5~6天的配戴頻率,每天配戴8小時以上,但此頻率與時間長度也會因不同個案或病情而有所變化,例如某些小孩十分排斥在幼稚園戴眼罩,父母可能會斟酌改成周末或在家時間才配戴。 基本上,配戴的時間愈長且頻率愈高,效果會愈好,但也不可連續好幾天配戴或不換眼配戴,以免視力正常的那隻眼睛反而退化。家長需遵從醫師指示配戴。通常配戴1~2個月後,弱視眼的視力就會開始進步。 其他治療弱視的方法包括: 配戴弱視眼鏡:若有屈光不正的問題,除了配戴眼罩之外,小孩還需配戴眼鏡調整焦距。 弱視訓練:透過讓小孩看視覺刺激儀、手機或平板上的弱視訓練app,刺激視覺發展,屬於輔助療法。 手術治療:若小孩為剝奪性弱視,即需透過矯正眼瞼下垂或白內障手術等治療方式,讓眼睛所見的影像可正常傳送至大腦。 5特徵判斷小孩是否弱視 嬰兒階段 滿月後,眼睛對玩具或小手電筒的光線沒有反應 幼兒滿3歲後 行動遲緩或手眼協調能力差 直視時有一眼會向內或向外偏移 經常有歪頭、瞇眼、皺眉或閉起單眼的習慣 經常眨眼、怕光或流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寶寶營養

換奶粉哭鬧怎麼辦?換奶粉重點、注意事項,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在母奶銜接配方奶,或單純替換配方奶的過程中,不少嬰兒會因換奶粉哭鬧或情緒煩躁,甚至厭奶或拉肚子。究竟為什麼寶寶換奶粉會哭鬧?怎麼換奶才能減少寶寶不適症狀?《Hello醫師》教你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 為什麼嬰兒換奶粉會哭鬧? 嬰兒換奶粉多是以下4種原因: 母乳銜接配方奶 無法完全親餵母乳 需要讓嬰兒逐漸適應其他食物 減少嬰兒出現腸胃不適,例如拉肚子、脹氣或過敏等情形 但在換奶過程中,若嬰兒對新奶粉感到不適,例如消化不良、容易脹氣或拉肚子或口味不合等,就容易哭鬧和煩躁,甚至影響睡眠。(延伸閱讀:換奶粉怎麼換?挑選配方奶及換奶的注意事項) 嬰兒不像幼童或成人,可自不同食物攝取營養或已有成熟的消化系統緩解特定食物所帶來的不適。在嬰兒滿6個月且開始嘗試副食品前,母乳和奶粉是唯一的食物,因此換奶粉會對嬰兒帶來極大影響。 多數換奶粉哭鬧的狀況,也可能是因為不適應牛奶蛋白,或無法承受大量乳糖刺激,有些家長會先嘗試換成水解蛋白或低乳糖奶粉,但嬰兒哭鬧狀況仍不見改善。以下有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減輕家長的煩惱。(延伸閱讀:寶寶牛奶過敏怎麼挑奶粉?牛奶、豆製配方奶型態一次看) 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方法1:除非有不適症狀,否則避免換奶 若嬰兒對目前的配方奶適應良好,且沒有任何不良症狀,建議可持續餵食相同配方奶,避免因親友推薦或長輩意見就隨意更換。家長最好在一開始就做足功課,選定好最合適的配方奶,避免中途更換。有時即使嬰兒沒有不適,也會單純因習慣或口味變化而哭鬧。 方法2:循序漸進換奶粉 新生兒的腸胃與口味都較成人敏感,循序漸進換奶粉可減少不良反應。建議可逐匙更換奶粉,例如:A奶粉需用4匙沖泡,要換成B奶粉時可階段性酌量添加。 初期:3匙A奶粉+1匙B奶粉 中期:2匙A奶粉+2匙B奶粉 後期:1匙A奶粉+3匙B奶粉 換奶粉的速度需依照嬰兒接受度,若嬰兒反應良好,最快可逐餐更換,但若嬰兒對舊奶粉有不適症狀,例如過敏起疹子等,則換奶粉的速度就可加快,甚至直接換成新奶粉。 方法3:注意餵奶方式 脹氣雖然是寶寶的常見症狀,但有時也是喝奶方式所致,例如: 躺著喝奶讓嬰兒溢奶或吐奶 奶瓶瓶口未讓寶寶含妥,吸入太多空氣 奶瓶嘴的洞口過大讓嬰兒一下喝太多 請選用瓶口大小適中的奶瓶,在餵奶時確保姿勢正確,讓嬰兒身體保持45度傾斜,並注意瓶口是否完全含妥。(延伸閱讀:麥擱吐啊~寶寶吐奶拍嗝有效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 方法4:維持奶瓶乾淨衛生 換奶粉拉肚子或便祕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配方奶本來就比母乳容易便祕,父母不用太過緊張。建議可先觀察幾餐,確認有無改善寶寶腹瀉或便祕狀況。 但有時嬰兒拉肚子未必是換奶粉造成,可能是衛生問題。在泡奶粉前,家長請務必確保奶瓶充分洗淨及消毒、沖泡的水質乾淨無毒,並徹底清洗或消毒雙手。 方法5: 仔細觀察嬰兒反應 當寶寶不願喝奶或一喝就哭,可能是因為想要媽媽抱、肚子還不餓或想睡覺,如何判斷嬰兒的生理與心理需求,需要父母仔細觀察和經驗的累積。 建議家長記下每次餵奶的時間,確保嬰兒不會餓過頭或餵食過多,若嬰兒不餓會用手推開奶瓶或將頭轉開。在嬰兒哭鬧時先觀察是否因太熱流汗、太冷發抖等身體狀況,並非因為換奶粉。(推薦閱讀:寶寶哭不停怎麼辦?判斷嬰兒哭鬧原因及6招安撫入睡) 方法6:換奶粉前先諮詢醫師 建議父母換奶粉前可先諮詢醫師,讓醫師了解寶寶狀況後判斷有無換奶必要。此外,醫師也可診斷寶寶哭鬧的狀況是否因腸絞痛、感冒或其他疾病所致。 需特別注意的是,若寶寶換奶後出現嚴重不適,例如過敏、血便或嚴重腹瀉等,請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而影響嬰兒健康。(推薦閱讀:便便照比一比:從寶寶大便顏色型態看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寶寶 0~1 歲

