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健康問題

除了疾病問題之外,孩子可能還有一些因生理、心理或環境影響所產生的問題,諸如孩子的性別認同不安、不想吃飯、踮腳尖走路、思覺失調症等等,都可以在此類別中找到答案。

基礎知識

其他健康問題

小孩不睡覺失眠怎麼辦?超實用6招解決兒童睡眠問題

小孩睡不著失眠怎麼辦?孩子該休息時睡不著,不該睡的時候卻昏昏欲睡,其實,睡眠問題和失眠症(Insomnia)不只會發生於成人,小孩也可能會失眠,此時也稱為兒童睡眠障礙,這時父母請別擔心,因為兒童失眠多數是行為性和環境的因素,較少因為疾病導致,以下介紹常見的兒童睡眠問題、兒童失眠的症狀、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兒童失眠的症狀 兒童失眠的症狀包括如下: 白天覺得很睏 沮喪、煩躁或情緒起伏 難以入睡、感覺睏倦,或太早醒來 對於上床或睡不睡得著,感到緊張或焦慮 在學校或紀律方面出問題、犯錯或發生意外 過動、有侵略性、注意力過短、記憶力不佳 兒童失眠的原因 小孩跟成人一樣也會失眠,可能的原因如下: 壓力:過度擔心和壓力會導致失眠。 咖啡因:喝了含咖啡因的飲料或其他興奮劑。(12歲以下兒童不建議喝咖啡,推薦閱讀:少喝咖啡10理由!助眠少焦慮護腸道) 特定藥物的副作用:例如用於治療過動障礙的藥物,便會導致失眠。 醫療問題:精神問題和其他睡眠障礙。某些疾病,例如纖維肌痛、肌肉痙攣、胃灼熱等,都可能導致失眠。 環境因素: 臥室的噪音、熱、冷和光線等條件,都會打斷睡眠。請確保床和床墊舒適,臥室收拾整潔,以減少對環境的干擾,這也包括不要在臥室使用電子產品。(推薦閱讀:白噪音可助眠~這3種潛在影響要注意) 兒童睡眠障礙種類 根據長庚醫院的睡眠中心解釋,由於兒童睡眠障礙種類很多,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常見的睡眠問題有以下幾種,兒童失眠是其中1種。 1. 小孩夜驚 小孩半夜驚醒不算少見,更是1歲半到5歲小孩常見到的問題,半夜醒來不斷哭鬧、尖叫,約10分鐘之後可再度入睡,第2天也記不起昨晚發生的事。每晚都被吵醒的無奈,往往造成父母極大的壓力和睡眠問題。 夜驚是發生在熟睡期的一種睡眠障礙,一般在入睡後1~2小時才發生,這種情形不需要治療。建議父母盡量讓小朋友養成午休的習慣,注意晚上不要玩得太興奮或太瘋,夜驚頻率即可慢慢減少,但如果在兒童後期或青少年出現,則必須安排腦波檢查,以排除是否有癲癇的可能。 2. 小孩夢遊 學齡前後的孩子長會有夢遊的情形,有些小朋友出現下床活動、開冰箱、吃東西,甚至打開門走出去,由於「夢遊」也是發生在熟睡期,要叫醒孩子並不容易,且夢遊狀態的思考、判斷力缺乏,父母須注意其安全。夢遊狀況大部分在長大後就會改善,但如果出現頻率較高,建議還是到醫院檢查,以排除癲癇、腦部疾病或感染等可能。 3. 小孩做惡夢 不少小孩深夜常在做惡夢之後,因恐懼而驚醒大哭,特別是白天看了或聽了些恐怖電影或故事,和夜驚不同,惡夢通常在後半夜才會出現,且小朋友會清楚記得做惡夢的內容。 (推薦閱讀:睡覺做夢原因是…這種人容易記得夢境) 實際上做惡夢常與小朋友日間的焦慮、壓力較有關係,故在治療上,醫師建議父母盡量降低孩子的壓力,如在惡夢中恐懼和哭鬧,父母可叫醒小孩並安慰他。 4. 夜尿 一般兒童到了5歲左右,其膀胱控制功能應該較成熟了,尿床情形應較少出現,倘若學齡兒童每週仍有2次以上尿床的情形,建議最好還是到醫院評估,因為尿床不只是一般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害怕、壓力等),還要考慮生理因素如尿道感染、尿路畸形、或神經系統的問題。 5. 失眠 兒童出現失眠問題,有時是某些潛在疾病所造成,比如身體疾病(氣喘),或某些藥物引起失眠,另外精神科方面的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也是評估方向。在兒童失眠的治療上,主要是針對造成睡眠困難的原因為導向,並非以失眠本身為考慮,故失眠藥的使用,並不是正確的方法。 