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健康問題

除了疾病問題之外,孩子可能還有一些因生理、心理或環境影響所產生的問題,諸如孩子的性別認同不安、不想吃飯、踮腳尖走路、思覺失調症等等,都可以在此類別中找到答案。

基礎知識

其他健康問題

小孩屁股三把火!大熱天幼童注意喝水和防曬

一轉眼又到了炎熱的夏天,或許你的寶寶也迎接他們的第一個夏天,各位新手爸媽注意了!嬰幼兒時期,小孩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不像大人一樣可以維持恆定體溫(攝氏 37 度左右),而是會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本文為你介紹這些和「熱」直接相關的症狀,以及該如何照顧好孩子們。 嬰幼兒夏季熱 一般而言,三歲以下的嬰幼兒較容易出現夏季熱(Summer Fever),而且夏季熱有家族性傾向,假如爸媽以前有同樣的情形,新生兒就有較高的機率出現夏季熱,多數有夏季熱的寶寶每年會反覆發熱,直至三歲以後才逐漸正常。 在台灣,夏季熱發生的時間多在四月到十月,且以輕微發熱最為常見,一般不會超過攝氏 40℃ 以上,而且發熱的型式很獨特,寶寶會在清晨以後體溫開始上升,到了下午體溫就逐漸下降,如此週而復始。一般來說,室溫或外界氣溫超過攝氏 28℃ 以上,寶寶才會有夏季熱的現象;室溫如能控制在攝氏 25℃ 以下,寶寶的體溫就能降低。如果將寶寶安置在涼爽的地方,體溫能回到正常,就能更確定是夏季熱了;但若已控制室溫三、四天,寶寶的體溫還是沒有下降,就應該住院檢查。 嬰幼兒脫水 大人和嬰幼兒都有可能有脫水的現象,最佳解決方式就是多補充水分,但小寶寶要預防脫水的方式會不太一樣,不同年齡的處理方式如下: 0 到 6 個月:如果是親餵母乳的寶寶,在還沒開始吃固體食物前,還不需要另外喝水;但當天氣變熱,寶寶一天的哺乳次數可能會需要增加;若是用奶瓶餵奶,可以用奶瓶裝一點點煮過放涼的水給寶寶喝。 6 個月後:當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後,一定要記得放一杯水在旁邊;不過,寶寶第一年通常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食和水分來源。在天氣炎熱的狀況下,可以適度在用餐時間之外,讓寶寶喝點水、補充水分。 12 個月後:水、母乳或牛奶依然是寶寶的主要水分來源。但是夏天天氣一熱,可以給寶寶含著稀釋過的果汁冰棒,但請在吃完飯後給寶寶吃,也不要讓寶寶含太久,不然寶寶會蛀牙。請勿提供未稀釋的果汁給五歲以下的幼童。 (同場加映:小孩熱天脫水不能等~應對和預防措施) 曬傷 小孩長時間在太陽底下玩耍,或是在溪邊海邊玩水,都很容易曬傷,所以一定要事先做好防曬。物理防曬如戴帽子或太陽眼鏡、撐陽傘、穿著深色、長袖、布料緊密的衣物防曬。至於防曬乳的部分,不建議未滿六個月的寶寶使用;若要擦防曬產品,記得要在曝曬日光前 15 分鐘,塗抹在所有外露的皮膚,並要塗抹足量、定時補擦才能達到標示的防護力。游泳、出汗都會減少防曬成份,應該擦乾皮膚後再重新塗抹。 (同場加映:避免寶寶曬傷!防曬配備全方位) 較輕度的曬傷症狀包括皮膚泛紅疼痛、紅腫、輕微頭痛、發燒或出現水泡等;不過症狀不會立刻出現,通常在曝曬後四小時才開始出現。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大面積的曬傷,可能會因為皮膚表面受損,提高脫水的風險,也有機會伴隨頭痛、噁心、嘔吐、高燒、暈眩、冷顫等症狀。如果曬傷了,可以在曬傷的地方塗抹蘆薈或沖冷水澡。 (同場加映:皮膚曬傷怎麼辦?前中後期這樣照顧) 熱傷害 嬰幼童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還沒發展成熟,加上嬰幼兒代謝率較高,必須依賴爸媽提供水分,調整所在環境的溫度。熱傷害可分為三類,分別為熱痙攣(Heat cramp)、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熱中暑(Heat stroke)。 熱痙攣:在高溫濕熱的環境下,長時間活動而流太多汗,或是在休息時補充太多開水而非電解質,可能使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偏低,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會導致身體的骨骼肌不自主收縮,並造成肌肉疼痛,可以持續一到三分鐘。 熱衰竭:主要是因為流汗過多,卻沒有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導致血液循環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 40°C。 熱中暑:最嚴重的熱傷害,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而造成。主要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和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而嬰幼兒多屬於傳統性中暑,指的是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而過熱中暑。 想避免小孩經歷熱傷害,記得讓他們多喝水,特別是大量活動之後,也可以沖沖冷水澡、穿著亮色寬鬆衣服,或是灑水在皮膚上。另外,早上 11 點到下午 3 點之間盡量避免曬太陽。