新生兒多久看得到?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超詳解!9招幫助寶寶視力發展

新生兒視力要到6歲才達成人水準,在此之前,孩子的視力都處於發展階段。從出生、滿月、2~6個月以及滿周歲,每階段的視力程度都不一樣。 《Hello醫師》依照嬰兒年紀,說明各階段的嬰兒視力及可看見的東西,並告訴您應注意哪些行為、眼睛狀態,確保新生兒的視力正常發展。 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階段說明 嬰兒視力:新生兒剛出生時 範圍:18~25公分 顏色:無法區分顏色 焦點:無法定焦,容易斜視 形體:只能看見模糊影像 嬰兒視力:1~2個月大 範圍:20~30公分 顏色:只能看見明暗或黑白 焦點:可注視,眼睛會隨物體移動,但無法持久。雙眼協調尚未一致,容易斜視。 形體:隱約看見光線和簡單形象 寶寶的行為特色 寶寶開始注意自己的手 與父母有目光接觸 雙眼會跟隨燈光、臉孔與物體移動 面對旁人微笑時,似乎跟著微笑回應 嬰兒視力:3~5個月大 範圍:200~350公分 顏色:對於紅、藍和綠等強烈顏色較敏感,中間色例如灰色或淡色仍看不清楚 焦點:能聚焦也能穩定追焦 形體:能辨識人臉與物體輪廓 寶寶的行為特色 向物體或臉伸手 用他的手抓住物體(延伸閱讀:嬰兒愛吃手該阻止嗎?) 視線能在不同的人或物體間移動 雙眼正常直視且任一眼睛不會經常漂移或轉向 嬰兒視力:6~8個月大 視力:0.1~0.2 顏色:可辨識的顏色變多 焦點:能長期固視 形體:不只大型物體的輪廓和細節,連小東西例如硬幣、玩具都能看見 寶寶的行為特色 能夠認人,對熟人與陌生人有辨識能力 會注意他人說話的表情 能夠看到及伸手去拿硬幣大小的小物體 若此時寶寶仍無法以雙眼筆直望向焦點的正視,請赴醫檢查確認是否有斜視或鬥雞眼 嬰兒視力:9~12個月大 此階段寶寶的視力已達一定程度,無論顏色、視野和清晰度都很成熟。此時的成長重點在於提升手眼協調能力。嬰兒會積極爬行,伸手摸索環境,抓東西並將東西扔出,學習判斷事物之間的距離。(延伸閱讀:嬰兒撞到頭怎麼辦?寶寶撞到頭注意4症狀,「頭3天」是重要觀察期) 寶寶的行為特色 可用手指向書中的圖片 可尋找掉進容器或玩具的物品 9方法促進嬰兒視力發展 依據美國驗光協會(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的資料,整理出9個促進嬰兒視力發展的方法,幫助提升寶寶視力、確保眼睛的正常發展: 嬰兒出生至6個月大 在嬰兒房使用夜燈或昏暗燈光,讓嬰兒夜間醒來也可額外練習用眼。 經常改變嬰兒床的位置或嬰兒睡的方向,使其感受不同方向的光線。 在嬰兒的注意力範圍內(約20公分)掛會晃的玩具或健力架。 適時在房內邊走動邊與嬰兒說話,讓嬰兒練習追焦。 餵奶或換尿布時,不固定同側,讓嬰兒平均使用雙眼。 嬰兒睡醒時,抱著在房間走動並指向物品,說出物品名稱。   嬰兒6~12個月大 給寶寶足夠時間在安全的地面爬行和摸索。 提供安全無毒的玩具,在陪同的情況下讓寶寶自行玩耍或丟撿。 平時或玩遊戲時,邊用嬰兒的手指向物品,邊說出其名稱。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早產兒

早產兒定義:幾週生產算早產?早產兒後遺症有哪些?