兒童失眠分3類 根據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衛教資訊,在國際睡眠疾患診斷手冊第二版中,兒童行為性失眠分為3種類型:入睡連結型、限制設定型和混合型。 1. 入睡聯結型:通常發生在6個月到3歲的兒童,這類孩子要在特定狀況下才能睡著(如:需父母抱著睡、吃著奶嘴),若半夜醒來,也必須用同樣方式才能再入睡,較令人困擾的是,這種連結要改變,通常需耗費一段時間。 2. 限制設定型:較常發生在3歲以上兒童,孩子可能未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或父母並未給予適當的限制,如:孩子要求自行決定入睡時間,巴著電視和玩具不放,導致睡眠時間持續延遲,或半夜醒來無法再入睡,造成惡性循環。 3. 混合型:以上2種型態同時出現,如:睡前想盡辦法拖延或拒絕睡覺(限制設定型),但半夜醒來需父母安撫或陪伴下才能再睡著(入睡連結型)。 如果孩子每周超過3天、連續3個月以上重複出現這些問題,且已造成孩子或家長白天功能的損害(如: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怒等),建議可以前往兒童精神科或設有睡眠障礙門診的醫院諮詢。不過不用太擔心,因為研究發現這些問題通常不是生理疾病造成,經過適當的環境及行為改變,孩子的睡眠問題常能有明顯的改善。 如何讓孩子睡覺?解決兒童失眠6撇步 以下簡單建議可供照顧者們參考: 1. 改善睡前習慣、制定一系列靜態活動 建議可以建立一份睡眠時間表,例如睡前4~6小時要遠離含咖啡因的食品(如:巧克力、可樂),並建立一份常規,確認睡前1小時內不安排活動(避免看電視、用3C產品、做繁重的家庭作業等),另外,最好能在睡前固定先做一系列靜態的活動(如:喝奶→刷牙→上廁所→睡覺),一系列活動盡量要能在半小時內完成。(同場加映:睡覺手機別作伴!3壞處影響睡眠品質) 2. 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給予孩子安全感 創造一個安寧、平靜、溫度舒適和漆黑的臥室,對於怕黑的小孩,可以在牆壁角落使用小夜燈。建議也可移走臥室裡的時鐘,以消除時間帶來的緊張情緒。此外,在睡前也要避免爭論,或討論會引起焦慮的事情。如果小孩屬於入睡連結型的睡眠障礙,也可以提供能給予安全感的物品(如:小被被、絨毛娃娃)(推薦閱讀:一關燈就受不了~陪伴怕黑小孩的方法) 3. 教導孩子如何放鬆 躺在床上深呼吸,想像一些正面的事或其他放鬆方式,可能有助於入睡。(推薦閱讀:什麼是正念?深呼吸放鬆,一起認識正念十大好處) 4. 規律作息、設定就寢時間 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包括白天小睡及夜間睡眠),並調節就寢時間,讓孩子能夠獲得建議的睡眠量,建議睡眠時間根據小孩年齡略有不同,通常是每晚要睡9~11個小時。家長甚至可以和與孩子訂定行為約定(如:甚麼時間要上床睡覺,若有確實達成,可集點換獎勵)。 5. 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 如果孩子無法入睡、在床上翻騰、輾轉反側,那就應該立刻下床,在較低的光線下,進行相對平靜的活動15~20分鐘,而不要躺在床上。爬起來20~30分鐘左右後,可再回到床上試圖入睡,若經過15~20分鐘還是睡不著,就應該再起床,再次嘗試可放鬆的活動,需要的話可以重複循環。 6. 使用認知行為治療 有時醫師會建議認知行為治療,請孩子與家人一起努力,試著使用無需藥物的心理治療法。從長遠來看,這些方法都非常有用,整體上對兒童也更有益處。可以諮詢設有睡眠門診的醫院詢問,或諮詢精神科、身心科醫師,並請他提供關於小孩失眠的資訊。(推薦閱讀:認知行為治療!改變慣性思維快又有效)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看更多 其他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