看更多 其他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

其他健康問題

小孩夏天熱到吃不下?營養師教你5招改善食慾不振

炎炎夏日,不僅讓大人感到心情煩躁,甚至還會減低小孩的食慾。事實上,環境溫度的變化的確會影響人吃喝的胃口,就像天氣冷我們會想吃東西補充熱量;天氣熱當然也可能看到食物卻吃不下。《Hello醫師》將於本文剖析小孩天氣熱沒食慾的原因,以及提供5個可以改善孩子食慾不振的方法。 低活動量造就低食慾 多數人可能會認為,食慾不振的主要原因是排汗所造成的悶熱和不適,但事實上活動量下降才是影響食慾的主因。 蘇奕安營養師解釋,由於「吃」在提供身體熱量的同時也會產生熱,幫助身體調節體溫,醫學上叫做攝食產熱效應(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所以我們在冬天的時候會吃得特別多;天氣熱的時候就吃得比較少。(同場加映:兒童食慾不振!5祕訣讓小孩開心吃) 為了躲避酷暑,我們往往會選擇待在室內吹冷氣、減少活動量,如此一來,身體沒有燃燒熱量,便無法促使大腦激素發出訊號、刺激食慾,我們自然就不會想要藉由進食來補充熱量,最後就可能導致食慾不振的情形發生。 此外,水分補充不夠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造成身體缺水,亦會影響身體代謝的速度,造成腸胃蠕動、唾液等消化液分泌失衡,間接影響食慾。(同場加映:吃得少食慾不振有解~11招補足熱量) 喝水多寡影響食慾 問及多喝水能否改善食慾,蘇奕安表示,水喝得不夠或喝太多,都會抑制食慾。飲水訣竅在於分次喝,建議1次喝1杯水,容量約240毫升。不過,考量到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所需攝取的水分也不盡相同,其他因素還包括年齡、體重、活動、環境溫度等,但一般人每天需飲水量至少要有1000~2000毫升,兒童的話則可以40毫升/公斤 來計算,假設小孩體重30公斤,則每天至少飲水1200公斤。(同場加映:喝冰水還是溫水好?好處壞處一次帶你看懂) 蘇奕安特別提醒讀者,身體水平衡不是一個定值,論身體的總水量,大致可分成3大比例: 60%:每日飲用水 30%:食物中的水份 10%:身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水 另外,父母也要留意孩子活動的時間和強度,原則上,每次運動30~60分鐘就要補充1次水分,若是戶外活動,盡可能挑早上9點前,或下午4點後的時間,遇大太陽或高溫時段,則可選擇室內進行運動。 小孩食慾不振怎麼辦?公開夏日飲食5建議,有效促進食慾! 關於夏天飲食的建議,以下提供5個方法給各位父母參考,有效幫助孩子改善孩子食慾不振的問題: 多吃蔬果和開胃料理:夏天可少不了清爽可口的當季蔬果,父母可以選擇在小孩每餐之間互相搭配,促進腸胃活動,建議蔬菜量約需攝取2到3個拳頭大(或1碗半的量,約3份);水果量則為2個拳頭大。此外,也可善用味道酸甜的食物,搭配簡單的烹調手法,像是涼拌或糖醋,藉此創造多元口感。 烹調變化:吃東西不僅是刺激舌頭而已,還會受到視覺、聽覺、嗅覺其他感官影響,尤其對小孩而言,食物顏色的豐富多元有助刺激食慾。 少量多餐:父母請勿逼食,可依小孩的活動時間,進行餐點分配,除了3餐以外,可另設茶點時間。同時,也要觀察小孩的飢餓狀況,並調整用餐時段。 少喝含糖飲料:手搖杯或冰品無非是大人小孩夏日的最愛,但對正處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要小心這些飲料所含的精緻糖量,不小心攝取過多恐影響孩童健康。另外,還需注意運動飲料的攝取量,雖然它能補充電解質,但其糖量很高,建議先稀釋再給孩子喝,也可考慮攝取其他電解質食物,像是水果、蔬菜、堅果,以及乳品。 舒適用餐環境:飲食品質不單只關乎食物營養,用餐環境也會影響食慾。父母可以設計一個舒適餐桌氛圍,並陪同孩子一起吃飯,能幫助他們有更好的食慾。(同場加映:夏天只想呷涼!破解消暑飲料 3 迷思)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健康問題