在台灣,新生兒早產兒的機率約8~10%,每年約2萬多名早產兒出生。早產是新生兒死亡最常見的直接原因,因此父母不可不慎,更須對早產兒有正確認識。《Hello醫師》向你說明早產兒的定義,教你計算早產兒的矯正年齡,並介紹早產兒常見併發症與後遺症。 早產兒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早產兒有明確定義,在孕期20週~37週前生產,屬於「早產」;在20週前生產,由於胎兒存活率低,視為「流產」,而滿37週生產則稱為「足月」。 而早產依據週數不同,又可分為不同階段: 未滿28週:極早期早產兒 28~32週:早期早產兒 32~34週:中期早產兒 34~36週:晚期早產兒 由上可知,即使新生兒至36週才出生,仍屬於早產兒,只是胎兒成熟度較其他階段高。此外,早產兒也可依體重區分: 出生體重<2500克:低體重早產兒 出生體重<1500克:極低體重早產兒 基本上體重愈低、週數愈早,早產兒的健康狀況愈差。依據江婦產科的衛教資料,半數以上極低體重早產兒須仰賴呼吸器呼吸,並有呼吸窘迫、壞死性腸胃炎、視網膜病變等後遺症。而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則進一步說明,22週前出生的早產兒存活率很低,須滿23週存活率才會提高;而滿28週後出生的嬰兒死亡率會顯著下降。若新生兒在23~26週出生,每安胎成功1天,存活率就會提高3%。(延伸閱讀:生產要自然還是剖腹?了解差異,聰明做選擇) 早產兒要算矯正年齡 由於早產兒在母親體內時間不足,身體機能未完全成熟,因此早產兒2歲前的身高、體重、頭圍等生長指標,以及認知發展或副食品添加時間等,都須採用「矯正年齡」評量,待嬰兒滿2~3歲後,就能使用實際年齡評量。(延伸閱讀:寶貝體重、身高有達標嗎?「兒童成長曲線」一張表秒懂寶寶發育) 矯正年齡的計算方式:「現在日期」-「預產日期」=「矯正年齡」 舉例來說,若母親預產期是9/1,到10/1時,矯正年齡就是1個月,11/1時矯正年齡就是2個月,以此類推。無論早產兒實際年齡為何,在2~3歲前,父母都須將矯正年齡加上去,評量各個生長指標。 例如7/1出生,預產期9/1,到12/1時,寶寶實際年齡雖為5個月,但矯正年齡有3個月,因此寶寶須視為2個月大來看待與照護。 早產兒後遺症與併發症 早產兒出生後,首要遇到的通常是呼吸問題,因為正常胎兒的肺部功能通常34~36週才會發展完成。其他問題則包括大腦、心臟、腸胃、眼睛等各器官發展不全所導致的疾病,以下分別說明: 呼吸窘迫與慢性肺疾病:肺部發育不成熟造成呼吸窘迫,若極端不全,則可能演變為慢性肺部疾病。 呼吸暫停:因腦部呼吸中樞未成熟所致,會隨著早產兒成長而逐漸改善。 開放性動脈導管:足月嬰兒的動脈導管通常會於出生後自然關閉。若未關閉,則會造成過多血液流向肺部,使腦部、腸胃道或腎臟等器官缺血。 腦部出血:由腦部血管發育不全所致,通常輕度出血影響程度低,但若重度出血則會影響神經功能,甚至死亡。 腦室旁白質軟化症:由於腦部血流異常,導致大腦缺氧、白質損壞,屬於嚴重併發症,可能會影響嬰兒智力與肢體活動能力。 腸胃功能不良與壞死性腸炎:因早產而導致消化功能不佳,多數極低體重早產兒須接受胃管餵食,嚴重者則會發生壞死性腸胃炎。 視網膜病變:因視網膜發育不成熟,出血而導致視網膜痂瘢化。通常愈早產、體重愈輕,發生率愈高。 聽力障礙:除早產、發育不成熟等因素外,因免疫力低下所造成的感染或服用藥物都可能造成聽力障礙。 疝氣:好發於極早期早產兒,通常會出現單側或雙側腹股溝疝氣,須接受手術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嬰兒期的照顧