其他健康問題

小孩吃素好嗎?切記包含這5種營養

為了改善體質與健康狀況,擺脫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Diabetes)、肥胖等疾病,許多人選擇素食,而不吃肉類葷食。有些人吃素則是基於環保、信仰、文化或道德等原因。那麼年紀還小、不懂得選擇、身體健康的孩子,需要吃素嗎?素食是否適合孩子呢? 什麼是素食? 素食也有不同程度,依其食用的飲食類別,可分成以下3種類型: 蛋奶素食者(Lacto-ovo vegetarians):不吃魚、肉和家禽,他們的蛋白質來源,包括牛奶、優格、起司、蛋、豆類、堅果和蔬菜等。 奶素食者(Lacto-vegetarians):不吃魚、肉、家禽和蛋,他們的蛋白質來自於從牛奶、優格、起司、豆類和堅果等。 純素食者(Vegans):不吃魚、肉、家禽、蛋和乳製品,從豆類、堅果和黃豆類製品中,獲取蛋白質。純素飲食可能導致嚴重營養不良的問題,不適合正在發育,需要大量蛋白質的兒童。 素食兒童的5種必需品 牛奶:1歲以下的嬰兒必須持續喝奶。 固體食物:與醫師討論在孩子的飲食中,加入固體食物的適當時間。 纖維:注意纖維的攝取量,纖維過多會阻礙鋅、鐵或鈣等礦物質的吸收。纖維素會使孩子長時間維持飽足感,使得他們感覺不到餓,反而少吃了原本生長發育所需的食物量。 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盡量多樣化,多吃幾種,建議每天吃2小份水果、3小份蔬菜。 油:大豆油和芥菜籽油是好油,含有豐富的亞麻酸,有益於大腦和神經組織發展,油也是能量活力的來源。 素食兒童的飲食 只要飲食計畫中含有足夠的必需營養素,即使是孩子也可以吃素,成為素食者。飲食的內容必須包括如下: 生長所需的蛋白質替代品,來自於乳製品、堅果、雞蛋、穀類或黃豆製品。 脂肪,來自肉類油脂之外的替代來源。 日常活動所需的基本熱量。 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維生素B12、維生素D和足夠的鈣。另外還需要鐵質,來預防貧血(Anemia)等血液類疾病。 適當的食物組合,如果缺乏正確平衡的組合,食物中的營養素就不能被完整吸收利用。 最後,給孩子吃素時,請記得下列幾個重點: 充分了解營養素的替代品 提供多種食物讓孩子享用 巧妙地選擇食物 在點心中加入堅果、酪梨或乳製品,提供良好的生長能量來源 不需嚴格控制幼兒的飲食 根據個人需求或遵從醫師指示,服用營養補充品