芭蕾代價有多痛?小孩學舞蹈的傷害與風險

芭蕾結合了運動和藝術,同時也是展現自我的絕佳管道,在舞台上墊著腳尖優雅地舞動身體,可能是很多小孩從小的憧憬與夢想;但輕盈優美的芭蕾舞蹈表演背後,所要承擔的疼痛可不少。本文將帶你了解芭蕾的訓練過程中,可能帶給身體的傷害及風險。 (同場加映:愛運動也要小心!5種常見的運動傷害) 九成舞蹈者有運動傷害 舞蹈是一種高負擔的身體運動,尤其像芭蕾這種需要精確技術動作、肢體柔軟度、平衡感、耐力等元素的舞蹈,更是容易造成肌肉和骨骼的壓力。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Colorado)的資料,有高達 90% 的舞蹈者都在職業生涯中經歷運動傷害,尤其常見於 8~12 歲的女生,以及 8~14 歲的男生,因為此成長階段正是小孩骨骼最脆弱的時候。 我們一般認知為舞蹈要從小練起,讓肌肉能更快適應舞蹈動作的柔軟度,但事實上,處在發育期(或稱成長激進期)中的孩子擁有更快的骨骼發展速度,因此可能造成韌帶緊繃和肌肉無力感,造成他們容易失去肢體協調,也就更頻繁會出現受傷和骨折的情況。 (同場加映:怎麼一直受傷?小孩外傷的處理方法) 過早練習芭雷易使孩子受傷 另外,由於舞蹈者需要花好幾個小時做相同的動作,如果再加上休息時間太短、節食導致營養不足,以及體重過輕等不良因素,可能大大提高孩子在跳舞中受傷的風險。以芭蕾舞為例,過早的技術練習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和傷害,像是腳尖踮立(En pointe,呈足尖站立姿勢)及髖關節外旋(Turn out,俗稱外開,指兩腿朝相反方向對外扭轉),欲嘗試這兩種高難度舞步前,請務必慎重考量自身或孩子的肢體能力,一旦做不好恐傷及後背和腳。 (同場加映:乳酸堆積惹的禍?這才是肌肉痠痛的原因) 舞蹈者要非常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千萬不要在受傷狀態繼續硬撐練舞。肌肉痠痛是跳舞後正常的疼痛反應,它通常會持續數天;不過,如果發現在練舞前就出現肌肉痠痛,且痛感愈來愈顯著,以至於你必須透過調整姿勢來減緩疼痛,或是出現半夜痛醒的狀況,請找專業醫師求助。 (同場加映:熱療還是冷療?治肌肉痠痛、傷痛不一樣) 跳舞最常扭傷 常見的舞蹈傷害有很多,部位包括足部和足踝、膝蓋、背部、臀部、疲勞性骨折(Stress fracture),其中踝關節扭傷(Ankle sprain)屬最常見的創傷性損傷(Traumatic injury),這可能是因為腳踝的不對稱性、不正確著地,或鞋子不合腳,導致該部位韌帶被過度拉扯而撕裂。 (同場加映:踝關節骨折手術) 一旦腳踝扭傷了,請先以冰敷應急處理,並停止活動該肌肉,以防止它再次拉傷,待過幾天覺得好點了,可以改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同場加映:受傷後要冰敷還熱敷?這樣分辨就對了) 有氧運動加強舞蹈耐力 很多舞蹈者缺乏有氧運動,因此交叉訓練與核心訓練是不錯的選擇,像是皮拉提斯(Pilates)和訓練平衡感的瑜伽動作,進而提高心跳率及維持體力。 建議以一週三到四次有氧運動為標準,一次半小時,不僅加強舞蹈耐力,也能避免關節過度操勞。至於練習舞蹈的時間,盡量一天不要超過五小時,若感覺身體累了,請記得休息。 (同場加映:瑜伽7大好處~增肌減脂開心甩掉憂鬱)