嬰兒血管瘤會消失嗎?一篇搞懂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症狀及治療

小瑜出生後,右眼皮底下有條淡淡紅線,隨著時間過去,這條紅線愈來愈突出。3個月大時,紅線已轉為外型如同草莓的血色腫瘤,,摸起來溫溫熱熱,看起還有點嚇人。小瑜媽媽趕緊帶她到小兒科就醫,醫師仔細檢查,發現原來小瑜罹患嬰兒血管瘤,出生3至6個月是快速生長期。幸好,小瑜媽媽就醫時間不算太遲,經治療後很快就能改善。 嬰兒血管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可能給孩子外貌帶來負面影響,甚至造成潰瘍、影響器官功能。《Hello醫師》向您說明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及部位,以及相關治療資訊。 嬰兒血管瘤是什麼? 血管瘤一般可分為2類,一類為真正的血管腫瘤,由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所致,嬰兒血管瘤即屬此類,另一類則是血管畸形,由血管構造異常擴張所引起,如常見的葡萄酒色斑;這類血管畸形之血管瘤沒有退化期,一輩子皆會留存身上。 嬰兒血管瘤(Hemangioma infantile)多發生於新生兒時期,因此以嬰兒血管瘤稱之;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到了嬰兒期甚至學齡期都還持續。 嬰兒血管瘤在快速生長期時,斑塊表面會有草莓狀的隆起,因此又稱為草莓樣血管瘤。新生兒的發生率約1至2%,女嬰的發生率為男嬰的2~5倍,約3成血管瘤如同胎記,出生時就在嬰兒身上,其餘7成則會在出生後1~4週出現。 為什麼會長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多為偶發性的,與遺傳關聯不大,可能導致嬰兒血管瘤的因素包括: 早產 胎兒體重過輕(低於1000g) 高齡產婦 多次懷孕 子癲前症 前置胎盤 嬰兒血管瘤的種類及部位 嬰兒血管瘤可能生長於身體各部位,其中以頭頸部發生率最高(60%),其次為軀幹(25%)及四肢(15%)。嬰兒血管瘤依其深度主要可分為3類: 表淺型:位於皮膚淺真皮層,外型為類似草莓的亮紅色凸起斑塊。 深層型:位於較深的真皮層或皮下組織,顏色呈淡藍色至紫色,表面摸起來十分平整。 混合型:混合上述2種類型,可能同時混雜2種不同顏色。 而嬰兒血管瘤依分布方式可分為2類: 局部型:血管瘤侷限於一小區域,病灶可能為圓形或斑塊狀。 帶狀型:血管瘤呈帶狀分布,漫布在一個大範圍內,容易伴隨其他異常,需就醫檢查。 新生兒血管瘤多久消失?嬰兒血管瘤的病程說明 嬰兒血管瘤依照生長狀況,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初期病灶:出生或出生不久時產生,呈紅紫色斑點,大小如同紅疹或被蚊蟲叮咬,但也有可能以淡紅色斑塊呈現。 快速生長期:快速生長期為出生後的3至~6個月,在此期間中,血管瘤會迅速變大、變硬,顏色亮紅。依據個體差異,快速生長期也可能提前至滿月開始,或晚至6個月大後。 緩慢退化期:經歷約3個月的快速生長期後,嬰兒血管瘤會開始緩慢退化,病灶變平,顏色從亮紅轉為灰紫,並逐漸分散消退。約3成血管瘤在3歲前消失,5成在5歲前消失,9成在9歲前消失,其患部可能會出現皮膚萎縮、血管擴張或脂肪纖維化(變成膨起的小肉球)等現象。 若嬰兒血管瘤會自己消失,那還需要治療嗎? 嬰兒血管瘤雖然由於是良性腫瘤,且會自行消失,一般而言無需治療,但其生長部位若為臉部,則可能影響嬰兒的器官功能,如長於眼睛附近,易導致斜視、散光或弱視;、長於鼻子,可能會使鼻軟骨變形,影響呼吸;、若長於耳朵,恐讓耳朵畸形或影響聽力;、長於嘴唇,則可能造成吞嚥困難。,即使生長部位不在臉部重要器官附近,也可能給小孩外觀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建議接受治療。 不過,即使新生兒血管瘤未長於臉部,也容易有潰瘍、出血或引發感染,亦可能因血管瘤過大、出血過多,造成心衰竭,進而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安全之計便是仍建議請專業醫師診斷、及評估,決定是否需要立即治療,或任其自然生長及消退。 目前臨床上治療嬰兒血管瘤的第一線治療藥物有2種: Timolol(外用藥水):適用於較小且表淺的血管瘤,具有輕微刺激性,需早晚使用,並避免碰觸眼口鼻。 Propranolol(口服藥):適用較大且較深層的血管瘤,可抑制血管新生,不適合有低血壓或心律不整之嬰兒,因副作用包含低血壓、低血糖及心跳過緩。 一般而言,若早期接受治療,病灶多能獲得良好控制並漸進改善,若治療時間較晚,則至少需6個月以上的治療期,建議父母協助治療時需保持耐心,定期用藥、拍照記錄及回診檢查,並隨時注意嬰兒有無出現任何藥物副作用,以確保嬰兒健康無虞。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皮膚疾病