其他健康問題

高血壓別來!小孩想健康4招有解

一般會認為高血壓只好發於高齡長者,但事實上,孩童也可能罹患高血壓,以下分享4個觀念,幫助小孩遠離高血壓 。 1. 控制體重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最快的捷徑,肥胖使血管壓力增加,長期下將導致高血壓,所以當發現小孩體重失控,可以尋求減肥門診的幫助,透過醫師指導、排定減肥計畫。 2. 出門多運動 現代的小孩為課業繁忙,除了上學時間之外,生活還被許多課外活動塞滿,所以每到空閒時,他們會選擇娛樂活動來紓壓,然而,現今許多小孩傾向宅在家裡,很可能玩電腦遊戲、看漫畫、電視一整天不出門,雖然打電動也有不少好處,但過度的話,會造成運動量不足,因此,建議家長親自陪伴小孩從事戶外活動,也能順便讓自己動起來,運動不僅能幫助小孩保持健康體魄,也能幫助紓壓,減少罹患高血壓的機率。 3. 減少鹽分攝取 攝取過量鹽分是導致高血壓的直接原因,每個兒童每天僅需攝取1200毫克(mg)的鹽,若高於這個標準,小孩不僅容易罹患高血壓,也容易發生腎臟及心血管問題,那我們如何減少鹽分攝取呢? 選擇天然食物,取代加工食品,少吃漢堡、薯片、炸薯條和烤雞等速食,以及市售零食等高鈉食品。 使用新鮮潔淨的食材可有效降低烹調時鹽的用量。 採買食品前仔細閱讀標章,選擇鈉含量較低的食品。 建議選擇清淡飲食,可以諮詢營養師菜色如何安排。 4. 健康的生活型態 健康的生活型態可預防高血壓,請小孩避免下列事項: 除了上述少攝取鹽分之外,也避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如烤、炸的油膩肉類。 避免情緒化,因為每次憤怒都讓血管承受很大的壓力,長期容易導致高血壓。 定期量測血壓,特別是易頭痛、頭暈、嘔吐、多汗、弱視和抽搐症狀的兒童。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健康問題

嬰幼兒罹肝病~飲食照護各階段須知

營養在兒童的成長和發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患有肝病的兒童來說,更為重要。無論罹病的原因是什麼,小兒慢性肝病最終都會導致肝功能不全、肝硬化(Liver cirrhosis),並可能與嚴重的膽汁淤積有關。膽汁淤積可能與搔癢、吸收不良、營養不良和生長遲緩有關。肝硬化導致門靜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腹脹和胃腸道出血。慢性肝病的併發症包括肝肺分流導致的進行性缺氧,或甚至更罕見的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出現這些併發症的患者,通常會成為原位肝移植的候選者。 臨床顯示,擁有較好均衡飲食的肝病孩童,在肝臟移植之後,花在醫院的時間就愈少。食物由許多不同的營養素組成,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是良好的飲食營養必需的。肝臟在良好營養和成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的原因有兩種: 肝臟會製造膽汁,膽汁可幫助吸收飲食中的脂肪。 肝臟會轉化飲食中的營養素,作為生長和正常身體功能所需的能量和物質。 因肝病而導致黃疸(Jaundice)的嬰兒,因為無法消化牛奶中的營養成分,所以會一直感到飢餓,需要經常進食,可能因此而喝下大量的牛奶。患有肝病的兒童,食慾會不太好,但對熱量和蛋白質的需求會增加,在需求增加但吸收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營養不良,進而造成發育不良、缺乏能量和更大的感染風險。所以,要特別留意營養攝取,可尋求營養師的協助與建議。以下提供讓不同階段兒童進食的小撇步: 1. 嬰兒的餵食 患肝病的嬰兒,因生病之故所以喝奶量較少且生長不良,所以需要食用特殊配方奶,這種配方奶的口感和味道,與普通奶不同,普通的嬰兒牛奶成分含有長鏈脂肪(LCT)裡的脂肪,需要良好的膽汁液才能被吸收。但如果寶寶有黃疸,可能代表膽汁流動差,也就不容易吸收長鏈脂肪,這就是為什麼寶寶喝了很多奶,卻沒有長大的原因。 而特殊的配方奶成分,含有一種叫做中鏈脂肪(MCT)的異脂肪,它不需要膽汁就可完全吸收。營養師會建議為寶寶提供最好的配方奶,同時也需要定期為寶寶測量體重,因此與營養師保持密切聯繫,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可以確保快速地處理任何體重下降,或與飲食有關的問題。如果您親餵母乳,在寶寶生長良好的情況下,我們會鼓勵您繼續哺乳,但通常也需要額外添加特殊的配方奶,與母乳搭配餵食,以確保您的寶寶會繼續增加體重和成長。 營養師會建議您最好的餵食方法,可能也需要在配方奶中,添加額外的熱量補充劑,營養師也會開這些處方。 2. 學步期幼兒的餵食 固體食物應在寶寶4~6個月之間,開始餵食,這點與其他嬰兒的方式是一樣的。 健康諮詢師會建議您正常的斷奶方法,如果有必要,營養師也會提供您更具體的建議。 患有肝病的孩子,並不需要避開任何特別的食物,即使他們吃不多,重要的是,確保他們有固定且正常的飲食,並且與家人一起用餐, 這是孩子在社會發展中很重要的部分,同時也透過語言訓練肌肉的使用。 3. 年齡較大的孩童餵食 一般來說,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正常飲食,與家人和朋友吃一樣的食物,通常不需要在飲食中改變攝取的脂肪類型。相反地,孩子會吃更多來補足之前流失的熱量。如果孩子需要避免任何特殊的食物,或額外補充零食或營養品,營養師也會給您建議。 完善的營養,是管理孩子肝病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需要任何幫助或建議,可以在治療孩子的診所或醫院,尋求營養師的協助,他們絕對會樂意提供您任何餵養孩子的建議。