其他健康問題

爸媽注意了!6種常見夏天兒童疾病這樣預防

由於臺灣位處亞熱帶,每到夏季,氣候不免潮濕悶熱,也因此造成腸病毒、腸胃炎等傳染性疾病開始盛行,對於家中年幼的小孩和寶寶具有相當的威脅性,所以夏天的時候不免會看到許多父母帶孩子前往兒科診所求診。《Hello醫師》將於本文將帶爸媽認識6種夏天常見的兒童疾病,並了解預防方法及如何察覺小朋友的異狀。 1. 蚊蟲叮咬傳染病 臺灣常見的蚊蟲叮咬疾病,包含恙蟎叮咬造成的恙蟲病(Scrub Typhus),還有蚊子叮咬造成的登革熱(Dengue fever)和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以日本腦炎來說,國內的流行季集中在每年5~10月,而年滿15個月的嬰兒就可以接種施打日本腦炎預防針,不過,施打預防針後並不代表就不會得日本腦炎,還是要避免在黃昏、黎明等病媒蚊吸血的高峰時段,讓小孩待在戶外。 若無法避免在病媒蚊孳生高風險的環境附近活動,也請讓孩子穿著淺色長袖的衣褲,皮膚裸露處則應使用防蚊液,以避免其遭到叮咬。 另外,患有恙蟲病則應記得定期消毒,特別是老鼠容易出沒的地方;預防登革熱的方式與日本腦炎一樣,應避開容易有蚊子出沒的地方,如草叢、公園,並記得清潔積水,以防孳生蚊蟲。(同場加映:夏天常見 7 大疾病(上):蚊蟲叮咬的傳染病) 2. 細菌性腸胃炎 夏天是細菌性腸胃炎最常發生的季節,臺灣常見的細菌性腸胃炎多為沙門氏菌所造成,傳染途徑可能為吃到被動物或人類糞便汙染的水或食物,例如生的或沒有煮熟的雞蛋、牛奶、肉類或相關製品,或者食物在高溫下保存不當,造成沙門氏菌大量繁殖和傳播。 遭致病菌感染後1~2天內,便會出現急性腸胃炎(Acute Gastroenteritis)的症狀,例如發燒、腹瀉、腹痛、糞便有黏液和血絲等。嬰幼兒的症狀可能會比較嚴重,若出現高燒不退、嚴重腹痛及腹脹、活力低下等症狀就需要立刻就醫。 如果想要防止細菌性腸胃炎,平時便需保持食品清潔、分開處理生食與熟食、食物一定要煮熟、食物保存在適當溫度,以及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同場加映:夏天常見 7 大疾病(下):腸道傳染病) 3. 腸病毒 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疾病,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童。腸病毒是廣義的稱呼,其中包含小兒麻痺病毒、腸病毒等數十種以上的病毒。若想要有效避免感染腸病毒,最重要的就是養成正確使用肥皂洗手的習慣,特別是飯前飯後、用餐前及上完廁所後。 另外,水必須先煮沸才能喝,不要喝生水;避免吃生食,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10分鐘以上再吃,食物最好冷藏保存,尤其沙拉或冷盤;到餐廳等地也要經常清除垃圾,並於廁所加裝紗窗,避免蒼蠅孳生;如果育有新生兒,便需經常清洗與消毒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 4. 痱子 每到夏季,嬰兒或孩童身上便十分容易長出痱子(Prickly heat),也就是我們說的熱疹(Heat rash)與汗疹(Miliaria),這樣一顆顆小小的紅疹子,特別容易長在臉上、脖子、腋下、前胸和後背等部位。 除此之外,相較於成人,幼童因汗腺尚未發展完全,汗腺更容易堵塞;一旦孩子身體流不出汗,天氣又悶熱,便容易起又癢又不舒服的痱子。若想要有效預防小孩長痱子,就必須記得不要讓他在氣候炎熱之時,活動太長時間,並且一定要穿著寬鬆、透氣、利於排汗的亮色衣服。 不過,如果家中的孩子還是不小心長痱子,則可考慮使用溫水沖洗長痱子的地方,並使用溫和且不刺激的肥皂清洗,不要用一般的沐浴乳,否則可能會加重汗腺賭塞的情況。 痱子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大約1週就會消失,所以爸媽不妨請皮膚科醫師開立痱子膏等藥物,以舒緩孩子痱子癢、不舒服的問題,但如果小孩開始出現青春痘或腫脹的情形時,建議應及早帶孩子就醫檢查是否為其他致病菌所感染。 5. 過敏性皮膚炎 過敏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皮膚炎,與痱子的不同之處,這是一種與遺傳、環境相關的慢性皮膚炎。此外,過敏性皮膚炎確切的致病原因尚未確認,可能包括遺傳基因、免疫系統、心理因素等多種誘發因素,幼兒也因為體質太過敏感,對環境適應力較低,易受外在因素刺激而產生癢感。 如果要避免過敏性皮膚炎發作,夏天時注意出汗會更容易癢,所以室內盡量開著冷氣,並且以靜態活動為主,避免戶外激烈運動,也不要讓小孩穿著羊毛、尼龍類的衣服,這類材質會刺激皮膚,選擇純棉的衣料比較適合過敏性皮膚炎的小孩。 如果爸媽要幫寶寶洗澡,請不要用過熱的熱水,熱水會把保護皮膚角質上的油脂洗掉,皮膚太乾燥就會癢得更厲害;洗澡的時候用中性肥皂以緩和刺繳,洗完澡後,有濕疹的部位可以抹上醫師開的藥膏。 6. 過敏 孩童過敏又可以分成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氣喘,也就是呼吸道過敏。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大多在5至6歲開始出現症狀,而氣喘的小朋友則約有80~90%會在4~5歲第1次發作。另外,大氣壓力、溫度及濕度變化皆為引起過敏或惡化呼吸道過敏的因素。 夏天時,室外的空氣污染物質和過敏原都有可能是重要因素,而台灣多雨的氣候與潮濕的空氣也是黴菌類喜好繁殖的環境,因而增加過敏性鼻炎發作的機率。 因此,適度使用家中的空調,並搭配其清淨與除溼的效果,也能減緩孩子的過敏症狀。此外,各位爸媽也須記得定期清洗冷氣濾網,那是最容易滋生黴菌的地方;外出活動時也要注意空氣汙染指數,太冷、有風的天氣也要特別注意。 對過敏性氣喘來說,游泳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對於氣喘雖可能無法完全改善,卻是被公認為對罹患氣喘的小朋友有好處,所以建議各位爸媽不妨在炎熱的夏季,帶著孩子去游泳,不僅可訓練心肺功能之外,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健康問題