包皮垢是什麼?怎麼洗才乾淨?嬰兒包皮正確推開與清洗方法

有小男孩的家長們大多遇過小男孩包皮底下有一塊硬硬的東西,就像是汙垢。而把包皮推開後,那白白黃黃的汙垢看似像膿且味道難聞,這並非孩子生病了,有經驗的家長就知道是「包皮垢」。 包皮底下的白色物質是包皮垢,也是人體自然產生的汙垢之一,不僅小孩有,連成年男人也會有。究竟包皮垢是什麼?包皮垢是否會對泌尿系統造成影響?幼童的包皮又該如何正確清洗?讓《Hello醫師》來解答。 包皮垢是什麼? 包皮垢是由包皮內面皮脂腺的分泌物,以及包皮的死皮細胞累積而成,顏色多為白色或黃色,質地多呈硬塊或黏稠狀且包皮垢氣味難聞而易使新手爸媽恐慌,誤以為寶貝患病。 嬰幼兒因包皮無完全褪下,或長期包皮因清潔不完全的習慣下,就會產生包皮垢。 包皮垢對健康會造成影響嗎? 包皮垢因有個「垢」字,使人誤認為是不潔、亟需清洗的壞東西;也常有謠言表示,包皮垢會造成幼童尿道感染,或造成另一半罹患子宮頸癌等對包皮垢的指控。 針對此論述,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會訊之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泌尿科醫師王大民表示,造成幼童尿道感染是多重因素導致,例如衛生習慣或泌尿問題等。 根據包皮垢的相關研究,發現包皮長短決定一人是否易有包皮垢,而僅有1/4具有包皮垢的受檢者帶有導致尿道感染的細菌。同理,北歐男性普遍沒割包皮,但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卻未因此較高,亦說明包皮垢並非致病主因,而取決於個人衛生習慣問題。 包皮垢怎麼洗?依年紀和包莖狀況而定 包皮垢雖非泌尿道感染的致病原因,但仍為影響因素之一,如同汗水本身無害,卻提供細菌滋長的環境。所以,包皮垢是否需要徹底清除,也直接影響著生殖器的衛生情況。以下依據年紀與包皮成長狀況,提供3大階段清潔包皮垢的相關建議: 0~5歲嬰幼兒:包皮強行推開恐受傷 5歲前的嬰幼兒生殖器大多處於包莖狀態,由於包皮垢在幼兒期不會造成負面影響,且考量嬰幼兒的包皮若強行拉下清洗,可能導致包皮受傷撕裂。若是包皮受傷反而容易造成感染、使包皮結痂緊縮,讓包莖變得更嚴重。因此5歲前嬰幼兒通常毋須清洗包皮垢。 5歲以上兒童:適時推開清洗 多數嬰幼兒滿5歲之後,包皮會漸漸褪下,此時可適度清洗包皮垢,但仍毋須強求。因部分5歲以上嬰幼兒的包皮仍處於無法完全褪下,若強行拉扯恐有受傷疑慮,並造成小孩疼痛害怕。 建議父母可諮詢醫師,瞭解正確的包皮清潔方式與健康狀況。以下提供3種包皮問題的處置方法: 若正常包莖狀態並無感染,建議洗澡時輕輕用手拉下,加快包皮褪下進度。 若包皮過長,可看診並依醫師指示塗抹低劑量類固醇,加速包皮鬆開, 若嚴重包莖或陰莖反覆發生感染,建議看診並接受包皮割除手術。 包皮完全褪下的兒童或成人:每天洗澡定期清洗 若小孩仍有包莖現象,包皮垢通常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但若包皮已可褪下,細菌便容易趁此侵入包皮與包皮垢中,若未固定清洗包皮、除去包皮垢,就可能使生殖器感染、發炎、紅腫,甚至出現疼痛或流膿情形,更遑論異味或影響伴侶出現泌尿道感染。 而任何包皮可完全褪下之兒童與成人,都建議應每日清洗包皮內側,同時將細菌、病毒、汗水及包皮垢等清潔去除,避免造成尿道感染或龜頭炎等疾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皮膚疾病

嬰兒長鮭魚紅斑怎麼辦?會消失嗎?寶寶鮭魚紅斑、葡萄酒色斑的原因、治療有解!