其他健康問題

小孩挑食不能逼~6招善誘乖乖吃

許多父母也許都有同樣的煩惱:小孩不吃飯怎麼辦?小孩的挑食行為常讓父母擔心會因此影響發育,但若強迫他們把碗裡食物吃完,除了哭鬧可能還會討價還價,讓許多爸媽傷透腦筋。究竟該怎麼讓孩子改掉挑食的壞習慣呢?本文將教您幾招,讓孩子願意嘗試他們以前不敢吃的食物! 想要孩子乖乖吃飯可不能光靠逼迫,這樣可能會讓孩子對用餐這件事產生負面的印象。根據研究顯示,小孩通常需要接觸或嘗試某種食物十次以上,才會願意接受它。所以請聰明地利用間接誘導的方式,從引導孩子產生想吃飯或嘗試新菜色的意願開始。 1. 設定規律的用餐時間 父母們需設定固定的正餐與點心時間,因為若沒有規律的用餐時間,孩子一旦餓了就會吃東西(且通常是選喜愛的零食),如此到了正餐時間常吃不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所以要定時用餐,並讓孩子明白只有那些固定時間,才有食物吃,這樣會使他們因為沒辦法吃零食,而在正餐時間感到肚子餓,時間到了就自動坐在餐桌上與家人一起用餐。 2. 注意吃飯環境 吃飯時最好不要開著電視,或使用各種電子產品等,這樣會使小孩用餐不專心,更容易吃下不營養的食物。 3. 變換料理方式 如果孩子不喜歡某道菜,不妨試試用不同的料理方式,變換菜色的外型或味道。例如孩子不喜歡吃薑絲炒南瓜,不妨換成焗烤南瓜片,或把南瓜切成不同造型(如星狀)等等。 4. 不要用甜點當獎勵 利用任何物質作為交換條件,都是很不好的方式,若用飯後甜點當獎勵,會增加孩子對甜食的渴望,且在沒有甜點或其他籌碼的時候,會變得更難與孩子溝通。您可以一週選擇兩個晚上,提供水果或優格等作為飯後甜點,同時對孩子灌輸這些健康食材也是甜點的觀念。 5. 別特地為孩子做特別菜色 除非孩子有生理或疾病因素而需要額外的餐飲,否則不需要為了吸引他們吃飯,而特地煮他們愛吃的菜,這樣會養成他們挑食的習慣。不妨每餐煮多種類型的菜,讓孩子們可以從桌上現有的菜色來選擇,久而久之,也會習慣或願意去吃那些未曾吃過,但常見的菜色。 6. 讓孩子動手做料理 讓孩子參與做菜過程,會讓他們更想吃自己做的菜,可以試著每週選1種新食材,讓孩子建議或一起討論3種不同的料理方式,接著找時間與孩子一起做菜。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裡的花圃或陽台,種一些辛香料植物或蔬菜水果,可幫助孩子們了解蔬果的生長過程。 其實許多成人也有挑食的問題,父母若自己無法以身作則,也很難讓孩子願意嘗試不喜歡的食物。如果您的孩子依舊挑食,但僅是少數幾種不敢吃,也請不必過度擔心和著急,他們能接受吃某些蔬菜,比起幾乎所有蔬菜都不吃來得好,但若孩子的挑食情況嚴重已影響到營養狀況,且嘗試了以上方法也都無法改善時,建議您尋找專業醫師協助。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健康問題