孩子有生長痛很正常!按摩拉筋可減輕症狀

有的小孩在成長階段中,會有手臂或腿部肌肉痠痛的狀況,請父母不必過於擔心,這往往只是因為他們在白天的運動量過高,所造成的肌肉疲勞,醫學上稱之為生長痛(Growing pains,又稱成長痛或發育期痛)。雖然孩子會抱怨疼痛,但它並不會傷及肌肉和骨頭,觸碰也不應有刺痛感,《Hello醫師》以下將介紹其症狀與改善方法。 生長痛只是肌肉使用過度 首先我們要知道,生長痛不等同於發育陡增(Growth spurt),因為骨骼的成長程非常緩慢,很難引起身體上的疼痛。根據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的資料,生長痛一般會發生在3 ~ 12歲的小孩,且每個孩子疼痛的情形各不相同,可能短至數禮拜,也有持續好幾年的,疼痛發作時間則通常在午後或傍晚,也可能在夜間發作,驚醒孩子。 生長痛的真正成因不明,但廣泛推測是孩子進行如跑步、攀爬、跳躍等高負擔動作,過度使用肌肉骨骼而導致疼痛。但它並不會造成行動上的困難或不便。 此外,有些學者則認為孩子的疼痛閾值(Pain threshold)較低,導致對痛覺很敏感,或是像不正確的姿勢、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簡稱RLS)以及情緒沮喪等因素,皆可能引起生長痛。 生長痛的位置:雙腿是主要疼痛區域 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資料顯示,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容易出現成長痛,而痠痛的肌肉部位包括大腿前側、膝蓋後側、脛部、小腿及手臂。孩子除了會雙腳疼痛外,有些還可能會有頭痛及腹痛症狀。 成長痛看哪一科?何時應就診? 由於孩子對疼痛症狀的描述可能較為模糊,若想知道孩子是否真有成長痛,建議可帶小孩至小兒科或一般骨科進行專業診斷為佳。 另外,各位爸媽也要特別注意,生長痛通常是對稱出現,不太會只有單腿或單手疼痛的情形,倘若發現只有單側疼痛,即應盡早就診檢查是否由其他疾病所造成的。(同場加映:你怎麼又受傷了!小孩7大常見外傷的處理方法) 生長痛怎麼辦?拉筋按摩有助舒緩疼痛 生長痛是多數小孩成長的必經過程,一般不會帶來什麼問題,隨著年紀增長,症狀通常會自然消失。若要舒緩孩子的疼痛,父母可以替其痠痛的部位按摩、拉筋或熱敷,但不要在睡覺時熱敷,以免燙傷孩子。 然而,如果透過上述方法,孩子的疼痛仍無法獲得改善,建議各位爸媽盡早帶小孩就醫檢查,醫師可能會開立非處方藥(OTC),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撲息熱痛(Paracetamol),但千萬不可擅自讓小孩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否則可能會引發雷氏症候群而有致命危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健康問題

跟上成長的腳步~認識兒童聽力損失

兒童聽力損失的原因分為下列兩種主要類別:先天性因素(出生時即顯現)以及後天性因素(出生後才顯現)。聽力損失可能會對孩子的腦部發展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因為孩子在這個特別的成長階段,主要學習方式是觀察和模仿。這也是為什麼對有聽力缺陷的孩子,需要採用不同的教養方式,才能確保小朋友的發展可以達到最好程度,以跟上成長的腳步。 2種方法協助聽力損失的孩子 1. 鼓勵孩子溝通 有聽力障礙的孩子,語言能力的進步會比一般孩子慢上許多,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接受的事實。孩子愈覺得丟臉和愈不願意溝通,發展就會愈慢。因此家長必須把情況完完全全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有能力的,並且鼓勵他們在能力範圍內加倍努力,以趕上正常的發育腳步。家長應該固定透過日常對話、書籍或音樂和孩子溝通。說話時每個字都要發音清楚,同時使用肢體語言和其他物件來幫助孩子理解。 2. 尋求外界協助 孩子的老師和照顧者應知道孩子的狀況,好提供額外的照顧和協助,以減少小朋友可能會遇到的學習困難。家長也應該讓孩子能夠取得個人聲音增幅器(Personal sound amplifiers, PSAPs,俗稱助聽器),或個人FM調頻/數位無線系統(Personal FM/digital systems)等不同類型的助聽器,讓孩子在各種情況下都能獲得資訊。 2種方法預防孩子聽力損失 若家長和照顧者知道保護孩子聽力的重要性,且避免讓孩子處在噪音環境之中,便能預防聽力損失,方式有: 1. 注意音量 透過將音量關小(電視、收音機等)來減少噪音汙染 在吵鬧的環境中為孩子配戴保護設備(耳塞、耳機) 不要把會發出聲音的物品塞入孩子耳中 2. 即早診斷與干預 不讓孩子處在噪音的環境中,能大幅減少聽力損傷的風險,不過並無法完全預防聽力損失,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定期接受聽力測驗和刺激。愈早發現聽力問題,便有愈高的機會讓孩子接受協助和治療,未來的發育也更能跟上年齡發展的腳步。第一次聽力刺激應該在孩子出生後兩天內施行,同時也應該對寶寶進行新生兒聽力檢驗。若寶寶未通過測驗,應立即諮詢兒童耳鼻喉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聽力評估。 聽力損失的後天因素 聽力損失也可能在孩子出生後幾年才發生,因此家長應隨時注意以下可能出現的狀況: 不參與談話 常常要求他人說話慢一點和大聲一點 需要把音量(電視、喇叭等)調大聲 對於理解文字有困難 疾病也會造成聽力損失 有一些疾病可能會讓孩子聽力損失,家長也需要注意這些後天因素,例如: 中耳炎(Otitis media,或稱中耳感染 Middle ear infection) 梅尼爾氏症(Ménière’s disease,一種內耳疾病) 孩子罹患水痘(Chicken pox)、腮腺炎(Mumps)或麻疹(Measles)而康復之後,也可能發生聽力損失。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健康問題