孩子是爸媽們的心頭肉,多數父母當在嬰兒身上,發現有大片紅斑時,特別是臉部和脖子的部位,都會不知所措且異常緊張,擔心寶貝孩子從小就壞了樣,或可能得一輩子帶著顯眼的胎記見人。 其實,「鮭魚紅斑」就是先前《Hello醫師》曾說明過的嬰兒血管瘤 的一種,因此也經常和「葡萄酒色斑」、「嬰兒血管瘤」一併討論,其,而產生「鮭魚紅斑」的原因為何,「鮭魚紅斑」又該如何治療,發生「鮭魚紅斑」時一定會變胎記嗎? 就讓《Hello醫師》為爸媽們一次解惑! 嬰兒血管瘤≠鮭魚紅斑、葡萄酒色斑 嬰兒血管瘤常被稱為鮭魚紅斑,但兩者在醫學上實為不同病變,多數時候是為了方便病人理解而以此稱呼。嬰兒血管瘤(Hemangioma infantile)為良性的血管腫瘤,由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腫大所致,等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如腦部血管瘤、肝臟血管瘤,只是發生位置為皮膚。(延伸閱讀:皮膚長紅痣?「櫻桃血管瘤」上身小心肝異常、7成以上好發年長者!) 而鮭魚紅斑(Salmon Patch)、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則是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s ),意即血管產生結構上的異常,導致血管顏色顯露於表皮上。 相對於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病變位置柔軟、扁平,容易受外力影響而改變顏色,像是用手按壓時顏色會消散,且通常沒有增生期或消褪期,會一直維持相同外觀或結構,唯鮭魚紅斑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散。 鮭魚紅斑:前額、後頸最常發生 鮭魚紅斑是一種暫時性的胎記,顏色呈粉色或鮭魚似的肉紅色,通常出現在前額區域如眉間、眼睛周圍,或頭部後方、後頸部,因此又稱為天使之吻(Angle’s kiss),或送子鳥的叼痕(Stork bite),意指送子鳥叼著寶寶後頸所留下的痕跡而來。 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因血管會在皮膚層下擴張。擴張過程中若有過多的血液流向特定區域,便會造成鮭魚紅斑。由於鮭魚紅斑為微血管擴張所致,因此當寶寶大哭,或洗完澡、天氣太熱而體溫升高時,顏色就會加深,但溫度降下後就會恢復正常。 鮭魚紅斑會消失嗎?需要治療嗎? 鮭魚紅斑一般無需治療,待嬰兒滿1~2歲後就會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晚至6~7歲才褪色。不過亦有研究指出,約有半數人的鮭魚紅斑會持續至成年,終生不會消褪。若小孩的鮭魚紅斑生長部位十分顯眼,且至6~7歲以後仍未消失,父母可考慮讓小孩接受脈衝染料雷射(Pulse dye laser system, PDLS)治療。 脈衝染料雷射所射出的雷射光,可使擴張血管內的紅血球吸收雷射光的熱能,進而使血液凝固、微血管萎縮,並且不會造成疤痕及傷口。只要定期接受雷射治療,鮭魚斑便會漸漸褪去,徹底消失。(推薦閱讀:皮膚長疹紅又癢別亂抓!了解玫瑰糠疹原因、症狀、治療) 葡萄酒色斑不會消失、建議及早治療去除 葡萄酒色斑同為微血管異常擴張所致,新生兒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三,其顏色如同其名,為葡萄酒似的暗紅色、紫紅色或淺紅色,並可能出現於臉部、頸部或四肢。 相較於鮭魚紅斑,葡萄酒色斑無論是外觀、病況或治療都較為棘手。葡萄酒色斑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消失,反而會加深顏色、病變處會突起、變厚,並可能合併其它神經或結締組織的病變,如長於臉部,可能會引起眼睛或神經方面的異常。(你也想知道:寶寶臉長紅疹、皮膚掉屑?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一次改善) 當長於四肢時,即可能造成骨骼或肌肉方面的異常;長於背部脊椎處,亦恐發生脊隨血管異常,因此建議及早赴醫檢查,諮詢醫師是否應盡早去除,避免惡化後引起其它併發症。 成年後顏色加深的葡萄酒色斑 葡萄酒色斑的主要治療方法也是脈衝染料雷射,小孩愈早接受治療,治療的效果愈好。因血管尺寸尚小、血管壁較薄,容易透過雷射去除。一般而言,若在幼年或葡萄酒色斑尚為突起時接受治療,通常每3~6個月治療1次,照射3~6次後即可;反之,若已成年且葡萄酒色斑已經突起,便需治療約6~12次即可去除。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行為和發展失調

孩子「七坐八爬」慢了怎麼辦?可能是「粗大動作發展遲緩」、6大發展指標這樣看!