父母必看!4種你不可不知的兒童心臟病類型

好發在成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是屬於相對嚴重的疾病,若發生於兒童,病情則會更加艱險。常見的兒童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病毒感染引發的心臟病、還有因特殊疾病或遺傳性疾病導致的心臟病。 隨著現代醫學進步,心臟病童都受到十分良好的醫療照護,病情受到控制、甚至可能痊癒,能夠擁有和一般人一樣健康、正常的生活。然而,心臟病的種類繁多,有哪些是較常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疾病呢?《Hello醫師》以下為您列出4種常見於兒童身上的心臟病類型。 1. 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源自於胎兒時期的缺陷,胎兒期間心臟不正常發育,導致心臟血管構造出現異常。1,000個新生兒中大約有8個會帶著有先天缺陷的心臟出生,有缺陷的部位常發生在心肌或心臟瓣膜,例如: 主動脈瓣閉鎖異常。(延伸閱讀:主動脈瓣狹窄無徵兆?了解症狀和治療) 二尖瓣狹窄。 其他先天性心臟血管疾病還包括: 心臟衰竭導致心臟發育不全。 心室中膈缺損、心房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等關於心臟腔室之間、心臟與動靜脈之間的心臟壁缺損。 法洛氏四合症(Tetralogy of the Follot,TOF,或稱法洛氏四重症)是最常見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Cyanotic heart disease,CHD),其4種異常情形包括肺動脈狹窄、心室中膈缺損、右心室肥大、右心室出口阻塞。(同場加映: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2. 動脈粥狀硬化 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起因於脂肪及膽固醇氧化後黏附在血管壁的斑塊,斑塊堆積造成血管壁硬化、血管狹窄,提高了血管阻塞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疾病發展過程冗長,且經常沒有徵兆,少見於幼童和青少年。然而,有肥胖、糖尿病(Diabetes)、高血壓(Hypertension)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兒童是高危險群,醫師應建議這些兒童定期測量血壓及膽固醇,改善飲食並培養運動習慣。 3.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Arrhythmia)是心臟電流傳導失常的現象,心臟跳動速度會不規則、過快或過慢,影響心臟血液輸送。典型的心律不整症狀包括: 心跳過快。(延伸閱讀:心頭小鹿亂撞砰砰跳?心跳次數多少才正常?一次看懂「有心人」正常心跳範圍) 心跳過緩。 長QT波症候群(LQTS):病患常伴隨心悸、長期喘氣、莫名暈厥。 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PW):患者的心房心室間脈衝異常傳導,常引起心室肌提前運動,心律過快,伴隨臉色蒼白、頭暈、氣促、胸痛,暈倒等現象。 心臟病兒童會長期感到疲倦、頭暈且胃口差,治療方式因臨床病症和個人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 4. 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也稱川崎氏症)是一種罕見的心血管疾病,為血管的發炎現象,病變可能發生於四肢、口腔、唇、喉部等全身有血管的部位,甚至引起頸部淋巴腺發炎腫大,致病原因仍然不明確。 它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童,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報告,每5個心臟血管兒童病患中,就有一個是5歲以下的幼兒。 其診斷和治療主要根據病童的臨床狀況,治療可依冠狀動脈的狀況不同而定。若病童無合併冠狀動脈異常或異常現象已消失,則無需長期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限制活動,但建議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推薦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若病童伴隨小型輕微異常,或許需長期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直到血管異常消失,有些病童服用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來改善狀況。若病童合併多處或大型冠狀動脈瘤,則可能需注射丙種球蛋白(Gamma globulin IV),或手術治療。有些病童終身需到醫院定期追蹤檢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