嬰兒愛吃手?超過4歲還在吃要注意!5招改善寶寶吃手手

嬰兒吸著拇指的樣子看起來真可愛,但不少爸媽基於衛生習慣的考量,都會希望孩子改掉吃手的習慣;其實多數的孩子在2~4歲間,就會主動停止吸手指的行為,不過,對於少部分的小孩而言,一時要改掉此習慣可能會有些困難,所以如果孩子一時之間戒不掉,也請不用太擔心,不妨嘗試分散他的注意力,幫助其改善吃手的習慣。 究竟嬰兒為何會吃手?為什麼要改掉吸手指的習慣?孩子長大後還在吸該怎麼辦?《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各位爸媽一一解釋,並提供6個戒除小孩吃手的小撇步。 寶寶愛吃手原因:智力發展現象 嬰兒從出生至1歲半,屬於發展階段中的「口腔期」,此時面對陌生環境與新奇的刺激,寶寶通常會透過吸吮的方式,來滿足口慾,而此種行為也能誘發腦內血清素的分泌,並降低分泌腎上腺素,使其身心達到放鬆的效果,得以健康成長。 尤其是3~4個月後的寶寶,更會以吸手指或腳趾,來認識自己身體,並展現其手眼協調的能力。因此,若父母看到嬰兒吸手指的行為,可以不必過度擔憂,並強制他們停止行為;如果寶寶吃手的行為過於頻繁時,則可藉由經常撫摸或擺動其小手,以轉移其注意力,減少吸手指的頻率。 嬰兒吃手手要阻止嗎? 多數孩子通常會於2~4歲間,自然地停止吃手的行為,由於長期吸手指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口腔健康,特別是當寶寶開始長恆牙的時,吃手的習慣可能會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或錯位。(推薦閱讀:兒童牙齒幾歲可矯正?矯正疑問大公開、3大情況可提早戴牙套) 等寶寶長大到進入托兒所的年紀,若仍有將手指伸到嘴裡吮吸的習慣,不僅會帶來衛生方面的問題,還可能影響牙齒和頜骨的發育。 5方法阻止嬰兒吃手手 孩子若未能於口腔期滿足口慾,可能會造成小孩直到4歲後,因心理上的需求未獲得滿足,而未能停止吃手的習慣,這時如果以較為強硬的戒除手段,反而可能讓孩子更為不安,還可能改以咬指甲、摳指甲等方式,消除其內心的不安。 因此,建議各位父母可參考以下5種戒除吸手指的技巧和方法,協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1. 限制吸手指的時間 小孩通常會在上床時間、午覺時間或上學時間吸手指,各位爸媽不妨可以規定孩子,只能在上床時吸手指,藉由縮短吸吮的時間,訓練孩子學會控制吸手指的衝動。 2. 不吃手時給予適當獎勵 當孩子還未能理解吸手指的壞處時,您不妨可以透過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如給獎勵貼紙、講額外的睡前故事或帶孩子去遊樂園玩等,以降低其吃手的頻率。 3. 耐心要嬰兒不要吃手 若經常以突然限制或要求孩子立即停止吸手指,並非是一個好方法,爸媽反而應不厭其煩地說明吸手指的壞處,耐心說服孩子慢慢改變吃手的習慣。您可以向他們解釋不應該再吸拇指或手指的原因,孩子最終會信服並依照您的希望改變,有時甚至會很快地決定放棄這個習慣。 4. 分散嬰兒對手指的注意力 與孩子一起練習自我意識也是一個好方法,每當孩子出現吸手指的行為時,您可藉由詢問孩子在做什麼的方式,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並分散其注意力,將其視線引導至玩具上,同時也應提醒孩子不要咬或舔這些玩具,以避免吃進致病菌。 5. 不要在手指塗抹醋或其他東西 不要在孩子的手指上塗抹醋或辣椒等難吃的汁液,因為這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受到了懲罰。強迫孩子戴手套或手指套,甚至使用藥房販售的藥膏或戒斷輔助工具也都不是值得推薦的方法,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可能帶來壞處。(同場加映:小孩愛挖鼻孔怎麼辦?5招改善孩子挖鼻孔的壞習慣)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健康問題