我們常聽到關於嬰兒發展「七坐、八爬、一歲站」的順口溜,究竟有無其參考價值?若家中寶寶表現不如預期、甚至感覺「比較慢」,會有不良影響嗎?每位孩子從出生開始,其生理機能就逐步往成熟的方向發展,而每個孩子發展軌跡都不盡相同,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嬰幼兒的兒童發展連續圖可發現,寶寶們在相同的生理年齡已經可以做出發展里程碑的動作。 這裡指的即是約有8成的孩子在相同的生理年齡時,已可做出該項動作,但如果落後,就需要注意孩子可能有「發展遲緩」的狀況。發生遲緩的部分可能在不同的發展面向,如認知、動作、語言等,可說是較容易被父母們觀察而警覺的重要指標,更進一步,就可能是所謂的「粗大動作發展遲緩」。 究竟「粗大動作發展遲緩」指的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了解家裡的寶寶有「粗大動作發展遲緩」呢? 什麼是粗大動作發展遲緩? 「粗大動作發展遲緩」的兒童,即是指在行走、爬行、跳躍、跑步等大肢體動作,發展成熟的速度明顯慢,或是動作品質如平衡、協調、耐力顯著較差。其實,嬰幼兒的發展有許多面向,但孩子們的爬行、站立、行走等粗大動作,是較容易被我們觀察而警覺的部分。舉例來說,當孩子經常跌倒、動作笨拙、或老是喊累要大人抱等都是警訊。 透過檢視發展里程碑,我們就能夠確保孩子在動作發展的步調上,是否與同儕進度相同。   發展遲緩知多少? 「發展遲緩」指的是 孩子與大多數同年齡的兒童做比較後的「相對結果」: 在同齡兒童中約有90%已具備爬行、站立或行走等相關能力,但若孩子仍無法執行或表現時,或孩子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20%以上,就應懷疑有遲緩的可能。   此時即有必要透過詳細完整的專業醫療評估,並持續追蹤一段時間後判定是否具「發展遲緩」的可能。 幼兒期的粗大動作的發展指標 每個年齡階段,孩子都在經歷大腦、神經、肌肉與骨骼等生理各方面的發育。從嬰幼兒早期的原始生理反射,逐漸隨著大腦成熟而整合消失、頭頸部開始的肌肉動作穩定、視覺從灰濛到能夠辨別物體,檢視幼兒發展有許多可觀察的重點。 6大年齡發展指標這樣看 依據年齡作為區分,我們列出以下各年齡時應發生的粗大動作的發展指標,以及在足齡時就應完成的指標動作有哪些,幫助爸媽留心孩子的發展狀況: 滿4個月: 趴臥且骨盆貼在床板上時,頭胸可以抬離床面 從仰臥的姿勢拉扶孩子做起,頭會跟上抬起而不垂墜 扶坐時,寶寶的頭幾乎都維持抬起 滿6個月: 直立姿勢抱著寶寶時,脖子可以豎直讓頸部維持中正 能自己翻身,由俯臥趴撐翻成仰臥 可以自己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 滿9個月: 不需大人攙扶就能坐穩 能獨立自己爬行(腹部貼地、匍匐前進) 滿12個月: 雙手扶著傢俱會走幾步 牽著雙手可以走幾步路 可以拉著物體自己站起來 滿1歲半: 可以走得很快、走得很穩 扶著欄杆或牽手能夠上樓梯 滿2歲: 會自己上下樓梯 會自己由椅子上爬下 會踢球(短暫的單腳站立另一腳踢球) 學齡前的粗大動作的發展指標 寶寶在滿二足歲後,大多開始進入幼兒園的幼幼班就讀,進行學齡前的校園生活與學習。此時幼兒們的動作發展也有了新的躍進,我們可以觀察到更多有爆發力、穩定的動作出現! 家長、學校老師則能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各式活動表現,檢視孩子是否有落後的情況: 2~3歲: 不扶東西可以雙腳同時離地跳 會手心朝下丟球或東西 3~4歲: 不需牽扶就可自己上下樓梯 不扶東西。可以單腳跳一下 4~5歲: 能夠腳趾腳跟相接,向前走2~3步 不扶東西,能夠單腳連續跳五下以上 5~6歲: 不扶東西,可以單腳站10秒鐘 能夠雙腳立定跳遠45公分遠 動作發展指標落後怎麼辦? 綜合以上觀察條件與標準,一旦觀察到家中的孩子疑似有動作發展指標落後的現象時,切記不要有鴕鳥心態,或拖拖拉拉、延後尋求專業協助的時間。若孩子疑似動作發展慢,建議應與孩子一同前往專業醫療院所之復健科,由治療師、醫師共同進行發展評估,確認是否為全面或單項能力的遲緩,提供確切之診斷並及早開啟早療計畫。(你也想知道:當沉默不是金~兒童語言障礙的原因) 早期療育:3~6歲為黃金治療期、治療結果達10倍以上! 當我們能夠越早發現孩子動作發展落後的情形,就越能及早透過積極介入與職能治療、物理治療,為動作發展落後的孩子即時治療!一般來說,6歲以前是早期療育的黃金階段,若能在3歲之前開始療育,效益更是高達10倍。因此,當家中幼兒發生動作發展較慢時,家長也先別慌,只要透過完善的療育計畫以及積極的參與,您家中的寶貝也可以趕上! 「粗大動作發展遲緩」3大重點! ➡︎「發展遲緩」指的是 孩子與大多數同年齡的兒童做比較後的「相對結果」: 在同齡兒童中約有90%已具備爬行、站立或行走等相關能力,但若孩子仍無法執行或表現時,或孩子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20%以上,就應懷疑有遲緩的可能。   ➡︎粗大動作發展指標:分為幼兒期(4個月~2歲前)與學齡前(2歲~6歲)之觀察年齡區段。   ➡︎疑似粗大動作發展遲緩時:3~6歲為最佳黃金治療期,應赴專業醫療院所由復健科治療師與醫師協助評估。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行為和發展失調