其他健康問題

父母必知!讓小孩準時上床睡覺的妙招

對年輕爸媽來說,每晚最棘手的任務之一,就是哄小孩睡覺吧!小孩子必須有充足的睡眠,若睡眠不足,他們會很難控制情緒,表現煩躁或對事物沒興趣,難以專注和學習。讓孩子在睡前有規律的活動很重要,如此可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並維持睡眠品質。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最適合孩子的作息並維持下去。以下提供幾個妙招,讓家長們更輕鬆搞定孩子睡好覺。 1. 設定全家的就寢時間 事先與您的另一半討論決定好全家的就寢時間,並且一起執行,讓孩子知道家裡有明確的睡覺和起床時間。即使是週末也有固定的睡眠時間,不能縱容讓孩子太晚睡。如果小孩的年齡​​夠大,可以向孩子解釋晚上的睡覺流程,而對於年幼的孩子,可用圖表來幫助孩子學習新的流程,多示範幾次換衣服、刷牙和寫作業等動作,再讓他們自己做並養成習慣。 2. 設定睡眠時間長度 身為家長最好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多少睡眠時間,如此較容易設定孩子的睡覺和起床時間。不同的年齡和活動量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不同,一般建議學齡前兒童 (3~5歲)為10~13小時(含午睡);學齡兒童(6~12歲)每晚需要9~11小時的睡眠時間。此外,週末和假日雖可以稍多睡一點,但建議不多於1小時。 3. 例行性的睡前活動 晚上做些例行性的靜態活動,例如洗澡或講故事,讓它成為一個準備好要睡覺的訊號,不久後,孩子的生理時鐘就會習慣在固定時間覺得睏了想睡覺。 4. 營造睡眠的環境 研究顯示,來自電子螢幕的光會干擾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會左右睡覺和起床的生理時鐘,當褪黑激素達到最高時會感覺想睡,所以睡前不要讓孩子使用電腦、手機、電視等3C產品。此外,降低光源的亮度以保持昏暗,同時也要降低說話音量,這些都有助於避免孩子分泌過多的皮質醇(Cortisol)。皮質醇又稱為「壓力荷爾蒙」,也是另一種影響睡眠的激素,當體內皮質醇多時,身體就無法順利進入睡眠狀態。 5. 保持房間涼爽 培養睡意的環境中,除了光線要昏暗,溫度也很重要。褪黑激素有助於調節適合睡眠的體溫,而我們也可調節外在溫度幫助自己更快入眠。記得不要讓孩子穿太厚重的衣物,讓房間保持室溫或稍涼,會更容易有深度睡眠。 6. 提供孩子安全感 有些孩子會因缺乏安全感,不願意睡覺,不妨善用一些物品讓他們更安心,例如有些孩子習慣摸著從小就用的毯子睡覺,或抱著心愛的玩具陪睡,如果孩子怕黑,可以在遠離床的牆腳點個小壁燈,不會影響睡眠且微弱光線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7. 減少對孩子睡眠的關注 避免反覆強調或過度提醒睡覺時間,因為如此會增加孩子的焦慮感,應該將重點放在幫助孩子放鬆身體和靜下心來。 8. 了解孩子是否有睡眠障礙 如果家長們已經盡力嘗試過各種方式,但孩子仍難以入睡或持續做惡夢甚至夜裡驚醒,那麼他們可能有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s),這時請諮詢兒童心智科醫師尋求解決之道。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