焦慮是小孩成長必經~教他面對不逃避

跟成年人一樣,小孩有時候也會對事情感到厭煩和焦慮,但如果焦慮的情況影響到了孩子的健康狀況,那他們可能就需要一些協助,以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上的問題,而幫助他們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了解可能造成焦慮的原因、焦慮後可能產生的表徵,以及應對安撫的方法。 原因可能是驚嚇或壓力 小孩在不童的年齡會對不同事物會感到焦慮,很多焦慮情況也是小孩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以8個月大~3歲之間的幼兒而言,他們會黏著父母,所以如果跟父母分開,他們可能會嚎啕大哭,不過在大約2~3歲時,情況會慢慢緩和。學齡前的小孩也可能會對某些事物感到害怕,例如怕動物、怕蟲、怕打雷、怕高、怕水、或怕黑,不過這些害怕的感覺一樣會隨著小孩長大慢慢消失。很多小孩上學、考試前、換新環境也會覺得很有壓力,尤其是內向害羞的孩子,需要家長多給予鼓勵、支持。 (同場加映:孩子上學第一天~紓解離別焦慮看3重點) 孩子處於焦慮狀態的表徵 小孩不會每次處於焦慮狀態時都告訴大人,所以家長應留意下列情形: 看得出來小孩很煩躁、難過,或是特別想黏著父母。 出現睡眠方面有問題,例如在夜晚時保持清醒或不睡覺。 尿床或做惡夢。 (同場加映:小孩也會失眠…6方法幫助睡好覺) 年紀較大的小孩可能還會: 沒有信心嘗試新事物,或是每天簡單基本的事情也無法做好。 很難集中注意力。 睡覺或吃東西變得有困難。 生氣時很容易暴怒。 心中充滿負面想法,或是不斷認為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開始避免參加每天必要的活動,如跟朋友見面,去戶外走走,或去上學。 幫小孩走出焦慮的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是跟小孩談談讓他感到焦慮、煩惱的事情是什麼,並跟他保證在您的保護下他是安全的,還有讓他知道您的感受是什麼。如果您的孩子夠大,您可以試著跟他解釋什麼是焦慮,以及它對身體會造成的影響。其他能幫助孩子妥善處理焦慮的方法有: 教孩子認識焦慮的徵兆,並懂得適時尋求協助。 任何年齡的小孩對固定的作息都會感到安心,因此請幫助孩子維持固定的作息。 如果孩子的焦慮是因為分離或失去某樣東西,請您找些書籍或電影讓他們看完後可以重新整理情緒,恢復正常。 如果家裡有些改變,如搬家,請完整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搬家,以及接下來可能發生的變化。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所以與其避免讓他陷入焦慮,您應該教他如何面對和克服焦慮。 跟孩子一起練習放鬆的方法,例如一起進行緩慢、深沉的呼吸。 對較小的孩子而言,分散注意力是很有用的方法,如果他對上學感到焦慮,不妨在路上讓他玩玩具,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讓孩子寫下令他感到焦慮的事物,並把這些字條集中在盒子裡,然後可以每天睡覺前,或1星期1次,陪孩子看這些字條,一起討論引起他焦慮的事情。 (同場加映:想讓小孩敞開心房~父母請別語帶批判)


其他健康問題

小孩不喜歡自己的性別!認識性別不安

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又稱性別焦慮,代表無法對天生的生理性別產生認同感。很多會性別不安的人也是跨性別者(Transgender),然而儘管跨性別不是身體疾病,也不屬於精神疾病,患者仍不可避免地感到壓力或沮喪,因為他們可能為此經常受到霸凌、排斥或汙名化。小孩通常要在學校或家裡,因為性別認同的問題經歷極度困擾或障礙,才有可能把性別不安的狀況診斷出來。 性別不安的臨床症狀 對自己出生時的生理性別有認同困擾。 感覺自己被囚禁在別人的身體裡。 表現出另一個性別的行為特徵,或呈現出對另一個性別特性的強烈喜愛。 渴望改變自己的性別。 對自身的性器官感到不自在或厭惡。 強烈希望擁有另一個性別的特徴。 性別不安的風險因素 至今尚未有確切對性別不安的原因解釋,大部分時候性別認同被歸類為社會問題,因為即使在現代社會,跨性別的人仍普遍被視為少數,他們不只要試圖尋找自己的性別認同感,還常常要面對試著融入社會的壓力,或時時處於被汙名化、排斥和霸凌的風險中。 性別不安的診斷方式 診斷條件包括長時間(至少6個月),有持續無法認同自己生理性別或性特徵的困擾,且程度已經嚴重到會影響正常生活。診斷性別不安時,醫師需排除雙性人(Intersex)及其他可能影響性發育的情況。 性別不安的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可以緩和性別不安所帶來的精神壓力,因為過程中可以學習如何認同自己的性別,以及面對壓力的方法。 性別不安的其他風險 性別認同帶來的的衝突感經常會為當事人帶來極大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和小孩,因為他們很容易被霸凌或在社會中遭到排擠,並因此感到焦慮、沮喪,甚至容易依賴菸酒毒逃避現實,變成物質成癮。