孩子輕碰就暴怒:原來是「觸覺防禦」!從小就敏感?「感覺統合治療」有助改善

無法忍受衣服標籤接觸皮膚時的刺痛感?排隊時總很介意別人不經意碰到自己的身體而惱怒?就連光著腳丫走在沙子上這種看似稀鬆平常的小事,你的孩子卻完全無法忍耐? 明明只是不小心輕輕碰到、甚至看似善意親暱的肢體接觸,當你的孩子也出現上述這些反應,甚至因此動不動就讓他\她暴跳如雷外,對生活中的正常觸碰更是異常敏感而反應激烈,究竟爸媽應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原來是孩子們對於感官知覺中的觸覺感知過度敏感,而產生了早期療育領域中經常探討的「觸覺防禦」情形,此族群也被稱為「觸覺敏感」。然而,什麼是「觸覺防禦」,當孩子發生觸覺防禦的行為時,爸媽們該如何協助?觸覺防禦又是否能治癒呢? 「觸覺敏感」導致防禦行為:輕忽恐將影響生活 由於觸覺系統是人體最先發展的感覺系統,隨著成長過程而不斷接收來自外界的碰觸、按壓、冷熱、疼痛,甚至於皮膚上毛髮拂動等各種刺激,成為探索外界環境時極關鍵的媒介之一。人們透過溫度變化、碰觸的力道輕重將直接或間接影響情緒外,伴隨而來的反射行為而引發出動作和認知能力,可說是幫助孩子與外界環境互動的重要過程。(推薦閱讀:研究:童年親子關係好,長大後較幸福,較不易罹患慢性病) 但若發生嚴重的觸覺敏感或失調,就會造成個體對觸覺刺激產生防禦的激烈行為與表現,即是所謂的「觸覺防禦」。而常見的觸覺防禦症狀又可分為以下6種最為普遍: 6大常見「觸覺防禦」症狀 對特定材質之衣物反應激烈 抗拒洗澡、梳頭、修剪頭髮或指甲 無預警被碰觸常過度反應 排斥接觸特殊質地如赤腳走過沙地、碰觸顏料或黏膠 即使被輕碰卻感覺被拍打而產生過激反應、拒絕社交 對溫度變化高度敏感且反應於行為上 Ayres博士於1976年提出感覺統合理論(Ayres Sensory Integration®)中指出,「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具備的功能,當孩童們主動攝取、調節、組織各種感官刺激時,感覺統合就負責促使人體表現出各種合宜的行為表現。對於觸覺敏感的孩子來說,由於他們對皮膚接受到的感官刺激反應的閾值(threshold)、亦稱為臨界值(當對象發生某種變化所需的某種條件值)過低時,只要有些許風吹草動,便會觸覺敏感者的大腦警鈴大作。 觸覺感知閾值低的孩子會產生異於同儕的反應模式;像是被動反應模式的孩子,對於正常強度刺激會產生不舒服感覺,也稱為「觸覺敏感」。而當反應強烈導致出現主動躲避行為者,職能治療專業將之稱為「觸覺防禦」。 6成以上過動症患者 可能具「觸覺防禦」症狀 此外,根據以色列的研究指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男孩有2/3的機率同時具有觸覺防禦的現象與症狀,因此對於原本就需及時療育的孩子,建議父母們應有警覺意識,當孩子出現強烈的情緒行為與反應時,是否部分由觸覺防禦所造成?而更進一步透過醫師診斷後,通常會安排具「觸覺防禦」者接受「感覺統合治療」。 在台灣,具備專業的感覺統合訓練、同時亦是唯一法律限定可進行「感覺統合治療」的專業醫事人員為「職能治療師」。但目前在網路資訊、或部分教育單位對於感覺統合仍多有誤解,卻宣稱可提供感覺統合治療與其介入的好處,但其判定上仍有賴專業職能治療師協助,建議民眾應審慎理解、避免被誤導外,若不確定家中的孩子是否具有「觸覺防禦」的問題而需進一步安排「感覺統合治療」,不妨尋求合格並具認證的職能治療師,個別進行專業之臨床評估。一分鐘認識「觸覺防禦」 觸覺感知閾值低的孩子會產生異於同儕的反應模式;部分孩子對於正常強度刺激會產生不舒服感覺,也稱為「觸覺敏感」。 當反應強烈導致出現主動躲避行為者,職能治療專業將之稱為「觸覺防禦」。 對於觸覺敏感的孩子來說,當皮膚接受到的感官刺激反應的臨界值threshold(當對象發生某種變化所需的某種條件值)過低時,只要有些許風吹草動,便會使觸覺敏感者的大腦警鈴大作。 感覺統合治療:約6週可減輕「觸覺防禦」行為 許多孩子由於觸覺防禦的行為與症狀,經常遭遇平日之社交人際與適應外界的困擾。觸覺防禦者常被抱怨,對別人無心的舉措反應劇烈,甚至以暴跳如雷的情緒反應使周遭的親友或民眾受到驚嚇。 然而,具「觸覺防禦」症狀的孩子們,其實是因大腦感覺調節失常而屢遭誤會,甚至受到父母的誤解,誤以為是孩子為了尋求關愛而故意乖張,卻反造成孩子已感覺極度不舒服、仍需被貼上脾氣古怪的標籤,何其無辜! 根據2015年的小樣本研究中,具有觸覺防禦的10名男孩與8名女孩受試者中,當經過6週的感覺統合治療後,透過前後的評測發現,其觸覺防禦的反應呈現下降,不僅對於無害的觸覺刺激接受度提高,受試者更因此得以進一步接受其他介入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對觸覺防禦之3大改善效果: 提供孩子們感官刺激:可幫助中樞神經系統整合 幫助孩子抑制與調節感覺訊息:可協助觸發適切的反應行為 提升孩子的活動量:進而減低孩子依賴與拒絕社交的傾象 由於觸覺是透過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來感知,傳遞觸覺的前側系統並會將訊息傳遞到主管情緒的邊緣系統中。因此我們能觀察到孩子在自我安撫時多以吸吮手指、或成人透過搓揉雙手、摸肩頸等方式表現,以調節舒緩情緒。也證實觸覺與發展、情緒表現皆有關鍵的作用。 觸覺防禦可改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在知名的哈洛的恆河猴實驗中,相較於能供給奶水的鐵絲猴媽媽,即便是對照組的布偶猴媽媽無法提供食物、滿足幼猴飢餓的生理需求,小猴子尋求的仍是有溫暖絨毛觸感的布偶猴慰藉。而於2022最新發表於Science期刊研究中,更提出能解釋觸覺引發正向情緒的神經肽傳導機制。 綜合觸覺相關之研究結果與臨床經驗顯示,若於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孩子對於觸覺此基本而重要的感覺刺激調適不良,恐將對其未來生活適應造成廣泛影響,因此當孩子反應出被輕觸就暴怒、對特定材質之環境或衣物有激烈行為時,建議父母應自更多生活細節中觀察,並儘速安排就近醫療院所之復健科進行諮詢與診察。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