其他健康問題

孩子不吃飯?原來是這4種原因作祟

孩子出生後學會的第一項技能就是吃東西,儘管他們還沒辦法完全地控制自己的身體,但他們已經可以決定自己喜歡吃什麼,以及甚麼食物不想吃下肚。因此,當他們已經開始對食物有喜好時,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畢竟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很新鮮,有可能這星期只愛某種食物,下週又換另一種。但若是孩子完全不想吃飯,那麼事情就有點大條了,本文將帶您了解孩子不想吃東西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 孩子不吃東西的4種原因 許多父母都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是否有吃下足夠的食物,以及這些食物是否對他們的身體有幫助,但對於孩子來說,有時候吃少一點、挑食,或不想吃飯,都是很常見的狀況。會有這樣的現象,有可能是下列4點所造成: 身體不斷持續成長,以及活動方式改變造成食慾變化。 身體成長速度不像剛出生時那麼快,因此他們不需要吃太多東西。 與其坐在餐桌吃飯,他們寧願選擇動起來玩遊戲。 他們的肚子比成人還小,因此感到飽足的時間也比較快。 小孩不吃飯6招搞定 培養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如此一來,他們也可以養成獨立的個性,而不需要父母時時刻刻在背後催促吃飯。 別威脅孩子或討價還價:討價還價會使吃飯時間變成了一種權力鬥爭,反而搞得更複雜。如果您想讓孩子吃得自然健康,請讓吃飯成為一種正向的體驗。另外,請各位家長不要使用糖果作為獎勵。 盡可能全家一起吃飯:當孩子們看著您或他們的兄弟姐妹吃健康的食物時,他們因為會想要模仿而一起進食。 不要馬上滿足挑食行為:孩子們需要較多的時間來接受新的口味和不同食物。例如:若是他們第1次接觸綠豆,馬上表示不喜歡,請嘗試在下週再試1次,因為您的孩子可能下週就會喜歡這種口感了。 考慮孩子的液體攝入量:喝太多牛奶或果汁會降低食慾。因此,您可能需要在2餐之間才給孩子們喝牛奶,並且每天將果汁限制為不超過1/2~3/4杯。牛奶和天然果汁可以提供重要的營養,但是若是在吃正餐前喝下太多液體,那麼他們的食慾可以也會一蹶不振。 讓孩子遠離垃圾食物:成長中的身體需要健康飲食所提供的營養,而不是那些空有卡路里的食物。


其他健康問題

小孩自傷、有自殺念頭?出現5大徵兆要注意!接住孩子的情緒是關鍵

霸凌(Bullying)、課業壓力、家庭關係惡化、精神疾患等,都是每年造成許多青少年自殺的原因。而青少年自殺前,其實大多都有一些行為徵兆,請家長務必多多觀察、關心自己的小孩,避免憾事發生。 青少年有自殺念頭的5個徵兆 如果小孩出現以下行為徵兆,就可能代表他們有自殺的風險: 常有負面情緒:包括覺得未來沒有希望、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好像常常害怕失去什麼東西等負面情緒。 出現自殺傾向的行為:喜歡做危險的事、常談論關於死亡的議題,或對以前經常從事的活動不再感興趣。 變得跟以前不一樣:生理、情緒或個性出現很大的轉變。 有尋死的念頭:例如常常說自己不想活了,甚至開始計畫自殺。 經常受到刺激:如果小孩經常被羞辱、拒絕,或經常經歷挫敗,都會提高他們想自殺的風險。 3種處理小孩有自殺傾向時的方法 如果發現小孩有上述自殺傾向,家長務必盡快跟小孩談論這方面的議題,減少他們自我傷害的可能。 保持冷靜:跟小孩談論自殺議題時不要表現出恐慌或情緒化,請用談論一般議題的方法討論這個話題。家長應清楚地告訴小孩,死亡不是唯一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且自殺並不能為他們帶來解脫。 找到開啟話題的契機:可以用跟自殺有關的新聞報導或電影書籍等,跟小孩開啟自殺的話題。自殺是個很緊迫的議題,因此建議父母盡快開始與小孩討論,並用開放的方式進行對談。 準備好講稿:跟小孩談論自殺的議題並不容易,所以提前把想講的事情寫下來會比較好。準備好跟小孩講的時候,記得不要支支吾吾,或偏離講稿原訂的內容,不然小孩會覺得怎麼連自己的父母都對生命沒有把握。 至於講稿的內容,爸媽應該對小孩展現同理心,讓他知道您在乎他的感受,還有要是他不在了,您和他身邊的親友都會很傷心。如果您覺得口頭表達對您來說太困難了,您也可以嘗試用寫的方式溝通。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24小時免付費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打)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